原地面复测绘图及计算过程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土石方量复测计算

公路工程土石方量复测计算

公路工程路基土石方量测量计算在公路道路交通建设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以其工程数量大、施工工期长、投入设备人员多占据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因此施工单位如何做好路基土石方量的测量计算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以高速公路、市政路为例,对路基土石方量得测量计算流程做简单的小结(如图)。

1、道路设计线形的中、边桩放样道路设计线性的中、边桩放样(简称中边桩放样),是进行原地面复测的前提。

下面将从放样前、放样中、放样后三个阶段进行讲解.1.1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中边桩放样前,必须完成控制点的复测上报,采用合格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

同时要对设计院提供的设计线性参数进行复核,计算设计中线坐标及高程,与图纸提供的设计坐标及高程进行核对,确保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

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与监理、设计院取得联系尽快解决。

放样断面里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给断面图里程桩号进行放样,便于下一步复测实际路基土石方量与设计方量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根据规范要求地势平坦地区每20m放一个断面,曲线段可以适当加密,设计主点要求放样出来。

我们一般按照设计院提供的断面图去放样,地势起伏特别大、高挖方段、与设计断面图出入较大的地方可以适当加密放样,每个断面上至少放三个点(中桩、左、右边桩)。

1。

2放样中的注意事项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中边桩得到放样。

放样过程中要观察原地面的地形地貌,对于那些地面起伏变化比较大,地形比较复杂特殊、与设计图纸有出入的地域要进行适当的加密,详实做好相应记录工作,同时要与现场监理确认,便于下一步实际方量的计算确认。

1。

3放样后的数据整理中边桩放样完成后,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理解决,同时制定出下一步原地面复测的复测计划,与测量监理协商。

中边桩放样完成后,道路的设计走向就实地展现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路基施工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比如控制点的通视问题、保护问题,原地面复测采用什么仪器,如何进行分段复测等等。

原地面复测绘图及计算过程

原地面复测绘图及计算过程

原地面复测绘图及计算过程
一、原地面数据
上表为原地面三方测量数据(以K1+000为例),首先将数据转换成方便画图的“记事本(TXT)”文件。

图:TXT文件
注:将中桩定义为坐标(0,0),以横距右侧为X轴正坐标,左侧为
负坐标。

ctrl+c复制数据。

二、戴帽子
设计院给出横断面图为1:1绘制的,可以直接绘图
如图:K1+000中桩标高为31.036,原地面标高为28.89,填高为2.146。

以中桩设计标高向下画线2.146,端点A
在CAD命令栏输入“l”(画线),点击输入栏,ctrl+v将前一步复制得TXT数据复制进CAD。

得图如下:
这便是原地面地面线
以(0,0)为基地,将这条线移动至A点
原地面戴帽子完成。

三、拾取面积
使用填充命令:
拾取填充图案,ALT+1得到图案属性
即填方面积为57.835
同理得到挖方面积,完成绘图。

四、统计
将数据统计至excel进行计算。

编辑计算公式(本项目使用平均断面法)统计完成:
计算完成。

原地面复测报告

原地面复测报告

红旗塘天阳大桥项目









嘉善大江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红旗塘天阳大桥项目工程经理部
2018年7月28日
原地面复测报告
一、概述
红旗塘天阳大桥位于嘉善县天凝镇内,本项目路线主线起于凝溪路(嘉兴市芸芸纺织有限公司北侧),以复曲线(呈半圆形)接直线段,自南向北上跨凝溪路、浙江兴隆毛纺有限公司和红旗塘,在沈家荡北侧落地后通过在天凝镇中心小学北侧设置东西走向的支线与现有路网实现了沟通。

本项目路线全长1169.2m,其中主线长899m、支线270.2m,主线路基宽度12.0m,支线路基宽度7.5m,红旗塘天阳大桥全长645m。

二、作业依据
红旗塘天阳大桥项目施工图纸
《公路勘测规范》(JTC/T C10—2007)
三、作业经过
2018年6月26,依据设计给出的设计点GI01、A01、A02、GI07的平差后高程对原地面进行复测。

从主线起点K0+024→K0+865,支线ZK0+022→ZK0+254沿中桩号依次进行复测。

四、测量结果断面
根据复测数据绘制道路断面图,道路全线断面(不包含路线平交口、桥梁)累计方量 6478.24 m³,断面挖方1959.73m³,实测原地面标高与设计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详见附图。

「道路工程原地面测量的方法」

「道路工程原地面测量的方法」

原地面测量的方法一、测前准备(1)、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在测量施工前,都必须经法定检测部门鉴定后才可使用。

(2)、熟悉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地理环境。

(3)、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控制桩或导线点以现场提供和书面形式移交施工单位。

(4)、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控制桩,先对其坐标、高程进行复核测量,复核控制点本身闭合差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5)、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道路总平面图、施工现场地理环境、测量通视效果、测量便利程度和拟设导线控制点保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设测量控制桩。

控制桩布好后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将布设的导线控制点的坐标、高程测量出来,经复核无误后就形成完整的能直接指导测量施工的坐标、高程控制网体系,并形成文字记录。

这样道路任何点位测量均可采用就近导线控制点进行,不必繁琐设置过渡转点。

二、测前的任务划分与交底如测量仪器足够测量人员可分组同时进行,每组应不少于4人,并由组长负责整个测量任务的组织与安排,组员配合按各自安排的任务进行。

测前应对负责走点人员、记录人员进行交底,统一施测方法及思路后,相关人员到场后则可进行施测。

三、测量方法与记录架设全站仪并对好后视点核对无误后,(如何安置仪器参使用说明书)即可进入原地面的测量工作。

道路原地面的测量采用断面法进行测量,每个横断面一般为20m取一个断面,一般一个横断面取点5个以上,对于地状变化起伏较大的或路幅宽度较宽时则相应进行加密点位测量,以能所测的数据足够反映该地形的实际形状,为日后的土方计量工作积累好原始资料。

逐一不断的取点直至将需测量的全部部位数据均测量完成。

在进行各点位的三维坐标的同时做好记录,需测点位的三维坐标测量完成并记录好后,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现场便需将该原始测量记录现场签认,并以现场签认的原始记录为基础,再以以正规资料的资料格式编制完成该测量资料,完善签字手续后归档。

四、原地面测量时的注意事项1、道路断面复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程序。

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复测方案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原地面复测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原地面复测是指在地面上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再次测量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原地面复测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

它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特点、复测的目的以及复测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原地面复测方案的制定。

首先,制定原地面复测方案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特点。

工程的特点包括工程的类型、规模和建设的地理环境等。

不同类型的工程在复测方案的制定上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的复测方案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工程的规模和地理环境也会对复测方案的制定产生影响。

比如大型工程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可能需要更多的测量点和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其次,制定原地面复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

通过复测,可以发现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例如,可能发现工程的结构不稳定或者存在设计错误。

通过及时的复测,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然后,制定原地面复测方案需要确定具体的复测方法和工具。

复测方法包括测量点的选取、测量的精确度要求以及测量的时间和频率等。

测量点的选取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特点和复测的目的。

测量的精确度要求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测量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测量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和复测的需要来确定。

复测的工具包括测量仪器和软件等。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软件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效率。

最后,制定原地面复测方案还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

复测方案应该符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和测量条件。

同时,复测方案的制定还应考虑到可行性,包括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复测方案应该是经济合理的,并且能够在技术上实施。

总之,原地面复测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

它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特点、复测的目的以及复测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制定一个合理的复测方案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原地面复测报告

原地面复测报告

原地面复测报告一、背景介绍地面复测是一种固定点的测量方法,通常用于确定地面的高程变化情况。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面的稳定性,监测地震活动,或者评估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本文将对原地面复测进行报告,以展示复测结果和分析可能的原因。

二、复测结果复测前与复测后的测量数据对比表明,地面的高程发生了变化。

具体来说,测量结果显示某些点的高程上升了,而另一些点则下降了。

这种高程变化的趋势在不同的地点均有出现,并且幅度不尽相同。

这些结果可能对使用该地区的居民或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原因分析1. 地质运动地质运动是导致地面高程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震、地壳变动以及地下岩层的侵蚀和沉积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地面发生变化。

在本次复测中,我们推测地质运动是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状况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地质运动对地面的影响程度。

2.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能对地面高程产生影响。

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周围的土壤可能会被湿润,导致土壤的体积膨胀,从而引起地面的上升。

相反,当地下水位降低时,土壤可能会干缩,导致地面的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的水文情况,以确定地下水位变化对高程变化的影响。

3. 人为活动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活动也可能对地面高程产生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开采活动或地下管道等的施工可能会导致地面发生变化。

在本次复测中,我们需要了解是否有任何人为活动发生在这些复测点附近,以确定它们是否对地面高程的变化起到了作用。

四、影响与应对措施地面高程变化可能对该地区的居民生活和建筑物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高程的上升或下降可能导致雨水排放不畅或排水系统的失效,增加洪水和滑坡的风险。

对于建筑物来说,地面的变化可能导致基础不稳定,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下水位的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地下水位以保持地面的稳定。

2. 建立定期巡视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地面高程变化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复测方案是指在同一位置再次进行测试,以验证原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测试位置:选择原测试地点作为复测地点,确保环境、条件等因素与原测试时保持一致。

2. 检查测试仪器:检查测试仪器的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3. 准备测试样品:根据原测试方案,准备好需要测试的样品。

4. 进行复测:按照原测试方案中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复测。

尽量保持测试过程中的条件和环境与原测试时相同。

5. 记录测试结果:准确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6. 分析对比结果:将复测得到的结果与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两次测试结果相同或相近,则可以确认原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两次测试结果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检查仪器、测试方法等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7. 编写测试报告:根据复测结果和分析,编写测试报告,说明复测的过程和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或改进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原地面复测时,应尽量保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以减少测试误差。

另外,
对于某些易受环境影响的测试指标,如空气质量、光照等,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变化、室内外差异等。

2.原地面复测方案

2.原地面复测方案

2.原地面复测方案
原地面复测
为规范路基原地面施工测量,及时准确地确定路基横断面地面基准线,为路基土石方计算奠定基础,现对原地面标高测量具体要求如下:
1、依据监理工程师批复的控制点加密复测成果进行中桩恢复,每隔20米设一个断面,桩号应与设计图纸提供的桩号一致。

每个断面布设5个点,中桩、边桩和界桩。

如果同一断面上地形变化很大,上述5点不能完整反映断面情况时,应根据需要在变化点处加密测量点,每个测点处均需插好竹钎
2、协同监理组对原地面高程进行复测行并将测量成果及时量在完成测量工作的一周内)上报业主。

由于设计图纸仅提供中桩高程,因此设计原地面标高仅作参考。

3、认真进行原地面复测,负责测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上报(按附表形式);并对两者测量差值较大的段落进行进一步复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地面复测绘图及计算过程
一、原地面数据
上表为原地面三方测量数据(以K1+000为例),首先将数据转换成方便画图的“记事本(TXT)”文件。

图:TXT文件
注:将中桩定义为坐标(0,0),以横距右侧为X轴正坐标,左侧为
负坐标。

ctrl+c复制数据。

二、戴帽子
设计院给出横断面图为1:1绘制的,可以直接绘图
如图:K1+000中桩标高为31.036,原地面标高为28.89,填高为2.146。

以中桩设计标高向下画线2.146,端点A
在CAD命令栏输入“l”(画线),点击输入栏,ctrl+v将前一步复制得TXT数据复制进CAD。

得图如下:
这便是原地面地面线
以(0,0)为基地,将这条线移动至A点
原地面戴帽子完成。

三、拾取面积
使用填充命令:
拾取填充图案,ALT+1得到图案属性
即填方面积为57.835
同理得到挖方面积,完成绘图。

四、统计
将数据统计至excel进行计算。

编辑计算公式(本项目使用平均断面法)统计完成:
计算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