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教案《远古的传说》范文

合集下载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讲述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详细内容如下: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炎帝的农耕文明黄帝的发明创造2. 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尧的德政舜的孝行禹的治水成就二、教学目标1. 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功绩,体会他们为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难点:理解炎帝、黄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尧、舜、禹的德政与治水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炎帝与黄帝的传说a. 炎帝的农耕文明b. 黄帝的发明创造(2)尧、舜、禹的治水故事a. 尧的德政b. 舜的孝行c. 禹的治水成就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解读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炎帝与黄帝炎帝:农耕文明黄帝:发明创造2. 尧、舜、禹尧:德政舜:孝行禹:治水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2)分析尧、舜、禹的治水方法,谈谈你的认识。

2. 答案:(1)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农耕,尝百草,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

黄帝:传说中,黄帝发明了宫室、车船、兵器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尧:以德治水,注重民生。

舜:以孝治水,关爱百姓。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为人民造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远古传说的资料,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1)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1)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一单元第2课《远古的传说》,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古代文明的起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故事,掌握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

2. 通过对远古传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难点: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炎帝、黄帝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远古时代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黄帝和炎帝的故事:介绍黄帝和炎帝的生平事迹,分析他们的贡献。

(2)尧、舜、禹的治水传说:讲述尧、舜、禹的治水过程,强调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高尚品质。

(3)古代文明的起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认识远古时期的先民们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远古时期的先民,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炎帝、黄帝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尧、舜、禹的治水传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黄帝和炎帝的故事2. 尧、舜、禹的治水传说3. 古代文明的起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谈谈炎帝、黄帝的故事对你的启示。

答案:示例:炎帝、黄帝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他们在远古时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 作业题目:请你简要介绍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答案:尧以治理洪水为己任,舜继承尧的事业,继续治水。

禹则三过家门而不入,辛勤治水,终于成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远古的传说,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掌握传说时代我国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方式。

(3)了解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传说时代首领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 传说时代我国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方式。

3. 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

三、教学难点:1. 传说时代首领的事迹的史料分析。

2. 部落联盟首领推选方式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方式。

第二课时: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

2. 学生分享课前预习成果,介绍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 学生结合史料,分析传说时代首领的事迹。

第三环节:合作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方式。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推选方式。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传说时代首领的敬意。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2. 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传说时代首领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后心得体会: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总结和思考。

2024年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通用

2024年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通用

2024年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远古的传说》。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中国古代的史前文明,重点掌握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探讨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分析史前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认识史前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史前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难点:对史前时期社会特征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教材、教案。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史前文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远古时期的遐想,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教师讲述,学生记录关键信息。

(3)史前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教师讲解,学生思考。

3.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选择题、填空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黄帝、炎帝传说2. 华夏族的形成3. 史前时期的社会特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2)分析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3)谈谈你对史前时期社会特征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史前文明的书籍,了解更多的史前知识,拓宽视野。

组织史前文明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尽性与准确性;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可操作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与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效性。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2)掌握我国古代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了解远古传说时代的文明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事迹。

(2)运用比较法,分析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远古传说时代的文明成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2)我国古代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远古传说时代的文明成就。

2. 教学难点:(1)黄帝、炎帝、尧、舜、禹之间的联系和传承。

(2)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

(3)远古传说时代文明成就的内涵和意义。

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黄帝、炎帝、尧、舜、禹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人物。

(2)简要介绍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黄帝、炎帝、尧、舜、禹之间的联系和传承。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事迹,阐述他们的贡献。

(2)分析我国古代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述其内在逻辑。

(3)介绍远古传说时代的文明成就,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4. 案例分析:(1)选取有关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进行分析。

(2)以具体案例为例,阐述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远古传说时代文明成就的价值。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结合课后阅读,深入了解远古传说时代的文明成就。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掌握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以及禅让制的实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 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以及禅让制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1. 禅让制的具体操作方式及其与选举制的区别。

2. 引导学生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事迹。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史料,提炼观点,探讨禅让制的实质。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品质和贡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述神话传说中的黄帝、炎帝等历史人物,引发学生对远古时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事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史料,提炼观点,探讨禅让制的实质。

4. 案例分析:选取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品质和贡献。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弘扬民族精神。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以及禅让制的实质。

六、教学内容:1. 讲述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 分析史料,探讨禅让制的实质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

七、教学步骤:1. 讲述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品质。

2. 分析史料,揭示禅让制的实质,让学生认识到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主选举制度。

3. 探讨禅让制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强调它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精彩教案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精彩教案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等故事,理解这些传说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

3.引导学生思考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关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等神话传说的内容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2.教学难点: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神话传说。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远古的传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神话故事无处不在,比如动画片、电影、电视剧等。

那么,神话传说究竟是什么呢?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2.盘古开天辟地师:我们来了解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是一片混沌,没有天地、日月、星辰。

有一天,盘古在这片混沌中诞生了。

他用神力开辟了天地,创造了日月星辰。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意义吗?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盘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具有无比的力量,开创了我们的世界。

师:非常正确!这个故事强调了盘古的伟大,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仰。

3.女娲造人师:我们来看看女娲造人的传说。

相传,女娲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神,她用泥土捏造了人类。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特别之处?生:这个故事说明了人类是由女娲创造的,她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师:没错!这个故事强调了女娲对人类的关爱,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女性的尊重。

4.伏羲画卦师:我们来看看伏羲画卦的传说。

相传,伏羲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智者,他观察自然现象,发明了八卦。

同学们,你们知道八卦是什么吗?生:八卦是一种符号,用来表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师:非常正确!伏羲画卦的传说,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5.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关系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些神话传说,你们觉得神话传说与历史有什么关系呢?生:神话传说可能是对历史事件的夸张或者想象,但它们都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历史教案《远古的传说》范文

历史教案《远古的传说》范文

历史教案《远古的传说》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故事,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从神话传说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1.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2.神话传说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

2.从神话传说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神话传说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神话传说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盘古开天辟地教师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伟大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盘古开天辟地故事中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女娲造人教师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女娲的母性光辉。

学生分组讨论:女娲造人故事中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神话传说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神话传说在历史发展中有哪些作用?5.从神话传说中汲取智慧教师引导学生从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6.课堂小结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神话传说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作业1.深入了解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分析其中的精神品质。

2.收集其他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述神话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达到了教学目标。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提高了历史素养。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作业布置有助于学生对神话传说的深入了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通过讲述与互动,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个故事的情节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盘古和女娲的故事吗?能分享一下你们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吗?”学生A:“盘古是用他的身体创造了世界,女娲则是用泥土造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优质教案范文一【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

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调动参与兴趣听或自己讲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

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

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

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

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五、情感升华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六、拓展学习P16学习活动。

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学生讲。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优质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4.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教学难点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教师准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奠活动的图片、禹治理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的传说学生准备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1.同学们都应该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2.肯定补充学生的回答,在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九成还要多一些,而你们知道汉族的由来吗?3.根据学生的表现引出内容:简要叙述汉族的由来(重点抱握几个转换: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的组合发展而来的。

告诉学生,在历史发展、人类演进的进程中,华夏族不断融合周边的民族,逐步发展壮大,才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局面,因此,汉族和其她少数民族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二、炎黄的斗争与融合1.谈话转承:刚才我们将到了汉族的由来,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去了解一下缘故时期的部落是这样一步一步融合成今天的汉族的。

大家都知道,在远古时代,人类是以部落为单位群居的,而由于生存等方面的需要,部落与部落之间结成联盟,联盟中会推举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作领导。

大约四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出现了两位的部落首领,这就是炎帝和黄帝。

(积极叫学生思考炎帝和黄帝就是古代的皇帝吗?)2.答疑:炎帝和黄帝不是古代的皇帝,至于原因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出示炎帝和黄帝的挂图,讲:这两位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共同的祖先。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分别领导了黄河流域的部落,由开始的斗争到后来的联合,再到后来的不断融合。

最终成为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古往今来很多华夏儿女都以各种形式祭奠自己的祖先。

4.播放课件,讲述: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修建的陵墓。

炎陵在湖南,黄陵在陕西。

每年清明节或者是其她重大的节日,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回来祭奠我们的祖先。

5.播放陕西祭奠活动的记录片,向学生作介绍。

6.设疑:同学们看到的是今年在陕西举办的祭祀盛况,那么,老师请教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会如此虔诚地怀念远去的炎帝和黄帝,他们究竟做了哪些贡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看教材上是怎么介绍的。

7.鼓励学生汇报阅读收获,并适时补充引导,让学生认识炎帝和黄帝在华夏子孙心中的崇高地位。

汇报阅读收获:A.炎帝:改进农具、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B.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民生产;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工具;还发明了车船、铜器等;C.他们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为人们所爱戴。

三、组织讨论A.炎帝和黄帝的贡献、他们的精神、他们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及其在华夏儿女心中的地位,还应包括学习体会等。

(教师)B.与同学充分讨论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有关见闻结合起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使自己在学习知识、了解传说的过程中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育。

第二课时一、讲解传说引入新课1.激发方式讲: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传说,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大禹治水的传说,告诉学生,早期的人类几乎住在大江大河边,就为水患埋下了伏笔,也是大禹治水的传说提供了依据。

2.设疑:为什么是大禹治水而不是其她人呢,大禹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吗?(这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大禹治水与“禅让制”1.出示大禹的头像图片,讲解大禹治水的经过及其相关知识,包括治水的方法、所用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2.设疑:同学们还不知道吧,大禹治水是舜给她的一个锻炼的机会,锻炼什么呢?办事能力啊。

在那个时候,部落首领都是大家民主推选出来的,这种推选产生首领的方法,历称为“禅让”。

这个制度大概兴起于黄帝以后的很多年,首先是尧担任首领,接着是舜,后来就是禹。

三、讨论小结1.引导:传说毕竟是传说,因为它无从考证,它是人们在口头流传的,但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认识等情况,反映了当时人类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世界上的传说大都带有神学的色彩,也就是把人都神化了。

尽管如此,传说对于我们仍然有一些学习和了解的价值。

象大禹治理水的这个传说,他的智慧、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无不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所以,现在你们就了解到的大禹的故事,大胆的发表你的意见和看法。

(明白传说有利有弊,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仍然很多,利用传说也很重要)2.巡查、倾听、融入学生的讨论活动3.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优质教案范文三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中华人文始祖。

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禅让”的含义与实质。

2.培养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

3.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名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

体验大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重点难点】1.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2.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部落及部落联盟的构成和实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学法指导】独立预习,敢于表达,学会聆听,合作讨论。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自主检测:.1、远古时,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的___和___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

在东方,____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2、___战胜___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构成后来___族的主干。

3、华夏族尊奉的祖先是___和___。

4、黄帝以后很久,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是___、___、____,他们都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在历这一制度被称为“____”。

其中在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___。

二、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我国的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禅让的实质是什么?3、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禅让制的依据是()A.财产B.武力C.才德D.门第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3、下列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B.尝百草,寻药物C.创制历法D.发明陶器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A.女娲B.黄帝C.炎帝D.禹5.今天汉族的前身是()A.蚩尤部落B.华夏族C.匈奴族D.东夷部落6.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首领推选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7.传说中的原始部落联盟首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舜②尧③禹④黄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8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_《礼记?礼运篇》(1)《礼记》中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叫什么?(3)举例说明当时是怎样“选贤与能“的?(4)“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在浩瀚的史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并逐渐掌握方法。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课本p16学习测评【课后反思,自悟自励】自觉预习,独立完成。

有疑惑一定要记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