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参考PPT
合集下载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共56页

第一节 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在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领域所涉及的细菌学检验样 本种类繁多,包括来自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 消毒及卫生用品、环境及物品(水、土壤、空气, 各种物品)、正常人体及临床等的样本。
许欣
1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一)血及骨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发热期、用药之前、 病情发展 2. 采样部位及频率:多部位、高频率 3. 样本采集的量:成人血量10ml,婴儿1ml~2ml,儿
养基或pH7.0的甘油PBS 3.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可能厌氧培养
许欣
3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四)痰及上呼吸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晨痰、鼻咽拭子 2. 采样方法: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采集法、胃内采痰
法、气管穿刺法等 ;咽拭子 3. 注意事项:先漱口、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可4℃保存
许欣
15
二、不染色检查
细菌的活体观察,主要用于观察动力 悬滴法——凹玻片
压滴法——平玻片
许欣
16
三、染色检查
常用碱性染料(美蓝、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 沙黄等)
单染色法,复染色法,特殊结构染色法(鞭毛、芽孢、 荚膜等),负染色法、荧光染色法,革兰染色法(结 晶紫、碘液、95%酒精、碱性复红),抗酸染色法 (分枝杆菌、石炭酸复红、美蓝)
许欣
13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法
了解标本中有无细菌及其大致的数量。 验证培养物是否为纯种。 形态检查结果可做初步诊断。 不染色检查法和染色检查法。 借助显微镜对形态、大小、排列、结构的直接观察。
许欣
14
一、显微镜检查
1、普通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分辨率0.2μm, 用于细菌染色标本的观察。
在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领域所涉及的细菌学检验样 本种类繁多,包括来自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 消毒及卫生用品、环境及物品(水、土壤、空气, 各种物品)、正常人体及临床等的样本。
许欣
1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一)血及骨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发热期、用药之前、 病情发展 2. 采样部位及频率:多部位、高频率 3. 样本采集的量:成人血量10ml,婴儿1ml~2ml,儿
养基或pH7.0的甘油PBS 3.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可能厌氧培养
许欣
3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四)痰及上呼吸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晨痰、鼻咽拭子 2. 采样方法: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采集法、胃内采痰
法、气管穿刺法等 ;咽拭子 3. 注意事项:先漱口、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可4℃保存
许欣
15
二、不染色检查
细菌的活体观察,主要用于观察动力 悬滴法——凹玻片
压滴法——平玻片
许欣
16
三、染色检查
常用碱性染料(美蓝、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 沙黄等)
单染色法,复染色法,特殊结构染色法(鞭毛、芽孢、 荚膜等),负染色法、荧光染色法,革兰染色法(结 晶紫、碘液、95%酒精、碱性复红),抗酸染色法 (分枝杆菌、石炭酸复红、美蓝)
许欣
13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法
了解标本中有无细菌及其大致的数量。 验证培养物是否为纯种。 形态检查结果可做初步诊断。 不染色检查法和染色检查法。 借助显微镜对形态、大小、排列、结构的直接观察。
许欣
14
一、显微镜检查
1、普通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分辨率0.2μm, 用于细菌染色标本的观察。
细菌的检查方法ppt课件

细菌学诊断
原理: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 在肽聚糖的外面,不易着色;分枝菌酸结合染料 结实。
用途:分枝杆菌的鉴定
方法
初染:石炭酸复红 〔初染加温延伸染色时 间〕
二、细菌感染的检查 细菌学诊断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普通琼脂平板
血平板
标 选择培育基 分别
本
培育
察看菌落性状、溶血性、色素 ——初步鉴别
普通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隧道显微镜
一、形状学的检查
〔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一、形状学的检查
〔三〕染色标本的检查 1、单染法 2、复染法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 3、特殊染色法
革兰染色〔Gram stain〕
方法
•涂片 •枯燥 •固定 •染色:
初染:结晶紫
媒染:碘液 脱色:95%酒精
复染:苯酚复红或沙黄
细菌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
初染:结晶紫 媒染:碘液 脱色:95%酒精 复染:苯酚复红或沙黄
G+金黄色葡萄球菌 紫色 G-大肠杆菌 红色
革兰染色〔Gram stain〕 原理:细胞壁构造 用途: 细菌分类 了解细菌致病性 选择用药
细菌学诊断
抗酸染色
碱性美兰细菌学诊断1617致病菌的检验程序普通琼脂平板血平板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学诊断观察菌落性状溶血性色素初步鉴别纯培养生化反应测定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血清学鉴定18细菌分离培养分离培养是微生物学诊断的金标准是最可靠的传统诊断技术
第六节 细菌的检查方法
一、细菌形状的检查
〔一〕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挑取可疑菌落
涂片、染色、镜检
细菌学检验ppt课件

2、标本的直接检查: ★ 直接显微镜检查:
革兰阴性小杆菌或多形态杆菌,结合临床 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 抗原检测
荚膜肿胀试验等
★ 核酸检测
3、分离培养与鉴定 (1) 分离培养
★ ★ ★ ★ 营养要求:高,生长中需要X、V因子。 气体环境:生长时需要5%~10%的CO2环境。 温度:35℃ 培养基:兔血或马血最好
方法:密集划线接种待测菌,再点种金葡菌,培养后观察。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兔血+X、V因子)
流感粘液型菌落
大菌落为奈瑟菌
小菌落为嗜血杆菌
咽拭子培养(未加万古霉素)
咽拭子培养(加万古霉素)
标本接种后点种金葡菌
卫星现象
琼脂卫星试验(脑心琼脂)
X、V因子需求试验→又称纸片法卫星试验
① 不含血液琼脂平板上密集划线接种待测菌或0.5麦 氏单位菌悬液涂抹接种。 ②将X、V、X+V因子三种纸片贴在接种细菌的平板上 纸片间相距5cm以上,(因为V因子分子量小,扩散 距离远),否则会出现X因子假阳性结果。 ③培养后观察结果 ④ (X+V)因子结果阴性的几种可能原因
一、分类
根据伯杰细菌分类手册,嗜血杆菌属隶属于 巴斯德菌科。本菌属共包括17个菌种,其中与临 床有关的有9种,分别是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 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杜 克雷嗜血杆菌、埃及嗜血杆菌、嗜沫嗜血杆菌、 副嗜沫嗜血杆菌和迟缓嗜血杆菌。后三者现划归 “凝聚杆菌属”。
二、临床意义
1、致病因子:细菌结构成分、毒素和酶类。
2、在假单胞菌属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中占70%。 3、可引起机体各个系统的感染。 4、眼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可合成胶原酶,引起角膜 穿孔而失明。
细菌检验技术ppt课件

+ 原理:某些细菌能力利用培养基中的枸橼酸盐 作为唯一的碳源,也能利用其中的铵盐 作为唯 一氮源,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枸橼酸盐产生碳 酸盐和分解铵盐生成的氨,使培养基变碱,是 指示剂呈碱性反应。
+ 培养基:枸盐酸盐培养基(淡绿色)
+ 试剂:溴麝香草酚蓝(pH6.0以下呈黄色, pH7.6以上呈蓝色)
3、玻璃器材的清洗
★新购置的玻璃器材:1%~2%盐酸浸泡-→清水 清洗
★用过的无污染器皿:洗涤剂洗刷-→清水清洗 细菌污染的器材:消毒灭菌后再洗刷
★盛培养基试管和平皿:高压灭菌-→趁热倒出- →洗涤剂洗刷-→清水冲洗
★吸管:3%来苏浸泡-→清水冲洗 ★玻片和盖玻片:3%来苏和清洁液浸泡-→清水
冲洗;染色后的玻片,应肥皂水煮沸10min再洗 涤
★含油脂的器皿:单独灭菌
(四)培养箱
1、电热恒温培养箱 2、二氧化碳培养箱 3、厌氧培养箱
(五)培养基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 的综合营养基质。 1、培养基的成分及作用
+ 营养物质:肉浸液、牛肉膏、糖醇类、血 液、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无机盐
+水 + 凝固剂:琼脂、明胶 + 抑制剂 + 指示剂
调配 溶化 矫正pH 过滤澄清 分装 灭菌
培养基灭菌
★ 基础培养基: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 含糖培养基:113 ℃灭菌15分钟 ★ 鸡蛋、血清培养基:间歇灭菌3天3次 ★ 不耐高温的液体成分:滤过除菌
检定
保存
二、细菌接种与培养技术 (一)无菌技术 1、细菌检验的操作需在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 糖发酵试验 + 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 + 甲基红试验 + V-P试验 + 七叶苷水解试验 + Β-半乳糖苷渗透酶试验
《常见细菌鉴定》课件

绿脓杆菌的鉴定
总结词
常见于土壤和水环境中,可引起皮肤和肺部 感染
详细描述
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和水环境中的细 菌,可引起皮肤和肺部感染。它对某些抗生 素具有抗性,因此治疗较为困难。鉴定绿脓 杆菌的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生化试验和免疫 学检测等。
肺炎球菌的鉴定
总结词
常见于人类上呼吸道中,可引起肺炎和脑膜炎等疾病
详细描述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可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它具有强致病性,可引起严重的腹泻、腹痛 等症状,甚至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生化试验和血 清学检测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
总结词
常见于食品和环境中,可引起食物中毒和感染
细菌鉴定实验操作
04
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
显微镜、培养皿、培养基、细菌样本 等。
实验试剂
染色剂、生理盐水、酒精等。
实验仪器
恒温箱、离心机、天平等。
实验步骤
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和操 作步骤。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试剂,检 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细菌样本制备:将细菌样本进行稀释,涂 布在培养基上,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免疫学鉴定
总结词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细菌的抗原性物质。
详细描述
制备针对特定细菌抗原的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相应细 菌,常用于临床病原体快速检测。
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结词
通过细菌基因组的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
详细描述
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基因测序或PCR扩增特定基因片段,通过比对分析确 定细菌的种属和基因型。
细菌学检验-2-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1.基础培养基
含有基础生长所需的 基本营养成分,最常用 的是肉浸液,俗称肉汤 (broth),主要成分含 牛肉浸液和蛋白胨。
2.营养培养基
最常用的是血琼脂平板、巧克力血平板 等。
3.鉴别培养基
糖发酵管、克氏双糖 铁琼脂(KIA)、伊红镁蓝琼脂和动力-吲哚尿素(MIU)培养基等。
4.选择培养基
三、染色检查法
细菌标本经染料染色后,除能清楚看到细菌的 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外,还可根据染色反应 将细菌进行分类。
染料
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含苯环或苯的有机物。
色 基:即连接在苯环上带双键的有色化学基团,它 使染料带颜色,其色基越多,颜色越深。 如-NO2(硝基),-N=N-(偶氮基)。
助色基:不显色,它决定了染料与被染物之间的亲和 性,且有酸、碱之分,决定了染料的酸碱性。 -NH2(碱性) -OH(酸性)
脊液(穿刺);
三、标本的送检与处理
1.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和 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其他所有的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之内送到实验室。 3.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置于一定环境中保存。 4.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
过24h。
5.病人标本中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 护。
(一)不染色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力及运动 状况。
常用的方法有:
压滴法 悬滴法 毛细管法
1、压滴法
细菌悬液
盖玻片 载玻片
镜检
2、悬滴法
细菌悬液
凹玻片 盖玻片
镜检
3、毛细管法
方法:选用孔径0.5-1.0mm,长约60-70mm毛细管, 以此管轻取细菌培养物,待液体进入后,两端火 焰封融。 应用:主要用来检测厌氧菌的动力。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课件

液体培养法等。
倾注法是将样品与液体培养
04
基混合,然后倒入培养皿中,
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液体培养法是将样品与液体
06
培养基混合,然后在液体培
养基中培养细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菌培养技术
01
02 培养基的选择:根据细菌种类和生长
培养温度和时间:根据细菌种类和生
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长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温度和时间
C
代谢组学:研究细菌的代 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D
系统生物学:研究细菌的 生物学系统及其相互作用
谢谢
03
04 培养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液体培养、
细菌鉴定:通过观察细菌形态、生长
半固体培养等方法
特性、生化反应等方法进行细菌鉴定
细菌鉴定技术
01
形态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 细菌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 征进行鉴定
03
血清学鉴定:利用细菌的抗原 与抗体反应进行鉴定
05
生物信息学鉴定:利用生物信 息学方法,如基因序列比对、 系统发育分析等,进行鉴定
3
细菌学检验在医学、食品、环境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4
细菌学检验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评 估食品安全、监测环境污染等
细菌学检验的重要性
01
细菌学检验是医学检 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04
细菌学检验可以指导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
药菌株的产生。
02
细菌学检验可以帮助 医生确定病原体,为 治疗提供依据。
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01
免疫学检测:利用抗体和抗原
的特异性结合,快速检测细菌
《细菌基本检验技术》PPT课件

实验一 细菌检验在 液体、半固体培养基的生长表现及 意义。
❖ 掌握革兰染色法和熟悉细菌涂片的 制备。
❖ 掌握细菌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2
【器材】
❖ 显微镜、载玻片、察镜纸、小镊子、接种环、 酒精灯等
3
细菌染色标本的制作程序
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
4
染色方法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芽胞染色法(spore stain)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结果 紫色:革兰阳性菌
红色:革兰阴性菌
8
芽胞染色法(spore stain)
方法: 涂片→干燥→固定→5%孔雀绿加温染 3~5min →水洗 →0.5%沙黄1min→水洗、晾干、油镜检
结果:菌体呈红色,芽胞呈绿色。
9
影响因素
染色关键:脱色时间的长短 其他影响因素:菌龄、涂片厚薄、染液
质量控制
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0
三、拉丝试验
原理: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在稀碱溶液中容易破 裂,释放出未断裂的DNA螺旋,使菌液呈粘性。
5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方法(改良快速法)
– 初染: 结晶紫+等量NaHCO3 3~5s,水洗
– 媒染: 碱性碘液
3~5s,水洗
– 脱色: 丙酮酒精
3~5s,水洗
– 复染: 碱性稀释复红
3~5s,水洗
6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掌握革兰染色法和熟悉细菌涂片的 制备。
❖ 掌握细菌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2
【器材】
❖ 显微镜、载玻片、察镜纸、小镊子、接种环、 酒精灯等
3
细菌染色标本的制作程序
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
4
染色方法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芽胞染色法(spore stain)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结果 紫色:革兰阳性菌
红色:革兰阴性菌
8
芽胞染色法(spore stain)
方法: 涂片→干燥→固定→5%孔雀绿加温染 3~5min →水洗 →0.5%沙黄1min→水洗、晾干、油镜检
结果:菌体呈红色,芽胞呈绿色。
9
影响因素
染色关键:脱色时间的长短 其他影响因素:菌龄、涂片厚薄、染液
质量控制
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0
三、拉丝试验
原理: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在稀碱溶液中容易破 裂,释放出未断裂的DNA螺旋,使菌液呈粘性。
5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方法(改良快速法)
– 初染: 结晶紫+等量NaHCO3 3~5s,水洗
– 媒染: 碱性碘液
3~5s,水洗
– 脱色: 丙酮酒精
3~5s,水洗
– 复染: 碱性稀释复红
3~5s,水洗
6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基或pH7.0的甘油PBS 3.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可能厌氧培养
许欣
4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四)痰及上呼吸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晨痰、鼻咽拭子 2. 采样方法: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采集法、胃内采痰
法、气管穿刺法等 ;咽拭子 3. 注意事项:先漱口、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可4℃保存
许欣
细菌学检验基本 技术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许欣
1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在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领域所涉及的细菌学检验样 本种类繁多,包括来自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 消毒及卫生用品、环境及物品(水、土壤、空气, 各种物品)、正常人体及临床等的样本。
许欣
2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血及骨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发热期、用药之前、 病情发展 2. 采样部位及频率:多部位、高频率 3. 样本采集的量:成人血量10ml,婴儿1ml~2ml,儿
许欣
9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及卫生用品 物表 :5cm×5cm灭菌规格板,100cm2 区域 空气:高度150cm、距墙100cm;面积≤30m2,设
一条对角线上内、中、外3点;面积 > 30m2,设4 角及中央5点,暴皿5min;或用采样器 手/皮肤粘膜:含中和剂棉拭子,5cm×5cm规格板 医疗用品:破坏、棉拭子 消毒剂:1ml加至9ml中和剂中
5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五)其它临床样本 化脓和创伤样本:棉拭子 脑脊液、胆汁、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和鞘膜液
等:穿刺 生殖道:棉拭子 组织样本:内镜 炎症或组织坏死部位:手术
许欣
6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样品采集原则 注意代表性,防止样品受污染、变质和细菌生长 大样(一整批 )、中样(混合200g )和小样(检样25g) (二)样品采集方法 无菌用具、包装完好、混合、震摇、冷冻、冷藏 (三)采样的数量 根据食品种类的不同,采样的数量也应不同 (四)注意事项 3h内送实验室,无菌操作
微生物直接采到固体培养基上(如Andersen采样器), Ⅱ类是把微生物先采到液体或其它介质上,再转种到培 养基或细胞上显示(如Porton采样器)。
许欣
12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按照流量的有效数字分,3位数以上为大流量(≥500 L/min),2~3位数为中流量(499L/min~11 L/min),1 位数为小流量(≤10L/min)。
许欣
16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细菌的活体观察,主要用于观察动力 悬滴法——凹玻片
压滴法——平玻片
许欣
17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常用碱性染料(美蓝、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 沙黄等)
单染色法,复染色法,特殊结构染色法(鞭毛、芽孢、 荚膜等),负染色法、荧光染色法,革兰染色法(结 晶紫、碘液、95%酒精、碱性复红),抗酸染色法 (分枝杆菌、石炭酸复红、美蓝)
许欣
8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水样采集
许多水体随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很大变化,要采集具有代 表性的样品,必须定出合理的采样规划。
(二)采样点的选择
注意样品的代表性,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 (三)采样器具 采样瓶、自动采样器、容器可加硫代硫酸钠 (四)样品送检及注意事项 4h内检验、可冷藏
童3ml~5ml;当怀疑为真菌感染时,应采集双份量, 分别作双相培养(37℃/28℃)。骨髓1 ml~2 ml。 4. 样本的送检:尽快,室温 5. 注意事项:同时需氧和厌氧培养
许欣
3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二)尿液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晨尿、用药前 2. 采样方法:10ml,中段尿、肾盂尿、导尿 3.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用药前 (三)粪便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急性期、新鲜粪便 2. 采样方法:自然排便、直肠拭子、Cary-Blair运送培
2、暗视野显微镜(dark-field microscope):具有暗视野聚 光器,用于观察不染色标本活菌的形态、运动方式。
3、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具有环状光 栅聚光器和相差物镜,既可观察活体细胞的外形和运动 方式,又能观察其内部细微结构及这些结构的数量。
许欣
7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采样数量 每批两个大包装抽取4个包装,10g或10ml (二)样本的处理 1. 液体样品:10倍稀释,油性物用液体石蜡、土温-80 2. 膏霜乳剂样品:亲水性-玻璃珠,疏水性-先行乳化 3. 固体样品的处理:均质后取上清液 (三)样品送检原则及注意事项 1. 维持样品污染原状(出厂污染状态) 2. 去除残留防腐剂及抑菌剂(吐温-80和卵磷脂 ) 3. 注意事项(室温存放,多项目时先做微生物)
许欣
14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了解标本中有无细菌及其大致的数量。 验证培养物是否为纯种。 形态检查结果可做初步诊断。 不染色检查法和染色检查法。 借助显微镜对形态、大小、排列、结构的直接观察。
许欣
15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1、普通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分辨率0.2μm, 用于细菌染色标本的观察。
许欣
10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二)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用品 同一批号3个运输包装中至少随机抽取12个最小包装
量;1/4用于检测、1/4用于留样、2/4就地封存准备复 测。
许欣
11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平板沉降法和采样器采集法 (一)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分类 按照采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Ⅰ和Ⅱ类),Ⅰ类是将
按照采样器所用介质为六种:撞击式、沉降式、过
滤式、静电吸附式、旋风式和离心撞击式采样器。
许欣
13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二)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采样的介质 采样介质(包括培养基)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支撑、黏附、
保护和生长作用。常用有凡士林、聚硅酮,氧化烯二十 二烷酮(OED)和SGB(糖、甘油、牛血清白蛋白) (三)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采样方法及送检 1. 平板沉降法:参见医院空气采样规定。 2. 空气采样器采样:常用Andersen采样器
许欣
4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四)痰及上呼吸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晨痰、鼻咽拭子 2. 采样方法: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采集法、胃内采痰
法、气管穿刺法等 ;咽拭子 3. 注意事项:先漱口、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可4℃保存
许欣
细菌学检验基本 技术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许欣
1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在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领域所涉及的细菌学检验样 本种类繁多,包括来自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 消毒及卫生用品、环境及物品(水、土壤、空气, 各种物品)、正常人体及临床等的样本。
许欣
2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血及骨髓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发热期、用药之前、 病情发展 2. 采样部位及频率:多部位、高频率 3. 样本采集的量:成人血量10ml,婴儿1ml~2ml,儿
许欣
9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及卫生用品 物表 :5cm×5cm灭菌规格板,100cm2 区域 空气:高度150cm、距墙100cm;面积≤30m2,设
一条对角线上内、中、外3点;面积 > 30m2,设4 角及中央5点,暴皿5min;或用采样器 手/皮肤粘膜:含中和剂棉拭子,5cm×5cm规格板 医疗用品:破坏、棉拭子 消毒剂:1ml加至9ml中和剂中
5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五)其它临床样本 化脓和创伤样本:棉拭子 脑脊液、胆汁、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和鞘膜液
等:穿刺 生殖道:棉拭子 组织样本:内镜 炎症或组织坏死部位:手术
许欣
6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样品采集原则 注意代表性,防止样品受污染、变质和细菌生长 大样(一整批 )、中样(混合200g )和小样(检样25g) (二)样品采集方法 无菌用具、包装完好、混合、震摇、冷冻、冷藏 (三)采样的数量 根据食品种类的不同,采样的数量也应不同 (四)注意事项 3h内送实验室,无菌操作
微生物直接采到固体培养基上(如Andersen采样器), Ⅱ类是把微生物先采到液体或其它介质上,再转种到培 养基或细胞上显示(如Porton采样器)。
许欣
12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按照流量的有效数字分,3位数以上为大流量(≥500 L/min),2~3位数为中流量(499L/min~11 L/min),1 位数为小流量(≤10L/min)。
许欣
16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细菌的活体观察,主要用于观察动力 悬滴法——凹玻片
压滴法——平玻片
许欣
17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常用碱性染料(美蓝、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 沙黄等)
单染色法,复染色法,特殊结构染色法(鞭毛、芽孢、 荚膜等),负染色法、荧光染色法,革兰染色法(结 晶紫、碘液、95%酒精、碱性复红),抗酸染色法 (分枝杆菌、石炭酸复红、美蓝)
许欣
8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水样采集
许多水体随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很大变化,要采集具有代 表性的样品,必须定出合理的采样规划。
(二)采样点的选择
注意样品的代表性,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 (三)采样器具 采样瓶、自动采样器、容器可加硫代硫酸钠 (四)样品送检及注意事项 4h内检验、可冷藏
童3ml~5ml;当怀疑为真菌感染时,应采集双份量, 分别作双相培养(37℃/28℃)。骨髓1 ml~2 ml。 4. 样本的送检:尽快,室温 5. 注意事项:同时需氧和厌氧培养
许欣
3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二)尿液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晨尿、用药前 2. 采样方法:10ml,中段尿、肾盂尿、导尿 3. 注意事项:无菌操作,用药前 (三)粪便样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急性期、新鲜粪便 2. 采样方法:自然排便、直肠拭子、Cary-Blair运送培
2、暗视野显微镜(dark-field microscope):具有暗视野聚 光器,用于观察不染色标本活菌的形态、运动方式。
3、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具有环状光 栅聚光器和相差物镜,既可观察活体细胞的外形和运动 方式,又能观察其内部细微结构及这些结构的数量。
许欣
7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一)采样数量 每批两个大包装抽取4个包装,10g或10ml (二)样本的处理 1. 液体样品:10倍稀释,油性物用液体石蜡、土温-80 2. 膏霜乳剂样品:亲水性-玻璃珠,疏水性-先行乳化 3. 固体样品的处理:均质后取上清液 (三)样品送检原则及注意事项 1. 维持样品污染原状(出厂污染状态) 2. 去除残留防腐剂及抑菌剂(吐温-80和卵磷脂 ) 3. 注意事项(室温存放,多项目时先做微生物)
许欣
14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了解标本中有无细菌及其大致的数量。 验证培养物是否为纯种。 形态检查结果可做初步诊断。 不染色检查法和染色检查法。 借助显微镜对形态、大小、排列、结构的直接观察。
许欣
15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1、普通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分辨率0.2μm, 用于细菌染色标本的观察。
许欣
10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二)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用品 同一批号3个运输包装中至少随机抽取12个最小包装
量;1/4用于检测、1/4用于留样、2/4就地封存准备复 测。
许欣
11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平板沉降法和采样器采集法 (一)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分类 按照采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Ⅰ和Ⅱ类),Ⅰ类是将
按照采样器所用介质为六种:撞击式、沉降式、过
滤式、静电吸附式、旋风式和离心撞击式采样器。
许欣
13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二)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采样的介质 采样介质(包括培养基)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支撑、黏附、
保护和生长作用。常用有凡士林、聚硅酮,氧化烯二十 二烷酮(OED)和SGB(糖、甘油、牛血清白蛋白) (三)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采样方法及送检 1. 平板沉降法:参见医院空气采样规定。 2. 空气采样器采样:常用Andersen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