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汉语写作——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汉语写作——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汉语写作——在线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在消息写作中,按照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为序进行材料安排的结构方式是( )。

A.倒金字塔结构B.金字塔结构C.自由式结构D.提要式结构2.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与中心事件有关的事件的叙述方式属于( )。

A.插叙B.补叙C.平叙D.倒叙3.作者为写作进行的访问、调查,搜集素材的一种业务活动叫做( )。

A.暗访B.调查C.采访D.采集4.作者对客体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在写作学上被称为( )。

A.观察B.审美C.想像D.感受5.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迅速及时的简短报道的文体是( )。

A.消息B.通讯C.报告文学D.纪实散文6.在文学创作上,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这种写作手法叫做( )。

A.白描B.工描C.细描D.间接描写7.用特写的手法(即电影近镜头的手法)描写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属于消息中的( )。

A.特写性消息B.经验消息C.动态消息D.评述性消息8.散文一般以( )为视点进行情感的抒怀。

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旁白9.用证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叫( )。

A.论证B.演绎C.归纳D.论据10.主题在文章写作中居于( )的地位。

A.眼睛B.线索C.纲目D.灵魂11.夏衍在《包身工》中将瘦骨嶙峋的女工表达成“芦柴棒”,从写作思维角度看,这属于( )。

A.象征联想B.象形联想C.类比联想D.推测联想12.“书中暗表,……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这是叙述手法中的( )。

A.预叙B.回叙C.插叙D.平叙13.理论文体的主要功能是( )。

A.阐明事理B.审美C.传播信息D.实用14.散文虽然不像小说那样有明显的线索和结构特点,但却隐藏着一条行文主线,这体现了散文( )的文体特征。

A.题材广泛B.具有生命感的自由时空C.情思串联D.文辞优美15.作品叙述故事的方式和角度,并通过这种方式和角度向读者描绘人物、讲述事件、介绍背景等,这指的是叙述的( )。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是什么?答: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

方法是系联法。

二.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默写上古三十二声母。

答:1、牙音:見、溪、羣、疑 2、舌音:端、透、定、泥、余、章、昌、船、書、禪 3、唇音:幫、滂、並、明4、齿音:精、清、從、心、邪、莊、初、崇、山5、喉音:影、曉、匣6、半舌:來7、半齿:日三.屈原《涉江》前几句的韵脚和所属韵部是:衰、嵬:微部。

璐:铎部;顾、圃:鱼部。

根据上古韵部,说明“衰”和“嵬”、“璐”和“顾”“圃”押韵的道理。

答:上古韵部中,衰、嵬同在微部,为同韵相押;璐为铎部,顾、圃为鱼部,铎、鱼同在一个大类的同一小类,可以通转,为邻韵相押。

四.上古声母研究成果有哪些?下列汉字分属哪一类?答:古无轻唇,读如重唇;古无舌上,读如舌头;娘、日二母归泥;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照二归精;照三归端1.蓬播愤悲:古无轻唇,读如重唇2.跌追澄团:古无舌上,读如舌头3.贿讳涎:喻三归匣4.诞偷代除:喻四归定五.从古音学角度,说明下列各组通假字的类型1.更径(见母阳部;见母耕部)2.性生(心母耕部;山母耕部)3.適嫡(书母锡部;端母锡部)答:1.见、见双声,阳耕旁转,为音近通假。

2.耕、耕叠韵,心、山邻韵,为音近通假。

3.锡、锡叠韵,书、端邻纽,为音近通假。

六.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默写三十六字母。

七.从中古《广韵》到普通话,声母发生变化。

请说明zh\ch\shi 和j\q\x的来源。

答:今zh\ch\sh,是从中古《广韵》中的“知彻澄”、“庄初崇山”、“章昌船书禅”三组音合流变化而来的。

今j\q\x,是从《广韵》中的“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二组音中分化出来的。

八.从《广韵》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大致情况是什么?答: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九.解释下列反切1.刊,苦寒切2.坛,徒干切3.杜,徒古切4.苦,康杜切(上字非全浊,下字是全浊,被切字仍读上声)5.展,知演切(上字是zh\chi\sh\r的,下字齐齿呼,被切字读开口)6.初,楚居切(上字同5,下字是撮口呼,被切字读合口呼)十.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式1.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杜甫.北征-互文)2.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韩非子-并提)3.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丘迟-割裂。

古代汉语考研复习材料之一:介词连词例句翻译

古代汉语考研复习材料之一:介词连词例句翻译

介词连词例句翻译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襄公与楚国人在泓水边作战。

2.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驻军在会稽山上。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美玉毁坏在匣子里。

4.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颜成子游侍立在跟前。

5.自朝至于日中央仄不遑暇食。

从早晨忙到中午太阳偏西还没有空暇时间吃饭。

6.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

——这就是说,拿着兵器跳舞(以征服他国的办法)只适用于古代,不适用于现在。

7.有志乎古者希(稀)矣。

——有志于古的人很少了。

8.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

——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围困了赵王。

9.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让那个女子坐在床铺上面,漂浮在河里。

10.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古人有句话说:“向割草大柴的人请教。

”说的是要广泛请教。

11.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颍考叔做颍谷封人,听说了这件事,就去向郑庄公进献东西。

12.利泽施乎万世。

——利益恩泽施加给万代民众。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蓼蓝青;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

14.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超过了长安君。

1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他们学习知识学问,本来就比我早。

16.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

——刑罚、奖励、禁止的、允许的,一定要严格实行,就能被天下人信任了。

17.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

——蛇爬到他身下,他用胳膊打蛇。

18.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用羽毛做窝,用毛发编织它。

19.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儒生用言辞扰乱国家的秩序,侠士靠勇武违犯国家禁令。

20.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到了那个时候,西门豹去河边会见那些乡里老者,……以百姓身份去看河伯娶媳妇的有两三千人。

21.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张骞凭着郎官的身份应募,出使月氏。

22.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二、知识点:1、口语特点: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2、书面语特点: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3、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文言(周秦时期)4、语言分为文言(周秦时期)和白话(分为古白话(包括唐宋语录、宋代平话、元明清戏曲小说,这些称为近代汉语)和当代白话(即现代汉语))5、现代汉语的含义: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B、另一种包含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6、语言有官话区(又称北方方言,包括长江以北,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的西北地区,南京、镇江一带)和非官话(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区两类7、客家多聚集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英相比)汉语的特点:A、属声调语言;B、缺少严格的词形变化;C、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三、简答题: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何区别。

答:A、古代有入声。

B、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动词、代词和量词仍以单音词为主。

C、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如长修饰语、多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2、如何正确认识规范化问题?答:A、语言是发展的,原来认为是不规范的说法,若干年以后可能成为合法的。

如五十年代的《语法修辞讲话》认为“劳动改造”不能简化成“劳改”,当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后来人们承认了这种简称,是语言发展的结果。

B、要区分对错问题与规范问题。

如使用方言这种修辞手法。

C、不能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第三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即六书。

4、独体字: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的汉字叫独体字。

5、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汉语专题1名词解释

汉语专题1名词解释

《汉语专题(1)》复习名词解释(红色标记的表示已考过,加粗的表示考过两次。

)第一章语音切音字运动: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提倡文字改革、创制拼音文字的运动。

国语运动: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运动。

国语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确立了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北京音。

白话文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旨在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的运动,是一场书面语的变革。

读音统一会:1913年召开,正式采用“国语”这一名称。

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标准审定国音,创建“注音字母”。

由此,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有政府部门法定的国语标准音及其注音字母。

京国之争:即京音和国音之争。

读音统一会制定的“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老国音标准于1918年推行不久,1920年就爆发了“京国之争”。

老国音推行过程中,京音教员和国音教员常因读音发生争执。

后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制定了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新国音,争执才平息。

通用语言:即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老国音和新国音:老国音是指由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确定的国语读音标准“京音为主,兼顾南北”;新国音是指由国语统一筹备会确定的国语读音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的。

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规范汉字: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整理简化的汉字和未整理简化的汉字,并且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推行的、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法定文字。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是近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制拼音方案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采用拉丁字母,分为六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调号和标调规律、隔音规则、省略规则。

声母:一般由辅音充当,是汉字字音开头的部分。

(有些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叫“零声母音节”。

)韵母:汉字字音声母后面的部分。

声调:贯通整个字音高低升降的调子,由音高变化形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汉字的种类与结构3.汉字的笔画与笔顺4.常用偏旁部首及其意义5.易错字词的辨析二、词汇与成语1.词汇的分类与运用2.成语的来源与特点3.成语的故事与典故4.成语的误用与辨析5.常用成语的解释与例句三、语法与句型1.词类的识别与用法2.短语的结构与类型3.句子成分的分析4.句型的变换与运用5.病句的修改与辨析四、修辞手法1.比喻的作用与类型2.拟人的特点与应用3.夸张的手法与效果4.对偶的结构与韵律5.设问的技巧与作用五、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概述2.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3.现代文学作家与作品4.文学体裁的识别与特点5.文学奖项与荣誉六、阅读理解1.文章的体裁与结构2.文章的主旨与大意3.人物形象的把握4.事件过程的描述5.文中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七、作文写作1.作文的构思与立意2.作文的结构与层次3.作文的语言与表达4.作文的修改与润色5.作文的好词好句积累6.文言文的断句与朗读7.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8.文言虚词的辨析与作用9.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10.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九、诗歌鉴赏1.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诗歌的情感与主题4.诗歌的写作手法与技巧5.诗歌的鉴赏方法与步骤十、口语交际1.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2.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3.口语交际的场景与实践4.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5.口语交际的常见问题与解答以上是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的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写出带有偏旁部首“心”的四个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解题方法:通过记忆常用偏旁部首“心”,结合课本与教材中的例子,选择四个带有该偏旁部首的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心想、意念、快慢、怒火。

2.习题:请将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原句:他跑的很快,非常愉块。

解题方法:仔细阅读句子,对比汉字的正确书写,找出错误字词并进行修改。

答案:他跑得很快,非常愉快。

二、词汇与成语3.习题: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句。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涵盖了许多学科,例如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为了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复习,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语言学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声音系统的科学。

它主要探讨发音、音位、音系等相关内容。

在汉语言文学中,语音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为汉语句子的意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它的正确读音。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音学的知识点:•韵母:在说汉语时,韵母是起到连接声母和声调的作用的,可以理解为声母和声调的连字符。

•声母:声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发音单位,它是声音的起始部分,在发音中用来传递意义。

•声调:汉语是一个声调语言,声调是词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语法词汇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中词类、句式结构及其语法复合形式的学科。

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词汇语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以下是一些汉语词汇语法的知识点:•名词:名词可以用来表示人、事、物或概念,名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等成份。

•动词: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是状态,它在句子中表示主谓关系,也可以带上对象等宾语。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况的词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或充当补语。

汉语语法汉语语法是汉语言文学的核心部分,它是研究汉语语言结构特点的学科,包括语义、语用、句法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法的知识点:•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在中文语言中,往往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

例如,“我明天去上海”。

•句子成分的识别:在中文语言中,词语之间的顺序通常是不固定的,根据它们词义关系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

二、文学学诗词曲诗词曲是汉语文学的三个基本门类之一,包括古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以下是一些汉语诗词曲的知识点:•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它以五个字为一个句子,且不押韵。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汉语史复习

汉语史复习

一、填空题、选择题1.《汉语史稿》的作者是(王力)2.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全书分(540)部,共收(9353 )字。

3.《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释名》的作者是(刘熙),《方言》的作者是汉代(扬雄)。

《方言》全名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4.《切韵》的作者是(陆法言),《广雅疏证》的作者是(王念孙)。

5.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是(马建忠),他的著作是(1898)年发表的(《马氏文通》)。

6.中国第一部官修字典是《康熙字典》。

中国第一部楷书字典是《玉篇》7.研究汉语史的依据的是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

2.前人的研究成果。

3.外语的借词和亲属语言。

4.现代汉语方言。

8.汉语语法的稳固性表现:(1)词序的固定(主语在谓语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数千年如一日)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

(2)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固性。

“之、於、以、與、而、则、虽、如”等字今天依然在用。

9.(3)各地方言语法的统一性。

北京:猫比狗少。

广州话:猫细过狗。

10.现代汉语的韵母最多可以由(3)个音素构成,这3个音素分别称为韵头(或介音)、韵腹、韵尾11.区分不同元音的依据是①舌位的高低(口腔开口度大小),②舌位的前后,③唇型的圆展。

3、区分辅音的依据是①(发音部位),②(发音方法)。

12.名词前缀:有,阿,老13.名词后缀(词尾):子、儿、头14.上古汉语没有产生纯粹的第三人称代词。

而是借用“(厥)、(其)、(之)、(彼)”四个指示代词作为第三人称代词。

15.动词词尾“得”来自(动词“得”)。

7、介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16.“您”字在最初的时候,是表示复数的,等于说(你们)。

17.在上古時代,最常見的指示代詞是“是”、“斯”、“此”、“兹”,它們都是(近指)代词。

18.联绵词为单纯词,不能分开来解释,又分(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和(非双声叠韵)四类。

19.合成词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专题(1)复习资料1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1.韵基:韵基是组成韵母系统的基本成分,由韵腹和韵尾构成。

例如韵母uai,出去韵头u,剩下的di就是韵基。

2.下位词:下位词就是上下位关系词群中在下一层的词,例如“苹果、桃子”就是“水果”的下位词。

3.无主句:无主句就是没有主语,不依赖上下文也能表达比较明确完整的意思的句子。

例如“下雨了”就是无主句。

4.体宾动词:体宾动词就是只能带名词性成分充当宾语的动词。

例如“阅读”、“制造”后面只能出现名词,是体宾动词。

5.方言岛:方言岛指大方言区内零星分布的通行另一种方言的区域,该方言区域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

例如海南岛的军话就是被闽方言包围的一个源于官话的方言岛现象。

二、填空(每空1,共1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相对于国语统一筹备会确定的语音标准而言,由读音统一会议定的国语标准音叫老国音。

3.惯用语多以比喻表义,例如走后门的意思是比喻用托情、行贿等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内部关系达到某种目的。

4.从造词法角度看,“热烈、热情、打击、理事”都属于句法学造词造词5.现代汉语有四种语法单位,其中句子是动态单位,其余的是静态单位。

6.从语法功能角度看,“老式”不同于“苍老”、“伟大”,是实词中的区别词。

7.主谓句根据谓语的性质特点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这部电影我已经看了”是主谓谓语句。

8.“刘和冰已经把这学期的教材阅读了两遍”这个句子,从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关系看“教材”是施事主语句。

9.地域方言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方面,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更为突出。

10 赣方言方言四面处于五种方言的包围之中,受各个方言的影响较多,特征不如其它方言突出。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L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拼音方案。

( 错)2.“睡觉”可以扩展为“睡一觉”,所以是词组。

( 错)3.“大家都来讨论”中的“讨论”虽然没有带宾语,但仍然是及物动词。

( 对)4.词的语法功能指一个词能不能充当主语和谓语。

( 错)5.北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没有任何差别,高度一致,所以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 错)四、综合分析应用题(共30分)L下列汉语拼音拼写的音节中,都有字母。

,它们实际上代表不同的音素,描写这些音素的发音特点(4分)①zhang:①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②kai:②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3.从造词法角度分析下列词语(4分)①哗啦:语音学造词②马路:句法学造词③老虎:词汇学造词④板鸭句法一修辞综合式五、问答题(共40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8分)第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2分)第二,规定了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朗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3分)第三,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分)2.字母y\w在汉语拼音方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主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6分)①字母y和w在汉语拼音方案中主要是起分隔音节界线的作用,属于隔音字母。

(2分)②y在以i或u开头的音节中使用:以i开头的音节,如果只有一个元音,前面加上y如果有几个元音,i要换成y;以让开头的音节,u上两点省略,前面加上y。

(2分)③w用在以u开头的音节中,如果只有一个元音u,前面加上w;如果u后面还有其它元音,u要换成w。

(2分)3.什么是词义的理据?普通话词“玉米”和方言词“包米”的词义理据有什么不同?(6分)①词义的理据就是表示事物、现象、观念的词的构成依据,也即一个词用这样的音节或这样的语素来构造的道理和依据。

(2分)②“玉米”和“包米”词义相同,是等义词,但词的理据不同,突出事物的不同特征,“玉米”突出这种粮食珍贵(或色泽)是像玉那样,“包米”,突出这种粮食的生长状态,即是包裹着的。

(3分)4.副词应该归实词还是虚词?谈谈你的看法。

(6分)副词应该归虚词。

第一,从语法功能看,具有一般虚词的特点,副词虽然可以充当状语,但是不能充当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核心句法成分,而且能充当补语的只有极个别的词,没有普遍性。

(3分) 第二,从意义上看,副词的意义从总体上看还是十分虚化空灵的,无法同实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相比,也不如数词、量词、代词的意义实在。

(3分)5.分别指出现代汉语方言及其代表城市语言,然后说明哪种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和为什么能成为基础。

(8分)①现代汉语方言及代表城市是: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上海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闽方言,福州话(厦门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粤方言,广州话。

(4分)②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因其分布地域广、使用人口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在各个方言中最具有优势,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4分)6.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不同?(6分)第一,形成原因不同,地域方言是因为地域上的差异形成的,社会方言的形成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属性有关;第二,使用对象不同,地域方言是属于某一地域的全民语言,社会方言则是某些特定的阶层使用;第三;内部差异不同,地域方言的差异反映在语言系统的各个方面,其中语音最突出,社会方言的差异主要在体现在词汇方面。

(6分1.逆同化是语流音变现象之一,指后面的音素影响前面的音素,从而使前面的音素发生变化。

例如普通话韵母。

,由于受韵尾u的影响,韵腹。

由舌面前音变成了舌面后音[a]。

2.概念义就是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本质特点的那部分意义。

例如“蓝”的概念义是“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3.专名词语是表示国家、地理、行政机关等事物名称的词语。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大”就是专名词语。

4.递系结构是复谓词组中的一类,VPl中的宾语同VP:在语义上具有施事与动作的关系。

例如“叫我们帮忙”就是递系结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中国第一套由国家正式公布并且在中小学普遍推行过的拼音字母是注音字母(注音符号)。

在“非常可以充当状语”这个句子中,“非常”作为副词却充当了主语,这里使用的是其反身指代义。

4.“钢笔,铅笔、圆规、三角板”等词语的上位词是文具。

5.从造词法的角度看,“理想、电话、钢铁、武功”都属于句法学造词。

6.语素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词的构成材料,不能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7.有些动词性宾语失去了动词的某些功能,带此类动词宾语的动词叫做准渭宾动词。

8.“狂风把村口的古树刮倒了”的语义框架是施事一受事一动作。

9、赣方言方言四面处于其它五种方言包围之中,受其他方言影响比较多。

10.同普通话相比,方言词的差异表现在多方面,例如同样的意义,普通话说“讨厌”,而有些方言则说“讨嫌、犯嫌”,这是词素不同不同。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说明:先指明正误,然后简要说明理由,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1.读音统一会议定国语标准音称之为老国音,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的。

错误。

老国音的读音标准是“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不完全是北京音,这种标准在实践中行不通,后来为完全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新国音取代。

2.“围巾”和“围嘴”都是组合式合成词,其内部结构关系相同。

错误。

“围巾”和“围嘴”内部结构关系不同。

“围巾”的结构关系是限定式,以‘‘巾”为词义中心;“围嘴”是支配式,“嘴”是“围”涉及的对象。

3.无主句就是根据上下文省略了主语的句子。

错误。

无主句是不需要也不能补充出主语的句子,例如“下雨了、来人了”,无法补出主语。

根据上下文省略了主语的句子是不完全主谓句,不是无主句。

4.实词和虚词的本质区别在于实词具有实在的意义,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

错误。

实词和虚词的本质区别在于语法功能不同,实词可以充当核心的句法成分,虚词都不能充任核心的句法成分。

5.汉语拼音方案中的iou。

uei、uen三个韵母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出现。

正确。

这三个韵母在运用时,如果前面有辅音声母,要省略韵腹,分别写作iu、ui、un;前面没有辅音声母,要分别写作you、wel、wed。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共40分)L用严式国际音标标写下列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普通话音节里的字母e,并分别描写其发音特点。

(8分)①xue([E] );发音特点是:舌面前、中、不圆唇元音。

②zheng([S] );发音特点是: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③bei([e]);发音特点是: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④ge([v] );发音特点是: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2.给下列汉字注音并按照韵母的韵头、韵尾的性质分类。

(6分)①智:zhi:开口呼韵母、开尾韵母。

②琼:qlong:撮口呼、鼻音尾韵母。

③终:2hong:合口呼、鼻音尾韵母。

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每种类别1分;音节只注声韵母;注音不正确,分类不给分。

3.根据解释分析下列词义(每小题2分,共6分)①迷失:弄不清(方向)。

动作行为关系对象②迷雾:比喻使人迷失方向,脱离实际的事物。

表示特征表示类别③迷茫:(神情)迷离恍惚。

适用对象性状特征4.纠正下列句子中不符合规范的异体词(4分)①深秋时节的公园,百花都已经雕零了,缺少了往日的生气。

(“雕零”改为“凋零”。

)②未来的鸿图是描绘出来了,但要实现目标还得付出汗水。

(“鸿图”改为“宏图”。

)③有些人就是那样,不接受教训,重蹈复辙,犯同样的错误! (“复辙”改为“覆辙”。

)④这些瓷器,如果价格上没有优势,光是装璜精美是难以吸引顾客的。

(“装璜”改为“装潢”。

)5.分析下面句子的结构层次关系(8分)我明天上午请好朋友去看电影12345678910111213141516说明:1—2主谓,3—4状中偏正,5—6定中偏正,7—8递系复谓,9—10述宾,1l一12连动复谓,13一“定中偏正,15—16述宾。

6.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关系。

(8分)分析提示:可以使用数字代表分句,按照句子结构层次分析方式分析复句关系。

也可以使用划线法直接在复句中分析结构层次关系。

由于石油大幅度涨价,有些国家出于解决经济衰退、工业生产萎缩、失业率高等难题和扶助本国的工商业的需要,只好采取各种措施宋限制外国货物进口,于是贸易保护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