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西医综合: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
医学考研:生理知识点整理(十一)

医学考研:生理知识点整理(十一)学弟学妹们,寒假已经开始了,回家享受宠爱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艰巨的考研任务哦~对于想要考研的同学,这个寒假是整个备考过程中一段很重要的时间。
如果时间利用的充分,但只就西综而言,就可以完成生理的复习哦,今天我们还是接着复习生理部分的知识!两种突触后电位一、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快EPSP)1.定义: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兴奋性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2.性质:为局部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3.形成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后膜对Na+和 K +的通透性增大,使后膜出现去极化4.离子基础:Na+内流> K+外流,发生净内向电流兴奋/抑制: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5.举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接受肌梭的传人纤维投射而形成的突触联系二、快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快IPSP)1.定义: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抑制性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2.性质:为局部电位 ,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3.形成机制: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大,使后膜出现局部超极化4.离子基础:Cl-内流,发生外向电流;还可能与突触后膜钾通道的开放或钠通道和钙通道的关闭有关5.兴奋/抑制: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6.来自伸肌肌梭的传入冲动在兴奋脊髓伸肌运动神经元的同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脊髓屈肌运动神经元。
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轴突始段两种神经纤维胆碱能纤维:①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② 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③ 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少数释放肽类或嘌呤类递质的纤维外);④ 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多数小汗腺的纤维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舒血管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胆碱能纤维外)M受体和N受体M受体(毒蕈碱受体)生理效应:①心脏活动抑制;②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胃肠平滑肌收缩(胃肠活动增强)、膀胱逼尿肌收缩、虹膜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③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④ 骨骼肌血管舒张N 受体(烟碱受体)生理效应:① 使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兴奋(激活N1受体)② 使骨骼肌收缩(激活N2受体)反射的类型①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② 条件反射: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主要中枢部位在大脑皮层感受器生理特性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如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是耳蜗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刺激---感受器或发生器电位(均为局部电位)---到达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觉系统将刺激信号转变为可识别的感觉信号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持续的延长而降低总结:神经系统内容比较多,但考察来看难度不大,需要下气力好好记忆背诵,第一遍一定要把框架构建好,只有这样记忆才会有条理!加油,为梦想拼命向前冲!编辑:医考帮乔学姐。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考试试卷(66)

基础医学院《生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7分,每题1分)1. 当悬韧带放松时可使()。
A.晶状体曲度增大B.角膜曲度减小C.角膜曲度增大D.晶状体曲度减小答案:A解析:2. 阿司匹林通过减少TXA2合成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环节是()。
[西医综合2016研]A.抑制COXB.抑制PGI2合成酶C.抑制TXA2合成酶D.抑制PLA2答案:A解析:阿司匹林可抑制OX(环加氧酶)而减少TX2(血栓烷2)的生成。
3. 当汽车向前开动时,通过前庭姿势调节反射()。
[中南大学2009研]A.躯干伸肌和下肢屈肌张力减小,身体后倾B.躯干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加,身体前倾C.躯干伸肌和下肢伸屈张力增大,身体后倾D.躯干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减小,身体前倾答案:B解析:当进行直线变速运动时,可刺激椭圆囊和球囊反射性地改变颈部和四肢的肌紧张。
如乘车时车向前开动或突然加速,由于惯性,身体将后仰,但在出现后仰之前,可反射性引起躯干部屈肌和下肢伸肌紧张增强,使身体前倾以保持身体平衡。
4. 下列关于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快B.是电压依从性的C.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D.可被河豚毒阻断答案:C解析:钠通道激活的钠电位是-70mV,钙通道的激活阈电位是-40mV。
5. 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的是()。
A.促胰液素B.血管活性肠肽C.胆囊收缩素D.胃泌素答案:A解析:6. 肺气肿患者()。
A.吸气困难明显B.肺弹性阻力增大C.吸气时程延长D.呼气困难明显答案:D解析:肺气肿患者因肺的弹性成分大量破坏,肺回缩压减小,顺应性增大。
而肺的弹性阻力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因此,患者吸气时阻力减小,呼气时肺不易回缩,表现为呼气困难更明显,呼气时程延长。
同等学力西综错题知识点

同等学力西医综合错题知识点1、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机制是生电性钠泵2、异常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电生理变化是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电生理变化是超极化4、锥体束最重要的机能是精细调节四肢远端肌肉活动5、磺胺类药物能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是因为其结构相似于对氨基苯甲酸6、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7、RNA引物在DNA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复制所需的3’-羟基8、缺乏自我复制能力的肝炎病毒是丁型肝炎病毒潜伏期最短的肝炎病毒是HAV9、常见肉芽肿病变:结核结节、血吸虫卵、麻风肉芽肿、伤寒小结、树胶样肿、风湿小体10、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中,不推荐的是强心苷类制剂11、心脏压塞三联征: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心音低钝1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13、对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最有意义的自身抗体是抗环胍氨酸肽(CCP)抗体14、动脉硬化不发生坏疽;不发生坏疽的器官是脑;不发生液化性坏死的是肾15、β受体阻断剂禁用于:呼吸系统、血管疾病、心脏传导阻滞、湿性心衰支气管哮喘患者不用β受体阻断剂肾功能不全伴高钾血症的非透析患者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能使用的药物是维拉帕米具有刺激性咳嗽副作用的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6、NHL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累及胃肠道的部位是回肠咽淋巴环NHL最常累及的部位是扁桃体17、具有原癌基因特征的是突变型ras基因具有抑癌基因体征的是野生型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表达产物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属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的是p53蛋白18、出现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的疾病是慢性肾盂肾炎出现发热、寒战表现的疾病是急性肾盂肾炎19、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异性体格检查是Lasegue征;半月板损伤McMuray征20、模体:锌指结构、钙离子结合蛋白、亮氨酸拉链与蛋白质模体无关的是三级结构21、同源重组修复方式针对的DNA损伤是DNA双链断裂22、产生降钙素的甲状腺肿瘤是髓样癌(滤泡旁细胞癌)由神经内分泌细胞起源的甲状腺癌是髓样癌23、择期手术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时间是术前60分钟24、心室肌前负荷是指舒张末期心室容积或压力;心室肌后负荷是指大动脉血压动脉收缩压主要反映心脏搏出量;动脉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按功能分类,主动脉属于弹性储器血管25、原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多是溶血性链球菌;继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多是大肠杆菌26、转录是指单链DNA到单链RNA;逆转录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 逆转录的引物是tRNA27、Km值的概念是达到1/2Vmax的底物浓度28、缺铁性贫血: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血清转铁蛋白升高、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29、由肠壁一部分构成了疝内容的疝,称为Richter疝腹外疝的疝囊是壁层腹膜30、慢性乙肝可见毛玻璃样细胞31、骨肉瘤可以有血碱性磷酸酶升高广泛溶骨性转移性骨肿瘤可以有血钙升高32、实验室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是尿素33、DNA肿瘤病毒的特性是调节病毒早期基因表达RNA肿瘤病毒的特性是来源于宿主的原癌基因34、桡神经损伤多见于肱骨干骨折;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35、在心肌缺氧时引起冠状动脉舒张最主要的因素是腺苷36、DNA聚合酶的校正功能具有3’-5’外切酶的活性37、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中以净电荷不同为依据的是等电聚焦电泳38、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的是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39、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雄激素40、可导致发绀的中毒物质是亚硝酸盐41、红细胞自身异常引起的溶血反应是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是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42、肾髓质高渗浓度梯度的形成依赖于肾小管逆流倍增肾髓质高渗浓度梯度的维持依赖于直小血管逆流交换43、切胃后缺乏维生素B12;结肠癌患者缺乏铁44、属于交感舒血管神经节后递质的是乙酰胆碱属于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递质的是去甲肾上腺素45、表现为巨噬细胞增生,属于急性增生性炎的疾病是肠伤寒伤寒属于肉芽肿性炎;乙脑属于出血性炎46、前列腺癌转移到脊椎属于血性转移;肾癌转移到大网膜及腹膜属于直接蔓延47、肾小球性蛋白尿的性质是白蛋白;肾小管性蛋白尿的性质是溶菌酶48、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听诊在胸部下后侧可闻及爆裂音49、最易并发中枢系统白血病的白血病类型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白血病类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0、出现炎症细胞肉芽肿的甲状腺疾病是亚急性甲状腺炎51、老年人肛查前列腺结节首先的辅助检查是血PSA中老年人无痛性血尿首选的辅助检查是B超52、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机理是肺弹性回缩肺通气的动力来自于呼吸肌的舒缩活动53、修复DNA双螺旋结构变性的主要方式核苷酸切除修复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直肠癌发生突变的主要是DNA错配修复基因54、E.coin乳糖操纵子中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称为操纵基因55、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不包括米氏常数包括酶浓度、温度、ph、离子强度酶蛋白的米氏常数与酶蛋白对底物的亲和力关系密切56、酶蛋白质子转移的机制一般酸碱催化57、兼有受体和蛋白激酶活性的是胰岛素受体58、G蛋白分子特性由3个非同源亚基组成;RAs蛋白有1个亚基59、连接DNA单位的共价键是离子键催化肽键形成的肽酰转移酶是核糖体大亚基rRNA60、未成熟畸胎瘤恶性成分原始神经上皮61、病毒性肺炎具有诊断价值的组织学特点是胞浆内和胞核内出现包涵体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学改变是固有膜内慢性炎细胞浸润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黏膜病变中,最重要的是腺体减少、变小62、属于内分泌疾病的定位诊断的是同位素扫描63、肾结核的临床表现膀胱萎缩、对侧肾积水64、淋巴瘤化疗方案ABVD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方案是VLDP;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方案是CHOP65、右心衰竭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血管血压升高66、激活转录的是组蛋白H3的N-Lys乙酰化;抑制转录的是DNA甲基化程度高67、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型的治疗血浆置换;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激素+环磷酰胺68、收缩性心力衰竭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严重舒张性心力衰竭常见于原发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心肌细胞排列杂乱69、复方碘溶液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心得安抑制甲状腺素的外周作用加重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的是丙基硫氧嘧啶;减少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的是复方碘溶液70、不属于肾脏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是血管紧张素属于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羟化维生素D3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受体是结合Tyr激酶的受体;胰岛素受体是受体酪氨酸激酶71、符合蛋白质分子天然构象特征的是自由能最低72、在酶催化的反应历程中,过渡态的基本特征反应物能量最高73、在脊椎动物基因组中,DNA甲基化通常发生在CpG岛74、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RB75、属于抗核抗体谱中自身抗体的是抗组蛋白抗体76、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的复查内容不包括ESR测定77、结肠癌的肿瘤标记物是CEA;与胰腺癌的诊断关系密切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与睾丸胚胎癌诊断关系密切的血清肿瘤标记物AFP;滤泡性淋巴瘤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是BCI-278、类上皮细胞衍生于巨噬细胞79、癌细胞最先转移到淋巴结的边缘窦80、对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形成新月体的细胞是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81、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常见的血气分析改变是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下降82、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浆细胞恶性肿瘤83、影响细胞外液生成最重要的因素毛细血管血压84、天然氨基酸中属于亚氨基酸的是脯氨酸85、酶的比活力表示酶的纯度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降低了活化能转换数表示每个酶分子每秒钟转换底物的分子数86、细胞坏死时形态学改变明显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87、股骨干上1/3骨折后,骨折近端因肌肉收缩牵拉,其移位方向为屈曲、外展88、直接引起运动神经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因素是钙离子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中,使钙通道开放的是动作电位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中,引起终板点位的是乙酰胆碱89、血浆与血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有无纤维蛋白原90、心室收缩处于心肌兴奋变化周期的有效不应期91、使动物产生去大脑僵直,切断部位应在中脑上、下丘之间92、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泡内的成分是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93、属于慢性炎病理变化的是多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属于肉芽肿性炎病理变化的是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的细胞形成结节94、肺泡通气量不足特异的指标是血PaO2上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较为显著的特点是血PaO2下降95、原核蛋白质合成起始氨基酸被甲酰化修饰真核蛋白质合成起始氨基酸未被修饰。
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的作用机理

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的作用机理2012-02-18 23:09:56| 分类:高中生物(新人教|字号订阅一、递质的类型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
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
二、递质的作用对象兴奋和抑制的对象不一定,如果该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间隙,则作用对象是神经细胞,若是存在于神经末梢,则作用对象是肌肉细胞。
三、递质的作用机理:1.兴奋性递质作用机理: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这些兴奋性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提高膜对Na十、K十、CI-,特别是 Na十的通透性增加,膜电位降低,局部去极化,即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加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扩布性兴奋,传到整个突触后神经元。
2.抑制性递质作用机理:同样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但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是抑制性递质。
此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氯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如由-70毫伏增加到-75毫伏)、出现突触后膜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持续时间也约10毫秒。
此时,突触后神经元不易去极化,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
如上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静息电位加强,下一个神经元更难以产生兴奋,即使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
抑制性递质英文:inhibitory neurotransmitter抑制性突触的神经递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γ- 氨基丁酸,甘氨酸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但是,有如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是兴奋性递质和在心脏的迷走神经末端是抑制性递质那样,化学递质是兴奋性还是抑制性,并不是由物质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所作用的突触下膜的离子通透性和细胞内的离子浓度(主要是氯离子)。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生理复习神经系统一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生理复习神经系统(一)考纲要求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速度,神经纤维的分类以及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突触与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突触前抑制。
神经递质。
突触传递的特点。
3.反射中枢的概念,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过程。
4.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感觉的特异与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痛觉。
5.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骨骼肌的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肌紧张及其调节。
锥体系统及锥体外系统在运动调节中的作用,中枢神经调节系统其他部位对运动的调节作用。
6.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的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及其化学传递,低位脑干对内脏机能的调节,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机能: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生物学意义,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及两侧大脑半球的职能分工。
8.两种睡眠状态及其特点。
考纲精要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胞体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中心,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一个神经元常有多个树突,轴突较长,一个神经元只有一条。
胞体和突起主要有接受刺激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2.神经纤维即神经元的轴突,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兴奋。
神经元传导的兴奋又称神经冲动,是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
神经元轴突始段的兴奋性较高,往往是形成动作电位的部位。
3.神经胶质:主要由胸质细胞构成,在神经组织中起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被麻醉药作用,则神经冲动不能传导。
2.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有许多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神经冲动互不干扰,表现为传导的绝缘性。
3.双向传导: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产生的动作电位可同时向两端传导,表现为传导的双向性,但在整体情况下是单向传导的。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生理学重点笔记(三)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生理学重点笔记(三)第五章呼吸1、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变深变慢,这是因为肺扩张反射对吸气的抑制所致。
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肉,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
吸气时肺扩张牵拉呼吸道,兴奋肺牵张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是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频率,当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家兔吸气不能及时转入呼气,出现吸气延长和加深,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2、简述吸气中CO2的增加引起呼吸运动增强的重要机制。
CO2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
吸入气中的CO2增加时,肺泡气的PCO2升高,动脉血的PCO2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CO2刺激呼吸时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中枢化学感受器再CO2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导作用。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1、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3)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4)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5)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1)盐酸A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B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C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D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E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本身也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是水解苯丙氨酸或酪氨酸所形成的肽链,使蛋白质水解成和胨。
306西医综合2016年考研复习生理学重点笔记(一)

消除率(clearance,C):两肾在一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排出),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该物质的血浆毫升数,成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视野:用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的大静脉的血压,约4-12cmH2O。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生物传递的化学媒介。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过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被称为球-管平衡。
管-球反馈:由小管液流量变化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被称为管-球反馈。
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电位的波动被称为动作电位。
阈值(threshold):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阈值。
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简称纤溶。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指动脉血管内血液对管壁的压强。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萎缩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
又称黑-伯反射。
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缩反射两种表现方式。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人的安静时约为(125ml/min)兴奋性: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脊休克: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阈电位:能引起细胞膜中的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并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血沉(ESR):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香率()简称血沉。
微循环:是指循环系统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部分。
西综常考名词解释

西综常考名词解释
西综常考名词解释有:
1.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2. 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
3. 抑制:细胞功能变化由强变弱的过程。
4. 阈值: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5. 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
6. 脱氨:在酶的催化下从生物分子(氨基酸或核苷酸)中除去氨基的过程。
7. 氧化脱氨:α-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氨生成相应的α-酮酸的过程,包括氧化和脱氨两个步骤。
8. 乒乓反应:酶结合一个底物并释放一个产物,留下一个取代酶,然后该取代酶再结合第二个底物和释放出第二个产物,最后酶恢复到它的起始状态。
9. 生糖氨基酸:降解可生成能作为糖异生前体的分子,例如丙酮酸或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氨基酸。
10. 生酮氨基酸:降解可生成乙酰CoA或酮体的氨基酸。
11. 苯酮尿症: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苯丙酸堆积的代谢遗传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书籍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咨询医学考研<<<点击加入
2017
跨考独家整理最全医学考研知识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医学考研真题和知识点等内容,加入我们的医学考研交流群还可以获得西医老师每晚免费答疑服务,帮你度过这最困难的一年。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医学考研一对一咨询进行解答。
2016考研西医综合: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
针对西医综合中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和产生原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知识点,希望能给大家的考研备考带来更大的帮助。
【参考答案】
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经突触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过程称突触传递,一般包括电—化学—电三个环节。
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其轴突分支末端时,使突触前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Ca2+内流,促使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与之融合,小泡破裂释放出递质,经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改变。
如果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将促使突触后膜提高对Na+、K+、Cl-,特别是对Na+的通透性,主要使Na+内流,从而引起局部去极化,此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当这种局部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即可激发突触后神经元的扩布性兴奋。
当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时,则提高突触后膜对K+、Cl-,特别是对Cl-的通透性,主要使Cl-内流,引起局部超极化,此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后膜的超极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抑制效应。
根据突触前神经元活动对突触后神经元功能活动影响的不同,突触又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类。
知识的积累全靠大家一点一滴的积累,考研备考的过程比较漫长,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
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医学考研知识点,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医学考研资料,可以关注跨考医学微信公众平台索取医学考研资料。
加入我们的医学考研交流群还可获得超强院校专业信息、每日打卡监督学习、研究生学长答疑,不定期奖励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