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检测题(1)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1)学号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A 物质和意识B 有神论和无神论C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为()A静止B运动C矛盾D统一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为()A 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 辩证法4.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意愿出发是下列哪种思想路线()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辩证法5.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主要强调规律是()A 发展变化的B 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事物发展过程自身固有的D 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6.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
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A 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 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7.“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8.“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A 客观实际B 客观规律C 主观愿望D 正确观点9.有的同学,对自己十分满意,怎么看都好;对别人总是说三道四,一无是处。
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A 两分法B 两点论C 一点论D 一分为二1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也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也联系着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D.矛盾观点1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矛盾分析方法C.唯物论D.实践论13.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14.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A.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B.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C.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D.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斗争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各有差异16.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A.运动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17.“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2.doc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66分)1.“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是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有效办法。
对此,下列理解不止确的是()A.事物Z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C.认识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D.任何两个事物Z间都有直接联系2.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角,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联系是客观的③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④并不是每一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Z中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下列体现人与口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牛,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④徳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人者不能廨见。
(《论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4.由丁•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彩响,特别是延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也必将造成彩响,但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令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③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1111折性的统一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5.有一位苦名教育家这样说过:高等教育是一支人乐队,名牌人学是乐队里的人钢琴,但不要只把眼光盯在人钢琴上.大提琴、小提琴都是好乐器。
这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B.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C.新事物一定战胜IU事物D.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6.2008年5月23日至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徳韦杰夫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胡锦涛就更好更快地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区、国际事务方面提出四点建议。
哲学与人生 第三、四单元练习题

哲学与人生第三、四单元练习题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单选(30题,2分、每题,共60分)1.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说明() [单选题]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B.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C.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正确答案)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 [单选题]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答案)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3、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C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正确答案)D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4、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这说明了()的重要性。
[单选题] *A 知识B 实践C 知行统一(正确答案)D 认识5、“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
[单选题] *A 知人知面就行了B 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C 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D 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正确答案)6、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说明了()的重要性。
[单选题] *A 知识B 认识C 实践(正确答案)D 发展7、“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单选题]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也指导实践(正确答案)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8、“饮水江水”是北方几代人的梦想。
经过几十年的科学论证以及综合国力的的不断增强,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兴建。
思修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A. 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2、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核心是()A. 人生目的B. 人生态度C. 人生价值D. 人生信仰3、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是()A. 人生目的B. 人生态度C. 人生价值D. 人生信仰4、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A. 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 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C.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 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5、人生价值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A. 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 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D. 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6、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是()A. 享乐主义的人生观B. 拜金主义的人生观C. 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D.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7、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A. 个人价值就是社会价值B. 社会价值就是个人价值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D.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8、“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什么?A. 爱智慧B. 爱知识C. 爱自然D. 爱艺术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存在主义者?A. 萨特B. 海德格尔C. 柏拉图D. 尼采3.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A. 物质B. 形式C. 感觉D. 经验4. 以下哪个命题不属于康德的“先验哲学”?A. 先验知识B. 先验判断C. 先验逻辑D. 经验知识5. 庄子的“逍遥游”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A. 追求物质享受B. 追求精神自由C. 追求社会地位D. 追求个人权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7. 解释什么是“道德哲学”。
8. 描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康德的“道德律”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
10.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对现代人生观念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 爱智慧2. C. 柏拉图3. B. 形式4. D. 经验知识5. B. 追求精神自由二、简答题6.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四个原因:形式因(事物的本质形态)、质料因(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事物变化的推动力)、目的因(事物存在的目的或目标)。
7. 道德哲学是研究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和道德判断的哲学分支。
它探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某些行为被认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
8.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最好的治理是顺应自然,不强制干预,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发展,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与秩序。
三、论述题9. 康德的“道德律”是指普遍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理性的法则,即“行为的准则能够成为普遍法则”。
而“自由意志”是指人们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选择行为,不受外在因素的强制。
康德认为,道德律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因为只有当人们自由地遵循道德律时,他们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A. 爱智慧B. 爱生活C. 爱艺术D. 爱自然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笛卡尔D. 康德3.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辩证法4. 康德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快乐原则B. 自由原则C. 道德原则D. 利益原则5.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主要内容。
7. 阐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核心观点。
8.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如何解释人与劳动的关系的?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0. 分析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C5. D二、简答题6.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而理念世界是完美无瑕的。
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而我们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7.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存在是最基本的问题,而时间是存在的本质属性。
他强调了人的存在方式,即“此在”,并探讨了人的存在状态和存在的意义。
8.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从而感到自己与劳动、产品和自身都产生了疏离。
三、论述题9. 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主张超越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追求个人的力量和自由。
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上。
10.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强制干预。
在当代社会,这一思想可以应用于政府治理、企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强调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练习题PPT课件

1
3.做人的基本条件是( ) A. 明辨是非 B.挣钱 C.考大学 D.吃饭
4.“声东击西 ”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 下列词语中与这个词语表达的意思不相符 合的是( ) A.“欲擒故纵” B.“围魏救赵” C.“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D.“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8
3.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4.简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9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C、认识决定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2.下面对成功与失败的理解错误的的是( ) A、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B、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 C、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
①独立性 ②求异性
③新颖性 ④整体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不属于不良诱惑是 ( )
A.黄色影片
B.网瘾
C.传销
D. 远程教育学习
5
空两格继续写回答题
6
二、简答题
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 概念区别:(略)自己写。 (2) 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
7.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
A 体魄
B超强的意志力
C 创新
D 艰苦奋斗
8.下列属于实践的特点的是( )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②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能动性活 动。
③实践是社会的活动。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B.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普罗泰戈拉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关系D. 社会生产力答案:A4. 康德认为,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A. 快乐原则B. 义务原则C. 自由原则D. 爱的原则答案:B5. 以下不属于人生价值范畴的是:A. 物质价值B. 精神价值C. 社会价值D. 个人价值答案:A二、填空题6. 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包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________。
答案:我要到哪里去7.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体现了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道家8.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答案:对立统一9.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这是________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10.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存在主义三、简答题11. 简述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生没有预设的意义,意义是通过个体的行为和选择创造出来的。
12. 解释“知行合一”的哲学含义。
答案:“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观点,主张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和验证。
四、论述题13. 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答案: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贡献个人力量;(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如艺术、文化、宗教等。
14.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提供了分析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2)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3)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和文化的进步;(4)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
A、意识
B、思想
C、实践
D、认识
2、下列对认识和实践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认识决定实践,实践对认识有反作用
3、“发明大王”爱迪生,经过了8000多次失败,才发明了10000多件新产品。
这说明()
A、成功的获得不经过失败是不可能的
B、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和失败相互依存
C、要获得成功,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D、经过失败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4、下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本质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B、本质是能被我们的感观和仪器观察到的
C、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D、事物的本质隐藏在里面,不需要探究
5、下列属于现象的是()
A、万有引力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D、植物的新陈代谢
6、下列现象中是真相的是()
A、晚上看到皓月当空
B、筷子半截插入水中,外面看是弯曲的
C、军事上的“声东击西”
D、太阳是发光的
7、下列关于创新能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创新能力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C、创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是无法提高的
D、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将决定他未来的发展前途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实践的特性的是()
A、客观性
B、目的性
C、历史性
D、方向性
2、“不让下田怎会耕田”充分说明()
A、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B、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认识就不可能产生
C、要想获得正确认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D、实践下田是获得耕田认识的前提
3、要想让失败转化为成功,就必须()
A、正视失败,承认失败
B、回避失败,无视失败
C、把失败看作一种财富
D、切实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4、下列属于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的是()
A、现象是表面的特征,本质是根本性质
B、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
C、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共同的东西
D、现象和本质没有明显的区别
5、科学思维方法()
A、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
B、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C、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D、它能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判断正误。
1、认识是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
2、从实践到认识就是认识事物的最高标准()
3、现象与本质是根本对立的,没有统一性()
4、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5、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四、简答题。
1、人生发展是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只有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体验人生的成功。
试回答,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2、在复杂的社会中,怎样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中职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人教版初中语文易错字词
汇总
七年级(上册)
一、中考常考的214个词语(字音)
考查频率(★★★★★)
分歧.(qí)嫩.芽(nèn)整宿.(xiǔ)侍.弄(shì)絮.叨(xù)淡雅.(yǎ)憔.悴(qiáo)脸颊.(jiá)
不禁.(jīn)咽.喉(yān)涟漪.(yī)占卜.(bǔ)
譬.如(pì)暂.时(zàn)遗憾.(hàn)潜.力(qián)
威慑.(shè)停滞.(zhì)须臾.(yú)嘈.杂(cáo)
应和.(hè)黄晕.(yùn)朗润.(rùn)酝酿.(niànɡ)
发酵.(jiào)贮.蓄(zhù)看.护(kān)弧.形(hú)
刹.那(chà)蜷.曲(quán)栖.息(qī)枯涸.(hé)
归泊.(bó)迸.溅(bènɡ)伫.立(zhù)挑.逗(tiǎo)绽.放(zhàn)耸.立(sǒnɡ)纳.罕(nà)峭.壁(qiào)颤.抖(chàn)屡.次(lǚ)痴.想(chī)诱.惑(yòu)
躯壳.(qiào)匀称.(chèn)弥.漫(mí)吮.吸(shǔn)盔.甲(kuī)妒.忌(dù)大厦.(shà)轨.道(ɡuǐ)愕.然(è)滑稽.(jī)勋.章(xūn)赏赐.(cì)称.职(chèn)绵.延(mián)孪.生(luán)小心翼.翼(yì)忍俊不禁.(jīn)灰心丧.气(sànɡ)一丝不苟.(ɡǒu)
随声附和.(hè)骇.人听闻(hài)
考查频率(★★★★☆)
霎.时(shà)熬.过(áo)攥.着(zuàn)沐浴.(yù)
慈怜.(lián)褪.色(tuì)焚.香(fén)截.然(jié)怦.怦(pēnɡ)冷漠.(mò)尴尬.(ɡà)荣耀.(yào)
生涯.(yá)开拓.(tuò)优雅.(yǎ)绰.号(chuò)薄.饼(báo)抖擞.(sǒu)捉迷藏.(cánɡ)澄.净(chénɡ)着.落(zhuó)水藻.(zǎo)撩.起(liāo)偌.大(ruò)
屋檐.(yán)瞬.间(shùn)乌桕.(jiù)寥.廓(liáo)芦篷.(pénɡ)梦寐.(mèi)背篓.(lǒu)丁.丁(zhēnɡ)伶仃.(dīnɡ)嶙.峋(lín)迂.回(yū)凝.成(nínɡ)冷漠.(mò)卓.越(zhuó)预兆.(zhào)丝缕.(lǚ)笃.志(dǔ)哀.号(āi)气氛.(fēn)逃窜.(cuàn)干扰.(rǎo)椭.圆(tuǒ)着.陆(zhuó)掣.棒(chè)
愚蠢.(chǔn)钦.差(qīn)炫耀.(yào)妥.当(tu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