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1(理论精简版)

合集下载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人为的划分为几个时期,而且各个时期又各具特点。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再加上它们发生在细胞内的变化,属于微观世界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

本节知识是理解遗传学的基础,属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对本知识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遗传学学习。

本文将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发生部位、各期特点以及生物学意义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将采用比较教学中的图表法来阐述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概念及特点比较1、有丝分裂:植物体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是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其特点是染色体有规律的变化,其本质是遗传的变化。

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

2、减数分裂: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所进行的特殊的有丝分裂。

其特点是:(1)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2)一个母细胞分裂成四个子细胞的染色体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3)子细胞中具有双亲遗传性状。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变化特点的比较注:M、N——每条染色体DNA的含量。

用M、N以示区别由以上表格可总结出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对象。

减数分裂只能发生在二倍体或多倍体生物细胞中,出现在动物配子的形成和高等植物在花粉粒和胚囊形成以及在具有世代交替的植物孢子形成过程。

有丝分裂则在多数植物单倍体时期及双倍体时期都存在着。

2、子细胞的数目。

有丝分裂每个母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而减数分裂经过一次分裂是产生四个子细胞,而且子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3、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期I位于赤道上染色体数目不同。

有丝分裂中期只存在有两条染色单体,而减数分裂则是成对的位于赤道板面上的。

即:此时赤道面上有四条染色单体。

它们分别成对的位于赤道面上。

4、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及遗传性状。

减数分裂只有母细胞的一半,且兼具双亲遗传性状。

有丝分裂则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性状。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DNA 2N--4N 4N 4N 4N 4N--2N2N 2N 2N 2N--N染色单体0--4N4N 4N 4N 4N--2N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 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 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有丝和减数分裂区别

有丝和减数分裂区别

有丝和减数分裂区别(1)细胞周期: 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有丝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

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M期)和一个分裂间期,一个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包括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过程)。

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包括两个过程:细胞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又称胞质分裂)。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即指分裂期)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 b有丝分裂一般分为4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图示以动物细胞为例)前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内第 2 页第 3 页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分裂时期比较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 4a 4a 4a→2a 染色体数目2N 2N 2N 4N 4N→2N染色单体数目0→4N4N 4N 0 0(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但在其不同点见下表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有第 4 页丝分裂丝分裂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两极发出纺锤丝由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纺锤丝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染色体与遗传减数分裂1.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第 5 页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年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在选择、填空、尤其是简答题中均出现过。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容易混淆,难以理解。

为了易于掌握,现归纳如下:一、各个时期的特点比较:1、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和DNA的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两出现两消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中期:“排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分家”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

末期:“两消两重现”(“反前”)染色体形成染色质。

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形成新的细胞核。

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成为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2、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

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

(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间期: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和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 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或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着两两配对。

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二、同源染色体的识别依据: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即:①大小(长度)…………………………相同②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③来源(颜色)…………………………不同例: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分析:A选项两条染色体长度(即大小)不同;B选项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即形状)不同;C选项两条染色体的颜色(即来源)相同,都不符合定义,而D和E选项符合上述三点依据,故该题选项为D和E(D和E的主要区别是D无姐妹染色单体,E有姐妹染色单体)※需要指出的是:在有的题中,图像中的染色体没有给出来源上的区别(即都是同一种颜色),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大小和形状来判断,颜色不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直观全面)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直观全面)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有丝分裂(英语:mitosis)是真核细胞将其细胞核中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核之中的过程。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

M期一般约占整个细胞周期的10%。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有关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注: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

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

(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二联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概念: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

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其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比较(修改稿)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比较(修改稿)

4n
2n
减数 减数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
时期
课堂练习:
1、只在减数分裂中发生,而在有丝分裂中 不发生的现象是: ( D ) A、DNA复制 C、着丝点分裂 B、纺锤体的形成 D、同源染色体配对
2. 粗糙脉孢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 体。两个不同类型的粗糙脉孢菌A和a融合 后成为二倍体,随即发生典型的减数分裂, 紧接着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过程最终形 成的子细胞数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 别为 ( A) A.8个、7条 B.8个、14条
C.4个、7条
D.4个、14条
• 3.如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 • A.第二极体 B.卵原细胞 •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C
)
4.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 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 裂后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分 别是( C ) • A.N和Q B. N/2和Q/2 • C. N和Q/2 D. N/2性发育时开始
所有组织细胞 生殖腺、花药、 胚囊等 基因突变、染 色体变异、基 因重组
基因突变、 可能发生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细胞分裂图象的比较
RD1
RD2
有 丝 分 裂
请判断下列各图的细胞分裂时期及方式:
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期 有丝分裂
4.(2007上海)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 5.6× 10—6u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 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 B) A. 5.6×10—6、5.6×10—6和2.8×10—6 ug B.5.6×10—6、0和2.8×10—6 ug C. 2.8×10—6、5.6×10—6和5.6×10—6 ug D.11.2×10—6、0和5.6×10—6 ug 5.(2007上海)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 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多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 D ) 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一、细胞分裂图形的比较一般来讲,鉴别某一细胞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最关键的是看染色体的行为。

可按如下原则判定。

(1)前期: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

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四分体现象为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四分体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2)中期:着丝点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

(3)后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若均等分裂,则为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若不均等分裂,则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每一极内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一极内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后期。

(4)末期:一般来讲,末期图像不容易进行单独鉴别,需与其他时期相比较。

若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每条染色体都有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且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但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有丝分裂末期。

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判断图3中4个细胞分裂图中,哪些属有丝分裂,哪些属减数分裂的图像。

分析图A:一看染色体数目是3,为奇数,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像。

图B:一看染色体数目是4,为偶数;二看形态大小两两相同;三看有联会四分体。

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图像。

图C:一看染色体数目为4,是偶数;二看形态,两两相同;三看无联会四分体,染色体散乱在细胞核中。

故为有丝分裂前期。

图D:一看染色体数目为4;二看形态两两相同;三看无联会四分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故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像。

二、列表比较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特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成过程中。
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 特点是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形成四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半
的染色体。
过程:减数分裂包括两 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 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 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 子细胞都含有一半的染
色体。
结果:经过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减半,保证了后 代的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四 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一半的染色体数。
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稳定,不会出现染色体交换或丢 失。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不稳定,会出现染色体交换或丢 失,导致基因重组。
子细胞性质
01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具 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02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生殖细胞, 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04 细胞分裂检查点:有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都受到细胞分裂 检查点的调控,包括G1/S检 查点、G2/M检查点等。
生物发育和繁殖的保障
1
2
3
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是生物体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涉及到DNA的
复制和分配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是生物体适应
环境的重要机制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保证了生物体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DNA数目加倍。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中,DNA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两次,形成 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细胞周期 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NA数目不变。
染色体行为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 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可选用 的材料是 ( B ) A、马蛔虫受精卵 受精卵:有丝分裂 睾丸: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B、小鼠睾丸 精子:不能减数分裂 C、蝗虫精子 血液:不能有丝分裂 D、鸡的血液
思考题5
5.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 ( A ) A.精巢中的细胞 B.受精卵 C.肝细胞 D.精细胞 (1)可能是精巢中的初级精母细胞。图示减数第 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2)受精卵:有丝分裂 (3)肝细胞:有丝分裂 (4)精细胞:不增殖细胞
备注:根据 B图,假设 雄性个体细 胞分裂方式
染色体8条
染色体4条
染色体4条
后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4条
有丝中期 体细胞
染色体4条
染色体4条
后期Ⅱ 次级精母细胞
前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中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3、下列图示分别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方式的哪个分裂时期? 有丝分裂后期 A、___________________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中期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E、___________________ ;F、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__________________。
1、精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flash)
中期Ⅰ 后期Ⅰ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细胞
精子
2、卵细胞的形成示意图(flash)
间期Ⅰ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染 色 体 卵原细胞 复 制
第一极体
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第二极体 第二极体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前期Ⅰ ,同源染色体联会
思考题2(《新学案》P131,选17)

2、以下是某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4个细 胞示意图,其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 C )
染色体8条 染色体4条 染色体2条
染色体4条
间期 精原细胞 体细胞
有丝后期 体细胞
后期Ⅰ 初级精母
前期Ⅱ 次级精母
思考题3(《新学案》P129,例1)
思考题2(《新学案》P133,综4)

2、下表是同一种动物的两种细胞分裂方式的比较, 请完成表格:
分裂方式 时期 DNA复制 此时细胞内染 次数 色体数(条)
细胞分裂时 期的模式图

有丝分 裂
后期
1
8

第一 减数分裂 次分 裂后 期
1
4
思考题3 (《新学案》 P128,基 有丝后期 [思考题4])体细胞
有丝分裂过程中虽然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 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现象
思考题3


3、下列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同特征是 ( D ) A、同源染色体配对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细胞分裂两次 D、着丝粒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同,着丝 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思考题4
思考题5 (《学科 教学基本 要求》 P43 ,例 题)
根据B图判 断该生物个 体为雄性

有丝分裂后期 体细胞
后期Ⅰ 有丝分裂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后期Ⅱ 前期Ⅰ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5、下图是某个生物个体内部细胞分裂的5个时期的细胞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编号) (1)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是( A、C ),顺序是(C→A ) E→ B→D ) B、D、E),顺序是( (2)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 (4)细胞E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 个。 2 (5)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B、C、E )
思考题4 (《新学案》 P129,例5)
染色体8条
染色体4条
有丝分裂后期 体细胞

后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4.下列表示某生物(2n=4)的两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 据图回答: 有丝 分裂,此细胞内DNA分子有 (1)甲图表示细胞的_________ 8 个。乙图表示细胞的_______ 减数 分裂,通过该分裂方式, _____ 2 条,同源染色体___ 0 对。 最终形成的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 (2)甲图细胞分裂所得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在遗传物质上保 持高度的一致性,其生物学意义是 保证了亲代和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精作用 乙图细胞分裂最终形成的细胞经过________ 过程使生物体细 胞的染色体数目恒定。
思考题1


1、下列不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有的特点 是( C ) A、形成纺锤体 B、着丝粒分裂 C、同源染色体联会 D、DNA复制
前期Ⅰ ,同源染色体联会
思考题2


2、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 B )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粒分开
第二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卵细胞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Ⅰ、中期Ⅰ 、后期Ⅰ示意图, 前期Ⅱ、中期 Ⅱ 、后期Ⅱ示意图 (《教材》P82,图7-14)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面上
同源染色体分离
前期Ⅰ
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Ⅰ
无同源染色体
后期Ⅰ
无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排列凌乱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

思考题6



6、识别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形时, 最重要的依据是( ) D A.前者染色体数目是奇数,后者是偶数 B.前者染色体数目不变,后者减半 C.前者有联会,后者无联会 D.前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后者含有同源染色体
1、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1(理论精简版)
吴 宝 余
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flash)
间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后期
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示意图 (《教材》P74,图7-8)

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前期
着丝粒排列凌乱
中期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
着丝粒分裂
三、减数分裂
前期Ⅰ 间期Ⅰ 染 色 体 复 精原细胞 制 初级精母细胞
着丝粒分裂
前期Ⅱ
中期 Ⅱ
后期Ⅱ
五、判断减数分裂的依据



减数第一次分裂 1、前期Ⅰ:联会 2、中期Ⅰ: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3、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开 4、末期Ⅰ:染色体数目奇数 减数第二次分裂 5、前期Ⅱ: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6、末期Ⅰ、末期Ⅱ: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表 (《新学案》P128,基[思考题3])

3、下图为某生物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 D 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
染色体4条 染色体8条 染色体4条
染色体4条
后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有丝中期 体细胞
有丝后期 后期Ⅱ 体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思考题4(2015年学业水平考试 )

4、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D )
后期Ⅱ 次级卵母细胞
第二课时
**思考题5(《新学案》P132,选20)

5、下图为两种生物处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其 中三个细胞来自同一种生物,则来自另一种生物 D 的细胞是 ( )
有丝后期 体细胞
后期Ⅱ 次级精母细胞
后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后期Ⅱ 次级精母
A、B、C:1个染色体组内2条 染色体大小不同
D:1个染色体组 内染色体大小相同
比 较
项目 子细胞类型 细胞分裂次数 子细胞数量 子细胞染色体数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不 同
体细胞 1次 2个 与母细胞相同
生殖细胞 2次 4个
减半
联会、交换、分离
同源染色体行为 无特殊行为
相 同
都有DNA复制一次,纺锤丝出现,着丝粒分裂
思考题1(《新学案》P130,选7)


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 是( D ) A、 DNA分子复制 B、着丝粒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联会
后期Ⅱ 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极体
有丝后期 体细胞
后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思考题1 (《新学案》 P132,综1)
前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中期 体细胞




1、右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 (1)甲图是细胞减数分裂前期特有的过程,称为 联会 ,该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是____________ 1和2,3和4 _______ (填数字编号)。 有丝 分裂的______ 中 期。该 (2)乙图细胞正处于_______ 4 条染色体,有____ 8 条染色单体。 细胞内有_____ (3)甲、乙两图细胞最终产生的子细胞性质不同, 精细胞(精子) ,后者是__________ 体细胞 。 前者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