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疱病与猪口蹄疫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是两种常见的猪病,它们都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正确识别和诊断这两种疾病,并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利益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进行详细阐述。

一、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病因和症状1. 猪口蹄疫的病因和症状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了口蹄疫病毒的猪会出现高烧、口腔和蹄部的疼痛、腹泻、厌食、虚弱、鼻涕增多等症状。

患病猪的口蹄部会出现溃疡、疱疹和溃烂,甚至会出现脱蹄、跛行等现象。

口蹄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不仅会导致猪只的死亡率增加,还会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 猪水泡病的病因和症状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了猪水泡病病毒的猪会出现高烧、食欲减退、虚弱、站不稳、呼吸急促、结膜炎等症状。

患病猪的口腔、舌头、喉咙、蹄部等部位会出现水泡、溃疡和出血等情况。

猪水泡病也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临床症状的鉴别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在临床症状上有一些区别。

猪口蹄疫患病猪只的口蹄部出现的疱疹、溃疡和溃烂较为明显,患病猪只会出现跛行、脱蹄等情况;而猪水泡病患病猪只的口腔、舌头、喉咙等部位出现的水泡、溃疡和出血比较典型,患病猪只呼吸急促、站不稳等情况较为明显。

2. 实验室检测的鉴别通过实验室检测也可以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进行鉴别。

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PCR、ELISA等方法检测出来,猪水泡病病毒也可以通过PCR、病毒分离等方法检测出来。

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明确疾病的病原体,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1. 疫苗接种针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目前有相应的疫苗可以接种。

对于已知疫情较为普遍的地区或者养殖场,可以考虑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进行预防性的疫苗接种,以提高猪只对这两种疾病的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猪舍和猪圈进行消毒,加强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只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途径。

51.猪口蹄疫诊断详解和防治要点总结

51.猪口蹄疫诊断详解和防治要点总结

最全猪口蹄疫诊断和防治方案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

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特点是起病急、传播快,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

病症表现:常见的是肉猪群先行发病,然后是种猪群,最后是哺乳仔猪。

潜伏3~7天后,在病毒入侵部位(多是口鼻舌部)出现明显溃疡,随后全身扩散并出现第二次溃疡;急性病例有仅尖叫几声就死亡的;大猪:临床潜伏1~5天,蹄部、舌、唇、齿龈、咽及鼻镜等处出现水疱;体温升高至40~41度,精神不振,食欲差,倚墙呆立,驱赶时有尖叫声呈强迫运动;蹄局部发红、微热、敏感,叩诊时呈疼痛反应,不久逐渐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液初呈淡黄色、透明,以后变为粉红色或浑浊;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流涎;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一周左右可结痂自愈;若有继发感染,则形成溃疡,发生化脓性和腐烂性炎症;严重者蹄壳脱落,常卧地不起;病猪鼻镜、乳房常有烂斑,甚至死亡;仔猪:有母源抗体的哺乳仔猪可无恙;仔猪日龄越小病情越重,通常呈胃肠炎、肺炎和心肌炎,突然死亡;发病一般以幼龄及未经疫苗免疫接种的猪群较为易发。

病死猪尸体消瘦,鼻镜、唇内黏膜、齿龈、咽喉、气管、支气管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水疱疹和溃疡灶;个别猪局部感染化脓,有脓样渗出物;死亡多因病毒侵害心脏,引起心肌炎而心衰死亡,解剖可见心肌切面有灰白或淡黄斑点条纹,俗称“虎斑心”。

传播形式和流行特点:1.病毒可通过病猪破溃的水疱、排泄的粪便、分泌物、乳汁、尿液、呼出的气体、精液等排出体外;温带地区相对湿度大于60%、风速适宜时,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100公里甚至更远;2.野生动物、鸟类、啮齿类、猫、狗、吸血蝙蝠、昆虫,以及与病畜接触或者与病毒污染物接触过的工具、机械、场地等,均可传播疾病;3.据报道,人咽喉可带毒24h并通过呼气传染给其他动物;4.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被污染的饲料中可存活数周,在冻猪肉中可长期保存;5.本病在初春、冬末、秋末寒冷季节多发,春季达到高峰,大型猪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6.病毒可经吸入、摄入、外伤和人工授精等多种途径侵染易感猪;7.如延误了早期扑灭,疫情常迅速扩大并难以根除。

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治

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治

71 ..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 根 据 猪 只 的 2 应
不 同 生 长 周 期 相 应 调 整 日粮 配 方 , 喂
毒 药 有 较 强抵 抗 力 , 0 0r n 不 在5 ℃3 i仍 a 失 感 染力 ,0C 0r n O i ̄可 6 q3 i和8 ℃l n l a m l 灭 活 . 低 温 中可 长 期 保存 。 %N O 在 3 aH 溶 液 在 3 ℃ ,4h 杀 死 水 疱 皮 中 病 3 2 能 毒 .%过 氧 乙酸 6 i可 杀死 病 毒 。 1 0rn a
( 重庆 长 寿 区云 集 镇 畜 牧 兽 医站 , 重庆 长 寿
中图分 类 号 :8 8 8 文 献 标识 码 : ¥5 . 2 B
猪 水 疱 病 S iev s ua i ae w n ei l ds s1 c r e
文 章 编 号 :08 0 1( 1)3 07 — 2 10— 4 42 0 — 0 6 0 0 0
周 围 环境 进 行 消 毒 。 死猪 的尸 体 、 病 粪 便 及 被污 染 的 垫 料 、 料 等 . 严 格 执 饲 要 行 无 害化 处 理 。
现 转 圈运 动 、 直 性 痉 挛 等 神 经症 状 。 强
4 1 典 型 型 .
本 病 病 原 为 猪 水 疱 病 病 毒 (V V) 于小 核糖 核 酸 病 毒 科 , 道 SD , 属 肠 病 毒 属 ,病 毒 粒 子 是 球 形 ,病 毒 无 囊 膜 ,不 含 脂 质 和 碳 水 化 合 物 ,对 p H
3 z . 现稳 定 . . 5表 0 0 病毒 对 环境 和 酸性 消
2 流 行 病 学
给全 价 饲 料 . 补充 相 应 的 制剂 。 持 或 保
胀 , 而水疱融合 扩大 , 满水疱液 , 继 充 经 12d , 疱 破 裂 形 成 溃 疡 。真 皮 — 后 水

猪口蹄疫与水疱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猪口蹄疫与水疱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一起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盛文晶(甘肃省玛曲县河曲马场畜牧兽医工作站747300)摘要: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是甘南高寒藏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以下简称牛出败)。

其特征为高热、肺炎、急性肠胃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

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呈散发性或小范围暴发性流行。

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若不及时得到控制,可给牧民群众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该病的防治对牧民的增产增收具有其重要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牦牛;巴氏杆菌病;防治1发病情况2018年9月下旬,河曲马场某村牦牛养殖牧户放牧的牛群中2头膘情良好的牦牛突然出现因呼吸极度困难窒息死亡,同群还有4头牦牛出现发烧、不食,呼吸困难等症状。

2病因分析巴氏杆菌是家畜的常在菌,平时就存在于家畜体内,在气温骤变、抵抗力下降等因素诱发下极易发病。

9月以来该地区十几天阴雨连绵,温度骤降,异常寒冷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3临床症状病牛表现为精神沉郁,鼻孔有黏脓性鼻液流出,听诊肺部出现湿罗音,发生胸膜肺炎,病牛颈部、咽喉水肿,呼吸困难。

4尸体解剖舌体肿大,并伸出口腔,咽喉肿胀明显,切开水肿部流出微混浊的淡黄色液体,气管黏膜上有多量的泡沫状液体,肺组织颜色从暗红、炭红到灰白,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胸内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出血点,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肝、肾有出血点。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鼻孔常有黏脓性鼻液流出,头颈、咽喉部发生水肿),病理剖检变化(内脏器官出血)以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牛出血性败血症。

6防治6.1治疗:对已发病的4头牛用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钾,每天2次,连续注射3d ,基本痊愈。

6.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

对病牛厩舍及周围环境用3%的来苏儿液进行定期消毒。

对该牧户及所在村的所有牦牛进行紧急免疫注射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体重100kg 以上的牦牛6mL ,100kg 以下的4mL 。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是两种比较常见的猪类传染病,它们的症状和传播方式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和误诊。

因此,在养猪过程中,必须确保疫情监控和及时治疗,以减少病害对猪类产业的损失。

1、症状表现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症状非常相似,两种病都会引起猪只的食欲不振、发热、乏力、呼吸急促,并出现口腔、爪子、鼻子、背部等部位的水疱、溃疡、糜烂和出血等症状。

此外,猪水泡病还会影响泌乳和繁殖性能,引起孕妇流产和猪仔出生低体重等问题。

2、病原体鉴别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病原体也有区别。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是一种唯一的病原体;而猪水泡病是由水泡病病毒引起的,在不同地区可能有多个不同的病原型。

另外,病理学上也可以通过鉴别两种病的损害部位及程度。

猪口蹄疫主要病理损害在蹄部和口腔黏膜,严重者可导致蹄的脱落和死亡;而猪水泡病病理损害主要在皮肤和黏膜,不会导致蹄的脱落和死亡。

1、做好疫情监测和管理养猪场应该开展常规的病原菌检测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疫情,争取最早控制病情的扩散。

同时需要对猪只的衛生管理、饲养环境、饲料等加强管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

2、注重猪的免疫保护在猪只出生的时候,应该对猪只进行全面的免疫保护。

对于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可以采用疫苗接种预防。

注意选择信誉良好的疫苗生产厂家,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和剂量进行接种。

3、使用药物治疗如果出现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疫情,应该及时采取药物治疗,降低病死率。

疫情初期发现的病例,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但对于病情严重的猪只,建议及时淘汰,以免影响其他猪只健康。

4、隔离和消毒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疫情发生后,需要对疫区内的猪只进行隔离和清除,以防止病情扩散。

隔离期内,需要对猪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快速杀灭病原体,彻底消除病情。

总之,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是非常严重的猪类传染病,对于养殖户来说,预防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在猪只的饲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疾病预防和管理工作,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保障猪类产业的稳步发展。

猪水疱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猪水疱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猪水疱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王彬,汤德元‘,李春燕.曾志勇,张晓杰(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猜水疱瘸是猪的一种急牲.热性,接触性病簿性传染瘸,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蹄部和口.彝等缸混水疱或溃烂为特征。

猪水疱瘸的流行对畜牧遭生产韬国际经济贸易构成严麓威胁,由手在临诊症状方面与口蹄疫难以区别,因箍对本瘸的防制爨有菲常鬟要酌经济瓤政治意义,因两对该病的准确诊断极其鬟要。

本文中主要从瘸原学诊断.斑清学诊断,核酸诊断和鉴舅g诊断方面对猪水沲瘸诊断进行了较全露的阐述,为猪水泡瘸的诊颐提供参考,以期为科学防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水泡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Swinevesiculardiseasevirus,SVD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的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临床上多以蹄冠、蹄叉出现水疱为特征,偶尔在唇、舌、口部、鼻端和腹部及乳头周围皮肤也发生水疱。

由于本病在临诊症状方面与口蹄疫难以区别,因而对本病的防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本病1966年于意大利首次被发现,1973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欧洲口蹄疫委员会先后召开会议,确认其为一种新病,正式定名为“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巾),要求各国加强控制措施,凡发现此病,必须通报OIE,并将猪水疱病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在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SVD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

本病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由于各国采取了有力的防制措施,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该疾病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虽仍有零星发生,但均未造成大的流行和损失。

本病除可引起初生仔猪死亡外,通常在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

根据SVDV毒株的毒力、感染的途径、感染量及饲养条件的不同各不相同,临床症状可能是亚I艋床型,温和型、也可能是急性型,后者通常仅见于特别潮湿粗糙地面上饲养作者简介:王彬(1985一),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病原分子生物学专业.・通讯作者:汤德元(1964一),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和中西兽医结合教学科研工作.30猪业科学SWINEINDUSTRYSCIENCE20lo年第嘲的猪。

猪水泡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水泡病的诊断与防治

中国畜禽种业2019.03作者简介:杜萍(1982.3-),女,山东省高密市人,兽医师。

猪水泡病的诊断与防治杜萍(山东省高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261500)摘要:文章对猪水泡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对兽医临床猪水泡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猪水泡病;诊断;防治;管理猪水疱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

由猪水疱病毒引起。

其发病率高,传播能力强。

猪水泡危害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流行情况几乎90%品种的猪均易感猪水泡病,且可以感染任何品种、日龄、性别的猪。

密集或频繁运输单位和地区的生猪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

在分散育种的情况下很少流行。

猪水泡是接触性传染病,可直接、垂直和通过消化道传播[1]。

该病多发生在冬季,高密度的生猪繁殖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这种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隐性感染猪、病猪、康复后的猪但仍带毒,皮肤是这种病最容易传播的传染源,病猪通过唾液、粪便、尿、乳汁排出病毒,病毒主要在水泡皮、水泡液、血液中,本病一般不引起死亡。

猪水泡病发病率差别很大,从20%~100%不等,猪水泡病的症状与口蹄疫很相近,但对羊、牛等偶蹄类家畜不感染,有时与口蹄疫同时发生或交替流行[2]。

一般认为,感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种途径是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通过消化道上皮和黏膜的病毒侵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易感部位,造成水疱性损伤和非化脓性脑脊髓炎等病变。

另一种是上皮组织直接通过受污染部位通过皮肤损伤,病毒增殖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其他易感部位并产生病变。

水泡性损伤是SVD 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病理改变。

其他病理改变如脑损伤并无特征性。

水疱的外观和显微观察与口蹄疫相似。

2诊断2.1临床诊断猪水疱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5d ,部分潜伏期延长至7~8d 或更长。

感染的性质因感染数量、感染途径和喂养条件而异[3]。

典型特征的囊泡主要存在于蹄上,早期症状是苍白和肿胀的上皮,3~48h 后囊泡明显突起,充满囊泡。

详解猪水疱病

详解猪水疱病

26猪业科学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0年 第4期猪水疱病的临床意义、防控进展与趋势李凯年1,孟 丹2,孟 昱3,编译(1.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吉林 长春 130062;2.吉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132013;3.吉林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 132013)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被称为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小RNA 病毒科(Picornaviv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猪水疱病病毒(SVDV)感染所致,以鼻部、口腔黏膜、蹄部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性损伤为主要特征。

由于猪水疱病常以流行的形式发病,发病率高,在临床上又很难与口蹄疫等水疱性疾病区分,对养猪业以及活猪、猪肉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和猪的动物福利产生较大的影响。

1 猪水疱病的临床意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各国都把猪水疱病视为猪的一种重要的烈性传染病,予以高度重视。

但是,从临床的角度看,猪水疱病似乎并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疾病,流行区域不很广泛,临床症状不像其他烈性传染病那样严重,主要是口、蹄部发生水疱和损伤,很少引起感染猪的大量死亡,感染流行的时间也比较短。

猪水疱病之所被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对待,主要是由于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不能与口蹄疫(FMD)、水疱性口炎(VS)和猪水泡疹(VES)等水疱性疾病相区分。

特别是不能与口蹄疫区分。

因此,任何猪水疱病的爆发都必须假定为口蹄疫,先采取与防控口蹄疫等同的措施,直到通过实验室检测和验证,从而妨碍了活猪、猪肉及其产品的流通与国际贸易,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引发公共卫生问题。

猪水疱病在生产上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掉膘、发育停滞、育肥期延长(平均延长20%)、母猪流产、仔猪死亡以及检疫和消毒等的费用,如果采取隔离、封锁和扑杀措施则损失更大;在国际贸易上,爆发猪水疱病的国家和地区所生产的活猪、猪肉及其产品将不能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在公共卫生上,猪水泡病病毒被认为是人类病原体柯萨奇B5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从柯萨奇B5病毒演变进化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