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卫生习惯的培养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农村寄宿制小学是农村地区为了方便孩子们接受教育而设置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通常位于偏远的地方,学生需要住在学校里面,并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生活。
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
而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也是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如何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了学校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要重视卫生宣传教育。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学生通常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学校应当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卫生知识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卫生知识,比如讲解洗手、饮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卫生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养成卫生习惯的积极性。
要加强卫生设施建设。
农村寄宿制小学通常条件有限,卫生设施建设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学校应当重视改善宿舍和学习环境的卫生设施,保证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干净卫生。
学校还可以适时引进一些卫生设备和器具,比如蒸汽清洁机、消毒餐具、环保垃圾桶等,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培养他们的卫生习惯。
要加强家校协作。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通常和父母分隔较远,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变得尤为重要。
学校应当积极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做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工作。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卫生教育工作,并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督促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一些卫生宣传活动,增强家庭对学生卫生教育的支持和参与度。
要注重激励引导。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学生的年龄较小,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学校也要善于采用激励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立一些卫生习惯养成奖励制度,比如每周评选出卫生标兵、月度卫生明星、季度卫生之星等,对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摘要】本文围绕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展开讨论。
首先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引出对该主题的关注。
接着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卫生现状进行分析,强调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进一步讨论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影响。
最后提出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包括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论部分总结了以上观点,并展望未来进一步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卫生习惯的工作。
本文旨在引起社会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卫生习惯的关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 学生, 卫生习惯, 养成, 家庭教育, 学校环境, 方法, 总结, 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是指那些在农村地区就读于寄宿制小学的学生。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寄宿制小学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加艰苦和简陋。
在这样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可能面临着一些卫生方面的挑战,比如缺乏洗浴设施、饮用水不清洁、食品卫生问题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甚至导致疾病的传播。
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保障他们的健康,也是提升他们整体素质和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可以促使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习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
学校环境和管理也对学生的卫生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提供清洁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定期进行卫生常识教育等都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手段。
1.2 研究意义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长时间在学校内生活,如果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易导致疾病传播和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卫生习惯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有关卫生习惯的专题讲座,让专业人员向学生普及卫生知识,并指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卫生常识测试,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有关知识。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形成良好的卫生环境。
学校要建立健康的环境,包括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并加强垃圾分类教育,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家庭也要加强对孩子卫生习惯的教育,并定期与学校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卫生情况。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卫生习惯的培训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以生活技能为主题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夏令营,让他们学习如何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技能。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
学校可以利用电子屏幕、互联网等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卫生习惯的教育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卫生知识。
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个卫生习惯培养的微信群,在群里发布有关卫生习惯的资讯和答题,让学生通过互动参与来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任务,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建立良好环境、组织培训活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的学习成绩提供良好的保障。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重视卫生意识的培养。
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开展卫生常识教育、组织卫生日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卫生知识,增强他们的卫生意识。
加强卫生习惯的养成。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培养学生遵守卫生习惯,如每天洗手、勤洗脸、勤换衣等。
学校可以设置卫生规范,要求学生按时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检查卫生状况。
家庭也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给予他们必要的监督和教育。
提供良好的卫生设施。
学校应该配备干净、宽敞的洗手间和浴室,提供清洁卫生的餐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庭也应该提供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
加强卫生管理和监督。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卫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对于不遵守卫生习惯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和教育。
家庭也应该对孩子的卫生情况进行关注和监督,及时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
加强卫生活动的开展。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卫生清洁活动,如每周集体清洁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环境整治等,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
家庭也可以组织孩子参与家庭卫生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卫生的重要性。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重视卫生意识的培养、加强卫生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卫生设施、加强卫生管理和监督、开展卫生活动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也需要学生自觉配合,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这样,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整体卫生状况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由于离家较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往往容易忽视个人卫生问题。
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健康。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学校应该加强卫生保健意识的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或者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卫生。
学校可以邀请医生或者卫生专家来给学生讲解卫生知识,如洗手、刷牙、洗脸等,以及杀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卫生保健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庭也应该重视卫生习惯的养成。
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自己保持卫生的能力,并且给予他们正确的卫生习惯指导。
家长可以在孩子们洗手、刷牙、洗脸等时候给予他们指导,并且示范正确的方法。
家长还应该检查孩子们的卫生情况,及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庭应该保证寄宿学生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
学校和家庭还可以通过游戏和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卫生擦拭比赛,比赛结束后给予获胜队伍奖励,激励他们主动关心和参与卫生工作。
家庭也可以给予孩子们奖励,如表扬、小礼物等,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游戏和奖励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们参与卫生保健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校和家庭还可以通过组织学校卫生队、家庭卫生队等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卫生工作。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定期进行校园清扫和整理,整齐摆放教室桌椅,打扫卫生间等;家庭可以组织孩子们打扫自己的寝室、院子等。
通过参与卫生工作,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卫生意识,自觉维护卫生环境。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加强卫生保健意识的教育,家庭应该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
通过游戏和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组织学校卫生队和家庭卫生队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卫生工作。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农村寄宿制小学是指农村地区为了解决学生就学问题而设立的寄宿制学校。
由于学生在寄宿制学校生活,家长不能时刻监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下面就浅谈一下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寄宿制小学要注重卫生习惯的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在开学初,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卫生教育片,讲解个人卫生的意义和作用。
学校还可以邀请医生到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各种疾病的预防方法。
要建立科学的卫生制度。
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卫生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
学生起床后要及时整理床铺,保持宿舍的整洁;每日早晨要按时刷牙,平时要勤洗手;饭后要及时刷洗碗筷,保持食堂的整洁等。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卫生活动,如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让学生亲手清扫教室、食堂等场所,培养他们对环境的责任感。
学校可以通过奖惩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遵守卫生规定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发放优秀卫生员证书,给予一定的奖励。
而对于不遵守卫生规定的学生,可以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惩罚。
通过奖惩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和能力。
家庭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也能够参与到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中来。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的日常卫生情况,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卫生要求。
家长要发挥示范作用,自己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时常与孩子交流卫生知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耐心。
学校要定期对学生的卫生习惯进行检查,及时纠正不良的卫生行为。
学校可以制定卫生习惯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惩罚。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学生的卫生习惯才能逐渐养成。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农村
寄宿制小学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和环境的限制,许多学生对卫生习惯缺乏养成的机会和意识。
需要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卫生教育。
学校应当制定相关的卫生规章制度,并对学生进
行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通过晨练、演讲比赛、卫生日、卫生检查等形式,加强学生对卫生习惯的理解和意识,并对学生进行示范。
家庭也应在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爱干净的意识。
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教育
他们经常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正确认识。
社会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也要给予关注和援助。
社会可以通过捐赠洗漱用品、教材、卫生用品等方式帮助学生改善生活条件。
政府、义工团体可以组织定期的卫生宣传活动,
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基本的卫生知识,提高他们的卫生习惯。
学生自身也要主动参与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
益处,自觉遵守学校和家庭的卫生规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洗手、勤梳洗、勤换洗衣物、勤扫地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完全
可能的。
只有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障,他们才能更好地适
应学习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也有助于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的卫生水平和生
活质量。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良好的卫生习
惯不仅对个人的健康有益,更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障整体卫生环境。
在这方面,学校
和家长都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共同鼓励学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卫生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各类卫生保洁工作。
比如,每天
做好整体卫生检查,定期开展集体卫生清洁活动,考查学生的个人卫生管理情况等。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讲解卫生知识,让他们知道良好卫生习
惯的好处,并引导他们养成相应的生活习惯。
其次,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卫生意识。
比如,鼓励孩子勤洗手,养
成“三不”习惯(不抠鼻子,不扣耳朵,不挖屁股),保证食品安全,强化个人卫生保健,等等。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开展各类家庭作业、家庭生活调查等活动,促
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
最后,学生本身也要以自己的行动来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保持个人卫生,勤洗
脸洗手,规律作息,不吃脏食品,不随地乱扔垃圾等等。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卫生与保健,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成长。
总之,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家长和
学生本身共同做好。
只有形成群众化、科学化、常态化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
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学生的健康成
长营造一个清洁、卫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卫生习惯的“自律、自主、自强”教育
资中水南实验学校李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布局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让孩子寄宿在学校。
因此,住校生卫生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勇于探索,促进住校生管理工作更好地发展,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下面谈谈我校培养寄宿制学生卫生习惯“自律、自主、自强”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目标,分层次推进,整体实施。
良好卫生习惯是人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学生全都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村,这批孩子进入我校寄宿制这个大家庭后,他们的问题就暴露无遗了,从个人卫生方面、校园生活方面、社会环境卫生三个方面的调查可知:问题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多了,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漱口、刷牙,睡前洗脚等等,这些最基本的卫生习惯都没有。
针对我们在学生中发现的这些问题、现象,为切实落实培养计划,我们首先从制定目标入手,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住校学生的特点,从学生个人卫生、校园卫生、社会环境卫生三个方面来实现教育目标――让学生能“自律、自主、自立”。
(1)个人卫生方面:包括衣着整洁、日常生活的“六勤”(衣服勤洗换、头发勤洗理、指甲勤修理、物品勤摆、勤洗脸漱口。
注意饮食习惯)
(2)校园生活方面:教室、宿舍卫生、饮食卫生、睡眠卫生、用眼卫生、体育卫生、青春期卫生、个人卫生、学校环境卫生、(3)社会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美化、净化、保护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入手,把三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为一等系例行为习惯,按照不同年级、年龄阶段分三个(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实验班级,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并针对上面三方面的内容,又分不同的对象,又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重点突破。
1、一、二年级
(1)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
(2)会刷牙、会洗脸、能叠被、能系鞋带、能洗餐具。
(3)吃饭时,不说话,要细细嚼,有助于消化。
(4)勤洗澡,勤换衣,勤刷牙,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5)不乱花零钱,不吃“三无”食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捡起身边的果皮纸屑。
2、三、四年级
(1)、天天佩戴红领巾,衣着穿戴整洁,会洗自己的小件衣物(2)、勤洗澡,勤更衣,勤理发;勤前剪指甲,早晚刷牙各一次(3)、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主动捡起身边的垃圾
(4)、不挑食,不暴食暴饮
3、五、六年级
(1)穿戴整洁、得体,佩戴红领巾,会洗自己的衣物。
如:叠被比赛、穿衣比赛、寝室美化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通过竞赛既检查了训练效果,又提高了训练质量。
3、情景训练法:
孩子们生活在寄宿制这个大环境中,学校生活毕竟与家庭生活虽有着共同点,但出存在着十分大的差异,我们就针对寄宿制生活的特点,特的创设特定的指向性教育环境服务及其氛围以优化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小气候”。
让住校生在这种“小气候”中自然进入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角色”,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体验,并内化为良好的心理及行为,以达到养成教育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1)儿歌伴我行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情景:
吃饭时,我们就这样设计:“饭前一支歌,饭中定位子,饭后走一走”这种充满了童趣的生活设计,让孩子们唱着“太阳眯眯笑, 我们起得早。
手脸洗干净, 刷牙不忘掉。
饭前洗洗手, 饭后不乱跑。
清洁又卫生, 身体长得好。
”的儿歌,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餐的问题,又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一举两得。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个人卫生的好习惯,同时,我们还编制了这么一些童谣“小鸭叫,嘎嘎嘎,叫我经常剪指甲。
小鸡叫,叽叽叽,叫我别忘擦鼻涕。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换衣裳。
”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专家讲课、播放动画片、参加社会实践等教育营造氛围。
学校请教育局、县卫生局有关的口腔专家给孩子们作“如何保护牙齿”的专题讲座,专家们还给他们带来了高露洁的牙膏和牙刷。
而我们的老师出适时地利用晚上和周未看电视的时间,放动画片:《牙齿王国历险记》、《除菌小勇士》《保护视力》、《做好眼保健操》、《预防龋齿》、《刷牙的正确方法》,等节日,让孩子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受到爱牙、护牙良好的教育。
(3)先看、又想、再绘、
A、“做城市卫生调查”:
先把孩子带出校门,在大街上看看哪些地方不卫生、哪些人有不卫生的行为;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十分美丽、让人留恋,为什么?你觉得你看到的哪些人、哪些行为让你觉得不对?你认为有哪些值得你学习?你认为你现在看到的城市环境与你的家乡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B、自己动手,绘出理想的城市
回到学校,让他们通过我们的多媒体看看远方的城市,年年那些现代化的大都市,多么清洁、多么卫生、多么美。
通过比较,孩子们自己就知道想在怎样一个环境中生活,并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笔,写或者画出你心中美丽的城市是怎样的。
从小就培养起他们良好的卫生意识,争做低碳消费者。
4、榜样激励法
评议对少年儿童具有较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它通过对少年儿童
行为的反馈、督促,甚至迫使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爱心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A、如“星星,星星,我最美”:
我们分别在每个寝室的门和外墙上贴上孩子们的照片,又作上一份“我最棒”的光荣榜,把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写在那上面,如果那天孩子无论是在个人卫生方面、校园生活方面还是社会环境卫生方面,只要有一点做得好的,或者是有所改进的,我们都会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一颗小星星。
就这样,孩子每天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为了得那么一颗星星,孩子们每天都会在老师的激励下,努力改掉自己以前不良的卫生习惯。
这一活动的实施,不仅对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争优创先、不断进取的积极性,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B、针对个别寝室内有部分同学卫生习惯有所反弹的现象,我们就坚持开展“我当卫生小标兵”这项卫生评比活动。
例如把住校男同学按寝室分为5个小组,然后由全体住校男生共同推选5名卫生小标兵,作为卫生监督员,监督检查。
每天早上起床、放学归寝后,由监督岗的同学亲自对寝室卫生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就用黑色的笔在该组成员花明册上画一个“哭脸”,对表现好的寝室就用红色的笔画一个“笑脸”,一周进行一次小结,一个月进行一次总结。
小朋友十个“笑脸”可以换一颗“清洁星”的红五星,五颗红五星可换一张“文
明礼仪奖票”,累计获得十张奖票的主人就可以得到拍照的机会,他的照片就会挂到全校“校园小明星”的橱窗里,让全校的小朋友向他学习,并发奖状进行鼓励。
此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创优争星”的积极性,同时也带动了全校爱卫生的热潮。
通过这些培养教育,使很多孩子在卫生习惯方面都能自觉做到“自律、自主、自立”。
个人卫生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能做到平时衣着整洁,饭前、便后洗手;早晚漱口、刷牙,勤洗澡,注意饮食卫生。
校园生活方面:学生寝室任何时候都做到了“三干净”(即地面净、床铺净、墙壁净)、“三条线”(即被子摆放一条线、脸盆摆放一条线、漱口杯、牙刷摆放一条线)。
孩子们的作业本、课本清洁,摆放整齐。
孩子们平时十分注意用眼卫生,每天坚持两次眼保健操,不在强光、弱光、开动的车上、行走时看书等等。
也注意睡眠卫生,不再象以前那样那么蒙头大睡,那么赤裸上身入睡。
社会环境卫生: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他们初步知道该怎么爱护社会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
他们开始形成“校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良好环保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让孩子们的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孩子们大多数能坚持做到时时要自律、自主、自立。
但学校的教育不可三月里来,四月里去。
只有一直坚持,才能把我们好不容易形成的良好风貌保持下去。
相信我们时时刻刻把这个
问题放在心上,它就会像阳光一样永远普照着大地,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