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测试题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测试题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D5. C6. B7. C8. A9. D10. B二、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错误4. 正确5. 错误三、简答题1. 解释宪法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约束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方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具有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调整国家关系的作用。

2.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制定、公布和实施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对社会行为的强制性规定,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以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为目的。

3. 立法的程序包括哪些环节?立法的程序主要包括:议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告等环节。

具体来说,立法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对法律议案进行初审、修改和表决,通过后由国家主席公布,最后成为有效法律。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包括:- 修改宪法;- 通过和修改法律;- 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选举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和其他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等。

5. 请简述法律的追溯力原则。

法律的追溯力原则是指法律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及对法律关系的产生与终止,具有追溯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新的法律对某类违法行为作出了新的规定,但旧法对该类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还没有终止的,适用旧法的规定;如果旧法对某类违法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已经终止,而新法对该类行为的处罚又有新的规定,追溯力原则要求适用新法的规定。

四、论述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对于法律的制定、修改和施行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限制,旨在保障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性。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立法应当坚持依法制定、协商民主、公开透明、科学决策的原则,确保法律制度健全、规范。

7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

7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一、判断题1.《立法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属于宪法范畴的基本法律。

答案:正确2.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正确3.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答案:正确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答案:正确5.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答案;错误6.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答案:正确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

()答案:错误8.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答案:正确9.法规是指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二者具有同等效力。

()答案:错误10.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答案:错误11.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答案:错误12.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答案:正确1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的权力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答案:正确14.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

但是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授权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授权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答案:正确15.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答案:错误16.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统一审议法律案。

()答案:正确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答案:正确18.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2023年《立法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

2023年《立法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

2023年《立法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2.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A.国务院直属机构B.司级以上单位C.法制办公室D.局级以上单位3.下列组织中(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A.中央军委B.全国政协C.国务院D.全国人大4.国务院可以制定( )。

A.法律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D.规章5.下列法律规范中( )效力最高。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6.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 )。

A.行政法规B.地方规章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7.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8.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的( )通过。

A.过半数B.2/3多数C.3/4多数D.一致9.下列国家机关中(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最高法院C.最高检察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10.下列国家机关中( )可以制定基本法律。

A.国务院B.最高法院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填空题(8题)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3、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立法法练习题

立法法练习题

立法法练习题立法法是指为制定、修改、废止法律提供的基本规范和程序。

在现代社会中,立法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了法律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立法法,本文将介绍一些立法法的练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和解释。

练习题一:法律的制定程序请简要描述法律的制定程序。

答案及解析:法律的制定程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立法倡议阶段:立法倡议可以来自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民、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倡议者将提案提交给立法机关,并附带相应的理由和证据。

2. 立法审议阶段:立法机关对提案进行审议,包括对提案的适用范围、立法目的、内容等进行讨论和修改。

在审议过程中,还需要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3. 立法公告阶段:通过立法审议后,立法机关将通过合适的方式将法律公告给社会公众,以征求意见和反馈。

公告的方式可以包括在媒体上发布、互联网公开征求意见等。

4. 立法表决阶段:立法机关在听取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后,进行立法表决。

需要获得多数议员的支持才能通过法律。

5. 立法公布和施行阶段:立法机关通过公告将通过的法律公布给社会公众,并规定法律生效的日期。

法律生效后,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法律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开始执行。

练习题二:法律的规范内容请列举法律的规范内容。

答案及解析:法律的规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规范:法律规定了社会成员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包括禁止某些行为、要求必须采取的行为等。

例如,在道路交通法中规定了禁止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等规范行为。

2. 权利义务规范:法律规定了公民和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例如,民法中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在合同关系中的义务。

3. 社会秩序维护规范:法律规定了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和维护机制。

例如,刑法规定了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措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4. 经济规范:法律规定了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包括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

立法法试题

立法法试题

立法法(一)法律1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A国务院B 中央军事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D 三十名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2 依据1954年《宪法》和现行《宪法》有关立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B 现行宪法则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C 1954年宪法没有授予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D 现行宪法则明确规定了国务院有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3 依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B 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C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D 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4 依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A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 教育制度C 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5 依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 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 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 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 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6 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哪个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A 宪法B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C 基本法律D 国际条约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 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B 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C 诉讼和仲裁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8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立项不属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B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应当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C对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经国务院同意后向社会公布D行政法规应当在公布后30日内由国务院法制办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9 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须由法规规章规定C 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 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10 按照《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机关或者机构具有制定规章的权力?A 国务院办公厅B 国家体育总局C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D 审计署11 关于规章制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起草的规章直接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起草单位必须举行听证会B 部门规章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统一审查C 除特殊情况外,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D 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法制机构依法报有关机关备案(三)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A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C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 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1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立法法》考试模拟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立法法》考试模拟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斜砭鲋啤? ×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1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1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1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1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1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1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1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1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2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21.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23.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24.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行政法律制度试题(立法法)

行政法律制度试题(立法法)

行政法律制度试题(立法法)《立法法》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A )。

A.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某省人才市场管理暂行条例》B.某省人事厅颁布的《某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办法》C.某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某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D.某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管理暂行办法》2、依《立法法》的规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向下列哪一级机关报批( A )。

A.省级人大常委会 B.省政府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3、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立法主体只有(A)。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 C.自治县的人大常委会 D.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为(A)。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我国违宪审查的机关是(A)。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 D.司法部6、一个代表团或者多少名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A)。

A.三十名以上 B.十名以上 C.二十名以上 D.五十名以上7、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多长时间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B )。

A.10天 B.一个月 C.五天 D.六个月8、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下列哪一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B)。

A.法制办 B.国务院 C.司法部门D.内务司法委员会9、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后向下列哪一部门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B)。

A.人大常委会 B.主席团 C.各代表团D.国务院法制办10、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须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 A)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过半数 B.三分之一 C.五分之一D.全体11、(A)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立法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立法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立法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立法法是关于什么的基本法律?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监督答案:A2. 我国立法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规范立法活动B. 提高立法质量C. 完善法律体系D. 保障公民权利答案:A3. 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什么?A. 行政法规B. 地方性法规C. 部门规章D. 以上都是答案:D4. 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A. 适用新的一般规定B. 适用旧的特别规定C.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D. 由国务院裁决答案:A5. 我国立法法规定,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A. 适用新的一般规定B. 适用旧的特别规定C. 由国务院裁决D.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答案:C二、多选题6. 我国立法法规定的立法原则包括哪些?A. 坚持党的领导B. 坚持民主立法C. 坚持科学立法D. 坚持依法立法答案:ABCD7. 我国立法法规定的立法程序包括哪些?A. 法律案的提出B. 法律案的审议C. 法律案的表决D. 法律的公布答案:ABCD8. 我国立法法规定,哪些主体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D. 国务院答案:ABCD9. 我国立法法规定,哪些主体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C. 国务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BCD10. 我国立法法规定,哪些主体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答案:ABC三、判断题11. 我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修改和废止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斜砭鲋啤?×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1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1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1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1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1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1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1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1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2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21.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23.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24.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25.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26.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27.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审议。

×29.不同的提案主体,提出法律案的程序相同。

×30.主席团向大会提出的法律案直接交由大会会议审议。

√31.一个代表团或者二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

×32.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法律案的有关情况,听取提案人的意见和说明,专门委员会审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法律案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参加专门委员会会议。

√33.代表团的审议形式分为代表团会议审议和代表团小组会议审议。

√34.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35.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

√36.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人数的三分之二通过。

×37.地方性法规需要有地方特色,需要因地制宜地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作出具体规定。

√38.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39.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统一审议法律案。

√40.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必要时,主席团主席可以召开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就法律案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41.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决时,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律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43.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二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44.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可以先向常委会提出并进行审议。

√45.主席团常务主席也可以就法律案中的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召集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46.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应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日期和施行时间。

√48.委员长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会议审议。

×49.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50.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应当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根据需要,可以要求有关机关、组织派有关负责人说明情况。

√51.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律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主席团报告。

×52.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53.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54.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55.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56.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57.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人大常委会裁决。

×58.全国人民代表大。

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 b.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c.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d.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59.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和备案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c)a.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b.不同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c.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d.凡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的的,授权和所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销26.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d)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须由法规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27.某地方性法规规定,企业终止与职工的劳动合同的,必须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某企业认为该规定与劳动法相抵触,有权作下列何种处理?(b)a.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d.向省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28.李某在某特区订工时被机器轧断手臂,就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起诉至法院。

根据该特区依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李某只能得到20个月工资的赔偿额而根据该特区所在省的地方性法规,他可以得到25个月的赔偿额。

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b)a.直接依据省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b.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c.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d.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29.一个代表团或者多少名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a )。

a.三十名以上b.十名以上c.二十名以上d.五十名以上30.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多长时间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b )a.10天b.一个月c.五天d.六个月31.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下列哪一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b )a.法制办b.国务院c.司法部门d.内务司法委员会32.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后向下列哪一部门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b)a.人大常委会b.主席团c.各代表团d.国务院法制办33、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须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员的(a)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过半数b.三分之一c.五分之一d.全体34.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a)a.国务院直属机构b.司级以上单位c.法制办公室d.局级以上单位35.下列选项中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是(a)。

a.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b.刑事基本法律c.民事基本法律d.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36.列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次数为(c )。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37.下列哪一机关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c)a.省级以上政府b.司法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