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含反思幼儿园小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含反思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完整地表达一句话: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2、通过比较观察,发现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3、在咬一咬的环节中,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准备:课件大饼人手一块咬有动物牙印的饼干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呀?今天杨教师带来了一个和大饼有关的故事,小朋友有没有吃过大饼呀?大饼是怎么样的呀?2、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大饼是怎样的。
3、这个大饼是谁做的?二、结合课件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1、教师继续讲述:原来是小猪做的呀,小猪做完大饼太累了,就躺在大饼上睡着了,可是等它醒来一看2、咦,大饼和开始有什么不一样?〔被人咬了一口〕咬的这口是怎样的呀?小猪说:我刚刚睡着了,你们有没有看见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呀?那我们跟着小猪一起去问问是谁咬了它的大饼。
3、小猪碰到小动物〔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①小猪碰到小鸟教师:小猪碰到了谁?你们猜,小猪会对小鸟说什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猪是怎么说的〕小猪说: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幼儿学说这句话〕不是我,不信的话能让我在你的大饼上咬一口吗?说完,小鸟就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小朋友们看,上面和下面的牙印哪个才是小鸟咬的呀?师:哦,这个尖尖的牙印是小鸟咬的,那弯弯的牙印是谁咬的呢?引导幼儿学说小猪和其他动物说的话4、师:都不是这些动物咬的,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播放课件师有感情讲述〕5、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三、完整阅读故事师:这个故事好玩吗?现在杨教师和你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好吗?四、咬一咬1、出示牙印,幼儿说出是谁咬的。
2、师:小朋友们真棒,为了表扬你们,杨教师奖励你们每人一块大饼,也奖励我自己一块好吗?〔师咬一口〕这是谁的牙印,你们想咬咬看吗?3、幼儿边咬大饼边比较牙印的不同。
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一、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 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 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二、活动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 难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对各种动物的咬痕有一定的了解。
2. 物质准备:自制的大饼、小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的头饰,以及故事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故事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教师出示自制的大饼,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展开部分
1. 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
2.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猪的大饼被谁咬了一口?
3. 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4. 教师提问:小猪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说的?最后发现是谁咬了大饼?
5. 教师播放故事视频,让幼儿完整地观看一遍故事。
6.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
(三)结束部分
1. 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教师小结: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找到答案。
五、活动延伸
1. 教师将头饰和图片投放到阅读区,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2. 教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动物的咬痕,并进行比较。
小班综合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5篇模版)

小班综合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5篇模版)第一篇:小班综合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班综合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设计意图:此绘本是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整本书充满了悬念,每个片段都很精彩,通过小动物的不同牙印贯穿始终,最后的结局令人意外。
在活动设计上,先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拥有不同的嘴型,然后紧紧抓住“牙齿印”,引导幼儿子啊阅读过程中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在这块大饼上留下的牙印。
通过“设疑----释疑----对比----验证”等方法帮助小猪好到咬大饼的“真凶”。
通过牙齿印与动物的配对操作游戏,使幼儿带着疑问去到绘本故事里找动物的牙齿印及嘴巴形状,极大调动阅读积极性。
最后幼儿由绘本回归生活,认识自己的牙齿印。
活动目标:1.在看、猜、说中,尝试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述。
2.通过对比,感受不同动物的不同齿印,并能进行匹配活动。
3.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匹配图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了解嘴型1.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小嘴巴”的游戏2.师(单独出示嘴巴图片):这是谁的嘴巴?你从哪里知道的?小结:不同的动物嘴巴也很不一样,牙齿也是不一样的。
二观察齿印,对应匹配1出示四种不同齿印的大饼图片师:看看这些饼是被谁咬的呢?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猜一猜到底是谁的牙齿印,我们来把饼送给小动物那里请它吃完。
2.(出示饼的图片和动物未配对的图片)师:这个饼干是谁咬的?谁知道(第一块)你们同意这个答案吗?那我把小鸟的贴在这块饼干的旁边。
那这块饼干呢?(第二块)猜猜看?(邀请幼儿上来贴)3.小结匹配图:我们小朋友都认为这个尖尖的小小的牙齿印是小鸟的,这个尖尖的大大的是狐狸的,这个大大的尖尖牙齿印的是狐狸,这个大大的是河马的。
到底我们的猜测对吗?答案就在老师带来的故事里。
三阅读绘本,看看说说 1 初步阅读:教师通过播放ppt来讲述故事开头:有一只小猪,它做了很大很大的饼,累得睡着了......2.感知句型,体验小猪询问小鸟的故事情节师:小猪刚刚是怎么问小鸟的?师:下一个小猪要问的动物是狐狸,你能帮小猪一起问问他吗?(老师和幼儿一起)原来小狐狸的牙齿印是这个样子的,你看,我们配对了吗?师:又不是狐狸咬的,小猪没有放弃,它又找了一个动物,这是?(鳄鱼)小朋友,你们能帮小猪来问问他吗?(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也不是鳄鱼咬的,小猪又去问河马,他问河马…… 那到底是谁咬的呢?这个牙齿印是圆圆的,你猜猜可能会是其他什么动物咬的?(猫,狗……)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遍这个故事,来听听看到底是谁咬的。
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

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篇1活动目标能运用观察讨论并尝试猜测的方法,理解绘本画面内容,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咬痕判断是哪种动物。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观察讨论并尝试猜测的方法,理解绘本画面内容,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重点)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咬痕判断是哪种动物。
(难点)活动准备课件PPT 轻音乐小猪头饰1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等头饰。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小猪。
1,出示小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今天老师看到小朋友太可爱了,所以老师我太喜欢你们了。
今天来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我的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芝麻关门我看谁在偷看啊?芝麻开门,提问:这是什么啊(小猪)可爱吧?喜欢他吗?今天我们讲的就是关于小猪的故事。
想听吗?2 展示PPT第1—2页,引语:小猪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猪做了一个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
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问题:小猪的大饼被谁咬了一口?请幼儿观察,想一想。
你想会是谁那?帮助小猪想一想!会是那些小动物那?二、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
引语:小朋友帮小猪想了这么多哪,让我们和小猪一起在这里找答案吧!1.展示PPT第3—4页:问题:小猪找到了谁啊?(小鸟)怎么问哪?幼儿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小鸟。
“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一样”2.师幼扮演角色表演小猪和小鸟的对话,加深对这两句话的记忆,为下边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老师当小猪你们当小鸟我们来演一遍他们的对话“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小鸟。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及要素教学内容:《谁咬了我的大饼》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民间童话故事的特点和价值;2. 帮忙幼儿学习感性理解和语言表达本领;3. 培育幼儿的合作和共享意识。
教学要素:1. 情境模拟:利用幼儿园场景模拟《谁咬了我的大饼》中的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
2. 语音表达: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人物语音的渲染,提高幼儿口头表达本领。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故事情感,加强幼儿情感认知。
4. 合作共享: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培育幼儿合作和共享意识。
二、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10分钟):老师向幼儿简单介绍《谁咬了我的大饼》,并让幼儿说说本身喜爱的故事,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2. 情境模拟(30分钟):老师在教室布置几个桌子,由老师扮演老太太,让幼儿扮演各自喜爱的角色(如小狗、小猫、小鸟等),在老太太面前排队,老太太分发大饼,一直到最后孩子发觉大饼被咬了,然后引导幼儿讨论谁咬了大饼。
3. 语音表达(1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人物语音的渲染,让幼儿仿照和表达。
4. 角色扮演(20分钟):幼儿自由选择本身想扮演的角色,老师请幼儿一起合作表演故事,打开角色扮演。
5. 合作共享(15分钟):在幼儿园内打开游戏活动,老师让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需要搭配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后,小组之间通过相互共享获得成就感。
6. 反思总结(10分钟):通过反思,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紧要的情感认知和思维气力,老师也需要总结反思,发觉问题并改进。
三、评估和反思整堂课教学采纳了情境模拟、语音表达、角色扮演和合作共享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得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故事内容,获得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但同时也发觉此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游戏设计不够丰富,课堂时间规划不够紧凑等,需要改进。
将来的教学中,将更重视游戏设计,更加重视对于幼儿情感认知的引导和培育,以及更为紧凑的时间布置。
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通用9篇)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篇1活动目标1.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
并根据特征进行判断。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能完整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重点难点1.难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
并根据特征进行判断。
2.重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能完整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ppt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及操作板;不同咬痕的饼卡片若干;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小猪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啊?嗯,小猪做了一个大饼,这个大饼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出示自制大饼)师:(教师讲述故事)小猪做了一个大饼,累的在大饼上睡着了。
等它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小朋友,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你们看一看,这一口咬的是什么形状?(半圆形)师:你们觉得会是谁咬的呢?2.幼儿猜测。
师:嗯,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我们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二.结合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一)了解故事的第一部分师:我们先一起来问问小鸟,好不好?(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你们觉得是小鸟咬的吗?我们听听小鸟是怎么说的?活动过程师:是不是小鸟咬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从牙印上分析不同)小结:小鸟的嘴巴咬出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而那一口是半圆形的,所以不是小鸟咬的。
师:我们再去问问小兔吧。
(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你们觉得是小兔咬的吗?我们听听小兔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从牙印上分析不同)小结:小兔的是三瓣嘴,而那一口是半圆形的,所以也不是小兔咬的。
我们一起来说说小猪是怎么问小鸟和小兔的吧!师:我们在去问问狐狸吧,狐狸又会怎么回答呢?师:你觉得是狐狸咬的吗?狐狸会在大饼上咬出什么形状呢?小结:狐狸咬出的缺口是尖尖的大三角。
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

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
3.在猜猜说说的快乐情景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难点:比较牙印的不同,并正确判断出相应动物牙印。
活动准备:1.KT板自制大饼。
2.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PPT。
3.饼干。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看,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出示教具:被咬的大饼)师:**是你咬了小猪的大饼吗?(询问幼儿)师:***是你咬了小猪的大饼吗?师: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出示大饼,幼儿猜测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饼上的牙印是什么形状的?师:我们再来猜猜,到底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呢?二、寻找咬饼干的朋友1.询问好朋友——小鸟于是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好朋友,他走着走着遇到了它的好朋友——小鸟师:咦,小猪遇到了小鸟会怎么问呢?小结:刚刚你们都用好听的声音询问了小鸟,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小猪是怎么询问小鸟的。
师:小猪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刚刚小猪是怎么问小鸟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嗯,我们的声音很响亮,小鸟听到了我们的询问,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展示饼干)师:小朋友,我们来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师:咦,那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的呢?小结:因为小鸟的嘴巴是尖尖的,像一个小小的三角形,所以小鸟咬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的。
师:那和原来的那个牙印的形状一样吗?所以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师: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2.询问好朋友——小兔师:咦,这块大饼不是小鸟咬的,那会是谁咬的呢?你们觉得可能会是谁呢?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猪是怎么询问的吧?师:小猪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你看!说完小兔就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出示被咬的大饼)提问:我们来看看小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你们看是不是小兔子咬的呢?师:小猪说:果然不一样。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绘本图片,了解小动物的特征,能够辨认出谁咬了大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绘本图片,了解小动物的特征。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想象力,参与到故事情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大饼道具、小动物手偶。
2. 环境准备: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大饼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大饼上的牙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呈现绘本:教师讲述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图片,认识各种小动物。
3. 互动环节: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猜测谁咬了大饼。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手演示小动物咬大饼的动作,加深对小动物特征的认识。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内容,让幼儿明白各种小动物的特征。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亲子阅读任务,让家长陪伴幼儿一起阅读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2. 活动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咬大饼的画面。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故事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直观演示:利用教具和实物演示,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动物的特征。
4. 亲子活动:通过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 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在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的家庭作业,了解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小动物们咬大饼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五班家长助教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啊呜,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
3.体验小动物们“咬一口”的憨厚乐趣以及想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谁咬了我的大饼》PPT 、饼干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这是什么呀?(大饼)
2.看一看大饼是什么样的?(圆圆的)
3.啊呜一口,圆圆的大饼可能会是什么味道呢?
4.这么好吃的大饼会是谁做的呢?
二、分段欣赏——谁咬了我的大饼
1.教师讲述:原来是小猪做的呀,可是小猪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大饼被咬了一口,被咬的这一口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2.会是谁咬的呢?(是你咬了小猪的大饼吗?连续问几个幼儿)究竟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我们和他一起去找找吧!
3.小猪碰到了谁?(小鸟)小鸟的嘴巴长什么样?(尖尖的)
4.会是小鸟咬的吗?
5.我们和小猪一起问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啊呜,你看——”小鸟是怎么说的,做了什么?小鸟咬的是什么形状的,和大饼上的牙印一样吗?这一口是小鸟咬的吗?所以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6.我们继续去找,碰到了谁?(小兔)小兔的牙齿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会是小兔咬的吗?谁来问问小兔。
小兔会说什么呢?一个幼儿扮演小猪,教师扮演小兔,和幼儿练习对话。
(“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啊呜,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7.谁啊?(鳄鱼)谁来帮小猪问一问?谁来做鳄鱼?(一人做鳄鱼,其他幼儿做小猪)鳄鱼的牙印像什么?是它偷咬了小猪的大饼吗?
8.教师小结:不是小鸟咬的,小鸟咬了一个小小的三角形;不是小兔咬的,小兔的是三瓣嘴;不是鳄鱼咬的,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
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
那到底会是谁咬的呢,真奇怪!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小猪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是谁咬的,大饼却只剩下一点点了。
小猪的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啊呜,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2.(请幼儿仔细观察最后一幅图)究竟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呀?为什么?(它们的牙印一样)
3.教师小结:小猪真粗心,自己咬的都忘记了,还到处问别人。
但是他遇到问题知道动脑筋想办法,这还是要表扬的。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
4.观看PPT完整欣赏故事,幼儿可一起讲述。
四、分享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