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能力目标1.通过日常观察、内心感悟、实践探究等多种方式,全面理解由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童也不一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超越自我,回报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来关注生命。

2.懂得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

善待他人,传递温暖,消融冷漠,共同构建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活出生命的精彩。

突破方法:这是以理导行的最重要的一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十分有限,所以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中主要通过结合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板块和正文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同样也在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方法1:谈话式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知识,也包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

精品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节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1(一)(1)共三篇

精品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节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1(一)(1)共三篇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有热爱生命的表达,接纳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播放新闻视频:2016年5月27日,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在驾驶着载有12人的公交车途中,突然被迎面飞来的一只巨大的货车车轮击中了头部和胸口。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怀彬忍着剧痛踩住刹车,乘客全部获救,而自己倒在方向盘上没有再醒过来。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毕怀彬的行为的?(借助毕怀彬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毕怀彬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本框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二)新课讲授1.贫乏与充盈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进行小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师生共同学习案例:男子“宅”死家中大学毕业10余年不工作,疑饿死(教师可问学生看了材料后的感受,并做好引导)教师提醒: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最终,甚至走向生命的完结)师生共同学习尼克·胡哲案例后,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设计2篇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设计2篇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设计2篇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是由多种生命组成的,了解生命的顽强性,各种生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2、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3、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教学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碧蓝的天空,洁白的飞鸟,摇曳的青草,奔跑的羊儿,这里所以美丽,是因为到处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我们的世界也因为生命的运动而显得异彩纷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一、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其实,不仅仅是草原,在森林里,在大海中,在山野间,甚至在沙漠深处,都有美丽的生命。

学生收集的图片:动物、植物、风景照学生活动: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种生物,对它了解多少。

师: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感受到世界充满生命力和无穷希望,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

但我现在想请同学们看一看另一种地球。

请大家观察课本24页的两幅图片并用词语形容出来讨论: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生命,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教师总结:当我们从我们的祖先手中接过地球时,我们以为拥有了无限的财富。

所以,我们浪费,我们破坏。

鲜花没有了,树木没有了,动物们的家也就没有了,矿藏被我们贪婪地挖掘,资源被我们肆意地挥霍。

所以,地球受伤了,而我们却以为地球在我们的手中变得现代了,可以自豪了,可以向子孙后代交代了。

殊不知,我们将来留给他们的只会是一个干涸的地球,一个失去生命活力的地球。

而要想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而不是支离破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尊重地球,尊重生命。

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学生活动:讨论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办?(1)隔壁老奶奶身体不好,经常大声咳嗽,影响你做作业。

一天在楼道里,老奶奶一边咳嗽一边慢腾腾地走在你前边,而且你上学快迟到了,这时你会【】(2)今天天气突然变冷,同座的同学受凉了,上课时吐了一地,还弄脏了你的衣服,这时你会【】(3)下雨天,放学路上,一只小花猫在路边,浑身被雨淋湿了,正在“喵喵”地叫着,这时你会【】(4)小区里刚刚铺上草皮,绿色的草坪多么漂亮呀!可是很多人为了抄近道,直接从草坪上践踏过去,这时你会【】探讨结论: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和爱护,人与其他生命之间也要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和爱护。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甘于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1.增强运用给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力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1.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态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2.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依存,在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能够创造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生命的贫乏与充盈,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态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2.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在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难点】认识到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青春烈火》,边听边思考:什么是烈火青春,如何成就烈火青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

环节二:新课讲授1.贫乏与充盈过渡语:同学们,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和许多人相遇,会有很多人吸引着你,那么介绍一下你的偶像,说一说他们的美好品质。

活动一:介绍你的偶像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偶像,举出他\她的重要事迹以及你喜欢他\她的原因。

学生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的偶像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与经验,都在创造人生的价值。

其实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影响人们的生命的质量。

活动二:16岁的自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材料,大胆设想16岁的自己,思考下列问题:(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的16岁时将会是什么样的?(3)如何让生命充盈?学生回答:我希望我的16岁是阳光灿烂的,取得好的成绩,有很多好朋友,也希望通过参加活动得到实践。

教师总结:生命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同学们现在还是人生的起点,一定要热爱学习,乐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服务,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命充满色彩和活力。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会在生活中探究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充盈生命;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功能。

知识目标: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二、教材分析(一)课标依据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围绕“成长中的我”展开,本框“活出生命的精彩”属于“成长中的我”的相关部分,体现着课程标准中“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相关内容。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包括“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和“平凡与伟大”三目。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增强目标意识、生活意识、生命意识,从而在生活中能够做到提升生命质量、活出生命的精彩。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面临一个重要的身份转换期,从小学生变为中学生,身心发展都经历着重要的变化。

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生命的意义、明确生命的目标、促进生命的发展,是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最后一课,通过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编织自己生命的未来。

4.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4.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活动一:16岁的选择
赏图片,答问题:结合P115“探究与分享”
1.同样16岁,在他们身上有什么不同?
2.你期待自己的16岁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贫乏的表现
赏图片,答问题:
1.图片中的这些同学是如何对待生命的?
2.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生命?
图片结论
缺乏目标,无所事事,虚度生命
生活态度消极,生命就会贫乏
活动三:充盈表现
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生命的价值
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就会在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要点归纳
平凡与伟大(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①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③平凡的生命也有自己的价值。
④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赏图片,答问题:
1你是如何让生命充盈?
2.你能列举让生命充盈的一些具体方法吗?
探究感悟
1.远离贫乏,选择充盈
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会影响到生命的质量
限制与空虚:封闭自己、不善于感受美好、不敢面对困境难题、缺乏目标、无所事事
丰富与滋养:爱学习、乐实践、展阅历、敞胸怀、建联系、体道德
主题二、唤醒爱心
活动四:老人摔倒无人扶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1.. 93岁的白芳礼老人十几年来用蹬三轮车挣来的钱资助了300名素不相识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像白芳礼老人那样自觉营造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氛围。这样做()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教案:《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使学生认识到追求梦想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面对人生挑战,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2.能够理解并运用学习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知识,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和运用学习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知识,进行写作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运用学习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知识,进行写作训练。

2.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导入话题:谈论生活中的梦想和追求梦想的困难。

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梦想成为什么?你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二步:阅读理解(20分钟)1.学生阅读《活出生命的精彩》,然后回答问题。

2.全班讨论问题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3.教师对学生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

第三步:词汇学习(15分钟)1.教师出示并解释生词,学生跟读。

2.学生用生词造句。

第四步:写作训练(30分钟)1.学生运用学习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与困难的文章。

2.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修改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回答本节课的知识问题。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1.对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行评价。

2.对学生运用学习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知识,进行写作训练的能力进行评价。

3.对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准备:1.《活出生命的精彩》的阅读材料和问题。

2.生词卡片和造句素材。

3.学生写作训练的纸张和笔。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展示自己的梦想和努力,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关注社会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学习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知识,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有热爱生命的表达,接纳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播放新闻视频:2016年5月27日,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在驾驶着载有12人的公交车途中,突然被迎面飞来的一只巨大的货车车轮击中了头部和胸口。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怀彬忍着剧痛踩住刹车,乘客全部获救,而自己倒在方向盘上没有再醒过来。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毕怀彬的行为的?(借助毕怀彬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毕怀彬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本框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二)新课讲授1.贫乏与充盈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进行小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师生共同学习案例:男子“宅”死家中大学毕业10余年不工作疑饿死(教师可问学生看了材料后的感受,并做好引导)教师提醒: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最终,甚至走向生命的完结)师生共同学习尼克·胡哲案例后,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3、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4、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教学重点:认识到每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难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材料: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

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重新站上人生精彩的舞台,她就是廖智。

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

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却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的梦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

“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

”“虽然伴随着疼痛,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我会带着梦想和生活的希望,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

愿你们也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放弃地朝前走,笑着朝前走。

我行,你们也一定行!”廖智在演讲中带着泪水的美丽微笑,感染和鼓舞了在场的所有人。

教师提问:(1)如果廖智活下来了,却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她将会变得怎样?(2)廖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初步懂得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探究新知(一)贫乏与充盈1、生活态度影响生命质量探究:说一说寒假快到了,你想怎么过呢?生答:略出示图片: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来。

出示图片:每天都通宵打游戏。

这类同学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这样的生命是贫乏的。

出示图片:寒假干些什么呢?在犹豫不决中,寒假已经过去了……这类同学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

这样的生命也是贫乏的。

小结: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①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②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探究:猎人、猎狗和兔子的故事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

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

常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你对自己的学习是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呢?小结:可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马云,三次高考失败。

因身材矮小,他找工作屡屡碰壁。

后来,他辞去英语老师之职开始创业,却屡遭失败。

但是,他没有气馁,经过不懈努力,创办了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

他是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一手缔造了电商帝国。

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

思考:马云是怎样充盈自己的人生?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一个过程,想要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充盈需要努力,一步一个脚印。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充盈?1.热爱学习,乐于实践,扩展阅历2.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二)冷漠与关切1、生命拒绝冷漠探究:教材第1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这两个场景,请你谈谈对“做温暖的中国人”的认识和感受。

答案:看到老人跌倒不扶,会危及老人的生命安全,是漠视生命、不尊重生命的表现;引起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不利于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正气;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老人跌倒扶他一把,本是天经地义之事。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一些人不尊重他人生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理,这是道德滑坡,缺乏正义感、责任感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法制不健全,让救助者产生后顾之忧。

探究:35岁女子地铁口晕倒死亡,50分钟无人急救2014年,深圳IBM公司一名年仅35岁的女项目经理梁娅突然倒在了深圳地铁站出口的台阶上,有7位市民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

一直无人救援,事发近50分钟后,被赶去现场的120急救人员认定为已经死亡。

50分钟的等待,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漫长,但是,对于一个身处危险,急需救助的人来说,50分钟的等待时间,足以决定生死。

这50分钟对于梁娅来说,是多么煎熬,她多么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冷漠的走过。

感悟: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2、关切他人探究: 2016年11月28日早上,河南省驻马店市一名2岁女童头被卡在二楼防盗窗上,身体悬在半空中,孩子的哭声惊动了正在对面工地上干活的农民工,5位农民工翻过两堵近3米高的围墙,搭成人梯将小女孩托举,直到孩子被救,这几名农民工被市民亲切的称为“托举哥”,其感人事迹在寒冷的冬日丽传递着阵阵温暖。

感悟: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探究:温暖世界的视频《the other pair》当善良遇见善良,瞬间温暖世界;无论贫困还是富有,都要有所坚守。

想一想:看完视频,你有何感悟呢?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总结: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②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总结:生命怎样相互关切?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②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三)平凡与伟大1、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8页“探究与分享”活动。

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理解生命。

(因为保尔自己经历多次生死的考验,也目睹无数战士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

他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要珍惜时间,要有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为人类崇高事业不懈奋斗。

)教师总结:相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们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保尔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更看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需要,将个人的生命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完成了自己独特的使命。

2、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探究:伟人伟大在何处?瓦特改良蒸汽机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

图片:李时珍《本草纲目》、孔子《论语》、鲁迅《狂人日记》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见,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3、书写生命的价值在平凡中创造伟大探究:教材P119探究与分享在大兴安岭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铁路巡守点,这里无水、无电。

有一位巡守员在这里工作,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千米,每天至少接送34趟列车。

每当列车经过,他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

他说:“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接车了就标准地站着,这里只有你,你就是主人。

”他被人们称为“最美巡守员”。

一位司机驾驶大客车在某高速公路行驶时,一块重数千克的铁片突然飞来,击碎了大客车的挡风玻璃,直接刺入他的腹部。

危急关头,这位司机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了一系列安全停车动作。

全车旅客无一受伤,他却因伤势过重而不幸去世。

他被人们称为“最美司机”。

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因为他们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甚至面对生死的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他们用坚持、兢业、责任保护着他人的安全,因而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

总结: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不要虚度年华,要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当人们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④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课堂总结活出生命的精彩拒绝贫乏,充盈生命拒绝冷漠,关切他人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四、课堂练习1.一名170斤重农民工不慎从3米高脚手架上摔下,一名50岁的女子见状快速伸手接住其头部,两人都倒地,男子胳膊和膝盖受伤,女子则被严重砸伤。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遇到危险不顾一切救人天经地义B.无私地伸手援助会让人倍感温暖C.保全自身生命是对生命的尊重D.见义勇为定能获得社会丰厚回报2.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夺目的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