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表与刻度尺的读数
停表

读数是min,s(a )( b )图12、图2停表表盘的放大示意图,(a)图中停表的读数是 min, s(b)图中读数是 min, s( a) (b)图23、图3表表盘的放大示意图,(a)图中停表的读数是 min, s(b)图中读数是 min, s(a)(b)图34、图4是停表表盘的放大示意图,(a)停表的读数是min,s(b)停表的读数是min,s(a) (b)图41、图1中测量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分别为(a)cm, (b) cm(a)(b)图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_____m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该实验测量运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
3、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在比较精确的测量中,常选择和.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2)课桌高0.8__;(3)物理课本的长为260__,(4)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5)小红的鞋长为24__,(6)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1、如图是以相同速度、向同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下同)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_______的.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3、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4、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5、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6、7、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她又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个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甲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退,甲退的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8、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速度练习1、百米赛跑中,甲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0s,乙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20s,求甲、乙运动员在比赛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龟兔赛跑,赛跑跑道长度为6m,乌龟在整个赛跑中匀速前行,速度大小为0.02m/s,兔子前2m路程中以0.2m/s的速度匀速前行,然后休息了6min20s,休息完毕后,兔子以0.3m./s的速度完成了剩下的路程。
押填空题5:常见的测量仪器及读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

押填空题6:常考的测量仪器及读数本节内容包括了中考物理的所有常考的测量仪器,其中包括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
从近3年的广东省卷、深圳卷和广州卷发现、深圳卷和广东省卷每年的填空题的第1道题均考查对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今年深圳卷和广东省卷同样会对中考常考的测量仪器的读数进行考察。
中考常考的测量仪器虽然有9个,但都是简单的送分题,考生务必拿下此分。
秘籍1.刻度尺(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始末刻度→相减①确定分度值:0.1cm;②确定起始刻度:6.00cm;③确定末端刻度:8.70cm;④确定物体长度:8.70cm-6.00cm=2.70cm.(2)注意事项:①视线与刻度尺垂直(如视线B);②读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③刻度尺是初中物理唯一需要估读的测量工具.秘籍2.秒表(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分针的位置及读数→确定秒针的读数→相加①分针的分度值:0.5min;②秒针的分度值:0.ls;③分钟:4min,过半格;①秒针:由于分针过半格,读数从30开始,秒针读数为39.5s;⑤确定时间:4min39.5s(或279.5s).(2)注意事项:大表盘读数时应注意小表盘中分针的指针是否过半格(半分钟),过半格大表盘的读数在30s之上,没有过半格读数在30s之下.秘籍3.温度计(1)读数步骤:①温度计的示数由下至上变大,则可确定所读示数为零上温度;②在40℃~50℃之间共有10小格,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③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与示数40℃以上的第8小格相平,则温度计的读数为40℃+8×1℃=48℃(2)注意事项:①读温度计示数时一定要注意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如视线B)秘籍4.天平(1)读数步骤:确定砝码的质量一确定标尺分度值→确定标尺示数→相加①确定砝码质量:20g+10g+5g-35g;②确定标尺分度值:0.2g;③确定标尺的示数:3g+1×0.2g=3.2g;④确定物体的质量:35g+3.2g=38.2g.(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③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是不能移动的.秘籍5.量筒(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示数①确定分度值:1mL;②确定量筒的示数:10mL+8×1mL=18mL.(2)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秘籍6.弹簧测力计(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①确定分度值:0.2N;②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2N+3×0.2N=2.6N.(2)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秘籍7.电流表(1)读数步骤:观察电流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0.6A;②确定分度值:0.02A;③确定电流表示数:0.4A+2×0.02A=0.44A.(2)注意事项:串联接入电路,“十”进“-”出.秘籍8.电压表(1)读数步骤:观察电压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压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3V;②确定分度值:0.1V;③确定电压表示数:2V+5×0.1V=2.5V.(2)注意事项:并联接入电路,“十”进“一”出.秘籍9.电能表(1)读数:①电能表上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如图所示电能表示数为248.6kW·h,即248.6度;②1920r/(kW·h)表示转盘每转1920r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kW·h.(2)计算电能的方法:①W =W 末-W 初;②w=kw·h1.(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亮亮同学做了如下测量:如图1,物体质量为:g ;如图2,停表读数为:s ;如图3,弹簧测力计读数为:N 。
秒表、刻度尺的读法

秒表、刻度尺的读法1、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s.(1)停表是一种常用的测时间间隔仪器.它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控制指针转动而计时的.在它的正面是一个大表盘,上方有小表盘.秒针沿大表盘转动,分针沿小表盘转动.分针和秒针所指的时间和就是所测的时间间隔.在表正上方有一表把,上有一按钮.旋动按钮,上紧发条,这是秒表走动的动力.用大拇指控下按钮,秒表开始计时;再按下按钮,秒表停止走动,进行读数;再按一次,秒表回零,准备下一次计时.(2)停表的读数:小盘: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30刻度型则每格代表0.5分钟,60刻度型每格则代表0..25分钟.大盘:大盘每圈代表30s,共60个大刻度,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5个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这也是停表精确度为0.1s的原因.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解答:解:使用任何测量工具都要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由图可知该秒表的分度值为:0.1秒秒表示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等于1分+11.2秒=71.2秒.故答案为:0.1;71.2.2、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秒表的实物图,图中记录的时间为min.解答:解:小盘的最小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2min和3min之间,而大盘指针在41s和42s之间,指示大约是41.6s.秒表示数为:2min+ min≈2.69min.3、(2008•扬州)如图所示,甲图中橡皮块A的宽度是cm;乙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A;丙图中秒表的读数是分析:三种测量仪器的读数,刻度尺要先看清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电流表要先看清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秒表先看内小表盘,再读外面的大表盘的示数.解答:解:(1)刻度尺的示数为:1.00cm+0.25cm=1.25cm;(2)根据电流表连接的量程,示数为0.2A+0.06A=0.26A;(3)内表盘读数为1min,外表盘读数为5s,故秒表读数为1min+5s=1min5s;用下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图中被测物体甲的长度是2.00cm,乙的长度是1.9cm,秒表的读数是2′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刻度尺最小分度值的认识:最小分度值代表着刻度尺的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越精确;(2)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方法: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对秒表的认识:外圈表针转一圈是0.5秒,内圈的分度值是0.5秒.解答:解:在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甲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2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2.60cm,终了刻度值为4.60cm,所以甲物体的长度为:2.00cm.乙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2.0cm,终了刻度值为3.9cm,所以乙物体的长度为:1.9cm.秒表的外盘读数为:20″,内盘读数为:2′.故答案为:刻度尺的尺面垂直;2.00;1.9;2′20″小明同学用秒表测出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明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发生雷电处到他的距离约为()km.解答:解: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时间t=6s,发生雷电处距离s=vt=340m/s×6s=2040m=2.04km.故答案为:6s;2.04.。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年
实验名称
科实验报告
组 姓名
月
日
班级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1,练习使用刻度尺。 2,练习使用电子停表测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药品
刻度尺、电子停表。
1、测量前“三观”: 一观: 二观: 2、测量时 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 三观:
实验步骤
;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 象一端对齐 二读、视线要 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 组成。 3、用电子停表测量脉搏 20 次所用时间。
1、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 测量对象 实验记录 课本 作业本 2、脉搏 20 次所用时间 长度 cm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王福星(特级教师)邹平县码头一中山东邹平256214初中物理用于测量的带刻度类物理器材有: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共计8种。
实验中使用这些器材测量时,学生经常问要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不要几次测量取平均值?本文就8种刻度仪器的读数问题,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探讨。
一、关于误差、估读、平均值、有效数字的问题误差、估读、平均值都涉及有效数字问题,我们首先弄清这几个相关的概念。
1、误差和平均值。
了解任何实验测量结果都有误差,对初中物理学习是很必要的。
因为假如没有一些误差的初步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误认为读取的数字位数越多越准确。
在学习物理规律时要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相等、正比、反比等是困难的。
我们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在要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情况下,必然要求每次测量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而当某次所测刚好与刻度线对齐时,记录结果要加一个或两个“0”来表示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估读。
估读是当指针(指针式仪器)或当被测物体末端(非指针式仪器)在相邻两刻度之间时,需要整刻度以外的部分读出来——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有效数字。
物理实验总是有误差的,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
例如,用带有mm刻度的尺测得课本的长度是18.42cm,其中最末一位数字2是估算出来的,是不可靠数字,但是仍有意义,仍要写出来。
这种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
4、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
在有效数字中,数2.7、2.70、2.700的含义是不同的;它们分别代表二位、三位和四位有效数字。
数2.7表示最末一位数字7是不可靠的,而数2.70和2.700则表示最末一位数字0是不可靠的,因此,小数最后的零是有意义的,不能随便舍去或添加。
但是,小数的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前面的0是用来表示小数点的位置的,不是有效数字。
例如,0.92、0.085、0.0063都是两位有效数字。
大的数目,如365 000,如果不全是有效数字,就不要这样写。
【划重点】专题1 机械运动(原卷版)-备战202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细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知识点1:长度及其测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①常用工具:刻度尺(如各种直尺、皮尺、卷尺、学生用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的测量中使用。
②精确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等,通常在机械制造或远距离精确测量中使用。
(2)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正确放置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记录数据时: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特别注意:(1)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2)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图所示,甲读数为3.2cm,乙读数为3.18cm)(3)选取测量工具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测量需要,合理地选择测量工具。
例如测两地间路程时用毫米刻度尺就无法完成测量。
3、误差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知识点2:时间及其测量1、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1h=60min=3600s(1h=60min)。
2、停表的读数方法:a.先观察表盘:如图所示,小盘内示数的单位为分,指针转一圈的时间是15min,分度值为0.5min,大盘内示数的单位为秒,指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s,分度值为0.1s;b.确定小盘的示数:小盘内指针刚好经过的刻度线所表示的时间即为小盘的示数;c.确定大盘的示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前0.5min内,则大盘内示数在0~30s读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后0.5min内,则大盘内示数在30~60s读数;d.读数:停表示数=小盘示数+大盘示数。
机械停表的使用和读数及量筒的读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量筒的读数
机械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机械停表的使用和 读数
机械停表的构造
机芯:机械停表的核心部件负责计时和驱动指针 指针:显示时间分为时针、分针和秒针 刻度盘:显示时间的单位如小时、分钟和秒 发条:提供动力驱动机芯运转 调速机构:调整机芯的转速保证计时准确 外壳:保护机芯和指针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
机械停表的读数规则还包括:秒表和分表的指针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秒表 的指针每过一秒钟就会前进一格分表的指针每过一分钟就会前进一格。
机械停表的读数规则还包括:秒表和分表的指针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秒表 的指针每过一秒钟就会前进一格分表的指针每过一分钟就会前进一格。
机械停表读数的注意事项
确保停表处于静止状态避免读数误差 读数时注意观察指针的位置避免误读 读数时注意观察刻度盘的单位避免误读 读数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刻度盘的范围内避免误读
机械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检查停表是否正常工作如 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调整停表至所需时间确保 准确无误
启动停表开始计时
停止计时读取时间记录数 据
关闭停表保存数据以便后 续分析使用
机械停表的读数规则
机械停表分为秒表和分表两种秒表用于测量较短时间分表用于测量较长时 间。
机械停表的读数规则是:秒表从0开始每过一秒钟指针就会前进一格分表 从0开始每过一分钟指针就会前进一格。
03
量筒的读数
量筒的构造
量筒由玻璃制 成具有透明性
量筒的刻度线 清晰便于读数
量筒的刻度线 分为主刻度和 副刻度主刻度 表示整数副刻
度表示小数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初中物理用于测量的带刻度类物理器材有: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共计8种。
实验中使用这些器材测量时,学生经常问要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不要几次测量取平均值?本文就8种刻度仪器的读数问题,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探讨。
一、关于误差、估读、平均值、有效数字的问题误差、估读、平均值都涉及有效数字问题,我们首先弄清这几个相关的概念。
1、误差和平均值。
了解任何实验测量结果都有误差,对初中物理学习是很必要的。
因为假如没有一些误差的初步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误认为读取的数字位数越多越准确。
在学习物理规律时要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相等、正比、反比等是困难的。
我们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在要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情况下,必然要求每次测量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而当某次所测刚好与刻度线对齐时,记录结果要加一个或两个“0”来表示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估读。
估读是当指针(指针式仪器)或当被测物体末端(非指针式仪器)在相邻两刻度之间时,需要整刻度以外的部分读出来——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有效数字。
物理实验总是有误差的,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
例如,用带有mm刻度的尺测得课本的长度是18.42cm,其中最末一位数字2是估算出来的,是不可靠数字,但是仍有意义,仍要写出来。
这种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
4、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
在有效数字中,数2.7、2.70、2.700的含义是不同的;它们分别代表二位、三位和四位有效数字。
数2.7表示最末一位数字7是不可靠的,而数2.70和2.700则表示最末一位数字0是不可靠的,因此,小数最后的零是有意义的,不能随便舍去或添加。
但是,小数的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前面的0是用来表示小数点的位置的,不是有效数字。
例如,0.92、0.085、0.0063都是两位有效数字。
大的数目,如365 000,如果不全是有效数字,就不要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