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现当代文学练习与答案

现当代文学练习与答案

现当代文学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是〔〕。

A.大钊B.钱玄同C.半农D.鲁迅2.撰写“评新文化运动“攻击新文化运动的是〔〕。

A.林纾B.梅光迪C.吴宓D.章士钊3.影射小说“荆生“和“妖梦“的作者是〔〕。

A.林纾B.梅光迪C.吴宓D.胡先骕4.鲁迅继“狂人日记“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

A.“药“B.“孔乙己“C.“呐喊“D.“彷徨“5.中篇小说“海滨故人“是谁在本时期的代表作〔〕?A.冰心B.王统照C.庐隐D.许地山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冲积期化石“C.“沉沦“D.“漂流三部曲“7.“相隔一层纸“是〔〕的诗歌处女作。

A.胡适B.默C.至D.半农8.冰心的第一部小诗集是〔〕。

A.“春水“B.“湖畔“C.“繁星“D.“女神“9.被鲁迅誉为“中国最出色的抒情诗人〞的作家是〔〕。

A.胡适B.汪静之C.至D.郭沫假设10.“五四〞运动前后,以什么杂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撰写杂感随笔的作者群〔〕?A.“新青年“B.“每周评论“C.“语丝“D.“时事新报·学灯“11.“荷塘月色“的作者是〔〕。

A.冰心B.朱自清C.鲁迅D.叶圣12.谁在“还乡记“、“还乡后记“和“日记九种“中诉说了个人的遭遇和不幸〔〕?A.郁达夫B.闻一多D.徐志摩C.郭沫假设13.“新青年“在1919年发表了谁借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

〔〕?A.洪深B.郭沫假设C.胡适D.丁西林14.提倡“爱美剧〞的新文学社团是〔〕。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民众戏剧社D.戏剧协社15.在“阿Q正传“第五章“生计问题〞中,鲁迅描写了一场阿Q与谁的“龙虎斗〞〔〕?A.假洋鬼子B.小DC.秀才D.王胡16.“伤逝“中涓生和子君费尽周折寻到的处所是在〔〕。

A.桔祥胡同B.桔兆胡同C.吉利胡同D.兆吉胡同17.在“伤逝“中,涓生和子君是怎样处理他们的叭儿狗“阿随〞的〔〕?A.插了草标到庙市里卖掉B.用包袱蒙着头带到东郊去放掉C.推在一个并不深的土坑里D.装进竹篮里送给朋友18.“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我〞的房东是〔〕A.N烟公司的女工B.一个五十来岁的弯腰老人C.邓脱路上的裁缝D.一个六十多岁的胖夫人19.“先生在难中“里的先生是一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是曹禺的《雷雨》。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2. “左联”是“五四”以来第一个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是第一个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核心。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3.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4. 鲁迅唯一一部描写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5. 陈二妹是郁达夫的小说《薄奠》中的主要人物。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6. 《血字》是最能代表殷夫诗风的一首红色鼓动诗。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7. 被称为“归来诗人”的是艾青,他创作了《小草在歌唱》一诗。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8. 被称为“战士诗人”的是贺敬之,他创作了诗歌《将军三部曲》。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9. 刘世吾这一形象出自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0. 《雷锋之歌》的作者是郭小川。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1. 《五奎桥》、《青龙潭》、《咖啡店之一夜》的作者都是洪深。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2. 1917年胡适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3. 现代诗坛上最早出现的新诗个人专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4.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召开。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5.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刻画彭德怀形象的长篇小说。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6. 《黑骏马》的作者是张承志。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7. 闻一多关于诗歌“三美”的主张包括:“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二、填空题1. 陈白尘把他的讽刺喜剧()称为“怒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A解析: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呐喊》。

2.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A.赵树理B.茅盾C.巴金D.老舍答案:A解析:赵树理的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

3.以下哪部作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A.《金锁记》B.《倾城之恋》C.《封锁》D.《色,戒》答案:B解析:张爱玲的代表作是《倾城之恋》。

4.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新感觉派”?A.施蛰存B.丁玲C.萧红D.张爱玲答案:A解析:施蛰存的作品被称为“新感觉派”。

5.以下哪部作品是钱钟书的代表作?A.《围城》B.《平凡的世界》C.《穆斯林的葬礼》D.《白鹿原》答案:A解析:钱钟书的代表作是《围城》。

二、简答题1.请简述鲁迅的《呐喊》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愤怒批判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展现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文学史上,《呐喊》开创了现代文学的先河,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请简述老舍的《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作品通过祥子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的残酷和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在中国文学史上,《骆驼祥子》被誉为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请简述张爱玲的《金锁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女主角曹七巧的悲剧命运。

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在中国文学史上,《金锁记》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才华。

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现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创作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2.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年份是:A. 2010年B. 2011年C. 2012年D. 2013年答案:C3. 以下哪位作家不是现代派?A. 张爱玲B. 钱钟书C. 余华D. 老舍答案:D#### 二、填空题4.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________的作品。

答案: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5.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弗吉尼亚·伍尔夫6.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是________。

答案:胡适#### 三、简答题7. 简述《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如贾宝玉、林黛玉等。

- 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展现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过程。

- 语言优美,诗词歌赋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腐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8. 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主要特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主要包括:- 反对传统叙事方式,采用断裂、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 强调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表现人物心理的复杂性。

- 语言上追求新颖,使用象征、隐喻等手法。

- 倾向于探索人类存在的困境和精神危机。

#### 四、论述题9. 论述《围城》中钱钟书对知识分子的讽刺及其社会意义。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讽刺了知识分子的虚伪和无能。

小说中,方鸿渐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遭遇失败,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中的困境。

钱钟书通过幽默讽刺的笔触,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同时,小说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冲突的思考,以及对知识分子自我救赎的期待。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鲁迅C. 曹雪芹D. 杨红樱答案:B. 鲁迅解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2.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论语》答案:B. 《呐喊》解析:《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短篇小说形式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3.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鲁迅C. 高尔基D. 莫言答案:D. 莫言解析: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红高粱家族》、《蛙》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4.以下哪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追风筝的人》C. 《活着》D. 《红高粱家族》答案:D. 《红高粱家族》解析:《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鲁迅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鲁迅主张文学要与时代相结合,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

他主张文学要具有批判精神,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揭示。

鲁迅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批判,唤醒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2.请简要介绍莫言的主要创作特点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莫言的主要创作特点是关注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关注。

莫言的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对中国农村和民间文化的记录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论述题请结合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主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XXX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XXX小说的艺术特色3.XXX“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

思想:主编XXX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XXX和XXX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现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现当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现当代文学专题》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题1、1951年对电影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2、孙犁的堪称我国当代为数不多的中篇小说里的杰作。

3、女作家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4、《红旗谱》对农民问题的深刻揭示主要是通过艺术典型的形象塑造表现出来的。

5、是云南彝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杰出的民间叙事长诗,后经黄铁、公刘等人整理发表。

6、文革时期,唯心主义创作理论的核心便是和“三突出”。

7、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8、20世纪50年代以来,描写上海城市生活的作品主要有的《上海的早晨》等。

9、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

10、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_________。

11、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2、“小腿疼”和“吃不饱”是短篇小说中两个个性鲜明的落后妇女的典型形象。

13、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的长篇小说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14、李季的是我国第一部反映石油工人生活的叙事诗。

15、《古战场春晓》是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16、十七年时期,最有影响的三位文学理论批评家分别是、和。

17、女作家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18、杨沫的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19、田间的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长的叙事诗。

20、建国后,历史剧的创作得到长足发展,其中的代表作有田汉的和的《胆剑篇》等。

21、中国当代文学开端的标志是的召开。

22、的短篇小说尤其注重特定环境和矛盾焦点的设置,如《卢家秀》、《开会》、《摸鱼》等。

23、“糊涂涂”、“常有理”等是赵树理在中给落后分子起的外号。

24、新中国的第一首颂歌是的《新华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鹿原亮点一、影片很陕西,很地道,有着浓烈的陕西关中乡土气息,这一点和原著的精神基本符合。

演员们的陕西话和所处环境都有陕西风味。

华阴老腔这种地方艺术也成为电影特色的点睛之笔。

亮点二、画面靓丽,麦田壮美,很有张艺谋风格。

剧中以金黄的麦浪开场并随后多次出现,和符合历史时代的人物妆容造型,让人感到一种自然美和鲜明的民族风貌。

亮点三、演员表演可圈可点。

电影以田小娥为中心展开故事的,田小娥是全片灵魂人物。

她的扮相基本符合原著,表演做到了行止、语言等收放自然。

遗憾一、删减过度,支离破碎。

原著反映了西安白鹿原地区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电影的删减把很多过渡铺垫和人物删了,情节衔接上很突兀,看起来不连贯,和原著气质距离较远。

二、成也情欲戏败也情欲戏。

原著情欲戏场面的描写有5万字之多,田小娥成为男人的玩物,并在战乱和瘟疫使田小娥最终冤死。

剧中情欲戏被大量删了,影片的悲剧气氛和人性表现大打折扣,大伤原著之元气。

三、田小娥的戏份太多,整个影片虎头蛇尾。

剧中的田小娥,对性爱持无所谓的态度,由原著中的二度无奈变成电影中二度轻浮和不检点,这也成了影片遭人诟病之处。

不过电影《白鹿原》最大的问题在于删了大儒朱先生和白灵两个人物。

由于删减不当或者难以取舍的矛盾所致,所以,后一个半小时节奏拖沓无比。

因为删剪,《白鹿原》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

鹿兆鹏掀起的土改没有交代清楚,原著中的黑娃从农民成为了土匪,后来又拜朱先生为师改邪归正,但电影仅仅讲到黑娃当上了土匪就没了,影片在日本军机轰炸中莫名其妙的结了尾…结局仓促而不知所云不知所指,这些都使得公映版本的《白鹿原》和史诗电影之名不符。

《青春之歌》之林道静是一名典型的女知识分子。

第一次成长:抗争—无奈—软弱.林道静出生在一个腐朽的封建家庭里,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林道静毅然走上与家庭决裂的道路,这是她成长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跨越。

第二次:彷徨—觉醒—奋斗.为争取民族解放,与小家庭决裂。

从家庭的牢笼逃离,投亲不遇,求职无门,她想到投海自杀,余永泽拯救了她。

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爱情的力量唤醒了林道静重新生存的希望,罗曼蒂克的幻想和情怀,使她投入了余永泽的怀抱。

但两个人不同的价值观念注定了他们分手的结局。

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余永泽的自私冷酷形成强烈的反差,她对家庭琐碎生活痛苦时结识了卢嘉川,在他的教育下,林道静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她下定决心离开永泽。

林道静与人个主义小家庭的分裂,把自己出路,同民族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这是她在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林道静成长的第二个阶段,是一个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摒弃小资产阶级自身的弱点和改造自身的过程。

第三次是为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与“旧我”决裂。

经过两次决裂后,林道静的思想开始健康成长。

在与工农群众的共同战斗中,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林道静的成长史是一部由优美走向崇高的壮美的成长史。

青春不在于碌碌无为,而在于胸怀理想,只有懂得自己所追求的,才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行动上的林道静,让我们为自己成长的岁月谱写一支青春之歌!《百合花》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主题为“歌颂军民鱼水情”。

《百合花》所表现的人物关系隐晦复杂,表达的情感微妙多意,其内涵似乎也超出了这层“军民关系”。

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就在于小通讯员与两个年轻女性之间所构成的那种纯洁、美好而又微妙、含蓄的关系。

贯穿朦胧的美感。

茹志鹃以一种对生活的温柔而细腻的情感态度,一种从容、优雅的叙事语调,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精微的感受能力和充满诗意的表现力,抒写了一首“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小通讯员的形象:我与通讯员是同乡,他腼腆羞涩,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敢于承认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

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新媳妇的形象:俊俏的新媳妇,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认识到通讯员的价值,她把嫁妆敬献出来。

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借给伤员盖,后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开始时,包扎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开始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红豆》:红豆这篇小说的主旨是四十年代末,女大学生江玫是经过怎样纠结而痛苦的情感斗争而放弃自己的爱情,坚定地走向革命道路,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

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应当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从爱情本身出发,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生活,写出了他们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跳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模式,在表达主旨的同时也体现了作家对爱情、对人性的一种关怀。

宗璞的《红豆》下的女主角为了革命而舍弃爱情,通过她的经历,表现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怎样在革命中成长.江玫没有受齐虹的主宰,而是决定从事革命工作。

寻求自己的事业。

在自我救赎中维护了精神的独立。

爱情,对于江玫是很重要,但对于她的人生。

“已不是可为之生亦为之死的首要目标.它已经让位于国家利益基础上的个人事业及与此相关的人生价值。

”她不再是爱情生活中完全的从属者。

她渴望情感的支撑。

但前提是个体的独立。

红豆艺术特色诗意化的意境和散文化的笔法,形成了作品独有的浪漫、含蓄、唯美、感伤的风格。

首先是选择富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并对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描写。

丰富多彩的物象的使用,为小说的浪漫氛围增色,使小说萦绕着一种诗意氛围。

(1)“红豆”—蕴含诗意的象征意象,象征着人们对爱情美好期许。

红豆的传说来源于古时一位忠贞妻子的伟大爱情。

(2)“雪”是小说另一个重要物象。

江玫与齐虹的相识相知相处相别的每一个关键情节几乎都是在冬天或下雪中发生,雪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它象征着纯洁浪漫,另一方面却同时伴随着寒冷与悲凉。

故事的大部分安置在冬天和飘雪中,因为雪是营造童话氛围不可多得的工具,这与小说本身诗一般的浪漫笔法相吻合;暗示了人物的心情与故事情节的发展。

(3)夹竹桃江玫家中的夹竹桃:“母亲从摆着夹竹桃的台阶上走下来迎接她,生活就像那粉红色的夹竹桃一样与世隔绝。

”粉红色的夹竹桃象征着江玫的懵懂青涩,做着透明的少女的梦,清高与世隔绝。

齐虹把江玫搂在胸前,借着闪电惨白的光辉,看见窗外台阶上的夹竹桃被风刮到了阶下。

”——夹竹桃花盆被打碎了,象征着江玫少女梦彻底破裂,她正在成长为一个成熟坚强的革命战士。

(4)音乐—琴房、钢琴、月光曲组合成了一个浪漫爱情的序曲.小资情调“黄河大合唱”“你来我来他来她来大家一齐来唱歌”—大众情趣。

(5)书籍《方生未死之间》萧素送给江玫的第一本书《火把》江玫在晚会上朗诵艾青的小诗 , 《陈奂生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作者小说创作从未达到的高度。

每一个层次挖掘,都体现了规定人物、规定情景中的规定心理,都体现了现实主义典型塑造的独特性,但同时都是以其独特性展示了七八十年代之交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民所共有的心理倾向,即作为小农生产者性格心理的两个侧面的并存交错:善良与软弱、纯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生活的韧性和容易满足的浅薄、讲究实际和狭隘自私;勤劳坚毅中有逆来顺受和隐忍的惰性,对执政党和新社会的热爱又蕴含着麻木和顺从。

陈奂生与阿Q的不同一.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形式不同。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以人格的受损为代价,以自我的伤害为前提,而且这种代价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代价,阿Q表现为一种主体性的残缺,而陈奂生并非表现为一种主体性的残缺。

二、时代不同所赋予的内涵不同。

精神胜利法对于阿Q表现为悲剧性,而对于陈奂生则表现为喜剧。

三.精神胜利法在人物性格中所占的分量不同。

对于阿Q,精神胜利法就是其全部,而对陈奂生,精神胜利法只是一小部分,本分、忠厚、勤劳等传统农民的优秀品质是其性格的主导方面。

四.精神胜利法存在的层次不同。

对于阿Q,精神胜利法存在于人性之中,被认为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所以精神胜利法往往表现为一种国民的劣根性。

而陈奂生的精神胜利法只处于情绪或思想方面的东西,只是浅层次的东西。

而且,陈奂生既然坐上了主人翁的地位,思想上确存在着不该有的奴性,这在新社会当然是可笑的,也是需要克服掉的。

五.作家的文化立场不同。

鲁迅更多地发现了古老中国文化的愚昧、落后和残忍。

鲁迅和其笔下的阿Q,是启蒙与被启蒙的关系。

而高晓声虽然则取得了与农民一致的文化立场。

受戒主题《受戒》采取的是民间化的叙事方式,与民间文学常用的叙事方式如出一辙。

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描写的内容包括和尚们的宗教生活和民间的世俗生活两部分。

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或者说世俗性的。

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还可以还俗娶亲。

寺庙里的生活充满了尘世气氛。

对和尚们的生活习俗作了充分的铺叙后,作品又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

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与环境自然和谐。

《受戒》这个题目是带有反讽性的,“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个小主人公的爱情也走向成熟。

明海在受完戒与小英子划船回家时,两人表白爱情。

小说结尾处以写景暗示了性的成熟。

作品流贯着共通的精神-中国人的求生意志。

受戒赞颂了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汪曾祺贡献受戒是一次小说革命,把《受戒》看作是新时期小说的滥觞,汪曾祺是始作俑者。

《受戒》的文学史意义,当然可以从刚刚说过的它在新时期小说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地位。

汪曾祺用《受戒》,为新时期小说家进行一次小说观念的“受戒”,致使他的众多同道能够对小说的美学禅机。

他的小说为新时期小说提供了一个独具审美品格的文本,超俗而超脱.汪曾祺有效运用的“回忆”、“风情习俗”和“传统文化”这几种招数,引进到自己的小说实践中。

将“回忆”推进到历史的纵深层次而标榜为“寻根”。

他的小说的短缺之处在于作品内蕴的轻浅。

以讹传讹,被视为大忌。

所以,汪曾祺对新时期小说“影响”愈“深”,就愈暴露出与文学史相悖的趋向。

但绝不是汪曾祺的过错。

造成汪曾祺“影响”的本质原因,也是文学史的一种需要。

这两种“需要”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恰恰由于这两种“需要”,才最终确立了汪曾祺在新时期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主义。

北京市某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