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三个崛起2、先锋精神3、市井小说二、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任选其一,共16分)1、《陈奂生上城》2、《受戒》3、《哦,香雪》4、《北方的河》三、赏析题(共20分)请赏析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1、试分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的精神心理内涵。
2、谈谈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文化批判意义。
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三只报春的燕子”的是的《曙光》、的《班主任》、的《哥德巴赫猜想》。
2、“乡土小说”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有等。
3、“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等。
4、马原在他创作的顶峰时期先后创作了、、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
5、王蒙的小说创作运用了的写作技巧。
6、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有、、、、。
7、探索戏剧的代表作家是。
二、写出对应的作家:(每题1分,共10分)1、《一地鸡毛》 6、《我是少年酒坛子》、《山上的小屋》 7、《受戒》 23、《哦,香雪》 8、《白鹿原》4、《内陆高迥》 9、《爸爸爸》5、《你别无选择》 10、《北方的河》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三个崛起2、女性写作3、文化寻根小说四、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10分,任选其一)1、《妻妾成群》2、《邢老汉和狗的故事》2、《海的梦》 4、《风景》五、赏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1( 《远和近》 2。
《弧线》顾城鸟儿在疾风中你迅速转向一会看我一会看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葡萄藤因幻想你看云时很近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先锋小说家余华声称在创作观念中追求的是“真实”,但这并不是“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作家眼中的真实'.试分析其内涵,并谈谈你的个人理解。
2、试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的艺术魅力。
当代文学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7、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__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9、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0、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11、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12、《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13、《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4、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5、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A解析: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呐喊》。
2.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A.赵树理B.茅盾C.巴金D.老舍答案:A解析:赵树理的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
3.以下哪部作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A.《金锁记》B.《倾城之恋》C.《封锁》D.《色,戒》答案:B解析:张爱玲的代表作是《倾城之恋》。
4.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新感觉派”?A.施蛰存B.丁玲C.萧红D.张爱玲答案:A解析:施蛰存的作品被称为“新感觉派”。
5.以下哪部作品是钱钟书的代表作?A.《围城》B.《平凡的世界》C.《穆斯林的葬礼》D.《白鹿原》答案:A解析:钱钟书的代表作是《围城》。
二、简答题1.请简述鲁迅的《呐喊》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愤怒批判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展现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文学史上,《呐喊》开创了现代文学的先河,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请简述老舍的《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作品通过祥子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的残酷和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在中国文学史上,《骆驼祥子》被誉为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请简述张爱玲的《金锁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女主角曹七巧的悲剧命运。
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在中国文学史上,《金锁记》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才华。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六)试题及答案.pptx

〃当代台湾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台湾人三部曲》的作者是(BLeabharlann 。A.白先勇B钟肇政
C.陈映真
D.李昂
“浪涛腾跃成千古/太阳升火,/月亮沉珠/哪一波是捉月人?哪一浪是溺水的大夫?/赤壁下,人吊髯苏犹似髯苏在 吊古"出自余光中的(B)。
A.《乡愁》
B.《大江东去》
C.《水仙操——吊屈原》
D.《白玉苦瓜》 “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 》、《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的诗人是(八)。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斫 《创J业史》(第一部)的主人公是(B)。 A.李月辉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仓U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⑻。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C)。 A.《正红旗下》 B.《车站》 C.《绝对信号》 D.《野人》 莫言的成名作是(八)。 A.《透明的红萝卜》 B.《红高粱》 C.《白狗秋千架》 D.《檀香刑》 散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B)。 A杨朔 B刘白羽 C.秦牧
D.吴伯箫 受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的 作者是(八)。 A.阎连科 B.刘醒龙 C.周大新 D.关仁山 素有〃文坛顽童"之称的是《如果林秀雄》、《将军碑》的作者(d A七等生 B.王文兴 C.张大春 D.朱天文 台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横空出世的怪才,被司马中原称为〃野鬼托生的文学怪胎〃的作家是(C)。 A.白先勇 B钟肇政
D.《不谈爰情》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 A.《白毛女》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红色娘子军》 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BD)等。 A.《风景》 B.《祖父在父亲心中》 C.《手机》 D.《乌泥湖年谱》 高阳的历史小说主要有(AC)等。 A.《慈禧全传》 B.《绝代双骄》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1 、《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 、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作者是(残雪);《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C)。
A 、自信B 、能力强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B )。
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周涛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
A 、《“锻炼锻炼”》B 、《小二黑结婚》C 、《三里湾》D 、《套不住的手》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B)。
A 、鲁迅B 、沈从文C 、巴金D 、老舍5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D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1 、“三突出”创作原则: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 分)。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锻炼锻炼”》是赵树理反映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A.纪实小说B.问题小说C.伤痕小说D.改革小说2.红旗谱中的反面人物是()A.朱老忠B.朱老巩C.冯老兰D.严志和3.《绿化树》是()A.长篇小说B.中篇小说C.短篇小说D.散文4.以下不属于“山药蛋派”的是()。
A.孙犁B.赵树理C.马烽D.西戎5.《石室之死亡》的作者是()。
A.余光中B.罗门C.洛夫D.郑愁予6.短篇小说创作曾是“十七年”文学一个引人注目的区域,也出现了一批现在看来仍有艺术趣味的作品,如《山地回忆》.《红豆》.《百合花》等。
其中,《红豆》的作者是()。
A.赵树理B.宗璞C.茹志鹃D.孙犁7.《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和小通信员之间的关系是()A.同乡关系B.姐弟关系C.夫妻关系D.军民关系8.《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年轻人指的是()A.刘世吾B.林震C.赵慧文D.韩常新二、多选题1.20世纪90年代整个诗坛呈现出一种较为沉寂的状态,但仍在坚守诗歌创作领地的仍然有()等。
A.顾城B.于坚C.西川D.臧棣2.阎连科以现代主义色彩书写平中见奇.实中有虚的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主要有()等。
A.《年月日》B.《日光流年》C.《刺猬歌》D.《坚硬似水》3.在新时期的文坛上,聚集着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其中,艺术家兼作家主要有吴冠中和()等。
A.巴金B.黄苗子C.郁风D.黄永玉4.从1989年发表开始,刘震云发表了“官场”系列小说,主要有()等。
A.《头人》B.《官场》C.《塔铺》D.《官人》5.海子深受一些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他们是()等。
A.雅斯贝斯B.尼采C.荷尔德林D.海德格尔6.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等。
A.李季的《杨高传》B.臧克家的《李大钊》C.田间的《赶车传》D.郭小川的《望星空》7.刘震云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等。
A.《塔铺》B.《狗日的粮食》C.《头人》D.《故乡天下黄花》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等。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解读的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解读的阅读测试题及答案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名著解读的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是村上春树的一部代表作品是:A.《骑士团长残忍的决定》B.《百年孤独》C.《雾都孤儿》D.《挪威的森林》答案:D2.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A.莫言B.莎士比亚C.海明威D.卡夫卡答案:A3.下列作品中,是鲁迅的一部代表作品是:A.《兄弟》B.《倾城之恋》C.《红楼梦》D.《阿Q正传》答案:D4.以下哪位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A.余华B.张爱玲C.毛姆D.村上春树答案:C5.下列作品中,是莫言的一部代表作品是:A.《活着》B.《天龙八部》C.《1984》D.《红高粱家族》答案:D二、判断题1.《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作品。
答案:正确2.《红楼梦》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错误3.杨绛是蜀黍的编剧妻子。
答案:正确4.《骆驼祥子》是朱自清的作品。
答案:错误5.余华是中国的现代作家。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位中国当代作家及他/她的代表作品。
答案:村上春树是一位日本作家,他的作品以幻想与现实的融合闻名。
代表作品有《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和《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等。
2.请简要介绍一位中国当代文学名著。
答案:《活着》是余华的一部代表作品,该作品通过一个农民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悲欢离合。
作品以其朴实的叙述和深刻的思考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3.请简要介绍一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风格。
答案:莫言是一位以农村题材为主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扎实的农民阶级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讽刺和黑色幽默,让读者在欢乐中思考。
四、解答题请简要解读一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并阐述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答案:刘震云是一位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作品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为主题。
代表作品有《腾讯女孩》和《一地鸡毛》等。
他的作品通过对社会中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与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题材小说。
4,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2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名词解释(20分)
1、《创业史》
答:《创业史》——柳青创作的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60年。
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农村社会主义初创期的社会历史风貌,广阔地浓缩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
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塑造了梁生保、梁三老汉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艺术表现将宏大的结
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
2、伤痕文学
答: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
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
被称为伤痕文学。
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
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
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3、“双百”方针
答:“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
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
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4、山药蛋派
答:山药蛋派——又称“火花派”、“山西派”。
50年代中期以后,在山西省汇集了一
批较成熟的短篇小说作家。
他们有共同的文学主张和相近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建国以来最
早出现的,流派色彩最鲜明的一个作家群。
他们的创作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风味和乡土气息,人们习惯称之为“山药蛋”派。
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文艺大众化,将文学还给人民;二是建立了一种清新、朴实、自然、俭省的民间语言;三是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关
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民生。
该派作家以赵树理为核心,主要成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等。
(二)简答题(20分)
1、简述反思与改革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1)、反思与改革小说之间内在联系表现在:“反思”、“改革”等小说虽然称谓不同,但总体而言,它们在创作观念、题材取舍、话语构型等方面和17年小说大体一致。
其共同特点就是切合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变动,凸现当代文学与当代政治的关系。
(1)、反思与改革小说之间区别表现在:“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
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改革
文学”,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
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
2、简述60年代与8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不同艺术特点。
(1)、60年代当代政治抒情诗一是被规定了思想内容上的强烈的政治性,以及对诗的
政治功能的强调;二是艺术结构上表现为观念演绎的形态。
诗人观察、感受、思考现实政
治与社会问题所获得的观念,成为诗歌贯穿感情连接形象的线索。
并且情感内容和生活现
象都被限定在为阐发理性逻辑的轨道中;三是重视诗歌的情感效应,强调它在社会生活和
群众中的战斗性和鼓动宣传作用,与之相应的是对所表现的感情的激越、豪壮的追求,以
及感情表达上的明快、直接和彻底。
(2)、80年代政治抒情诗一是带有忧患意识。
总体上带着一种悲剧色彩和凝重的笔调 , 在忧伤中充满热望 , 真诚中倾注着急切 , 对过去的谴责中带着对个体的反省;二是注
重“大我”于“小我”的融合;三是突破单一的表现手法;四是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三)论述题(60分)
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说说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成就与局限?(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有
理有据。
)
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
那时的文学史上最
浓重的一笔就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政治运动造成了文学的盲从特征。
面对那时的
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作
品被强行要求放进一个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
当高昂的革命热情替代了
文学的现实创造和诗意境界,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的文学规范。
有句诗曾含“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句话放到这个时期也是比较合
适的,这一时期的文学有很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当代文坛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一
时期的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较为纪实,真实反映革命斗争和生活。
例如“干预生活”
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尤其在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的氛围里,政治和文化形式
逐渐趋于宽松,这种创作潮流也被发扬了起来。
这一时期的文章,塑造了较为真实和新鲜
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真实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生活关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
还有,例如革命历史小说,承担了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
冯雪峰在评
价《保卫延安》时说:“它描写出了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它的鼓舞力量就完全可以说明作品的实质、精神和成就。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题材,它们在表现理想
主义和英雄主义时,就会比其他题材的小说更具有震撼力和崇高感。
然而,时代的特性总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让这些文学的创作都标上了时代的痕迹。
所以,这个时期文学的局限性就体现在政治性有意无意地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有人说,这个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充当了意识形态的传声简。
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模式化写作的痕迹较重,过多受政治的影响和束缚,导致蚁为缺乏艺术性,很难凸显崇高的艺术价值,同样例如“干预生活”小说,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存在着概念化、公式化和回避生活中重大矛盾的问题,由于作家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革命历史小说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审视,都不可能进入一个更深刻、更丰富的层面。
艺术形式较为单一和狭险,也有过于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出现,超越了社会现实。
在题材方面,也是畸形发展的,只有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较为繁荣,其它题材则较为萧条。
并且在60年代,“左”倾思湖的急剧膨胀给文学的创作带来了严重的干扰,批判了一些不该批判的作家和作品。
再比如,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既具强烈的现实性,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作为当年曾经感动一代人的著名小说《创业史》更是如此,它反映了“农村合作化运动”开展后农村的激烈动荡和变蒸,塑造了以梁生宝为首的不同以往的农民形象,展现了真实的农村生活和复杂的农村社会关系,反映了在互大社会变革中的各类农民思想和生活的变化或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建国后农民对新农村,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当然,十七年“农村题材不说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简单来说,就是过多受政治影响和束薄,有浓厚的政治宣传色彩,比如都是光明的大团员结尾。
还有就是写作方法简单相器,艺术形式单一、描写的农村生活不够深刻和丰富,从《创业史》来看,虽然梁生宝感动激励了很多人,但不否认,这个人物过于理想化了,也就是说梁生宝的形象超过了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是有一定缺陷和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