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合集下载

神奇的脐针疗法

神奇的脐针疗法

神奇的脐针疗法脐针,就是以肚脐为独门进针部位的一种针法。

脐针疗法,是以脐针为治疗手段,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

问题一:脐针疗法有危险吗?脐部自古被认为是“禁针”,脐针疗法选择肚脐作为进针部位,会不会很危险?解答:古代医家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认识到脐部(神阙穴)不宜进行针刺疗法。

随着近现代解剖学的发展,我们认识到,脐部是可以进行针刺的,只不过操作时要细心谨慎。

脐针疗法的进针区是脐蕊(脐中央朝外突出的瘢痕状组织)、脐壁(脐孔周缘壁)和脐谷(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

进针角度为平刺(0°-15°),选用针具为直径约0.2mm,长30mm的毫针,针具细短,操作谨慎,危险性小。

总之,脐针的治疗是以脐蕊为中心,在脐壁上向四面八方做放射性的进针,进针为平刺斜刺,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是不会有危险的。

问题二:脐针与针灸学有哪些不同?解答:脐针是指施术者在患者脐部下针,用以调节阴阳,祛除疾病。

脐针理论和针灸学以及主流中医学都包含有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但有所不同的是,广义的针灸学还以经络学和腧穴学为理论基础,包括体针、耳针、头皮针、眼针,以及新兴的鼻针、腹针等等,当然还有常用的各种灸法,以及拔罐法等等;主流的中医学,还包括了中药、方剂、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

“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医治常规的疾病,非常规的治疗方法才是治疗疑难证、危重病的最佳方法。

”可以说,脐针是一门新兴的针刺疗法,它与其他的治疗方法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了。

问题三:脐针疗法能不能自学?解答:古人云“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有生命力,越是简单而有效的东西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学习和掌握。

传统的针刺理论根据经络学和腧穴学,循经取穴。

而脐针治疗病种随多,皆取一穴,疗效尽在指间。

不仅一穴一针,宜可一穴多针,不仅可一穴一病,亦可一穴多病。

脐针治疗疾病范围广泛,可治急性病也可治慢性病,可治功能性也可治器质性病变,可治常见病也可治疑难病,进针少,见效快,可谓“奇针”也。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入的霎那,病人突然喊耳朵发热了。再针离坎两个 位置,留针30分钟。 取针时病人告知,针后开始 10分钟左右,左耳非常的热,之后全身也有些热, 后来热退,耳内发胀很明显,又过了十分钟左右, 胀感逐渐减退,非常舒服,这时转头发现眩晕消失 ,取针后病人很快起身,没有发生眩晕现象。
编者:眩晕一症,病位在头,其本在肝脾,肝实 脾虚,常以健脾三针加乾来治疗。以上所举案例 ,多是在此基础上化裁。如:雷风相薄,雷,震 ,肝也;风,巽,脾胃在乎其中。风天小蓄,巽 乾两卦,巽本自有疏肝胆健脾胃之功,乾为病位 ,且别通于肝。
昨日来诊,治疗:脐针:巽、乾(风天小畜卦),离、坎( 火水未济卦),针后令病人转动眼球,马上感觉不再眩晕。
体会:本例病人以前使用离+水局虽然有效,但不断根,改 用风天小畜卦配合火水未济卦,效果显著,在由颈椎病引起 的眩晕方面,乾位不必定在亥位,而是寻找反应点比较好。 通过这个病例证明风天小畜卦是治疗眩晕的主要卦象,配合 火水未济卦来治疗,则平衡作用更好。
3、女,27岁,偏头痛,也只扎一针:巽,一次搞定。*分析 :偏头痛是胆经所主,故扎巽位。
1)、如果把头面看作八卦,则巽坤对应两侧太阳穴。(左 太阳,右太阴)。无论左右,凡偏头痛都可以脏为肾,生髓主 脑。故坎(子时)治疗偏头疼;坎水可涵乙木,也可以治疗 顶头疼;坎纳膀胱府,后头痛也可以治疗。坎为四象之老阴 ,可降在上之浊阴。
来,开始不敢,后尝试坐起,自己感觉已不再眩
晕,无呕吐感,患者非常高兴,让其下床试试,
患者下床在客厅行走几遍,以无眩晕,恢复如初
,只是身子发软,可能和不吃饭,呕吐过多有关 ,留针110分钟,昨天问候没有复发精神状况良 好,早晨又增加一次治疗,准备傍晚做四隅位调 整治疗,以增加体质。
10、女,50岁,眩晕,恶心,心悸,不能转头,躺下坐起, 翻身均眩晕不已。与上次耳源性眩晕症状相同,西医没有明 确诊断,同样让病人做猛烈躺下坐起的运动,以使患者适应 眩晕的征象。患者仅做了一次便天旋地转,无法继续。第一 、二次来我这治疗时,用离、子、申、辰治疗二次,好转, 后来仅剩下突然从躺位起来和旋转眼睛时发生轻度眩晕。

八卦脐针高手干货汇总

八卦脐针高手干货汇总

八卦脐针高手干货汇总八卦脐针高手详解1四正位坤坎震离坤兑2四正位艮3偏五针主要用于中风偏瘫,哪一侧肢体瘫痪,就扎那边的5个卦位,均是从上到下的扎法,即离开始,坎结束。

难点或者细节有:(1)第一针是关键,第一针须当洛书使用,针尖直指大脑损伤的位置。

(2)进针深度,建议以气交点为准。

(3)针毕,可以兼用动针法。

4四正位(1)坎震离兑(2)坎离震兑5四隅位齐永老师的进针顺序也是有2种:一是艮巽坤乾二是坤乾巽艮。

第三种:巽艮坤乾。

取意:从风山渐到地天泰,渐入佳境。

或第四种:艮乾巽坤取意于洛书数 2、4为肩,6、8为足。

皆阴数尔。

阳顺阴逆,故从8(艮)开始,扎到2(坤)6右降四针离坤兑/乾坎*为什么没有左升四针?左升右降,左阳右阴,左升即升阳三针7升阳三针坎震/巽离2.健脾三针震/巽离坤3.滋阴三针离坤兑/乾4.补肾三针坤兑/乾坎5.疏肝三针兑/乾坎震8女科三针艮乾坎 --- 三阳治阴9四象针法(四象针方互换针法之简称)(1)冬--真武三针亥子丑(2)春---青龙三针寅卯辰(3)夏---朱雀三针巳午未(4)秋---白虎三针申酉戌10四局针法( 1 )水局申子辰 ---用于足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2 )金局巳酉丑 ---用于足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3 )木局亥卯未---用于手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病变 ( 4 ) 火局寅午戌---用于手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病变一、四大护法 1.天地定位 2.雷风相薄 3.山泽通气 4.水火不相射二、洛书双针疗法 1.左三右七 2.二四为肩 3.六八为足 4.戴九履一三、河图双针疗法 1.天一生水 2.地二生火 3.天三生木 4.地四生金5.万物土中生四、八卦双针疗法相生吉祥,针证合拍。

针法秘笈:脐诊及脐针疗法操作方法

针法秘笈:脐诊及脐针疗法操作方法

针法秘笈:脐诊及脐针疗法操作方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

在中医领域,总有些很不可思议的治疗手段,如:放血疗法(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

有一种治疗方法,让人听起来不靠谱,但的确疗效显著,那就是脐针疗法。

—1—一个从不相信中医的人到认可中医2016年初,我的叔叔,右侧腰部慢性钝痛反复发作,已经3年了。

查X线和CT ,腰椎有轻度骨质增生。

西医诊断为慢性腰肌劳损。

辗转了几家大的西医院,但效果并不好。

叔叔就来拜托我找个大主任好好看看病,因为叔叔不相信中医,刚开始我也是给他挂了个专家门诊,但是结果跟前面一样。

所以我耍了个小心眼,让我一位中医老师跟他聊了会,然后叔叔竟然乖乖地配合老师进行脐针治疗。

(我跟他宣教了那么久都没有用!老师告诉我:在脐诊时发现脐部8点处上方有一小结节,形同米粒,与皮肤同色,质硬,压痛明显,活动度差。

让叔叔自己按压小结节,每日数次。

结果两周后, 腰痛随之消失,到现在都未复发。

—2—脐部真的不能针?《黄帝内经》早有记载,“脐只灸不针”也有多年历史。

历代针家谆谆教导,绝非无稽之谈,肯定是有先人在针刺神阙穴曾出现意外,故告诫后人,以免重蹈覆辙。

笔者认为,针刺神阙可因脐的特殊解剖关系,如果进针直刺过深,最易损伤小肠,引起肠液外漏,造成化学性腹膜炎,继而形成细菌性腹膜炎、败血症等,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这无疑是病人致死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合理地掌握无菌操作及注意事项,脐针是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所用的。

—3—让我们看看脐针急救的案例案例:1岁女孩突发昏迷,施“脐针”转危为安事情发生在9月21日上午9时许,郑州至温州的K1240/37次列车驶出缙云站,开往丽水。

11号车厢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同行,女儿突发抽搐昏迷,年轻的妈妈吓得不知所措。

面对突发状况,前往温州参加培训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治疗师徐伟和同期学员焦作温县中医院医生邵志刚马上问了下情况,得知患儿头天晚上吃了肉和不少凉食,夜里又发了高烧,徐伟和邵志刚判断患儿是积食引发高烧惊厥。

脐诊脐针细解

脐诊脐针细解

脐诊、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留针三时不放松. 减肥效果坎兑坤.女加震巽苗条身. 坎位一针一天整.腰突重病去九成. 近视坎离进两针.视力准见日日新. 颈椎离位平三针.震坎三十度角补. 王某,痔疮,兑主口,上下口,并且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乾,主大肠,坎主肾,肾主前后二阴,且肾与三焦别通。

产后90天,右侧坐骨神经痛,坎主骨,艮主右下肢。

七次愈咳喘不得平卧,兑和乾为金互为表里,坤为土,培土生金偏头痛,巽主胆,胆经循行于侧头,乾先天八卦为首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山泽通气可以通畅经血,会有效。雷水解、地水 师都可以。
顽固的头痛---久病必瘀
很多多年的头痛刺络放血效果较好。刺血部 位选择小腿少阳、阳明、太阳,足三阳经的 青紫色血管;太阳穴刺血。配合董氏奇穴的 灵骨大白、侧三侧下三、肾关。
眩晕பைடு நூலகம்
眩晕是患者自觉的症状,不是一种病,在多种病 中会有眩晕症状,如:颈椎病、高血压、耳石症 。眩:眼前发黑;晕:如乘车船,不见天日。常 伴有恶心呕吐出虚汗等。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4、太阳头痛---坎(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
7、女,76岁,有眩晕史40多年,时发时停,发时难受致极,多方治 疗服药无效。2009年10月前来求治,观其病因是脾虚,经气不能上 达头部所致,脐针应扎健脾三针,正统之法为震、离、坤,但观脐震 位虚弱,巽位突出,坤位松弛且暗,断定有偏头胀之感,肝胆应生过 炎症或囊肿之疾,并腿部外侧偶有不适,又有便溏之症,询之确定无 疑,遂改扎巽、离、坤,又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100分钟后 起针,眩晕已除。
3、女,27岁,偏头痛,也只扎一针:巽,一次搞定。*分析 :偏头痛是胆经所主,故扎巽位。
1)、如果把头面看作八卦,则巽坤对应两侧太阳穴。(左 太阳,右太阴)。无论左右,凡偏头痛都可以取巽。
2)、十二地支子时亦为胆经,且在坎位,在脏为肾,生髓主 脑。故坎(子时)治疗偏头疼;坎水可涵乙木,也可以治疗 顶头疼;坎纳膀胱府,后头痛也可以治疗。坎为四象之老阴 ,可降在上之浊阴。

脐三针--生阳三针、滋阴三针、健脾三针、补肾三针

脐三针--生阳三针、滋阴三针、健脾三针、补肾三针

脐三针--生阳三针、滋阴三针、健脾三针、补肾三针三针在脐针临床上与二针用法一样,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三针的用法上有三针使用原则:其一,是在使用三针是一定要形成“相生格局”,利用“相生格局”的固定配伍。

其二,按“四局针法”进行的配伍。

其三,是根据疾病的需要,不按这个相声格局。

那什么是相生格局?就是利用脐内八卦的五行所属关系,在用针是让其按五行相生,而不是用相克方法治疗。

按“相生格局”的固定配伍1.生阳三针:所谓的生阳三针有两种组合,其主要治疗的是阳虚的患者,第一组合是取坎、震、离三位,取这三个位我们就使其形成相生格局,坎水生震木,震木生离火,有升阳作用。

另外一种组合是扎坎、巽、离三个方位,它也是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的相生格局。

但这两组合有什么不同呢?震与巽的区别是一个阳木一个阴木,阳木组合我们用于女性患者,阴木组合我们用于男性患者,特别是阳木组合对女患者效果更好,因为它在生阳的同时,走“木”位,有疏肝理气、调节情绪的作用,符合“妇人肝为本”的原则。

2.滋阴三针:滋阴三针主要是用于治疗阴虚患者,同样滋阴三针也有两种组合,第一种组合离、坤、兑三位,形成离火生坤土,坤土生兑金的相生格局,来治疗阴虚。

第二种组合是取离、坤、乾三位同样是离火生坤土,坤土生乾金,也是采用的相生格局。

但这两组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种组合是三阴组合,即离火属阴,坤土属阴,兑金属阴,故在滋阴方面疗效比较大,又因为兑金为阴所以我们多对男性患者使用,主要也是考虑“相交”的原则。

第二种组合配伍则是二阴一阳,即离火和坤土都为阴,而乾金属阳,这种组合不仅有滋阴的作用,还有升阳的功能,主要用于阴阳都虚但是以阴虚为主的患者。

第二种组合中有坤土生乾金,就是“地天泰”,是阴阳相交,故这两种组合的而不同之处可以一目了然。

3.健脾三针:“脾乃后天之本”,对重病患者我们是十分注意他的脾胃功能,只要胃气尚存,这个患者就比较好治,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胃气,那么治疗起来就困难多了,《内径》说“有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中会有眩晕症状,如:颈椎病、高血压、耳石症。 眩:眼前发黑;晕:如乘车船,不见天日。常伴 有恶心呕吐出虚汗等。
❖ 中医辨证:1、肝阳上亢2、痰蒙清窍3、气血亏 虚、4、瘀血阻络5、肝肾阴虚
❖ 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 所见,懈怠安卧。---肾精亏虚
❖ 诸病源候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肝 风内动
---精品---
❖ 6、女,35岁。月经下不来引发头痛头晕,扎山 泽和水火既济,并在离位打枪马上见效,还有一 点头顶痛,打枪后马上好转。留针25分钟。次日 询问头不痛了,但例假还没下来。头痛头晕解决 了。病人很高兴,能工作了。
❖ 此病是冲脉血海有余,血热循经上扰而至。只要 月经顺畅而下,头痛即愈。高树中在《一针疗法》 中有举例,刺头维而愈。传统针灸取公孙一穴即 可,盖公孙八会穴之一,通冲脉也。此病例水火 即可,也可以坤坎两针。因坤坎皆主任脉,冲脉 伴肾经上行,冲任共主阴血。
❖ 眩晕多为肝实脾虚,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朱氏曰“无痰不作 眩”,,景岳云“无虚不作眩”。震离坤,可泻肝实补脾虚化痰浊。

1、阳明头痛---艮(辰、乾—戌)

2、少阳头痛---巽(子,离—心胆别通)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4、太阳头痛------精坎品(--- 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
❖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脾湿痰浊
❖ 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脾虚运化失职,肾虚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粒肿两例
❖ 14、女 , 20 岁, 左下眼睑红肿 , 有一个小疙瘩 2天,有反复发作 史。治疗:巽离坤。三天红肿基本消失,六次痊愈。
❖ 15、女, 26 岁,左上眼睑红肿,多天,有反复发作及手术史,左右 有多处瘢痕疙瘩。治疗:水火既济加艮。用3天红肿及小疙瘩消 失 , 但瘢痕没有消失。治疗6天痊愈。
❖ 11、女, 61岁,眩晕恶心三周。西医诊断耳石症, 给药后缓解一些。一天前又因外出淋雨突发眩晕恶 心,身不能转侧,弯腰低头、翻身均出现严重眩晕。 有高血压病史,但一直用西药控制基本稳定。
❖ 诊断:眩晕,属外感风寒夹湿,内耳平衡紊乱。 ❖ 治疗:巽(反应点),乾(亥)风天小畜卦 ,离,
坎火水未济卦 。 ❖ 反应:先取巽位皱褶点,再取乾(亥),当针尖进
❖ 5、女,中年。头疼的厉害,连眼睛都不能睁 开,说话没有力气,躺在床上不想动弹。在 离位上冲着眉心的位置打枪,就一针,刚扎 下去她就睁开眼睛,说感觉到有股气上去, 马上就不疼了。15分钟取针,痊愈。
❖ 该患者可能是前头痛为主,不想睁眼,没有 力气,脾气虚,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离打枪 效果明显,同时扎离有补脾的作用。
❖ 1)、太阳穴为经外奇穴,胆经、胃经、小肠经均巡行所 过。
❖ 2)、左太阳穴痛,巽可以。离、坤都可以用。
❖ 3)、本例兼有失眠,用寅一针,如果寅时失眠是可以的。 寅居于艮,为止,止痛,胃经经过太阳穴。本病如果用 坎离,头痛、失眠可以同时解决。坎离皆通于胆,且水 火交济。
❖ 2、男,51岁。两侧的太阳穴常年痛,观脐无异常,扎一针 巽位 。过了10分钟,我问患者头还痛吗,患者说不痛了! 第二天患者说头一直没痛,于是,巩固治疗了两次。
❖ 13、女、48岁,住河凯小区。15年春节。大年初一上午,患者电话,自述 晨起后右眼视物感觉有黑点,如苍蝇挡着,挥之不去。上午既感觉满眼看 到都是红色树枝状。甚恐。随去医院眼科检查,诊为眼底出血,开滴眼液 与之。患者晚上来诊,视物满眼皆红,模糊一片。离位打枪,豁然开朗, 红光消散。稍顿,患者自揉目,红光复回,视物如初。离位再捻针,不效。 次日,患者赴北京就诊,一周治愈返回。
❖ 3)、偏头痛传统针灸颞三针、太阳透率谷都很有效。
❖ 4、女,30岁,经常偏头痛,刻下左眉上方剧痛,左眼睁眼困难。盖 着棉被还全身发冷,感觉腰部和颈项部向里灌风。分析:偏头痛点在 胆经上,落脏在巽。全身发冷,感觉腰部和颈项部向里冒风,为太阳 病应取朱雀三针。
❖ 治疗: 当时为午时,取巽、离、坤,让其盖红色棉被。刚扎完针,正 要离开时,病人就说:腰部、颈项部的灌风消失了。留针1小时后, 全身发冷消失,偏头痛减轻。了解病人长期便秘后,加乾位一针(乾 为首,乾为大肠)。又留针一小时后,偏头痛完全消失。一次治愈, 回访未犯。
开始不敢,后尝试坐起,自己感觉已不再眩晕,
无呕吐感,患者非常高兴,让其下床试试,患者
下床在客厅行走几遍,以无眩晕,恢复如初,只
是身子发软,可能和不吃饭,呕吐过多有关,留 针110分钟,昨天问候没有复发精神状况良好,早 晨又增加一次治疗,准备傍晚做四隅位调整治疗, 以增加体质。
❖ 10、女,50岁,眩晕,恶心,心悸,不能转头,躺下坐起, 翻身均眩晕不已。与上次耳源性眩晕症状相同,西医没有明 确诊断,同样让病人做猛烈躺下坐起的运动,以使患者适应 眩晕的征象。患者仅做了一次便天旋地转,无法继续。第一、 二次来我这治疗时,用离、子、申、辰治疗二次,好转,后 来仅剩下突然从躺位起来和旋转眼睛时发生轻度眩晕。

2、少阳头痛---巽(子,离—心胆别通)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4、太阳头痛---坎(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
肩胛内侧寻红点刺血,下眼睑属胃经,足三趾肚点刺出血,一般可一 次而愈。
❖ 视力丧失 ❖ 17、男,65岁,08年因脑出血遗有轻度运动功能
障碍,一周前自觉头部不适,视物不清,脑血管 造影显示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功能区,MIR显示 大面积脑梗,住院一周病情加重,后经朋友介绍 来我处就诊。该患来时左眼尚可模糊视物,右眼 已完全没有光感。脐针治疗,离位洛书打枪加震、 乾,针完后患者自觉视物改善,留针55分钟,起 针后患者左眼视物功能已明显改善,右眼已能看 清两米外的手指,可独立行走不需搀扶。
❖ 眩晕多为肝实脾虚,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朱氏曰“无痰不作 眩”,,景岳云“无虚不作眩”。震离坤,可泻肝实补脾虚化痰浊。
❖ 余曾以内关、曲池、太冲、百会,治疗夏安园18号楼一八旬老太太几 十年年眩晕症,数次而愈,至今多年未犯。
❖ 震巽皆为肝胆,巽木旺火生土,震木生火,肝血济心血,效果持久。
❖ 8、女,4O岁,体胖,素有美尼尔氏病,二年来 以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治之,有效。4月初,病 又患,在中医院静点川芎嗪一周,症缓而未愈。 查:震、巽位皱褶明显。取震动巽风皆落于肝, 病位于首。雷风相搏十乾。针乾位时病友诉有一 热流直冲头顶。留针25分钟。起针后诉头晕明显 减轻。次日告知已愈。
❖ 苓桂术甘汤
❖ 风天小蓄可治疗眩晕。巽包含脾胃,与肝表里, 巽为风,眩晕之象。乾为首,乃病位;且与肝别 通。巽,可理肝胆,调脾胃,通气血;乾,理颈 脊,通督脉,升阳气。
❖ 9、男,77岁,患美尼尔多年,每月或每个季度, 不定期出现症状,呕吐浑身无力,眩晕,只能卧 床,滴水不进,痛苦异常,一般症状持续3-7天。 前天凌晨4点多患病,呕吐十几次。观一般,马上做雷风相薄加乾,针入后大约2分 钟问感觉,患者说感觉很好,让患者尝试坐起来,
❖ 3、女,27岁,偏头痛,也只扎一针:巽,一次搞定。*分析: 偏头痛是胆经所主,故扎巽位。
❖ 1)、如果把头面看作八卦,则巽坤对应两侧太阳穴。(左 太阳,右太阴)。无论左右,凡偏头痛都可以取巽。
❖ 2)、十二地支子时亦为胆经,且在坎位,在脏为肾,生髓主 脑。故坎(子时)治疗偏头疼;坎水可涵乙木,也可以治疗 顶头疼;坎纳膀胱府,后头痛也可以治疗。坎为四象之老阴, 可降在上之浊阴。
❖ 6、女,35岁。月经下不来引发头痛头晕,扎山 泽和水火既济,并在离位打枪马上见效,还有一 点头顶痛,打枪后马上好转。留针25分钟。次日 询问头不痛了,但例假还没下来。头痛头晕解决 了。病人很高兴,能工作了。
❖ 此病是冲脉血海有余,血热循经上扰而至。只要 月经顺畅而下,头痛即愈。高树中在《一针疗法》 中有举例,刺头维而愈。传统针灸取公孙一穴即 可,盖公孙八会穴之一,通冲脉也。此病例水火 即可,也可以坤坎两针。因坤坎皆主任脉,冲脉 伴肾经上行,冲任共主阴血。
❖ 中医辨证:1、肝阳上亢2、痰蒙清窍3、气血亏 虚、4、瘀血阻络5、肝肾阴虚
❖ 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 所见,懈怠安卧。---肾精亏虚
❖ 诸病源候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肝 风内动
❖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脾湿痰浊
❖ 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脾虚运化失职,肾虚不能 上充于脑
❖ 震为肝,开窍于目;离为目;乾为天,主光明。
❖ 18、男,74岁,:右眼红肿流泪、眼珠外凸 不能转动、复视。今年2月17发病,19日住 院,治疗半月无果,确诊中风压迫视神经, 治疗用激素后病情加重,专家建议改中医治 疗。来我店之前做23次针灸,服用32包中药 未效,反而加重。经人介绍来我店治疗,针 灸水火既济,回家艾灸,第二天,眼睛红肿 退下一大半,一疗程结束已好转80%。今天 第二疗程结束,症状已完全消失。
❖ 编者:恶寒:外寒。感受寒邪,恶寒发热并见,得衣加被不缓解;

畏寒:内寒。自身阳气不足,怕冷,无发热,得衣加被缓解。
❖ 此病诊断为太阳病,取朱雀三针---巽离坤,加乾治疗便秘,甚好。
❖ 此病应因风寒而得,巽、坎两针,巽主风,坎主寒,生阳驱风去寒, 应该有效。
❖ 若用离乾两卦,可能也可以。因为离乾皆主头,皆为阳,离为火为日, 乾为天为老阳,且主大小肠,所以可以治疗头疼、身冷、便秘。
❖脐针临床案例 分析
头痛
❖ 一、外感头痛1、风寒---朱雀三针

2、风湿---巽离坤

3、风热---巽坎
❖ 二、内伤头痛

1、肝阳上亢---坎震、乾坎震

2、血虚头痛---健脾三针

3、肾虚头痛----补肾三针

4、瘀血头痛---艮兑、坎离

5、痰浊头痛---健脾三针
❖ 三、经络辨证

1、阳明头痛---艮(辰、乾—戌)
❖ 无论内经“诸风掉眩属于肝”、丹溪“无痰不作 眩”,,景岳 “无虚不作眩”,痰为脾所生,虚 言脾运失职,不能上荣头目。所言皆指肝脾。
❖ 病在上者取之下,水火即济,坎离交通。颈源性 眩晕可以加坎离。耳源性眩晕常有巳亥。发病迅 猛者乃雷风相薄之象。
眼病
❖ 12、男,54岁,一月前右眼突然视力消失,眼睛睁眼闭眼看到的都是血块, 无视力。经朋友介绍来治疗,在离位上18*13针进针,反复提插后病人蒙住 左眼已经模糊能看见,血块变小变淡,5分钟后再提插已能看清我的轮廓, 30分钟取针,视力又清晰许多。
❖ 昨日来诊,治疗:脐针:巽、乾(风天小畜卦),离、坎 (火水未济卦),针后令病人转动眼球,马上感觉不再眩晕。
❖ 体会:本例病人以前使用离+水局虽然有效,但不断根,改 用风天小畜卦配合火水未济卦,效果显著,在由颈椎病引起 的眩晕方面,乾位不必定在亥位,而是寻找反应点比较好。 通过这个病例证明风天小畜卦是治疗眩晕的主要卦象,配合 火水未济卦来治疗,则平衡作用更好。
❖ 麦粒肿就是眼睑上长的化脓性炎症, 是火, 是疮 ,是凸起 , 诸痛 痒疮属于心,离为心、为目, 故扎离。扎艮或坤,是实则泻其子,扎 砍是水克火,凡得麦粒肿的病人 ,心情好暴躁,故扎震或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