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中岛风力发电升压站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海上风电论证报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海上风电论证报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海上风电论证报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近年来受到全球能源行业的广泛关注。

相比于传统的陆地风电项目,海上风电具有更加丰富的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电效率。

本报告旨在对海上风电进行全面的论证,以揭示其在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本篇报告将从海上风电的背景、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海上风电的背景,包括其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全球发展态势。

其次,我们将详细分析海上风电相对于陆地风电的优势,包括资源丰富度、技术成熟度、发电效率等方面的比较。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探讨海上风电在面对海洋环境、海上施工和运维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们将对海上风电的论证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根据目前的技术进展和市场需求,海上风电有望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现能源转型和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需要加大对海上风电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以进一步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综上所述,本报告将对海上风电的论证进行全面的概述和分析,旨在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推动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海上风电的背景,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通过对海上风电的背景进行介绍,读者可以对海上风电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同时,我们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论证,探讨海上风电的优势和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海上风电的优势和挑战。

首先,我们会介绍海上风电的背景,包括其起源和发展情况。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海上风电的优势,包括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以及其对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会深入分析海上风电面临的挑战,如技术难题、成本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海上风电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全面论述,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海上风电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风电场升压站迎检汇报材料_资料

风电场升压站迎检汇报材料_资料

盐池县凯迪中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49.5MW风电场一期工程(升压站)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建筑公司盐池县牛毛井风电场项目部二0一二年六月十六日盐池县凯迪中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49.5MW风电场一期工程(升压站)施工单位迎检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欢迎各位领导及专家对我单位承建的盐池县凯迪中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49.5MW风力发电场一期升压站项目工程进行监检,我谨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建筑公司牛毛井风电升压站工程施工项目部及全体施工人员,感谢宁夏电力质检中心站的指导和帮助,在盐池县凯迪中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及北京中咨建设监理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有条有序的按计划施工,我项目部全体人员有信心在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按进度要求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下面就本工程施工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工程概况及形象进度1.1工程概况1.1.1工程简述工程名称;盐池县凯迪中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49.5MW风电场一期工程建设地点;盐池县城西偏北25公里处建设单位;盐池县凯迪中盈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咨建设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建筑公司工程质量标准:合格1.1.2建设目的及工程特点建设目的:本工程的建设投产可以为该地区电网提供一定电源支撑,对提高电压质量,改善地区供电可靠性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49.5MW风力发电场项目工程的建设为盐池县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建成后大风叶的转动伴随当地禁牧还草的政策也成当地一道亮丽风景。

110kV升压站工程为新建工程,综合楼、材料库、35KV配电装置室为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屋面板,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变电架构柱为环形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离心杆,横梁为三角形格构式钢梁,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其他附属建(构)筑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风电项目升压站生产移交总结报告

风电项目升压站生产移交总结报告

玉湖风电工程施工总结(升压站工程)目录一、工程概括 (1)二、施工范围 (1)三、施工工期 (1)四、主要完成工程量 (2)1、升压站工程主要工程量 (2)五、质量管理体系 (6)1、质量管理方针 (6)2、质量目标 (6)3、质量管理体系图 (6)4、工程质量管理 (7)4.1 质量控制 (7)4.2 计量管理 (8)4.3 资料管理 (8)4.4 施工技术管理 (9)4.5实现质量目标的保证措施 (9)4.6工程质量检测情况 (10)4.7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14)六、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5)七、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5)八、自检情况 (15)九、后续工作 (16)一、工程概括本工程位于省玉湖县西南部,场址中心距离晋城市城区直线距离约34km,厂址范围东经113°7'35"~113°16'16",北纬35°28'55"~35°36'04",场址区海拔高度在1238~1462km之间,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起伏较大,场址区域面积约170km²。

风电场周边有多条省道和县道,场外交通较为便利。

风电场升压站规划主变容量3*100MVA,本期新建一台100MVA,电压等级220/35kV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比采用230±8*1.25%/37,接线组别采用YN,yn0+d。

220kV主接线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

其中1回进线,1回出线,1回母线设备间隔。

二、施工范围省晋城市玉湖县风电场升压站工程施工包括1座220kV升压站建筑、安装工程、进站道路和站内道路。

(1)220kV升压站内的建筑物土建施工;220kV升压站内的照明、暖通、给排水、火灾报警、综合布线等安装工程;(2)220kV升压站设备安装具体包含:220kV升压站电气设备卸车(含主变压器)、开箱检查、验收、安装及调试、试运行、竣工的验收;(3)升压站进站道路为384m,路面宽6m,采用混凝土路面;站内道路全长336.52m,路面宽为4m和4.5m。

风电升压站地形图测绘方案书

风电升压站地形图测绘方案书

风电升压站地形图测绘方案书8月17日,三峡新能源西北分公司金昌项目公司负责人与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测绘人员来到金昌红崖山、红山梁风电项目(以下简称“二红”风电项目)建设现场,开展地形图测绘工作。

“二红”风电项目红崖山、红山梁总装机9.9万千瓦,两项目互为比邻,位于建成的西滩风电场东南侧约10km处,地貌多为山丘沟壑。

工作人员在建设场区四个拐角埋设永久性控制点,查看了“二红”风电项目与已经建成的西滩风电场场内道路衔接的地势地貌,进行“二红”风电项目与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金昌昌盛20万千瓦风电项目公用升压站站址的拟选址工作。

在西北分公司的统筹安排下,金昌项目公司及早筹划,在开展地形图测绘的同时,一方面和设计单位衔接,确定升压站选址及进场道路、施工用电、通信等开工前准备工作;另一方面着手办理征占用土地手续,争取项目及早开工建设。

风电项目现场踏勘报告模版

风电项目现场踏勘报告模版
2. 安全管理:_________________,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3. 质量管理:_________________,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到位?
五、存在问题
1. 现场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包括安全隐患、质量问题等。
2. 建议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风电项目现场踏勘报告模版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规模为_______________。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风电场布局设计、风机基础施工、风机组安装调试等。项目起止时间为_______________。
二、现场环境
1. 地理地貌: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如何?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2. 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极端天气对项目施工的影响如何?
3. 生态环境:_________________,是否存在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4. 社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项目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就业有何影响?
六、其他信息
1. 相关部门意见:_________________,是否已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
2.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_________________,包括与该项目相关的其他信息。
以上内容为风电项目现场踏勘报告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内容,确保报告真实、客观、全面。
三、现场设施
1. 临时设施:_________________,包括临时办公区、员工生活区等。
2. 施工设备:_________________,是否满足施工所需的各种设备?

风电场升压站试验报告

风电场升压站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目录一、1#主变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二、220kV断路器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9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1四、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9五、隔离开关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3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9七、35kV真空断路器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53八、SVG连接变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71九、FC电气设备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74十、电力电缆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77 十一、站用变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81 十二、35kV过电压保护器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84 十三、接地装置试验报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85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套管交接试验报告220kV六氟化硫断路交接试验报告220kV六氟化硫断路交接试验报告220kV六氟化硫断路交接试验报告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交接试验报告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交接试验报告SF6绝缘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SF6绝缘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SF6绝缘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报告。

风资源踏勘报告

风资源踏勘报告

风资源踏勘报告背景介绍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充分了解某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本报告对该地区进行了风资源踏勘,并对踏勘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

踏勘目的1.评估该地区风能资源的潜力;2.为后续的风力发电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踏勘过程步骤一:选择踏勘点我们根据地形、气象条件和可行性等因素,选择了三个踏勘点,分别是A、B、C。

步骤二:数据收集我们在每个踏勘点进行了有关风能资源的数据收集,包括: 1. 风速数据:我们使用了风速仪,每小时记录一次风速,并连续记录了一个月的数据。

2. 风向数据:我们使用了风向仪,每小时记录一次风向,并连续记录了一个月的数据。

步骤三: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踏勘点A•平均风速:6.8 m/s•风速范围:3.2 m/s - 10.5 m/s•风向:主要为西南风•风速稳定性:较为稳定,波动范围较小踏勘点B•平均风速:5.4 m/s•风速范围:2.1 m/s - 9.2 m/s•风向:主要为东北风•风速稳定性:波动范围较大,不太稳定踏勘点C•平均风速:7.2 m/s•风速范围:4.1 m/s - 11.3 m/s•风向:主要为西南风•风速稳定性:相对稳定,波动范围较小结论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踏勘点A和C的平均风速较高,风速范围较大,因此具有较好的风能资源潜力,适合发展风力发电项目。

2.踏勘点B的平均风速较低,波动范围较大,风能资源潜力较弱,不太适合发展风力发电项目。

建议基于我们的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踏勘点A和C,可以开展更详细的风能资源评估,包括测量更长的时间段、考虑风能密度等因素,为风力发电项目的规划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2.对于踏勘点B,可以考虑其他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如太阳能等。

总结通过本次风资源踏勘,我们对该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估和建议。

这些数据和结论将为该地区的能源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风电项目现场踏勘报告模版

风电项目现场踏勘报告模版

XXX风电项目现场踏勘报告踏勘日期:XX年 XX月XX日踏勘人员:XXX XXX一、项目概况风电场边界经纬度坐标具体如下:(附google卫星截图)如项目地为水面、滩涂、或周围有河道或水域,请提供该区域的30年防洪水7、等高线图(请从乡镇的土管所或县国土局查看项目地的等高线图(1:10000),可拍照或复印,所拍照片中应显示南北方向、图例和比例尺(如右图所示),并用框线标示出场址区域)二、土地性质及现状1、土地性质(请按照报告最后附图1的土地性质类别填写土地性质)经查询国土局,项目所在地的土地性质为;如包含两种及以上土地类型,请说明各类型面积。

请提供项目场区及升压站的国土规划利用现状图(含图例),圈画项目地范围,如下图所示:风电场图例2、涉林情况经查询林业局,项目所在地(是/否)涉及林地,涉林类型为、面积。

请提供项目场区林班图(含图例、说明),圈画项目地范围,如下图所示:风电场请务必到林业局核实,并提供项目地在林业局规划系统中的查询结果(手机拍摄查询结果图片即可)。

若确定为林地,需与林业局主管人沟通林地是否可以批复作为风电项目用地,并了解林地的补偿方式和费用。

3、所有权项目所在地的所有权性质为(国有/集体),目前的所有权人为。

请在国土局查询该地块为哪个主体所有,并拍照记录。

如项目地的所有权已流转给个人或公司,请提供该土地流转协议的照片。

1)现场地貌(不少于5张,提供全景图):2)进场道路:水:用水困难,取水要用车到外面去拉(水价为每吨1.2元),但交通条件三、电网接入条件注意并网线路是否存在跨铁路、公路等情况。

1)电网地理接线图,如下图:2)变电站,如下图:3)可用间隔:说明地方政府的支持协调力度及电网公司的初步意见。

四、周边已建或在建电站情况介绍对项目地周边的已建或在建风电项目就前面3部分的内容做大致的介绍,并提供现场图片。

五、结论及建议附图1: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D119S-G01-01中广核大连西中岛(48.6MW)风电场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电力工程东北电力设计院顾问集团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证书A12200018 5勘察证书070001-k j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609号质量管理体系证书05007Q10077R1L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05007S10048R1L环境管理体系证书05007E20046R0L2010年10月中广核大连西中岛(48.6MW)风电场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批准:审核:校核:编制:2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2010年10月目录二、前言 (5)(一)拟建工程概况 (5)(二)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 (5)(三)执行的技术标准 (6)二、勘察工作概况 (6)(一)勘察工作布置 (6)(二)勘察方法 (6)(三)勘察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量 (7)(四)工程质量评价 (7)三、场地条件 (7)(一)地形、地貌 (8)3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二)地层结构 (8)(三)地质构造 (9)(四)不良地质作用 (9)(五)水文地质条件 (9)四、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9)五、各岩土层分析与评价 (10)六、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1)(一)场区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11)(二)场地的地震效应 (11)(三)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12)七、结论和建议 (12)(一)结论 (12)(二)建议 (13)4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八、附表、附图及附件 (14)一、前言受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设计并承担了大连西中岛风电场工程升压变电所施工图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

(一)拟建工程概况本次勘察为施工图阶段勘察,中广核大连西中岛(48.6MW)风电场位于大连市西中岛的西海岸,面积约27km²,本期新建66kV 升压变电所,位置在向阳村以东300米处,升压站总规划容量为100MV A。

根据《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中规定,升压变电所建筑物级别为2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1查明场址区的基本地形地质条件,包括土的成因类型、物质组成、层次结构、分布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岩层的成因类型、地质年代、岩性、岩层产状、风化程度等。

2查明场址区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和规模。

3查明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

4确定风电场场址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

5对风电场场址的区域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

6提出场址区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地基承载力。

7对场址区地基持力层的埋深、不均匀沉降、湿陷、抗滑稳定、边坡稳定、地震液化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并提出地基5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处理建议。

(三)执行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的内容、深度、范围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170-2002等要求执行。

二、勘察工作概况(一)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钻孔由设计院布设,共布置钻孔30个(ZK1~ZK30)。

各孔类别及位置详见附图《勘探孔平面图》和附表《勘探孔成果一览表》。

在勘察过程中,各种探孔的用途将依据地形和规范要求进行现场确定,以满足各地质单元及各地层岩性的需要。

(二)勘察方法1、工程测量本次勘察平面控制采用西安坐标系,高程以1985国家高程系统为起算基准面。

测量坐标基准点和高程基准点(85高程基准)由业主委托当地部门提供,我院依据基准点坐标,采用GPS进行钻孔施放、收测。

2、工程钻探现场先后采用两台XY-100型液压百米钻机进行钻孔施工。

对第四纪土层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对基岩采用单管合金钻具钻进。

开孔孔径127mm,终孔孔径110mm及89mm。

3、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1)原位测试:依据技术要求和工程需要,本次勘察对粉质粘土、全风化岩层及强风化岩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以判定土的均6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匀性及力学指标,并进行基岩风化程度划分;测试过程严格按有关原位测试规程要求进行。

(2)室内试验:原状样:对粉质粘土取原状样,进行了土常规试验及固结快剪试验。

取样、送样和实验过程,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有关要求进行。

(三)勘察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施工自2010年10月25日开始,于2010年10月30日完成野外钻探工作,于2010年10月20日提交勘察报告。

本次勘察工作量见附表。

(四)工程质量评价1、工程测量:勘察孔严格按照坐标采用GPS进行施放,收测,回路闭合差不大于2cm,符合规范要求。

2、工程钻探:控制回次进尺,土层每回次进尺不大于1米,岩层每回次进尺在2米之内;完整岩石岩芯采取率不低于80%,岩石裂隙发育、较破碎时,岩芯采取率不低于65%;钻孔孔深度、岩石层分层深度的量测误差范围为正负0.05m。

3、原位测试:标准贯入的前一回次钻探进尺不大于0.5m,清除了孔底残土,标贯器下入孔底后校对孔底深度,锤击速率控制在15-30击/min,符合规范要求;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法,选取有代表性的钻孔进行,试验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成果真实、有效。

4、取样及室内试验:取样竖向间距不小于1.5m,取样后立即密封,并及时送实验室,取样数量及质量均符合规范要求;试样制作、试验过程严格按要求进行,记录准确、有效,试验成果满足规范要求。

5、图件CAD成图率100%。

综上所述,本工程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三、场地条件7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8东北电力设计院 共14页(一)地形、地貌勘测场区地貌单元为低丘陵缓坡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勘察区域孔口标高大致在19.03~23.71之间,风电场场址的场平标高为21.3m 。

(二)地层结构勘测所揭露的地层上部主要为第四系的坡积、残坡积层,第四系地层主要以残坡积的耕土、粉质粘土为主,下伏基岩主要以震旦系钓鱼台组石英砂岩为主,局部见有板岩夹层.基岩产状一般320°∠12°左右。

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①耕土(Q 4dl )::黄褐色,由上至于下干-稍湿,含有有少量碎石角砾,含量约10%,一般粒径2-50mm ,最大粒径60mm ,顶部含少量植物根系。

区域分布连续,勘察揭露厚度0.3~0.8m ,平均厚度0.62m ,层底埋深0.3~0.8m ,层底标高18.33~22.91m 。

②粉质粘土(Q 4dl )::红褐色,稍湿,可塑-硬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干强度中等,含有少量角砾,角砾含量约10%,角砾一般粒径2-50m ,底部角砾含量增多,约30%。

区域分布较连续,勘察揭露厚度0.8~7m ,平均厚度3.87m ,层底埋深1.3~7.5m ,层底标高13.03~21.52m 。

③1全风化石英砂岩(Z ):黄褐色,岩石风化强烈,间夹板岩,冲击不易进尺,加水回转进尺较快。

区域分布较连续,勘察揭露厚度0.5~6.9m ,平均厚度1.51m ,层底埋深2.7~7.7m ,层底标高14.97~20.12m 。

④1全风化板岩(Z ):黄褐色,岩石风化强烈,冲击不易进尺,加水回转进尺较快。

场区内仅ZK27,ZK30号钻孔可见,勘察揭露厚度0.6~0.9m ,平均厚度0.75m ,层底埋深5.9~6.9m ,层底标高12.13~14.51m 。

③2强风化石英砂岩(Z ):黄褐色,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细粒结构,块状构造,间夹板岩,冲击不易进尺,加水回转进尺较快。

区域分布较连续,勘察揭露厚度0.7~7m ,平均厚度2.54m ,层底埋深4.8~12.1m ,层底标高9.83~17.37m 。

③3中风化石英砂岩(Z ):黄褐色,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细粒结构,块状构造,间夹板岩,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 回转进尺较慢。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④2强风化板岩(Z ):黄褐色,变余泥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泥质为主,岩石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回转进尺较快。

场区南部个别钻孔可见,勘察揭露厚度1.3~1.7m ,平均厚度1.43m,层底埋深6~10.2m,层底标高10.7~14.49m。

(三)地质构造查区域地质资料,场区附近没有断裂构造通过,且本次勘察钻孔揭露的深度范围内,未见断裂构造,故此,区域构造稳定性良好。

(四)不良地质作用经调查,场区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

(五)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未见地下水。

四、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本次勘察测试手段主要为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在对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统计时,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了判别,剔除异常数据,其成果统计如下:岩土层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9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五、各岩土层分析与评价①耕土:场区内分布连续,松散,不经处理不能作为地基持力层。

②粉质粘土:场区内分布连续,呈可塑-硬塑状态,承载力较高,若以粉质粘土作为地基持力层,应采用强夯等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10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③1全风化石英砂岩(Z):场区分布连续,厚度较薄,其强度较高。

④1全风化板岩(Z):场区分布不连续,厚度较薄,其强度较高。

③2强风化石英砂岩(Z):场区分布连续,承载力高,可作为地基持力层。

③3中风化石英砂岩(Z):场区分布连续,承载力高,可作为地基持力层。

④2强风化板岩(Z):场区分布不连续,承载力高,可作为地基持力层。

六、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一)场区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场区内②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态,均匀性较差,若以粉质粘土作为地基持力层,建议对沉降敏感的建筑物,应对粉质粘土采用强夯等地基处理方法,待检测承载力满足要求后再利用。

(二)场地的地震效应经本次钻探揭露,场地覆盖层控制厚度2.7~7.7m,根据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算得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Vse=do/t=257m/s。

计算表见下:根据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类别为Ⅱ类。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11东北电力设计院共14页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三)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场区的基岩层分布连续,勘察控制深度内未见有断裂构造通过,构造稳定性良好。

若采取适宜的基础类型和结构措施,场地适宜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