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朗读中地重音

合集下载

朗诵技巧之重音

朗诵技巧之重音

朗诵技巧之重音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哪里应该读重一点呢?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重音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重音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突出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突出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加以区别。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练习:我是山东省滕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确定重音的依据(一)依据语法结构。

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

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

朗诵中重音的基本原则

朗诵中重音的基本原则

朗诵中重音的基本原则
朗诵中重音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诗句或句子的意思和节奏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朗诵中重音的基本原则:
1. 词义重音: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强调重音。

例如,英语中的名词通常在第一个音节上重读,而动词通常在第二个音节上重读。

2. 语法重音: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强调重音。

例如,在疑问句中,重音通常放在动词或主语上。

3. 韵律重音:根据句子的节奏和韵律来强调重音。

例如,在诗歌中,重音通常放在每个韵律单位的第一个音节上。

4. 逻辑重音:根据句子的逻辑结构和重要性来强调重音。

例如,在一个长句子中,重音通常放在最重要的词或短语上。

5. 情感重音:根据诗句或句子的情感色彩来强调重音。

例如,在表达强烈情感的词句中,重音通常放在表达情感的词上。

朗诵重音重读及轻读

朗诵重音重读及轻读
常见的重音表现方法有重读、轻 读、慢读等。
(一)重音重读
重读是利用声音的强弱对比以突 出重音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说 重音时,唇舌要有力一些,音量 要加大一些,从而使重音的强声 与非重音的弱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清晰的突现重音。重读的方法一 般用来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 以及形象鲜明的事物。
重读实例
二、重音表达训练:
确定了重音后,还有一个怎样将重音 表达出来的问题。重音的突出鲜明, 不仅仅在于声音的轻重,而在于是否 能与非重音形成对比。也就是说,重 音是在与非重音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 高低变化、虚实变化以及语速的快慢 等பைடு நூலகம்化来体现重音。总的来说,重音 的表达方式应该服从于语言目的和所 要表达的感情色彩的要求,其方法也 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重读实例
海燕(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狂 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 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 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 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 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二)重音轻读
轻读是把被确定为重音 的词或短语的声音压得 低于非重音,有力地轻 轻吐出。具体来说,就 是在读重音时,尽量把 发音部位往后靠,降低 音高加大气音,然后有 力地轻轻吐出。这种方 法常常用来烘托意境, 表达深沉凝重、含蓄内 向的细腻情感,听来轻 柔深挚,回味无穷。
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 里的一切好 像披上了银
我不是不肯,我是不会。 你们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团结、最刚
强的人,因为你们的名字叫工人。 《囚歌》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

重音的表达方法

重音的表达方法

重音的表达方法重音是朗读最重要的基本技巧之一。

要准确而清楚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赋予朗诵以音乐美,就必须处理好重音。

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重读、轻读、拖长、快中显慢、重中见轻、高低相同、虚实互转、前后顿歇等。

文章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子为主,分析了朗读中重音的这几种重要的表达方法。

标签:朗读重音表达方法朗读时,为了实现朗读目的,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即称为重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时,能够很容易地、甚至不假思索地确定重音的位置,例如“我找你”这句话,如果想说明是谁在找,就自然把“我”重读。

如果要说明找的是谁,就自然把“你”重读。

如果想表明自己刚才在干什么,就会自然把“找”重读。

但在朗读书面语料时,却对重音在哪里往往困惑不解。

重音是朗读最重要的基本技巧之一。

朗读过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突出文章的重点。

如果将所有音节都读得一样重,就很难把文章的内容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来。

朗读中的重音是传达思想情感的有效手段。

要准确而清楚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赋予朗诵以音乐美,就必须处理好重音。

但望文生义地认为重音就是要加重声音,加大音量,把要强调的词语突出出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

下面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课本中的文章为例,详细分析重音的几种主要表达方法。

(一)重读、重捶将全句中的非重音词或词组处于较弱的声音中,重音词或词组表现为较强的语音。

(1)要比漂亮我第一。

(《骄傲的大公鸡》)其中“我”是强调性重音,把“我”重读重捶,可以表现出大公鸡骄傲不可一世的语气和神态。

由于全句是喜悦心情,声音上普遍较强,所以重音词“我”就要更强些。

这也被称作强中加强法。

(2)妈妈常常对我讲,不比新衣比志气!(《孔雀》)将“比志气”三字在全句中重读重捶,可以表现出儿童的自信、勇气和毅力。

(3)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普通话朗读重音分类

普通话朗读重音分类

普通话朗读重音分类
朗读重音的把握
重音是指在朗读时强调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

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

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

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固定的。

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

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

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朗诵的重点与重音

朗诵的重点与重音

朗诵的重点与重音流行的播音和朗诵、演讲理论中把”重音”这一概念扩大了.这样脱离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基本常识.也远离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词语意义.使人们对”重音”概念陷于懵懂之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朗诵的重点与重音,欢迎借鉴参考。

一、有关”重音”的界定:词目:重音拼音:zhòng yīn基本解释1. [accent]2. 指词、词组、句子里重读的音3. 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因素详细解释1. 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里重读的音。

参见“ 重读”。

2. 乐曲中强度较大的音,是构成节奏的主要音符。

语言概述:重音:(1)在语音学中,重音是相连的音节中某个音节发音突出的现象。

重音有通过增加音强来表示的力重音和通过音高的变化来表示的乐调重音。

重音还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而在播音和朗诵理论中.”重音”有了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另一种说法是: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

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

因此,给重音下的定义是: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是不同的!第一种说法,和词条和平常理解的”重音”是一致的,即重音就是读得重的音.第二种说法,则把重音当成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词语”。

一种是声音在语流中的轻和重的关系,是语音层面的概念,一种是在”稿件”中的重要和次要的的关系,是语义层面的概念。

这是继续含混和厘清重音这一概念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们把第一种说法还称为“重音”:第二种说法中的概念改为“重点”。

由此来构建“重点”、“重音”的理论结构。

二、首先,我们来弄清重点和重音的关系重点是稿件词语或语句中所要强调的东西,重点的强调。

表现在语音上可以是重读、高调音或低音的重音,也可以是轻读或弱读的音,也可以是表现在语流中的停顿或拖音、拐音、怪音等,即一切能够突出这一重点词语的声音形式都可以是的重点表达手段。

“朗读中的重音”

“朗读中的重音”
大家好
2、感情重音
• 语句重音的一种。指根据语句感情变化而确 定的重音。
• 朗读时重音节的音量增强,有时还伴随音调 的升高或降低。
• 比如: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 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
大家好
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不需要重读的一项是[ C]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C.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 D.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 令人精神振奋。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大家好
“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那梅花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读第二句话时,应该强调哪些词语? 下面几种读法,最合适的是( B ) A.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B.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C.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D.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大家好
10
下面一句话四种停顿中,意在强调学生负担 过重的一项是[ C ] A.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B.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C.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D.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大家好
11
谢谢
大家好
12
大家好
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也不同,使 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重音恰当的一项是[ C ] (1)这次书展第一天就售书一万多册。 (太少了!) (2)这次书展第一天就售书一万多册。 (真不少!)

朗读技巧重音

朗读技巧重音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强调重读的规律: 为突出某一语意或情感而把句子里的某些词
通 读得较重的现象。 强调重音的作用是使语意更加鲜明。
强调重音的地方也常常是强调停顿的地方。
话 示例:
朗 1像、老桂人林,的像山巨真象奇0,啊像,骆一驼座,座奇拔•峰地•罗而•列起•,,形各态不万相千连0。,

00
00
A
11
作品9号 李恒瑞《风筝畅想曲 》节选
品普 选通
话 朗 读 作
我们那条胡同的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放的风筝 几乎都是叔叔编扎的。他的风筝不卖钱,谁上门 去要,就给谁,他乐意自己贴钱买材料。
后来,这位叔叔去了海外,放风筝也渐与孩 子们远离了。不过年年叔叔给家乡写信,总不忘 提起儿时的放风筝。香港回归之后,他在家信中 说到,他这只被故乡放飞到海外的风筝,尽管飘 荡游弋,经沐风雨,可那线头儿一直在故乡和// 亲人手中牵着,如今飘得太累了,也该要回归到 家乡和亲人身边来了。
00
00 0 0
0
2、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
面寸草不生。
0
00 0 0
A
3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重音的表达方式: 1、重读 ——指增强声音强度,但要注意两方面:
通 ①增强思想感情的浓度,凝聚、喷发; ②加强口腔的控制,提高每个音节的饱和度、清
话 晰度。也称为“加强音量,增强音势的方法”
渺茫的歌声似的。0 0

00
A
6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 匆匆
通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话 有再青的时候, 聪明的,
朗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么
读 一去不复返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确定朗读中的重音周崇典怎样确定朗读中的重音词语呢?总的来说,要以文章的主题思想为指针,根据词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

具体地说,以下四种情况可确定为重音。

一、起对比作用及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和短语。

如《故乡》一文中对中年闰土外貌的描写:“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句中的加点词和短语:“紫色”和‘“灰黄”,“红活圆实”和“又粗又笨”、“开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松树皮”是比喻。

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年闰土外貌上的巨大变化,因此就该读重音。

二、列举的同类词语。

《大自然警号长鸣》中有这样一句话:“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呜!”加点词从单指的“你、我、他”到复指的“我们大家”,乃至于整体中的每一个“中国人”,对大自然发出的警号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些同类的词语理当视为重音词语。

三、表情达意的重点词或短语。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写道:“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以上加点的词语有的是表意的重音词,有的是表达情感的重点词语,它们都是作者意欲突出强调的对象,视为重音是理所当然的了。

四、在文章中起照应、强调作用的词语。

照应和反复都是作者的有意强调,自然应确立为重音。

这类起照应、强调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显而易见,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总之,只有把握了文章的重音词语,才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增强朗读的感染力。

(发表于1999年第5期《语数外学习》初中版)朗读技巧朗读技巧(一)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

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一、用普通话语音朗读朗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应试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

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

二、把握作品的基调1、阅读理解就是首先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

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一,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第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这是深刻理解作品的关键。

第三,根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熟悉作品的内容和结构。

对于抒情性作品,应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格调。

对于叙事作品,应着重熟悉作品的情节与人物性格。

对于论述文,需要通过逐段分析理解,抓住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和论述方法,或者抓住文章的说明次序和说明方法。

总之,只有掌握了不同作品的特点,熟悉了作品的具体内容,才能准确地把握不同的朗读方法。

2、设计方案就是在深刻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如何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第一,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以及不同听众对象等因素,来确定朗读的基调。

第二,对整个作品的朗读方案应有总体考虑。

例如作品中写景的地方怎么读?作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怎么安排快慢、高低、重音和停顿等。

朗读技巧(二)三、朗读的技巧1、发音发音的关键是嗓子的运用。

朗读者的嗓音应该是柔和、动听和富于表现力的。

为此,首先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

其次要注意提高自己对嗓音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再者,还要注意调节共鸣,这是使音色柔和、响亮、动听的重要技巧。

发声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声带发出音波,经过口腔或鼻腔的共鸣,形成不同的音色。

改变口腔或鼻腔的条件,音色就会大不相同。

例如舌位靠前,共鸣腔浅,可使声音清脆;舌位靠后,共鸣腔深,可使声音洪亮刚强。

2、吐字吐字的技巧不仅关系到音节的清晰度,而且关系到声音的圆润、饱满。

要吐字清楚,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常用词语的标准音。

朗读时,要熟悉每个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按照它们的标准音来发音。

其次,要力求克服发音含糊、吐词不清的毛病,一是在声母的成阻阶段比较马虎,不大注意发音器官的准确部位,二是在韵母阶段不大注意口形和舌位,三是发音吐字速度太快,没有足够的时值。

朗读跟平时说话不同,要使每个音节都让听众或考官听清楚,发音就要有一定力度和时值,每个音素都要到位。

平时多练习绕口令就是为了练好吐字的基本功。

3、停顿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

有些句子较长,结构比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

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标点符号停顿。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

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号的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

以上停顿,也不是绝对的。

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心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

②、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

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

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③、感情停顿。

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

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4、重音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加以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

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它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

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

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②、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是不固定的。

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含义。

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含义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③、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

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地方。

5、语速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读者论坛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决定朗读的速度,其中内容是主要的。

①、根据内容掌握语速。

朗读时的语速须与的情境相适应,根据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

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②、根据体裁掌握语速。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选的50篇作品,几乎都是记叙文。

记叙文有记记事、记言。

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

6、语调语调指句子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

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高升调。

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子里使用,或者是在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

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②、降抑调。

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

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

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③、平直调。

平直调一般多且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句子里。

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④、曲折调。

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

朗读时由高而低后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2007-08-23 04:36 P.M.[教学目的]1、掌握重音的意义2、确定重音的依据。

3、重音的主要类型。

[教学重点]重音的主要类型[教学难点]如何确定重音[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师读,生分析)A 、我.请你跳舞 (请你跳舞的不是别人) B 、我请.你跳舞 (怎么样,给面子吧?) C 、我请你.跳舞 (不请别人) D 、我请你跳舞..(不是请你唱歌) 再如下面一段话,如果把加点的音节作为重音加以强调,这句话的语意立即突出了,内容也会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提问:重读和不重读句中加点的词,看看表意有什么区别?)二、确定重音的依据(一)依据结构。

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一般地,需要重读的有短句中的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有些代词。

这类重音叫做语法重音或意群重意音。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

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

它同语法重音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是不一致的。

当逻辑重音(感情重音)和语法重音不一致时,后者必须服从前者。

三、各种类型的重音(一)突出语意区别的重音这类重音意在显示语意中的某些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句意的重心所在,必须加以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