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知识整理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大单元设计 ——《因数与倍数》单元整合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大单元设计——《因数与倍数》单元整合“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是在初步认识整数的基础上,来探究其性质的内容,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比较抽象,为此,在教学中选取了具有现实性的生活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对知识的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降低了认知难度。
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整个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的铺垫。
一、单元系统分析(一) 单元整体分析。
1.《课标》分析:内容要求:(1)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年级)(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 以内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了解奇数、偶数、质数(或素数)、合数的含义,会将合数分解质因数。
(四年级)学业要求:(1)能找出 2,3,5 的倍数。
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 10 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两个自然数的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质数或合数。
(四年级)(2)能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提示:(1)数的认识教学要引导学生根据数的意义,用列举、计算、归纳等方法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
(2)理解公因数和公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形成推理意识。
课标解读:(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了解2、5、3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5、3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将合数分解质因数。
2022-2023学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易错知识点解析

2022-2023学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易错知识点解析易错点1 孤立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错例1】判断:27是倍数,9是因数。
()【错误答案】√【错因】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本题错在未能正确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可知,应该说27是9的倍数,9是27的因数。
【答案】×【解析】正确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错题闯关1.填空。
5×6=30中,()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答案】30 5 6 5 6 302.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45是倍数,5是因数。
()(2)7×0.5=3.5,7和0.5是3.5的因数,0.5是7和3.5的倍数。
()(3)0.4×10=4,4和0.4是10的因数,10和0.4是45的倍数。
()【答案】(1)×(2)×(3)×易错点2 奇数、偶数辨认不清。
【错例2】判断:如果用m表示一个非零自然数,那么m+2表示偶数。
()【错误答案】√【错因】错在题目未说明m是奇数还是偶数,则m+2不一定表示偶数,当m为奇数时,m+2表示奇数;当m为偶数时,m+2表示偶数。
【答案】×【解析】遇到含未知字母的问题,要分情况讨论,不能漏解。
错题闯关3.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一个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一个数除以2,没有余数,这个数一定是偶数。
()(3)如果a表示一个非0自然数,那么a+1表示偶数或奇数。
()【答案】(1)×(2)×(3)√4.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在连续的自然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
A.都是偶数B.都是奇数C.一奇一偶(2)下面的数中,是偶数的有()个。
92 11 6 28 15 30 33 70 78 125 50 110A.8 B.6 C.9 D.10(3)如果用N表示自然数,那么奇数可以表示成(),偶数可以表示成()。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倍数与因数知识点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倍数与因数知识点㈠数的世界知识点: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㈡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补充知识点: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㈢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6的倍数的特征: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㈣找因数知识点: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㈤找质数知识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附常见题型)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因数、倍数: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③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如15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5。
例题:1、从0、4、5、8、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①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②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③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中填入一个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能()种填法。
分别是。
3、质数和合数(1)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判断题: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如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如③在1,2,3……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如④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如(2)质数×质数=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3)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4、最大、最小A的最小因数是:1;A的最大因数是:A;A的最小倍数是:A;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自然数是:0;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例题:猜电话号码0592-A B C D E F G提示:A——5的最小倍数 B——最小的自然数 C——5的最大因数 D——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4的因数 E ——它的所有因数是1,2,3,6 F——它的所有因数是1, 3 G——它只有一个因数,这个号码就是附:判断(1)因为7×8=56,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因为(2)1是1,2,3,4,5…的因数()(3)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4)因为1.2÷0.6=2,所以1.2是0.6的倍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单元复习知识梳理与总结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授课类型复习(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与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因数相关实际问题星级★★★★考点图解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因数和倍数1、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都叫它们积的因数,积是这几个自然数的。
因数与倍数是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
(找因数的方法:成对的找。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从自然数 1、2、3、……分别乘这个数)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
知识点二:质数和合数1按照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非 0 自然数分成三类①只有自己本身一个因数的②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
最小的质数是。
在所有的质数中,是唯一的一个偶数。
③除了两个因数还有的数叫作合数。
(合数至少有个因数)最小的合数是。
按照是否是 2 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两类。
最小的偶数是 .2. ,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3. ,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用符号[ ,]表示。
两个数的公倍数也是的。
8、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
举例:3×5=15,15 是合数。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
举例:[6,8]=24,(6,8)=2,24 是 2 的倍数。
5.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是较小的数,是较大的数。
举例:15 和 5,[15,5]=15,(15,5)=5②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 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举例:[3,7]=21,(3,7)=1④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
知识点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1.质因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这个因数就是它的。
2. 数叫作偶数,叫作奇数。
相邻偶数(奇数)相差 2。
知识点四:2 、5、3的倍数的特征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3 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数字的和一定是 3 的。
因数和倍数单元知识点

因数和倍数单元知识点一、因数的定义与性质1.1定义: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另一个整数b得到的商是一个整数,那么b就是a的因数,a被称为是b的倍数。
1.2性质:1)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或等于它本身,且大于等于12)任何一个整数都有1和它本身作为因数。
3)两个不相等的因数的乘积等于这个数,即若a、b是整数,a ≠ b,那么a和b的乘积ab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1.3判断一个数的因子的方法:1)试除法:从1开始,依次用可能的整数除它,直到整除为止,所得的商即为因子。
2)Prime因式分解法:将整数分解成质数的乘积的形式,质数即为因子。
1.4最大公因数(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最大公因数是指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最小公倍数是指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
根据性质3可知,两个不相等的因数的乘积等于这个数,所以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倍数的定义与性质2.1定义: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另一个整数b得到的余数是0,那么a是b的倍数,b被称为是a的因数。
2.2性质: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或等于它本身,且大于等于0。
2)任何一个整数都是0的倍数。
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倍数也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3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整数a是整数b的倍数,当且仅当b是a的因数。
2)判断一个数的倍数,可以利用取余运算,即如果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的余数为0,则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三、因数和倍数的计算方法3.1因数的计算方法:1)试除法:从1开始,依次用可能的整数除a,直到找到所有的因数。
2)Prime因式分解法:将整数a分解成质数的乘积的形式,质数即为因数。
3)利用公式:若a能整除b,则a是b的因数,即b/a是b的因数。
3.2倍数的计算方法:1)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可以利用取余运算,即如果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的余数为0,则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可以通过将这个数乘以任意整数来得到。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的概念,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使学生能灵活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1、复习整理这一单元的概念,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1、学生课前整理:(针对本单元特点,让学生独立构建知识结构图有困难,教师要把整理的方法和内容定位好,提高课前整理的实效性)(1) 复习整理本单元6个概念(因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及概念之间的联系。
整理倍数和因数的特征以及找一个数倍数因数的方法。
整理复习2、3、5倍数的特征以及数的奇偶性。
(2) 思考自己对本单元及相关知识的不足,要提出困惑的问题。
(3)小组内交流,再次激活知识记忆,并组内解决能解决的困惑问题。
2、课堂交流,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
(1)师:同学们,老师刚来的时候呀,大家都问了我的QQ号码,很多同学都加了老师为好友,有空会和老师聊聊天,尤其是和老师讨论数学问题,为了方便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和交流,老师建了个我们五(1)班的班级群,想知道这个群的号码吗?不过老师要大家来猜一猜,谁猜对了,老师就让他当这个群的管理者。
好吗?先给自己鼓鼓劲:比一比,我最棒!请大家看大屏幕(投影)。
这个群号是一个8位数:第一位数字是2和3的积;第二位数字8的因数的个数;第三位数字是最小的质数;第四位数字是9的最小倍数;第五位数字既是7的倍数又是7的因数;第六位数字是10以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七位数字是自然数的单位。
第八位数字是最小的奇数与最小的合数之和。
(2)课件依次出示每句话:第一位数字是2和3的积;问:怎样得到6的?答:2×3=6。
2-1 因数与倍数

---------------------------------------------------------------最新资料推荐------------------------------------------------------2-1 因数与倍数第二章分數的運算 2-1 因數與倍數壹、本節重點 (1)三個整數甲、乙、丙,如果甲乙=丙,且乙不為 0,那麼甲=乙丙。
這時甲能被乙整除,而且乙是甲的因數,甲是乙的倍數。
(2)1 是任何整數的因數。
(3)2、 3、 5、 11 的倍數的判別方法如下述:2 的倍數:個位數字是 0、 2、 4、 6、 8。
3 的倍數:數字和是 3 的倍數。
5 的倍數:個位數字是 0 或 5。
11 的倍數:奇數位數字和與偶數位數字和之差是 0 或 11 的倍數。
(4)一個大於 1 的整數,如果除了 1 和它自己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因數,這個整數就叫做質數。
例:2、 3、 5、 7----- (5)如果一整數的因數是質數,我們稱此因數是這個整數的質因數。
(6)大於 1 且不是質數的整數都可以分解成質因數的乘積。
1/ 13在乘積中,通常我們把較小的質數寫在前,較大的質數寫在後,並將相同的質數的乘積寫成幾次方的形式。
這種式子稱為這個整數的標準分解式。
(這個表示法是唯一的) (7)如果甲數同時為某幾個整數的因數時,甲數就是這些整數的公因數。
公因數中最大的一個就是這幾個整數的最大公因數。
(8)如果甲數同時為某幾個整數的倍數時,甲數就是這些整數的公倍數。
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正整數就是這幾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
(9)如果兩個整數的最大公因數是 1,這兩個整數稱做互質。
貳、例題例1.下列各整數何者是2的倍數? 3 的倍數? 5的倍數? 11 的倍數?1546、 1983、 217481、 31475。
解:【答:1546; 1983; 31475; 217481】例 2.求 756 標準分解式及其質因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知识整理
(1)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除数是被除数的()。
18的因数有(),18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所以,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2的倍数有2、4、6、8、10……,2最小的倍数是(),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
(2)2、3、5等一些数的倍数的特征
2、3、5的倍数的特征(略)
4的倍数的特征:末尾两位是4的倍数。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是不用看百位及前面的数位。
6的倍数的特征: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即3的倍数中的偶数就是6的倍数。
(个位是0、2、4、6、8,而且各位上数的各是3的倍数。
)
10的倍数的特征: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即个位上是0的整数是10的倍数。
15的倍数的特征: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即个位上是0、5,而且各位上的数的各是3的倍数。
(3)质数与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和()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或素数)。
如2、3、5、7都是质数。
最小的质数是()。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那么这样的数叫做()。
如4、6、15、49都是合数。
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也不是()。
20以内的质数有:()。
共8个。
除了()以外,其它的质数都是奇数。
例如:(),这些质数都是奇数。
除了0和()以外,偶数是了是合数。
例如:4、6、8、10、这些偶数都是合数。
典型习题
1.2÷0.2=6,所以,1.2是0.2的倍数。
()
2、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3、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
4、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
5、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6、在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7、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8、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9、两个不同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10、三个连续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合数。
()
11、A÷B=10,所以A是B的倍数。
()
12、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一个数是4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的倍数。
()
13、三个连续偶数,中间的一个是M,与它相邻的两个偶数是()和()。
三个连续偶数,第一个是M,它后面的两个偶数可以表示为()和()
14、、如果有A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2A),奇数可以表示为()
15、□5要是3的倍数,□可以填(、、)。
1□5要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25□要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期中试题检测后反馈题。
姓名:
1、至少()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2、把三个棱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4、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一间教室大约占地50(),一壶色拉油的容积是5(),做一个纸箱大约需要1.5()纸板。
5、 2.008立方米=()立方分米 1285毫升=()升
358平方分米=()平方米 6克=()千克
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分米、5分米、3分米,6个面中最小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最大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它的棱长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7、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0米,横截面积是0.08平方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把1米长的木料锯成三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8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一根长64厘米的铁丝,可以做成长8厘米,宽5厘米,高()厘米的长方体。
10、一块棱长是0.5米的正方体钢坏,锻成横截面是0.05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钢材有多长?
11、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10分米,宽8分米,高5分米,现将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做成的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削去的木料是多少立方分米?
12、在一节长10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13、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4、一个长方体的水池,长8米,宽6米,深2米,如果每小时可以放进8立方米,要放满这一池水需要多少小时?
15、(1)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长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6L水,水有多高?
(2)再把一个石头放入水中,水深18厘米,这个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