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函数发生器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函数发生器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函数发生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函数发生器

初始条件:

具备模拟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具备模拟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具备模拟电路的基本调试手段;自选相关电子器件;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频率范围三段:10~100Hz,100 Hz~1KHz,1 KHz~10 KHz;

2、正弦波Uopp≈3V,三角波Uopp≈5V,方波Uopp≈14V;

3、幅度连续可调,线性失真小;

4、安装调试并完成符合学校要求的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一周,其中3天硬件设计,2天硬件调试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综述...........................................................1 1.1信号发生器概论...................................................1 1.2 Multisim简介....................................................2

1.3集成运放lm324简介...............................................3

2.方案设计与论证...............................................4 2.1方案一...................................................4 2.2方案二..................................................4

2.3方案三..................................................5

3.单元电路设计..............................................6 3.1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6 3.2正弦波变换成方波的工作原理.............................8 3.3方波变换成三角波的工作原理.............................9

3.4正负12V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10

4.电路仿真................................................12

4.1总波形发生电路............................................12

4.2正弦波仿真................................................13

4.3方波仿真...................................................14

4.2三角波仿真...............................................14

5.实物制作与调试..........................................15

5.1焊接过程.............................................15

5.2 实物图...............................................15

5.3调试波形.............................................18

6.数据记录................................................19

7.课设总结................................................20

8.参考书目................................................21

9.附录....................................................22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24

1.综述

1.1信号发生器概论

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电子信号进行测量,因而如何根据被测量电子信号的不同特征和测量要求,灵活、快速的选用不同特征的信号源成了现代测量技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实验测试处理中,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波形发生器就是信号源的一种,能够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波形。传统的波形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子技术,由分立元件或模拟集成电路构成,其电路结构复杂,不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运用单片机技术,通过巧妙的软件设计和简易的硬件电路,产生数字式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等幅值可调的信号。与现有各类型波形发生器比较而言,产生的数字信号干扰小,输出稳定,可靠性高,特别是操作简单方便。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波形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 (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8038)。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它用于产生被测电路所需特定参数的电测试信号。在测试、研究或调整电子电路及设备时,为测定电路的一些电参量,如测量频率响应、噪声系数,为电压表定度等,都要求提供符合所定技术条件的电信号,以模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待测设备的激励信号。当要求进行系统的稳态特性测量时,需使用振幅、频率已知的正弦信号源。当测试系统的瞬态特性时,又需使用前沿时间、脉冲宽度和重复周期已知的矩形脉冲源。并且要求信号源输出信号的参数,如频率、波形、输出电压或功率等,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精确调整,有很好的稳定性,有输出指示。信号源可以根据输出波形的不同,划分为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矩形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正弦信号是使用最广泛的测试信号。

现在,我们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设计一个能变换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简易发生器。

众所周知,制作函数发生器的电路有很多种。本次设计先通过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这是一种频率可调的移相式正弦波发生器电路,其频率稳定一般为实验所确定,然后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值来改变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此电路具有良好的正弦波和方波信号。它的制作成本不高,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子仪器。该函数发生器要求能输出频率范围可调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能够很好的实现本次试验的目的,将一些线性和非线性的元件与集成运放组合,输出性能良好的波形.由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的发生器产生相应的信号,通过相互转换实现多种波形的输出。正弦波可以由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之后通过过零比较器可产生方波,再积分可得三角波。通过调节 RC 振荡电路中的振荡电阻来实现频率可调。通过调节比例运算电路的反馈电阻来实现幅度可调,最终做成要求的函数发生器。

1.2 Multisim简介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1.2.1 multisim 10概述:

1.通过直观的电路图捕捉环境,轻松设计电路。

2.通过交互式SPICE仿真,迅速了解电路行为。

3.借助高级电路分析,理解基本设计特征。

4.通过一个工具链,无缝地集成电路设计和虚拟测试。

5.通过改进、整合设计流程,减少建模错误并缩短上市时间。

1.2.2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

NI Multisim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凭借NI Multisim,可以立即创建具有完整组件库的电路图,并利用工业标准SPICE模拟器模仿电路行为。借助专业的高级SPICE分析和虚拟仪器,能在设计流程中提早对电路设计进行的迅速验证,从而缩短建模循环。与NI LabVIEW和SignalExpress软件的集成,完善了具有强大技术的设计流程,从而能够比较具有模拟数据的实现建模测量。

NI 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NI Multisim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

脱节的这一问题。学员可以很方便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的再现出来,并且可以用虚拟仪器技术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仪表。

1.3 集成运放lm324简介

LM324系列器件带有差动输入的四。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每一组运算可用图1所示的符号来表示,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位相反;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同。

图1.3 lm324引脚连接图

LM324系列由四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运算放大器,其中专为从单电源供电的电压范围经营。从分裂电源的操作也有可能和低电源电流消耗是独立的电源电压的幅度。

应用领域包括传感器,直流增益模块和所有传统的运算放大器可以更容易地在单电源系统中实现的电路。例如,可直接操作的LM324系列,这是用来在数字系统中,轻松地将提供所需的接口电路,而无需额外的±15V电源标准的5V电源电压。

关键词: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信号发生器 multisim

2.方案设计与论证

2.1方案一

图2.1 方案一

本方案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电路框图如图2.1。用迟滞比较器与反相积分器首尾相串联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然后,采用差分放大器,作为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利用差分对管的饱和与截止特性进行变换,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此电路的输出频率就是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频率,将正弦波用比较器进行比较产生方波,调节比较电位,使得方波的占空比可以改变。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调试出正弦波,原因是差分电路难以达到绝对的对称。故未采用此方案。

2.2方案二

图2.2 方案二

本方案中正弦波与三角波的产生与方案二相同,用迟滞比较器与反相积分器首尾相串联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但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采用的是有源RC 二阶低通选频电路,电路框图如图2.2。

此电路结构、思路简单,运行时性能稳定且能较好的符合设计要求,但是由于有源RC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中的电容是与输出端相接,相当于形成一正反馈,若正反馈过大,可能引起滤波器自激,故未予采用。

2.3方案三

正弦波 方波 三角波

图2.3 方案三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电路框图如图2.3。先通过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此电路具有良好的正弦波和方波信号。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自己振荡电路,其实质是放大器引正反馈的结果。由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组成。它没有输入信号,而是通过电路中的噪声经过选频产生。该方案思路清晰,产品易制作,本次实验课设我们采取该方案。

积分电路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过零比较器

3.单元电路设计

3.1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3.1.1产生正弦振荡的条件:

正弦波产生电路的目的就是使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我们一般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正反馈,并创造条件,使其产生稳定可靠的振荡。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基本结构是:引入正反馈的反馈网络和放大电路。其中:接入正反馈是产生振荡的首要条件,它又被称为相位条件;产生振荡必须满足幅度条件;要保证输出波形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必须具有选频特性;同时它还应具有稳幅特性。因此,正弦波产生电路一般包括:放大电路;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电路个部分。

3.1.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判断及分类:

(1)放大电路:保证电路能够有从起振到动态平衡的过程,电路获得一定幅值

的输出值,实现自由控制。

(2)选频网络:确定电路的振荡频率,是电路产生单一频率的振荡,即保证电

路产生正弦波振荡。

(3)正反馈网络:引入正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等于其反馈信号。

稳幅环节:也就是非线性环节,作用是输出信号幅值稳定。

3.1.3判断电路是否振荡的方法:

(1)是否满足相位条件,即电路是否正反馈,只有满足相位条件才可产生振荡。

(2)放大电路的结构是否合理,有无放大能力,静态工作是否合适;

(3)是否满足幅度条件。

3.1.3正弦波振荡电路检验:

(1)则不可能振荡;

(2)振荡,但输出波形明显失真;

(3)产生振荡。振荡稳定后。此种情况起振容易,振荡稳定,

输出波形的失真小。

3.1.3分类:

按选频网络的元件类型,把正先振荡电路分为: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3.1.4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常见的RC正弦波振荡电路是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它又被称为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串并联网络在此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

图3.1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如图所示。当RC 1wo w ==时,RC 选频网络的相移为零,这样RC 串并联选频网络送到运算放大器同向输入端的信号电压Vi 与输出电压Vo 同相,所以RC 反馈网络形成正反馈,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为使在震荡建立期间信号做增幅震荡,应选择R1和R2可使Af ≥3,保证。因此它的起振条件为: ;它的振荡频率为: 。它主要用于低频振荡。要想产生更高频率的正弦信号,一般采用LC 正弦波振荡电路。它的振荡频率为: 。此外,石英振荡器的特点是其振荡频率特别稳定,它常用于振荡频率高度稳定的的场合。

RC 文氏桥振荡电路的稳幅作用是靠两个并联的二极管组成的,当输出信号较小时,二极管工作电流小,动态电阻大,电路的增益较大,引起增幅震荡过程。当输出幅度达到一定程度,二极管工作电流大,动态电阻小,电路的增益下降,电路的输出电压幅值将不再上升,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以此来达到稳幅的目的。

3.2正弦波变换成方波的工作原理

3.2.1电压比较器的功能

电压比较器是用来比较两个电压大小的电路,它的输入信号是模拟电压,输出信号一般是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稳定状态的电压。利用电压比较器可将各周期性信号转换成矩形波。

3.2.2过零比较器

参考电压为零的比较器称为过零比较器。按输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两种过零比较器,通常用阈值电压和传输特性来描述比较器的工作特性。阈值电压(又称门槛电平)是使比较器输出电压发生跳变时的输入电压值,简称为阈值,用符号UTH表示。

图3.2.1 过零比较器

本电路中该电路的作用是将正弦信号转变成方波信号,其传输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3.2.2 传输特性曲线

3.3 方波变换成三角波的工作原理

方波经过积分器就变成了三角波。但是此电路要求前后电路的时间常数配合好,不能让积分器饱和。

图3.3.1 积分电路原理

Vo-Vi 为积分关系,负号表示输入和输出信号相位相反。当Vi 为定值时,电容将恒流充电,输出电压为: t RC

Vi Vo -

=

当积分器输入信号为方波时,其输出信号为三角波,电路波形图如下:

图3.3.2 三角波发生器工作波形

图3.3.2 积分电路仿真图

3.4正负12V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3.4.1设计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T、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基本框图如图所示:

图3.4.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框图及波形

3.4.2各部分作用

1、电源变压器T:作用是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

2、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纹波成分,输出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U1。

3、滤波电路:经整流后的直流输出电压脉动性很大,不能直接使用,为减少其交流成分,常在整流电路后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将整流后的单向脉动直流电压中的纹波滤除掉,使其输出平滑的直流电压,这里我们采用接入滤波电容来组成滤波电路。

4、稳压电路:常用的稳压电路有两种形式:一是稳压管稳压电路,二是串联型稳压电路。二者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稳压管稳压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稳压管两端的电压稍有变化,会引起其电流有较大变化这一特点,通过调节与稳压管串联的限流电阻上的压降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3.4.3具体电路设计

在整流电路中我们采用全波整流桥,该电路的整流效果和输出电压波形为单项半波整流的两倍,在稳压电路中采用CW7812和CW7912型号的这两个集成稳压器芯片组成的具有同时输出固定的+12V、-12V电压的稳压电路。该电路对称性好,温度特性也近似一致。

图3.4.2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

3.4.4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性指标,包括允许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等;另一种是质量指标,用来衡量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程度,包括稳压系数(或电压调整率)、输出电阻(或电流调整率)、纹波电压(纹波系数)及温度系数。

4.电路仿真

4.1 总波形发生电路

图4.1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

该电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其功能是利用RC振荡产生特定频率的正弦波;第二部分为过零电压比较器电路,其功能为将正弦波转成方波;第三部分为积分电路,其功能为利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成三角波;此外,在积分电路之前设置一个电压跟随器,起到隔离作用,使过零电压比较器电路与积分电路不相互影响。

确定电路元器件参数:稳压管的作用是限制和确定方波的幅度,因此方波正负半周的对称性与稳压管性能有关。因此选用稳压管时,要选择性能好一些的两个管性能对称的稳压管,最好选用双向稳压管;R3是稳压管的限流电阻,阻值根据稳压管的电路确定;Rp1和Rp2给比较器提供门限电平,他们可以决定三角波的幅值.因此Rp1和R2的值应根据三角波的幅值决定。一般为了使三角波的幅值可调,常用电位器作为Rp1、Rp2和电容C的值决定三角波的频率f。一般是Rp1和R2的值确定后,可以先确定电容C的值,然后由f。=R2/(4Rp2Rp1C)来确定R4的值.Rp2若采用电位器,则三角波频率可调。为了减小积分漂移,电容C的值尽量取大些,但是C值越大漏电也越大,因此一般C不超过1uF;集成运放的选择用于比较器的运放要求速度应该高些。

通过改变反馈网络中的变阻RP3的阻值可以改变正弦波的输出波形的幅值;之后方波的输出波形也随之确定;通过改变变阻RP4的阻值可以改变三角波的输出波形的幅值。

4.2正弦波仿真

在变阻RP1、RP2百分比分别为50%,RP3百分比为25%,示波器输出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4.2正弦波仿真视图

由图可知T1的时间为1.315s,通道A为-1.660V。T2的时间为1.338s,通道A 为1.658V。由此可知仿真出的正弦波的幅值为:1.660V;峰-峰值为:3.318V;周期为46.154ms。

4.3方波仿真

图4.3方波仿真视图

由图可知T1的时间为736.976ms,通道A为-6.834V。T2的时间为760.908ms,通道A为6.812V。由此可知仿真出的正弦波的幅值为:6.812V;峰-峰值为:13.646V;周期为47.864ms。

4.4三角波仿真

图4.4三角波仿真视图

由图可知T1的时间为5.516s,通道A为-2.554V。T2的时间为5.180s,通道A 为2.513V。由此可知仿真出的正弦波的幅值约为:2.554V;峰-峰值为:5.067V;周期为24.786ms。

5.实物制作与调试

5.1焊接过程

1、在排版排线时注意疏密得体,各线方向最好一致,各个焊点之间独立,以免造成线路短路。

2、焊接电路时,注意焊接完成后,将烙铁头放回原位并关掉电源,避免造成旁人不经意受伤。

3、电路焊接完成后,在示波器上没能显示出波形。寻找电路焊接的错误,然后对电路进行修改,最终在示波器上显示出设计要求的波形。

4、调试时,积分电路中的三角波底部出现失真。在积分电路上并联一个100K微调电阻和一个0.1uF电容,通过调节电阻。最后得以实现三角波。

5、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与组员协调合作,分工有序,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导致整个设计的失败。

6、焊接芯片时,注意正负极以及各引脚的排序,避免焊接时电路连接错误,造成波形不能显示。

5.2实物图

总体外观:

图5.2.1总体外观拍摄图

信号发生器正面:

图5.2.2信号发生器正面拍摄图信号发生器背面:

图5.2.3信号发生器背面拍摄图

直流稳压电源正面:

图5.2.4直流稳压电源正面拍摄图直流稳压电源背面:

图5.2.5直流稳压电源背面拍摄图5.3调试波形

图5.3.1正弦波调试

实际调试中输出的正弦波波形如上图所示。其中Vmax=1.64V;Vmin=-1.64V;峰-峰值为3.28V。

5.3.2方波

图5.3.2方波调试

实际调试中输出的方波波形如上图所示。其中Vmax=7.00V;Vmin=-10.2V;峰-峰值为17.2V。

基于LM324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含原理图)..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12年12 月 5 日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一种电路的连接,实现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功能。将其接入电源,并通过在显示器上观察波形及数据,得到结果。 电压比较器实现方波的输出,又连接积分器得到三角波,并通过差分放大器电路得到正弦波,得到想要的信号。 NI Multisim 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过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凭借NI Multisim ,你可以立即创建具有完整组件库的电路图,并利用0工业标准SPICE模拟器模仿电路行为。本设计就是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并进行仿真。 关键词:电源、波形、比较器、积分器、Multisim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ircuit connection, to achiev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function generator. Their access to power, and through the display of waveform and data, and get the result. A voltage comparator to achieve a square wave output, in turn connected integrator triangle wave, and through the triangle wave - sine wave conversion circuit to see the sine wave, the desired signal. NI Multisim software combines intuitive capture and powerful simulation, an quickly, easily, efficiently for circuit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With NI Multisim, you can immediately create a complete component library circuitdiagram, and the use of 0 industry standard SPICE simulator to mimic circuit behavior. This design is the use of Multisim software in circuit diagram and carry out simulation Key words: power, waveform, comparator, an integrator, a converter circuit, Multisim

方波三角波转换

一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设计目的 1.学习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提高对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的认识。 2.掌握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分析、设计和调试方法。 3.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4.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法 二、 设计要求 1.复习教材中波形发生电路的原理。 2.根据所给的性能指标,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计算电路中的元件参数, 3.设计一个能产生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 4.能同时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度的2种波形:方波、和三角波; 5.可以用±12V 或±15V 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6.画出标有元件值的电路图,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 7实现方波和三角波输出电压:方波输出幅值110o p p U V -≤, 28o p p U V -≤。能够输出确定频率的三角波 三、 原理图 四、 设计说明书

1、设计题目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2设计目的 1.学习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提高对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的认识。 2.掌握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分析、设计和调试方法。 3.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4.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法 3、设计要求 1.复习教材中波形发生电路的原理。 2.根据所给的性能指标,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计算电路中的元件参数, 3.设计一个能产生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 4.能同时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度的2种波形:方波、和三角波; 5.可以用±12V或±15V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6.画出标有元件值的电路图,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 4、设计过程 实验器材 1)uA741 2片

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发生电路

波形发生电路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发生器。 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 Z、103H Z和104Hz;方波的输出电压峰峰值V PP≥20V (1)方案的提出 方案一: 1、由文氏桥振荡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 2、把文氏桥产生的正弦波通过一个过零比较器 从而把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3、把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积分器。转换成三角波。 方案二: 1、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然后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信号。 方案三: 1、由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用折线法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 (2)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方案一: 文氏桥的振荡原理:正反馈RC网络与反馈支路构成桥式反馈电路。当R1=R2、C1=C2。即f=f0时,F=1/3、Au=3。然而,起振条件为Au略大于3。实际操作时,如果要满足振荡条件R4/R3=2时,起振很慢。如果R4/R3大于2时,正弦波信号顶部失真。调试困难。RC串、并联选频电路的幅频特性不对称,且选择性较差。因此放弃方案一。 方案二: 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比较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就构成三角波发生器和方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是在三角波电压为固定频率或频率变化围很小的情况下使用。然而,指标要求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 Z、103H Z和104Hz 。因此不满足使用低通滤波的条件。放弃方案二。 方案三: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原理如同方案二。 比较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可以发现,在正弦波从零逐渐增大到峰值的过程中,与三角波的差别越来越大;即零附近的差别最小,峰值附近差别最大。 因此,根据正弦波与三角波的差别,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按不同的比 例衰减,就可以得到近似与正弦波的折线化波形。而且折线法不受频率 围的限制。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三来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3)工作原理: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 体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精选范文:《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2篇)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时,我就弄了很长时间,先是远离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连接电路,然后翻阅了大量书籍,查资料,终于在书中查到了有关章节,并参考,并设计出了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图。但在设计数字频率计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阅资料,虽找到了原理框图,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用数字是中来代替。在此,我深表遗憾!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案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设计 1 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方波- 三角波产生电路,要求方波和三角波的重复频率为500Hz,方波脉冲幅度为6- 6.5V,三角波为1.5-2V,振幅基本稳定,振荡波形对称,无明显非线性失真。 2 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直接产生三角波—方波。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 2.1 方案一 非正弦波发生器的组成原理是电路中必须有开关特性的器件,可以是电压比较器,、集成模拟开关、TTL与非门等;具有反馈网络,它的作用是通过输出信号的反馈,改变开关器件的状态;具有延迟环节,常用RC电路充放电来实现;具有其他辅助部分,,如积分电路等。 矩形经过积分器就变成三角波形,即三角波形发生器是由方波发生器和反向积分器所组成的。但此时要求前后电路的时间常数配合好,不能让积分器饱和。 如图1所示为该电路设计图。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积分器两大部分。如图所示为由迟滞比较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所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 器。构成迟滞比较器,用于输出方波;构成积分电路,用于把方波转变为三角波,即输出三角波。

图1 方案一电路设计图 U1构成迟滞比较器,同相端电位由和决定。利用叠加定理可得: 当时,U1输出为正,即 当时,U1输出为负,即 构成反相积分器,为负时,正向变化。为正时,负向变化。 当时,可得: 当上升使略高于0v时,U1的输出翻转到 同样,时,当下降使略低于0时,。 这样不断重复就可以得到方波和三角波,输出方波的幅值由稳压管决定,被限制在之间。 积分电路的输入电压是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而且不是,就是,所以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一设计实验目的 (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 (3)会运用EDA工具对所作出的理论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测试,进一步完善理论设计 (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 (5)掌握模拟电路的安装\测量与调试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 调试中所发生的问题 (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7)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 (8)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9)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一个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1)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频率在100HZ~2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 (2)正弦波-方波的输出信号幅值为6V。三角波输出信号幅值为0~2V连续可调 (3)正弦波失真度≦5%。 二实验中的仪器设备 三实验所用电路 调节方波脉冲宽度 调节正弦波失真程度 调节方波电压大小

调节反馈电路的放大倍数 四实验结果 1.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频率在~范围内连续可调;对应的时,对应的电容大小为1uf;对应的时,对应的电容大小为 2.方波的输出幅值为6V;正弦波的一级输出幅值为,二级输出幅值为;三角波峰值在0~4V内连续可调 3.正弦波失真度 一讨论 1.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1) 我们由一级电路得到的方波峰峰值达到24V左右,后通过分压电路得到 所需要的方波电压峰值为6V

(2) 正弦波也可以通过负反馈电路适当放大

2.建议或其它 555电路产生方波,通过RC电路得到三角波,也可以通过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转化,可以通过RC电路,或者通过低通滤波器,另外频率的调节可以通过可调电容! 器件清单表: 数量 LM358芯片 1 电阻 R8=R9 22kΩ 2 R1 1kΩ 1 R2 62kΩ 1 R3 100Ω 1 R4=R5=R6=10k 3 可调电阻 A 20k 1 R10 100k 1 电容 C3=470nF 1 C4=C5=10nF 2 可调电容 A=B=20nF 2 直流电源 Vcc=6v 1 555电路板 1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模拟电路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一、课程设计要求 1、一个题目允许两个人选择,共同完成电子作品,但课程设计报告必须各自独立完成。 2、课程设计报告按给定的要求完成,要上交电子文档和打印文稿(A4)。 3、设计好的电子作品必须仿真,仿真通过后,经指导老师检查通过后再进行制作。 4、电子作品检查时间:2010年3月4日,检查通过作品需上交。 4、课程设计报告上交时间:2010年5月20日前。 二、课程设计题目 方向一、波形发生器设计 题目1: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2: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3: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锯齿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4: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 ⑤锯齿波峰-峰值为2V; ⑥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方向二、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题目1: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1.5∽10V可调; ②输出电流I O m=3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 ③稳压系数Sr≤0.05; ④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题目2: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负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1.5∽10V可调; ②输出电流I O m=3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 ③稳压系数Sr≤0.05; ④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题目3:设计制作一串联型二路输出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一路输出直流电压12V;另一路输出5-12V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②输出电流I O m=200mA; ③稳压系数Sr≤0.05;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产生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 发生器设计 课 程 名 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电气及其自动化(2)班 学 生 姓 名 李丽 学 号 1104102067 课程设计地点 C206 课程设计学时 1周 指 导 教 师 赵国树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1、绪论 (4) 1.1相关背景知识 (4) 1.2课程设计条件................................................... . (4) 1.3课程设计目的.......... (4) 1.4课程设计的任务 (4) 1.5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5) 2、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5) 2.1原理框图 (4) 2.2总体设计思路 (5) 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5) 3.1 正弦波产生电路 (5) 3.1.1正弦波产生电路 (5) 3.1.2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6) 3.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 (8) 3.2.1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图 (6) 3.2.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8) 3.3 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 (11) 3.3.1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图 (11) 3.3.2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13) 4、电路仿真结果 (13) 4.1正弦波产生电路的仿真结果 (14) 4.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 (14) 4.3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 (15) 5、设计结果分析与总结 (16)

1、绪论 1.1相关背景知识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生产测试、仪器维修和实验室,还广泛使用在其它科技领域,如医学、教育、化学、通讯、地球物理学、工业控制、军事和宇航等。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 1.2课程设计条件 以本学期学习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为知识背景,我们知道通过放大器、比较器等元器件可构成集成电路、反馈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等一系列组合放大电路。信号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模拟信号是时间和幅度连续变化的信号。通过传感器我们可以将各种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进过一系列信号的处理。如滤波、幅度放大等,我们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号。 正弦波振荡电路。在通信、广播、医疗、电视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非正弦波产生电路。在一些电子系统中,如数学领域,方波、三角波的应用都是极其广泛的。 1.3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模拟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的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1.4课程设计的任务 ①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 ②能同时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度的三种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③用±5V电源供电。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 ①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②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③也可以通过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8038来实现… 先是对电路的分析,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下保证最经济。最方便。最优化的死亡合剂策略。然后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观察效果并与要求的性能指标作对比。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设计.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设计 1 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要求方波和三角波的重复频率为500Hz ,方波脉冲幅度为6-6.5V ,三角波为1.5-2V ,振幅基本稳定,振荡波形对称,无明显非线性失真。 2 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直接产生三角波—方波。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 2.1 方案一 非正弦波发生器的组成原理是电路中必须有开关特性的器件,可以是电压比较器,、集成模拟开关、TTL 与非门等;具有反馈网络,它的作用是通过输出信号的反馈,改变开关器件的状态;具有延迟环节,常用RC 电路充放电来实现;具有其他辅助部分,,如积分电路等。 矩形经过积分器就变成三角波形,即三角波形发生器是由方波发生器和反向积分器所组成的。但此时要求前后电路的时间常数配合好,不能让积分器饱和。 如图1所示为该电路设计图。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 积分器两大部分。如图所示为由迟滞比较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所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1U 构成迟滞比较器,用于输出方波;2U 构成积分电路,用于把方波转变为三角波,即输出三角波。

图1 方案一电路设计图 U1构成迟滞比较器,同相端电位p V 由1O V 和2O V 决定。利用叠加定理可得: 21211211211) ()(O V V O V P V R R R R R V R R R R V ?++++?++= 当0>P V 时,U1输出为正,即Z O V V +=1 当0

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设计题目: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班级: 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等级(分数)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姓名:学号:

目录 一、设计意义 (1) 1.1信号发生器的概述 (1) 1.2预计完成步骤 (1) 1.3制定的措施 (1) 二、设计方案比较 (1) 2.1三角波发生电路设计方案一 (1) 2.2三角波发生电路设计方案二 (3) 三、电路组成框图 (5) 四、电路原理图 (5) 五、组装及仿真指标测试 (7) 六、总结 (8) 七、参考文献 (9)

一、设计意义 1.1信号发生器的概述 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里的用途非常广泛,在数字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也常常需要方波,三角波,的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目前我们实验室用的较多的波形发生器主要有两种:低频正弦波发生器和通用多波形发生器,前者只能产生正弦波,调节范围不大,但是信号稳定,失真度底,主要用在对波形有很高的要求的实验中;后者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也有的能产生三种以上波形。 本次课程设计是做一个能够产生三角波电路的设计。 由理论分析知,电压比较器可以产生方波,积分电路可以产生三角波。 1.2预计完成步骤 任务一 总体设计 任务二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设计 任务三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安装 任务四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仿真和调试 1.3制定的措施 使用National Instruments Multisim 编辑电路原理图。并且进行理论仿真。 在几个方案中选择具有可行性以及稳定性强的的电路原理图。 对选定的原理图进行安装调试。 二、设计方案比较 2.1三角波发生电路设计方案一 图1 三角波发生电路(一) 三角波电路波形可以通过积分电路实现,把方波电压作为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入,在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出就得到了三角波。 如图1所示电路输入方波电压,可见,输出为三角波。图中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 Z U U ±=01 ,他的输入电压时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0U ,根据叠加原理,集成运放1A 同相输 入端电位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仿真

1、集成运放的应用电路 (1)参考电路图如下: (2)应用仿真库元件,3D元件分别进行仿真,熟悉示波器的使用2、电流/电压(I/V)转换器的制作与调试 (1)参考电路图如下:

(2)要求将0~10毫安电流信号转换成0~10伏电压信号。(3)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完成制作与调试。 (4)填写下表,分析结果。 3、电压/电流(V/I)转换器的制作与调试(1)参考电路图如下: (2)要求将0~10伏电压信号转换成0~10毫安电流信号。(3)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完成制作与调试。 (4)填写下表,分析结果。

4、电子抢答器制作 (1)参考电路图如下: (2)电路的工作原理: 本电路使用一块时基电路NE555,其高电平触发端6脚和低电平触发端2脚相连,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当加在2脚和6脚上的电压超2/3V CC时,3脚输出低电平,当加在2脚和6脚上的电压低于1/3V CC时,3脚输出高电平。按下开关SW,施密特触发器得电,因单向可控硅SCR1~SCR4的控制端无触发脉冲,SCR1~SCR4关断,2脚和6脚通过R1接地而变为低电平,所以3脚输出高电平,绿色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此时抢答器处于等待状态。 K1~K4为抢答键,假如K1最先被按下,则3脚的高电平通过K1作用于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SCR1导通。红色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9V电源通过LED1和SCR1作用于NE555的2脚和6脚,施密特触发器翻转,3脚输出低电平,LED5熄灭。因3脚输出为低电平,所以此后按下K2~K4时,SCR2~SCR4不能获得触发脉冲,SCR2~SCR4维持关断状态,LED2~LED4不亮,LED1独亮说明按K1键者抢先成功,此后主持人将开关SW起落一次。复位可控硅,LED1熄灭,LED5亮,抢答器又处于等待状态。 220V市电经变压器降压,VD1~VD4整流,C滤波,为抢答器提供+9V直流电压。VD1~VD4选IN4001,C选用220μF/15V。R1和R2选1KΩ,LED1~LED4选红色发光二极管,LED5选绿色发光二极管。SW为拨动开关,K1~K4为轻触发开关,单向可控硅选2P4M,IC 为NE555。 (3)完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5、交替闪光器的制作与调试 (1)参考电路图如下:

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题目: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 角波产生电路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班级 14级电信1班 学号 1430140227 学生姓名邓清凤 指导教师黄川

完成日期: 2015 年 12 月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3) 2 设计方案 (3) 3设计原理分析 (5) 4实验设备与器件 (8) 4.1元器件的引脚及其个数 (8) 4.2其它器件与设备 (8) 5实验内容 (9) 5.1 RC正弦波振荡器 (9) 5.2方波发生器 (11) 5.3三角波发生器 (13) 6 总结思考 (14) 7 参考文献 (15)

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姓名:邓清凤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摘要]本设计是用12V直流电源提供一个输入信号,函数信号发生器一般是指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电路形式可采用由运放及分立元件构成:也可以采用单片机集成函数发生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本课题采用UA741芯片搭建电路来实现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电路。 [关键词]直流稳压电源12V UA741集成芯片波形函数信号发生器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并且在proteus中仿真出来在同一个示波器中展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2)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并完成电路的测试。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4)答辩、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书 2 设计方案 方案一:采用UA741芯片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优点:分立元件结构简单,可用常用分立元器件,容易实现,技术成熟,完全能够达到技术参数的要求,造价成本低。 缺点:设计、调试难度太大,周期太长,精确度不是太高。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三、课程设计任务 课题4 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学习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方法; 2、掌握其各单元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3、进一步熟悉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在检修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的设备时,经常需要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中的故障部位的高低电平进行测量,以便分析故障原因。使用这些仪器能较准确地测出被测点信号电平的高低和被测信号的周期,但使用者必须一面用眼睛看着万用表的表盘或者示波器的屏幕,一面寻找测试点,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本课题所设计的仪器采用声音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用不同声调的声音来表示,使用者无须分神去看万用表的表盘或示波器的荧光屏。 1、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低电平<1V,高电平>3V; (2)用1.5KH 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高电平; (3)用500H 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低电平;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产生电路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课题: 设计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满足以下要求: (1)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频率在100HZ~2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 (2)正弦波-方波的输出信号幅值为6V,三角波输出信号幅值为0~2V连续可调; (3)正弦波失真度≦5% 二、课程设计目的: (1)巩固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 (3)会运用EDA工具对所作出的理论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测试,进一步完善理论设计; (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 (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6)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 三、电路方案与系统、参数设计 (1)电路系统设计及功能框图 设计要求为实现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之间的转换。正弦波可以通过文氏桥RC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通过滞回比较器可以转换成方波,方波通过一个积分电路可以转换成三角波,三角波的幅值要求可调。各个芯片的电源可用±12V

(2)单元电路设计 1.正弦波发生器实验原理 常见的RC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RC 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它又被称为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串并联网络在此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 产生正弦振荡的条件: 正弦波产生电路的目的就是使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我们一般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正反馈,并创造条件,使其产生稳定可靠的振荡。 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基本结构是:引入正反馈的反馈网络和放大电路。接入正反馈是产生振荡的首要条件,它又被称为相位条件;产生振荡必须满足幅度条件;要保证输出波形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必须具有选频特性;同时它还应具有稳幅特性。 振荡频率与起振条件 1)振荡频率: 01 2f RC = π 2)起振条件: 当f = f0 时, 31=F 由振荡条件知:1AF >,所以起振条件为: 3>A 同相比例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F 41u R A R =+ ,即要F 4 2R R > 正弦波产生电路一般包括: 放大电路、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电路个部分。

集成运放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

集成运放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设计思路,搭接出最简单的电路,获得固定频率、幅度的三角波、方波输出。 2.理解独立可调的设计思路,搭接出频率、占空比、三角波幅度、三角波直流偏移、方波幅度、方波直流偏移均独立可调的电路,调整范围不限。 3.理解分块调试的方法,进一步增强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思路 利用集成运放构成的比较器和电容的充放电,可以实现集成运放的周期性翻转,进而在输出端产生一个方波。这个电路如图2.3.1所示,它的工作原理请参阅相关教科书。注意在这个电路中,给电容的充电是恒压充电,随着电容电压的升高,其充电电流越来越小,电容电压上升也越来越缓慢。理论分析可知,电容上电压的变化,是一个负指数曲线。因此,这个电路只能实现方波发生。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负指数曲线在工作过程中是不停地正向充电、反向放电,已经和三角波有些类似。如果能够使得电容上充电电流固定,则其电压的上升或者下降将是线性的,就可以在电容端获得一个三角波。 我们可以立即联想到这样一个事实:当积分器的输入是固定电压,则其输出是线性上升或者下降的。因此,将图2.3.1中的RC充电电路去掉,用一个积分器替代,并考虑到极性,再增加一级反相电路,就可以实现三角波的产生,如图2.3.2所示。 图2.3.2电路使用了3个集成运放。电路设计者认为,A3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它仅仅完成了1倍的反相放大,这个功能完全可以利用A1的输入端极性进行巧妙设计来实现。为了节省1个运放,设计者给出了新的电路,如图2.3.3所示,它仅使用2个运放。

图2.3.3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请参阅相关教科书。图中稳压管DZ和电阻R3组成稳压电路,目的是克服运放输出的不对称。 本实验在实现上述基本电路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下列6个量:三角波和方波共有的频率、共有的占空比、三角波的幅度、方波的幅度、三角波的直流偏移、方波的直流偏移,其中每个量都由一个独立的电位器控制,当调节某个量时,其它5个量不能发生变化。这就是独立可调的要求。 本实验将给出一个独立可调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要求学生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用运放、电阻、电容、稳压管等元器件,自己实现搭接。然后在搭接好的电路上,观察、调节、记录,体会其中的设计思想。 三、实验原理 图2.3.4是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最终电路。其中A1、A2、A3及其附属电路,完成三角波、方波的发生,并且实现频率和占空比的可调。A4、A5及其附属电路,实现三角波和方波的幅度、直流偏移可调。 图2.3.4电路与图2.3.3电路有3点主要的区别。第一、用R13、RW2、DZ1、DZ2组成一个双向电阻值不同的电路,取代图2.3.3中的积分器电阻R,使得积分器工作过程中,正向充电和反向放电的时间常数不一致,三角波上升斜率和下降斜率大小不同,造成方波的占空比不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用一个电位器调节,无论在什么位置,积分器的正向时间常数和反向时间常数的和,是一个常数,就造成单纯调节RW2,只改变占空比而不会改变频率。第二、在稳压管输出和积分器之间,加入A3构成的反相放大器,可以通过RW1调节积分器输入电压大小,进而改变积分器输出电压变化斜率,造成波形发生的频率变化。这样,uo1产生方波,uo2产生三角波。这两个波形的频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积分器两大部分。如图6. 5所示为由迟滞比较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所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A1构成迟滞比较器,同相端电位Vp由VO1和VO2决定。利用叠加定理可得: 当Vp>0时A1输出为正,即VO1 = +Vz;当Vp<0时,A1输出为负即VO1 = -Vz A2构成反相积分器 VO1为负时,VO2 向正向变化,VO1 为正时,VO2 向负向变化。假设电源接通时VO 1 = -Vz,线性增加。 当VO2上升到使Vp略高于0v时,A1的输出翻转到VO1 = +Vz 。

四、报告要求 1、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2、课题的不同方案设计和比较,说明所选方案的理由。 3、电路各部分原理分析和参数计算。 4、测试结果及分析: (1)实测输出频率范围,分析设计值和实测值误差的来源。 (2)对应输出频率的高、中、低三点,分别实测输出电压的峰-峰值范围,分析输出电压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原因。 (3)频率特性测试,在低频端选定一个输出幅值,而后逐步调高输出频率,选12~15个测试点,用示波器观测输出对应频率下的输出幅值,填入自己预做的表格,画出电路的幅频特性。 注意:输出幅值一旦选定,在调节输出测试频率点过程中,不能再动! (4)画出示波器观测到的各级输出波形,并进行分析;若波行有失真,讨论失真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 5、课题总结 6、参考文献 2、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1)按图11-2所示电路及参数接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_带LED闪光灯的音响电路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带LED闪光灯的音响电路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自动化09-05 姓名: 学号:3

目录 第1章内容摘要 (3) 1.1大概内容 (3) 1.2设计指标 (3) 第2章系统框图 (4) 第3章各单元电路设计 (5) 3.19V直流稳压电源 (5) 3.2语音放大电路 (5) 3.3555振荡电路 (5) 3.4LED闪烁电路 (5) 第4章电路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6) 4.19V直流电源电路 (6) 4.2语音放大电路 (6) 4.3555振荡电路 (7) 4.4LED闪烁电路 (8) 第5章元器件清单 (10) 第6章电路特点 (11) 6.1电源电路 (11) 6.2语音放大电路 (11) 6.3555振荡电路和LED闪光灯 (11) 第7章心得体会 (12) 第8章参考文献 (13)

第1章内容摘要 1.1 大概内容 该系统由电源电路,语音放大电路,555振荡电路和LED电路四部分组成。由电源电路进行为两个系统供电,语音放大电路实现音频信号滤除和信号放大并在喇叭输出,555振荡电路产生矩形波控制LED灯进行闪烁,LED电路摆出形状引出电源引脚。 1.2 设计指标 该系统有三部分功能组成,一个是电源输出,一个是音响放大,还是一个是LED灯光闪烁。 电源要求输出9V直流电压,带载能力较强,电压稳定。 语音电路放大要求输出清晰的音响。 555控制电路要求输出矩形振荡波形。 LED电路围成一个太阳形状,共分三层,内层12个红色LED灯,中层6个黄色LED灯,外层6个红色LED灯。要求中层和外层交替闪烁,内层一直亮。

第2章系统框图

正弦波与方波的相互转换

正弦波与方波的相互转 换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课题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正弦函数发生器设计 组别:20组 组长:2011级杨会 组员:2011级胡原彬 组员:2011级廖秋伟 2013年7月10日 目录

正弦函数发生器一.设计要求 1.用运算放大器产生一个1000HZ的正弦波信号。 2.将此正弦波转换为方波。 3.再将此方波转换为正弦波。 4.限用一片LM324和电阻、电容。 二.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模块: 1. 用振荡电路产生1000HZ的正弦波信号; 2. 用一个过零比较器把正弦波变为方波; 3. 用RC滤波电路从方波中滤出正弦波; 4. 检测波形用放大器还原振幅。

三.设计方案 ㈠用运算放大器产生1000HZ 的正弦信号 用RC 和一个运放组成文氏电桥振荡电路,调节RC 选频电路来产生1000HZ 的正弦 波。 ㈡ 将正弦波转换为方波 用一个运放接成过零比较器就可以把正弦波转换为方波。但会存在少许误差。 ㈢将方波转换为正弦波 用电阻和电容组成RC 滤波电路,选择合适的数据参数就能实现把方波变为正弦波。 ㈣还原波形 用一个同相放大器把波形的幅度放大还原。

四.设计步骤及参数的确定 ㈠用运算放大器产生1000HZ的正弦信号 用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一个运放组成文氏电桥振荡电路,电路图如下。 参数选择中最重要的是R6和C2的值选择,因为它们是选频电路。f=1/2ΠRC 。 f=1000HZ,所以可以确定RC的值。 ㈡正弦波转换为方波 用一个运放接成过零比较器如下图,通向端接信号输入,反向端接地。只要输入信号电压大于或小于零,信号就发生跳变,可以把正弦波转换为方波。 ㈢方波转换为正弦波 用电阻和电容接成RC滤波电路。在R2和C3过后的节点处波形是三角波,最后输出是正弦波。 ㈣还原波形 1.在RC滤波电路输出的正弦波,幅度变小了约9倍的样子,用一个同向放大器放大它的幅度。 2.因为同向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A=1+R12/R11 。所以确定R11=8k欧姆,R12=1k欧姆。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

目录 1.设计要求 (2) 2.设计方案与论证 (2) 3.设计原理 (4) 3.1硬件分析 (4) 3.1.1总体电路图 (4) 3.1.2三角波产生电路 (4) 3.1.3 门限电压的估算 (5) 3.1.4矩形波产生电路 (6) 3.1.5工作原理 (6) 3.1.6三角波整流电路 (7) 3.1.7调幅电路 (8) 3.1.8偏置电路 (10) 3.2 multisim软件简介 (11) 4.元器件清单 (12) 5.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13) 6.硬件制作与调试 (13) 7.设计心得 (14) 8.参考文献 (14)

1.设计要求 在研制、生产、使用、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器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时,都需要有信号源,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加到被测器件、设备上,用其他测量仪器观察、测量被测者的输出响应,以分析和确定它们的性能参数。 而波形发生器是它们中一种更为常用的信号源,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本次课程设计应用所学电路设计构成可产生三角波形,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二极管整流网络对所产生的三角波整流为正弦波,再对正弦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使用模拟或者数字的方法设计一个频率可调的三角波发生器,并利用二极管网络将三角波整成正弦波。对正弦波作进一步处理: 1) 使正弦波峰峰值可变 2) 使正弦波可叠加直流偏置 3) 频率调节范围50Hz~100KHz 分析原理,设计电路,正确选择参数,在实现电路仿真的基础上搭建和调试硬件电路。 2.设计方案与论证 本次课程设计应用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方波,再应用积分电路对所产生的方波进行一次积分产生三角波,用二极管整形网络对三角波进行整流使之产生不失真的正弦波。对正弦波进一步处理:用反相放大器对产生的波形进行放大,后跟反相加法器对正弦波进行直流偏置。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仿真。 总体框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