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药禁忌及中药的用法
中药用药的四大禁忌

中药用药的四大禁忌为了能够保证药效的发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减少药物过敏的发生,我们在服药的时候一定要掌握用药禁忌,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中药用药禁忌常识,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记。
1.配伍禁忌所谓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或皮坏和降低原药物的药效,因此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
(1)中药配伍禁忌:中药配伍禁忌的范围主要包括药物七情中相反、相恶两个方面的内容。
历代医家对配伍禁忌药物的认识都不一致,金元时期才把药物的配伍禁忌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并编成歌诀传诵至今。
十八反歌最早见于金张子和《儒门事亲》: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首见于明代刘纯《医经小学》: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钼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燈炙熄莫相依。
(2)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出现现毒副作用而影响临床疗效。
在中西药并用,或中西药在一日之内交替使用时,都必须严枰格掌屋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1)形成难溶性物质:如四环素族及异烟肼等能与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骨、牡蛎、瓦楞子等所含钙、镁、铁、铝等离子产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络合物,影响前者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2)影响药物的分布与排泄:如磺胺类药物与富含有机酸的乌梅、蒲公英、五味子、山楂等同用,可致磺胺在尿中形成结晶;这类中药还可增加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药在肾脏的重吸收,引起蓄积中毒。
3)抑制酶活性:砷可与酶结合形成不溶化的沉淀而使酶失活,故酶类西药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终生、淀粉酶、胰酶等不能与含砷中成药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小儿奇应丸、解毒消炎丸等合用。
4)酸碱中和:如山楂、山茱萸、五味子及乌梅丸、山楂丸、保和丸、六味地黄丸等酸性中药不应与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等碱性药合用,两者疗效均受影响。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Company Logo
◇禁用:绝对禁止。剧毒药,药性作用 禁用:绝对禁止。剧毒药, 峻猛,堕胎作用较强。 峻猛,堕胎作用较强。 毒性较强的药物:如巴豆、 毒性较强的药物:如巴豆、牵牛 毒性猛烈及堕胎作用较强:如三棱、 毒性猛烈及堕胎作用较强:如三棱、莪术 ◆不能用于堕胎 应从禁忌药的角度来认识、对待。 ◇应从禁忌药的角度来认识、对待。 ◇不可靠,不安全。 不可靠,不安全。
Company Logo
二.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 药性各异,适应不同证候。 ◆药性各异,适应不同证候。 ◆注意各药的“使用注意”。 注意各药的“使用注意” 三.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含义: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 ◆含义: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 ◇对母体不利 ◇对胎儿不利 ◇对产程不利 ◇对小儿不利
Company Logo来自Company Logo
四.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 又称食忌、 ◆又称食忌、忌口 病证食忌:根据病情,忌食某些食物, ◆病证食忌:根据病情,忌食某些食物, 以利早愈。 以利早愈。 一般:生冷、辛热、油腻、腥膻、 ◇一般:生冷、辛热、油腻、腥膻、刺 激。 ◆服药食忌 忌食可能妨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忌食可能妨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影响 药物吸收的食物 ◇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 ◇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 反配伍关系的食物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LOGO
◆用药禁忌内容: 用药禁忌内容: ◇配伍禁忌 ◇证候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
Company Logo
一.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 含义: ◆含义: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或增强剧烈 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应避免。 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应避免。 内容: ◆内容: ◇“十八反 十八反” ◇“十八反”: 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 ●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 瓜蒌( 天花粉)、贝母( )、贝母 瓜蒌(皮、仁、天花粉)、贝母(川、 )、白蔹 白蔹、 浙)、白蔹、白及 甘草反海藻、甘遂、大戟( ●甘草反海藻、甘遂、大戟(京、 )、芫花 红)、芫花 藜芦反人参、沙参、玄参、苦参、 ●藜芦反人参、沙参、玄参、苦参、 丹参、细辛、 丹参、细辛、芍药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老鹳草味辛、苦,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毒,止泻痢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证,泄泻,痢疾,疮疡。
内服:煎服,9-15g;或熬膏、酒浸服。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用。
2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肠痈肺痈,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
内服:煎服,6-15g。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慎用。
《本草汇言》:“久病胃虚牌弱,泄泻不食之症,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
”3木通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的功效。
主要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经闭乳少、喉痹咽痛、湿热痹痛等。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饮食禁忌:1、忌食油腻生湿之物。
2、忌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如烈酒、原醋辣椒、酸味水果李、杏等。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4荠菜味甘、淡,性凉;归肝、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明目,止血的功效。
主治水肿证、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血热出血、淋证、崩漏等。
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入丸、散。
外用:捣汁点眼。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5臭梧桐味辛、苦、甘,性凉;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平肝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证,风疹,湿疮,头痛眩晕。
内服:煎服,5-15g;研末服,每次3g。
外用:适量。
用于高血压病不宜久煎。
注意事项:臭梧桐经高热煎煮后,降压作用减弱。
6荷叶味苦,性平。
归肝、脾、胃经主要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3~10g。
荷叶炭3~6g。
注意事项:《本草从新》:“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7生铁味辛,性凉;归肝、心经具有平肝镇惊的功效。
主治肝郁火盛之怒狂阳厥证所致癫狂,热病痰内服:煎服,30-60g。
或入丸、散剂。
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肝虚及中焦虚寒者慎用。
落壅发狂,头痛;易惊善怒,失眠,疮疡肿毒,关节酸痛或扭伤疼痛等。
400种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4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鹿角味咸,性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痛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
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注意事项:1、阴虚火旺者禁服。
2、《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者不宜服。
3、《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忌之。
2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
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大剂量可用15-30g。
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4)茶碱可以减弱白芍对肠收缩的抑制作用,不宜同用。
注意事项:1、白芍属寒凉之品,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妇人月经不调属虚寒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汗出者忌用。
2、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
3、白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孕妇产后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3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
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
内服:煎服,10-20g,大剂量30-60g。
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生肌敛疮、利水退肿宜生用,补脾益气升阳宜炙用。
中草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中草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一、正确选药
在选择中草药时,应根据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的草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因此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草药。
同时,应注意草药的质量,选购时应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以确保草药的质量和安全。
二、合理配伍
中草药的配伍十分重要,配伍不当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配伍草药时,应根据草药的药性和功效进行合理搭配,避免出现配伍禁忌。
同时,应注意草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三、适量用药
中草药的用量和用法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适当调整。
过量使用草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而用量不足则可能影响药效。
因此,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的指导,合理控制用药的剂量和次数。
四、注意药物保存
中草药的保存需要注意干燥、通风和防潮等条件。
在保存草药时,应将其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同时,应注意草药的有效期,过期的草药不应使用。
五、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在使用中草药时,应注意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一些草药可能对某些人群或特定病情有禁忌,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此外,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谨慎使用中草药。
中药用药禁忌

热性病 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胸痹患者 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 应忌食胡椒、 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脾胃虚弱 应忌食油炸粘腻、不易消化食物; 疮疡、皮肤病患者 ,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
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等等。
(二)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 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甚或发生毒性 反应。
和“十九畏”。
(1)十八反:
五代后蜀韩保昇修订《蜀本草》时,首 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恶者六十种, 相反者十八种”。
今人所谓“十八反”之名,盖源于此。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 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最早见于张子和的《儒门事亲》。 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 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 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 何首乌忌葱、蒜、萝卜等等,指出服用某 些药物时不可同食某些食物。
1、人参、党参:“忌萝卜、绿豆、山楂”(《品汇精 要》)。 2、地黄:“忌萝卜、蒜、萝卜”(《品汇精要》)。 3、茯苓:“忌米醋”。
4、甘草:“忌鲢鱼”。
5、薄荷:“忌鳖肉”。 6、地龙:“忌豆腐”。 7、火麻仁:“忌牡蛎”(《药性论》)。 8、郁李仁:“忌牛羊肉”(《得配本草》)。
(2)十九畏: 相畏为中药七情之一,内容亦如前述。 但从宋代开始,一些医药著作中,出现 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 经》“相畏”的意义相悖。 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 情况下提出的。
〖十九畏歌诀〗: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10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10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丁香辛、温,脾、胃、肾经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2~5克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辛、甘、温。
归肝、肾、脾经。
1、具有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无3刀豆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1、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
2、主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
无4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1、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无5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
主治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
外用:捣敷。
无6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内热消渴等。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甘遂。
与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等碱性药物合用降低药效。
2、中西药配伍禁忌:(1)慎与维生素C及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2)慎与降糖药同用。
7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
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
主治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
中药学第16讲中药的禁忌(二)

中药的剂量
下面第二个问题,病证用药禁忌,也可以叫证候用药禁忌,这个问题是我们这个教材增加的。这个其实是用药禁忌里面内容最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大的一个部分。因为药物都是有利有害两个方面,每一种药物或者某一类药物,它能够适应这一类的病证,它就一定不适应另外的一类病证,那么不适应的这一类病证就叫做病证禁忌,在用药的时候就不能使用。比如说清热药是治疗里热证的,那么虚寒证它就不适用,对虚寒证就有害,就不能用;温里药是治疗里寒证的,对里热证它就不用;泻下药一般是用于便秘的,那么腹泻就不使用。所以我们以后学的每一味药、每一类药,它都有适合的一类病证,也有不适合的一类病证。那么不适合的一类病证,它不应当使用,这个就是病证禁忌。这个病证禁忌的内容实际上就已经分散在了每一个章节的概述“使用注意”当中,我们以后在各论当中,学习每一类药的时候都有一个“使用注意”,这个“使用注意”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证候禁忌。另外一部分注意就是因为药材的原因,比如说要先煎、要后下,或者有毒性等等,那个不是普遍的,相对要次要一些。所以把每一个章节“使用注意”当中不适合的病证概括起来,那就是我们这里的病证禁忌或者证候禁忌。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简单的把它阅读一下,知道这个证候禁忌是什么意思。它的含义就是某一类病证它不适合用某一类的药,或者某一些药,这个就叫病证禁忌。具体的内容我们把以后那些章节的(该内容)都浓缩到了下面,下面自己简单的看一下。通过每一章的学习,就会加深。每章都分散了。所以过去的一些教科书上没有这部分的内容,因为它散见在不同的章节。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这是临床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用药禁忌,所以我们这里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归纳在这个地方,前后呼应,这样便于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以后再来慢慢的加深,这样会有好处,所以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讲。第三,妊娠用药禁忌,就是妇女在妊娠期间除了要终止妊娠以外,而不能使用的药物,这个就叫妊娠禁忌。或者要禁止使用的药物,这个叫做妊娠禁忌。凡是在妇女妊娠期间,对孕妇本身或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胎儿今后各方面有不利影响,这样的药都不能使用,都属于妊娠禁忌的范畴。但是在本草文献当中,首先强调的最主要的还是不要引起流产堕胎。对其他的因素也是有考虑的,但是有时候强调的不够。所以我们这里就是在第二段当中,妊娠用药禁忌主要是避免引起堕胎。此外,凡是对母体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程不利,对产后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等等,都是属于妊娠禁忌的范畴。我们就是把它明确一些,就是有利于孕妇的健康,保护母亲的健康,更有利于优生,为了儿童的健康,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用药的时候要高度重视的。但是历代的中药学里面,把妊娠禁忌药就分为了两类,一类是禁止使用的,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另外一种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很少量的短时间的用一点的。前面的叫做禁用药,后面的叫做慎用药。一般禁用的药就是在第三段,就是毒副药,堕胎作用比较强的和比较峻猛的药,毒副作用强的,堕胎作用明显或者作用峻猛;那么慎用的药(有)活血化瘀的药,行气药,泻下药当中的攻下药,温里药当中的一部分,这样的,也就是说偏性比较明显的,作用稍稍强一点的,这样的一些(药)看来没有什么明显的毒性,但一般也要慎用。实际上对于孕妇来讲,没有必要尽量的少用药。所以清代有一个医药学家叫周学霆,他就说孕妇“妊娠禁忌,没有一定之方,没有一定之药。什么药都可以用,什么药都可以不用。就是说她该用的时候她可以不禁忌,不用的时候都是禁忌药。当然他那个有一定的哲理,他的意思就是告诫在妊娠期间用药要非常的小心谨慎,在不是不得已的情况一般不要乱用药。这个确实是一个经验之谈。那么我们在学了这一部分的时候,对于具体药物不要求大家去背,哪些具体的药,就掌握这个原则。那么如果禁用的药,比如说是毒药、峻猛的容易引起堕胎的,我们学了以后知道这个药是毒性比较强的,作用比较峻猛的,那我们就可以把它列为禁忌。凡是我们书上说的慎用的,有活血作用的,有行气作用的,有攻下作用的以及温性比较强的,这样的一些药物,不管它在哪一个章节。比如清热当中也有活血药,或者其他章节也有,不一定都在那一章,原则上要尽量谨慎的使用。就掌握这么一个基本的原则。具体的药物,因为我们这里也是举的一个重点,也就是我刚才说的,没有一定之药,比如说有的很安全的(药),对于某一个孕妇她的特殊的情况,她不适合。比如说清代的医家陈修园,很有名的,福建有名的一代名医,他就有体会。很多书上都是说黄芩是安胎的,但是她的夫人用黄芩就不安胎,反而引起了流产堕胎,所以他对这个黄芩非常有感受。那么就是说不该用的时候什么药都不要用,包括书上说的能安胎的药,不对症的时候都不能乱用,就掌握这么一个原则。这个部分的内容也是看一下。但是中药对于妊娠用药禁忌,应该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究竟这个药用了以后,比如说有的药物引起婴儿的畸形这一类的,过去很少有这方面的深入的研究,这些都是临床的时候要高度注意。所以昨天那个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就包括了这样一些内容,实际上也有药物对妊娠期间的不良影响,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加强这方面的观察和研究。第四个问题,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也就是说患者在生病服药的期间,前人往往告诫有的药(和)食物不能同时使用。所以很多患者在医院来就诊的时候,当你医生处完方以后,他都要问医生,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实际上就是说在患者的心目当中,他们都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非常重视的,因为它确实是有科学道理。这个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有时候又叫做食忌,就是饮食禁忌的简称。民间又把它俗称为忌口。在生病服药的时候不要吃什么就叫忌口。它都是同一种(禁忌)不同的称呼,都是这个问题的不同的称呼。服药时候的饮食禁忌它的基本原则,第一就是最好不要(吃)防碍消化吸收,或影响药物吸收的一些食物。因为一般的人生病了以后,不管他是什么病,也不一定是消化系统的病,他的消化功能都降低,在这个时候最好吃一些富有营养又容易消化的,这个是一个基本的原则。第二个就是有的食物对所治的病证有不利的影响,这一类的食物原则上不应该用。因为任何食物按照中医的、中药的观点它都有一定的药性,都有一定的偏性,那么它往往本身就是药食两用,这一类的它可能和药物之间是同样的,对病证可能有有利的影响,有的是有不利的影响。我们对食物的选择,最好是对病证有利的,这些食物就能够食用,就提倡食用;对病证不利的这类食物就不提倡,就成为一种禁忌。比如说我们在治疗胃热证的时候,食物里面的比如说生姜、胡椒、辣椒,这些都是温性的药,它都(是)温中散寒的,对胃热证是不利的,这样子一般都不宜使用。比如说有脾虚腹泻的,有的食物是滑肠的,比如说蜂蜜,一些含油脂比较多的比如说核桃、花生仁、芝麻仁就这样的一些,都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这就是对病证有不利的影响。比如说高血压,盐,包括肾病,急性肾炎这些,盐对病有不利的影响。另外就是食物和所服的药物之间有这种配伍禁忌的,它也有配伍关系,比如说前人说一般服用皂矾的时候不要喝茶,(它和)茶里面的鞣质产生了一种不溶的沉淀,降低了皂矾的疗效。其实很多的药物都不宜喝茶,喝茶的时候都生成一种不容易吸收的成分,所以有服中药的时候忌茶的这种说法。这个对很多药又有它的实用性。(又)比如说绵马贯众,它的有毒的成分是脂溶性的,我们在服用贯众的时候尽量的少吃含油脂高的食物,尤其是刚刚服用药物以后,不然的话它的吸收增强,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可能就会增大。总的就是这三个原则,我们书上都讲得比较清楚。补充说明一点,就是在古代的文献当中,记载了很多具体的什么病不能吃什么,内容非常丰富。对于古代那些记载,有的有科学性;有的不一定,可能是一种误传误记;有些可能是把偶然的一些巧合或者个体的一些特殊反应,也把它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律。比如说有很多书上,本草书上说这个蜂蜜和生葱,好像就是吃了葱以后不能用蜂蜜,所以甚至把它认为是一种相反,民间的流传也很广。但是现在研究这两个药同时食用,这两种食物吧,作为食物,没有什么不良的反应。所以有的人就推测要不就是蜂蜜保存的过程当中本身就变质了,出现了毒性;要么就是我昨天讲的蜂蜜本身可能就是有毒的蜂蜜,它采的花粉来源于有毒的植物,某一个人吃了以后可能同时又吃了葱,把它联系在一起记在文献上,后来的人又不敢轻易去试,不能以身试药,所以就慢慢地越传越广,就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有的。所以我们对于具体的古书上的记载,有的科学,有的不科学,有的是部分患者的特殊的一些反应,没有普遍性。比如说现在有的医生对什么患者服药期间都叫(你)不要吃鱼,不要吃虾,不要吃什么鸡蛋,其实这些都是很优质的蛋白,可能有的个体患者比如说对虾这一类有过敏反应的,或者有什么,它造成了一些特殊个体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反应或者引起了一些过敏性的病的复发。比如说过敏性哮喘,可能就把它推而广之,认为凡是人服药的时候都不要吃这一类,这个可能就不能保证有效的必要的营养成分,对疾病的治疗仍然是不利的。所以要正确的对待,首先要保证基本营养的需求。对古书上的一些记载,我们要有正确的评价,我们要通过一些研究,正确的我们就(继承它),比如说古书上水肿不能用盐,那我们少吃盐,这个就很科学;刚才说的蜜和生葱这个可能就不一定正确。还有一些书上说的,服用了苍耳子不能吃猪肉,吃了猪肉以后会怎么呢?可能起瘾疹,皮肤瘾疹瘙痒。从现在看来,可能就有的人产生了过敏这种变态反应,可能这个也是一种特殊体质造成的,是不是任何人服用了苍耳子吃猪肉都要发生这种变态反应呢,不可能,那么就不能把这个特殊的作为普遍规律。前面这些内容就是我们第二节要讲的,用药的禁忌。用药的禁忌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第一当中十八反,十九畏以及它的内容;第二虽然重要,已经分散在以后的每一章当中介绍了,大家自然就掌握了;至于第三第四个问题,作为一些常识性的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用药的时候加以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禁忌歌诀
螈斑水蛭与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 硇砂干漆鳖爪甲,地胆茅根与蔗虫。
中药的用法
一、汤剂煎煮法
十九畏
——刘纯《医经小学》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1)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2)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3),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4)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炮制莫相依。 注释 (1) :芒硝
中药配伍禁忌歌诀
十八反
——张子和《儒门事亲》
本草名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歌诀解释:第一句就是说本草经明确的指出了十 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的加工品)不宜 与 贝母、半夏、白芨、瓜蒌同用(贝 母包括川贝母、 浙贝母;半夏包括生半夏、清半夏、姜半 夏、法半夏;瓜蒌包括瓜蒌子、瓜蒌皮、瓜蒌根<天花 粉>) 第三句就是说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芫花和甘遂 同用 第四句就是说藜芦不宜与人参(各类人参加工品)、 人参叶、西洋参、党参、苦参、丹参、玄参、北沙参、 南沙参及细辛、赤芍和白芍同用
1、浸泡用具及加水量:选砂锅、陶瓷用具浸泡药材,第 一次加水量过药面2-3cm,第二次加水量跟药面齐平 就好。 2、浸泡药材时间:30min 3、火候及汤液量:一般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后改成文 火(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状态,把第二次的汤液与 先倒出的第一次的汤液混合在一块,分成两份,分两 次服用。 4、煎煮时间:以大火煮开开始算时间,解表药(感冒药) 煮10min-15min,滋补药(补药)煮60min,普 通药煮30min。
二、方法服药
(1)一般每日1剂,分2次服用,间隔4-6小时 (2)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用; 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用。 (3)一些对肠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 宜空腹服 (4)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 (5)安神药宜睡前服 (6)慢性病定时服 (7)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需煎汤代茶饮,均可 不定时服 (8)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 助汗出;寒症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 (9)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 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
5、需特殊处理的药材 (1)先煎: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贝壳类药材及 具有很强毒副作用的药材,应先打碎先煮,煮沸30min,再下其他 药材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石膏、龙骨、 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龟甲、鳖甲、附子、川乌、草乌等
(2)后下:一些气味芳香、久煎有效成分易挥发而降低药效的药 材,须在其他药材快煮好5min之前放入,如薄荷、砂仁、钩藤、 大黄等 (3)另煎:一些贵细药材,另煮2-3hour,人参、西洋参、虫草、 鹿茸等 (4)包煎:一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材,宜用纱布包 好,再与其他同煎,防止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呕吐及沉于锅 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滑石粉、青黛、旋覆花、车前子、 蒲黄等 (5)烊化:一些胶类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材,避免粘锅影响煎煮。 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