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

合集下载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8.13•【字号】•【施行日期】2019.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结核病防控正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市结控所、市社管中心: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减少结核病危害,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十三五”北京市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市将在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工作,现将《北京市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方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8月13日附件北京市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工作方案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强化结核病患者发现报告、诊断治疗和随访服务等全环节管理,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筛查对象(一)辖区内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二)辖区内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筛查方法及流程社区医生按照《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辖区内常住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访视、健康管理服务时,询问其近1月内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并完成筛查表(见附件1)。

筛查对象有任何1项可疑症状时,社区医生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发放“北京市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转诊须知”(见附件2),将其转诊到辖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疗。

结核病试题题库(选择、判断)共540题

结核病试题题库(选择、判断)共540题

结核病预防与控制试题题库〔共540题〕一、健康促进内容〔共25题〕1、健康教育运用到个人水平的理论包括:〔D〕〔A〕承受知识〔B〕树立信念〔C〕改变行为〔D〕以上都是2、以下关于健康促进理论哪一条是错误的?〔B〕〔A〕健康促进的内涵是个人和群体行为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 〔B〕健康促进的实质是健康教育.〔C〕健康促进为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资源和政策,而健康促进活动需要健康教育技能方法去实施.〔D〕健康教育是专业工作者的事,健康促进是全社会的责任.3、目前,我国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的策略不包括:〔D〕〔A〕政府倡导〔B〕社会动员〔C〕健康教育〔D〕卫生宣传4、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步骤包含哪些:〔D〕〔A〕在需求调查的根底上,设计健康促进活动.〔B〕开展健康促进活动.〔C〕实施活动效果评估.〔D〕以上都是5、关于"健康教育〞理论哪条是正确的:〔D〕〔A〕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展的系列活动与其过程.〔B〕健康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最终要改变人们的行为.〔C〕健康教育的对象明确,以双向传播为主,注重反响和行为改变.〔D〕以上都正确6、对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的过程评价指标有_____.〔D〕〔A〕工作任务执行率〔B〕活动覆盖人群比例〔C〕干预活动暴露率〔D〕以上都是7、针对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的过程评价的定性方法有_____.〔D〕〔A〕听取汇报〔B〕小组访谈〔C〕现场观察〔D〕以上都是8、哪一条不属于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效果评价指标______.〔A〕〔A〕经费执行率〔B〕核心知识知晓率〔C〕行为改变率(D)政策法规出台数量9、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C〕〔A〕65% 〔B〕75% 〔C〕85% 〔D〕90%10、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框架》〔2011-2015〕要求,到2013年底,按照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规X的要求规X开展健康教育的定点医疗机构比例达_____以上.〔B〕〔A〕60% 〔B〕70% 〔C〕80% 〔D〕90%11、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框架》〔2011-2015〕要求,到2015年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达_____.〔D〕〔A〕70% 〔B〕80% 〔C〕90% 〔D〕100%12、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框架》〔2011-2015〕要求,到2013年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宣传覆盖率达到_____.〔B〕〔A〕70% 〔B〕80% 〔C〕90% 〔D〕100%13、下面关于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哪一条是错误的?〔A〕〔A〕新闻记者证是由省级新闻出版主管单位统一印制并核.〔B〕任何承受合法采访的单位,都有保护和配合的义务.〔C〕新闻记者应承担对采访结果真实性负责的义务.〔D〕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本身是不受追究的.14、遭遇舆论危机时,应采取的措施有:〔D〕〔A〕不能沉默,主动回应〔B〕与媒体对抗是不明智的〔C〕对外只能发出"一个声音〞〔D〕以上都是15、行政机关对符合如下哪些要求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D〕〔A〕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其实施情况.〔B〕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与应对情况.〔C〕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视检查情况. 〔D〕以上都是16、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C〕〔A〕政府应当主动公开涉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B〕政府应当主动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信息.〔C〕省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以与发生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与时、准确地发布辖区内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17、以下关于卫生纪实摄影那一条是错误的?〔A〕〔A〕可以大幅度改变照片色调;〔B〕不得采用合成、添加等技术处理照片;〔C〕相机内置时间一定要调整正确;〔D〕照片大小至少在2M左右.18、某某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所的地址是:〔B〕〔A〕.chinatr19、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_________发现结核病杆菌.〔B〕〔A〕贝林〔B〕罗伯特·科霍〔C〕瓦克斯曼〔D〕雷曼20、2013年3月24日是第____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D〕〔A〕15 〔B〕16 〔C〕17 〔D〕1821、20世纪初,法国有两位细菌学家________,他们共同试制成功了预防结核菌的人工疫苗,又称"卡介苗〞.〔D〕〔A〕瓦克斯曼〔B〕多马克〔C〕欣肖和麦克德莫特〔D〕卡默德和介兰22、为尽快遏制全球的结核病疫情,2001年10月,世界银行与世界卫生组织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遏制结核病合作伙伴〔STOPTB〕部长级论坛会议,提出到______年,要消除结核病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D〕〔A〕2020 〔B〕2030 〔C〕2040 〔D〕205023、_____年4月23日,在伦敦召开的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 〔A〕〔A〕1993 〔B〕1994 〔C〕1998 〔D〕200124、结核病绝对病例数最多的国家是______:〔B〕〔A〕中国〔B〕印度〔C〕印度尼西亚〔D〕南非25、目前,全国结防机构使用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______年的版本.〔C〕〔A〕2000 〔B〕2005 〔C〕2010 〔D〕2012二、TB/HIV防治内容〔共25题〕我国确定结核病人中HIV筛查重点县HIV/AIDS高流行的指标是:AA、累计报告HIV/AIDS人数占常住人口数的比例≥1.71%;B、累计报告HIV/AIDS人数占常住人口数的比例≥≥0.50%;C、累计报告HIV/AIDS人数占常住人口数的比例≥0.09%;D、高危人群中HIV/AIDS的比率≥5%,孕产妇中HIV/AIDS的比率≥1%.2、我国TB/HIV防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BCD\A、机构间合作机制不健全;B、人力资源不足〔人数少、能力薄弱〕;C、监测信息质量完整性、准确性严重不足;D、缺乏感染控制的计划、措施和监控问题.3、TB/HIV控制策略两级预防是:ABA、采取结核感染控制措施,预防HIV/AIDS感染结核;B、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阻断感染结核菌的HIV/AIDS开展为活动性结核;C、采取HIV感染控制措施,预防结核感染HIV;D、抗病毒预防性治疗,阻断HIV感染者开展为AIDS.4、TB/HIV控制策略双向筛查是:ABA、在HIV/AIDS中筛查结核病;B、结核病人查HIV;C、在HIV/AIDS中筛查丙肝;D、在HIV/AIDS中筛查结核感染者.5、TB/HIV控制策略三项治疗是ABCA、抗结核治疗;B、抗病毒治疗;C、复方新诺明预防性治疗CPT;D、雷米封预防性抗结核治疗.6、提供结核病问卷筛查和检查服务的对象是:ABA、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B、随访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C、存在高危性行为的人D、静脉吸毒的人.7、为新登记的结核病病人提供HIV抗体检测服务的地区是:ABA、艾滋病高县〔区〕;B、艾滋病中流行县〔区〕;C、艾滋病低流行县〔区〕;D、吸毒严重的县〔区〕.8、为TB/HIV双重感染病人与时提供相应服务包括:ABCDA、抗结核治疗B、抗病毒治疗C、复方新诺明预防性治疗CPTD、有关治疗的随访管理.9、TB/HIV控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指标:ABA、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90%;B、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70%;C、卫生部确定的艾滋病流行重点县〔市〕结核病患者HIV的筛查率达到70%D、卫生部确定的艾滋病流行重点县〔市〕结核病患者HIV的筛查率达到90%.10、在结核病人中开展HIV抗体检测知情同意的重要性是:ABA、知情同意是病人的权利;B、可免除医疗纠纷;C、可减轻病人结核病症状;D、可减少HIV感染.11、在结防机构发现艾滋病人的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如此是: AA、为发现的艾滋病人某某;B、为转诊医生某某C、为病人的配偶某某D、对负责医生某某.12、HIV/AIDS的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内容包括:ABCDEFGA、咳嗽、咳痰持续3周以上;B、反复咳出的痰中带血;C、反复低烧持续2周以上;D、夜间经常出汗;E、无法解释的体重明显下降;F、经常容易疲劳或呼吸短促;G、淋巴结肿大.13、、HIV/AIDS的结核病诊断的主要手段是ABCD:A、胸部X线拍片检查;B、痰涂片检查;C、诊断性抗感染性治疗;D、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4、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是:ABCDA、病变部位不典型,多呈多叶多段分布,可以双上肺受累为主,亦可双下叶或全肺同时受累;B、多种形态的病灶阴影共存,且主要为片状或斑片状阴影,严重者有融合趋势,有的伴有播散性改变;C、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出现率高;D、肺外结核发病率高,如结核性脑模炎等.15、诊断性抗感染治疗处理正确的答案是:ABCDA、临床医生短时间难以确定是肺炎或是结核,不要急于抗结核治疗,可先用无抗结核作用的抗生素治疗;B、抗菌用药原如此分:经验用药和根据病原菌与其药敏结果选药. 禁用对结核菌有效的抗生素;C、诊断性抗感染治疗2周后,应进展X线胸片与痰结核菌复查;D、诊断性抗感染治疗效果好,可继续抗感染治疗.16、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描述正确的答案是:ABCDA、诊断性治疗是菌阴肺结核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但诊断性治疗有效并不能证明所拟诊断一定正确;B、目前尚无统一抗结核诊断性治疗方案,建议使用国家规划推荐的肺结核治疗方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C、治疗的时间至少要1个月,有时可能要2~3个月;D、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期间,病人至少每月复查一次X线胸片.17、TB/HIV病人的治疗时机描述正确的答案是:ABCA、抗结核治疗时机:确诊后病人能耐受药物的情况下尽早开始治疗;B、抗病毒治疗时机确实定要结合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6岁,使用CD4+细胞百分比〕水平;C、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副反响时,首先保证抗结核治疗;D、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副反响时,首先保证抗病毒治疗.18、抗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答案是:ABCDA、利福平可降低体内EFV水平,可将EFV剂量增加到800mg 每天一次;B、利福平可显著降低体内PI类药物的水平,此外考虑现有的药物和可能的不良反响,不建议同时使用;C、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与NVP均有较明显的肝毒性,因此如有可能应尽量防止同时使用;D、异烟肼与d4T均有神经毒性,假如同时使用应密切观察,不能耐受者可用AZT〔齐多夫定〕替换d4T.19、对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描述正确的答案是:ABCA、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均对依从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成败;B、在治疗前以与治疗中不断对病人进展有关治疗依从性的教育;C、采取直接督导服药〔DOT〕等提高依从性支持措施,确保治疗依从性;D、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均对依从性要求不高,不需要提高依从性支持措施.20、对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管理中的问题有:ABCDA、病人病例书写不规X.对双感病人药物副反响情况在病例中未做描述或太简单;B、有关AIDS 的抗病毒治疗情况缺失、病情复查情况不与时或缺失,或与艾防机构联系不够;C、死亡率高:原因为病人发现不与时和治疗管理不规XD、一些医疗单位抗结核治疗不规X:访问的正在住院治疗的初治肺结核病人使用二线抗结核药.21、结核病专报系统中TB病人中开展HIV检测信息录入信息包括:ABCDA、HIV检查结果和时间;B、HIV检查时间;C、是否承受抗病毒治疗和开始时间;D、是否承受复方新诺明治疗和开始时间.22、在HIV/AIDS中预防TB的内容包括:ABA、结核病感染控制;B、结核病化学预防;C、预防HIV的感染D、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23、在HIV/AIDS中预防TB的组织管理包括:ABCA、对机构内任何接触患者区域的结核感染风险进展评估;B、以风险级别为根底,制定结核感染预防控制计划;C、实施监控与评价D、结核病患者的咳嗽礼仪教育24、在HIV/AIDS中预防TB的管理措施是:ABCDA、结核病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B、结核病患者的早分开、隔离;C、结核病患者的早治疗;D、结核病患者的咳嗽礼仪教育.25、在HIV/AIDS中预防TB的门诊管理管理措施是:ABCDA、设立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B、优先诊治,降低在门诊停留时间C、候诊室通风良好,为患者提供口罩D、检查室每次只能为一人进展检查三、免费抗结核药品管理〔共25题〕1、我国预计至年,以县为单位,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使用覆盖率达到.CA2013 80% B 2014 90% C 2015 100%2、药品管理循环的四个环节依照循环顺序是:AA 选择、采购、分发、使用 B分发、选择、采购、使用 C选择、分发、采购、使用3、如下药品中属于一线抗结核药品的是 AA 异烟肼B 环丝氨酸 C力克肺疾4、目前我国生产的四联方固定剂量复合剂是那几种药品的复合剂 AA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B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C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5、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存储温度应低于 BA 10度B 20度C 30度6、抗结核药品存储的最大库存一般情况应为月 AA 4.25B 5C 67、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案是BA2HRZES/6HREB2H3R3Z3E3 /10H3R3E3 C 2H3R3Z3E3 S3/6H3R3E38、出现视神经炎不良反响的抗结核药品一般情况下是 CA 异烟肼B 利福平C 乙胺丁醇9、各级结防机构药品的缺货百分比均应为%, AA 0B 0-1C 1-210、2011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考评方案中对于抗结核药品过期/破损百分比的要求是: BA 0%B 1%-3%C 低于5%11、抗结核药品存储的最小库存一般情况应为月 AA 1.25B 3C 212、如下物品那些是结核病药品专库必备的:ABCA 排气扇B 照明设施C 防盗设备 D水龙头13、免费抗结核药品的发放原如此是 DA 季度发放B 常规发放C 库存控制D 先到期先发放14、药品摆放的原如此一下那个是正确的:ABDA有效期在箱子外边 B 标签简单注明每种药品的摆放位置 C 整齐堆高,堆垛中间不留缝隙 D分类摆放15、向上级申请调整本辖区多余药品时,对该药品剩余有效期的要求是:BA 6个月以下B 6个月以上C 无限制16、对一线抗结核药品耐药患者更改方案时,应该至少保证个敏感药物的根底上制定化疗方案 BA 2B 3C 4D 517、选择抗结核药品给药途径,首先应该选择:DA 注射B 肌内注射C 静脉给药D 口服给药18、抗结核FDC的使用优势,如下那些是正确的: A DA 提高治疗依从性B 提高治愈率C 减少不良反响D 防止单一用药19、目前我国生产的二联方固定剂量复合剂是那二种药品的复合剂 ABA 异烟肼B 利福平 C吡嗪酰胺 D链霉素20、如下那些抗结核药品属于抑菌药:ABCDA 乙胺丁醇B 对氨基水杨酸钠C 丙硫异烟胺D 环丝氨酸21、抗结核药品的年度需求测算推荐使用 AA 消耗量测算法B 患者数量测算法C 库存控制测算法D 以上都对22、免费抗结核药品盘库需要多长时间进展一次BA 每季度B 每月C 每天D 每年23、如下药品那些属于半效杀结核菌药 A B CA 链霉素B 卡那霉素C 阿米卡星D 氧氟沙星24、国家抗结核药品管理手册中对市级药品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如下那些是正确的 A CA 1名专职B 2名专职C 2名兼职D 1名兼职25、抗结核药品专库的相对湿度应该保持在:CA 30-60%B 75-85%C 45-75%D 20-50%四、结核病学根底〔共25题〕1、核药物杀灭以下哪类菌群:BA A、B菌群B A、B、C菌群C A、B、C、D菌群D A 、C菌群2、抗结核化疗的生物学机制DA、细菌学因素B、药理学因素C、机体方面因素D、以上都是3、抗痨药物的作用有EA、杀菌作用B、灭菌作用C、预防耐药D、以上都是4、现代化疗用药原如此CA、早期、足量、联合、规律B、早期、适量、联合、全程C、早期、适量、联合、全程、规律D、早期、足量、联合、全程、规律5、制定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是BA、症状消失B、痰菌C、胸片D、痰菌和胸片6、对偏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有特殊灭菌作用的抗结核药物是DA、INHB、RFPC、SMD、PZA7、抗结核药物中全杀菌药有AA、INH ,RFPB、INH, SM,RFPC、INH ,SMD、RFP ,PZA8、形成结核感染的必要条件有 DA、结核菌毒力和数量B、人体的防御反射C、人体对结核菌的易感性D、以上都是9、1882年,哪位科学家发现了结核病的致病菌BA、伦琴B、科赫C、假如曼10、直径为多少的含结核菌的飞沫对人体危害最大CA、10-20微米B、50微米以下C、1-10微米D、20-50微米11、抗结核药物中半杀菌药有哪些DA、INH ,RFPB、INH, SM,RFPC、INH ,SMD、SM ,PZA12、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哪些?AA、INH 、RFP 、EMB、SM、PZAB、INH, SM,RFPC、INH ,SM 、PZA、KMD、SM ,PZA、、EMB13、对偏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有特殊灭菌作用的抗结核药物是CA、INHB、RFPC、SMD、PZA14、哪位科学家发现了x射线 AA、伦琴B、科赫C、假如曼15、结核分枝杆菌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的重要生物学环节有哪些?D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 D 以上都是16、哪种抗结核药物对休眠菌起作用?DA、INHB、RFPC、SMD、以上都没有17、间歇繁殖菌群〔B菌群〕哪个抗结核药物对其最有效?BA、INHB、RFPC、SMD、PZA18、慢速繁殖菌群〔C菌群〕哪个抗结核药物对其最有效?DA、INHB、RFPC、SMD、PZA19、孕妇如果必须应用抗结核治疗应防止使用哪种抗结核药物?CA、INHB、RFPC、SMD、PZA20、哪种抗结核药物会在肝脏乙酰化而影响疗效?AA、INHB、RFPC、SMD、PZA21、哪种抗结核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响为视神经炎?CA、INHB、RFPC、EMBD、PZA22、哪种抗结核药物与口服避孕药物有交叉作用,有降低避孕效能的危险?BA、INHB、RFPC、SMD、PZA23、发生类赫氏反响的是哪种抗结核药物?BA、INHB、RFPC、SMD、PZA24、引起体内尿酸增高而引发关节肿痛的是哪种抗结核药物?DA、INHB、RFPC、SMD、PZA25、引起流感样综合症的是哪种抗结核药物?BA、INHB、RFPC、SMD、PZA五、结核病流行病学〔共25题〕1. 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DA. 病人 B非病人 C. 病原携带者D人群 E个体2.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如下情况 BA. 该病患病率减少 B 该病患病率增加C. 该病发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减少E.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3. 如下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C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4. 进展结核病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BA. 发病率 B现患率 C. 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 E期间患病率5. 在比拟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E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6. 发病率指标来自 C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7. 疾病分布是指 B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8. 患病率指标来自 AA. 现况调查资料 B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9. 对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病人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A. 死亡率 B发病率 C. 患病率D病死率 E罹患率10.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适宜BA. 死亡率 B发病率 C. 患病率D病死率 E罹患率11.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 CA. 1天 B1个星期 C. 1个月D6个月 E1年12.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结核病普查,可计算出该地的 BA. 结核病发病率 B结核病患病率 C. 结核病罹患率D结核病死亡率 E结核病续发率13.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展直接比拟,因为 C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B. 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E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14. 某地有10万人口,1960年内该地各种原因死亡总人数为1000例,该年结核病例的总数为300人,其中男性200人,女性100人,结核病死亡60例,其中50名为男性,如此下述结果不正确的答案是:试计算:①1960年的粗死亡率; ②结核病的死亡比例;③结核病的死亡率;④结核病的病死率.CA.粗死亡率 = 1000 / 10万×100% = 10%B.结核病的死亡比例 = 60 / 1000 ×100% = 6%C.结核病的死亡率 = 60 / 10万×100% = 6%D.结核病的病死率 = 60 / 300 ×100% = 20%15.某乡有人口2万人约5000户,欲以户为单位抽取其中2000人进展结核病的调查.该研究的抽样比是:BA. 1/20 B1/10 C. 1/5D1/2 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16. 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是哪一个?BA. 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 病死率C. 现患率 E死亡率17. 有关累积发病率的表示如下哪一个是正确的? BA. 适宜于人口不稳定的队列 B 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做分母C. 以观察期内的发病加死亡人数做分子 D 任何情况下其流行病学意义是明确的E. 是队列研究中一个有用的效应测量指标18.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EA. 疾病分布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B疾病的病因 C. 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研究方法 E以上均是19. 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 CA. 短期波动 B季节性 C. 连续性D周期性 E长期变异20. "流行〞是指 EA. 发病率超过5%的状况B. 发病率超过10%的状况C. 在较大X围内都发生了新病例D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波动X围E.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21. 某医院结核病内科2011年和2012年死于结核病的病例数分别11人和15人,那么和2011年相比DA. 2012年收治的结核病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2012年收治的结核病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结核病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结核病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以上均不对22.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展直接比拟,因为 C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23. 某地调查了一小学在校学生共603人的PPD皮试反响情况,其中46人呈强阳性,该调查适宜的描述指标为 DA. 发病率B患病率 C. 罹患率 D感染率 E. 生存率24. 某县结核病防治科的统计资料明确,60岁组的结核病人数要比30岁组的结核病人为多.由此推断60岁组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高于30岁组 BA. 对的 B不对,因为比拟的不是率 C. 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D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 E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25. 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是由于 EA. 气象条件的影响 B人们的生活方式 C. 人们的文化水平D风俗习惯 E以上均对六、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共20题〕1、跨区域肺结核患者是指已经登记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转到 ,不能在原登记县〔区〕结防机构继续承受治疗管理的肺结核患者.AA:某一个县〔区〕另一个县〔区〕 B: 某一个县另一个县C: 某一个市另一个市 D:某一个省另一个省2、以下哪些是转出地县〔区〕级结防机构职责 A C DA、负责完成包括转出患者在内的"登记肺结核患者治疗队列分析表〞的报告.B、负责与时向患者转出地反响患者的到位情况、到位患者后续的随访检查结果、停止治疗时间和停止治疗原因等信息.C:负责肺结核患者的转出,并进展全疗程治疗管理信息的跟踪管理D:负责向转入地结防机构提供转出患者的登记和转出前的治疗管理信息;3、以下哪条是转入地县〔区〕级结防机构职责 B C DA、负责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专报系统〞〕中查看转入地结防机构是否已填写"患者到位反响单〞和是否已将患者到位后的后续治疗管理信息录入到专报系统.B、负责为到位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品、随访检查和落实后续的治疗管理;C: 负责对所有转入本地的肺结核患者进展追踪和访视;D: 负责与时向患者转出地反响患者的到位情况、到位患者后续的随访检查结果、停止治疗时间和停止治疗原因等信息.4、属于省、地〔市〕级结防机构职责的是 AA、负责对省间和地〔市〕间的跨区域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工作进展协调,对辖区内未能与时进展信息反响的单位与时采取措施督促解决.B、负责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专报系统〞〕中查看转入地结防机构是否已填写"患者到位反响单〞和是否已将患者到位后的后续治疗管理信息录入到专报系统.C: 负责对所有转入本地的肺结核患者进展追踪和访视;D: 负责为到位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品、随访检查和落实后续的治疗管理;5、对于道要转出的患者 A C DA.向患者了解将要前往的地区,务必留取患者与家属的联系方式,并嘱患者要到转入地结防机构承受后续的治疗管理且要与原治疗管理医生保持联系.B.应尽快与患者或其家属联系,了解患者在转入地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并将转入地结防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提供应患者或其家属,通知患者到转入地结防机构承受后续的治疗管理.C: 在专报系统中的"患者转出登记页面〞中完成"患者根本情况〞、"转出前诊疗情况〞、"转入地信息〞和"转出地信息〞等信息的填写.D: 根据患者既往的取药情况,给患者携带从转出至患者到位于转入地结防机构期间所需的抗结核药品,防止患者在此期间中断治疗.患者携带的抗结核药品最多不能超过1个月.6. 根据患者既往的取药情况,给患者携带从转出至患者到位于转入地结防机构期间所需的抗结核药品,防止患者在此期间中断治疗.患者携带的抗结核药品最多不能超过个月.A。

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

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

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方案一、评估目的掌握全国各地贯彻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情况,评价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总结实施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为推进落实“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xxxx- xxxx年)”和制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政策依据。

二、评估内容(一)各级xx制定和印发《规划》的情况以及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

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肺结核患者发现、规范诊疗和患者管理、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医疗保险和关怀救助、抗结核药品采购与使用等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三)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结核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各级xx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政策开发实施、宣传教育、科研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三、评估方法评估工作在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同时开展,以各级自我评估为主。

评估数据主要来源于常规监测和现场调查数据,同时开展漏报漏登率、知晓率、患者经济负担、结核病诊疗质量和学校结核病防治5个领域的专题调查。

评估内容及数据来源见附件1。

(一)常规监测。

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通过查阅xxxx年1月1日至xxxx年12月31日期间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死因监测系统的数据,掌握规划措施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及规划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现场调查。

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和现场调查等方式,掌握各级期间结核病政策开发、经费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患者管理、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医疗保险和关怀救助、抗结核药品采购与使用等情况,并填写附件2《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现场调查表》,经逐级审核后由省级统一汇总现场调查数据库,并上报中国疾控中心。

(三)专题调查。

专题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以省级为单位开展。

国家级负责为各省(区、市)确定抽样调查点,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完成本省抽样点的专题调查工作。

2024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年实施计划(3篇)

2024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年实施计划(3篇)

2024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年实施计划一、背景分析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水平,制定本实施计划。

二、总体目标通过加强结核病的防控,提高发现和治疗率,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建设健康中国。

三、重点任务1. 加强结核病预防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推动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结核病防控工作。

2. 提高结核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率。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举办结核病早期诊断培训班,提高医务人员的筛查和诊断能力。

3. 加强结核病的管理和监测工作。

严格执行结核病的管理制度,健全结核病病例登记报告系统,及时掌握结核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结核病的监测工作。

4. 加强结核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减少治疗失败和复发率。

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康复服务,提供心理和营养支持。

5. 强化结核病的科研工作。

加强结核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深入了解结核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药物。

四、工作措施1. 组织开展结核病预防宣传和教育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开展宣传讲座和培训班。

2.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扩大筛查范围,提高筛查覆盖率。

3. 建立健全结核病病例登记报告系统,加强数据汇总和分析工作,及时发布结核病的流行病学报告。

4. 提高医务人员的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水平,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加强结核病的康复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康复机构和队伍,提供心理和营养支持。

6.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结核病相关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预期成效1. 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防治水平得到提高。

结核病防治试题(含答案解析)

结核病防治试题(含答案解析)

结核病防治试题(含答案解析)结核病防治知识问答竞赛各位同学,你好!我们从《红楼梦》中读到过患了肺痨的黛玉,梨花带雨,但是我们不知道,时至今日,肺结核仍然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随着人口的流动,肺结核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而肺结核只是结核病中的一种。

让我们增加结核病防治知识,为我们的生命负责!本卷由50个选择题组成,均为单选题,每题2分,共100分。

请仔细答题,谢谢!1.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哪一天?( B )A.3月23日B. 3月24日C. 4月23日D.4月24日2. 2012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主题是?( C )A. WHO宣传主题是“Forging New Partnerships to Stop TB”,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B. WHO宣传主题是“Every breath counts-Stop TB now”,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C. WHO宣传主题是“Stop TB in my life time”,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D. WHO宣传主题是“TB Anywhere is Everywhere”,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3.结核杆菌是谁最早发现的? ( C )A.美国科学家拉赫氏B.英国科学家科赫氏C.德国科学家赫科氏D.法国科学家赫科氏4. 1993年4月23日,在伦敦召开的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了什么? ( A )A.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B.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C.信守承诺控制结核病D.建立遏制结核病伙伴关系5. 结核病是哪种类型的疾病?( A )A.慢性传染病B.急性感染病C.遗传病D.多发病6. 结核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疾病?( B )A.病毒B.结核分枝杆菌C. 羊分枝杆菌D. 亚洲分枝杆菌7. 人体初次受到该菌感染后,大多数(90%以上)会有什么后果?( B )A .发病 B.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病 C.发病,但较轻 D.死亡8.全球现感染该菌的人数约占总人口多少?( A )A.1/3B.1/4C.1/5D.1/69.全球每年新增多少结核病患者?( B )A.700-900万B.800-1000万C.900-1100万D.100-1200万10. 15-54岁的人群占全球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的百分比?( C )A.55%B.65%C.75%D.85%11.每年全球因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约多少人?( C )A.3万B.30万C.300万D.3000万12.一个患病人员一年能传染几个人?( A )A.10-15人B.9-14人C.8-13人D.7-12人13.我国有多少人已感染该菌?( B )A. 5.4亿B.5.5亿C.5.6亿D.5.7亿14. 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估算,我国约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多少? ( B )A.150万B.450万C.600万D.84万15. 我国目前的结核病病人数量居世界第几位? ( B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6.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多少?( A )A.130万B.140万C.150万D.160万17. 我国每年约有多少人死于结核病?( D )A.10万B.11万C.12万D.13万18.我国农村患者占结核病患者约多少?( C )A.60%B.70%C.80%D.90%19.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每年新发生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中约有多少在我国?( C )A.1/2B.1/3C.1/4D.1/520.结核病可发生在人体什么部位?( A )A.任何部位B.主要在肺部,还有咽喉C.主要在肺部,还有淋巴,脾,肝,脑D.肺部21. “四高一低”指的是在我国结核病流行的特点,具体内容是?( A )A、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递降率B、高发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治疗率C、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治愈率D、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发现率22.国务院办公厅什么时间下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 ( A )A.2001年10月13日B.2000年12月21日C.2001年3月24日D.2000年3月24日23. 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阶段性目标是到2005年? ( A )A、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例发现率达到70%、治愈率达到85%B、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90%、新涂阳肺结核病例发现率达到70%、治愈率达到85%C、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肺结核病例发现率达到70%、治愈率达到85%D、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肺结核病例发现率达到60%、治愈率达到85%24.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是指什么? ( D )A. D-引导,O-观察,T-治疗,S-短程B. D-直接,O-观察,T-治疗,S-严格C. D-引导,O-观察,T-治疗,S-严格D. D-直接,O-观察,T-治疗,S-短程25.我国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中设立防治目标是?( B )A. 全国肺结核患者发现并治疗管理人数达到400万、全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85%以上B.全国肺结核患者发现并治疗管理人数达到400万、全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C.全国肺结核患者发现并治疗管理人数达到500万、全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95%以上、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D.全国肺结核患者发现并治疗管理人数达到500万、全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95%以上、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85%以上26. 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吗? ( B )A.是B.不是,只有肺结核具有传染性C.不是,只有少部分具有传染性D.不是,但大部分具有传染性27. 肺结核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下列哪一个?( A )A.咳嗽、咳痰B.恶心、呕吐C.午后低热D.疲乏无力28.当你或者家人咳嗽、咳痰超过2周时,应该怎样做? ( C )A.自己购买止咳药缓解咳嗽症状B.认为是慢性咳嗽,不予理睬C.立即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并按医生的要求留痰检查D.以上都正确29.肺结核可疑症状的患者应该留几次痰进行痰菌检查? ( C )A.1次B.2次C.3次D.4次30. 关于结核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每种类型都具有传染性B.痰菌检查阳性的病人具有传染性C.治疗2个月后,痰菌检查阴性具有传染性D.治疗6个月后,痰菌检查呈阳性的病人没有传染性31.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A )A.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B.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C.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病人D.结核性脑膜炎32.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尽早采取什么措施?( C )A.到药店买感冒药治疗B.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三大常规和CT检查C.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进行痰涂片和胸部X线检查D.由于没有时间,在等待一段时间去检查33. 传染病网络直报中应报告的肺结核病人不应该包括哪类人群?( D )A.涂片阳性的病人B.涂片阴性的病人C.疑似肺结核病人D.肺结核可疑症状者34. 卡介苗的作用是? ( B )A.预防发生结核病B. 降低发生结核病的可能C. 预防发生水痘D. 降低发生水痘的可能35. 政府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检查,主要包括? ( A )A.痰涂片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B.CT检查C.B型超声波检查D.痰普通培养检36.传染结核的主要途径?( D )A.输血B.共用碗筷C.握手D.咳嗽37. 对未感染结核的人群采取何种措施预防? ( D )A.治疗传染源B.预防用药C.接种卡介苗D.以上都是38. 接种卡介苗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所以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 C )A.学生 B.肺结核病人 C.新生儿 D.所有人群39. 青少年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一般认为硬结的平均直径大于等于多少毫米判断为强阳性?( C )A.5B.10C.15D.204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诊断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要多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机构报告?( A )A.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B.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C.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D.城镇于24小时内,农村于36小时内41.抗结核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D )A.早期、联合B.早期、联合、适量、规律C.早期、联合、规律、全程D.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42.合理化疗可治愈多少的病人,而不合理治疗只有多少病人治愈?( B )A. 45%,90% B .90%以上,45% C .50%,50% D .95%以上,35%43.初治涂阳病人在治疗满多少个月时各查痰一次?( C )A. 2 、3 、4B. 2 、5、 8C.2 、5 、6D.2、 3 、544.下列哪种消毒剂能够比较迅速地杀灭结核杆菌?( D )A. 0.5%来苏水B. 5%石灰酸溶液C. 0.1%过氧乙酸D. 75%酒精45.学生在学校结核病宣传教育中应该怎样做?( B )A.不管不问B.主动参与,积极向家长或周围群众宣传结核病知识C. 让得病的学生不让老师知道D.自己得病不让其他同学知道46.学生预防结核病关键措施不正确的是?( B )A.宿舍通风换气B.不需要定期健康查体C.加强体育锻炼D.不随地吐痰47.正在治疗的患结核病学生可以继续上学吗?( C )A.不可以B.凭自己的感觉C.传染性消失后,根据结核病防治所的诊断证明信方可复学D.边吃药边上学48..什么是《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 A )A.是我国组织中外专家共同开发出来的,供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媒体材料、培训材料和工作材料的 "工具箱"。

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计划及经费测算

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计划及经费测算

未来工作展望与建议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各地区防治需求,合理配置防治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覆盖面 。
加强患者教育和管理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和依从 性。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障防治工作的经费稳定和充足。同时 ,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防治资源配置不均
部分地区防治资源不足,人员和物资配备不够,影响 了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
部分患者对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较差 ,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
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可能影响防治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06
结论与建议
工作成果与成效
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率提 升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公众对结核病 的认识和防治知识有了显著提高,预防意识 明显增强。
病例发现和治疗管理加强
实施主动筛查和诊断策略,有效提高了结核病病例 的发现率,同时加强了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减少 了疾病的传播。
经费使用合理有效
对防治工作的经费进行了合理规划和有效使 用,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诊断不足
许多结核病患者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而被漏 诊或误诊。
治疗不规范
部分地区存在治疗不规范、不彻底的情况,导致 结核病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
预防措施不足
现有的预防措施不足以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需要加强预防宣传和干预。
03
结核病防治规划
总体规划
01
制定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原则和策略,明确防治工作 的重点领域和优先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导 、稳步 推进 ,全 面实施 中 国结 核病控 制策 略 。
( ) 防治 目标 。进 一 步减 少结 核 感 染 、患 二 病 和死 亡 ,切实 降低 结核病 疾病 负担 ,提高 人 民
40 00多万健康 人 感 染结 核 菌 。2 1 全 圈涂 阳 0 0年 肺结核 患病 率 降 至 6/0万 , 比 2 0 下 降 了 61 0 0年
国务 院公报 21 3 0 1・ 5 ( 三十 ) 动 安全 文化发展 繁 荣 。充 分利 用社 推 会 资源 和市场 机制 , 培育 发展 安全 文化产 业 , 打造
安全 文化 精 品 , 促进 安 全 文 化 市 场 繁荣 。加 强 安
国务 院文件 监管力 量建 设 , 确保事 有人 做 、 有人 负 。 责
加 强社 会监 督 、 论监 督 和 群 众监 督 。支 持 各级 舆
全公 益宣 传 , 大力倡 导“ 注安 全 、 爱生 命 ” 关 关 的安
全 பைடு நூலகம்化 。建设 安 全 文化 主题 公 园 、 题 街 道 和安 主
全社 区 , 创建若 干 安 全 文化 示 范 企 业 和 安全 发 展 示范 城市 。推 进 安 全文 化 理 论 和 建设 手 段 创 新 , 构建 自我 约束 、 持续 改进 的长效 机 制 , 断提 高安 不 全文 化建设 水 平 , 实发 挥 其 对 安 全 生产 工 作 的 切 引领 和推 动作 用 。
国务 院办公 厅
二。一 一年 十一 月十七 日
国 务 院公报 2 1 3 0 1・ 5
国务 院文件
全 国 结核 病 防 治规 划 ( —2 2 0 1 ) 1 0 5年 1
为进一 步做 好全 国结核 病 防治 工作 ,有效 遏 础设 施 建设滞后 ,基层 防治力量 薄弱 ,流 动人 口 患 者治疗 管理难 度 加大 ,公众对 结核 病危 害 的认 识 不足 ,防治 任 务仍 然 十分艰 巨 ,需 要长 期不懈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2•【字号】云政办发[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12〕27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为进一步做好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 2015年)》(国办发〔2011〕53号),结合我省疫情和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结核病尤其肺结核是严重危害我省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即被列为我省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特别是2002年,省人民政府制定并下发了《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 2010年)》(云政办发〔2002〕50号)(以下简称规划),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各级政府积极履行承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结核病疫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如期实现了规划目标。

9年间,全省共发现并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7.15万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0.46万例。

按照规划终期评估,全省共减少约3.6万肺结核患者死亡,避免约65.36万人新增感染,减少约6.54万人发病,减少约4400万元医疗费用支出,挽回约56.29亿元社会总价值损失。

但是,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我省是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也是肺结核发病的高发省份之一,2001- 2010年,我省肺结核报告发病人数始终位居全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前列,结核病依然是导致我省众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耐多药肺结核的危害日益凸显,如不尽快加以有效控制,未来数年内将出现以耐药菌为主的流行态势,防控工作负担将更为沉重;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覆盖还处于初级阶段,亟需在全省推广,以阻止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加重结核病流行;流动人口患者治疗管理难度加大,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仍然较低,对结核病危害认识不足,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字号大中小】为进一步做好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及本市结核病疫情与防治工作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

市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认真贯彻执行本市有关结核病防治规划,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本市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新登记率持续稳定在20/10万左右,全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达到90%,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92%左右。

全市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登记肺结核患者的系统管理率达到98%。

围绕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两个核心环节,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下的家庭成员督导制度,将肺结核患者督导服药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

2006年起,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享受与本市户籍人口相同的免费政策。

2008年起,实施耐多药结核病控制项目,有效控制耐多药结核菌的传播。

目前,本市是全国结核病疫情较低的地区之一。

同时,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数持续增加,约占全市新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50%。

人口老年化趋势加速,老年人群结核病感染和发病的风险大,且防治难度增加。

此外,全市有各类学校3000余所,学生320余万人,学校结核病聚集性发病时有发生,学生肺结核患者占登记患者数的20%。

耐多药结核病有增加趋势,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尚未完全开展,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仍然较低。

当前,我市传统的“防治一体”的独立结核病防治所模式已发生改变,大多数区县结核病防治所已并入疾控中心。

与其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比,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防治能力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防治任务的需求。

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依法、科学防治,全面落实国家结核病控制策略。

三、工作原则(一)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国家结核病控制策略。

(二)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关怀和救治力度。

(三)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加大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力度,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

(四)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民防治意识。

四、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和体制,建立与首都结核病防治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结核病控制水平。

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流行,切实减轻结核病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首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85%以上;本市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信息反馈率达到9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0%。

(二)所有登记肺结核患者均进行全程管理,将所有患者的督导服药纳入社区卫生管理体系。

(三)以区(县)为单位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使用率达到100%。

(四)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85%,以区(县)为单位开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90%;卫生部确定的艾滋病流行重点地区(朝阳区)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筛查率达到70%。

(六)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5%。

(七)市级中心实验室开展药敏试验、菌种鉴定、快速菌种鉴定,建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平台,建立和完善结核病痰涂片、培养、药敏的室间质量评估体系;全部区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痰培养,部分区县级结核病实验室逐步开展药敏试验和快速菌种鉴定。

五、防治措施(一)加强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

进一步完善结核病疫情监测体系,提高结核病患者登记和报告工作质量。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落实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报告和转诊制度,采用因症就诊、转诊和追踪等方式,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

通过使用细菌学检测和快速诊断新技术,提高患者发现水平。

各区县卫生、教育、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要加强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羁押人群、老年人、学生、流动人口等高危及重点人群的结核病筛查工作。

建立市、区(县)两级定点医疗机构,落实对肺结核患者的免费诊疗与管理政策。

定点医疗机构要为肺结核可疑者免费提供痰涂片、胸部X线检查等诊断服务;对肺结核患者实行规范化治疗,免费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治疗和随访检查,规范开展辅助检查和辅助治疗,切实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和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作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负责诊断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及疑难、重症结核病患者;区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一般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治疗。

建立和完善市、区(县)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制度,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继续加强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不断改进管理方式。

强化抗结核治疗管理,将肺结核患者督导服药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逐步推广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落实结核病感染控制工作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防护。

(二)强化重点领域的防治工作。

逐步扩展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管理工作,积极推广快速诊断方法,提高耐药高危人群的耐药性检测率。

加强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早期发现,确保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开展痰培养工作,推荐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至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进行耐药检测,并对确诊的患者进行住院治疗、出院后随访复查和登记报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按照定点医疗机构制定的方案,对出院后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管理。

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或疾控中心内设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对耐多药肺结核防治工作进行督导,开展健康教育和评价。

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登记、转诊、接收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结核病专报系统,落实跨区域结核病患者管理机制。

加强对羁押人群结核病患者的属地化管理,做好出狱(所)后不在本区县但仍在本市的结核病患者信息通报和交接工作。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为贫困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提供关怀和救助。

积极探索针对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的有益做法和经验,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政策。

加强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为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结核病筛查服务,在卫生部确定的艾滋病流行重点地区(朝阳区),为结核病患者提供艾滋病病毒筛查服务。

开展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的治疗、管理和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提供治疗与关怀,努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加强学校肺结核疫情的监测与处置,按照本市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规范和疫情处置预案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全面开展劳动密集型工作场所的肺结核疫情监测和处置。

(三)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坚持结核病宣传教育的公益性,将结核病宣传教育纳入相关工作安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大众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改进和创新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积极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营造有利于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的社会氛围,切实增强健康促进工作效果。

(四)加强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

卫生、科技、教育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科研工作,充分利用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重点开展结核病发病机理、流行危险因素、新诊断技术、新药品及新型疫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建立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评估和验证工作机制,及时推广适宜技术和方法。

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全面提升结核病防治水平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其他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的结核病防治技术及成功经验,积极参与结核病防治国际合作。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要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各区县要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及实施计划。

(二)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防治合作。

卫生部门负责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发展规划,把结核病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

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负责结核病防治机构市级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增强结核病防治药物的生产供应能力。

财政部门根据结核病防治需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补助资金并加强资金监管。

教育部门负责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落实各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

科技部门负责协调卫生部门共同推进结核病防治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对监狱、劳教所、看守所、拘留所等场所的被监管人员及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康复场所的戒毒人员开展结核病的检查和治疗。

民政部门负责加大对贫困结核病患者的救助力度,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结核病患者纳入低保,提供医疗救助。

人力社保部门负责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肺结核患者的医疗费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加强对抗结核药品的审批和监督检查,保证抗结核药品的质量。

广电等部门负责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公益宣传和健康教育,大力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为贫困结核病患者提供人道主义救助,开展健康教育和人道关爱活动。

(三)健全防治体系,强化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市、区县、社区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逐步构建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医疗机构负责初筛转诊、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确诊收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患者督导管理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新型防治服务体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肺结核患者疫情报告,并将其转诊至辖区定点医疗机构。

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登记。

每个区(县)应确定至少1家定点医疗机构负责诊断治疗一般结核病患者。

耐多药肺结核及疑难、重症结核病患者由市级定点医院负责诊断治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转诊、协助追踪肺结核患者,并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制定的治疗方案,对本辖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督导管理。

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或疾控中心内设结核病防治机构)在卫生部门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规划管理、疫情监测与处置、实验室质量控制、防控技术指导、宣传教育、绩效评估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