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浅谈在英语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英语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英语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南昌十九中宋焘内容摘要:教学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每个教师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创造,教书育人,为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做贡献。

在学科教育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是这些年自己在教学中贯穿的一个主题,并深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就自己的一些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在英语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体会。

关键词: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不管是采取何种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教会他们运用英语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当班主任要这样做,当任课教师更应这样)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许多因素,如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等等。

本人从事过初中、高中教学,有幸学生们都很喜欢上我的课。

自我总结后得出是“寓教于乐”这个“法宝”帮了我大忙,自己会有意识的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首先以一节具体的课为例。

内容为:Martin Luther King,对象是高三学生:教学环节:一.导入:1. 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你平时利用电脑和网络做些什么]。

教师总结各种答案,此时进行思想教育:请正确对待和使用电脑,远离网络游戏。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2、学生判断5个历史名人,并给予一些评价,确定本课中心人物:Martin Luther King教师渗透德育思想:不管你崇拜谁,请相信自己二、学生阅读文章1、评论马丁:教师给出观点:我们不要以貌取人,要从各个方面了解评论一个人2、学生撰写自己梦想教师给出自己的梦想:我有一个梦想,我所有的学生天天快乐和健康。

我有一个梦想我所有的学生能为我们的祖国作出巨大贡献,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学生听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1、学生理解和听读著名演讲2、学生评论“I have a dream”教师引导学生从演讲中获得的收获: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平等的享受生活;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去解决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帮助其他人来发掘他们的潜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要不怕困难、不畏艰险。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英语教育也不例外。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德育渗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德育是英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是考虑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把握教育的机会,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律,有助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提高。

2、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自主学习和进取精神,同时也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认识,培养其审美情趣和个性特长。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德育渗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全面发展会得到促进,有益于学生的道德、智力、体魄、美育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具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二、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途径1、塑造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实现。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贴近生活的故事和例子,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和自我肯定的感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2、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教师创造一个愉悦、轻松、有序、活泼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群体协作意识。

3、强化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老师需要加强德育教育的意识,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传统文化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讲述爱国故事和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思想道德意识。

润物细无声——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体会

润物细无声——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体会
1 3年 第 1 1 期
首先 。 要重视任 务本身 的设计 。只有 当 学 生个体无法解决时 . 学生才会产 生合作的 需求. 才能主动地 开展合作学 习。任务过于 简单便失去 了合作 的必要 . 相反 如果任务过 于复杂 . 通过 合作 也无法 解决 . 同样也 失去 了合作的必要 因此 . 任务 的布 置要难度适 中. 富有探 索性 . 要 以学生 已掌握 的知识 为 人手点 . 贴 近学生 的最 近发展 区 . 使 学生进 入求知 的愤悱状 态 . 进而主 动地 投入到合作 学习中来。这样 . 学 生可在独立思考 、 充分交 流与讨论 的基础上顺利地解决问题。这样的 合作学习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其次 . 要 考虑 到合作 的时机 教学是一 个互动生成 的过程 .呈现一定 的动态性 . 在 具体 的教 学 中总会 出现一些 预料 之外 的突 发事 件 .我们要 学会 运用教学 机智 灵活处 理. 要抓住合 作的契机 如 对某一问题产生 不 同的看法 与见解时 . 遇 到易混淆的知识 点 时等 . 教 师可 引导学 生开展 合作学 习 . 让学 生感受合作 的意义 . 享受合作 的乐趣 。 三、 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 传统 教学中以教师 为中心 . 现代教 学提 倡将学 习的主动权还 给学生 . 引导学 生主体 参 与、 主动思考 。因此 . 在合作学 习中, 我们 要 为学 生的主体参与 、主动思考提供机 会 . 创造条件 . 让学生有充足 的时间进行独 立思 考、 交 流讨 论 , 让学生 交换 意见 , 交 汇思想 , 完 成知识 的 主动构建 .成 为学 习的真 正主 人 。但 是 . 提倡学生学 习的主体性并 不是说 教 师就 可以完 全放任 自流 .对学 生不管 不 问 有效 的合作学 习是建立在学生主体性与 教师 主导性相统一 的基础之上 在体现学生 学 习主体 性 的同时 .教师要 加强 指导 与启 发. 发 挥主导作用 教师 要成为合作学 习的 组织者 . 为学 生的合作学 习提供机会 同时 . 教 师与学生要组成学 习共同体 . 一起 投入到 合作 学习 中来 . 在学生思 维受阻 时给 予必要 的启发 与指导。教师要 加强巡视 . 了解 小组 活动进展 . 发 现问题 及时解 决 . 为学生 合作 学 习的顺利开展 提供保 障

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之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之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之体会《礼记·大学》里谈到“德者本也”。

可见品德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品德好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必将取得良好的发展,而品质恶劣的学生无论他有多么聪明好学最终都会失败。

所以德育在整个的教学环节当中的地位也显得举足轻重,古语说得好:“无德无才是蠢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

”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德为首才是好的教育。

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品德?我现浅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将“美”的教育贯穿于每次英语课堂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

”学生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比较差,他们善于模仿老师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形成融洽的情感交流渠道和民主平等、友善、活泼的教学气氛。

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以美引德。

首先是教师的仪表美。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语言,它对有声语言能够起到补充修饰的作用,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仪表应该端庄大方热情开朗,衣着发型应美观得体,而不能过分追求时尚,让学生在视觉上受到美的愉悦,为英语教学活动创造美的氛围。

讲课时教师应时刻面带亲切的微笑,应以亲切关爱期待的眼神去看每一位学生,教师亲切的微笑,慈爱的面庞、得体的举止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最直观的美。

同时也感染了学生,他们会模仿教师的服饰、语言、表情、一举一动,以教师为榜样去善待他人。

其次是教师的语言美。

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课堂的效率,我们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简明准确形象生动,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和幽默感。

教师那有节奏感的语调,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到英语语言的优美,既获得了美感,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英语(心得)之我在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渗透精选全文完整版

英语(心得)之我在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渗透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英语论文之我在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渗透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面对英语教学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既能教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又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也可能由于自己本身是一名班主任的缘故,我经常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少了枯燥的说教,通过灵活地展开师生互动,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和德育教学双方面的好效果。

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一、深度挖掘教材,抓住德育契机是实施德育的关键只有熟练掌握教材,才能深度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

例如:在高一新学年第一单元Good friends 中,通过课文学习,我启发同学们认识到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cd (患难见真情),鼓励学生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如何才是对朋友负责:遇到好朋友犯了错,是勇于指正还是包庇姑息。

什么样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和磨难的考验呢?结合高一新生的情况,同学们谈论组织如何与同班新同学发展正当的友谊呢?通过本单元课文内容,树立高一新生正确的人生观、友谊观,加强了班级荣誉感和凝具力。

再如,在SBⅢ Unit 11,key to success 中,课文讲述了获得成功的关键品质。

使学生们认识到努力,合作,坚持,是在任何成功中都需要的意志品质。

结合高三学习情况,我激励同学们不抛弃,不放弃,尽力尽心而为。

在生活中找准自己定位,为各自的理想去奋斗并且实现它,这就是一种成功。

除了对教材内容经过挖掘对学生的社会道德和思想进行教育之外,我还拓展课外知识,加强德育渗透,例如:我在每节课前补充一句英语谚语,诸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No pains,wo gains,(无劳不获)这一类的谚语与中国自古的谚语相通,容易理解和记背,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上进心和好学精神。

英语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英语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英语德育渗透工作总结篇一: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总结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总结教育界人士常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体素质不合格就是残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

”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性。

一谈到德育,很多人都以为那是政治老师的事或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事,与我们的英语课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一学科,特别是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当然,这种教育不能是简单、空泛的说教,而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贯穿其内,渗透其中,巧妙结合,有的放矢。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初中教材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

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

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德育渗透我们作为教语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教师通过诱导,反对呆板的说教和僵硬的灌输式教育;用小组道德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

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

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德育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英语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一、全员参与,德育渗透贯穿始终在学校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各类教学计划中,德育渗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德育渗透更加有效,全员参与很重要。

在英语授课中,英语老师可以结合课本和课堂教学设计,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整个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语言和行为,养成健康的思维、态度、情感和行为。

这需要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就像是树下的树医一样,挖掘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兴趣、目标、爱好等个人特点,从而展开针对性培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时候会遇到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等情况,为此,英语老师需要在课堂上洞察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高度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和情感分布,对学生产生的悲情、愤怒、失落以及沮丧,及时予以引导和解决,践行“教育为公”的教育使命,让学生在海纳百川、放飞梦想的环境下成长。

二、多渠道多手段,德育渗透丰富多彩初中英语教育的范围不仅仅是单纯的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是需要在英语教育中加入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

此时,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一些德育渗透的课堂活动和案例,丰富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节日等,同时结合道德教育进行讲解。

比如,在教授圣诞节的英语课程中,利用讲解圣诞节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善良、热情和乐观的心态,同时引导学生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注重尊重他人,创造一个团结、和谐和彼此尊重的优美环境。

英语班主任在初中英语德育中的渗透原则和途径探讨

英语班主任在初中英语德育中的渗透原则和途径探讨

英语班主任在初中英语德育中的渗透原则和途径探讨英语教育在我国初中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作为班主任,在英语德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班主任应当通过渗透原则和途径,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渗透原则1.融入教学德育教育和英语教学应该有机融合,将德育要求和英语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与德育相关的英语话题、文章、课文等进行教学。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了解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

2.理论联系实际班主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将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例如,通过讨论环境保护问题的英语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引导思考班主任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与德育相关的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仅仅是机械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个性化教学班主任在英语德育中应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例如,对于乐于助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鼓励他们多参与英语角、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渗透途径1.课堂教学班主任可以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可以通过讲解英语课文中的德育要求和道德观念,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此外,也可以通过选取有关德育教育的英语题材、文章、视频等进行讲解和讨论。

2.英语角英语角是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重要活动场所,班主任可以利用英语角的机会,开展德育教育。

举行英语角主题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表演、短剧、演讲等形式,传达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英语比赛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演讲、英语读书、英语短剧等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作者:————————————————————————————————日期: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摘要]:《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德育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有十年的时间了。

在这十年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了,但是他们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却很弱,有时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容易形成一些不正确的观点。

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这不能只靠思想品德课教育,还需要其它课目之间相互配合教育,例如:英语课。

现在,新版高中英语教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例如名人传记,自然灾害,人际关系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便于老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德育“闪光点”。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可以自己开发或借鉴别人),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等设计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

根据所涉及德育教育内容不同,可以把德育内容分为: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但是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空洞的口头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应该把它和所学教材内容相结合,形成一个个鲜明的实例,让学生觉得言而有物,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the Spring Festival这篇课文(语文出版社)指出了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愿意过Christmas和Thanksgiving day等这些西方节日,是因为这些节日有许多文化背景和庆祝活动,同时也指出我国的th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传统节日,也有许多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和看待事物,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又如:英语时态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和理解的语法重点。

为了说明现在完成时是过去的动作对现在的结果和影响,我举了这样的例句:Macao has been returned home since 1999. It belongs to China.同时我还告诉学生澳门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发生的事情,激发了他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我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又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像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例子不胜枚举。

2.礼仪教育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有关礼仪方面的历史。

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节和言谈举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钻研教材,时刻注意加以引导。

其实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许多有关礼仪方面的口语表达方式。

例如我们问候别人时可以说Hi/Hello!;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询问可以说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 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忙时说Thank you,在给别人带来麻烦时,我们应该说Excuse me。

我们犯错时或听说了不好的事情时说I’m sorry。

别人道谢时我们应该说You are welcome./It’s my pleasure.如果没有听清楚别人的话时,我们可以说I beg your pardon?或Would you please say it again? 我们在进入别人的房间之前问May I come in? 我们初次和别人见面说Nice to meet you! 我们彼此告别时说See you等这些礼貌用语。

我要求学生平时在课堂内外要尽可能多的运用这些口语,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礼仪教育不仅指语言方面礼貌用语教育,还指行为和举止方面礼貌教育。

例如:我上课解释单词“point”用法时,举了这样一个的例子It is rude to point your fingers at people.这样做不但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让他们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提高自身的修养,个人交往水平和能力。

通过德育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行为趋向规范和得体。

3.爱护环境教育德育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课本进行。

我在处理职业中学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 4 Seasons(语文出版社)这篇课文时,从四季的季节变化引申到生态环境对季节的影响和作用于人的事实。

我告诉学生破坏大自然,对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然后利用多媒体向他们展示地球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和幻灯片。

如:乱砍滥伐,水土流失,赤潮,空气污染等。

另外,我还结合当前我国云南、贵州等省大旱情况,强调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在课堂上我经常向学生提起低碳生活——生活休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CO2的排放量。

我还让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哪些切实可行的事情来保护环境,从而达到低碳生活要求?学生回答:节水、节电、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骑自行车、乘公交车上学、不乱扔垃圾等。

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唤醒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知道美化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情感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公主”、“皇帝”。

周围的人都关爱他们,宠爱他们,导致他们很自私。

他们很多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觉得别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他们如何关爱别人是义不容辞的。

但这种教育要适时引导,不能牵强附会。

例如:我在解释课文Mothers’ Day时,耐心教导学生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养大,不容易,他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好好回报父母。

例如这个问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parents on weekends?”就可以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

现在有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童年时家庭贫穷,生活比较艰苦。

自己只有一个孩子,绝不让他再受苦。

加之有些父母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指引下,对于一些学生的过分要求尽量满足,例如:买成百上千元的名牌衣服,手机和文具;让父母开车送上学等。

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之间形成攀比之风和对金钱追捧。

为了正确引导教育学生,我在上课文《Is money so Important?》(语文出版社)时,就提出一个问题“Why do young people prefer to wear famous brand shoes and clothes? ”60%的学生认为穿名牌衣服可以使自己看起来比较时尚,提高回头率。

20%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

10%的学生认为穿名牌的衣服的原因是自己喜欢。

10%的学生认为自己穿名牌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允许。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教育这些学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是富裕,有许多父母负担不起名牌消费。

不论父母给孩子买什么牌子衣服,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大公无私的,根本没有必要追求不切实际的名牌消费,使他们意识到Nothing on earth can be more valuable than parents’ love。

5. 人际关系教育我所教的班级有一个学生脾气不好,动不动喜欢生气和同学打架。

同学们不喜欢与之交往,他在班级没有朋友,常常闷闷不乐。

为此,我找他谈了许多次话,但效果不是很好。

恰好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 9 Food for thought (语文出版社)给我一点启示。

我告诉他如果生气了,想和别人打架时,他自己可以绕操场跑两圈,去发泄怒气。

刚开始时,他经常绕操场跑得气喘吁吁。

后来慢慢地我发现他跑步的次数越来越少,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控制脾气比跑步容易多了。

”我告诉他“When you say some words in anger, your bad temper will leave a scar just like a physical one . Even if you say you’re sorry, the wound is still there .Friends are rare jewels. They make you smile and feel happy .So never hurt your friends.”[1] 慢慢地,他明白了打架的危害,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

他与同学的关系改善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所以进行德育教育,一定要抓住时机,不能强行进行,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效果比较好。

教师除了在平时课堂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建国六十周年时,组织学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I love my motherland”比赛、开办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等等。

职业英语模块(上册)(语文出版社)Unit 8 Is life fair?一文上完后。

在周末的英语角中,我提出Do you think whether life is fair ?Why? 问题,列入学生讨论的话题。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了解,又让学生认识到When we say that life isn’t fair, we mean everyone is different . We can’t expect life to be perfect. Life is what we make it.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播映后,笔者鼓励学生学唱其主题歌,学生唱的时候很振奋,尤其是唱到When life is a hard game,youdon’t blame. No matter how bad or rough,you never surrender.这几句的时候,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精神振奋,被李小龙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化。

还组织学生观看《阿甘正传》等一些励志电影。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认识,发展了兴趣,深化了对课堂所学的德育知识的理解,把内在激情升华为道德意志,并转化为道德行为。

总之,要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凭借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合理设计,找到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渗透德育内容的最佳方法,做到既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又能成功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达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水乳交融的境界,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