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题目(2011-2012学年)
09级计算机操作系统试卷A

漳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09 级《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期末考试卷(A)(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一.(10分)为了解决I/O的瓶颈问题,可采用多通路的连接方式。
试画出6个相同设备,通过3个控制器,2个通道实现多通路的连接图。
12二.(12分)有三个程序A 、B 、C ,它们使用同一个设备进行I/O 操作, 并且按照A 、B 、C 的优先次序执行。
这三个程序的计算和I/O 时间如下 表所示。
假设调度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单位:ms )1. 在早期的操作系统下,上述程序可以在单道环境中运行,单道批处理系统具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特征。
(3分)2. 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内存中仅有一道作业,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导致系统性能较差,因此诞生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下列属于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点的是( )(3分,漏选、错选均不得分)A. 资源利用率高B. 系统吞吐量小C. 平均周转时间长D. 及时性E. 交互性F. 无交互能力 G . 平均周转时间短 H. 系统吞吐量大3.请画出多道、可抢占方式下(假设内存中可同时装下这三道程序),三个程序运行的时间关系图。
(6分)三.(16分)假定系统有3个并发进程In 、Copy 和Out共享缓冲器Buffer1和Buffer2。
进程In负责从输入设备上读信息,每读出一条记录后放到Buffer1中。
进程Copy从缓冲器B1中取出一条记录拷贝后存入Buffer2。
进程Out取出Buffer2中的记录打印输出。
Buffer1和Buffer2每次只能存放一条记录。
要求3个进程协调完成任务,使打印出来的与读入的记录个数、次序完全一样。
1.上述三个进程进入系统后,存在三种基本状态,请画出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关系图。
操作系统2011

操作系统一、分析设计题1.桌子上有一个盘子,可以放一个水果,爸爸总是放苹果到盘子中,而妈妈总是放香蕉到盘子中,一个儿子专等吃盘子中的香蕉,而一个女儿专等吃盘子中的苹果,请用wait.、single原语来实现爸爸、妈妈、儿子和女儿之间的同步互斥关系。
Empty:记录允许向盘子中放水果的个数,初值为1Apple:是否允许从盘子中取苹果初值是0Banana :是否允许从盘子中取香蕉初值是0Mutex::向盘中取、放操作是一个互斥操作,也就说盘子对于取、放水果而言是一个临界资源,为此设置一个信号量,其初值为12.有一个阅览室,读者进去时必须先在一张登记表上进行登记,该表为每一座位列出一个表目,包括座位号、姓名,读者离开时撤销登记信息。
阅览室共有100个座位,试用wait 、single操作描述这些进程间的同步关系。
Seats:表示阅览室中空座位数,其值为100Readers:记录阅览室中的读者数,其初值为0Mutex:互斥信号(对读者而言,阅览室是一个临界资源,任何时刻最多只有一位读者填写登记表或撤销登记)其初值为1。
(1、2中任选1题)3.某操作系统采用从他分区存储管理技术。
操作系统在低地址站用了100KB的空间,用户区主存从100KB处开始占用512KB。
初始时,用户区全部为空闲,分配时截取空闲分区的低地址部分座位已分配区。
在执行以下申请,释放操作序列后,请求300KB,请求100KB,释放300KB,请求150KB,请求50KB,请求90KB,进行如下回答(1)采用首次适应算法时,主存中有哪些空闲分区?画出主存分布图,并指出空闲分区的首地址和大小(2)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时,主存中有哪些空闲分区?画出主存分布图,并指出空闲分区的首地址和大小(3)若随后又请求80KB,针对上述两种情况产生什么后果?说明为什么?二、进程管理部分1.进程与线程的典型应用分析2.进程通信中有阻塞和无阻塞现象3.静态优先级与动态优先级4.进程中的调度与切换5.实时系统中的一种互斥方法三、应用型题目1.现代操作系统调度策略研究2.关于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的研究3.操作系统的研究意义4.当前操作系统的创新之处和存在问题5.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研究6.嵌入式操作系统面向领域的扩展技术研究7.基于.NET平台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的研究及应用8.面向对象技术在实时系统中研究与应用9.文件管理分析研究(在操作系统中如果你做文件管理,你认为文件该如何管理?)。
操作系统试题4(xin)

琼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8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操作系统》2010 —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 )卷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3. 考试形式:闭卷4. 本试卷共四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 分)1.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分类,______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 )A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B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C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D .分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2.在______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装置反馈的信息,并作出响应。
( )A .网络B .分时C .实时D .批处理3.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把财务管理程序看作是( ) A .系统软件 B .支援软件 C .接口软件 D .应用软件4.对计算机系统起着控制和管理作用的是( ) A .硬件 B .操作系统 C .编译系统 D .应用程序5.进程在执行中状态会发生变化,不可能出现的状态变化情况是()A.运行变为就绪B.运行变为等待C.等待变为就绪D.等待变为运行6.若在一个单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5个并发进程,则任何时刻允许占用处理器的进程数为()A.至少1个B.最多1个C.至少5个D.最多5个7.实存的存储分配算法用来决定输入的程序和数据放到主存中的位置,采用“总是把程序装入主存中最大的空闲区域”的算法称为()A.最优适应算法B.最坏适应算法C.最先适应算法D.循环最先适应算法8.虚拟存储系统中,完成地址转换工作的是()A.硬件B.地址转换程序C.装入程序和地址转换程序D.装入程序9.通过______表示磁盘上每一磁盘块的唯一地址。
()A.柱面号、扇区号B.磁头号、扇区号C.柱面号、磁头号D.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10.UNIX中对可分配磁盘存储空间采用______方法管理。
2012-操作系统实验内容

实验一进程的创建和控制1、实验目的通过进程的创建、撤销和运行加深对进程概念和进程并发执行的理解,明确进程与程序之间的区别。
2、实验内容(1)了解系统调用fork()、exec()、exit()、和waitpid()的功能和实现过程。
(2)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来创建两个子进程,并由父进程重复显示字符串“parent:”和自己的标识数,而子进程则重复显示字符串“child:”和自己的标识数。
(3)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来创建一个子进程。
紫禁城通过系统调用exec()更换自己的执行代码,显示新的代码“new program.”后,调用exit()结束。
而父进程则调用waitpid()等待子进程结束,并在子进程结束后显示子进程的标示符,然后正常结束。
实验二使用动态优先权的进程调度算法模拟1、实验目的通过动态优先权算法的模拟加深对进程概念进程调度过程的理解。
2、实验内容(1) 用C语言来实现对N个进程采用动态优先权优先算法的进程调度。
(2) 每个用来标识进程的进程控制块PCB用结构来描述,包括以下字段:•进程标识数ID。
•进程优先数PRIORITY,并规定优先数越大的进程,其优先权越高。
•进程已占用的CPU时间CPUTIME。
•进程还需占用的CPU时间ALLTIME。
当进程运行完毕时,ALLTIME变为0。
•进程的阻塞时间STARTBLOCK,表示当进程再运行STARTBLOCK个时间片后,将进入阻塞状态。
•进程被阻塞的时间BLOCKTIME,表示已足赛的进程再等待BLOCKTIME个时间片后,将转换成就绪状态。
•进程状态START。
•队列指针NEXT,用来将PCB排成队列。
(3) 优先数改变的原则:•进程在就绪队列中呆一个时间片,优先数加1。
•进程每运行一个时间片,优先数减3。
(4) 假设在调度前,系统中有5个进程,它们的初始状态如下:具体格式如下:RUNNING PROG:iREADY-QUEUE:-〉id1-〉id2BLOCK-QUEUE:-〉id3-〉id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 0 1 2 3 4PRIORITY P0 P1 P2 P3 P4CUPTIME C0 C1 C2 C3 C4ALLTIME A0 A1 A2 A3 A4STARTBLOCK T0 T1 T2 T3 T4BLOCKTIME B0 B1 B2 B3 B4STA TE S0 S1 S2 S3 S4实验三使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1、实验目的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并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2011—12操作系统复习题答案(基本全部答案)

<teacher>
repeat
是否有学生1实习完成?=>P(student)
是否有学生2实习完成?=>P(student)
(是否有一组学生实习完成)
检查学生实习结果;
检查完成,允许学生1离开=> V(test(i))
检查完成,允许学生2离开=> V(test(i))
进程同步6:
例如下图所示,有多个PUT操作同时向BUFF1放数据,有一个MOVE操作不断地将BUFF1的数据移到Buff2,有多个GET操作不断地从Buff2中将数据取走。BUFF1的容量为m,BUFF2的容量是n, PUT、MOVE、GET每次操作一个数据,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数据不丢失。试用P、V原语协调PUT、MOVE的操作,并说明每个信号量的含义和初值。
(4)确定信号量的个数和含义
根据同步规则以及操作流程确定信号量的个数是2个,S1和S2:
S1含义是F1(X)计算是否完成;
S2含义是F2(X)计算是否完成。
(5)确定信号量的初值
S1=0;
S2=0。
(6)确定P、V操作的位置
上面①处是一个P操作,P(S1);
上面②处是一个P操作,P(S2);
上面③处是一个V操作,V(S1);
bus is parking;wait(bus_stopped);
signal(bus_stopped); opening the door;
}while(1) getting onoff the bus;
} }while(1)
}
进程同步3:
某高校计算机系开设网络课并安排上机实习,假设机房共有2m台机器,有2n名学生选该课,规定:
操作系统试验题

操作系统试验题操作系统实验题1.启动计算机,观察屏幕画面变化和提示,思考启动过程中计算机所做的工作。
2.查看系统属性:本机的名字、处理器信息、操作系统信息、内存大小等。
3.在Windows7的计算机管理中:(1)查看本机安装了几块硬盘,每块硬盘有几个分区?(2)创建一个虚拟磁盘(VHD),将这个虚拟磁盘初始化(选择MBR分区形式),并分成两个主分区,对每个分区格式化(选择最大分配单元)。
在其中一个分区中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在文本文件中写入一个字符,保存关闭文件,查看文件属性中文件大小和占用空间分别是多少。
4.分析C盘是否需要碎片整理?5.下载一个应用程序,将其安装到本机上,观察开始菜单是否添加了相应项;最后再将该程序卸载(如果本机已经安装了该程序,可先卸载再安装)。
6.打开任一应用程序,利用“任务管理器”,将其关闭。
7.改变屏幕分辨率,观察屏幕显示的变化。
8.删除一种输入法,然后再将其添加上。
9.查找文件calc.exe,并在桌面为其创建快捷方式。
10.观察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的“编辑”菜单,验证并记住常用的快捷键。
11.①在磁盘的任一分区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夹“Text”,并在该文件夹中创建一个文本文件“TextFile”。
②将“Text”文件夹的属性设为隐藏,并刷新“Text”所在的文件夹,观察是否还能看到“Text”文件夹。
如果不能看到,请将其显示出来,如果还能看到,请将其隐藏再显示出来。
③将文件“T extFile”的扩展名显示出来,如果已经显示了扩展名,请将其隐藏。
12.新建一个库,将D:盘中的一个文件夹包含进去,然后在库中删除文件夹中的文件,观察该文件是否真的删除了。
再删除这个库,观察D:盘中的文件夹是否真的删除了,从而体会库与一般文件夹的区别和作用。
先来先服务进程调度算法模拟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学期2014 至2015 学年第1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__________ 计算机学院年级2012 专业班级计科B121学生姓名林晓玲学号201207014133任课教师王祥仲实验成绩计算机学院制《操作系统》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2011年05 月17 日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设计说明本次实验采用C语言模拟对N个进程采用先来先服务进程调度算法调度。
每个用来标识进程的进程控制块PCB用结构来描述,包括以下字段:进程标识数ID[3]、进程名name[10]、进程状态state、进程到达时间arrivetime、进程开始执行时间starttime、进程执行结束时间finishtime、服务时间servicetime、周转时间turnaroundtime、带权周转时间weightedturnaroundtime、队列指针next用来将PCB排成队列。
主要程序流程图(进程的执行过程):3. 实验结果测试用例4. 实验结果分析先来先服务算法顾名思义先到的先参与调度,本利中按照A、B、C、D的顺序。
因为只有非抢占方式,所以先到的进程必须执行完来才能执行下一个进程,下一个进程的开始时间也就取决于到达时间和上一个进程的结束时间中较晚的一个,如C进程的到达时间是2,但是B进程的完成时间是101,所以C进程的开始时间为101。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短作业C的带权周转时间竟高达100,而长作业D的带权周转时间仅为1.99,据此可知,FCFS算法有利于CPU繁忙的作业,而不利于I/O繁忙型的作业(进程)5.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设应用链表结构进行存储并排序,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程序编写完成以后,实现类预期对结果。
界面设计比较清晰明了,易于阅读。
本程序中灵活地设计调用函数和函数嵌套来简化程序,例如在查找未执行进程和对未执行进程执行时分别设计了void fcfs()和void run_fcfs(),多个进程运行时均要调用这两个函数,简化了代码。
《linux操作系统》期末试卷A及答案

命题教师签名:____________ 系主任签名:_____________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 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从后台启动进程,应在命令的结尾加上符号( A )A .&B 。
@C 。
#D 。
$2. 如果执行命令#chmod 746 file 。
txt ,那么该文件的权限是( A )。
A. rwxr —-rw — B. rw —r--r-— C 。
-—xr —rwx D. rwxr--r- 3.若要使用进程名来结束进程,应使用(A )命令。
A 。
kill B 。
ps C 。
pss D.pstree4.以长格式列目录时,若文件test 的权限描述为:drwxrw-r ——,则文件test 的类型及 文件主的权限是__A____ 。
A 。
目录文件、读写执行B. 目录文件、读写 C 。
普通文件、读写D 。
普通文件、读5.当字符串用单引号(’')括起来时,SHELL 将__C____ 。
A.解释引号内的特殊字符B 。
执行引号中的命令 C 。
不解释引号内的特殊字符D.结束进程6.用rm 命令删除非空目录需要加上哪个参数?( A )A. rB. f C 。
t D. c 7 . 怎样显示当前目录( A)。
A 。
pwdB 。
cdC 。
whoD 。
ls8 。
欲把当前目录下的 file1。
txt 复制为 file2。
txt,正确的命令是(D )。
A. copy file1。
txt file2。
txt B. cp file1.txt | file2。
txt C 。
cat file2.txt file1。
txt D 。
cat file1。
txt 〉 file2。
txt9.为了达到使文件的所有者有读(r)和写(w )的许可,而其他用户只能进行只读访问,在设置文件的许可值时,应当设为:(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实验报告要求具有以下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要求
四、算法流程图
五、给出测试数据及运行结果
六、实验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实验1 进程调度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强对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基于优先级的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三、实验要求
1、假定系统有5个进程,每个进程用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来代表,进程控制块的结构如下图1.1所示:
进程名
优先级
要求运行时间
已运行时间
进程状态
指针
图1.1
其中:
进程名:作为进程的标识,假设五个进程的进程名分别为p1,p2,p3,p4,p5。
指针:进程按顺序排成循环链表,用指针指出下一个进程的进程控制块首地址,最后一个进程中的指针指出第一个进程的进程控制块首地址。
要求运行时间:假设进程需要运行的单位时间数。
已运行时间:假设进程已经运行的单位时间数,初值为0。
状态:可假设有两种状态,就绪状态和结束状态。
进程的初始状态都为就绪状态。
2、每次运行所设计的处理器调度程序调度进程之前,为每个进程随机确定它的要求运行时间。
3、此程序是模拟处理器调度,因此,被选中的进程并不实际启动运行,而是执行
已运行时间+1
来模拟进程的一次运行,表示进程已经运行过一个单位时间。
4、在所设计的程序中应有显示语句,能显示每次被选中的进程名以及运行一次后进程队列的变化。
5、优先级可自己给出初始值,但要求采用动态优先级,可自己设计优先数如何变化。
实验2 银行家算法
一、实验目的
1、对死锁避免中的银行家算法作进一步理解。
2、加深理解死锁的概念。
3、加深理解安全序列和安全状态的概念。
4、通过编程,掌握银行家算法分配资源的一步步实现过程。
二、实验内容
1、某系统有A、B、C、D 4类资源共5个进程(P0、P1、P
2、P
3、P4)共享,各进程对资源的需求和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进程已占资源最大需求数
A B C D A B C D
P0 0 0 1 2 0 0 1 2
P1 1 0 0 0 1 7 5 0
P2 1 3 5 4 2 3 5 6
P3 0 6 3 2 0 6 5 2
P4 0 0 1 4 0 6 5 6
(1)现在系统中A、B、C、D 4类资源分别还剩1、5、2、0个,编写程序实现银行家算法判断系统当前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2)如果现在进程P1提出需求为(0、4、2、0)资源请求,利用程序判断系统能否满足该请求?
实验3 内存管理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强对内存管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采用可变分区方法管理内存。
三、实验要求
1、在该实验中,采用可变分区方式完成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即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工作)。
2、设计用来记录主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表或链表。
3、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分配算法。
4、在设计好的数据结构上设计一个主存回收算法。
其中,若回收的分区有上邻空闲分区和(或)下邻空闲分区,要求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登记在空闲分区表的一个表项里。
5、(附加)若需要可以实现程序的浮动,对内存空间进行紧凑。
书写实验报告注意事项:实验报告严禁抄袭,抄袭没有成绩,实验报告中可以适当写出程序关键代码
实验4 页面置换算法(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强对虚拟存储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虚拟存储管理中OPT,FIFO,LRU页面置换算法。
三、实验要求
1、任意给出一组页面访问顺序(如页面走向是1、
2、5、7、5、7、1、4、
3、5、6、
4、3、2、1、
5、2)。
2、分配给该作业一定的物理块(如3块、4块等)。
3、利用OPT,FIFO,LRU页面置换算法模拟页面置换过程并计算其缺页率。
4、每访问一个页面均需给出内存中的内容(内存中的页面号),若有淘汰还需给出淘汰的页面号。
5、通过给出特殊的页面访问顺序,分配不同的物理块,利用FIFO 算法计算其缺页率,进一步理解Belady现象。
6、(附加)实现CLOCK置换算法,修改位可在确定页面号时直接任意给出。
实验5 文件管理(4学时)
一、实验目的
理解文件系统的主要概念及文件系统内部功能和实现过程。
二、实验内容
采用二级文件目录结构,编写程序实现文件系统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物理结构、目录结构管理和文件操作。
三、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有m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个用户最少可保存一个文件。
2、规定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K个文件。
3、系统能检查键入命令的正确性,出错时应能显示出错原因。
4、对文件应能设置保护措施,如只能执行、允许读、允许写等。
5、对文件的操作设计提供一套文件操作:
CREATE建立文件;
DELETE删除文件;
OPEN打开文件;
CLOSE关闭文件;
READ读文件;
WRITE写文件。
6、二级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用户名用户文件目录地址
主文件目录MFD
文件名状态(打开/建立)指针
用户文件目录UFD
实验6 设备管理(2学时)
一、实验目的
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与回收的模拟。
三、实验要求
1、实现设备分配、回收、显示系统中设备信息的功能。
2、通过设备类表和设备表记录系统中设备信息、以便进行设备分配。
3、设备类表记录系统中全部设备的情况,每个设备类占一个表目,设备类表的数据结构如表1所示。
设备类
拥有设备数量
可分配设备数量
设备起始地址
图1 设备类表
4、为每一个设备配置一张设备控制表,用于记录本设备的情况。
设备控制表的数据结构如图2所示。
绝对号
设备状态(好/坏)
是否分配(是/否)
占有作业名
相对号
图2 设备控制表
4、程序中建立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函数。
5、设系统有3类设备,每类设备的设备数分别为2、3、4。
6、要求键盘输入作业名、作业所需设备类和设备相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