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1)降低楼梯间入口处的地面标高; (2)底层形成踏步级数不等的长短跑梯段; (3)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 (4)底层采用直跑梯段,直达二楼。
复习完毕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楼梯平面图的识读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第十一章 楼梯
11.1 楼梯的作用 11.2 楼梯的组成 11.3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11.4 楼梯的细部构造 11.5 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度,可将踏面挑出20~40mm,或将踢面前倾。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楼梯的尺度
(二)扶手高度 踏步中心至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 一般大于900mm,室外楼梯大于1050mm(高层 1100mm),托幼建筑取500-600mm。
(三)楼梯的净空高度 平台净高:不小于2m; 楼段净高:不小于2.2m。
11.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2.梁式楼梯
斜梁布置形式: 梁式楼梯的斜梁在下面时可布置在: 一侧(单梁式)、 两侧(双梁式) 中部(梁悬臂式)。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梁式楼梯
(a)斜梁设在梯段一侧;(b)斜梁设在梯段两侧; (c)斜梁设在梯段中部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明步楼梯
暗步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11.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按结 构形式不同,分为板式楼梯 和梁式楼梯。
1.板式楼梯 梯段为板式结构,一般由梯
段板、平台梁、平台板组成。 传力:荷载直接由梯段传至
平台梁,再传至墙(或柱)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赏析
11.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1.板式楼梯

[精品文档]建筑空间的竖向交通设施

[精品文档]建筑空间的竖向交通设施

建筑空间的竖向交通设施:坡道:用于建筑中有无障碍交通要求的高差之间的联系。

台阶:用于室内外高差之间和室内局部高差之间的联系。

楼梯:解决建筑物不同高差平面之间的垂直交通。

爬梯:检修梯。

电梯:7层楼以上的多层建筑、高层建筑以及标准较高的低层建筑。

一、楼梯的组成及形式1、楼梯的组成我国规定每段楼梯的踏步数量应在3-18步。

2、楼梯的形式直行单跑式:用于层高不高的建筑。

直行多跑式: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折行双跑式:用于导向性强仅上一层楼的建筑。

折行多跑式:用于层高较大的公共建筑中。

平行双跑式:用于居住建筑。

平行双分双合式:用于办公类建筑。

交叉跑式:用于层高较大且楼层人流多向性选择要求的建筑。

螺旋式:多用于室内。

弧形式:用于室内或公共建筑的门厅。

二、楼梯的绘制1、平面绘制(1)分析楼梯的形式(以常见的平行双跑楼梯为例绘制)(2)分析不同楼层楼梯的平面表现方法(3)绘制各楼层平面投影图(4)标注上行或下行方向2、剖面绘制三、楼梯的尺度1、踏步尺度踏步高常以h表示,踏步宽常以b表示。

踏面b的取值范围为250--320mm、踢面h的取值范围为140--180mm、踏面和踢面的尺寸宜满足公式2h+b=600mm。

2、梯段的尺度楼梯段的尺度分为梯段宽度和梯段长度。

一般来说楼梯应至少满足两股人流通行,宽度不小于1100mm。

单人通行时为900mm,双人通行时为1100--1400mm,三人通行时为1650--2100mm。

并应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限定:如住宅≥1100mm,公共建筑梯段宽度≥1300mm等。

梯段长度梯段长度( L ):指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其值L =B( N-1 )。

B----踏步宽;N----梯段踏步数,即踢面高步数。

3、平台宽度平台宽度分为中间平台宽度和楼层平台宽度,平台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宽度。

并≮1200mm。

4、梯井宽度系指梯段之间形成的空档,以60--200mm为宜。

儿童用梯应小于110mm。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剖析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剖析
1.根据层高H和初选步高h确定每层踢面数N,N =H/h。为了减少构件规格,一般应尽量采用 等跑梯段,因此N宜为偶数。如所求出N为奇 数或非整数,可反过来调整步高h。
2.根据步数N和初选步宽b确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 L,L=(N/2-1)·b。
3.确定是否设梯井。如楼梯间宽度较富裕,可在 两梯段之间设梯井。供少年儿童使用的楼梯梯 井不应大于120mm,以利安全。
9.2 .2 楼梯的类型
按位置:楼梯有室内与室外两种。
按使用性质:室内有主要楼梯、辅助 楼梯;室外有安全 楼梯、防火楼梯等。
按材料:木质、钢筋混凝土、钢质、 混合式及金属楼梯。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剖析
9.2.3楼梯的设计要求
• 作为主要楼梯,应与主要出入口邻 近,且位置明显;同时还应避免垂 直交通与水平交通在交接处拥挤、 堵塞等问题的出现。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剖析
9.3.2预制装配式楼梯构造
• 按其构造方式可分为: 梁承式 墙承式 墙悬臂式
• 按照构件大小分: 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大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剖析
9.3.2预制装配式楼梯构造-
梁承式
• 梯段 • 平台梁、平台板 • 梯段与平台梁节点处理 • 构件连接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剖析
9.3.3楼梯构造---栏杆
• 栏杆形式可分为空花栏杆式、栏板 式、混合式等类型。 杆件形成的空花尺寸不宜过大,通 常控制在110~150mm左右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剖析
9.3.3楼梯构造---扶手
• 扶手 按材料分有木扶手、金属扶手、塑料扶手 等,以构造分有漏空栏杆扶手、栏板扶手和靠墙 扶手等。
9.2.4 楼梯的尺度---楼梯的净
空高度

楼梯及其它垂直交通设施第一节

楼梯及其它垂直交通设施第一节
检查踏步和扶手
检查踏步和扶手是否有损坏或松动,及时修复。
防滑处理
定期对楼梯进行防滑处理,确保行人的安全。
电梯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电梯各部件正常工作。
清洁与润滑
保持电梯内部和机房的清洁,对电梯轨道和门轨进行润滑。
调整与更换零部件
根据需要调整电梯的开关门、平层等参数,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 零部件。
栏杆和扶手
为了安全,楼梯应设置栏杆或扶 手。栏杆高度一般为900mm至 1100mm,扶手直径一般为 30mm至40mm。
照明
楼梯应有良好的照明,以避免 夜间或低光条件下发生意外。
楼梯的安全要求
01
02
03
04
防滑
楼梯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设,以 防止滑倒。
防火
楼梯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以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自动扶梯的维护与保养
1 2
清洁
定期清洁自动扶梯的表面和内部部件,保持整洁。
检查运行状况
观察自动扶梯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音或振 动。
3
调整与更换零部件
根据需要调整自动扶梯的速度和方向,及时更换 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垂直交通设施的重要性
垂直交通设施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关系到建 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直接影响 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在高层建筑中,垂直交通设施更是成 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工具,对于保 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具有重 要意义。
垂直交通设施的分类
01
02
03
楼梯
楼梯是建筑物中最常见的 垂直交通设施之一,它由 一系列梯段组成,供人们 步行上下楼层。

建筑工程垂直和水平交通

建筑工程垂直和水平交通

谢谢观看
楼梯的设计
楼梯设计需考虑通行宽度、踏 步高度和角度等因素,以符合
人体工程学和安全规范。
楼梯的维护
为确保楼梯的安全使用,需定 期进行清洁和维护,检查是否
有损坏或松动。
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是一种连续输送行人的运输设备, 常见于大型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
自动扶梯的特点
自动扶梯具有输送能力大、运行平稳、安全 可靠等特点。
自动扶梯适用于较长距离的垂直交通 。设计时应考虑扶梯的宽度、坡度、 速度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楼梯设计
楼梯作为紧急逃生通道,应保持宽敞 、明亮,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同 时,楼梯布局应尽量利用建筑结构, 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大空间水平交通布局Fra bibliotek01通道宽度
在大空间内,通道宽度应足够宽敞,以满足大量人群的通行需求。同时
舒适度与通行效率
提高通行舒适度
合理设计交通设施,减少噪音、振动等不良影响,提高通行 舒适度。
通行效率最大化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流线、设置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措施,提 高通行效率,减少等待时间。
05
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垂直交通设计
电梯设计
自动扶梯设计
高层建筑中,电梯是主要的垂直交通 工具。设计时应考虑电梯的载客量、 速度、停靠楼层等因素,以确保高效 、安全地运送乘客。
,通道应保持笔直,避免不必要的弯曲和交叉,以减少交通混乱。
02
指示标识
合理设置指示标识,引导人群快速找到目的地。指示标识应清晰、简洁
,以便人们快速理解。
03
交通流线
根据大空间的布局特点,合理规划交通流线,确保人群有序、快速地通
行。同时,应设置必要的缓冲区和等待区,以应对高峰期的客流压力。

建筑物垂直交通设计标准

建筑物垂直交通设计标准

建筑物垂直交通设计标准建筑物垂直交通设计标准对于保证建筑物内的垂直交通流畅与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物垂直交通设计的相关标准进行探讨,包括电梯和楼梯设计等内容。

一、电梯设计标准电梯作为现代建筑物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人员的垂直交通效率和安全。

以下是电梯设计所需遵循的标准要求:1. 承载能力: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用途和人员密度等因素,电梯的承载能力需要适当确定,以保证乘坐者的舒适度和安全。

2. 动力装置:电梯的动力装置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设计应考虑到人员流量峰值时的负荷情况,并满足相关安全标准。

3. 乘坐空间:电梯的内部设计应舒适且合理,确保乘坐者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感。

4. 门操作:电梯门的开关速度和顺畅性很重要,以便乘客快速进出,并确保安全性。

5. 安全设备:电梯应配备相应安全设备,如应急制动装置、防止超载的装置等,以确保乘坐者的安全和电梯的正常运行。

二、楼梯设计标准除了电梯,楼梯作为建筑物内另一个重要的垂直交通手段也需要符合相关设计标准,特别是在应急情况下。

以下是楼梯设计所需遵循的标准要求:1. 宽度:楼梯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人员数量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确定,以确保在疏散情况下的通行效率。

2. 坡度和踏步尺寸:楼梯的坡度和踏步尺寸应保持合适的比例,以便乘坐者在使用楼梯时能够舒适、稳定地上下。

3. 扶手和护栏:楼梯的两侧应设置扶手,高度和位置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安全保障。

4. 照明和标识:楼梯的照明应明亮且均匀,以方便使用者的视觉导向。

同时,在楼梯上方和旁边应设置清晰可见的标识,以指导人员正确使用。

5. 防滑措施:为了防止滑倒事故的发生,楼梯的踏步表面应采用防滑设计,并经常保持清洁。

总结:建筑物垂直交通设计标准在保证行人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梯和楼梯的设计应依据人员流量、建筑物类型和使用需求等因素,遵循一定的标准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监督,建筑物内的垂直交通可以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为人们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垂直交通方式。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双分双合式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双分双合式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转角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双分转角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剪刀式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两个直行单跑楼梯交叉 而成的剪刀楼梯,适合 层高小的建筑。
两个直行多跑楼梯的剪 刀楼梯,适用于层高较 大且有人流多向性选择 要求的建筑。
第十一章 楼梯及其他垂 直交通设施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楼梯的组成及分类。 2.掌握钢筋砼楼梯的构造要求。 3.掌握坡道、台阶的构造。 4.掌握栏杆、扶手的尺寸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楼梯的尺度、楼梯的 构造设计及细部构造。
(3)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4)底层采用直跑梯段,直达二楼。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A.降低楼梯间入口处的地面标高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B.设置不等跑梯段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C. 将标高十不等跑梯段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D.底层直跑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 楼梯的作用 11.1.1 楼梯的类型
概述:
在建筑物中,为解决垂直交通和建筑平
面高差,房屋各个不同楼层之间需设置上下
交通联系的设施,这些设施有楼梯、电梯、
自动扶梯、爬梯、坡道、台阶等。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 楼梯的作用 11.1.1 楼梯的类型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10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构造

第10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构造

第10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构造
踏步板为明步
第10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构造
踏步板为暗步
第10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构造
10.2 楼梯的基本构造
10.2.2 预制装配式钢筋砼楼梯 大中型构件预制装配式楼梯
大型构件主要是以整个梯段以及整个平台为单独的构件单元, 在工厂预制好后运到现场安装。 中型构件主要是沿平行于梯段或平台构件的跨度方向将构件 划分成几块,以减少对大型运输和起吊设备的要求。
第10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构造 10.1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概述
10.1.4 楼梯的坡度及尺寸 楼梯的尺寸
《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规定:楼梯间的开间 和进深应符合3M数列,必要时符合1M数列;梯段宽度应采 用基本模数数列,必要时符合1/2M数列;踏步宽度应符合 1/5M数列,一般取220mm、240mm、250mm、260mm、 280mm、300mm、320mm。 梯段宽度按每股人流宽度为550+(0~150)mm确定。一般 一股人流楼梯宽度大于900mm,两股人流在1100~1400mm, 三股人流在1650~2100mm,但公共建筑都不应少于2股人流。
钢构件在现场一般采用焊接工艺拼装。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 场可通过预埋件焊接,也可通过构件上的预埋件和预埋孔相 互套接。
第10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构造
中型预制装配式楼梯
预制混凝土梯段及平台支承 在钢结构上
第10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构造
梯段板与平台梁 通过预埋件焊接
梯段板与平台梁 通过预埋件和预留孔套接
几种常见的楼梯扶手的安装方法
靠墙楼梯扶手的安装方法
栏杆与梯段、平台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防火规范》
(1)基本原则
①位置合理
②与出口位置紧密
③多部楼梯的分布符合人流及通行的需要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2 楼梯的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具体要求
(2)楼梯的数量和总宽度要求(表11-1;百指 标);
(3)对楼梯间的要求; (4)楼梯的间距和位置要求(表11-2、11-3)。 (5)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3.栏杆和扶手
缘设置安全栏杆、采光与防火 3.使用方便:位置明显,行走适合人体尺度,
有足够的通行宽度和疏散能力。 4.美观:楼梯要注意其装饰作用。 5.经济:与整个房屋的建筑等级相协调。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2 楼梯的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具体要求
楼梯的设计应严格遵守《民用建筑设计通
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
第十一章 楼梯及其他垂 直交通设施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楼梯的组成及分类。 2.掌握钢筋砼楼梯的构造要求。 3.掌握坡道、台阶的构造。 4.掌握栏杆、扶手的尺寸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楼梯的尺度、楼梯的 构造设计及细部构造。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2.1 楼梯的组成
2.楼梯平台
平台是供人们上下楼梯时调节疲劳和转换方 向的水平面,故也称缓台或休息平台。
平台有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之分,与楼层标 高一致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介于上下两楼层之 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
平台的尺度:D≥B
1. 是楼层间的垂直交通设 施和地面高差的解决办法。
2.楼梯作为建筑物主体结 构还起着承重的作用
3.具有重要的装饰和美观 作用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1 楼梯的类型
1.按楼梯结构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分:
① 钢筋混凝土楼梯 ② 钢楼梯
③ 木楼梯
④ 组合材料楼梯
2.按楼梯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分: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螺旋楼梯
螺旋形楼梯通常是围绕一根单柱布置,平面呈圆 形。这种楼梯不能作为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⑧ 螺旋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2 楼梯的设计要求
总体要求
1.坚固: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安全:要有足够的空间高度,防滑,临空边
难点:楼梯的构造设计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 楼梯
11.1 楼梯的作用 11.2 楼梯的组成 11.3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11.4 楼梯的细部构造 11.5 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 楼梯
11.1 楼梯的作用 11.1.1 楼梯的类型 11.1.2 楼梯的设计要求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单跑直行楼梯
仅用于层高不大的建筑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直行多跑楼梯
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④双跑平行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⑤ 三跑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2.6 楼梯的净空高度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2.1 楼梯的组成
楼梯一般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或栏 板)和扶手三部分组成。楼梯所处的空间称为楼 梯间。
1.楼梯段 1)梯段的组成:梯段由踏步和斜梁组成。 踏步:由踏面、踢面、防滑条等组成
斜梁:支承踏步荷载,并将荷载传至平台梁或 梯口梁。 2)梯段的级数: 3<n≤18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第十一章 楼梯
11.1 楼梯的作用 11.2 楼梯的组成 11.3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11.4 楼梯的细部构造 11.5 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2 楼梯的组成和尺度 11.2.1 楼梯的组成 11.2.2 楼梯的坡度
11.2.3 楼梯段及平台尺寸 11.2.4 踏步尺寸 11.2.5 栏杆和扶手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 楼梯的作用 11.1.1 楼梯的类型
概述:
在建筑物中,为解决垂直交通和建筑平
面高差,房屋各个不同楼层之间需设置上下
交通联系的设施,这些设施有楼梯、电梯、
自动扶梯、爬梯、坡道、台阶等。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 楼梯的作用 11.1.1 楼梯的类型
① 室内楼梯
② 室外楼梯
3.按楼梯的使用性质分:
① 主要楼梯
② 辅助楼梯
③ 疏散楼梯
④ 消防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11.1.1 楼梯的类型
4.按楼梯间的平面形式分类: ① 开敞楼梯间 ② 封闭楼梯间 ③ 防烟楼梯间
5.按楼梯的平面形式分:
① 单跑直楼梯

② 双跑直楼梯
双分双合式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双分双合式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转角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双分转角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剪刀式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两个直行单跑楼梯交叉 而成的剪刀楼梯,适合 层高小的建筑。
两个直行多跑楼梯的剪 刀楼梯,适用于层高较 大且有人流多向性选择 要求的建筑。

③ 三跑楼梯

④ 双分平行楼梯

⑤ 双合平行楼梯

转角楼梯 双分转角楼梯 交叉楼梯 剪刀楼梯 螺旋楼梯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楼梯间的形式
(a)开敞式楼梯间;(b)封闭式楼梯间;(c)防烟楼梯间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5.按楼梯的平面形式分:
① 单跑直楼梯
② 双跑直楼梯
楼梯——作为垂直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要自动扶梯——用于人流量大的场所; 爬梯——用于消防和检修; 坡道——用于建筑物入口处方便行车用; 台阶——用于室内外高差之间的联系。
第十一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分析
楼梯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