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
跨黎湛铁路特大桥重难点工程测量方案(10页)[优秀工程方案]
![跨黎湛铁路特大桥重难点工程测量方案(10页)[优秀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cd29ff0b4c2e3f56276399.png)
目录一、概述 (2)1.1桥址概述 (2)1.2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概述 (2)二、测量技术依据 (3)2.1执行主要技术标准 (3)三、施工测量的目的及原理 (3)3.1施工测量的目的 (3)3.2施工测量的原理 (4)四、施工测量作业方案 (4)4.1连续梁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4)4.2测点布置及观测方法 (5)4.2.1测量控制点 (5)4.2.2梁体测点布置与埋设 (6)4.2.3 测量方法与控制过程 (7)4.3数据整理、分析 (8)4.4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9)五、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9)六、测量组织管理 (10)6.1测量人员 (10)6.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制 (10)6.3安全、质量措施 (10)一、概述1.1桥址概述新建铁路湛江东海岛线跨黎湛铁路特大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黄略镇附近,处于周屋村与坭洋村之间,主要跨越X688、既有黎湛铁路、茂湛线下行联络线、G325、雷州青年运河而设。
桥址起讫里程为:DK78+461.18——DK81+720.32;跨黎湛铁路特大桥中心里程:DK80+090.75,孔跨类型2【(2-32+3-24+48-32+3-24+4-32+3-24+1-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9-32+2-24+20-32)m预应力简支T梁】,桥全长:3529.14m。
该桥在DK78+520附近采用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跨越X688,与公路夹角46°,既有X688为双向2车道沥青路面,宽6.0m,桥下净空不小于5.5m;在DK79+970附近采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跨越黎湛铁路,与铁路夹角67°,黎湛线为双线,线间距为5.0m,此处为矮路基,并且黎湛线正在电气改造,梁底距既有轨面净空不小于6.75m;在DK80+271.3处跨越茂湛上行联络线,夹角73°,茂湛上行联络线此处为单线电气化铁路,以32m简支梁通过,且正在修建,梁底距茂湛上行联络线轨面净空不小于6.75m;在DK80+600附近采用(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G325、雷州青年运河,与公路和雷州青年运河夹角均为64°,G325为双向6车道混凝土路面,全宽23m,规划全宽38m,雷州青年运河主要为湛江市供水运河,河道宽8m,每天供湛江市用水20万吨,规划供水每天70万吨。
工程设计论文:邕江特大桥K202

工程设计论文:邕江特大桥K202邕江特大桥K202-K203段线路测量设计方案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桥梁建设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建筑设施。
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桥梁测量已逐渐成为铁路建设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桥梁的测量和布置成为桥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邕江特大桥K202-K203段线路施工为例,系统论述了桥梁各阶段的施工测量方案,总结了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各技术环节的具体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大桥梁;桥梁施工;施工测量;设计方案目录1 工程实例概况12 施工测量方案设计22.1 施工复测22.2 路基施工控制点加密测量22.3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22.4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32.5 确保施工测量质量的具体措施33 施工测量43.1 施工复测的实施43.2 路基施工控制点的加密53.3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的实施53.3.1 平面控制测量53.3.2 高程控制测量63.4 隧道的施工控制测量的实施73.4.1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73.4.2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73.4.3 隧道断面测量83.5 施工放样测量83.6 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84 结语8参考文献9致谢91 工程实例概况六律邕江特大桥是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南荣至南宁东段收费站改扩建控制工程之一。
整座桥长497米,宽20.75米。
主桥为跨度265米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该桥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9亿元。
特大桥下部结构施工已进入最后冲刺施工阶段。
目前,主要施工是顶梁和顶座。
整个工程将近一半已经完成,下一步将是钢管拱吊装和桥面附属工程。
目前,邕江特大桥总体施工进度接近一半,计划工期为2020年7月。
图1 邕江特大桥K202-K203段邕江特工程桥梁起点桩号为K202+545.5,终点桩号为K203+488.00。
桥梁全长497m,最大桥高98m,主桥最大墩高82m,主桥上部结构为(105+200+10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由单箱单室箱段组成。
松花江特大桥施工方案70深基坑

(GB50009-2001 (TB10002.5-2005) (TB1041-2003) (JGJ 120-99 )(站前)工程HQTJ-1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1.1、编制依据(1)、铁路桥梁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2)、松花江特大桥施工图。
(3)、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4) 、现场施工调查、踏勘及测量。
1.2、规范标准(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新建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土建 段,正线里程为DK1+600- DK49+300正线全长47.7km 。
由我项目部施工的松花江特大桥工程位于既有滨洲线下游, 与滨 洲线并行,新建桥滨州左线与既有滨州线中心距 59.34米,全长 4046.11m,里程为:DK1+618.35- DK5+664.4& 70#墩位于江北船厂 大堤临近既有线漫滩上。
2.2、地质情况桥址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 (Q4m )及全新 统冲积层(Q42al ),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冲积层(Q3fgl+al ),第三 系上新统泰康组(N2t )泥岩及砂岩。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
土 壤最大冻结深度为2.05m。
依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场地类别为皿类,场地土类型为软弱〜中硬土。
2.3、气象特征栈桥桥位处沿线大部属于中温带亚湿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冬季严寒干燥漫长,夏季多雨凉爽,春秋季干旱多风;蒸发强烈且持续时间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3倍左右。
由于沿线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度,属严寒地区。
平均气温在4.1〜4.7 C,极端最高温度38.7〜40.8 C,极端最低温度-36.8〜39.3 C,年平均降水量418.1〜537.5mm 平均蒸发量1411.2〜1826mm平均相对湿度59%〜64%年平均风速2.9〜4.0m/s,最大定时风速21.7〜24.7m/s,最大积雪厚度13〜24cm 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89〜272cm3、总体施工方案70号墩情况如下:桩基20根,直径1.25m,桩顶标高112.801m, 桩底标高76.801m,桩长36m承台为双层承台,承台总高3.5m, 下层承台尺寸26.1 X 8.10 x 2.5m,上承台尺寸9.2 X 4.8 x 1m 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围堰内设内支撑,每层围檩采用双层132a工字钢,内支撑靠近既有路基侧采用① 630钢管,远离既有路基侧采用①426钢管,壁厚均不小于16mm。
桥梁施工测量(一)

桥梁施工测量(一)引言概述:桥梁施工测量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桥梁各个部位进行测量、检测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桥梁施工测量的相关内容。
正文:一、基础测量1.确定桥梁基本位置:通过使用全站仪或GPS测量方法,确定桥梁的中心位置和桥墩的坐标。
2.标高测量:使用水准仪和高程测量设备,确定桥墩和桥面的高程,以确保桥梁的垂直和平面度。
3.地形测量:利用地面测量仪器,对建桥区域的地势进行测量和绘制,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4.孔洞测量:通过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孔洞的深度、宽度和位置,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桥墩基础测量:使用测距仪和水平仪等测量设备,对桥墩基础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测量,确保桥墩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二、结构测量1.梁段测量:使用全站仪和测量标杆等设备,对桥梁梁段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进行测量,确保梁段的精确安装。
2.支座测量:通过使用测距仪和水平仪等测量设备,对桥梁支座的位置和高度进行测量,以确保支座的准确安装和调整。
3.拱顶测量:使用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桥梁拱顶的形状和高度进行测量,以确保拱顶的精确施工。
4.墩顶偏移测量:通过使用位移测量仪和测距仪等设备,对桥墩顶部的位移和偏移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和修正施工中的问题。
5.钢筋测量:利用测距仪和钢筋探测仪等设备,对桥梁中的钢筋位置、长度和直径进行测量,以保证钢筋的正确布置和质量。
三、沉降监测1.基准点设定:在施工前确定桥梁的基准点,并在合适的位置上设置测点,用来进行沉降监测。
2.沉降测量:使用沉降仪或位移测量设备,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沉降测量,以评估桥梁的变形和稳定性。
3.沉降补偿:通过对测点的实时监测,对沉降情况进行判断,并及时采取补偿措施,以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4.监测报告分析:根据测量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并对桥梁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5.沉降监测记录: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用于日后桥梁的维护和管理。
常平东1#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支架预压监测方案

新建铁路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7标常平东1#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预压监测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铁三局莞惠城际轨道GZH-7标项目经理部2011年10月10日1、编制依据《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JGJ/T 194-2009《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专桥(2010)9902-2 2、编制范围常平东1号特大桥莞台(0#墩)-12#墩。
3、工程概况该桥1-7孔(莞台-7#墩)为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现浇并置小箱梁(3-25m简支梁+4-30m简支梁),8-12孔为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现浇双线变宽梁(5-30m简支梁),墩高4m-5.5m。
4、预压地质情况莞台-8、10-12号墩间地基由表层约1.1-6.0m厚的杂填土(地基应力70 kPa)、第二层约1.7-12.5m厚的粉质黏土(地基应力150 kPa)组成;8-10号墩横跨常东路,常东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地基状况很好,承载力可以满足要求。
按照支架基础预压规定,对每一类支架基础应选择代表性区域进行预压。
我们选择莞台-1#墩进行预压。
5、预压方案5.1、支架基础预压(1).预压荷载:不应小于支架基础承受的混凝土结构恒载与钢管支架、模板重量之和的1.2倍。
预压范围不应小于所施工的混凝土结构物实际投影面宽度加上两侧向外各扩大1m的宽度。
(2).加载与卸载:预压荷载应按预压单元沿混凝土结构纵横向对称进行加载,加载宜采用一次性加载。
加载过程可一次性卸载,并宜沿混凝土结构纵横向对称进行。
基础预压区域内可均匀加载。
5.1.1、荷载计算(每片梁)(1)、梁体混凝土:容重按 2.5t/m³,共118.4方,计算:g1=2.5*118.4=296t(2)、侧模板:容重按0.4t/㎡,计算:g2=0.4*2*25*3.8=75.696t (3)、支架顶方木:g3纵=12*0.1*0.15*0.75=0.135t;g3横=84*0.1*0.1*0.75=0.63t(4)、支架:支架自重:立杆单位重:0.06KN/m,横杆单位重:0.04KN/m,计算:g4立=34*12*3.87*0.006=9.47t;g4横=34*4*7.9*0.004=4.3t;g4斜=34*27.72*0.006=5.65t,共计g4=9.47+4.3+5.65=19.42t。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一工程概述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济南特大桥,此桥全长 27532.19m,起止里程DK1+908.95~DK29+441.14,中心里程为: DK15+675.1。
全桥墩台身共 846个,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桥墩,墩身高度 3.5~17.5m;顶帽托盘采用 C35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支承垫石采用 C40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支承垫石采用 C50钢筋混凝土;承台根据环境作用不同分别采用 C35、C40、C45混凝土;钻孔桩共 6954 根(305215延米),桩径类型为 1.0m,1.25m,1.5m,单根桩长 30m~55m,桩基根据环境作用不同采用 C30、C35、C40混凝土摩擦桩。
中铁十局济青高铁 2标二分部承建济南特大桥 DK13+500~DK27+000(351# 墩~ 770#墩)的桥梁单位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和区间连续梁部分,其中桩基础共 3353根,承台 419个,墩身 419个。
线路在DK11+354.76647~DK14+675.774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 7000m ;在DK18+791.680~DK22+588.693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 8000m;在 DK22 +951.956~DK29+676.349为右偏曲线,曲线半径 8500m。
桥梁在 DK21+124.28 及 DK24+554.08:分别上跨既有 X303县道和潘王路,上部均采用( 32+48+32)m连续梁。
14+519.11:跨莱济高速公路上部采用( 48.5+56+48.5)m连续梁。
二编制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199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3、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C级)GPS网坐标成果》;4、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I(D级)GPS网坐标成果》;5、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级 GPS点之记》;6、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贺广段) CPII级 GPS 点之记》。
飞云江施工测量方案

温福铁路飞云江、平阳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一、概述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承建的浙江沿海铁路温苍段共有2项工程:飞云江特大桥和平阳特大桥。
飞云江特大桥位于浙江省瑞安市郊西北面,北岸位于白象镇,南岸位于屿头镇,近南北走向,横跨飞云江,距入海口约14公里。
桥址附近河道基本顺直,上游约800m以外有微弯;桥址断面宽度为700m,最大水深20m左右;深槽呈平底槽型,平均河底标高约为l5m左右,桥址处河道较为稳定,上下游相对开阔。
飞云江特大桥起始里程为DK24+03 8.27,终点里程为DK26+642.25,全桥长为2662.43m。
桥梁设计为和缓和曲线加圆曲线的2条曲线上,其中0#台位于曲线半径6000m 曲线1上,l#墩至68#台位于曲线半径为4500米的曲线2上。
曲线2的曲线长度为2390.24米,其中缓和曲线为2×320米。
线路设计以左线为正线,左右线间距为4.6米~5米。
孔跨布置为2×32m后张箱梁+(48+7×80+48)m连续箱梁+57×32m后张箱梁+l×l6m框架。
标准孔跨采用预制架设法施工、连续梁采用挂蓝悬臂施工。
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双线圆端形实体墩。
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和扩大基础两种。
1#墩、28#墩、2 9#墩、3 0#墩采用扩大基础,其它墩采用桩基础;其中3#~13#墩共11个墩为水中墩。
本桥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全桥共有桩基564根;直径有l.25m、2.0m和 2.5m、三种,根据地质情况,桩长从7米~72.5米不等,其中φ1.25m桩基459根,φ2.0m桩基9根,φ2.5 m桩基96根。
平阳特大桥桥址处位于瑞平平原,瑞平平原位于瑞安市飞云江南岸,西起瑞安市西坪山,南至平阳县。
桥址处地势及其平坦,河流网发达,河沟较多,河流流速及其缓慢。
本桥跨越的乡间道路较多,其中DK3 6+415处道路等级较高,水泥路面,宽7m,其余道路多为宽5m造价人才网的碎石路或水泥路。
下洼特大桥专项测量方案

下洼特大桥施工控制测量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内业资料;4、对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现场踏勘;5、《DK365+929.44~DK366+491.16下洼特大桥施工图》(图号:京沈施桥-127)6、《17-32m双线简支箱梁桥墩施工图》(图号:京沈通桥(2013)2322A-Ⅱ—1)二、工程概况1、工程项目情况下洼特大桥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乌兰和硕乡境内,主要为跨越下洼河、耕地和道路而设,中心里程为DK366+210.30。
孔跨布置:下洼特大桥孔跨布置为17孔32m简支箱梁,桥全长822.6m;第3、8、13、15、18孔跨越所在乡村土路,第12孔梁上跨乡间土路及羊草沟。
本桥设计为正线双线,桥台采用双线一字形桥台,京方台、1-3#、5#、6#、8#、9#、12#、23#、24#墩基础采用钻孔桩柱桩基础,其中4#、7#、10#、11#、13#-22#墩、沈方台采用钻孔桩摩擦桩基础,2#墩柱采用双线圆端双固定实体桥墩,1#墩柱、3#-24#墩柱采用双线圆端形桥墩。
本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于钻孔桩、桥墩台位置施工。
2、各专业工程概况与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标准3、工程特点、重点该桥4个墩台的基础为挖井基础,挖井基础的最小挖深4.5m、最大挖深5m,基础开挖均需护壁施工。
基础的土质构造为上部细圆砾土下部粉砂岩,必须采用竖直开挖,严禁敞口放坡开挖,避免破坏土侧抗力。
测量要求严格控制桥墩、挖井基础的位置和高程。
模板组拼过程中的方向测量、标高测量及墩台施工完成后的纵横中线测量成为本测量方案中的重点。
三、施工测量工作程序四、仪器的配备及人员的组成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表3—1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2.测量人员组成组长:李鹏飞组员:龚雕雄、郑玉强、刘洋、王喜超等依据设计院交付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内容 1 工程概况
西柏坡高速是联系省会城市石家庄和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快速直达高速通道, 在实现西柏坡与市区快速直达的基础上、 与石家庄周边旅游景区快速联系, 构建 华北地区红色旅游, 绿色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重要通道。
西柏坡高速是对河北省高 速公路网的补充和完善,是构筑“南北通
X ” “东出西联”大通道的需要,同时
作为石家庄市高速公路网络布局的重要组成,增强了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是西北部山区经
济发展的纽带及沿线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
田家庄互通立交设计范围起自西柏坡高速
K2+177.422,终至西柏坡高速
K3+334.937,共长1157.515。
立交范围依次跨越古城西路(三环),太平河,石 太高速(含
石太高速单喇叭互通) ,京广铁路货运线(铁路石家庄枢纽货迁线西 环线段)。
本立交在石太高速北侧跨越的铁路为石家庄枢纽货运铁路, 共2股道。
新建田家庄互通为自京昆高速去往石家庄方向和自石太高速去往北京方向的车 辆提供了快捷,方便,无需出收费站换道的交通通道。
主要工程量: 钻孔桩 81 根,墩柱 44根,现浇箱梁 40+35.3+30=105.5m , 30m 预制小箱梁10片,40m 预制小箱梁10片。
桥梁工程分为主线左幅桥,主线右幅桥,Z3, Z5和ZB 匝道,一期工程桥梁 总面积为
52538.6 平方米。
2 工程技术要求
⑴设计依据
河北省工程咨询研究院 2010 年 11 月 30 日《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至霍寨段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论证会》会议精神。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石家庄交通勘察设计院《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至霍 寨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路至霍寨段工程建设方案咨询会》专家意见 2010年 12月8日。
《西柏坡高数公路三环路至霍寨段工程上跨京广铁路货迁纠方案审查会》 会 议精神。
《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路至霍寨段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2010年 10月30 日,河北
省交通运输厅。
《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路至霍寨段工程初步设计》 审查会会议纪要, 河北省 发展改革委
员会 2011 年1 月 21 日。
《西柏坡高速公路上跨石家庄铁路西环线初步设计评审会》 会议精神, 2011 年 3月
17日。
《西柏坡高速公路二环路至霍寨段工程初步极端防洪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2011 年 2 月 16 日。
特大桥施工测量
⑵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工程测量学-张正禄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武 桥梁工程实用测量(第二版)朱海涛编著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PS 测量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中文版Excel2007高级VBA 编程宝典 作者:John Walkenbach 译者: 冯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⑶设计采用的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064-98) 《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T391-2009)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663-2006)
⑷评定规范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⑸结构物的放样限差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