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光纤通信技术)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

第1章 光纤通信概述1.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2.光波特性 (1)光速:① 在真空中:v f =λ,o c f =λ (8c 310m/s =⨯) ② 在介质中:v c/n = (n 是折射率) (2)光是电磁波:TM 、TE 、TEM (3)光具有二重性① 波动性(宏观):光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

② 粒子性(微观):光具有能量、 动量和质量等。

3.电磁波谱1.1光纤通信的特点 1.优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2)传输损耗小 (3)抗电磁干扰 (4)光纤线径细、重量轻 (5)制作光纤的资源丰富 2.缺点(1)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2)光纤的切断和连接操作技术要求高 (3)分路、耦合操作繁琐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目前光纤通信系统多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

1.光发射机光发射机的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耦合进光纤。

光发射机中的重要器件是能够完成电-光转换的半导体光源,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2.光接收机光接收机中的重要部件是能够完成光/电转换任务的光电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光电二极管(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3.光中继器光纤通信中光中继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电-光转换形式的中继器,另一种是在光信号上直接放大的光放大器。

1.4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1.向超高速光纤系统发展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发展3.向光传送网方向发展4.向G.655光纤发展5.向宽带光纤接入网方向发展(FTTH)第2章光导纤维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2.1.1 光纤的结构1.纤芯层(1)位置:光纤的中心部位,折射率为n1。

(2)尺寸:单模光纤的直径d1=2a=4μm~10μm,多模光纤的直径d1=50μm。

(3)材料:高纯度SiO2,掺有极少量的掺杂剂。

2.包层(1)位置:位于纤芯的周围,折射率为n2。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部件。

3. 培养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的优势与不足2. 光纤的工作原理光波的产生与传输光纤的导光原理光纤的衰减与色散3.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光源光发送器光纤光接收器光放大器4. 光纤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光波的分波和解波光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光信号的放大与传输5.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有线电视医疗、工业与科研领域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

4.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掌握。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应用领域的了解。

4. 课程论文,让学生深入研究光纤通信技术的某一方向。

五、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和讲义。

2. 多媒体演示素材。

3. 光纤通信相关案例资料。

4.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论文集。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光纤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知识。

3. 演示实验:进行光纤通信原理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第3-4课时:讲解光纤的工作原理及其光纤的导光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光纤的构造和特性、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等;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光源、光纤、光接收器等;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光学仪器和设备进行光纤通信实验;具备分析和解决光纤通信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前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具体包括以下章节:1.光纤通信概述:介绍光纤通信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光的传播:讲解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原理,包括光纤的构造和特性、光的传播模式等。

3.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介绍光信号的调制方法和解调原理,包括强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等。

4.光纤通信系统:讲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光源、光纤、光接收器等,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5.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介绍光纤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通信、电力、交通等。

6.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讲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高速光纤通信、光纤到户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光纤通信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光纤通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的光纤通信技术教材,如《光纤通信原理》等。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一、教学大纲1.1 课程简介《光纤通信技术》是一门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应用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技术,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目标(1)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掌握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3)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发射、传输、接收等部分。

(4)掌握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如波分复用、光放大器、光纤传感器等。

(5)了解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1.3 教学内容(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光纤的传输特性(3)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4)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5)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二、教案2.1 教案设计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PPT、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 课时安排(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课时(2)光纤的传输特性:3课时(3)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2课时(4)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4课时(5)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课时三、课程日历3.1 第1周: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1)第1课时:介绍光纤通信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2)第2课时:介绍光纤通信的优点及缺点3.2 第2周:光纤的传输特性(1)第1课时:光纤的组成及结构(2)第2课时:光纤的传输原理(3)第3课时:光纤的损耗与色散3.3 第3周: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1)第1课时:发射器与接收器(2)第2课时:光纤与光缆(3)第3课时:波分复用技术3.4 第4周: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1)第1课时:光放大器(2)第2课时:光纤传感器(3)第3课时:光开关与光调制器(4)第4课时:光传输网络3.5 第5周: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1)第1课时:光纤通信在通信领域的应用(2)第2课时:光纤通信在数据通信中的应用(3)第3课时:光纤通信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4)第4课时: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六、教学资源6.1 教材《光纤通信技术》教材,作者:X,出版社:X。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1 光与光纤1.2 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局限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1 光源2.2 光发送器2.3 光纤2.4 光接收器2.5 光放大器3.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3.1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3.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4.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4.1 通信网络4.2 数据传输与存储4.3 医疗、工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5.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5.1 高速光纤通信5.2 光纤到户(FTTH)5.3 光载无线通信(OWC)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直观地展示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实验设备和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光纤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光纤通信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原理的掌握。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验设备:光纤通信实验仪、光纤等。

3. 参考书籍:光纤通信技术、光电子学等。

4.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新闻报道、技术动态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分别为4个学时/周,共8周。

2. 教学计划:周次内容安排学时第1周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4第2周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第3周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 4第4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4第5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第6周实验一:光纤通信系统实验 4第7周小组讨论:光纤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第8周总结与复习 4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以便能够理解后续的教学内容。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光纤通信的优势与局限1.3 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第二章:光纤与光波导2.1 光纤的制备与种类2.2 光波导的原理与结构2.3 光纤的传输特性与损耗第三章:光纤通信器件3.1 光源与光发射器3.2 光接收器与光检测器3.3 光开关、光调制器与光放大器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4.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光纤通信的传输技术4.3 光纤通信的复用技术第五章:光纤通信网络5.1 光纤通信网络的类型与结构5.2 光纤传输网络的技术与发展5.3 光纤通信网络的应用领域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6.1 系统性能指标6.2 信道容量与误码率6.3 系统性能优化第七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7.1 电信领域7.2 数据通信与互联网7.3 光纤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第八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挑战与发展8.1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8.2 信号衰减与色散问题8.3 未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九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化与协议9.1 光纤通信标准概述9.2 主要的通信协议9.3 我国在光纤通信标准制定中的贡献第十章:实验与实践10.1 光纤通信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10.2 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10.3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纤通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重点: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

难点:理解光纤通信与传统通信方式的差异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光纤与光波导重点:光纤的制备、种类及其传输特性。

难点:光波导的工作原理以及光纤的传输损耗。

三、光纤通信器件重点: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关键器件及其功能。

难点:理解不同类型的光源、光接收器、光开关、光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四、光纤通信系统重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传输与复用技术。

难点: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信道容量以及误码率等性能评估指标。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 熟悉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通信的优点2. 光纤通信的原理光波的传播特性光纤的传输特性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光源光发送器光纤光接收器光放大器4.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光发送器的工作原理光纤的传输过程光接收器的工作原理5.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长途通信局域网光纤到户特殊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光纤通信技术。

2. 多媒体课件:演示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3. 网络资源:查找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光纤通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光纤通信原理和系统的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应用领域的了解。

4. 课程报告:考察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光波的传播特性和光纤的传输特性。

光发送器、光接收器以及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学时。

2. 教学方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3.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0.5学时)。

第二阶段: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1学时)。

第三阶段: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0.5学时)。

第四阶段:案例分析与讨论(1学时)。

第五阶段:课堂问答与作业布置(0.5学时)。

八、教学案例1. 案例一:长途通信中的光纤通信系统。

2. 案例二:光纤到户的应用实例。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教案.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教案.

知识点光纤通信传输技术一、教学目标:了解各种光纤传输技术。

二、教学重点、难点:SDH的速率、SDH网络结构、WDM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1.知识点说明光纤传输技术以SDH为基础,先后发展了WDM、OTN、PTN等技术。

2.知识点内容1)SDH的中文含义是同步数字系列,SDH中的帧结构是9×270×N的同步传送模块(STM),N取正整数1、4、16、64、256,STM-1的速率是155.52Mbit/s,其余各级的速率分别是STM-1的N倍。

2)SDH网的网络结构有环形网、线形网、网孔形网等,分别由不同的网元组成。

3)波分复用(WDM )就是让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同在一根光纤上传输而互不干扰。

波长间隔更紧密的WDM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通常为几个nm。

4)WDM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中继放大、光接收机、光监控信道和网络管理系统组成。

5)光传送网(OTN)是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由一组通过光纤链路连接在一起的光网元组成的网络,能够提供基于光通道的用户信号的传送、复用、路由、管理、监控以及保护。

6)分组传送网(PTN)是以分组传送为基础、以分组交换为核心,支持多业务承载,并具备完善的保护和OAM管理功能的面向连接端到端的传送技术。

PTN网络定位为城域网传输,如用于承载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回传网络、以太网专线以及IPTV等多媒体数据业务。

3.知识点讲解7)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均要从基本概念入手,简化原理,重视应用。

8)SDH从其传输速率到网络单元类型以及我国SDH网络结构组成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9)WDM说明其概念和优点,以及系统结构组成。

10)OTN、PTN注重基本概念和网络应用方面。

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1、SDH的中文含义是。

2、STM-16的传输速率是()A. 155 Mbit/sB. 622 Mbit/sC. 2.5Gbit/sD. 10Gbit/s3、光传送网(OTN)是基于技术,由一组通过光纤链路连接在一起的光网元组成的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型连接器
SC型光纤连接器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 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 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型或APC 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 式,不须旋转。
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 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 密度高。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ST型光纤连接器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发光二极管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通常应用GaAlAs(镓铝砷)和 InGaAsP(铟镓砷磷)材料,可以覆盖整个 光纤通信系统使用波长范围,典型值为 0.85μm、1.31μm及1.55μm。
按照器件输出光的方式,可以将发光二极管 分为三种类型结构:表面发光二极管、边发 光二极管及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MU型光纤连接器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光 纤连接器是以SC型连接器为基 础研发的世界上最小的单芯光 纤连接器。
MU连接器系列包括用于光缆连 接的插座型光连接器(MU-A系 列)、具有自保持机构的底板连 接器(MU-B系列)以及用于连接 LD/PD模块与插头的简化插座 (MU-SR系列)等。 该连接器采用1.25mm直径的套管和自保持机构,其优 势在于能实现高密度安装。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缆芯
在光缆的构造中,缆芯是主体,其结构是否合 理,与光纤的安全运行关系很大。
一般来说,缆芯结构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光 纤在缆芯内处于最佳位置和状态,保证光纤传 输性能稳定,在光缆受到一定的拉力、侧压力 等外力时,光纤不受外力影响;其次缆芯内的 金属线对也应得到妥善安排,并保证其电气性 能;另外缆芯截面应尽可能小,以降低成本和 节省敷设空间。
熔融拉锥法就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除去 涂覆层的光纤以一定的方式靠拢,在高 温加热下熔融,同时向两侧拉伸,最终 在加热区形成双锥体形式的特殊波导结 构,实现传输光功率耦合的一种方法。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耦合器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缆
光缆的构造一般分为缆芯和护层两 大部分。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波导的研究
在大气光通信 受阻之后,人 们将研究的重 点转入到地下 光波通信的实 验,先后出现 过反射波导和 透镜波导等地 下通信的实验。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源与光探测器
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源经历了从发光二极 管到半导体激光器的进步。
目前,半导体激光器不仅可以在室温下工作, 而且其直接调制速率可以达到10Gbit/s乃至更 高,逐渐满足了高效率、高速率、低噪声、大 功率、长寿命等要求。
V形槽结构
球透镜耦合结构 自聚焦透镜耦合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连接器性能指标
光学性能,主要是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 插入损耗,即连接损耗,因连接器的导入而引起的链路有效光功
率的损耗,不大于0.5dB; 回波损耗,连接器对链路光功率反射的抑制能力,其典型值应不
少于25dB; 互换性和重复性,指对同一类型光纤能任意组合使用,并可多次
光纤与光源的逐年进步解决了衰减和色散问题, 其结果是增加了光纤系统的通信容量。
光探测器也达到了GHz的响应灵敏度。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放大器
90年代初,光放大器的问世引起了光纤 通信技术的重大变革,这在光通信史上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光放大器节省了光电变换的中继过程, 而且实现了波长透明、速率透明和调制 方式透明的光信号放大,从而诞生了采 用波分复用(WDM)技术的新一代光纤 系统商用化。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护层
光缆护层同电缆护层的情况一样,是由 护套和外护层构成的多层组合体。
光缆护层的作用是进一步保护光纤,使 光纤能适应在各种场地敷设,如架空、 管道、直埋、室内、过河、跨海等。
对于采用外周加强元件的光缆结构,护 层还需提供足够的抗拉、抗压、抗弯曲 等机械特性方面的能力。
ST型光纤连接器外壳呈圆 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 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 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 多采用PC型或APC型研磨 方式;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此类连接器适用于各种光纤网络,操作简便,且 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MT-RJ连接器
• MT-RJ带有与RJ-45型LAN电 连接器相同的闩锁机构, 通过安装于小型套管两侧 的导向销对准光纤,为便 于与光信号收发机相连, 连接器端面光纤为双芯(间 隔0.75mm)排列设计,是 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高密 度光连接器。
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光纤之间活动连接的光 无源器件,它还具有将光纤与其他无源器件、 光纤与系统和仪表进行活动连接的功能。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连接器内部结构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连接器常用结构
套管结构:套管结构的连接器由插针和套筒组 成。
双锥结构:双锥结构连接器是利用锥面定位。 V型槽结构: V形槽结构的光纤连接器是将两个
重复使用,由此而导入的附加损耗一般小于0.2dB; 抗拉强度,不低于90N; 工作温度,在-40℃~70℃的温度下能正常使用; 插拔次数,能插拔1000次以上。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FC型光纤连接器
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 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最早, FC类型的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面 是平面接触方式(FC)。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配线架
光纤配线架(ODF,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是光传输系统中一个 重要的配套设备,它主要用于光缆终端 的光纤熔接、光连接器安装、光路的调 接、多余尾纤的存储及光缆的保护等, 它对于光纤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和灵活使 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插针放入V形槽基座中,再用盖板将插针压紧, 利用对准原理使纤芯对准。 球面定芯结构:球面定心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装有精密钢球的基座,另一部分是装 有圆锥面(相当于车灯的反光镜)的插针。 透镜耦合结构:透镜耦合又称远场耦合,它分 为球透镜耦合和自聚焦透镜耦合两种。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波为载体,光 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发送器:发送器的核心是一个光源,其主要功 能就是将一个信息信号从电子格式转换为光格 式。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LD) 作为光源。
LED一般用于低速系统。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当给LED外加合适的正向电压时,Pp结之 间的势垒(相对于空穴)和Np结之间的势垒 (相对于电子)降低,大量的空穴和电子分 别从P区扩散到p区和从N区扩散到p区(由 于双异质结构,p区中外来的电子和空穴 不会分别扩散到P区和N区),在有源区形 成粒子数反转分布状态,最终克服受激 吸收及其他衰减而产生自发辐射的光输 出。
光纤配线架作为光缆线路的终端设备拥 有以下4项基本功能:固定功能、熔接功 能、调配功能以及存储功能。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壁挂式光纤配线架
壁挂式光纤配线架可直接固定于墙体上,一般 为箱体结构,适用于光缆条数和光纤芯数都较 小的场所。机架式光纤配线架可直接安装在标 准机柜中,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光纤网络。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信号的调制
把信号加到光源上的方法有多种: 内调制,直接调节光源的电流;
外调制,采用 电光调制器,一 般采用电吸收调 制器,和光源集 成在一块芯片上。
调制部分
激光部分
集成电吸收调制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的作用是使两根光纤的纤芯对准, 保证90%以上的光能够通过。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LC型光纤连接器
LC型光纤连接器是著名的 Bell研究所研究开发出来的, 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 孔(RJ)闩锁机理制成。该连 接器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 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所 用尺寸的一半,为1.25m, 提高了光配线架中光纤连 接器的密度。
目前,在单模SFF方面,LC类型的连接器实际已经占 据了主导地位,在多模方面的应用也增长迅速。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质地脆,机械强度低; 弯曲半径不宜过小; 连接困难,切断不易; 分路和耦合不方便;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发送器
光发送器的主要核心是光源。 常用光源主要有:
发光二极管; F-P腔半导体激光器; 分布反馈式(DFB)半导体激光器; 分布布拉格反射式(DBR)半导体激光 器;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机架式光纤配线架
机架式配线架又分为两 种,一种是固定配置的 配线架,光纤耦合器被 直接固定在机箱上;另 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 用户可根据光缆的数量 和规格选择相对应的模 块,便于网络的调整和 扩展。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耦合器
光耦合器是将光信号进行分路或合路、 插入、分配的一种器件。
根据系统的工作波长,分为短波长光纤 通信系统,长波长光纤通信系统和超长 波长光纤通信系统;
根据调制信号的类型,分为模拟光纤通 信系统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根据光源的调制方式,分为直接调制光 纤通信系统和间接调制光纤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原理 软件学院 2006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抗电磁干扰; 无串扰,保密性好; 线径细,重量轻,柔软; 原材料资源丰富,节约金属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