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起源

合集下载

沧州十大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作简介

沧州十大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作简介

沧州十大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作简介目前,我市10个项目正在积极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十大项目分别是:■ 吴桥杂技吴桥是杂技发祥地、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经历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时期,至汉唐达到兴盛。

到了明代已形成了从信仰禁忌、行规流派、行业语言、技艺传承、杂技经营“口”、“锣歌”系统而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

清代到中华民国是吴桥杂技文化发展最繁荣时期。

■沧州武术沧州武术历史悠久,“源于春秋,兴于明朝,盛于清代,清末民初甚为繁盛”,源于或流传于沧州的武术门派众多,有劈挂、八极、燕青等52个拳种。

涌现了丁发祥、霍元甲、王子平等大批名人义士。

沧州市政府已举办七届“沧州武术节”。

沧州市1992年12月被正式命名为首批全国“武术之乡”。

■ 河间诗经文化《诗经》的发祥地就在河间,由毛亨、毛苌叔侄二人所传。

元代至正年间,河间路总管王思诚奏请皇帝在毛公墓前修建毛公书院。

毛公书院1928年后改称“毛公学堂”,为社会培养出不少人才。

毛公书院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没有在“十年浩劫”中幸免于难.■ 沧州木板大鼓沧州木板大鼓是全国独有的艺术曲种,它产生于清乾隆年间。

它对北方的大鼓曲产生过重大影响。

目前,仅保留下100多个曲艺小段和10多部长篇。

目前艺人仅存8人,沧州木板大鼓面临灭绝危险。

2003年6月,沧县政府投资对木板大鼓进行抢救挖掘,录制五位老艺人的18个段子。

同时,整理出7万多字的长篇木板大鼓《回龙传》。

■ 西河大鼓早在清康、雍、乾时期,河间一带有不少说唱艺人,他们根据当地的小调、民歌唱出一种新的调子,并用犁铧片击拍,这即是西河大鼓的雏形,故曰“犁铧片”,后又称“河间大鼓”。

后来马三峰对这一演唱形式进行革新,使这一曲种日臻完善,西河大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黄骅渔鼓黄骅渔鼓起源于清乾隆晚期,距今约200年的历史。

它汲取当地民歌小调的营养和精华,逐步发展演变成一个节奏明快、曲调舒畅、极具浓郁乡土气息的稀有曲种。

2020年全国导游考试导游词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

2020年全国导游考试导游词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

2020年全国导游考试导游词吴桥杂技大世界总字数2006字,预计用时8分22秒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吴桥杂技大世界参观游览,我是大家的导游,很荣幸为各位提供服务,接下来请由我为大家进行讲解。

(字数:63字|参考用时:16秒|欢迎词可自由发挥)吴桥位于古冀州东部,黄河故道下游,有“世界杂技艺术摇篮”的美誉。

历史上,这里土地贫瘠,收成无定,人们只有另寻他途谋生。

于是,杂技——这一生长于民间的古老技艺,以家庭为载体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

1993年11月26曰,投资2亿元、占地3000亩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建成开放,景区成功地再现了千百年来古老吴桥的沧桑与神奇的世界,同时荟萃了中外杂技魔术艺术精华和挑战人类极限的绝活表演,在东方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唯一一部展现杂技文化的“四库全书”。

(字数:216字|参考用时:54秒|记忆要点:吴桥,“世界杂技艺术摇篮”,杂技文化的“四库全书”)景区建有江湖文化城、红牡丹剧场、魔术梦幻剧场、马戏游乐园、杂技博物馆、小泰山、红牡丹宾馆等十大景点。

吴桥杂技大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首先它有两个“之最”,一个是中国之最,一个是世界之最,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人文表演民俗景点,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杂技主题公园,国家旅游局的一位领导人在全国旅游会议上说,中国的人文景点南有深圳的锦绣中华,北有吴桥的杂技大世界,在我国旅游局的调查报告中也充分说明大世界是我国人文景点的成功范例之一。

现在的大世界既是老年人怀旧的故土,青年人的杂技乐园,又是孩子们历练坚强意志的课堂,我们景点全年开放,老少皆宜。

(字数:269字|参考用时:67秒|记忆要点:江湖文化城,中国规模最大的人文表演民俗景点,世界上唯一一个杂技主题公园)下面我们要进入的景点是仿照吴桥古城而建的城池“江湖文化城”,接下来,朋友们就请跟我一起“闯江湖”。

“走江湖”这一个几乎是吴桥杂技代名词的称呼延续了不知多少年。

在这座城中有一群行走江湖,身怀绝技的艺人,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

吴桥杂技PPT

吴桥杂技PPT

吴桥杂技艺术节——由来
杂技界一直有“世界杂技在中国,中国杂技在河北”的说法, 河北省吴桥县又素有“中国著名杂技之乡”、“世界杂技艺术摇 篮”的美誉。但在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之前,中国并没有一 个世界性的杂技赛场,这与中国杂技大国的地位严重不符。 1987年,精明的河北人利用“吴桥杂技”这个具有河北文 化特征的项目,开发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填补了这一空 白。20余年来,吴桥杂技节成功举办了13届,融入了众多人的智 慧和心血,已成为由文化部参与主办的4• • • • •
10月23日(星期日) 11:00 杂技节“走进平山”专场演出 平山县温塘白鹿温泉 19:30 A场演出 艺术中心主馆 10月24日(星期一) 09:30 第四届国际杂技商演项目洽谈会 金圆大厦 10:00 杂技节进社区演出 裕华区大马庄园 19:30 B场演出 艺术中心主馆 10月25日(星期二) 10:00 杂技节广场演出 省会文化广场 14:00 B场演出(惠民专场) 艺术中心主馆 19:30 A场演出 艺术中心主馆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主 体活动日程表
• 10月20日(星期四) • 19:30 马戏大篷专场演出彩排 西美大酒店南侧 • 10月21日(星期五) • 19:30 马戏大篷首场演出 西美大酒店南侧 • 19:30 开幕式欢迎晚会彩排 艺术中心主馆 • 10月22日(星期六) • 20:00 开幕式欢迎晚会 艺术中心主馆
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 好,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 田间麦场,甚至在饭桌前和 土炕上,他们随时都会翻一 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 趟拳跤,变几套戏法魔术。 有的孩子去商店粮站打油买 醋把装满油和醋的瓶子置在 小拇指上托着走,点滴丌洒。 下雨天一群群小学生将雨伞 顶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洞 房花烛夜更是妙趣横生,吃 糕点,信手拈来,喝喜酒, 立等可取,新娘子空手一伸 颗颗喜糖满屋飞,新郎官空 中击掌支支香烟飞进手。

吴桥杂技文化探究

吴桥杂技文化探究

吴桥杂技文化是指以技艺表演为核心,涉及杂技历史、杂技传承、杂技教育、杂技产业等多个方面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综合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同时,吴桥杂技文化也是一种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国际性文化,对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吴桥杂技文化概述1.吴桥杂技的起源与历史进程吴桥杂技是伴随着中国杂技产生发展而发展的,最早从春秋战国起。

①吴桥县发掘的东魏时期古墓壁画中就刻画了多种杂技表演的场景,证明了吴桥杂技的历史之久远。

唐代时,吴桥杂技的表演技艺已经较为成熟。

进入宋代,吴桥杂技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以盛产杂技艺人而闻名。

吴桥艺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

此外,宋代官府对杂技表演的支持也为吴桥杂技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元代是吴桥杂技的鼎盛时期,吴桥杂技艺人开始将传统杂技表演与地方民俗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杂技表演节目,同时积极吸收其他地区的杂技技艺,使吴桥杂技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

明清时期,吴桥杂技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吴桥杂技艺人不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还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杂技表演艺术家,他们不仅将吴桥杂技的技艺推向新的高峰,还创作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杂技表演节目,进一步丰富了吴桥杂技文化的内涵。

20世纪初,吴桥地区的杂技表演开始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吴桥杂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85年,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建立,成为吴桥杂技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2004年,吴桥县被授予“中国杂技之乡”。

2009年,吴桥被列为河北省首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1年至2014年,吴桥连续4次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吴桥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

吴桥杂技的起源和漫长的发展历程,既体现了古代吴桥人民的勤劳智慧,也展现了吴桥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杂技文化。

2.吴桥杂技的群众基础与技艺特点杂技在吴桥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吴桥杂技

吴桥杂技

很久以前就听说吴桥是杂技之乡。

后来,听说吴桥一个叫王宝合的被邀请到香港演出,被香港前特首董建华称为鬼手。

再后来,一位同事从吴桥参观回来,绘声绘色地述说着吴桥杂技的惊险场面和神奇功夫,并劝我说:有机会到吴桥去看看吧,那里耍杂技真叫绝,王宝合这个小老头真厉害!经同事这么一番精彩的描述,真觉得应该到吴桥看一看那神奇的杂技表演,在心中也萌生了到吴桥看杂技的念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乘着初春暖融融的气息,我便和朋友结伴到吴桥看杂技,乘大巴车踏上了到吴桥之旅。

临近吴桥,我们边感受到了浓浓的杂技之乡味,大大小小的店铺门面,林林总总的广告牌上,大都是为杂技之乡来的。

且听听导游是怎么说的:这里的人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

不过现在把耍玩艺儿’改成耍杂技’了,大约是周总理把吴桥定名为杂技之乡’后改的。

听完了导游的简单介绍,我们就到了吴桥,刚好是午餐时分,我们就在一个外观看似演马戏的红牡丹宾馆用餐,这个宾馆大棚式的设计,外加红牡丹的称号,独具特色和魅力。

没等我们开口,导游就介绍了,这个红牡丹宾馆,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走红的一部电影《红牡丹》。

如今,这部电影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而红牡丹宾馆却在杂技之乡名声大振,如同红牡丹一样,越来越红火。

进入宾馆的大厅一看:哇!这么宽敞!环球式设计,特别新颖,阶梯型的客座,客人可以一边就餐,一边看演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还有,就是这里的服务员也和别处的大不一样,每个服务员也都会耍魔术,都会表演空中取酒、空手钓鱼等魔术技法。

遗憾的是,那天我们去的游客太多,服务员根本没时间做这样的佐餐表演。

不过,我还是亲眼看到了服务员骑着表演车上菜,堪称是全国一绝,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一饱眼福了。

吃过了午餐,我们便随女导游参观游览,一打听还是寿光老乡呢,更增了亲切感。

先是参观江湖文化城,女导游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成正方形。

吴桥江湖八大怪

吴桥江湖八大怪

吴桥江湖八大怪作者:来源:《旅游纵览》2008年第11期我国旅游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异军突起,成为与自然风光旅游并驾齐驱的重要旅游内容。

吴桥有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5000年杂技文化,源远流长的杂技历史,丰富多彩的杂技民俗,惊险奇绝的杂技节目,构成了吴桥杂技民俗旅游的宝贵资源。

第一怪:王宝合——俩手三球跟鬼赛在杂技大世界景区中有一个典型的杂技小院,小院面积不大,自然幽静,这就是“鬼手居”。

两个瓷花碗、三个小红布包,一张铺着毯子的平台。

一位老人已年过六旬,坐在小屋的前面,有点仙风道骨之感,他的右边摆着一张桌子,一杯清茶放在上面。

这是吴桥的传统节目“三仙归洞”,表演者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八大怪”之首的老艺术家王宝合。

表演“三仙归洞”,不同于大台节目,它与观众近在咫尺,且由观众参与进来,重在“卖口儿”(即语言表达),难在“救戏”(即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

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

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

第二怪:高福州——白肚皮上切青菜“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

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

南北二京都不收,洮河两岸度春秋。

财主种有千顷地,老子玩耍不侍候。

”当你走进吴桥大世界江湖文化城,你能够亲耳听到江湖八大怪之一“小钢炮”高福州在表演开场时拿着个破锣为你卖口。

他以滑稽的表演形式,来表达杂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小钢炮高福州肚皮上切青菜,刀起刀落,菜叶横飞,肚皮却毫发无伤。

他一身硬功夫,只见他运气——下蹲——扭胯——举掌,手切红砖,掌劈顽石,砖石横飞,视若等闲,间或加一些幽默逗趣的语言动作,让人看得亦惊亦喜,成为大世界第二大怪。

第三怪:李印怀——眼里扎出骨针来一个露天的场地,一个沧桑的老艺人,拿着两个骨针,从鼻孔而入,然后从两眼而出,此情此景,我似乎看到了那个艰难的年代,而今,我只能说,这也许是“特异功能”吧。

他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个铁蛋子,说要吞下去。

吴桥国际杂技节的历史背景13届

吴桥国际杂技节的历史背景13届

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举行。

由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旅游局、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吴桥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来自前苏联、朝鲜、法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前民主德国和中国7个国家的30个节目参加了比赛和演出。

第二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于1989年11月1日至7日举行。

由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中央电视台、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旅游局、河北省杂技艺术家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吴桥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来自保加利亚、瑞典、泰国、蒙古、前苏联、丹麦、波兰和中国8个国家的31个节目参加了比赛。

月15日至21日举行。

由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中央电视台、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旅游局、河北省杂技艺术家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吴桥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有中国、比利时、加拿大、古巴、朝鲜、法国、蒙古、瑞典、美国、前苏联的28个节目参加了这次世界东方的杂技盛会。

第四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于1993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举行。

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局、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等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41个节目、366名演员(国外演员210名、国内演员156名)参加了这次杂技盛会。

第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于1995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举行。

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中央电视台、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本届杂技节荟萃了14个国家20个演出团体的290名杂技精英,其中国外演员173人,参加演出的国内外节目共31个,其中境外23个,境内8个(含4个特邀展演节目)。

本届杂技节被国内外宾客盛赞为“一场辉煌的国际杂技盛会”。

2020年全国导游考试导游词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

2020年全国导游考试导游词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

2020年全国导游考试导游词吴桥杂技大世界总字数2006字,预计用时8分22秒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吴桥杂技大世界参观游览,我是大家的导游,很荣幸为各位提供服务,接下来请由我为大家进行讲解。

(字数:63字|参考用时:16秒|欢迎词可自由发挥)吴桥位于古冀州东部,黄河故道下游,有“世界杂技艺术摇篮”的美誉。

历史上,这里土地贫瘠,收成无定,人们只有另寻他途谋生。

于是,杂技——这一生长于民间的古老技艺,以家庭为载体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

1993年11月26曰,投资2亿元、占地3000亩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建成开放,景区成功地再现了千百年来古老吴桥的沧桑与神奇的世界,同时荟萃了中外杂技魔术艺术精华和挑战人类极限的绝活表演,在东方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唯一一部展现杂技文化的“四库全书”。

(字数:216字|参考用时:54秒|记忆要点:吴桥,“世界杂技艺术摇篮”,杂技文化的“四库全书”)景区建有江湖文化城、红牡丹剧场、魔术梦幻剧场、马戏游乐园、杂技博物馆、小泰山、红牡丹宾馆等十大景点。

吴桥杂技大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首先它有两个“之最”,一个是中国之最,一个是世界之最,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人文表演民俗景点,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杂技主题公园,国家旅游局的一位领导人在全国旅游会议上说,中国的人文景点南有深圳的锦绣中华,北有吴桥的杂技大世界,在我国旅游局的调查报告中也充分说明大世界是我国人文景点的成功范例之一。

现在的大世界既是老年人怀旧的故土,青年人的杂技乐园,又是孩子们历练坚强意志的课堂,我们景点全年开放,老少皆宜。

(字数:269字|参考用时:67秒|记忆要点:江湖文化城,中国规模最大的人文表演民俗景点,世界上唯一一个杂技主题公园)下面我们要进入的景点是仿照吴桥古城而建的城池“江湖文化城”,接下来,朋友们就请跟我一起“闯江湖”。

“走江湖”这一个几乎是吴桥杂技代名词的称呼延续了不知多少年。

在这座城中有一群行走江湖,身怀绝技的艺人,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认为地域经济成就地域文化,没有大的国家政治 变革就不会出现大的人员变迁,没有大的人员变迁也就不 会出现大的文化变迁。
笔者希望吴桥的杂技从业者与相关机构应该向商河鼓 子秧歌那样捋清所属艺术种类的文化脉络,更好的将杂技 表演与杂技文化相辅相成的奉献给国内外的观众!
吴桥杂技现状
吴桥县艺星杂技团顶花坛集 、体大武术表演
吴桥县艺星杂技团
初论吴桥杂技起源
中国杂技艺术表演
吴桥县艺星杂技团抖空竹、柔术表演
中国杂技艺术
它从远古向我们走来 历万劫而不复 星火传承数千年 它声菲海内外数度大赛折桂 以它超长人体表演的独特魅力迷恋着世人 它是当之无愧的国粹
杂技文化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 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人体表演艺术的活化石”。 杂技,是依附人民的生活、 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艺术表演形式。
吴桥杂技现状
吴桥是国内杂技演出团体最多的杂技大县,除杂技团 众多之外还有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吴桥杂技大世界、 吴桥国际杂技艺术学校、杂技公园等相关配套设施。

吴桥杂技在目前兴盛繁荣的背后也暴露出后续力量不
足妨碍吴桥杂技发展的瓶颈。

另外吴桥民营杂技团体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中也经常
出现与国家行政管理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问题亟待解决,
杂技是黄河文化、华夏文明重要的构成载体,它源于生活植根于民间 服务大众。它虽没有大红大紫的明星,确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赞 赏和喜爱,
中国杂技表演艺术
讲杂技不需要引经据典杂技就是远古先 民自娱自乐自我展示的游戏,继而由历代 艺人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加以艺术化表演 的人体艺术表演形式。
杂技的具体起源无从考证,但无可否认 的是它的表演形式雏形的出现早于我们目 前所知的任何表演形式。

关于吴桥杂技的起源笔者孤陋的认为杂技在吴桥兴盛繁荣应该是
在金灭北宋以后,金灭北宋后开封、洛阳一带的艺人沿古黄河向下颠
沛流离的逃难至吴桥。吴桥庙宇众多各个寺庙的庙会、祭祀活动都离
不开杂技聚揽人气久而久之杂技在吴桥这片艺术的热土上生根发芽越
传越广,并且成为了吴桥人出外谋生的重要手段!
吴桥杂技起源
有人认为吴桥杂技兴盛繁荣应该是自南北朝时期甚至 更早其证据为吴桥出土南北朝的古墓壁画,笔者认为那是 孤证此提议不应成立,徐州、临沂等多地汉墓中均出土有 百戏的石刻壁画难道石刻壁画出土地也应该称为杂技之乡 吗?笔者认为不然那只是古人视死如生葬俗而已。
比如目前正在热议的国家该不该禁止马戏团动物表演、城
管是不是该制止杂技、马戏团在城区演出等。
吴桥杂技表演
吴桥县艺星杂技团脚蹬大缸 、舞中幡
吴桥杂技起源

吴桥地处冀东南、鲁西北平原古黄河下游,是中国杂技以杂技出名与吴桥的地理位置与当地人民的信仰及
祭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吴桥杂技的传承是以黄镇(现隶属山东宁津县)为中心,沿吴桥
境内古黄河(现在的四女寺河)两岸点状分布逐步扩散向外辐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