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_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精选12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精选12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精选12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案篇1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动物王国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老师举起一个信封〕,你们想看吗?〔想〕〔老师翻开信封,读信中内容〕“一甲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猴淘淘,今天我与小伙伴们进展一场‘比尾巴’的活动,可大家谁都不肯认输,都认为自己的尾巴最好,这可怎么办呢?听说你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帮帮我们?“〔愿意!〕好,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当裁判,帮它们比尾巴。
(板书:比尾巴)齐读课题(注意指导三个生字的读音,特别是“巴”在这儿要读轻声)。
〔二〕、初读感知,学会生字1、老师范读。
考虑: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了?2、小朋友,你们想象老师这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想〕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机密:想读好课文,就得先把大屏幕中用红色写的这些字都读准。
试试看,你都认识吗?假如不行,你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它,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3、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培养自主识字的才能) 小组交流,互相帮助。
4、老师检查,总结识字方法,练习说话〔认识3个偏旁“矢、八、鸟”。
重点要检查“把”和“最”,并练习组词说话〕。
5、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过渡:同学们字认得这么好,相信大家的课文会读得更棒!〔2〕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同桌互读,互帮互助。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听他的字音读得准不准,课文读得熟不熟。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5篇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熟悉动物尾巴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熟悉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教学预备:教学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录音带等。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爱动物吗?今日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好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坐上去动物园的汽车(播放汽车的音乐)。
到了,请同学们坐好。
2、出示图片,问: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尾巴的特点吗?3、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比尾巴》就能帮我们找到^答~`案了。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第3课,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范读课文,想一想这课有几小节?2、请同桌同学相互帮忙来读课文,把生字读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开火车、齐读)4、这篇课文有多少个小节?(有4个小节。
)(三)、学习其次节。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二节,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2、贴动物图,问:这是第几节讲的?(其次节。
)3、指着没有尾巴的动物的图,问:这些动物的尾巴怎样了?(它们的尾巴没有了。
)4、出示动物的尾巴图,问:它们的尾巴在这里,谁能帮它们找回自己的尾巴?5、你是怎样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长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似乎一把伞。
)板书:长、短、像伞。
6、问:你们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长吗?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吗?7、问:比兔子的尾巴长的动物有哪些?与猴子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8、小结:长和短不是肯定的,要通过比拟才知道。
9、问:你还知道有什么长,什么短吗?10、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做手势来表示伞的样子。
)11、看黑板的板书来读其次节。
(四)、学习第一节。
1、在第一、二节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是什么符号?)2、教师讲解:这是问号,用在问句的后面,表示提出问题。
《比尾巴》优秀教案设计(精选5篇)

《比尾巴》优秀教案设计《比尾巴》优秀教案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尾巴》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尾巴》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步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12个汉字。
(基点)2、能够在各种角色体验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在问句的朗读上有所发展。
(重点和难点)3、初步了解一些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感情核心)。
教学内容和教学路径学生活动备选方案设计意图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入课堂教学活动1、今天森林王国要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你们猜猜看,小动物们要比什么呢?(出示课题:比尾巴)2、指名读(师提醒:“巴”轻声)3、集体把课题读一遍。
4、看到“比尾巴”3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再见面就能认识他们呢?5、小结:很好,小朋友懂得用部首加熟字或者看字像什么事物的办法来认记,这些都是好办法,相信你们下次再见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一定能很快认出它们。
热身准备,充分认识参赛选手。
这场比赛小动物们还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当裁判,你们愿意吗?小裁判们,瞧!参赛选手入场了!课件出示:猴子鸭子兔子孔雀松鼠公鸡请裁判员们读读拼音,把参赛选手的名字叫正确。
选手们要去做热身准备,请裁判宣读选手名单。
你觉得那个动物的名字特别难叫?哪个字读得特别好?还有两个动物的名字也有轻声,谁能找出来松鼠去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吗?那老师点哪个,你们就学哪个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怎么样?再请一列裁判宣读。
齐读。
三、参与活动,充分宣读比赛项目认识了参赛选手,裁判员们应该宣读比赛项目了。
1、展示比赛项目的6个问句,学生自由借助拼音尝试朗读。
反馈朗读,要求读正确,2、学生自主发现,体会问句朗读的办法。
3、小裁判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问号像什么?带问号的句子该怎么读呢,请你选一句读一读,然后提醒大家读问句要注意什么?(随机朗读,加手势读)你最想问那句就问哪句最:我们班谁的个子最高?请他读。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7篇一班级语文《比尾巴》教案篇1【讲读教案】:【教学要求】1.抓重点词句,结合看图,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2.掌控十个生字及有关词语,能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理解讲鱼、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教具】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激趣放壁虎投影片〔或挂图〕问:你知道这个动物叫什么吗?看看它身上少了点什么?〔尾巴〕出示课题,同学借助拼音读题。
看题目,你能提出问题吗?〔引导同学想:为什么借?向谁借?它借到了吗?〕请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讲的。
二、初读课文〔一〕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一句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上序号。
读完第1、2自然段,老师出示这两段中涌现的生字词卡片,指导同学读准生字的音〔以下读完3—5、6—7段相同〕。
留意“难”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
“诉”是平舌音。
“行”是后鼻音,“新”是前鼻音。
〔二〕指名分段读课文。
指导把每个字音读准。
进行断句指导,如:“小壁虎/在墙角里/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三〕老师范读课文。
留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读完问同学: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七个自然段〕。
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
〕三、图文对比,初步了解每段讲的是什么。
〔一〕同座二人轮番说课文四幅插图上小壁虎在干什么,相互补充;接着分段读课文,议一议每段讲的是什么。
〔二〕指名逐图说图意,逐段读课文,初步了解各段的意思。
四、练习读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留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读生字生词卡片,要精确读诞生字字音。
六、作业:仔细读两遍课文,识记田字格中的生字。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结合看图,理解内容〔一〕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二〕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先理解“一挣”的意思。
比尾巴教学教案优秀6篇

比尾巴教学教案优秀6篇《比尾巴》教案篇一一、游戏导入1、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我说到哪儿,你们就摸到哪儿。
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大眼睛,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细眉毛,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小嘴巴,摸摸你的长尾巴!2、你们笑什么?你找到尾巴了?把你的尾巴亮出来给大家瞧瞧!3、我们是没有尾巴!(板书尾巴)4、那些动物有尾巴?这么多动物有尾巴,多得说也说不完。
有一天,春风暖暖地吹来,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赶来参加一场大赛,什么比赛呢?——比尾巴(板书比)一起读,你来试试,你读得真好,把“巴”读得又轻又短,二、学文1、小朋友们,比赛就要开始了。
谁愿意尝试当一次小播音员,响亮地把参赛选手的名字报一报。
(示课件)谁还想当播音员?如果能这样说就更好了“参加比赛的有谁,谁谁,还有谁?”2、你更棒,真像一个小播音员。
老师送你一件小礼物“金话筒”希望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播音员。
3、动物们都到齐了,他们太兴奋了,纷纷撅起了小屁股,高高地翘起了尾巴。
孩子们,现在你们都是评委了,老师是裁判。
嗯,评委得坐正了,裁判也站好了。
下面,我宣布“比尾巴”大赛正式开始。
比赛一共有六个项目,一个项目是:谁的尾巴长?(出示此句)这里有一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是什么?对,有问号的句子叫问句,请听老师来报这个项目:“谁的尾巴长?”(板书:长)谁能像我一样报这个项目,我给你指挥。
大家一起来报。
还剩下五个比赛项目,你想报哪个项目就报哪个项目。
课件出示: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4、弹案:生(一)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你把“把”拼一下,除了可以说成一把伞,还可以说成什么?(刀、尺、扫把、拖把,头梳等),你有什么小敲门记住“把”?你的办法真好。
板书:像一把伞生(二)我来报“谁的尾巴弯”这个项目。
弯如果接连出现两次就念“弯弯”可以说弯弯的什么?(月牙、小船、镰刀)板书:弯谁接着来报?生(三)我来报“谁的尾巴扁”拼一拼扁,你可以报得更好。
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15篇)学校一班级语文《比尾巴》教案1一、教材说明这篇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儿歌共四节。
第一、三节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索:到底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看?第二、四节三句话,回答了第一、三段的三个问题。
两问两答,像是猜谜语,又像是考别人,别人说不出答案,而是自己自己知道答案,于是迫不及待地说出这个答案。
这首儿歌抓住了低班级孩子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这首儿歌还告知同学,身边的事多么古怪,有的尾巴长,有的尾巴短,有的尾巴像一把伞。
有的尾巴弯,有的尾巴扁。
还有哪些事物各不相同?需要认真去察看。
学习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难点是读好问句。
二、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
认识1个笔画"斜钩"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培育探究的爱好。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媒体运用课件五、教学建议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本课的12个生字,三个偏旁,一个笔画。
会写"云、公、车"。
二、教学过程〔一〕趣味揭题,学习生字1、今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进行一项特别的竞赛,请我们每个小伙伴做裁判。
它们比什么呢?2、老师当堂板书课题。
引导同学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全文。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老师巡察,留意个别指导。
〕3、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通课文。
〔老师巡察,因材施教,留意读书习惯的培育。
〕4、谁情愿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留意听他读得是否达到了要求。
5、小组竞赛,你问我答。
一年级《比尾巴》教案(模板11篇)

一年级《比尾巴》教案(模板11篇)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课堂是教师的“演武场”,教案是必须的。
写教案时该简就简,该繁就繁。
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以下由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比尾巴》教案”,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年级《比尾巴》教案【篇1】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仪、幻灯片(或挂图)4幅,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头饰4个。
棉线(或纸条)一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提问: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2、小壁虎是什么样子呢?(出示幻灯片或挂图)边指边介绍:壁虎也叫守宫、蝎虎。
身体扁平,长达12厘米,背部暗灰色,有黑色带状的斑纹,身体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能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爬行,就是玻璃上也掉不下来。
它有一条细细的长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如果失去了尾巴就爬不快了。
还有一项功能,先不告诉你,通过学习课文,自己回答。
3、你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借?向谁借?借到了吗?)说得真好。
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就可以解决。
二、听录音(教师范读),指导朗读:1、初读正音。
自由小声读全文,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分钟后)你借助拼音,认识了哪些字?(找中差生读。
注意蛇、挣、甩、傻几个字是翘舌音,蚊、您是前鼻音。
)2、再自由小声读全文,注意停顿,不读破词和句。
把你认为不太好读的句子站起来读一读(重点纠正停顿。
)3、读全文,找出有一字的词,读准声调(一条、一挣、一看);找出文中带有轻声字的句子,读出语气(有了、子、啊、呢、呀、着、吗等字的句子)。
先同桌互读,再站起来读。
4、读文中插图的对应段。
先对照图找出对应段(第一幅一、二段;第二幅第三段;第三幅第四段;第四幅第五段),按图指名读。
5、读文中对话部分。
找出文中的四次对话,同桌互读。
(指导认识对话的标记是引号,引号内是人物的语言)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中借给我读重音,行吗是商量的口气,要表现出小壁虎难过、焦急但又尊重别人的心情。
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12篇)

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12篇)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12篇)一年级《比尾巴》语文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喜欢发现,喜欢与小动物交朋友,孩子天生对小动物一种好感。
教材分析: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重点读准“短、扁、最”的读音,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云、公、车”三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撇折。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4、知道课文写的几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今天动物园里特别热闹,许多动物都相聚在一起,看,它们来了,认识它们的`同学请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2、多媒体出示动物图及名字3、学生喊出动物名字。
4、去掉图片,识记生字:重点读好轻声音节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5、这些动物的名字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请你认真读课文,圈出它们的名字,圈完后请你举手告诉老师。
再次出现动物名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
在课文导入时,出示多媒体动画,把其置于动物王国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欲望,将学生推向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二、指导朗读,理解词句过渡:这些动物在一起,它们要进行比尾巴比赛,导入课题“比尾巴”1、学生借助拼音试读,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
2、指名学生读课文儿歌,看看有几个小节,标出小节序号。
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首问答式儿歌。
他有一个标志就是问号“?”,引导学生读好问号。
3、你们觉得该怎样的语气问人家最棒就怎样问?试一下,看谁问得最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尾巴》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好问话的语气。
2、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书中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四、教学思路
1、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2、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学生反复练习。
3、采取多种形式练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五、教学准备
小动物图片及相关尾巴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今天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要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比尾巴,邀请每个小朋友都去参加,大家想去吗?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怎么个比法吧!
板书课题《比尾巴》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
(三)、边读边悟,加深理解
1、比尾巴
师:同学们你们读完课文之后,读懂了什么?(学生积极举手,大胆发言)
提出问题:比尾巴的项目有哪些?(长和短、扁和弯、最好看)都有哪些动物参加比赛了?结果怎么样?
2、赞尾巴
①、让学生说说。
师:啊!你们知道的真多!这些小动物们的尾巴各种各样的,真有趣。
大家喜欢这些小动物吗,在它们之中你们最喜欢谁的尾巴呀?为什么喜欢它的尾巴呢?请你来读读课文中讲它的句子。
②、让学生读读。
(注意读出喜爱的语气,必要是老师作示范)
师:还有哪些同学和他一样也喜欢它的,都站起来读一读。
a、指名学生读.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可能都有不同的喜好,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尾巴,你就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课文中写它的句子吧。
b、喜欢这种动物尾巴的学生都站起来齐读。
c、还有谁喜欢别的小动物的尾巴的?为什么喜欢?
你也来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吧。
d、趣味对读:男女生对读、组与组对读。
③、老师问,学生答,(单问单答,连问连答,学生对答时,加上动作)。
师:你们对答得可真捧,动作也很到位。
)
(四)、随堂练习,提高能力
1、找尾巴
师:瞧,这些贪玩的小动物,玩得把尾巴也掉了,谁能帮帮它们,给它们把尾巴找回来。
把六种动物身子与尾巴的分割图片分别发给12位学生,准备到台上贴,其他学生朗读课文。
如:当读到“谁的尾巴长”时,拿长尾巴的学生上台,当读到“猴子的尾巴长”,拿猴身子的学生上台二人把两图片拼合成一个整体。
……
2、画尾巴
①、出示课后“读读画画”图,给六种丢了尾巴的动物画上尾巴?(指名同学到黑板上贴,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②、学生加上动作边背诵边表演。
③、用“——的尾巴——”的句式,练习说话。
(五)、拓展训练,发散思维
(六)、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今天,同学们参加了小动物们的比尾巴活动,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形状特点,但是你们知道动物耳朵的作用吗?下课后请同学们再找找这些动物的有关尾巴作用的资料,下一节课再和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10 比尾巴
长短伞弯扁最好看
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比尾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
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
全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公”这个生字。
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本课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四、教学难点:读好书中问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五、设计理念:
(一).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导入课题时,我创设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比尾巴的比赛,让小朋友也去参加。
这既导入了课题,又很好地引领了接下来各环节情境的创设与展开。
(二).随文识字,降低识字难度
本课的12个生字,我没有集中识字,把生字分散在各个语言环境中,学生在读课题、读课文、回答问题时,相机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降低难度,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然后集中复习生字,加强信息的刺激,增强记忆。
出示图片与小动物的名称请小朋友说说参加比赛的小动物有哪些?学习生字。
又让学生在读文中找出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语,通过学生的回答,随即识字。
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三).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说话能力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并为以后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作好准备。
在教学中我让小朋友们说说来参加比赛的小动物有哪些?请小朋友用1.“参加比尾巴的有……有……还有……”2.“参加比尾巴的有……和……”3.“……和……参加了这次比尾巴”这三种说法进行说话训练。
(四).指导学生充分朗读
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突破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一样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五).指导写字落到实处
本课要求写的三个字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新笔画“∠”(撇折).所以教学写好“公”字的关键就是写好这个新笔画.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习书空这个笔画.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说说“公”字在田字格中的站格,充分发挥学生写字的自主性.教师不仅注重写字指导,还重视了评价,采用了同桌互评小星星的方式,激发了学生把字写好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