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工程技术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

一、报考情况分析1.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专业: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方向:01 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02 油气资源形成、分布与勘查03 油气田开发地质04 地球信息技术07 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08 油气资源大数据与智能工程09 新能源地质与勘探招生人数(含拟接收推免数):88(30)考试科目: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2 石油地质综合2.复试分数线2023年260 35 532022年 260 35 532021年 281 34 51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802 石油地质综合"《石油地质学》(第五版),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油矿地质学》(第五版),吴胜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21"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科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3—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师——陈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师——陈剑

陈剑,湖南人,男,1975年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土木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地质灾害演化与防治、RS/GIS技术集成与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沙江上游晚更新世以来泥石流发育史与环境变迁”(批准号:40901005),2010.1-2012.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金沙江奔子栏地区泥石流的发育及其环境意义”(批准号:20070410632),2007.9-2009.5;国家973项目“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的演化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批准号:2002CB412702),2003.1-2007.12;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奔子栏水电站库区环境地质遥感研究”,2005.4-2006.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滑坡的发育与演化研究”(批准号:2011YXL054),2011.12-2014.12。

近年在我国三江并流区、三峡库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藏)等地开展活动断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野外考察工作,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6篇。

2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2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A.理想低通滤波器 B.理想高通滤波器
C.理想带通滤波器 D.理想带阻滤波器
9.利用矩形窗函数法设计 FIR 滤波器时,在理想特性的不连续点附近形成的过
滤带的宽度近似等于()。
A.窗函数幅度函数的主瓣宽度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B.窗函数幅度函数的主瓣宽度的一半
C.窗函数幅度函数的第一个旁瓣宽度
则 6 点循环卷积为
4.H(z)=1/(1+0.9z-1),判断录波器类型(高通滤波器)
5.一个零点为 2-2j,其他三个为?
6.X(n)=cos(0.35*pi*n )+2*sin(0.45*pi*n) 则周期为
7.H(Z)=(1+0.5Z-1)/1+0.25Z-1) 差分方程为
8.FIR 线性条件为 H(n)=+ - h(N-1-n)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第一,什么是 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A 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 的 5 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 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 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 150-200 字 为佳。如果是 A4 的纸,以 5-8 行为佳。 (二) 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 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 类为“A 是„”“A 和 B„”“AB 和 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例如“A 就是 B”。(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 和 B„”类型的题目) 第一,A 的定义。 第二,B 的定义。 第三,总结:A 与 B 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 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 350-400 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篇幅占到 A4 纸的半页为佳。 (三) 简答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 诵程度。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因此,只要大 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 5-7 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对研究地球的结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对于指导相关区域地质调查及各类矿产资源找寻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应用意义。

附件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博士招生学科专业一览表

附件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博士招生学科专业一览表

附件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博士招生学科专业一览表备注:标有“★”的为我校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附件2:研究方向请各学院按照研究生院培养办修订的2016年版的《硕士、博士培养方案》填写,上报后不得更改。

567注:1.学科专业中带●者为代码册中的二级学科;不带●者为代码册中的一级学科,这些一级学科中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应使用其所在一级学科的统考试题;82.加“▲”者为全国统考或全国联考科目。

加“★”者为全国统一规定代码的招生单位联合命题或自命题科目。

3.第二单元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一律使用240-2894.第三单元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其中,601-609仅供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使用,其它自命题科目不得使用)。

5.第四单元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的科目代码使用8××或9××、考试时间为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的科目代码使用5××。

6.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均可选用相应单元、相同分值的统考科目试题。

7.括号内所注分值为该栏考试科目的满分值。

9附件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及试题选用一览表1011注:1.“▲”者为全国统考或全国联考科目。

加“★”者为全国统一规定代码的招生单位联合命题或自命题科目。

122.第二单元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240-289。

3.第三单元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其中,601-609仅供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使用,其它自命题科目不得使用)。

4.第四单元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的科目代码使用8××或9××、考试时间为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的科目代码使用5××。

5.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均可选用相应单元、相同分值的统考科目试题。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地质工程硕士属于工程硕士的一个研究领域,全称Master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考研招生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302工程技术学院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30人左右085217地质工程50 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0人左右14钻掘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4工程力学15基础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4工程力学18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4工程力学19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评价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4工程力学二、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地质工程36 36 54 54 275三、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81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第四版)浙江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14工程力学《材料力学I》(第四版) 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四、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真题814工程力学第一题:(拉压)计算轴力,画轴力图,计算变形量。

第二题:(扭转)计算扭矩,画扭矩图,计算剪力,计算扭转角,单位长度扭转角。

第三题:(不同平面的弯曲组和变形)计算最大正应力,位置,以及最大挠度。

第四题:画剪力图,弯矩图,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截面位置,危险点。

(铸铁材料,问梁倒置是否有好处)第五题:(静力学)刚体系统,固定端处的约束反力。

第六题:(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平面运动,求角速度,角加速度,加速度。

第七题:(动力学)求加速度,求绳子力。

(用动能定理,动静法可做)五、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一) 名词解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我们的考研专业课对每个科目都收集了重点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析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A”。

第一,什么是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A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的5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 字为佳。

如果是A4 的纸,以5-8 行为佳。

(二) 名词辨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例如“A就是B”。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第一,A的定义。

第二,B的定义。

第三,总结:A与B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

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 简答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

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

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

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 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例如“简答A的职能。

”第一,A的定义。

(不能缺少)第二,A的3大职能。

(主体部分)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 为佳,时间为15-20 分钟。

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

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必要性,罗列要点,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

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②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

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

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③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方法注意事项提示】第一,紧扣理论。

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

但是条数也不宜过多,在5-8 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

论述题字数在1500 左右。

用时为25-30 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

但是案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分将理论部分写透。

(这是主要的部分)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

结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我们有各专业案例分析库,可以供考生练习答题。

【资深名师总结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135分甚至140以上的高分,答题方法不可忽视。

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

每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12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模考,一般考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4-5次,就能熟练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员专业课单科曾创下150满分奇迹的原因!六、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独家专业课复习经验指导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2月底——3月初):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

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

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

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

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

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

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1月上旬):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