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光缆网建设原则

合集下载

主干光缆网建设原则

主干光缆网建设原则

1.1 核心汇聚层光缆建设思路(1)核心层光缆建设思路核心层光缆网要求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节点间要求光缆路由多、距离短捷、敷设方式安全。

网络结构应采用环型和网状网。

根据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核心层结构可具体采用“环型-部分网状-全网状”的演进策略,如图5.3-1所示。

图5.3-1 核心层光缆演进策略示意图核心层光缆建设总体思路如下:1) 核心层光缆应选择短距直达、安全可靠的路由,尽量选择稳定的主干道路,核心机房出局应保证至少2个以上物理方向。

2) 核心层光缆容量应满足未来5-10年业务发展需要,但也应考虑到新技术的发展对于纤芯需求的影响(如OTN技术、单波40G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每纤芯承载的带宽容量迅速提高,减少了部分业务对于纤芯的低水平占用,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核心层光缆芯数宜不少于96芯。

3) 核心层光缆原则上以应以G.652D光纤为主。

(2)汇聚层光缆建设思路汇聚层光缆要求较高的安全性、灵活性,汇聚节点要求覆盖到城市所有区域。

各类汇聚层光缆网络如图5.3-2所示。

图5.2-2 各类汇聚层光缆网结构汇聚层光缆原则上成环建设,总体思路如下:1) 汇聚层光缆应与接入主干层光缆分开建设,汇聚光缆应建设直达或准直达光缆(中间光缆可利用现有大芯数光缆,避免重复建设)。

2) 新建汇聚光缆路由应选择比较稳定的主要道路,路由选择应遵循安全、可靠、就近直达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迂回路由。

3) 汇聚节点原则上应有2个以上光缆出局方向,至少拥有2个独立物理路由以满足网络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针对甘肃目前单路由出局比例较高的情况,应加强单路由出局改造力度。

4) 市-县的汇聚光缆应选择稳定的国道、省道和县道,以便于施工和维护。

5) 新建独立汇聚光缆纤芯容量应适当冗余,满足宽带业务快速发展、提高管孔使用效率。

重点城市城区/郊县新建独立的汇聚光缆芯数应不小于144/96芯,其他非重点城市城区/郊县独立汇聚层光缆芯数应不小于96/48芯。

FTTH和FTTO设计指导原则

FTTH和FTTO设计指导原则

施工图纸编制要求
7 设备成端面板图(设备机架面板图应示意表示设备机架面板情况,本 期板件安装情况,设备原有、新增容量,上行模块配置、端口安 排)
8 二级分光箱及OCC结构图 9 入户缆线走线图(FTTH新建用) 二 表格部分必须包括以下部分(三表) 1. 此次工程所占用节点资源情况表 2. 此工程所占用PON实际对应地址表 3. 入户皮线统计表(FTTH新建用)
四 预算费用
勘察费得计取:按子项分段计取勘察费。单独委托的 一个住宅小区,一个工业区,一栋写字楼做为子项,只能 按一段皮长计取一次勘察费,不允许分开成多段计勘察费。
96芯OCC
144芯OCC
存储单元
光分托盘
一体化托盘 开剥单元
72芯壁挂式光分路箱
说明:配72芯熔纤盘,不配尾纤,可满足1条主干光缆,8条引 入光缆(带8个楼道箱)的成端,并含有48个SC停泊位。最大 覆盖256个用户。
位置、数量,以及ODF 、交接箱、光分线盒等的设置位置,以及各段光 缆的类型纤芯等信息) 4. 室外引入路由图(准确反映机房现有线梯位置、高度,示意反映本期新布 放光缆的路由情况,应包含光缆布放表,反映光缆布放的起终两端及数 量、规格) 5. 室内路由图 6. 机房设备安装图(机房/设备间设备平面布置图应准确反映机房现有设备情 况,本期扩容或新建设备位置,本期相关设备现有容量,本期容量)
配线光节点 (楼宇配线箱/
交接箱)
用户光节点 (楼层光分路箱
/楼层光分纤箱
/接头盒)
用户
主干光缆
配线光缆
引入光缆
引入光缆
入户皮线光缆
1:M
ONU ONU
OLT
1:N 1:M
ODN
ONU ONU

综合业务接入区光交纤芯分配使用原则

综合业务接入区光交纤芯分配使用原则

综合业务接入区光交纤芯分配使用原则(定稿)针对目前光交建设及使用情况,为合理分配光交纤芯,保障光交使用规范,以及立足将来扩容需求。

根据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改造会议讨论,特制定接入区内光交纤芯使用、分配原则。

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及业务改造需遵照该方案执行。

一、主干光交1、主干光交环环网光交设备全部采用576芯系统,分正反(A\B)两面,主干光交环采用144芯光缆。

主干光缆必须在光交的同一面成端。

已建设完成的144芯光缆在光交上成端的定于为正面,要求在光交门上进行喷涂标示(正面以大写字母A,反面以大写字母B)。

2、主干光交反面必须预留120芯(10个熔纤盘)作为未来主干光缆环扩容接入使用。

3、为保障主干光交利用率。

主干光交至配线光交使用24-48芯光缆接入(根据配线光交分布片区的业务数量综合考虑,主干光交至配线光交接入光缆不允许小于24芯及不允许大于48芯)。

主干光交只允许接入7个以下48芯配线光交光缆。

4、主干光交定义为光交网络光缆汇聚点,光交环分纤点,主要作用为光纤调度。

主干光交只可接入主干环网光缆、配线光交光缆,原则上不允许直接接入客户光缆。

逆时针方向至汇聚机房顺时针方向至汇聚机房二、配线光交1、配线光交采用288芯光交接箱,配线光交至主干光交光缆采用48芯。

2、配线光交必须预留48芯(4个熔纤盘)作为未来配线光交光缆扩容接入使用。

3、配线光交至用户接入光交使用24芯或48芯光缆接入。

4、配线光交可直接接入用户光缆,或接入用户侧光交。

集团专线用户建议直接通过配线光交接入成端。

三、用户接入光交1、用户接入光交采用96芯或144芯光交建设,尽量改造存量资源。

2、用户接入光交主要针对FTTH小区原已建设光交进行改造,可根据小区规模采用24或48芯光缆接入至配线光交。

四、主干光交纤芯使用1、共享纤芯:主干光交内1-24芯共享纤芯规划为基站组网使用,不可用于其他业务接入。

基站组网主要应用于灯杆塔类型。

2、独享纤芯:主干光交独享纤芯共有24+24芯,其中1-12为集团专线使用,13-24为FTTH使用。

如何规划PON光接入网络的浅析

如何规划PON光接入网络的浅析

如何规划PON光接入网络的浅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在pon技术应用下从用户及业务的分布预测、主干光缆路由的选择、光节点位置的设置、光交接区的划分、具体的接入介质设备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接入设备在接入网实施过程等几个方面浅析如何规划pon光接入网络。

【关键词】规划;光接入网;拓扑;光缆;光节点;铺设由于光接入网线路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很大,在综合建设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服务年限较长(一般在20~30年)且线路系统一旦敷设完毕则很难进行大规模变动,因此在接入网的建设中应进行认真细致的规划工作,以建设一个结构合理、灵活安全、能充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光缆物理网络。

一个理想的光缆物理网络必须满足整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区域部分结构的灵活性这两个特点,以适应新业务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1 接入网建设思路和模式随着光缆入户技术成熟和应用在供电有保障区域,城市新建区停止主干电缆和配线电缆的建设,农村原则停止主干建设;城市新建小区、楼宇推进主要采用fttb,效益合理可直接采用ftth/o,住宅楼首选基于pon的fttb+onu,设备宜集中放置;城市区域优先采用fttb方式改造铜缆超长用户线路,需一步到位,采用fttn方式时铜缆长度控制在500m以内;推进光进同时重视铜退,铜缆被盗严重、维护成本高、管线迁改或交换机退网时宜采用fttb模式改造现网。

2 缆线路配线法的选择基本原则是:首先建设主干光缆网,确定主干网络的网络结构,然后根据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发展配线网。

只要有业务需求,有可发展的用户,就可建设配线网络,使其就近接入主干网。

在选择用户光缆配线法时应考虑主干光缆的长期稳定性、配线光缆的灵活性,以及整体网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环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无论在通融性还是可靠性方面都是较好的,在经济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择。

这种网络结构主要针对大中城市业务量发展较快、种类繁多、用户密集,可组成含多个局(所)的环型结构。

在用户分散和需求稳定的区域,可考虑采用星树型递减直接配线法。

中国电信集团光接入网网络建设认证培训考试题含正确答案

中国电信集团光接入网网络建设认证培训考试题含正确答案

2012年中国电信集团光接入网网络建设认证培训理论考试试题(第一章)单位名称:姓名:考试时间2个小时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择正确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目前室外普通光缆多采用型光纤( D )A、G.652AB、G.652BC、G.652CD、G.652D(2)G.652光纤是指零色散点在波长左右的单模光纤( B )A、890nmB、1310nmC、1490nmD、1550nm(3)G.657光纤是指以下哪类型光纤( D )A、零色散点在 1550 nm 波长左右的单模光纤B、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C、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D、接入网用弯曲衰减不敏感单模光纤(4)采用GPON系统Class C+光模块时ODN 网络光功率全程衰耗应控制在( D )。

A、-27dBB、-28dBC、-29dBD、-32dB(5)常用的1310 nm波长属于光纤传输用波段哪个波段( A )A、初始(O)波段B、扩展(E)波段C、短(S)波段D、常规(C)波段E、长(L)波段F、超常(U)波段(6)PON 系统采用了技术,使得不同的方向使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实现单纤双向传输。

( A )A、WDMB、CWDMC、DWDMD、EWDM(7)PON传输上行采用是()。

( D )A、竞争方式B、广播方式C、空分复用D、时分复用(8)中国电信要求OLT及ONU设备应采用不低于什么级别的光模块。

( B 、D )A、PX20 B、PX20+ C、Class B+ D、Class C+(9)采用EPON系统PX20+光模块时ODN 网络光功率全程衰耗应控制在( B )。

A、-27dBB、-28dBC、-29dBD、-32 dB(10)采用GPON系统时实际可用最大下行、上行带宽为( C )。

A、下行2500 Mbps 上行1250 MbpsB、下行2400 Mbps 上行1200 MbpsC、下行2200 Mbps 上行1000 MbpsD、下行2000 Mbps 上行980 Mbps(11)PON 网络光纤链路损耗中应包含线路维护余量,传输距离在小于等于5公里、大于5公里小于等于10公里、大于10公里时计取的路维护余量为:( C )A、1dB 1dB 1dBB、1dB 1dB 2dBC、1dB 2dB 3dBD、1dB 2dB 4dB(12)采用EPON系统时实际可用最大下行、上行带宽为( B )。

项目6 建筑群主干光缆布线施工

项目6 建筑群主干光缆布线施工

建筑群主干光缆布线方案
6.2
光缆的施工
6.3
项目六 建筑群主干光缆布线施工
6.1
建筑群主干光缆布线设计
了解布线设计要求
主干布线设计步骤
掌握主要特点和建设原则
01
02
03
6.1 建筑群主干光缆布线设计
考虑整体布局
考虑未来发展需要
线缆引入要求
光缆交接要求
线缆路由的选择
6.1.1 了解布线设计要求
02
6.1.2 掌握主要特点和建设原则
6.1.3 主干布线设计步骤
1. 了解敷设现场的特点。 (1) 确定整个工地的大小。 (2) 确定工地的地界。 (3) 确定共有多少座建筑物。 2. 掌握线缆系统的一般参数。 (1) 确认起点位置。 (2) 确认端接点位置。 (3) 确认涉及的建筑物和每座建筑物的层数。 (4) 确定每个端接点所需的双绞线对数。 (5) 确定有多个端接点的每座建筑物所需的双绞线总对数。 3. 确定建筑物的线缆入口。 对于现有建筑物,要确定各个入口管道的位置、每座建筑物有多少入口管道可供使用以及入口管道数目是否满足系统的需要。 如果入口管道不够用,则要确定在移走或重新布置某些线缆时是否能腾出某些入口管道以及在不够用的情况下应该另行安装多少入口管道。
在已建或正在建的智能化小区内,如已有地下电缆管道或架空通信杆路,应尽量设法利用。
04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在校园式小区或智能化小区内敷设成为公用管线设施时,其建设计划应纳入该小区的规划,具体分布应符合智能化小区的远期发展规划要求(包括总平面布置),且与近期需要和现状相结合,尽量不与城市建设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发生矛盾,使传输线路建设后能长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
7. 确定每种方案所需的劳务成本。 (1) 确定布线时间。 其主要包括:确定迁移或改变道路、草坪、树木等所花的时间;如果使用管道区,则应包括敷设管道和穿线缆的时间;确定线缆接合时间;确定其他时间,例如拿掉旧电缆,避开障碍物所需的时间。 (2) 计算总时间。 (3) 计算每种设计方案的成本(成本=当地的工时费×总时间)。 8. 确定每种方案所需的材料成本。 (1) 确定线缆成本。 (2) 确定所有支持结构的成本。 (3) 确定所有支撑硬件的成本。 9. 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 (1) 把每种选择方案的劳务费成本加在一起,得到每种方案的总成本。 (2) 比较各种方案的总成本,选择成本较低者。 (3) 确定该比较经济的方案是否有重大缺点,以致抵消了经济上的优点。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应取消此方案,考虑经济性较好的设计方案。

光缆接入网的建设

光缆接入网的建设
远期 灵活方便地上下光纤 ,这样将 来业务发展时可采用 增加 模块 的方式扩 容。
布情况 ,尽量做到一个光缆交接箱分管几个 电缆交接箱
用户。
供第二路 由, 建设成本较小 ;( )适合数据和 传输 网络 6
的延伸 。
2 4光缆交接箱的设置 . 光缆交接 箱最好 设置在 靠近主干 光缆路 由、安全 、
隐蔽 、施工维护方便、易于进 出线 、不易受外界损伤及
缺点 :非 1: 备份 ,如光缆在近 局处中断 ,不能 1 实现全部用户的调纤。
维普资讯
电信工
光缆 接入 网的建设
林 驹
( 南 电信规划设 计院有 限公 司 海 口 5 0 0 ) 海 72 3
摘 要 介绍 了光缆接入 网建设的 重要性 ,然后 重点介绍光缆接入网的建设原则 ,最 后提 出光缆线路保护方式 、资
源利用方法和要求 。 关键 词 光缆 网 建设原 则 保护方式 资源利 用
双 向 公 共 纤 l 4芯 ~2 顺向4 9~7 2
2 1 4树形 +公共纤结构 ( .. 如图 4 )
网络 , 使其就近接入主干 网。 在选 择用户光缆配线法时 应考虑主干光缆 的长期稳定性 、 配线光缆的灵活性 , 以
及整体网络 的可靠性 和经济性 。
r n
2 3 光缆 交接 区的划分 . 光缆交接 区应依附城 市规 划 ,以城 市的河 流 、湖
数据和传输 网络下延 ;()光缆程式 多。 4
2 2 光缆配线 法的选 择 .
缺点:()无保 护功能 , 1 不能适应重要客户的安 全
要求 ;()不适合数据和传输网络的延伸。 2
基本原则是 :首先建设主干光缆网 ,确定主干网络

国家干线光缆网完善与维护的思考

国家干线光缆网完善与维护的思考

国家干线光缆网完善与维护的思考作者:丁瑞禄来源:《中国新通信》2020年第02期摘要:“八纵八横”国家干线光缆网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我国长途通信的落后局面,但因使用年限都在20年以上了,衰耗增大,断点增多,对国家信息网的运行存在较大的风险。

高铁“八纵八横”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沿高铁槽道同步快速部署干線光缆网络,具有建设费用少、工期短、无外界干扰、路由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

笔者就高铁槽道干线光缆快速部署与维护管理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干线光缆网 ; 八纵八横 ; 高速铁路 ; 应用研究一、国家干线光缆网的现状情况分析国家干线光缆网是国家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信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的命脉,担负着党、政、军专网和人民群众国内、国际重要通信任务。

1986年至2000年“八纵八横” 国家干线光缆网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我国长途通信的落后局面,而且为我国通信迈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地图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习惯,从北到南的干线光缆称之为“纵”,从东到西的干线光缆称之为“横”。

第一纵:牡丹江——上海——广州,线路全长5241公里;第二纵:齐齐哈尔——北京——三亚,线路全长5584公里;第三纵:呼和浩特——太原——北海,线路全长3969公里;第四纵:哈尔滨——天津——上海,线路全长3207公里;第五纵:北京——九江——广州,线路全长3147公里;第六纵:呼和浩特——西安——昆明,线路全长3944公里;第七纵:兰州——西宁——拉萨,线路全长2754公里;第八纵:兰州——贵阳——南宁,线路全长3228公里。

第一横:天津——呼和浩特——兰州,线路全长2218公里;第二横:青岛——石家庄——银川,线路全长2214公里;第三横:上海——南京——西安,线路全长1969公里;第四横:连云港——乌鲁木齐——伊宁,线路全长5056公里;第五横: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线路全长3213公里;第六横:杭州——南昌——长沙——成都,线路全长3499公里;第七横:上海——广州——昆明,线路全长4788公里;第八横:广州——南宁——昆明,线路全长1860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核心汇聚层光缆建设思路
(1)核心层光缆建设思路
核心层光缆网要求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节点间要求光缆路由多、距离短捷、敷设方式安全。

网络结构应采用环型和网状网。

根据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核心层结构可具体采用“环型-部分网状-全网状”的演进策略,如图5.3-1所示。

图5.3-1 核心层光缆演进策略示意图
核心层光缆建设总体思路如下:
1) 核心层光缆应选择短距直达、安全可靠的路由,尽量选择稳定的主干道路,核心机房出局应保证至少2个以上物理方向。

2) 核心层光缆容量应满足未来5-10年业务发展需要,但也应考虑到新技术的发展对于纤芯需求的影响(如OTN技术、单波40G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每纤芯承载的带宽容量迅速提高,减少了部分业务对于纤芯的低水平占用,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核心层光缆芯数宜不少于96芯。

3) 核心层光缆原则上以应以G.652D光纤为主。

(2)汇聚层光缆建设思路
汇聚层光缆要求较高的安全性、灵活性,汇聚节点要求覆盖到城市所有区域。

各类汇聚层光缆网络如图5.3-2所示。

图5.2-2 各类汇聚层光缆网结构
汇聚层光缆原则上成环建设,总体思路如下:
1) 汇聚层光缆应与接入主干层光缆分开建设,汇聚光缆应建设直达或准直达光缆(中间光缆可利用现有大芯数光缆,避免重复建设)。

2) 新建汇聚光缆路由应选择比较稳定的主要道路,路由选择应遵循安全、可靠、就近直达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迂回路由。

3) 汇聚节点原则上应有2个以上光缆出局方向,至少拥有2个独立物理路由以满足网络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针对甘肃目前单路由出局比例较高的情况,应加强单路由出局改造力度。

4) 市-县的汇聚光缆应选择稳定的国道、省道和县道,以便于施工和维护。

5) 新建独立汇聚光缆纤芯容量应适当冗余,满足宽带业务快速发展、提高管孔使用效率。

重点城市城区/郊县新建独立的汇聚光缆芯数应不小于
144/96芯,其他非重点城市城区/郊县独立汇聚层光缆芯数应不小于96/48芯。

对于早期建设的小芯数汇聚层光缆,若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建议通过OTN
等新技术提高纤芯的利用效率,而不宜大规模重新建设。

6) 汇聚层光缆应采用G.652D光纤。

1.2 接入层主干光缆建设思路
接入层主干光缆的建设思路是:以汇聚节点为中心,划分多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并结合业务区内客户分布、客户特点、发展目标进行建设,以覆盖市场业务部门指定的目标区域为主。

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应采用“先结构后容量”方法,首先应确定长期稳定的“从上至下”(局端-用户端)的网格化分区分层光缆结构;然后根据业务区域内的业务需求,采用“从下至上”(用户端-局端)的预算方法估算光缆纤芯容量,并做到容量上的灵活扩容,如图6.3.2-1所示。

图5.3-3 接入主干光缆规划思路
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总体思路如下:
1.接入层主干光缆建设应考虑宽带、移动基站、商企客户的接入,以汇聚节点为中心建设。

2.接入层主干光缆网络架构应以环形为主,对于不具备成环条件的区域可采用链形结构。

环形结构主要采用环型无递减配线方式。

每个主干环上光节点以12芯为单位进行成端纤芯分配的原则,并保留至少12芯的公共纤芯,在各个主干光节点处成端。

3.城区接入层主干光缆芯数应根据目标用户数确定,原则上重点城市数据业务重点发展区域芯数以288芯为主,其余非重点城市的数据业务重点发展区域芯数以144芯为主。

4.接入层主干光缆环上节点数量、光缆环长度应根据业务类型、用户数、保护方式确定,原则上市区主干光缆环环上节点不超过8个,环长控制在10公里以内;郊区主干光缆上节点不超过10个,环长控制在15公里以内。

5.接入层主干光缆原则上避免直接通过接头盒开口分歧,应结合光交接点设置进行配线光缆的接入。

6.为便于掏接,主干光缆应选用松套层绞式或骨架式,不得采用中心束管式结构。

7.主干节点的选取主要以现有基站、接入机房和光交箱为主,不建议大规模新建主干机房,对于基站节点的选择,由于BBU至RRU之间需提供大量光纤连接,因此,应尽可能将BBU集中设置的基站纳入主干节点考虑。

另外,目前OLT主要设置在汇聚节点,但随着宽带提速和覆盖的需要,OLT将逐步下沉,向上与BAS之间需提供光纤连接,向下至各个小区需建设大量配线光缆,因此,OLT节点应尽可能设置为主干节点。

图5.3-4 接入主干光缆环示意图
1.3 主干光交节点建设思路
1)为提高光缆和管道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提升业务快速接入的能力,应逐步加大光交箱的覆盖密度;
2)针对目前汇聚机房租用率较高的情况,为降低租用机房搬迁对光缆网络的影响,应在重要的租用机房前设置光交箱;
3)光缆交接箱应尽量设置在安全、隐蔽、施工维护方便、易于进出线、不易受外界损伤及自然灾害影响,同时又符合城市规划和不妨碍城市交通、不影响市容观瞻的地方。

4)接入主干层光交箱应设置在主干道路或街道的交叉路口,便于光缆向配线层延伸覆盖;
5)光交箱容量应按网络层次和业务需求综合考虑,对于核心汇聚和主干层面,光交箱容量应以576芯为主;
6)对于现有小容量光交箱(288芯以下),若无法满足业务需求的应进行扩容,若无法扩容的应采用大容量光交箱替换;
1.4 主干管道建设思路
1)管道资源应统筹规划、统一使用、统一管理。

加强对现有管道资源的统计梳理工作,逐步实现基础资源的电子化管理。

2)根据工信部资源共享的要求,管道建设应采用灵活的建设方式,如自建、合建、租用、购置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建设资金。

3)管道的建设应重点保证基础资源的融合和业务接入,提高现有管道的连通度,逐步形成完善的网络结构,其次要根据城市建设和市政规划,及时跟进战略性管道建设。

4)核心/汇聚节点进出局管道路由原则上应不少于2个物理方向。

5)对于现有老城区,应结合城区市政规划,积极配合市政改造建设自有的管道资源,对于新城区和开发区,应根据业务需求和网络规划,在主干道路或主要街道上建设自有的管道资源;
6)在重点城市的市到县主干路由上应建设自有管道资源,环形结构中至少主用路由上应以管道敷设为主,备用路由可以架空为主,其他非重点城市市到县路由以架空为主;
7)管材选择宜采用轻便耐用的塑料管材,如PVC、梅花管和栅格管等,管孔数量以1大孔为主,但对于主干路由可适当增加孔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