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写景物

怎样描写景物
怎样描写景物

七年级上册《怎样描写景物》作文指导

训练点:景物描写

训练目标:通过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训练过程:

一导入激趣

夏日的夜晚,坐在院子里纳凉,伴着习习凉风,望着满天星斗,听奶奶讲故事,冬天的清晨,戴上鲜艳的围巾、帽子,冒着严寒,和小伙伴们滚在白雪皑皑的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与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景色描写,包括对自然环境〈高山大川、江河湖海、春夏秋冬〉和自然现象〈风云雷电、雨雾雪霜)的描写,是我们作文练习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怎样才能描写好景物呢?

首先,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千姿百态、千娇百媚、千变万化的景物,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景宝库,要写好自然景物,首先要学会细致地观察大自然。天下的景物,各有自已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波涛滚滚,同样是树?有着树种、高矮、粗细的区别,同是观日出,海上、山上就各具特点,所以说,观察大自然,要抓住其特点,认真细致地观察那些最能反映当时当地景物特征的地方,而不能满足一般的了解。

要想抓住景色的特点,观察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摇远,一会儿拉近呈大特写,一会儿又俯拍、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

2、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比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还注意不要忘记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入微地观察,这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到行文时,也要按照观察的顺序写,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儿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动”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动静结合,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大山、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是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的,而聚散的云彩、飞驰的汽车、风

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比如我们要写一个小小的池塘,应该注意到景物的静态和动态。静态动态相结合,写出文章来,才有生趣。你看下面的小池塘的静态描写: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的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一一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在这里,“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一一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静的惹人喜爱。小池塘的动态呢?更惹人喜爱:清晨,微风唤醒了沉睡的苇塘,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举目向远处望去,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交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丛中传来;尖嘴的翠鸟在水中捉着小鱼;一只画眉鸟落在芦苇尖上兴奋地唱着;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给这芦苇又增添了生趣。在这里,"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在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叫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还有翠鸟捕鱼,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这些动态的细腻描写,情趣无限,犹如一幅幅动态的电影画面……

4、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大自然是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界,我们用鼻闻,用手触,借助“五官"的功能,就容易捕捉到景色的特点,使其跃然纸上。

如:好一片轻盈的娇鸣,我从睡梦中惊醒,这是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晨。宇宙为轻雾所笼罩,一阵阵的轻寒,微微地袭上了我的衣襟,太空晴、天一碧,只有一两片的云霞飞舞,东方天边的霞影,时刻在幻变中,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倏忽间,一个像美人脸儿般的朝阳出现了,她羞答答地露出云层,放射出万道光芒,照遍了大千世界,警醒了花草虫鸟沉沉的梦,照暖了这冷冷的心,照苏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

这段景物描写,从听觉入手,继而通过肤觉、视觉和感受等角度,表现出“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天早晨的特点

再如海潮来了:

午后一点钟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段关于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的描绘,有声——从远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有形——那条白线很快的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白色城墙;有色——白线,白色战马,白色城墙;有势——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

而来,那声音如同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景物,就应该这样,从各个角度来描写,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等等各个方面都具体的描写出来。

5 、引用传说,状物绘景。

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其次做到顺序明晰,条理清晰

a、按空间方位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还可以移步换景(如《竹林深处人家》),定点换景(如《我的空中楼阁》)

b、按时间顺序,要注意通过描述时间的变化,来描写景物的变化。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小池塘的作文,就可以按照一天中的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再比如,我们要写海潮,就可以按照海潮来之前,来之时,来之后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述。写雨,就可以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来描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给人一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感觉。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生结合朱自清的《春》的写景顺序理解

d还可按由物到人,由动到静得顺序等

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

再次,要发挥联想,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使景物描写更有深度,使文章中心思想得到升华。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得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能把景物描写的更加生动,拟人,是指运用想象,把事物当人写。用拟人方法描写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实用拟人法,必须找到景物与人直接的相似点。

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与它有相似点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的确切,浅近易懂,能使所描写的景物更美丽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要使比喻确切,必须学会在观察的同时展开联想,想想这个景物与什么事物想象。再想想,他们在哪里想象,找出两者的相似点,相似点找的越准,比喻也就越确切,照相似点,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轮廓相似,颜色相似,声音相似,长短大小相似,动态相似等等,请看下面的佳作片段:春天,她像童话里的仙女,山顶的嫩绿色的落叶松,像仙女的纱巾,山间的绿树,像仙女的绿袍,期间盛开的白色梨花,就像点缀在绿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樱桃花丛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脚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黄色绣花鞋。在描写景物时,要发挥由此及彼、丰富合理的联想,借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化进去,

这里的比喻浅显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拟人结合在一块来使用,就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较好地表达了小作者对传统的喜爱之情

最后,要做到情景交融。

我们写景物,不单纯是为了写景物而写景物,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情:或喜或悲,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这种情景交融的文章,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是我们练习写作常用的方法。也是应该学会和必须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渗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写景时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奇丽景观的陶醉之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更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才能使文章得分高。

1可创设意境,镜中饱含深情,如《济南的冬天》

2 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使景物生动形象可爱

3可以直接抒情

作文题目:

以《故乡的秋天》或《校园的秋天》为题作文

要求:1特征突出

2顺序明晰

3语言优美

4融情于景

5不少于600字

《家乡的秋天》(教案)

习作要求

学习本单元的写景美文,品味多彩四季的美景,感悟生活的五彩缤纷。

学习描述景物作文的写作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描述美好的景物。

学习运用联想、拟人、比喻等常用的修辞方法,努力让文章生动感人。

作文题目:

以《故乡的秋天》或《校园的秋天》为题作文

要求:1特征突出

2顺序明晰

3语言优美

4融情于景

5不少于600字

习作指导

一、作前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

走进秋天,欣赏秋天的美景: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诗句,请你们猜猜这些诗句分别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

你还能说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或词语吗?比一比,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二、成语点睛:嘈嘈切切错杂弹

①读一读下面的关于秋天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

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兰秋菊春露秋霜秋波盈盈秋风过耳秋风扫落叶

秋高气爽叶落知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叶知秋盈盈秋水一叶落知天下秋

三、激发情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1)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

感受秋天。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的美景。

描述秋天。把心中的秋天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在宽松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入习作状态,引导学生拓展思路,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四、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1、创设情境感悟秋天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

(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习作素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本部分设计了学生亲临大自然感受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秋天,放录像回味秋天,描绘秋天。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从特定的环境中感知,丰富积累拓展思路为“写” 秋天奠定基础。

2、欣赏图画,导入新课

这么美丽的秋天,已经有人把它画下来,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秋天的图画。

板书课题:家乡的秋天

五、佳作引路:要把金针度与人

①读一读,说一说,哪些句子写的好。

秋天到啦!天气变凉爽了,树叶凋落了,枫叶变红了,像一片火海。农民伯伯的稻子也成熟了。看,果园里瓜果飘香,丰收的景象随处可见。苹果、梨等水果都丰收了,一个个苹果像一颗颗红宝石,一个个梨像一个个小葫芦。那边还有几个农民伯伯正忙着采果子,这边还有几个农民伯伯在给果树浇水。我不敢相信,眼前这幅美丽的图画竟是勤劳的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画成的。

②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词句。

秋天,大雁一排排的飞上了蓝天,它们排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大树抖动着手臂,叶子就纷纷落下。地上的小草都被黄色的叶子盖上了,就象给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

③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句子。

秋天真的好美啊!我爱秋天。秋天来啦,秋天来啦!秋天的景色真宜人,就像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田野就是一幅金色的画。远远望去,拿稻子真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枫林是一幅红色的画。那红通通的枫叶好像喝醉了酒,红得像一团团火焰。菊花是一幅……啊!秋天的画是五彩缤纷的。说也说不尽。

④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句子。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果园里硕果累累,枝头上结满了新鲜的果子,真让人馋得直流口水。柿子树上的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摘呢!挂在枝头的苹果宝宝也在玩耍。把脸弄的通红通红像一盏盏小灯笼。蛐蛐和蝈蝈在枝叶上开了一个音乐会。他们还邀请了放屁虫、蚂蚁和别的小虫子、招引了许多小动物,比如:金龟子、萤火虫、喜鹊等别的小动物。从傍晚到晚上凌晨,他们还是歇不下来,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到了新的一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中学写,一方面可以快速地活化语言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学习一些修辞手法,把语言描述的更生动更有趣。

六、快速行文:轻舟已过万重山

① 图画上有这么多的景物,你打算按什么顺序来介绍?

引导:根据画面从近及远,也可以从远到近地来介绍。

②用文字描绘出美丽的秋景,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大家还要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设计意图:给学生以最大的自由,引导学生心力专注地快速写作,逐步养成快速习作的好习惯。

七、作后评议: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同伴交流:快乐体验更新颖

1、读一读,把句子改通顺。

2、画一画,把好句子找出来。

3、“借一借”,读一读别人的好文章,把好句子“借”到自己的作文中。

(二)集体会诊:二月春风似剪刀

修改自己的习作,注意借鉴别人的好处,学会使用刚学会的好句子。争取使自己的习作是更棒的。

(三)佳作展览:回眸一笑百媚生

①评选最佳:最佳开头、最佳描写、最佳句子、最佳细节、最佳结尾等等。

②美化习作:给自己的习作插图,写评语。

③佳作展览:评选为最佳的在班级里交流。

(四)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

观察一处秋天的景物,用学会的方法,再练习写一篇满意的习作。插上精美的图案,在班级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

本次的习作指导教学,课前要布置学生准备一幅画,这幅画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

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大的景物,也可以是人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

八、本课要点,重点过程

1.写之前要向同学介绍自己图画的内容;

2.写作时要要用上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

3.写好后注意交流和自己习作进行修改。

例文:

故乡的秋天让我陶醉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很幸运我生长在苏州这块美丽而充满灵气的福地,而我的老家——西山更是天堂中的天堂。

故乡的秋天,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那颜色是那么鲜明,线条是那么的流畅。而其间流动着的神韵,是多么得让我陶醉。

故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瞧!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发亮,直逼我的眼。那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如波浪一样,此起彼伏,煞是好看。那满山遍野的桔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金黄的桔子在绿叶的衬托鲜得更艳丽,叫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尝尝。故乡的特产不止桔子,更有那驰名中外的银杏、板栗等。

故乡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站在山坡上,抬头仰望,是湛蓝湛蓝的天空;环顾四周,是峻俏秀气的西山;俯瞰脚下,是一望无垠的太湖,真是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山坡上的草,已经枯萎变黄,好似给山穿上一件金黄色外罩;红叶此时最为茂盛,它充满着激情和活力,火红火红的,好像要燃烧起来,真可谓锦上添花;弯曲的小路旁盛开着点点金色的傲霜秋菊,更为山增添了勃勃生机。。

故乡的夜是宁静的。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皓月当空的夜晚使我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想起许多在外的朋友,肯定会和我一样,每到这时回家走一趟,去走一走乡间的小路,摸一摸弯弯的小桥,亲一亲悠悠的河水,那感觉有多惬意啊!

啊!故乡的秋天洋溢着果香,充满着诗意,让人深深的眷恋,这一切怎能不使我陶醉?故乡的秋天

故乡的秋天是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季节。万物在经历了夏季的繁盛后都透露出成熟的韵味,让人看上去感到那么的惬意,那么的舒适。眼睛倦了,就慢慢地合上,自有田边秋虫的吟唱来为你催眠,不必担心睡不踏实,更不必理会睡眠会让你错过秋之韵味,因为故乡的秋意无处不在。

故乡的秋天是朴实无华的,她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也没有旅游景点的奇山异水,可她却有着一种纯朴,一种清新,蓝蓝的天,黑黑的土,绿绿的水,无处不在的平凡总透露出一丝温馨,使人感到分外清新。

从故乡的半山腰俯视,故乡就掩映在一片金色的稻田中,四周有群山环绕着。故乡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横亘在这山水良田之间。远远望去,村旁那满目的林荫、高高矮矮的房舍以及如网般的乡村小路,把故乡装点得如同世外桃源,几分清新、几分静谧,让人几分羡慕、几分亲切……

在秋的季节里,故乡沉浸在一片秋色里。清清的小河、荡漾着粼粼波光;翠碧的山岚,时时掠过季节的风影,让那些黄灿灿的谷物,时时散发着田野的清香。

故乡的秋天,天空很蓝很蓝。蓝得让人迷惑,蓝得叫人心醉,蓝得似乎能滴出水来,蓝得令人回肠荡气,总想伸出笨撮的手去触摸一番。随着一只苍鹰振翅掠过蓝蓝的天空,山林便已经蒙

上了层层的黄。山坡上被厚厚的枯黄覆盖着,散发着醇郁的气息。轻轻的踩上去,像踩着童年的梦一般,软软的,令人沉醉。

故乡的秋天,落叶很美。风吹过,树上的叶子徐徐落下,飘逸的飞舞,翻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落地。像大雪纷飞,纷纷扬扬,动作竟是如此的洒脱!落叶是秋天的象征,更像是冬天的使者,传递着寒冷而又漫长冬季来临的信息。化作春泥,终于在温和的春天吐出嫩绿的新芽,秋叶是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春天啊!经历大自然雨雪风霜的洗礼,在那一刻绽放出她这一生之中最辉煌、最灿烂的时刻。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忽然,一阵秋风吹来,不甘寂寞的秋叶,齐刷刷地簇拥上来向我握手。

故乡的秋天,雨水很柔。秋夜的雨,柔柔的下着,下着。下得羞羞答答……这是简简单单的秋雨吗,这分明是上帝撒下的甘泉与甘露,让大地上的万物芳香、生息、勃发……窗台下的芭蕉叶被秋雨敲打出有节奏的小夜曲,缠缠绵绵,如泣如诉,宛若跌落风尘的精灵,空灵剔透,缥缈无依。虽然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可是故乡的秋雨凝聚了四季的精华,它默默地洗漱着大地,大地承受着秋雨的爱抚。清晨,故乡的秋雨把空气清洗的格外清新,田间的道路两旁是金黄待收的谷物和已经老得深绿的各种小草,凉爽的秋风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心中的烦恼被这清新的空气吹的一干二净。谁说秋天只剩凄凄惨惨切切?秋的和谐细密早已落进了我的心田。我在秋天里思考,孕育,成熟,故乡的秋以她那感性而鸿博的胸怀包容着一切。

故乡的秋天,山野很真。她裸露在旷野中,没有春的繁华,那样引人注目,那样色彩绚丽;也没有夏的热烈,那样着意于塑造,那样喜怒无常阴晴多变。故乡的秋将一切都袒诚地交给大自然,它面临着肃杀,面临着成熟,也面临着叶落归根。如果你在秋天的山野上,发现一簇两簇红色的云霓,你不要惊喜,那不是春天的花魂,那是红叶,是秋的肃杀之美。但要小心,你的手和你的心随时都会让秋天玉化。难怪天上很少有云彩游动,因为云彩稍一抬头,便会溶化在秋的淡蓝之中。

故乡的秋天,月儿更明。夕阳尚未燃尽,它就已经静怡一片地挂在了苍穹之上。那么的皎洁!那么的惑任心底!像一盏银色的灯笼在瓦蓝的天幕中游弋。炊烟袅袅,薄雾片片。分外妖娆。随着夜色的一点点逼近,月亮越来越大,就好像挂在了门前小河畔的树梢上,照的河里的鱼儿争先恐后的向它游去,划破了月影向四周散去。

故乡的秋天,泉水更纯。她是那么的灵秀和清冽,不断地从石缝中涌出,潺潺地萦绕着石,萦绕着花,萦绕着草。默默地流作一泓清溪,一潭涓泓。在风轻云淡的时候,剪落一些鸟儿的影子。

故乡的秋天,秋风更爽。故乡的秋风一夜之间,赶走了夏的热浪,带来了碧空万里的明媚,柔和的阳光,温馨恬静,蓝天白云,飘逸悠扬。细细的微风,吹拂着淡紫色的窗帘,轻轻飞扬,如娇羞少女肩上的长发,飘飘拂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凉爽的秋风抖动着我的头发撩起一层层岁月的友谊,头发根牵动着大脑细胞里的记忆,我漫舞在故乡的秋风里,怆然于追忆中。在凉爽的秋风里,我揣想着,是谁在樽前月下,传唱着幽香暗溢的诗篇?香笺锦书中辉映着两心的婵娟,是谁在千古的风月场上,弹拨着古老的琴弦?和应着词客们婉约的情怀?因此有了“见秋霜而悲白发,见残花而伤红颜,见归鸿而思故旧,见寒蝉而叹余生,见秋风秋雨则更是‘夜雨闻铃断肠声’的无奈。”

故乡的秋天是令人怀念的,故乡的秋天是简洁透明的,故乡的秋天是厚实宽容的。故乡的秋

天洋溢着果香,充满着诗意,让人深深的眷恋,这一切怎能不使我陶醉!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

故乡醉人的秋天。

家乡的秋天

秋天,在有的人眼里,似乎总是满地的落叶,光秃秃的枝,一片凄凉而又孤独的景象,可我从小就对秋天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超乎寻常。因为在我的眼里,金色的秋天,并不是孤独、凄凉的代表,它是丰收的象征。

我的家乡―――庐山脚下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它的秋色更惹人爱。

不必说避署胜地庐山的景致了,单是我村四周围那些默默无闻的小山,就能让你留连忘返。青青的小山肥我们村子围了个圈儿。山坡上,果实成熟了,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布满了山坡。瞧,那红的是柿子,黄的是梨子,青的是苹果;更有那不知名的野果,满树满枝都是,叫人越看越爱越心甜。一阵风吹来,沉甸甸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充满了果实的香味,深深吸上一口,沁人心脾,多么香甜啊!山谷中,层层金黄的麦浪上下翻腾,这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大好年景。

看,南山顶上那一大片一大片通红的是什么?啊是秋天的象征―――枫树,满树的红叶像是燃烧着的火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枫树林中,有不少欣赏秋色的人们,他们当中的天真的孩童,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也有银须垂胸的老人,在他们被枫叶映红了的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微笑。这是因为,他们在这里欣赏到了真正的秋天,秋,给予人舒畅和豪放。

拾梯而上,爬上最高的山头,尽情眺望:蓝天衬着白云,绿带绕着青山,还有那隐藏在繁花嫩叶中的红瓦顶和金色的麦田,构成卫幅五彩斑斓的山区秋色图。那高超的技艺,就是唐伯虎也要望尘莫及了。

我喜欢家乡的金秋,更喜欢带着瑟瑟寒意的秋雨,点点晶莹的雨珠,条条倾斜的雨线形成一片蒙蒙的雨雾。秋雨它能使人清醒,同时双能冲刷掉在大地上的一切污秽之物,使大地变得那么晶莹透亮,一尘不染。

人们都是赞美春天,说春回大地生气盎然。我却认为,如果把春天比作一个刚刚落地的娃娃,那么,秋天,便是一个成熟的少女。秋天,有着自己的内在美,那就是成熟的美。

我爱秋天,我更爱家乡的秋天。

[点评]

这是一篇立意新,描写生动的写景文章。古往今来,写秋景的文章很多,但大多都以秋的萧条为主题,而本文则独辟思路以颂丰收为题。写小山,写枫树,登山眺望,描绘丰收之美,那使带着寒意的秋雨,也给人种美好的感觉。读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写景突出特征,富有层交次。行文先总后公,以行踪为序。作者概括写出家乡美景,突出家乡美景,突出家乡可爱。

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开头写家乡“秋天更惹人爱”,文末以“我更爱家乡的秋天”作结,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描写“秋天”的优美段落

秋,收获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田野里,稻子被稻穗压弯了腰。秋风一吹,稻子摇来摇去,放眼四周,稻田像金色的海洋一样,美丽极了。“轰隆,轰隆,刷刷。”那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农民伯伯开着机器来收割麦子,还不时地说:“今年是个大丰收的好日子。”

树林里,火红的枫叶让金色更加瑰丽,金黄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树下,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拣树叶,放在收集本子里,把美丽的秋天永远埋藏。

果园里,一排排彩色的果树映入你的心灵之窗。那红扑扑的大苹果,多像一个个红灯笼,让人看了垂涎三尺。那一颗颗梨,长得跟宝葫芦一样可爱。微风一吹,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咧着嘴向你笑,特别惹人喜爱。那葡萄就更不用说了,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一串串的珍珠,晶莹剔透……

秋天真美,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它象征着成熟,意味着丰收!啊,秋,我爱你

描写“秋天的田野”的优美段落

我爱家乡的秋天作文400字

我爱家乡那鲜花盛开的春天;爱那绿树成荫的夏天;爱那雪花飞舞的冬天;但我更爱家乡那金风送爽的秋天。

秋天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需要你去仔细的寻找。红苹果像一个个灯笼挂在高高的树上,沉甸甸的梨子压满了树枝。农民们有的搬运食物;有的摘果子;有的收割稻子,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上滚落下来,但他们也顾不上擦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庞。在奔流不息的溪水中,不时的有鱼儿露出水面,在你稍不注意的时候,突然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一个泡泡,一眨眼间,变换快的又走了。也许鱼儿也在为农民的大丰收而感到高兴呢!站在田野上,极目远眺,瞧!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举起火红的火把,柿子羞红了脸。一阵微风拂过,你一天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走进枫树林,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它像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踩踩着地下鸭掌般的落叶,铺成了软绵绵的地毯,我觉得这比世界上最豪华的波斯地毯还要可爱,抬头往上望,它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飞舞的落叶让我眼花缭乱。

家乡的秋天这样如诗如画,怎么能不令我喜爱呢?

家乡的秋天作文开头结尾

1你知道我最爱的季节是什么吗?不是百花争艳的春天,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天,也不是雪花飞舞的冬天,而是那丰收的秋天。

2秋天不像春天那样百花争艳,芳香怡人;也不像夏天那样有那么多的小生灵在歌唱;也没有冬天那么美丽。可是,它在我心中却是最美的。

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么艳丽,可它有一种颜色是天下一绝的——红。枫叶只有在遇见秋天时才会脸红,远远望去,像朝霞一样红,把山都染红了。风吹来,枫叶像红色的雪一样,飘了下来。好让人们前来欣赏。

3最富有诗意的季节莫过于秋季了,多少文人墨客为秋季写了一曲曲的赞歌,他们极力渲染秋的美景,毫不吝惜笔墨,可见,秋是多么的迷人了。

秋最会分配自己的感情,无论走到那里,都会使人感受到它的爱抚。秋最会挑选礼物,它送给每一个人的礼物都各具特色,又用最美丽的爱装饰起来。

秋是那样可爱,使人无法不为之心动,我禁不住秋的召唤,去收集那无处不在的爱意。

4我现在下处在人生的夏初,人生的秋天离我还比较遥远。但我能因此而松懈大意,等人生的秋天到了再去奋斗吗?不,不能。我现在也要不停地奋斗,为自己的人生的秋天打好基础,奏响人

生的四部曲:欢度春天——开拓夏天——奋进秋天——安度冬天。

5你悄悄的走来,带来了美丽的秋光美景,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听,锣鼓喧天,好热闹,忙了一年的人们脸上露出了内心压仰不住的喜悦:"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我迷恋着秋!秋--绚丽多彩的时节,果实收获的时节,欣欣向荣的时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