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方法体系

合集下载

信息组织概述PPT课件

信息组织概述PPT课件

• 数字化信息(digitalization information,)
– 借助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 将各种出版物中的原始信息,如语言、图像、 文字、符号、数据、表格等全部变成二进制编 码,形成可以在网上流动的信息资源。
-
9
信息管理课件
什么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 数据:离散、互不关联的客观事实,孤立的文 字、数据和符号,缺乏关联和目的性-ຫໍສະໝຸດ 25信息组织的目标功能
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有效减除或减少杂乱无关 信息的干扰,使信息特征得到充分显示
准确控制信息流的流速与方向,使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 式传递给适当的人。
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即根据用户需要设立各种检索点,
构建利用渠道,建立用户和资源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提高信息产品质量、价值。通过描述、揭示、存储、排序
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的研究,如分类、编目法 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等。
3、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技术研究,如元数据、搜索引擎等。
-
5
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
❖ 教材:信息组织/(美)Taylor,A.G.著,张素芳等译.——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参考书: 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信息组织/周宁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信息组织学/张帆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段明莲 沈正华编著.——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
15
Knowledge Hierarchy
Knowledge
3 Levels
• Expertise • Know-How • Skills

信息组织分类法

信息组织分类法
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 基本部类的排列次序称为基本序列。
一般不在分类表中单独列出,也并不是所有的分类 法都明确建立基本部类。
《中图法》
《杜威十进 《布立斯书 《中国档案 制分类法》 目分类法》 分类法》
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 哲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理性知识 想象知识 记忆知识
哲学 科学 历史 技术和艺术
»分类排架
2)编制分类检索工具。如索引、文摘等
二、分类法概述
分类法概念 分类法的类型
1、分类法概念(P79)
信息资源分类法(文献分类法,分类语 言)
2、分类法的类型
从分类法的编制结构看:
体系分类法(列举式、等级、层次分类法、 线分类法) 分面分类法(组配式分类法、组面分类法) 体系-组配式分类法
体系分类法
概念: (P79) 特点:(P79-80)
缺点:(P80)
主题表达能力差 类表有凝固性(先组式结构,结构弹性差) 难以表达新类目,与科学发展同步 篇幅大,管理难
代表:
DDC《杜威十进分类法》、LCC《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 法》、《中图法》
组配式分类法
根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的原理,将概括 事物的主题概念分为几个分面,通过各 个分面内类目之间的组合来表达文献主 题的一种分类法。 典型如《冒号分类法 二、分类法概述 三、分类法结构 四、分类法类目体系 五、《中图法》介绍
分分几 类类个 的的概 作特念 用点
一、 分 类 概 述
1、分类的概念
分类的概念( P77)
依据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和类聚。并将 区分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组织的活动。
2、分类的特点(P77-78)
在社会科学门类 先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军事),后意识形态(语 言、文学、艺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方法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方法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个组织和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挑战。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保护组织的重要信息资产、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转以及维护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帮助组织和企业更好地保护信息安全。

1. 制定信息安全政策信息安全政策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它是组织对信息安全的态度和承诺的体现。

制定信息安全政策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业务特点、风险承受能力、法律法规要求等因素,确保信息安全政策能够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信息安全政策应该包括信息安全目标、责任分工、信息资产分类和保护等内容,明确规定了组织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和期望。

2. 进行信息资产管理信息资产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包括数据、文档、软件、硬件设备等。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对信息资产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保护。

首先需要对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和归档,明确各类信息资产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然后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信息资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3. 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组织全面了解信息安全风险的来源和影响,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对组织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人员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4.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信息安全管理框架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组织、信息安全流程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信息安全政策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明确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职责和流程,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组织性的保障和支持。

5. 实施信息安全控制措施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手段,它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物理控制等方面。

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的框架,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信息资产,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还可以规范信息处理流程,降低信息处理风险,保护信息安全。

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以下是多个方面的介绍。

一、信息管理体系的概念和特点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其概念和特点。

信息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保护企业信息资产、规范信息处理流程、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的一个系统体系。

信息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全面性:信息管理体系需要囊括企业全部信息资产,包括纸质文件、电子文档、数据库、人员档案等所有涉及企业日常工作的信息。

2.规范性:信息管理体系需要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等要求来制定,确保企业规范信息管理流程,降低信息处理风险。

3.持续性:信息管理体系需要持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变化,保证信息管理的有效性。

4.灵活性:信息管理体系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是一刀切,需要具有灵活性。

二、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步骤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以下是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步骤:1.明确信息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首先需要通过分析企业目标,确定信息管理体系要达到的目标,明确管理范围与管辖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合适的信息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管理的有效性。

2.编制信息管理体系文件:制定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文件是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

这些文件应该包括政策、程序、标准、表格和指南等,这些文件应该详细地阐述信息管理目标、流程和要求,为建立信息管理的通用基础提供指引。

3.组织实施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信息管理体系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实践,还需要建立实施机制使体系运行起来,通过培训、宣传等形式,增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4.检查和评估信息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对信息管理体系进行每年一次的内部审核,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领导,确保信息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

APS计算机审核

APS计算机审核

信息组织Information Combination信息组织是为了方便人们检索、获取信息而将庞杂、无序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对信息的描述与揭示、序化是信息组织的中心内容Information combinatin is a process that convenience for people to combinate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into a tidiness,for example ,we always use tag ,it is information combination,tag means collect same key of information from all of the web,and then,if you import key information in baidu or gogoole,you can receive information you want ,and information combination is a basi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组织方法体系: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与语用信息组织。

语法信息组织: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字顺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组织法等。

语义信息组织:以信息内容或本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集成组织法。

是最本质的信息组织方法。

语用信息组织:以信息的效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根据信息的权值、概率等组织信息的方法。

信息组织手段:人工组织和自动组织应用文写作Practical Writing应用文的种类及用途按照不同的用途,应用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公务的,一类是个人或集体用来处理私事的,这些应用文的主要用途是:1.传递信息2.处理事务3.交流感情4.用作凭证应用文的特点1.因事而写,内容真实应用文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用”。

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和职责

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和职责

《xxxxxxxx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组织体系和职责目录编制说明 (3)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安全组织结构 (4)第一节组织目标 (4)第二节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图 (4)第三章安全组织职责 (6)第一节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6)第二节信息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6)第三节信息安全实施组职责 (7)第四节各机构职责 (8)第四章附则 (11)第一节文挡信息 (11)第二节版本控制 (11)第三节其他信息 (11)编制说明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及其“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思想、贯彻信息产业部“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保恢复”的方针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我国信息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xxxxxx的自身业务特点、并参考国际有关信息安全标准制定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度目标:为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整体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保证网络通信畅通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营,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在安全体系框架下,本制度主要明确安全组织体系的结构及其工作职责。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员工。

第三条制度相关性:本制度为基础安全制度之一,其他各安全制度以本制度明确的安全组织结构及职责为指导。

第二章安全组织结构第一节组织目标第四条信息安全组织的使命:(一)保障业务正常和安全运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二)保护客户隐私及客户资料的机密性,维护客户的利益;(三)保护商业秘密和技术机密;(四)确保各业务顺利有序的进行。

第五条信息安全组织的定位:(一)组成跨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二)负责一切和信息安全有关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第二节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图第六条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由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分别为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信息安全管理小组、信息安全实施组,如下图:(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中心领导担任组长,组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包括业务科技处负责人、办公室(计划财务处)负责人、党委办公室(监察审计室)、通信台负责人、高性能计算室负责人、运行监控室负责人、资料服务室(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负责人、气象数据研究室负责人、系统工程室负责人、业务与园区电讯保障室负责人(二)信息安全管理小组;工作组由高性能计算室负责人任组长,组员由高性能计算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科的人员、各处室信息安全岗组成。

信息整理的方法

信息整理的方法

信息整理的方法信息整理是指将各种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使其更加清晰和有序,从而方便查找和使用。

在现代化的时代,信息爆炸的同时也让人面临了信息过多,信息剧增的困扰,因此学习信息整理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信息整理方法。

一、分类法分类法是一种常见的信息整理方法,将信息按照类别、属性、性质等方面进行分类,从而进行整理。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如按照主题、目的、时间、地点等方面进行分类。

分类法还可以针对特定对象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学科、专业、职业等分类。

二、标签法标签法是指将各种信息打上标签,例如关键词、主题、日期等,从而进行整理。

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标签来查找和整理信息。

三、脑图法脑图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信息整理方法,它可以将信息进行可视化。

用户可以通过脑图工具,绘制一个中心主题,然后将各种有关联的内容,以分支的方式连接到中心主题上,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脑图。

四、时间轴法时间轴法是指将各种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形成一条时间轴,从而便于查看和研究某一事件的发展历程。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组织历史事件、重大科技进步、公司发展历程等方面。

五、文摘法文摘法是指将文章、书籍等材料中的重要内容摘录下来,并保留其核心意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存重要信息,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研究、论文写作和复习等方面。

六、档案法档案法是指使用类似于档案的方式,将信息进行记录、分类、编号、索引和归档等处理方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

这种方法可以使得信息的存储、管理、查找等方面更加规范。

七、总结法总结法是指对某一个主题或者一个信息集合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从而提炼出其核心内容。

这种方法可以使得信息更加简明扼要,便于研究和使用。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信息系统规划是指为组织或企业制定和实施信息系统发展战略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1. 系统生命周期方法:这种方法将信息系统规划看作是一个系统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规划、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等阶段。

根据系统生命周期模型,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和实施计划。

2. 系统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对组织或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确定信息系统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通常包括需求调研、问题诊断、业务流程分析等环节。

3. 风险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着重考虑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通过评估和管理风险,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实施。

包括风险评估、风险规避和应对措施等环节。

4. 参与式规划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团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形成共识,制定共同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案。

包括协作会议、工作坊等方式,促进信息系统规划的民主化和创新性。

5. 指标(KPI)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信息系统规划进行量化评估和控制,确保规划目标的达成。

根据业务目标和需求,设计和制定合
适的指标体系,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组织或企业的需求和情况选择使用,通常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采用MARC格式描述网络信息。1991 年LC提出了讨论以USMARC为主要架 构,制定了囊括网络信息的相关字 段,以后又不断修订。包括扩大网 络信息资源的涵盖范围;增加、修 改008字段第26位数据元的代码; 5- -相应字段增加$u以记录资源的 URL;增设856电子文件地址与检索。
C描述。(XML;DC)
C关键词法
C1定义:以关键词作为文献主题内容的标 识和检索标识的主题法。
关键词:直接从文献题名、文摘或全文中抽取出来的有 实际检索意义的信息单元(关键词)。关键词是非规范的, 无需查阅标准词表,或者只编制一个“禁用词表”,它 收录为数不多的禁用词,如助词、连词、介词、冠词以 及一些通用概念的词。
c关键 词法
3. 联合编目理论(Cooperative cataloging),若干个图书馆根据协 议和统一的工作规范,分担编目工作, 共享编目成果的一种编目形式。
4. 共享编目理论(Shared cataloging),是集中编目和联合编 目的融合体。以一个权威机构的编目 数据为主,其他参加机构的补充编目 数据为辅,各参加机构通力合作,完 成文献编目,共享编目成果的编目形 式。 联机共享编目online shared cataloging。
1.1.4 信息描述的作用和原则
• 文献目录/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功能。揭 示功能;检索功能;管理功能。 • 信息描述的原则。客观性、实用性、 规范性、制度化。
1.1.5 信息描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古代。 1. 中国,分类目录《七略》、《四库全 书总目提要》 2. 西方,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全部学术 领域指引人们写作之表记》;1548年 《编目方法》;1595年《英文印本图 书目录》
程。
• (三)信息标引的类型:
• 1.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检索语言,对文献内容的学科性质及其检
索意义的形式特征进行分析、归纳,赋予文献分类检索标识的过程。
• 2.主题标引: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对文献内容的先进行主题分析,再
赋予文献词语标识的过程。
自动标引
1.自动标引含义:是直接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处 理,赋予检索标识的过程。 2.自动标引的类型
• 元数据(metadata)又称为“描述 数据”。即关于数据的数据,它是 对数据内容的描述,现在常说的元 数据是特指在标记语言(SGML, HTML,XML)环境下对网络信息资源 进行描述的解决方案,作用是便于 网络信息资源的发现、存储、管理 和检索利用。
Dublin Core的元数据由信息资源的题 名、主题、描述、来源、语言、信 息资源间的关系、覆盖范围、创建 者、出版者、其他信息资源的贡献 者、版权、日期、信息资源类型、 信息资源格式、识别符等15个著录 单元构成,并将它们分成内容特征、 知识产权和例证说明三大类。
a标题词法
a3特点: 优点: • 使检索具有直接性与直观性; • 适合于从事物出发按专题进行特性检索 缺点: • 缺乏按学科进行族性检索的能力; • 缺乏表述专指度较高的复杂概念的能力; • 缺乏多途径检索和自由扩检的能力。
b单元词法
b1定义:以单元词作为文献主题内容的标识 和检索标识的后组式主题法。
在网络时代,图书馆所搜集、整理 的对象已经延伸到了网络中的虚拟 馆藏,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了图书馆 重要的信息资源。“文献编目”无 论从内涵还是从外延上讲都无法涵 盖现有的图书馆编目对象和编目内 容。于是出现了“信息描述”、 “信息组织”的概念。
信息组织, 信息组织,就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方 法,将大量原本处于无序状态的信息 资源(包括实体资源和网络资源)有 序化,使之形成便于使用的信息系统。 这个过程如果针对的是传统印刷型和 非印刷型文献实体信息资源,仍然可 以称为文献编目;如果其对象还包括 网络信息资源,就应当称为信息组织。
2.2 按信息组织的层次分:语法信息组织、 语义信息组织与语用信息组织 语法信息组织有: 字顺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 序组织法。
2.3 常用信息组织法
1.分类组织法 2.主题组织法 3.集成组织法
2.3.1 分类组织法
1)概念:就是根据分类对象的内容性质、形 式体裁、读者用途等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 织事物。—谢阳群 《微观信息管理》 2)种类: 分面分类法和体系分类法
单元词从文献内容中抽出,再经规范,能表达一个独 立的概念。是最基本的、不能再分的词汇,比如“计 算机软件”不是单元词,而“计算机”和“软件”才 是单元词。
b2单元词表:专利工具中的《WPI-规范化主 题词表》
b单元词法
b3特点:
优点:强调词汇的单元化和后期组配,因 此提高了主题法的灵活性; 缺点:由于它过分强调词汇单元化,词汇 处理方法又不甚合理,易发生错误组配, 误检率较高,故实用性不是很好。
(1)从标引深度划分:全文自动标引和题名自动标引; (2)从选用的标引词划分:叙词自动标引和关键词自动标引; (3)从标引方式划分:自动赋词标引和自动抽词标引; (4)从标引形成的标识划分:主题自动标引和分类自动标引。
3.自动标引的类型
• 统计标引法 • 语言分析标引法 • 人工智能标引法
1.3 信息系统管理
1.2 信息标引
• (一)信息标引的含义:
• 信息标引是指在分析文献内容的基础上,用某种检索语言把文献主题以及其 他有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作为文献存储与检索依据的一种文献处理过程。 简单来说,标引就是依据检索语言,确定文献标识的过程。
• (二)信息标引的步骤:
• 1.主题分析:通过讨论文献的中心思想,确定被标引文献的主题概念。 • 2.概念转换:以主题分析为基础,将确定的主题概念赋予检索标识的过
5. 在版编目的理论(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CIP)是一种针对图书 的预先编目形式。依据相关法规, 由经过授权的图书馆或其他机构在 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根据出版机构 所提供的图书校样或填报的图书在 版编目数据单进行编目,然后再由 出版机构将编目结果印刷在图书的 特定位置上的一种编目活动。
2. 中国。初创阶段20世纪初-1949;奠 基、发展、停顿与恢复阶段19491979;腾飞阶段1979底- 。1979年4 月中国加入ISO。《中国文献编目规 则》、《西文文献编目规则》。
近现代文献编目的主要理论成就 1. 编目标准化理论:文献编目条例。 2. 集中编目理论(Centralized cataloging),由一个公认的编目中 心按照统一的分编规则编制书目记 录,并向多个文献收藏机构提供书 目数据的一种编目协作模式。
6. 书目控制理论(bibliographic control,BC),基本含义是针对文 献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IFLA1974年起推行世界书目控制规 划UBC。制定了《个人名称》、 ISBDs、采纳了ISBN、ISSN,推荐 了UNIMARC、DDC。
当代的信息描述理论与实践
• “20世纪以来” • 机读目录-增加字段描述文献网址; 元数据:CDF(频道定义格式)、 CDWA(艺术作品描述目录)、CIMI (博物馆信息计算机交换标准框架)、 DC(都柏林核心元数据)、EAD(档 案编码描述格式)、GILS(政府信息 查找服务核心元数据标准)等。
规范化处理:同义词(计算机和电脑)、近义词(实 验与试验)、词形(汉字的简体、繁体、异体)、词 组的组合方式(正叙、倒叙、并列)、用注释方式对 标题词的内涵进行限制的规范
a2标题词表:《工程标题词表》(SHE) 《工程标题词表》
《工程标题词表》(SHE) 工程标题词表》
① INFORMATION SCIENCE ⑥ 903 ②(Before 01/86,use code 901) ③ Abstracting (Beginning01/81) ③ Indexing (Apply code 723 if computerized) ⑥ (723)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④Se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③ Information Retrieval (For systems, se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③ Information Use Language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s ⑥ (723) (Apply code 723 if computerized. ⑤See also TRANSLATING MACHINES) 说明:①主标题词;②注释项,说明词的使用范围、用法及含义;③副标 题词;④见项,指向规范化的标题词;⑤参见项,指向相关的标题词; ⑥分类号(用于计算机检索)。
C2特点:
优点:关键词法不受词表控制,快捷简便, 适于用计算机组织和检索文献信息; 缺点:由于关键词法的词语不规范,影响了 文献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d叙词法
d1定义:以叙词做主题词的后组式主题法
叙词:是一种以概念为基础的,经过优选的规 范化名词术语,具有单义性,组配性能好的特 性。
近现代。 1. 欧美,19世纪中叶潘尼滋的《大英博物 馆印本图书著录规则》被认为是第一部 现代编目条例,即《91条规则》。博德 利与《博德利图书馆目录》;朱厄特与 《朱厄特规则》;克特与《印刷本字典 式目录规则》;杜威与《美国图书馆协 会编目规则》;德国皇家图书馆《普鲁 士规则》;柳别茨基与巴黎国际编目原 则会议的原则声明;英美编目条例2版。 。
信息组织方法体系
信息组织方法体系
• 一 信息揭示与信息组织 • 二 信息组织方法 • 三 信息组织手段
一、信息揭示与信息组织
• 1.信息描述 1.信息描述 • 2.信息标引 2.信息标引 • 3.信息系统组织 3.信息系统组织
1.1 信息描述
• 信息描述(information description), 是网络时代中学术界对传统“文献编 目”概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1.1.2 信息描述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