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焦半径公式及应用

合集下载

焦半径三部曲

焦半径三部曲

以椭圆为例证明,由焦半径公式可得
上述公式具体有统一性。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均 适合,抛物线的离心率,若定义∠PFO=θ,焦点在 x轴y轴公式均适合。
• 焦半径三部曲(坐标式、角度式和定比模型)今 天就全部完成了。
• 基本上所有焦半径的题型都可以用这三个切入点 做出来,遇到坐标用坐标式,遇到直线用斜率式, 遇到比值用定比模型。
如果在解答题上用公式,需要写上述的证明,其实证 明也就的记忆规律:同正异负.即当P与F位于y 轴的同侧时取正,否则取负. 取∠PFO=θ,无需讨论焦点位置,上述公式均适合。
三、抛物线焦半径(角度式)
圆锥曲线焦半径三部曲——定比模型
• 所以,任何二级结论要先熟练掌握它的推导过程, 而不是只停留在像背诵英文单词一样把它背下来。
• 表象都是结论,背后全是推导。
三、抛物线焦半径
圆锥曲线焦半径三部曲——角度式
• 一、椭圆焦半径(角度式)
注:上述公式定义∠PFO=θ,P为圆锥曲线上的点,F为焦点,O 为圆点.主要优点为焦点在左右上下均适合,无需再单独讨 论。 若将角度统一为直线的倾斜角,需要讨论焦点位置,为记忆 公式方便全文角度统一为∠PFO=θ。
• 关于这些焦半径二级结论我还有话要说。
• 二级结论是指在平时的教学中,由教材中原有的 公式、概念和定义进行归纳推导得出的在一定条 件下成立的结论。
• 确实记住了这些二级结论针对一些特有的题型能 不假思索,快速做出答案。
• 但是 • 高考命题的专家不是白吃干饭的,为体现高考的
公平,命题组肯定会绞尽脑汁考察三基。若过度 依赖二级结论,思维容易僵化,遇到一些似是而 非的题目时往往乱套结论,同时二级结论往往都 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用的越爽限制条件往往越大。

椭圆和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椭圆和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椭圆和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椭圆和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它们可以用来计算椭圆和双曲线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这两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椭圆的焦半径公式椭圆是一个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集合。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和F2,中心为O,长轴长度为2a,短轴长度为2b。

则椭圆的焦半径公式为:r = √(a^2 - b^2)其中,r表示椭圆的焦半径。

推导过程如下:1.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PF1 + PF2 = 2aPF1PF2 = 4b^2其中,PF1和PF2分别表示点P到焦点F1和F2的距离。

2. 将PF1和PF2表示成坐标形式,设点P的坐标为(x,y),焦点F1的坐标为(-c,0),焦点F2的坐标为(c,0)(其中,c为椭圆的离心率),则有:PF1 = √[(x + c)^2 + y^2]PF2 = √[(x - c)^2 + y^2]3. 将PF1和PF2代入第一个方程中,得到:√[(x + c)^2 + y^2] + √[(x - c)^2 + y^2] = 2a4. 对上式两边平方,化简得:x^2 + y^2 = a^2 - c^25. 将c表示成a和b的形式,即c = √(a^2 - b^2),代入上式中,得到:x^2 + y^2 = b^2这是一个标准的椭圆方程,中心在原点,长轴为2b,短轴为2a。

6. 由于椭圆的焦半径r等于焦点到中心的距离,因此有:r = √(c^2 + b^2) = √(a^2 - b^2)这就是椭圆的焦半径公式。

二、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双曲线是一个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的点的集合。

设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和F2,中心为O,焦距为2c。

则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为:r = √(c^2 + b^2)其中,b表示双曲线的半轴长度。

推导过程如下:1.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PF1 - PF2 = 2aPF1PF2 = -b^2其中,PF1和PF2分别表示点P到焦点F1和F2的距离。

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

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

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是解决椭圆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许多数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物理、工程及天文等学科中,常常需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轨迹。

因此,掌握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极为重要。

1. 椭圆的基本定义想要理解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椭圆。

椭圆是平面内到两个不同点F1和F2的距离之和恒定的点P所形成的集合。

这两个点称为椭圆的焦点,它们都在椭圆的长轴上,距离为2c,长轴的长度为2a。

椭圆的焦半径定义为P点到两个焦点中任意一个焦点的距离,记为r。

可以利用椭圆的基本性质得出,对于任意椭圆,两个焦点与中心点C满足以下关系:F1C + F2C = 2a2. 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它的方程可以表示为:b^2(x-h)^2 + a^2(y-k)^2 = a^2b^2其中,(h, k)为椭圆的中心坐标,a和b分别是椭圆长轴和短轴的长度。

此时,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0, c)和F2(0, -c),其中c为焦距。

通过利用椭圆的基本性质,可以计算出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r^2 = (x - h)^2 + (y - k + c)^2其中,h、k、c分别是椭圆的中心坐标和焦距。

这个公式说明了,任意一点P(x, y)到椭圆的焦点F1(0, c)的距离为:r1 = √((x - h)^2 + (y - k + c)^2)同样的,任意一点P(x, y)到椭圆的焦点F2(0, -c)的距离为:r2 = √((x - h)^2 + (y - k - c)^2)综上所述,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计算出椭圆上任一点到椭圆的焦点的距离,从而可以推导出椭圆各个点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等参数。

2. 焦半径在数学和物理中的应用焦点在y轴的椭圆焦半径公式在物理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天体运动:利用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可以计算出行星等天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以及其运动轨迹。

椭圆焦半径公式的证明及巧用

椭圆焦半径公式的证明及巧用

椭圆焦半径公式的证明及巧用
一、椭圆焦半径公式的证明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c,0)和F2(c,0),中心点为
O(0,0),则椭圆的参数方程为:
x=a*cosθ
y=b*sinθ
其中,θ为椭圆上任意一点P的极角,a和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长度。

将P的坐标代入椭圆焦半径的定义式,得到:c=(F1P+F2P)/2
c=[(-c-x)²+y²+(c-x)²+y²]½/2
c=[2a²-2x²]½/2
将x=a*cosθ代入上式,得到:
c=[2a²-2a²cos²θ]½/2
c=a(1-cos²θ)½
c=a*sinθ
因此,椭圆焦半径的公式为c=a*sinθ。

二、椭圆焦半径公式的巧用
1.焦距的计算
在光学中,焦距是指光线从远处垂直射入透镜后汇聚到的点与透镜的距离。

对于一个椭圆形的反射器或折射器,其焦距可以通过椭圆焦半径公式计算得到。

2.卫星轨道的计算
卫星轨道是指卫星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的路径。

对于一个地球同步轨道,其轨道形状为椭圆,可以通过椭圆焦半径公式计算出卫星与地球的距离。

3.椭圆的绘制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椭圆的绘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通过椭圆焦半径公式,可以计算出椭圆上每个点的坐标,并将其绘制出来。

坐标表示的焦半径公式

坐标表示的焦半径公式

一.坐标表示的焦半径公式1、椭圆(一类)由代入整理得,同理,可以假想点P在y轴右边,且x>0 帮助,显然总有符合椭圆定义。

公式常见应用:(1)椭圆上点到焦点最远距离a+c,最近距离a—c(2)椭圆上三点A,B,C,若成等差数列,则到同一个焦点的焦半径也成等差数列.(3)定义直线为椭圆的左右准线。

由焦半径公式,椭圆上任意一点P(x,y)到对应焦点和对应准线的距离之比总等于离心率e.2。

双曲线由代入整理得,由双曲线上点,若点P在右支上,同理,。

总有.若点P在左支上,同理,.总有.公示的应用:(1)若双曲线上同一支上的三点A,B,C,有成等差数列,则它们到同一个焦点的焦半径也成等差数列.(2)定义直线为双曲线的左右准线.由焦半径公式,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x,y)到对应焦点和对应准线的距离之比总等于离心率e.3。

抛物线公式的应用:抛物线上三点A,B,C,若,则.二.圆锥曲线统一定义及方向角表示的焦半径公式1、统一定义:平面上到定点F与定直线l 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的点轨迹。

若0〈e〈1,轨迹为椭圆。

若e=1,则轨迹为抛物线.若e〉1,则轨迹为双曲线.2.方向角焦半径公式(1)方向角定义如图:将Fx当始边,FM当终边所成角定义为点M的方向角.方向角范围将焦准距离统一表示为P。

对于椭圆,双曲线(要求记忆)(2)公式:e:离心率,对于椭圆,双曲线,.(3)公式的应用:焦点弦长公式说明:(1)焦点弦长公式中,方向角以平方形式出现,不影响计算,可将方向角改为焦点弦和对称轴夹角:.(2)有对称性改为夹角,公式对椭圆,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弦都成立.(3)对于双曲线当所决定的焦点弦与渐近线平行,在实际上不存在。

若较小,使时,此时公式应表为,此时焦点弦的两个端点分在两支上.(4)对于抛物线,∵e=1 ,。

为焦点弦与对称轴夹角.(5)通径:垂直对称轴的焦点弦称通径,在,令得通径的统一表示2eP。

对于椭圆,双曲线:;对于抛物线:2eP=2P。

椭圆焦半径公式及应用

椭圆焦半径公式及应用

椭圆焦半径公式及应用
椭圆焦半径是椭圆所具有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影响并决定了椭圆的形状及大小。

椭圆焦半径公式是椭圆圆周长关于圆心角的函数,可由数学的角度上描述,通常用
L表示圆周长,用2a表示椭圆的长轴,用2b表示椭圆的短轴,用θ表示圆心角,当θ=π时,椭圆周长L即椭圆的长轴2a,而当θ=2π时,椭圆周长L即椭圆的
短轴2b,综上所述,解得椭圆焦半径公式可用下式表示:
$f=\frac{2b^2+2a^2\theta}{4a\theta}$
椭圆焦半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

例如在电波无线系统中,对于传播衰减,若
能够将天线的辐射模式准确推导,即可准确计算传播衰减误差。

实际中,一般考虑一个圆柱上海具有椭圆形状的发射电子,椭圆焦半径与其发射电子的空间定位有关,也就是说,把椭圆焦半径计算准确,就可以精确推导出发射电子的空间定位,从而推导出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信号衰减。

同时,椭圆焦半径还有其他的计算用途,例如在求解受力问题时,当定义椭圆
轴的方向与弯矩(梁的轴向)方向准一致时,椭圆梁的应力通常可以由非定常元素法直接求解,而其中也需要用到椭圆焦半径公式。

此外,研究特殊有限元分析时,椭圆焦半径公式也多次被采用,从而便于精确的求解出有关问题的结果。

综而言之,椭圆焦半径公式求解计算椭圆的形状及大小,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受力分析、有限元分析等多个应用领域都会充分使用到它的方便之处。

焦半径公式的三角形式及其应用

焦半径公式的三角形式及其应用

焦半径公式的三角形式及其应用重庆清华中学 张 忠焦半径是圆锥曲线中很重要的几何量,与它相关的问题是各类考试的热点,常考常新,故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与研究。

焦半径公式的代数形式:设21,F F 是曲线的左、右焦点,点),(00y x P 在曲线上,记11PF r =、22PF r =为左、右焦半径。

则在椭圆中:0201,ex a r ex a r -=+=;在双曲线中:a ex r a ex r -=+=0201,;在抛物线)0(22>=p px y 中:20p x r +=。

若焦点在y 轴上时,则把相应的0x 改为0y 即可。

因应用情形比较常见,不再叙述。

,本文介绍它的三角形式及其应用。

定理1:若椭圆的离心角为θ,则 (1)|PF 1|=a +ccosθ; (2)|PF 2|=a -ccosθ. 证明:∵ 椭圆的离心角为θ,由椭圆参数方程知点P 的横坐标为acosθ,依焦半径的代数形式知:|PF 1|=a +ex p =a +ea·cosθ=a +c·cosθ,|PF 2|=a -ex p =a -c·cosθ.例1. F 1、F 2是椭圆+y 2=1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运动,则|PF 1|·|PF 2|的最大值 是______, 最小值是_________. (1996年第七届“希望杯”赛)解:设椭圆的离心角为θ,又知a =2,c 2=3,由定理1得 |PF 1|c·|PF 2|=a 2-c 2cos 2θ=4-3cos 2θ∵ 0≤cos 2θ≤1 故知 |PF 1|c·|PF 2|max =4-3·0=4 |PF 1|·|PF 2|min =4-3·1=1例2. 椭圆的左右焦点为F 1、F 2,试问此椭圆的离心率e 在什么值范围内,椭圆上恒存在点P,使得PF1⊥PF2。

解:设椭圆方程为b2x2+a2y2=a2b2(a>b>0),离心角为θ,依题设、定理1及勾股定理得(2c)2=(a-ccosθ)2+(a+ccosθ)2化简得cos2θ=.∵0≤cos2θ≤1,∴0≤2-≤1,结合0<e<1得≤e<1为所求。

椭圆焦半径公式及应用

椭圆焦半径公式及应用

椭圆焦半径公式及应用椭圆焦半径公式是指椭圆的焦半径与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以及离心率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中,椭圆通常由两个焦点和一个常数和直线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该常数的所有点组成。

椭圆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工程、天文学和天体力学等。

首先,椭圆焦半径公式可以由椭圆的离心率和长短半轴表示。

对于一个椭圆,焦半径是指从焦点到椭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椭圆的离心率e定义为焦距与长半轴之比。

则椭圆的焦半径r与长半轴a、离心率e和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d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r = a(1 - e^2) / (1 - e cosθ)其中,θ是椭圆上一点与焦点和长轴之间的夹角。

1.天文学和天体力学:椭圆是描述行星和卫星轨道的基本几何形状之一、在天文学中,椭圆焦半径公式被用来计算行星和卫星的轨道参数,如半长轴和离心率。

2.工程学: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在光学工程、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学镜头设计中,椭圆形镜头可以用来纠正成像系统的畸变。

椭圆焦半径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并优化这些镜头的参数。

3.生物医学:椭圆形病灶在医学图像处理和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计算病灶的焦半径,医生可以确定其位置和大小,从而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4.地理学和测绘学: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测量领域,椭圆形地球模型常用于地球表面的测量和分析。

椭圆焦半径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地球上不同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

总之,椭圆焦半径公式是椭圆几何性质的重要描述之一、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无论是天体轨道计算、工程设计、医学诊断还是地理测量,椭圆焦半径公式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实用性。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继续挖掘和应用椭圆焦半径公式的潜力,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法2:设P 到左、右准线的距离分别为
且]
a I 盟Q _ )卜1掘Q 亠 ---------------- =17
日1 ,又 |PJ |=2a-(a +ex 0)=a -空。

-,所以
J 、,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 I PK 1= d,-巳=—(z n + —) = a.4 es c C ,而 椭圆焦半径公式及应用
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F 的长称为此曲线上该点的焦半径,根据椭圆 的定义,
很容易推导出椭圆的焦半径公式。

在涉及到焦半径或焦点弦的一些问题 时,用焦半径公式解题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公式的推导
设P (-,门)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
'分别是椭圆的左、
览2 y 3 ^-7 H --------- =l (a>b>0) |口口 1
i-rj-ri I 右焦点,椭圆
,求证 一 一「」,:'_ - - 1 :I. 0
证法1: |PFi|= + c)2 4-y^ = + c
)a + b :! = |a +
a + 竺^>a- c > 0
因为,所以 “
•. |FF]4—刍
又因为I 町11 +疋比4加,所以円十"%
•. IFFi 1=^* ,IPFs l =a ■空0
... 经。

,|PF? 4以・空。

0
二、公式的应用
—+
= 1 4,— 例1 椭圆二 1 上三个不同的点A (2匚)、B ( -)、C (©'厂)
到焦点F (4,0)的距离成等差数列,求
的值。

解:在已知椭圆中,右准线方程为…•,设A、B、C到右准线的距离
«< . d, = ― z! d-j = — 4 d 左=■一盘?
为,贝U 斗、'- 、•二-0
•••」• I 「,而|AF|、|BF|、|CF| 成等差数
2巴7)=力哲■街〜
-L I. •一,即、
评析:涉及椭圆上点到焦点的距离问题,一般采用焦半径公式求解,即利用焦半径公式可求出A、B C三点到焦点的距离,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出:W的值。

兰+疋=1
例2 设二V为椭圆•'的两个焦点,点P在椭圆上。

已知P、
‘-、L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 ’「,求丨的值。

解:由椭圆方程可知a=3,b=2,并求得:■■,离心率-0
由椭圆的对称性,不妨设P (◎,「)(:」"’:•)是椭圆上的一点,贝U由题意知|PF】I应为左焦半径,IPFj应为右焦半径。

(1)若 / - =-一为直角,贝U '1,即
"二打-,解得''- ,故—二-I
(2)若/上二为直角,贝U “ •卜一,即
3尝唧+ (3-芈御尸
』,解得匸「故L
评析:当题目中出现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时,常利用焦半径公式把问题转化,此例就利用焦半径公式成功地求出□值。

兰亠I
例3 已知椭圆C r -,-一 =为其两个焦点,问能否在椭圆C 上找一点M使点M到左准线的距离|MN|是丨与'"〔丨的等比中项。

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设存在点“),使■■ ■-I,由已知得a=2,匚,c=1,
+ 4 P= i:a+ - es n) = = 4- g
左准线为x= —4,则,即「一■'L
12
+ 48=0,解得■■_,或’:' 。

因此,点M不存在。

评析:在涉及到椭圆上的点与其焦点的距离时,如果直接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运
算将非常复杂,而选用焦半径公式可使运算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