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基础知识
五行基础知识

五行基础知识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又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
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一,五行生克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五行生克来体现。
因此生克就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五行生克中有生我,我生的相生关系两个方面和克我,我克的相克关系两个方面。
五行相生含义即是;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因为火灼热,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有石,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光泽表面可以生成水珠,销锻金可成水之形态,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是;五行之所以相克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
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
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
所以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
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
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正常生长,发展与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木有生发,条达的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为五类,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或现象,分别归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基础上,运用五行规律说明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及变化。
如园林行业五行属木;邮电冶炼五行属火;桥梁五行属土;机械工业五行属金;水产养殖五行属水等等。
关于五行基础介绍知识

关于五行基础介绍知识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地球上的所有物质者离不开这五种元素。
那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五行的一些基础知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关于五行基础介绍知识。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五行基础介绍1、五行金,木,水,火,土2、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3、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4、五行方位西方金、东方木、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5、五行颜色金为白色、水为黑色、木为青绿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6、五行之数(主要看楼层用)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7、五行四时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主四季8、五行之味金主辣、木主酸、水主咸、火主苦、土主甜五行歌诀:论金:金多干脆仗义行,聪明爽朗动如风。
家里家外一把手,争强好胜我最能。
顺者掏心逆者亡,翻脸断义不留情。
论木:木多刚毅性不偏,我行我素不怕天。
近官利贵有大志,老幼不欺多慈善。
君子爱财偏有道,女子多情又善良。
论水:水多聪明主漂流,弃祖离乡四海求。
广交泛结天下客,策马行空喜自由。
总想一锹挖口井,不愿点滴穿石头。
论火:火多刚烈急如风,忽冷忽热不稳定。
脾性爆发赛猛虎,过后追悔两伤情。
女人得理不饶人,男命固执多任性。
论土:土多诚信心眼实,遇事直来又直去。
不愿拐弯与抹角,说话总是不投机。
三句好话能掏心,真心总是换假意。
五行颠倒论:木太旺者而似金,喜火之炼也;木旺极者而似火,喜水之克也。
火太旺者而似水,喜土之止也;火旺极者而似土,喜木之克也。
土太旺者而似木,喜金之克也;土旺极者而似金,喜火之炼也。
金太旺者而似火,喜水之济也;金旺极者而似水,喜土之止也。
水太旺者而似土,喜木之制也;水旺极者而似木,喜金之克也。
木太衰者而似水,宜金以生之;木衰极者而似土,宜火以生之。
火太衰者而似木,宜水以生之;火衰极者而似金,宜土以生之。
土太衰者而似火,宜木以生之;土衰极者而似水,宜金以生之。
金太衰者而似土,宜火以生之;金衰极者而似木,宜水以生之。
五行基础知识

第一节十天干所谓十天干即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排列顺序是固定的,揭示了万物生长、繁盛、衰老、死亡的变化过程。
一、十天干的阴阳天干分有阴阳,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为阳,称为阳干,乙、丁、己、辛、癸属阴,称做阴干。
二、十天干的五行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三、十天干的方位甲乙为东方、丙丁为南方、戊己为中央、庚辛为西方、壬癸为北方。
十天干之间还存在着相合、相冲、合化等关系,可暂时不用记忆。
第二节十二地支所谓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必须把它们的五行属性和相互之间的冲合,生克关系记住。
一、十二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
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二、十二地支的五行寅卯同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同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同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亥子同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同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三、十二地支与方位子为北方,丑寅为东北,卯为东,辰巳为东南,午为南方,未申为西南,酉为西方,戌亥为西北。
四、十二地支与四季寅卯辰为春季,巳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
五、十二地支与月份从西历的角度来看,寅为二月、卯为三月、辰为四月、巳为五月、午为六月、未为七月、申为八月、酉为九月、戌为十月、亥为十一月、子为十二月、丑为一月。
六、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子时(二十三点~一点)、丑时(一点~三点)、寅时(三点~五点)、卯时(五点~七点)、辰时(七点~九点)、巳时(九点~十一点)、午时(十一点~十三点)、未时(十三点~十五点)、申时(十五点~十七点)、酉时(十七点~十九点)、戌时(十九点~二十一点)、亥时(二十一点~二十三点)。
七、十二地支的六合十二地支中,地支两两相合,共有六对,称为六合。
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
八、十二地支六冲十二地支中,地支两两相冲,也有六对,称之为六冲。
金木水火土的主要知识点

金木水火土的主要知识点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概念,主要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五行概念的起源:五行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哲学概念,被认为可以用来描述宇宙万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2. 五行的属性:五行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各有所长。
金代表刚性、坚固、坚毅、坚守;木代表生命、生长、发展、扶持;水代表流动、温润、柔顺、润泽;火代表热力、光明、狂热、燃烧;土代表稳重、厚实、肥沃、安定。
3. 五行的相互克制: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克制,形成了克制关系。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个顺序也被称为“生克相生相克之道”。
4. 五行的相互转化:五行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形成了相互转化的关系。
金能够化水成为润泽,水能够滋润树木,木能够吸收土中的养分,土能够制造火炭,火能够将金屑熔化成为金属。
5. 五行的应用:五行概念在中国的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医学、建筑、农业、造型、风水等等,被认为可以调和助运、改变气场、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总之,五行概念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
五行知识大全集讲解

五行知识大全集讲解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
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相克、相生的关系。
1. 金:金代表坚硬、干燥、收敛的性质。
在五行中,金克木(金能够被木制品克制),金生水(金能够制造出水源,如矿泉水),金能克胆虚(有助于增加胆固醇的生成),被水克制。
2. 木:木代表生长、柔软、温暖的性质。
木克土(木的根可以将土壤中的养分吸收),木生火(木可以用作燃料),木克金(木可以破坏金属的结构),被金克制。
3. 水:水代表流动、柔顺、寒凉的性质。
水克火(水可以熄灭火焰),水生木(水可以滋养植物),水克土(水可以侵蚀土壤),被木克制。
4. 火:火代表热、炎热、扩张的性质。
火克金(火可以将金属加热融化),火生土(火可以使土壤变得肥沃),火克水(火可以将水蒸发),被水克制。
5. 土:土代表稳定、蓬勃、厚重的性质。
土克水(土壤可以吸收水分),土生金(土壤中可以产出金属矿藏),土克木(土壤可以培养植物),被木克制。
五行理论不仅应用于物质世界,还被应用于人体、自然界、社会生活等方面。
在中医学中,五行理论被用来分析和诊断人体
疾病,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在风水学中,五行理论被用来分析和优化环境的布局和设计。
在古代农业中,五行理论也被用作农作物种植和农田规划的参考。
除了以上介绍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外,还存在一些衍生的概念,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这些概念用来描述五行元素之间的相互之生的关系,反映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五行基础知识有哪些内容

五行基础知识有哪些内容五行的专业知识五行即是相生又是相克万物分阴阳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环环相扣,其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学说的基本要素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化学物质的健身运动。
五行学说觉得全世界的一切事情,全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础化学物质中间的健身运动转变而形成的。
另外,还以五行中间的生、克关联来诠释事情中间的互相联络,觉得万事万物都并不是独立的、静止不动的,只是在持续的相生相克、相冲的健身运动当中保持着融洽均衡。
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础内涵。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条件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这种观点中是建国以后,老中医为了表明中医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特征而注释的。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
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
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当下还没有大量可靠的证据证实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是否准确)。
在这一观点中,“行”被理解成运动。
五行之所以相克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克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根据客观规律:水灭火火可以融化金(金属)金(金属)可以砍断木(树木)木可以从土中汲取营养土克水(水来土掩)相生:水生木(浇水使树木生长)木生火(木是五行中唯一的可燃物)火生土(烧完就变成尘土了)土生金(金是土中矿物质的沉淀)金生水(金属是冷的,容易在上面凝结水)木生火因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因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五行基础

五行基础第一节五行一、五行:1、五行金,木,水,火,土.2、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3、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4、五行方位西方金.东方木.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5、五行颜色金为白色.水为黑色.木为青绿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6、五行之数(主要看楼层用)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7、五行四时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主四季.8、五行之味金主辣,木主酸,水主咸,火主苦,土主甜.二、天干1、天干阴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天干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2、天干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3、天干相生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戊己土生庚辛金,庚辛金生壬癸水,壬癸水生甲乙木.4、天干相克甲乙木克戊己土,戊己土克壬癸水,壬癸水克丙丁火,丙丁火克庚辛金,庚辛金克甲乙木.5、天干方位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土.6、天干合化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7、天干相冲甲与庚冲,乙与辛冲,壬与丙冲,癸与丁冲.三、地支1、地支阴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地支.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2、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3、十二地支值月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4、地支五行及四时方位寅卯辰为东方木司春,巳午未为南方火司夏,申酉戌为西方金司秋,亥子丑为北方水司冬,辰戌丑未五行属土为四季.5、地支六合化五行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6、地支六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7、地支六害子未害,丑午害,寅巳害,卯辰害,申亥害,酉戌害.8、地支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巳酉丑合成金局,寅午戌合成火局,亥卯未合成木局.9、地支三会寅卯辰三会木局,巳午未三会火局,申酉戌三会金局,亥子丑三会水局.10、地支三刑子刑卯,卯刑子,为无礼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为无恩之刑.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为持势之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为自刑.象意:1、甲五行:阳木。
五行基础知识

五行基础知识五行:木、火、土、金、水1、生克关系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2、五行状态:(旺、相、休、囚、死)我生者相次旺生我者休休息,休整、缓解克我者囚哀败、囚禁我克者死生气全无四季土:每季节的最后18天木曰曲直: 生长,条达,能曲能伸火曰炎上: 发热,发光、向上、能量、赤、紫土曰稼墙: 载物、生化金曰从革: 能柔能刚,变革、肃杀水曰涧下: 滋润向下,闭藏特性,黑蓝木为肝之性,暄而仁; 火为心之性,热而礼; 土为脾之性,静而信; 金为肺之性,凉而义; 水为肾之性,凛而智。
3、五行生克旺衰表现3.1主生者太旺,受生者太弱、表现为:木赖水生,水多木漂;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窒。
3.2主生者太弱、受生者太旺,表现为: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变;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3.3主克者太弱、受克者太旺,表现为:木本克土,土重木折;土本克水、水多土流;水本克火,火多水干;火本克金,金多火熄;金本克木,木多金缺。
3.4主克者太旺,受克者太弱、表现为:木弱逢金,必被砍折;金弱逢火,必见销熔;火弱逢水,必至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寒;土弱逢木,必遭倾陷。
3.5受克旺得主克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 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3.6主生旺得受生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水得木,方泄其势;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强火得土,方制其焰; 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3.7木过则顽,火炽则烈,土厚则壅,金刚则折,水狂则滥。
3.8五行太旺克应:金多水浊-不义之财;水多木漂-漂泊在外;木多火炽--血光之灾;火多土焦-火灾;土多金埋-钱财不现。
4、五行在各种场合表现形式4.1五行与中医理论4.2五味金五味辛,辛入肺,肺志忧,就养肺,色白水五味咸,咸入肾,肾志恐,冬养肾、色黑木五味酸,酸入肝,肝志怒,春养肝、色青火五味苦,苦生心,心志喜,夏养心、色赤土五味甘,甜入脾、脾志思,四季土养脾肾.色黄4.3五德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其味酸,其色青,主精华茂秀,定贵贱也;火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其味苦,其色赤,主威势勇烈,定刚柔也;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黄,主载育万物,定贫富也;金主義,其性刚,其情烈,其味辣,其色白,主刑诛危难,定寿夭也;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主聪明敏达,定贤愚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五行学说:即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 功能属性来归类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 促进、相互制约关系来的系统结构观。论述和推演事物之 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五行学说是我国 古代唯物论的哲学范畴,是重要的系统结构观。
受到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同阴阳学说一样,五行学说亦 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的目的:
• (1)概括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属性 • (2)阐释五脏系统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
(3)并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某些关系,特别是阐 明人体的系统结构医学模式,对于促进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发展及应用,指导中医临床的病证分析、 诊断和治疗,则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原义:指树木的生长形态是枝干曲直,向 上向外舒展
引申义:具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 用或性质的事物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原义: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引申义: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或性质的
事物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
原义: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
引申义: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或 性质的事物 “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用或
性质的事物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原义: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 引申义: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
用或性质的事物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胜复调节意义:关于胜复的调节效应,则是通过胜复 调节,可使五行系统结构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即使是 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状态时,则亦可通过胜复的自我调 控,继续维持其系统结构整体的相对平衡。就自然界来说, 即是对寒热温凉较大气候变化的自我调整,这与日月的运 行及宇宙规律有关。就人体来说,则是指因感受外界气候 变化或喜怒哀乐刺激所引起的脏腑一时性偏盛偏衰,经过 自我调节而亦能恢复其生理活动的正常。
以五脏配属五行
肝气主升—— 而归属于——木, 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 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 肺气主降而——归属于——金, 肾主水——而归属于——水。
推演络绎法
如:
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 “目”亦属于木;
心属于火,则心主脉和心开窍于舌的“脉”和 “舌”亦属于火;
脾属于土,则脾主肉和脾开窍于口的“肉”和 “口”亦属于土;
五行学说
1. 五行具有不同物质属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啬, 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用五行属性来归类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属性。 3.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唯物论的哲学范畴,是重要的系统结构
观。 5.中医学五行学说: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同样
(2)顺序: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四个方面关系
• 母子关系(《难经》):指五行中的相生关系 中“生我”与 “我
生”关系
“生我” 者—— “母” “我生” 者——“子”
• 如以木生火为例 “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
五行基础知识
五行学说
•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和乘侮
•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 1.取象比类法:根据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所 具有的不同属性,与五行属性的相似性而 划分不同类别的方法。
• 2. 推演络绎法:根据某事物与五行的相关 性,间接推论另一些事物也与五行具有相 关性的方法。
取象比类法
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 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 以方位配属五日行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 北方寒冷,与水的润下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和乘侮
• l.相生与相克
(1)含义:相生,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克,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或制约的作用。 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 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在 自然界维持其生态平衡,在人体则维持着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肺属于金,则肺主皮和肺开窍于鼻的“皮”和 “鼻”亦属于金;
肾属于水,则肾主骨和肺开窍耳、二阴的“骨” 和“耳”、“二阴” 属于水。
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归类
自 然界
五
人体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行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哭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我生”者为火——火为木之“子”。
② “所不胜”和“所胜”关系(《内经》):即五行中的相克关系 中“克我”和“我克”即“克我”者——“所不胜” “我克” 者——“所胜”。
例如:以火克金为例“我克”者为金——金为火的“所胜”
“克我”者火——火为金的“所不胜”
2.制化与胜复
• (1)五行的制化调节:所谓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 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其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 用而产生的一种调节作用,又称之为“五行制化”, 或隔二隔三调节。
• 制化调节意义:五行学说认为,正是这种五行整体制 化调节的自我调控效应,才保证了五行系统结构在正 常情况下的生化运动,并保持着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对于自然界来说,即是维持着正常的生态平衡;对于 人体来说,则是维持着生理上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 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五行的胜复调节:所谓胜复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 构在反常的情况下,即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 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可使一时 性偏盛偏衰的五行系统结构,经过调节,由不平衡而再次 恢复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