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作业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练习题及作业题

第一章 练习题及作业题

一、选择题1、构件上参与接触的点、线、面,称为____。

A、运动副元素B、运动副2、____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1个约束。

A、移动副B、转动副C、高副3、运动链的自由度数为____时,运动链无相对运动。

A、0B、1C、34、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转动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称为____。

A、局部自由度B、复合铰链C、虚约束5、若复合铰链处有4个构件汇集在一起,应有____个转动副。

A、2B、3C、46、在自行车前轮的下列几处联接中,属于运动副的是____。

A、轴与车轮B、前叉与轴C、辐条与钢圈7、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于虚约束应该____。

A、除去不计B、考虑在内C、除不除去都行8、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B、两构件相联接C、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D、两构件既联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9、在比例尺μL=0.02m/mm的机构运动简图中,量得一构件的长度是10mm,则该构件的实际长度是____mm。

A、20B、50C、200D、50010、机构运动简图与____无关。

A、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B、构件数目C、运动副的数目、类型D、运动副的相对位置11、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接触联接是____副。

A、低B、高C、转动D、移动12、齿轮轮齿啮合处的运动副,限制两构件的____。

A、沿接触点法线方向的相对移动B、沿接触点切线方向的相对移动C、相对移动D、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二、判断题1、虚约束(影响)机构的运动。

2、虚约束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

3、齿轮机构组成(转动)副。

4、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的自由度。

5、运动副按(运动)形式不同分为高副和低副两类。

6、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将减少一个自由度。

7、机构中只有一个机架。

8、机构中(只有)一个主动件。

9、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组成的(运动)副即为复合铰链。

10、平面低副机构中,每个转动副和移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是相同的。

11、虚约束没有独立约束作用,在实际机器中(可有可无)。

第一章 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 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严复B、康有为C、林则徐D、魏源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A.林则徐 B.魏源 C.洋务派 D.义利团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C.《四洲志》 D.《瀛环志略》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8.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B.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D. 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9.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社会制度的腐败B. 军事技术的落后C. 西方列强的强大D. 经济力量的薄弱10.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11.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12.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1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A、40至50年代B、50至60年代C、60至70年代D、70至80年代14.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A.签订《天津条约》B.签订《北京条约》C.北京政变D.签订《辛丑条约》15.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B.签订《马关条约》C.三国干涉还辽D.签订《辛丑条约》16.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A、中英战争B、中法战争C、中日战争D、中俄战争17.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18.喊出了“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29.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租界是1845年设立的()A、上海英租界B、汉口英租界C、上海法租界D、汉口法租界20.下列哪个条约规定,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2.5%的子口税,就可以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A.1858年《天津条约》B.1860年《北京条约》C.1842年《南京条约》D.1895年《马关条约》单项选择题答案1. C2.B3. B4. B5. D6. C7.A8. C9. A 10.A 11.C12. A 13. A 14. C 15. C 16. B 17.C 18.D 19.A 20.A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什么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A.《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E.《马关条约》3.《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4.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D.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5.下列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不平等条约有()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北京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瑷珲条约》6.世纪 70 至 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英国侵入西藏、云南B.法国侵犯广西C.日本侵犯中国台湾D.俄国入侵新疆 E 、德国占领胶州半岛7.在反侵略斗争的过程中,哪部分人起了主力军的作用()A.人民群众B.爱国官兵C.清朝政府D.地主武装8.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的落后C.中国人军少D.中国人不善战9.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表现在:()A.控制通商口岸B.剥夺海关自主权C.实行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10.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指:()A.俄国B.德国C.法国D.英国多项选择题答案1. ABCD2. AB3. ABCDE4.AD5. ABCD6. ABCD7.AB8. AB9.ABCD 10. ABC三、判断改错1.根据“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如果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那么,英国驻华领事必须依据中国法律作出有罪判决。

第一章 课堂作业

第一章 课堂作业

第一章课堂作业一、填空1.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文献的定义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并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称为一次文献。

3. 文摘、题录、目录等属于二次文献。

4.手稿、私人笔记等属于零次文献,辞典、手册等属于三次文献。

5.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应将各个级别的文献排列成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6. 二次文献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

7.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加工程度进行区分的。

8.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期刊和报纸。

9. 期刊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

10.在公开出版物中报纸文献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

11. 技术档案文献不属于公开出版物。

12.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阅读核心期刊文献是一种有效的情报获取方法。

13.在文献信息传递的载体类型中纸质文献型是历史最悠久的文献形式。

14.二次文献又可称为检索工具,它报道文献的主要信息及其来源出处。

15.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图书。

16.从载体的物理形态区分,电子型型文献是文献发展的方向。

17.学位论文属于一次文献。

18.期刊提供的信息相对比较新颖、专深、及时、可靠。

19.图书提供的知识比较准确、系统、可靠、全面。

20.文摘是查找一次文献线索的首选工具。

21.为了了解我国某学科发展概况在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写出的综述报告属三次文献22.会议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23.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英文缩写词是ISSN24.未经出版发行的或者没有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称为零次文献25.图书的国际标准编号被称为国际标准书号其英文缩写为 ISBN26.请按照出版周期短在前、长在后的顺寻给出百科全书、文献、期刊、报纸四种文献类型排序报纸,期刊,文献,百科全书。

第一章课后作业

第一章课后作业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姓名:汪洋");
System.out.println("年龄:21");
System.out.println("性别:男");
最后,在控制台使用java命令编译后生成的.class,就可以输出程序结果。
4.简述java程序中注释的作用及类型。
答:在java中,常用的注释有两种: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
1.多行注释
多行注释以“/*”开头,以“*/”结尾,在“/*”和“*/”之间的内容都被看做注释。
答:java主要用于开发两种程序:桌面应用程序和internet应用程序。
2.请写出在eclipse中开发一个java程序的步骤。
答:1.创建一个java项目;
2.创建并编写java源程序
3.编译java源程序
4.运行java程序
3.使用记事本编写java程序,并运行输出结果,具体的实现步骤是什么?请详细说明并写出必要的命令。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然后,在控制台使用javac命令对.java文件进行编译。例如:编译helloworld.java文件后生成helloworld.class文件。
一、选择题
1.选择在java中有效的注释声明(AC)。(选两项)
A.//这是注释 //单行注释
B.*/这是注释*/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E.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E.织布厂的纺织机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第1章部分作业答案

第1章部分作业答案

第一章 部分作业答案1.5.9 在图1.10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A I 41-=,A I 62=,A I 103=,V U 1401=,V U 902-=,V U 603=,V U 804-=,V U 305=(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可另画一图);(2)是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如右画所示:(2)元件1、元件2是电源,元件3、元件4和元件5是负载。

(3)W I U P 560)4(140111-=-⨯==,W I U P 5406)90(222-=⨯-==W I U P 6001060333=⨯==,W I U P 320)4()80(144=-⨯-==W I U P 180630255=⨯==∵0180320600)540()560(=+++-+-=∑P∴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平衡。

1.5.10 在图1.11中,已知mA I 31=,mA I 12=。

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3I 和其两端电压3U ,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检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mA I I I 231123-=-=-=, V R I U U 60201802223=⨯-=-=元件3是电源mW I U P U 90330111=⨯==,mW I U P U 80180222-=⨯-=-= mW I U P 120)2(60333-=-⨯==,mW R I P R 9010321211=⨯== mW R I P R 2020122222=⨯==∵02090)120()80(90=++-+-+=∑P∴整个电路的功率平衡。

1.5.11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W P N 200=,额定电压V U N 50=,内阻Ω=5.0o R ,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5.1所示。

第一章行列式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行列式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 行列式作业(一)选择题(15分)1.在5阶行列式展开式中,12335544i j a a a a a 是其中带有正号的一项,则,i j 之值为( )(A) 1,2i j == (B) 2,3i j == (C) 1,3i j == (D) 2,1i j ==2.在5阶行列式展开式中,包含1325,a a 并带有负号的项是( )(A) 1325344251a a a a a - (B) 1325314254a a a a a - (C) 1325324154a a a a a - (D) 1325314452a a a a a -3.已知行列式111213212223313233a a a a a a m a a a =,则行列式212213311132123313112112221323222222a a a a a a aa a a a a aa a ---=+++( )(A)-4m (B)-2m (C)2m (D)4m4.已知4101111111111111x D ---=----,则4D 中x 的系数是( )(A)4 (B)-4 (C)-1 (D)15. 设方程组123123123112x x x x x x x x x λλλ--=⎧⎪++=⎨⎪-++=⎩ ,若方程组有惟一解,则λ的值应为( )(A)0 (B)1 (C)-1 (D)异于0与1±的数 (二)填空题(15分)1.排列(1)(2)321n n n -⋅-⋅⋅⋅ 的逆序数为 。

2.排列12n a a a 与排列121n n a a a a - 的逆序数之和等于 。

3.行列式D 中第2行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之和21222324A A A A +++= ,其中1111111111111111D -=--。

4.若行列式11121321222331323312a a a a a a a a a =,则行列式11131112212321223133313222222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完整word版)第一章课后作业

(完整word版)第一章课后作业

第一章课后作业1.请简要概括班主任工作的特性,并举例说明.答:班主任工作具有以下特性,①弹性,即时间与任务的弹性,不一定在课堂上处理班级事务,也不一定在上课时间,而是随着突发事件或者教育情况而定;②隐性,即许多工作需要提前预判与及时发现,比如了解学生家庭背景, 性格特点,了解班级的风貌等;③耐性,工作的细致与重复,甲学生的问题可能在乙学生身上重现,班情也可能反复,所以需要班主任工作细致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耐心地处理.2.请简述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与之相关的班级文化建设观念.答: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①家校矛盾,家庭教育中的“负力量” ;②教学工作与事务性工作的矛盾;③学科间矛盾,大局意识、发展意识;④学校办学理念与个人风格的矛盾;⑤职业规划矛盾。

班级文化建设观念,①共建意识;②制度意识、角色意识因此需要班主任与学生都照章办事、各尽其职、各得其所,解放教师和学生的“生产力" ;③大局意识、发展意识;④教育个性意识;⑤个人发展意识。

3.请简述班级制度建设的原则,并举例说明。

答:①简单清晰原则,订立班级规则,简单明了,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该如何去做,才能照章办事;②操作性强原则,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定,遵从一些共同的原则,但是二者身份、角色不是对等的,也就是人格平等,但责权不对等;③符合学生的需求原则,人性化,牢记“人之常情” ,不做“理想化”的设计。

4.请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答:①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不能将学科利益凌驾于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之上,不将个人情绪凌驾于班级和谐发展之上,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健康开心成长;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自我价值感的获得决不能仅仅建立在教育的“当下效果” ,而应当牢牢扎根于教育的“未来效应” 。

教育是慢的艺术,成功不必在我。

班主任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乐于受你的指导;③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应以学生特点为主,重视全面发展,避免学生偏科,还要注重任务质量,不布置琐碎无意义的作业,一切以学生终身受益为主;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指导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合理归因,发挥学生长项;⑤统筹教育力量,促进和谐发展,配合其它老师工作,及时解决学习方法与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
Pin 1 η A 2 0 .8 = = = 1 .6 Pin 2 η A1 0 .5
23.设一直线对称振子,2l = λ / 2,沿线电流为等 幅同 相分布。根据场的叠加原理,求出此天线的方向函 数及方向系数。 解:可把该对称振子看作无数个等幅同相沿Z方向分 布的电流元组成,在Z处取电流元段dz,由基本振 子辐射场表达式得:
元因子为半波对称振子:
d
Z
δ
1
cos( cosθ) 2 f1(θ,ϕ) = sinθ
π
θ
2
Y
X
(b)
所以,只须求阵因子:
f a (θ , ϕ ) = 1 + m e m1 ∵ = 1, m2

ξ = 0 ψ
2
∴ f a (θ , ϕ ) = 2 c o s
对于(b)图,当 d =
λ
2
时,有
2π λ ψ = ξ + k ∆r = i cos δ = π cos δ λ 2 ∴ f a (δ ) = 2 cos( cos(
λ
i λ co s δ = 2 π co s δ
)
× co s (π co s δ
π
2 co s δ
sin δ )
)
∴ f H (δ ) = 1 × co s (π co s δ
)
d =λ 时,E 面方向图
0
×
f1 (δ ) f a (δ )
0
0
=
f E (δ )
d=λ 时,H 面方向图
0
0
0
×
f1 (δ ) f a (δ )
E1m 所以 =1 E2m
(2)解:因为 E m a x =
6 0 Pinη A D r

D1 = D 2 = 10 dB , r1 = r2 , P1in = P2 in , η A1 = 0.5, η A 2 = 0.8
所以
E1m = E 2m
ηa = ηa
1 2
5 = 0 .7 9 1 8
(3)解:由 Emax
第一章 习

2.一电基本振子的辐射功率为25W,试求r=20km 处,θ=0º、60º、90º的场强。θ为射线与振子 轴之间的夹角。 解:电基本振子的最大方向系数为Dmax=1.5,方向 函数
F (θ , ϕ ) = sin θ
Eθ = Emax × F(θ,ϕ) = 60×25×1.5 = Sinθ 3 20×10 60PDmax r r Sinθ
=
f E (δ )
29. 四个电基本振子排列如图所示,各振子的激励 相位依次为ej0º、ej90º、ej180º、ej270º, d=λ/4,试写 出 E 面和 H 面方向函数并概画极坐标方向图。 解:
E (θ , ϕ ) = E1 (1 + e
jψ jψ
+e
j 2ψ
+e
j 3ψ
)

= E1[(1 + e ) + e
π
2
cos δ )
π
∴ f E (δ ) =
2 sin θ
cos θ )
× cos(
π
2
cos δ )
=
cos(
π
2 cos δ
sin δ )
× cos(
π
2
cos δ )
d =
0
λ
2
时,E面方向图
0
0
×
f1 (δ ) f a (δ )
=
f E (δ )
对于平行振子,H 面阵因子与 E 面一样,只是 在 H 面半波振子无方向性。
Eϑ Eϑ ∵ Hϕ = = η 120π ∴ H ϕ (0 ) = 0 Hϕ (60 ) = 5.46 × 10−6 ( A / m ) Hϕ (90 ) = 6.28 × 10−6 ( A / m )
5.计算基本振子E面半功率波瓣宽度2θ0.5E , 和零功率波瓣宽度2θ0E。
F (θ , ϕ ) = sin θ
1
2
(1)若二者的辐射功率相等,求它们在M点产生的辐 射场之比。 (2)若二者的输入功率相等,求它们在M处产生的辐 射场之比。 (3)若二者在M点产生的辐射场相等,求所需的辐射 功率比及输入功率比。
解:(1)因为M点位于两天线主瓣最大方向
E m ax =
6 0 Pr D r
由于D1 = D2 = 10dB, r1 = r2 , Pr1 = Pr 2
60P Dmax r r
F (θ ,ϕ)
E1 =
60 Pr Dmax r1
F1 (θ , ϕ )
由图可知,该天线最大辐射方向在
θ = 90 , ϕ = 90 处
因此,M1点为半功率点
z
M 1 ( r0, 51 ,90
• •
)
)
M 2 ( 2r0 ,90 ,90

1 = 则 P0 2 M
P1 M
EM1 EM0
E
−l
r
dZ
r'
l
θ Z
z
60 π I m dz − jkr ′ dE θ = j sin θ e ' λr r ' = r − z cos θ , r − r ' = z cos θ ∴ r ' ≈ r,
r
60 π I m dz − jk ( r − z cos θ ) dE θ = j sin θ e λr 60 π I m sin θ e − jkr l jkz cos θ Eθ = j dz ∫− l e λr 60 I m sin ( kl cos θ ) − jkr tg θ e = j r
E0.5 E = 2 × 45 = 90 E0 E = 2 × 90 = 180
8. 某 天 线 在 YOZ 面 的 方 向 图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2θ0.5=78º,求点M1 (r,51º,90º)与点M2 (2r,90º,90º)的辐射场的比值。 解:由题2知:
Eθ = Emax × F (θ ,ϕ) =
60 Pr D = r
得 Pr
( rEmax ) =
60 D
2
因为 D1 = D2 , r1 = r2 , E1 = E2
所以
Pr 1 =1 Pr 1
60P ηA D in 又因 Emax = r
得 P in
( rEmax ) =
2
60ηA D
又知
D1 = D 2 = 10, r1 = r2 , E1 = E 2
Z
δ
d
∆r θ
X
∵ f a (δ
= 1 + m e jψ )
ψ = ξ + k ∆r 2π 3 =π + × 2 × λ sin θ 4 λ = π + 3π sin θ
m =1 ∴ f a (δ
)=
1+ e
j ( π + 3 π sin θ )
= 2 co s
ψ
2
⎛ 3π ⎞ sin θ ⎟ = 2 sin ⎜ ⎝ 2 ⎠
−3 + Si (π )π
π
π
= 7.176 其中Si (π ) = ∫
0
sin t dt t
27. 二半波振子等幅同相激励,如图放置,间距分别 为 d = λ 2 , λ,计算其 E 面和 H 面方向函数并 概画方向图。 解: (1) 由方向函数乘积定理:
f (θ ,ϕ) = f1(θ ,ϕ) × fa (θ ,ϕ)
∴ f E (θ ) = f1 (θ ) × f a (θ ) ⎛π ⎞ cos ⎜ cos θ ⎟ ⎝2 ⎠ × 2sin ⎛ 3π sin θ ⎞ = ⎜ ⎟ sin θ ⎝ 2 ⎠
E 面方向图
×
f1(δ ) f a (δ )
=
fE ( δ )
H 面在ZOY平面上,阵方向函数与E 面相 同,只是阵元方向函数为半波振子的H 面方向函 数为1。
Z 0
∴ f H (δ ) = 1× 2cos( cos δ ) 2
π
i
δ
i
θ
X
D =
λ
2
0
时,H 面方向图
0 0
×
f1 (δ ) f a (δ )
=
f E (δ )
当 d =λ时
ψ = ξ + k ∆r =

∴ f a (δ ) = 2 co s (π co s δ ∴ f E (δ ) = co s(
∵ 2l = λ / 2 Eθ ∴ f (θ ) = = tgθ sin ( kl cos θ ) 60 I m / r = tgθ sin( cos θ ) 2
π
Fθ =
tgθ sin( cos θ ) 2 π
2
π
D=

∫ ∫
0

π
0
F 2 (θ , ϕ ) sin θ dθ dϕ
= 8×
∴ f H (θ ) = f1 (θ ) × f a (θ ) 3π = 1× 2sin( sin θ ) 2
Z
i
0
i
θ
Y
H 面方向图
×
f1(δ ) f a (δ )
=
fE (δ )
2
2
ZrΣ(1) = 2Z11 + Z12 (− j + j ) = 2Z11 = 2 × ( 73.1 + j 42.5) = 146.2 + 85 j 1 I 2R ∴ PrΣ(1)= m1 rΣ(1) 2 = 1 ×1.852 ×146.2 2 = 250.2 (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