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北美自由贸易区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国际贸易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及并购活动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达成的长期合作安排, 包括研发联盟、生产联盟、营销联盟等多种形式。
跨国公司并购活动
是指跨国企业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获取其他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以扩大企业 规模、增强竞争力和进入新市场。并购活动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等 多种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
06
体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类型及影响
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缔结条约或协议,在区域内逐步消 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类型
根据成员国间经济联合的紧密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 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等类型。
风险防范及欺诈识别技巧
风险防范措施
欺诈识别技巧
包括了解交易对方资信情 况、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 签订完备的合同等。
介绍常见的国际贸易欺诈 手段及其识别方法,如虚 假单据、假冒公司、钓鱼 网站等。
应对欺诈的措施
国际贸易保险
一旦发现欺诈行为,应采 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应 对,如报警、联系律师等。
介绍国际贸易保险的种类 及其作用,如货物运输保 险、出口信用保险等。
按照经营性质和业务范围,跨国公司 可分为制造型、服务型、资源开发型 和金融型等多种类型。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动机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包括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动机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 略资产寻求型等。
国际贸易培训课件(PPT 40张)

其标志是欧洲统一 市场的形成,北美自 由贸易区和亚太经 合组织的诞生。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按一体化程度划分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按经济一体化 的范围划分 完全经济一体化 部门一体化
全盘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 按参加国的经济 水平划分 垂直一体化
协议5.
共同的经济政策
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 + 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
6. 完全经济一体化:
是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此形式中区域内 各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
共同的经济政策
协议6.
共同的经济政策 共同的经济政策 +共同货币
经济同盟
“经济同盟” + 共同的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及特点
2. 自由贸易区:
成员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间 商品可完全自由移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 员国各自的贸易壁垒。
协议2.
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欧洲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澳新自由贸易区”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1959年成立,成员为英国、挪威、瑞典、 瑞士、丹麦、奥地利、葡萄牙、列支敦士登。 其宗旨为在联盟内部实行降低关税税率直 至逐步取消关税及非关税限制。
3. 关税同盟:
成员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 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
协议3.自由贸易区源自4. 共同市场:成员间在实现商品自由移动的同时, 还实现了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移动。
协议4.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 +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5. 经济同盟:
成员间不仅实现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还制定和执行某些统一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北美自由贸易区.ppt正式版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宗旨
一, 取消贸易壁垒 二,创造公平的条件,增 加投资机会
三, 保护知识产权 四,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 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 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基本内容
第一条(纺织品关税相关)第二条(汽车产品关 税相关)
第三条(农产品关税相关)第四条(运输业相关)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第六条(汽车保险业相关)
北美自由贸易区对我国跨区域合作的启示
启示一:区域合作能保持使发达地区保持国际竞 争力
启示二:区域合作以经贸为主,通过协
议循序渐进发展
3
启示三:区域合作注重产业一体化
输入内容 中的分工协作
启示
启示四:虽然对相对落后地区有一
输入内容 定扶持、但对消除贫困不成功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 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各成员国在发挥 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大国主导
四,协定对墨西哥向美国的移民问题将起到制约作用。
消极影响的主要有:技术性不强的消费品工业对美国不利,为 改善墨西哥与美国边境环境条件,美国要付出60亿-100亿美元的经 济和社会费用,关税削减美国减少大笔收入,加重了美国的负担。
协定对加拿大、墨西哥两国同样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也会产生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区 的建立,一方面扩大了区域内贸易,但另一方面使一些国家担心贸
《国际贸易学》ppt课件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如产业内贸 易、跨国公司的兴起等,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引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解释产业内贸易等 现象。
新贸易理论的贡献
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为国际贸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 法。
定义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包括跨境交 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提供方式。
分类
按照服务提供方式,国际服务贸易可分为跨境服务贸易和境外消费 服务贸易;按照服务性质,可分为生产性服务贸易和消费性服务贸 易。
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异质性和不可储存性等特点。
06
当代国际贸易新发展 及挑战
当代国际贸易新发展
跨境电商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跨 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趋势, 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
便捷的贸易方式。
服务贸易的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变,服务贸 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包括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
数字化贸易的推进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国 际贸易的方式和形态,数字化贸易 如数字支付、数字货币等成为新趋 势。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与特点
定义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 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软件技术使 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
分类
国际技术贸易可分为国际技术许可贸易、国际技术服务贸 易和国际技术咨询与培训等。
特点
国际技术贸易具有技术性强、保密性高、交易复杂和价格 难以确定等特点。
大航海时代
北美自由贸易区概述

协调政策
北美自由贸易区通过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实现了政策 协同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贸易自由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通过逐步开放市场和取消非关税壁垒,实 现了贸易自由化,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提高了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促使成员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和升级,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 济质量和效益。
02 03
原产地规则
为了确保自贸区的公平竞争,北美自由贸易区制定了原产地规则。这 一规则规定了产品在原产国和生产过程中的要求,以确保产品满足一 定的本地含量。
反倾销和反补贴
北美自由贸易区还制定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以保护成员国免受不 公平竞争的影响。
服务业与投资条款
服由化,包括金融、电信、 教育、医疗等领域。
环境可持续性
环境条款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成员国遵守国际环境协议和标准。
03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 响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北美自由贸易区消除了贸易壁垒,使得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更加自由,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进而推动了成 员国的经济增长。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北美自由贸易区使得成员 国之间的资源可以更加自由地流通和配置,从而提高了 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其他地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要点一
开放市场
要点二
协调政策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开 放市场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可 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其他地 区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逐步开放市场 ,推动贸易自由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通过协调政策实现政 策协同和资源共享的经验,为其他地 区提供了借鉴意义。其他地区可以加 强政策协调,实现区域内的政策协同 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
北美自由贸易区通过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实现了政策 协同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贸易自由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通过逐步开放市场和取消非关税壁垒,实 现了贸易自由化,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提高了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促使成员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和升级,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 济质量和效益。
02 03
原产地规则
为了确保自贸区的公平竞争,北美自由贸易区制定了原产地规则。这 一规则规定了产品在原产国和生产过程中的要求,以确保产品满足一 定的本地含量。
反倾销和反补贴
北美自由贸易区还制定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以保护成员国免受不 公平竞争的影响。
服务业与投资条款
服由化,包括金融、电信、 教育、医疗等领域。
环境可持续性
环境条款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成员国遵守国际环境协议和标准。
03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 响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北美自由贸易区消除了贸易壁垒,使得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更加自由,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进而推动了成 员国的经济增长。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北美自由贸易区使得成员 国之间的资源可以更加自由地流通和配置,从而提高了 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其他地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要点一
开放市场
要点二
协调政策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开 放市场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可 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其他地 区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逐步开放市场 ,推动贸易自由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通过协调政策实现政 策协同和资源共享的经验,为其他地 区提供了借鉴意义。其他地区可以加 强政策协调,实现区域内的政策协同 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
北美自由贸易区

电信服务协议
开放了电信市场,促进了 电信服务的跨境提供。
金融服务协议
开放了金融服务市场,促 进了金融服务的跨境提供 。
教育服务协议
促进了教育服务的跨境提 供,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共 享。
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专利保护协议
规定了专利保护的标准和 程序,加强了对专利的保 护。
商标保护协议
规定了商标保护的标准和 程序,加强了对商标的保 护。
NAFTA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当时美国和加拿大开始就可能的贸易协定 进行谈判。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西哥加入谈判,并于1994年签署了协议。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意义
NAFTA的成立意义在于促进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通 过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三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度。
NAFTA的成立还旨在通过加强三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北 美地区的经济繁荣。
著作权保护协议
规定了著作权保护的标准 和程序,加强了对著作权 的保护。
04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挑 战与问题
经济竞争与不平等
竞争压力与市场准入
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区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但也带来了更激 烈的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这使得一些行业和企业在面对外部竞争时面临压 力,甚至可能遭受市场准入限制。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性
自由贸易可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一些贸易协议可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 产生冲突,例如对某些环保法规的限制。
社会与文化差异
社会文化冲突
自由贸易可能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冲突。例如,某些国家可能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或产 品存在抵触或误解,从而影响贸易关系。
北美自由贸易区
2023-11-07
contents
国际贸易-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一条(纺织品关税相关) 在墨西哥占有劳动力优势的纺织品和成衣方面,除了取消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外,对于墨西哥生产的符合原产地规则的纺织品 和成衣,美、加取消其配额限制,并将关税水平从45%降到20%。 第二条(汽车产品关税相关) 对于汽车产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对墨西哥制汽车征收的关税,其中轻型卡车的关税从25%减到10%,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 对于重型卡车、公共汽车、拖拉机的关税则在10年内取消。墨则将在10年内取消美、加汽车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其中对轻 型卡车在5年内取消关税。 第三条(农产品关税相关) 美、加分别取消其对墨农产品征收的61%和85%的关税;墨则取消对美、加农产品征收的36%和4%的关税。另外,墨拥有 10至15年的时间来逐步降低剩余农产品的关税,并有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以及科研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 第四条(运输业相关) 在运输业方面,三国间国际货物运输的开放有一个10年的转换期。3年后,墨的卡车允许进入美边境各州,7年后所有三国的国 境对过境陆上运输完全开放。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在通讯业方面,三国的通讯企业可以不受任何歧视地进入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业,开展增殖服务也无任何限制。 第六条(汽车保险业相关) 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在协定实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银行只能参与墨银行8%至15%的业务份额;在第7至15年间,如墨银 行市场中外国占有率超过 25%,墨则有权实行一些保护性措施;墨在美、加银行市场中一开始就可以享受较为自由的待遇。协定 还允许美、加的保险公司与墨的保险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其中外国企业的控股权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险企业中外国企 业的股份可达到100% 第七条(能源工业相关) 在能源工业方面,墨保留其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提炼及基础石油化工业方面的垄断权,但非石油化工业将向外国投 资者开放。另外,协定同时规定对投资者给予国民待遇,对投资者不得规定诸如一定的出口比例、原产品限制、贸易收支、技术 转让等限制条件。作为补充,美、加、墨在1998年又就取消500种关税达成协议。该协议从1998年8月1日生效,并规定美国免税 进口墨西哥产的纺织品、成衣、钟表、帽子等,墨西哥则向美国的化工产品、钢铁制品、玩具等商品开放其市场。此协议实施后, 使大约93%的墨西哥商品能享受到美国的免税优惠,使大约60%的美国商品直接免税进入墨西哥市场。这就形成了自由贸易区内 比较自由的商品流通大格局。
国际经贸地理

第二节 美国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美国中部低地,地势平坦,可耕地广阔,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 足,因 而成为世界上最富饶的大型机械化商品农业区。 二、人文环境特征 2008年美国人口约为3.045亿,居世界第三位。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种族 多样;美国居民宗教信仰极为普遍。种族多样化、民族宗教多元化及移 民的不断增加决定了美国消费层次的复杂,促使市场容量增大。 三、经济环境 (一)2006到2008年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 (二)产业结构:①高科技引领下的工业:主要由制造业、采矿业和公 用事业组成。②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出口 能力在世界农产品市场居于支配地位。③高科技占优势的服务业:美国 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并在高科技等新领域占优势,与农业、制造业 相比,无论产值还是就业比重都在继续上升。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比较
(一)从组织结构上看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形成的区域贸易组织。该 协定的自由贸易委员会由三个国家的部长级代表组成,监管协定的执 行和进一步完善,解决协定解释方面的争议。与具有正式组织机构和 章程的欧盟委员会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委员会不过是美、加、墨三国 高级贸易代表会谈的代名词,秘书处的活动也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当出现争端时,争端的解决方法是依赖三国委员会的政治代表,而欧 盟是依靠法院来解决争端的。 (二)从追求的目标上看 与欧洲联盟的经济一体化不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一个贸易协定, 寻求在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加速资本在三国之间的流动。北美 自由贸易协定强调的是协作,而不是欧盟或者货币和政治的一体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加拿大
• 一、自然环境特征
• 加拿大地处高纬,冬季寒冷漫长是主要的气候特征,领土东西走 向脚长,气候多样,区域差异较大。加拿大矿产丰富,石棉、镍 、锌、白银产量居世界之首;铜、石膏。钾碱、硫磺产量居世界 第二;钴、铬、钼、铂等矿物储量居世界前列。同时加拿大具有 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 二、人文环境特征 • 加拿大现有人口3331万,平均没平方千米仅3人。加拿大失忆个移 民国家,民族成分复杂。加拿大人喜欢深红色,喜爱枫叶,禁忌 白色百合花,加拿大还是一个推崇多元文化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加、墨的贸易逆差扩大; 影响了美国工人的就业; 对美国工人工资的影响。
加拿大
积极影响:
扩大了对美、墨两国的出口; 促进了对美、墨两国的投资;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负面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 NAFTA过分保护投资者的权利带来了不利影响。
墨西哥
积极影响:
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吸引了大量外资; 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发
第一条(纺织品关税相关)
在墨西哥占有劳动力优势的纺织品和成衣方面,除了取消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外,对于墨西哥生产的符合原产地规则的纺织品
和成衣,美、加取消其配额限制,并将关税水平从45%降到20%。
第二条(汽车产品关税相关)
对于汽车产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对墨西哥制汽车征收的关税,其中轻型卡车的关税从25%减到10%,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
发展 历 程
北美自由贸易区 设想
1979年美国国 会关于贸易协定 的法案提议中首 次提出中。
美加自由贸易区 建立
1986年5月开始协 商,次年1月2日, 美国、墨西哥正式 签署了《美加自由 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区 成立
加拿大加入于 1992年8月12日 签订《北美自由 贸易协定》。
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北美自由贸易区
组员: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
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 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 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
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在协定实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银行只能参与墨银行8%至15%的业务份额;在第7至15年间,如墨银
行市场中外国占有率超过 25%,墨则有权实行一些保护性措施;墨在美、加银行市场中一开始就可以享受较为自由的待遇。协定
还允许美、加的保险公司与墨的保险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其中外国企业的控股权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险企业中外国企
南北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 (如美国),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 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 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各成员国在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易和 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
大国主导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 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 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生产 总值仅为美国的7.9%(1996年数据),经济 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 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 的运行方向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 意愿。
第四条(运输业相关)
在运输业方面,三国间国际货物运输的开放有一个10年的转换期。3年后,墨的卡车允许进入美边境各州,7年后所有三国的国
境对过境陆上运输完全开放。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在通讯业方面,三国的通讯企业可以不受任何歧视地进入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业,开展增殖车、拖拉机的关税则在10年内取消。墨则将在10年内取消美、加汽车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其中对轻
型卡车在5年内取消关税。
第三条(农产品关税相关)
美、加分别取消其对墨农产品征收的61%和85%的关税;墨则取消对美、加农产品征收的36%和4%的关税。另外,墨拥有
10至15年的时间来逐步降低剩余农产品的关税,并有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以及科研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
业的股份可达到100%
第七条(能源工业相关)
在能源工业方面,墨保留其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提炼及基础石油化工业方面的垄断权,但非石油化工业将向外国投
资者开放。另外,协定同时规定对投资者给予国民待遇,对投资者不得规定诸如一定的出口比例、原产品限制、贸易收支、技术
转让等限制条件。作为补充,美、加、墨在1998年又就取消500种关税达成协议。该协议从1998年8月1日生效,并规定美国免税
进口墨西哥产的纺织品、成衣、钟表、帽子等,墨西哥则向美国的化工产品、钢铁制品、玩具等商品开放其市场。此协议实施后,
使大约93%的墨西哥商品能享受到美国的免税优惠,使大约60%的美国商品直接免税进入墨西哥市场。这就形成了自由贸易区内
比较自由的商品流通大格局。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南北合作 大国主导 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战略的过渡性
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由于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 距较大,而且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国家竞 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自《美加 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 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 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 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 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 10~15年的缓冲期 。
战略的过渡性
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只是美 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 洲建立自由贸易区。美国试图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区来 主导整个美洲,一来为美国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促 进其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来为美国扩大其在亚太地区 的势力,与欧洲争夺世界的主导权。1990年6月27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提出了开创“美洲事业倡议”, 随后美国于1994年9月正式提出“美洲自由贸易区 “计划,同年12月,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了由北美、南 美和加勒比海所有国家(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 的“美洲首脑会议”,会议决定于2005年建成美洲自 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的影响
区域影响 全球影响
对成员国的影响
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美国
美国从中至少获得了五方面的利益:
扩大了对加、墨两国的出口; 能够进入墨西哥的能源、金融、电讯和服务等领域; 可以充分利用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 扩大了就业机会,实现了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负面影响:
加拿大
积极影响:
扩大了对美、墨两国的出口; 促进了对美、墨两国的投资;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负面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 NAFTA过分保护投资者的权利带来了不利影响。
墨西哥
积极影响:
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吸引了大量外资; 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发
第一条(纺织品关税相关)
在墨西哥占有劳动力优势的纺织品和成衣方面,除了取消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外,对于墨西哥生产的符合原产地规则的纺织品
和成衣,美、加取消其配额限制,并将关税水平从45%降到20%。
第二条(汽车产品关税相关)
对于汽车产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对墨西哥制汽车征收的关税,其中轻型卡车的关税从25%减到10%,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
发展 历 程
北美自由贸易区 设想
1979年美国国 会关于贸易协定 的法案提议中首 次提出中。
美加自由贸易区 建立
1986年5月开始协 商,次年1月2日, 美国、墨西哥正式 签署了《美加自由 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区 成立
加拿大加入于 1992年8月12日 签订《北美自由 贸易协定》。
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北美自由贸易区
组员: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
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 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 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
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在协定实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银行只能参与墨银行8%至15%的业务份额;在第7至15年间,如墨银
行市场中外国占有率超过 25%,墨则有权实行一些保护性措施;墨在美、加银行市场中一开始就可以享受较为自由的待遇。协定
还允许美、加的保险公司与墨的保险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其中外国企业的控股权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险企业中外国企
南北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 (如美国),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 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 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各成员国在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易和 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
大国主导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 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 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生产 总值仅为美国的7.9%(1996年数据),经济 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 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 的运行方向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 意愿。
第四条(运输业相关)
在运输业方面,三国间国际货物运输的开放有一个10年的转换期。3年后,墨的卡车允许进入美边境各州,7年后所有三国的国
境对过境陆上运输完全开放。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在通讯业方面,三国的通讯企业可以不受任何歧视地进入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业,开展增殖车、拖拉机的关税则在10年内取消。墨则将在10年内取消美、加汽车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其中对轻
型卡车在5年内取消关税。
第三条(农产品关税相关)
美、加分别取消其对墨农产品征收的61%和85%的关税;墨则取消对美、加农产品征收的36%和4%的关税。另外,墨拥有
10至15年的时间来逐步降低剩余农产品的关税,并有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以及科研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
业的股份可达到100%
第七条(能源工业相关)
在能源工业方面,墨保留其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提炼及基础石油化工业方面的垄断权,但非石油化工业将向外国投
资者开放。另外,协定同时规定对投资者给予国民待遇,对投资者不得规定诸如一定的出口比例、原产品限制、贸易收支、技术
转让等限制条件。作为补充,美、加、墨在1998年又就取消500种关税达成协议。该协议从1998年8月1日生效,并规定美国免税
进口墨西哥产的纺织品、成衣、钟表、帽子等,墨西哥则向美国的化工产品、钢铁制品、玩具等商品开放其市场。此协议实施后,
使大约93%的墨西哥商品能享受到美国的免税优惠,使大约60%的美国商品直接免税进入墨西哥市场。这就形成了自由贸易区内
比较自由的商品流通大格局。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南北合作 大国主导 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战略的过渡性
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由于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 距较大,而且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国家竞 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自《美加 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 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 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 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 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 10~15年的缓冲期 。
战略的过渡性
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只是美 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 洲建立自由贸易区。美国试图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区来 主导整个美洲,一来为美国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促 进其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来为美国扩大其在亚太地区 的势力,与欧洲争夺世界的主导权。1990年6月27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提出了开创“美洲事业倡议”, 随后美国于1994年9月正式提出“美洲自由贸易区 “计划,同年12月,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了由北美、南 美和加勒比海所有国家(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 的“美洲首脑会议”,会议决定于2005年建成美洲自 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的影响
区域影响 全球影响
对成员国的影响
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美国
美国从中至少获得了五方面的利益:
扩大了对加、墨两国的出口; 能够进入墨西哥的能源、金融、电讯和服务等领域; 可以充分利用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 扩大了就业机会,实现了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