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0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会读15个生字词,掌握“富饶、海参、威武”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重点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海底水产的丰富和海底世界的美丽。

3、懂得课文第三自然段是用并列式结构来写的。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生字词“富饶、海参、划过来、威武”,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2、难点: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海底水产的丰富(下限要求);能看图或录像介绍西沙群岛的水产资源(上限要求)。

三、教学准备:自制CAI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感知导入看录像导入,简介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揭示课题,学习生字“饶”。

(二)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进一步了解什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三)初读课文1、分小组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2、反馈汇报⑴出示生字,解决字音。

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的?(反馈,板: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再读课文重点读2-5段,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五)重点研读第三段1、确定学习内容2、自主体会学习①西沙群岛的海底都有些什么?它们各是怎么样的?请自由读读,想想,划划,找出重点词语体会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②反馈,师随机点拨,生读中感悟。

③引读:海底的水产真是太丰富了,海底的岩石上有……,有的像……,有的像……。

海参……。

大龙虾……。

一群群的鱼……,有的……,有的……,有的……,……。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

3、情境训练①提出训练要求:为图片和录像作解说。

②看图试说,渗透“并列式结构”。

③请生合作,配录像解说。

(六)课堂练习学习生字词“富饶、划过来、威武”,提示字形难点,练习书写。

(七)总结下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精选12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篇1教学过程要扎实,效果要落实,但这并不是说教学时要呆板僵化。

相反,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扎实和教学效果的落实。

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有许多需要理解的词语,在教学的方法上则尽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如:“岛”、“岛屿”、“屿”、“群岛”四个词语用一组板画演示,使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了直观的了解;“海防前哨”是让学生观看我国版图时结合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的特点来理解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是让学生观看图片来理解的;“绽开”和“蠕动”两个词是联系生活实际用手演示来理解的;“威武”一词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拣不完”的“拣”字的意思是让学生查字典与“捡”字对比来理解的;“鸟的天下”是让学生说近义词,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富饶”一词的意思是先理解抽象的词义,然后结合对全文的阅读,逐步增加学生对“富饶”一词的感性认识;“五光十色”一词的理解,则是先与“五颜六色”对比,区分异同,再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来理解。

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在理解词语、理解课文的同时,学生也感受到课文言语中所表现的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赞美。

学生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他们的心灵被课文优美的言语深深地打动了。

这样的教学,就把对学生心灵的培育与对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统一在一个过程之中了。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篇2《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翔实的课文。

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里、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的主旨是要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

这一节课,我紧紧围绕课后题设计了两个任务: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西沙群岛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而是选择课后题其中的一幅图片,经过查资料,了解图片上海生物的名字、样子、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等,做前置性作业,拓宽学生海洋生物知识面,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2、学习1、2两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第2段,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难点:学习第1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祖国地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2、课件播放风光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读课文。

(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重点探究1、凸显重点。

(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2、自主感悟。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探究一:(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①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②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画图讲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会背诵第四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VCD光盘、录像机。

五、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七课(指课题,学生齐读),大家初读了课文,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给你整体的感觉是什么呢?(板书:美丽、富饶)2、交代任务那么,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层次分明、具体地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重点,以读为主,来理解课文二~七自然段。

(二)自能读书、主动发展。

快速自由读二——六自然段,想一想,你喜欢哪一个自然段?1、导学,自读感悟。

(学生自主定向,按多数同学意见)师:老师和多数同学一样,喜欢第四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按照学习一个自然段的方法读这一自然段,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抓重点词语谈谈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理解。

①当学生谈到第二句话“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时,屏幕出示书中插图,找一生到前面指图说说分别说的是那些鱼,然后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画,并充分展开想象,说说书中没有写到的鱼的样子是怎样奇特,姿态是怎样优美的。

②帮助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B、从哪里可以看出鱼多?(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回答)C、看录象欣赏画面。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0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一一、前言: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十一假期都到哪去旅游了?(交流)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出去旅游观光,你想去吗?知道老师要带你们去哪里吗?聪明,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西沙群岛看一看。

来大家齐读课题:18、富饶的西沙群岛2、大家请看地图: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它位于我国东南海域约330公里处,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合称为四大群岛。

西沙群岛相对与四大群岛来说位置在西边,所以叫西沙群岛。

二、读文(一)、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相信西沙群岛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那你能告诉我文中写了西沙群岛的哪几个地方?(交流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地方?(随机交流板书)海水:哪个自然段写了海水?快读读课文第二段1、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见过这样的海水吗?你觉得这里的海水怎么样?应该怎样读?(美美地)齐读第1句、抽读2、我们平时见过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这样,你找到答案了吗?齐读第2句有原因有结果的句子,就可以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来说。

你也来练习用“因为……所以……”说一个句子海底:哪个自然段写了海底?浏览课文三、四段1、西沙群岛的海底有什么?(珊瑚、海参、大龙虾、鱼)珊瑚有什么特点?(用比喻句来把珊瑚比做绽开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形象生动、美丽无比)怎样读好这句话?(先齐读、再做动作来读)2、海参有什么特点?怎样叫“蠕动”?现在我们都来做一只懒洋洋的海参,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做动作读)3、大龙虾有什么特点?“威武”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再变成一只大龙虾,看看该怎样读出自己的威武?(做动作读)4、鱼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鱼多?(1)、成群结队———————说明鱼的什么多?(数量多)(2)、数不清————————说明鱼的什么多?(数量多)(3)、西沙群岛的海水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用夸张的方法说明鱼的数量多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等都是用夸张的方法(4)、“各种各样”除了说明鱼的数量多外还说明了什么?(种类多)对,课前老师查阅过资料,西沙群岛的海水里大约有400多种鱼,那么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鱼呢?(简笔画画出四种鱼)第4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点明总—分——总的结构)海滩:海滩上有什么?(贝壳海龟)齐读写贝壳的句子,想想这里的贝壳有什么特点?齐读写海龟的句子,想想海龟有什么特点?怎样把这些大海龟读得特别有趣?海岛:这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为什么说“海岛是鸟的天下?”从哪里看出来?(三)、1、游览到次为止,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啊,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在整篇文章当中起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句)2、齐读最后一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5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5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5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1《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__。

我在教学中用一“读”字贯穿自己整个课堂,让学生通过读能体会和感受__语言的精炼和优美,从而感受西沙群岛的美。

__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升华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__在写作上最大特点是首尾呼应,全文的结构“总——分——总”是学生学习写法的最佳课文。

我在修辞方法上作了一些点拨。

因为修辞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__没有思想情感,就无法体会出语言的优美。

比如:“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这一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展示出了珊瑚的形状是千姿百态的。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这一句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海参蠕动慢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一句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海里鱼多的特点。

学生要理解句子中所含修辞的作用应该不是很难,但要求自己能写上这样的一段话,就有点难度了。

特别是夸张句有点难度,今后还要加强练习,为习作打下基础。

写作法是我在本课中必须落实的重要环节,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训练。

先让学生回忆或是复述本课的写作结构。

这点学生能准确回答__是按“总—分—总”的式安排的。

__先概述了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然后从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最后总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再如,文中写海底的鱼,先总述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再分别叙述鱼的样子,最后又总结鱼多。

在了解了课文写作方法后,接着出示习作训练题目让学生学着__结构去写一段话,开始学生说的话都很笼统,不够具体。

通过引导,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写出来的内容就好多了。

我在这个环节,又结合《同步训练》的练习题,进行写话练习,学生完成还不错。

相信这一单元的作文,学生会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设计优秀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设计优秀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设计优秀10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一一。

教材及学生分析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首尾呼应。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语言文字。

对于我们积石山的孩子来说,由于远离海域,对海水颜色的鲜艳、美丽缺乏实际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

因此,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利用挂图、投影片等化远为近,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

设计思路1.通过观看图片,投影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趣导入课文,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到课堂。

2.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从而形成开放的学习方式,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3.通过成果展示,配乐朗诵,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语言。

四。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片、录音机、文字资料。

五。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出示挂图:一幅海水五光十色、风景优美的西沙群岛风光。

生:(惊喜)哇!好美啊!师:谁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这美丽的风光?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师:说得很好。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是我国南海西沙群岛的美景,那里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是个可爱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细心读读课文,好好领略一番吧!生:(自由朗读)出示中国地图叫一名学生找出西沙群岛的位置,教师简单说说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二)轻松愉快地学习放描绘西沙群岛海面、海滩美景的投影片。

师:这么可爱迷人的西沙群岛,你一定会对它有自己的喜爱之处。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文结构清晰,按“总-分-总”顺序分为3个部分,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

第2-5自然段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

本文语言生动,极其富有儿童情趣。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多数学生在平时开展了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了一定的好词佳句。

通过课外阅读及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对课文中涉及到的风景动物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多数学生阅读速度较快,能够做到按要求默读、浏览课文,但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尚有待提高。

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表达方法、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等方面比较薄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关键句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浅”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关键句。

3.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能用“因为……所以……”等多种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1. 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能用“因为……所以……”等多种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

2.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过程】一、单元回顾,导入新课1.在本单元,我们跟随课文走遍了祖国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游览了美丽的西湖、壮阔的天门山和洞庭湖,那么今天,我们又要去哪里呢?2.读课题,了解“富饶”含义。

二、挑战人物,赢取门票1.想登上海岛,先要迎接考验,做一个挑战王:赢取上岛船票。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找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3.生字词教学:读词语,说发现。

①第一组:指名读。

找一找这组词藏在课文哪个自然段(第二段)这个自然段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什么?(海水)齐读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并掌握作者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3、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了解西沙群岛。
富饶深蓝山崖形状威武栖息肥料颜色渔业珊瑚绽开懒洋洋拣不完瑰丽无比物产丰富五光十色彩祖祖辈辈
通过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2、深入研读,理解内容
1、教师指名读课文,回答
(1)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2、学习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读,可以默读,重点的词语要画出来。
教学难点:
领悟、学习并掌握作者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理解能力较薄弱。我们这里不靠海,所以学生对于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图片直观的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了解西沙群岛。
七、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九、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上未能完全放手让孩子去自由学习,孩子的活动时间少。
2、课堂氛围不够,学生的积极不高。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跟谁去呢?你们今天想不想去呢?好,那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出示图片)
是的,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片岛屿,它像一颗珍珠浮在碧波上,那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
1、复习旧知识
1、以开火车方式朗读下面字词
三、探究思考题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了解你所读的段落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景色和物产?
2、用“海底的岩石上长ຫໍສະໝຸດ ......,有的像......,有的像......”造句。
教师通过朗读,引导写生理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针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句子,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你能向大家介绍祖国其它美丽富饶的地方吗?
教师总结:祖国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3、课堂拓展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更多的岛屿,它们各有特色,请说一说,并写下来
此环节在于训练学生的拓展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富饶的西沙群岛》
姓名:
牟钰
工作单位:
建南镇箭竹溪希望小学
学科年级:
三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教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条理清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以及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从而突出了主题“美丽、富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