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突发性耳聋的诊疗进展及指南解读-修正版.pdf
突发性聋诊疗和治疗指南讲义

中高频型: 方案2.1 利多卡因 方案2.2 利多卡因+激素 方案2.3 金纳多 方案2.4 金纳多+激素
其他可选择治疗 高压氧治疗 鼓室给药(糖皮质激素)
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 用药方案
• 低频下降型:
– 糖皮质激素 – 5%葡萄糖250ml+金纳多87.5mg静脉滴注,连用10d。
• 高频下降型:
全聋/接近全聋的极重度聋
125
250
5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B 90
1000
2000
4000
8000
Hz
• 一般涉及所有的频率,而且程度很重。 • 病因可能是耳蜗总动脉或者蜗轴螺旋动脉的血管栓塞或ຫໍສະໝຸດ 者血栓形成。中频听力下降型
125
250
5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B 90
• 声导抗检查:包括鼓室图和同侧及对侧镫骨肌声反射。 • 伴有眩晕时,应进行自发性眼震检查,并根据病史选
择性地进行床旁Dix-hallpike试验和/或Roll试验。
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检查
• 其他听力学检查:如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 耳蜗电图、言语测听(包括言语识别阈和言语识别率) 等。
全频听力下降型(平坦型)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Hz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B 90
• 所有频率范围都出现病变,轻度的听力下降,病人也会感觉 听力下降的非常明显。病因主要是血管纹的功能障碍和/或耳 蜗供应血管血供障碍以及组织缺氧。
突聋研究最新进展

整理ppt
12
突聋的安慰剂治疗
动物实验显示,静脉输注生理盐水60分 钟以上除轻度稀释血液外,外淋巴的氧 分压、耳蜗血流、耳蜗的电生理指标 (微音电位、总和电位和ABR)没有明 显变化,因此单独输注0.9%的生理盐水 被视为安慰剂治疗。
整理ppt
整理ppt
26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除了动物实验外,临床上也证实使用糖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内耳病变取得良好 疗效。
Willson等人进行的双盲、对照研究中, 使用激素治疗组(地塞米松或甲强龙) 的有效率为61%,安慰剂组为32%,未 治疗组为56%。使用甲强龙比地塞米松 的疗效好得多。
整理ppt
27
整理ppt
18
突聋治疗的临床研究概况
急性病多选择叠加研究方法( Add-on ): 即用一种普遍承认的方法做对照组,试 验药物+对照药物作试验组。
突聋研究很少采用Cross-Over方法,这 种方法多用于慢性疾病的研究。先后采 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如高 压氧、鼓室给药等。
整理ppt
19
有效率
显效率
血栓通(18例) 22.22 %
5.6 %
血栓通+强的松 57.9 % (19例)
东菱迪芙+强的 68 % 松(25例)
36.8 % 60 %
整理ppt
17
突聋治疗的临床研究概况
现在突聋的一般治疗原则主要还是使用 皮质类固醇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不 同于原来的扩张血管治疗);离子治疗; 减轻内耳积水;抗氧化剂;抑制血小板 凝集等全身给药的方法。最近比较热点 的研究是用体外电泳法降低纤维蛋白原; 圆窗给药等治疗方法。
综述:突发性耳聋的最新进展

综述:突发性耳聋的最新进展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
DeKlevn (1944年)首先描述此病,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1万人中约有10.7人发病,占耳鼻喉科初诊病例的2%。
两耳发病占4%,其中一半两耳同时发病,也有报告高达17%者。
性别、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增加,患病时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者占3/4。
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应视为耳科急诊,就诊时间以一周内为宜,十日后就诊效果不佳。
病因一、病毒感染1、血行感染病毒颗粒由血循环直接进入内耳血循环内,引起耳蜗循环障碍或内淋巴迷路炎。
2、经脑膜途径病毒由蛛网膜下腔经内听道底的筛板或经蜗小管侵入外淋巴间隙引起外淋巴迷路炎,故耳蜗症状出现于脑膜炎之后。
带状疱疹病毒是引起外淋巴迷路炎的主要病原。
3、经圆窗途径病毒引起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感染经圆窗侵入内耳。
二、血管病变血管病变在突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由于血管痉挛、栓塞、血栓形成、血管受压、血管内狭窄、出血、血液凝固性增高、动脉血压波动以及其他血管障碍,因缺氧而使螺旋器感觉结构发生变性。
三、膜迷路破裂膜迷路破裂系指内耳的圆窗或卵圆窗膜破裂合并蜗管膜破裂。
由于膜破裂,引起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眩晕和耳鸣等症状。
因突然用力活动或经历气压剧变引起中耳气压骤变及颅压骤变。
四、膜迷路积水一些轻、中度突聋,不论有无眩晕,可能是梅尼埃病的不同类型。
突聋亦可能是梅尼埃病最先出现的症状。
患者中最后发展为梅尼埃病者占5%〜6.6%。
突聋速尿试验阳性者占27% (3/11人)。
速尿是一种快速利尿剂,应用后前庭水肿减退,可使前庭功能趋向正常。
上述现象支持有些患者可能存在膜迷路积水。
鉴别诊断根据上述病史、症状和各项检查可以作出突聋的诊断。
但应尽可能作出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以便及早进行合理治疗。
尤其与咽鼓管狭窄、梅尼埃病和听神经瘤相鉴别。
1、咽鼓管狭窄不少突聋表现为低频听力下降,这些病人初发症状为耳闷及低调耳鸣,酷似咽鼓管狭窄,且通气后又诉轻快感;此外突聋诱因感冒也与咽鼓管狭窄或中耳卡他雷同;听力检查时如不正确使用骨导掩蔽,突聋病人常测出传导性听力曲线。
中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中醫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研究進展李漫1宋愛武2(1.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耳鼻喉科 2.南陽中醫藥研究所附屬醫院)【中文摘要】根據多項報道中醫中藥治療突發性耳聾已經相當普遍,並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現就近十年中醫中藥治療突發性耳聾的進展做一綜述。
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突發性耳聾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突發性耳聾效果優於單純用西藥治療。
中藥及針灸治療突發性耳聾有樂觀的前景。
【關鍵詞】中醫治療突發性耳聾原發性突發感音神經性聽力減退是指突然發生的,可在數分鐘、數小時或3天以內,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連的2個頻率聽力下降20 dB以上。
簡稱突聾。
為臨床較常見疾病,發病率約為每年5-20例╱十萬人[1]。
根據中醫理論,突發性耳聾稱為暴聾[2]。
暴聾是因邪犯耳竅、起病迅速的感音神經性聾,主要指特發性暴聾(突發性耳聾)。
根據多項報道中醫中藥治療突發性耳聾已經相當普遍,並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現就近十年中醫中藥治療突發性耳聾的進展做一綜述。
1 辯証治療:王永欽教授辨証論治暴聾經驗[3]。
中醫辨証分為5型。
1.邪毒襲滯,用《蘭室秘藏》柴胡聰耳湯加減。
2.肝郁化火用丹梔逍遙散加減,合用柴胡疏肝散或通氣散加減或用《雜病源流犀燭》聰耳蘆薈丸加減。
3.氣血瘀阻,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或合用通氣散,或用補陽還五湯加減。
4.心脾兩虛用歸脾湯加減或用益氣聰明湯或補中益氣湯加減。
5.陰精虛衰,用《萬病回春》滋陰地黃湯加減或用《萬病回春》滋腎通耳湯加減。
林祖輝等[4]辨証分型治療突發性耳聾56例,辨証為熱毒上擾、痰火郁結、痰瘀閉竅、中氣下陷、脾腎虛損5型。
對照組用地塞米松等西藥口服。
結果:中醫組總有效率81.96%;對照組71.11%;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
趙俐等[5]將突聾患者分風熱侵襲、肝火上炎、痰火郁結型、脾氣不足型、腎精虧損型中藥辨証治療,配合常規西藥。
結果60例總有效率93.3%;對照組50例總有效率72%;(P<0.05)。
突发性耳聋研究新进展

滤泡。②小细胞性未分化癌 , 较大细胞型少见 , 高度 恶性 。瘤细 胞弥漫分 布。有时呈密集 的实性片块 。瘤细胞小 , 圆形 、 椭圆形
突 发性 耳 聋 研 究 新 进 展
丁怡冰
关 键 词 突发 性耳 聋 ; 究进 展 研
【 述】 综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 7 4 4 1 6 .3 1
[] 2 张德恒. 分化 型甲状腺癌 的临床病 理特征及 手术范 围. 临床外科杂
志 ,0 6,4 3 :3 . 2 0 1 ( ) 14
[ ]帅志刚 , 3 陈海东 , 侯以岸 , 甲状腺癌 2 8 等. 6 例诊治分 析. 局解手术学
杂 志 ,0 6,5 2 :0 . 2 0 1 ( ) 17 ( 收稿 :0 7— 1 4) 2 :0 0 ~0 ( 文编 辑 : 金 起 ) 本 赵
或多边形 , 浆少 , 浆 比例 增大 。染 色 质深 染 , 见小 核仁 。 胞 核 可 常见 片块坏死 。 其他类 型的 甲状腺癌 均非 常少见 , 本文不 再一 一叙述 。除 每型 的特殊亚 型外 , 基本预后对 比发现 , 甲状腺乳头状癌好于滤 泡性癌 , 滤泡性癌好 于髓样癌 , 髓样癌好于问变性癌 。
维普资讯
《 职业与健康》 2 0 年 9月第 2 卷第 1 期 07 3 8
O c pH a hV 1 3 o1 e 0 cu el o 2 . 8Sp 0 7 t . N 2
15 6 3
显著 。肿瘤为灰红色结节状肿块 , 无完整包膜 , 与周围组织紧密 粘连 , 长侵犯喉部 、 气管 等邻 近器官。引起 憋气 、 声音 嘶哑 等症
状 。肿瘤质硬 , 活检 可 以确定 诊 断 , 经 常常不 采 用广 泛根 治 手 术 。组织学检查 可出现多 种结构 : ①大细胞 型未分 化癌也 称大 细胞 型间变性癌 , 梭形细胞 巨细胞型未分化癌 , 癌细胞呈弥 漫分 布或形成大 的片块 。细胞 明显 异形 , 核大 , 染色 质粗 颗粒状 , 核
突聋指南与临床解析

声治疗和音乐治疗通过声波刺激和音乐欣赏,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 ,缓解听力下降。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突聋患者,手术治疗 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包括鼓室探查术、耳蜗植入术 等。
鼓室探查术可以了解内耳病变 情况,清除病变组织,减轻内 耳压力,改善听力。
02
突聋治疗指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突聋治疗的主要手段 之一,包括全身和局部用药。
全身用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 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营养神
经类药物等。
局部用药主要通过鼓室注射糖皮 质激素、神经营养因子等药物,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药物
浓度,增强疗效。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高压氧治疗、声治疗和音乐治疗等。
总结词
儿童突聋通常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噪声暴露等有关,表现为听力突然下降,伴有耳鸣、眩晕等症 状。
详细描述
儿童突聋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前庭神经炎)、免疫异常、噪声暴露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内 耳血管痉挛或炎症,进而影响听力。儿童突聋的症状通常包括听力突然下降、耳鸣、眩晕等。治疗上 ,医生会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等。
及早发现听力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 预和治疗。
康复训练
听力训练
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患者的听 力水平,包括声音辨识、语音
识别等方面的训练。
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来提高患者的认 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 等方面的训练。
语言康复
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康复 训练,包括口语表达、语言理 解等方面的训练。
心理支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突发性耳聋的诊断与治疗

耳部热敷:通过热敷耳 部,促进耳部血液循环,
改善听力
耳部针灸:通过针灸耳 部穴位,促进耳部血液
循环,改善听力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恢复 听力,改善生活 质量
手术方式:人工 耳蜗植入术、听 觉脑干植入术等
手术风险:手术风 险较高,可能影响 听力和言语能力
术后护理:需要定 期复查,注意听力 变化和言语能力恢 复情况
饮食调理
保持均衡饮 食,多吃蔬
菜水果
减少摄入高 脂肪、高糖、 高盐的食物
适量摄入蛋 白质,如鱼 肉、鸡肉、
豆制品等
保持充足的 水分摄入,
多喝水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尽 量减少使用耳机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 饮食
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尽 量减少使用耳机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 发现听力问题并进行治疗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焦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 发现问题并治疗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 发现和治疗耳部疾病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 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THANK YOU
汇报人:XX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 生化、免疫 等检查,排 除其他疾病
可能
耳鸣检查:进 行耳鸣匹配测 试、最小掩蔽 级测试等,评 估耳鸣程度和
性质
鉴别诊断
听力测试:检测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排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因素
突发性耳聋诊治现状与建议

问题3、激素使用
—激素对突聋是否有效? – 激素列为突聋的治疗常规用药。 – Haberkamp TJ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析 1996-1999年突聋药物治疗文章,发现唯 有全身使用激素是有效的药物。 – Wilson WR.的双盲研究证实全身大量强 的松对突聋有效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内耳的分布
问题3、激素使用
前列腺素脂微球制剂
主要药理作用
①靶向扩张病变血管。它靶向聚集于病变血 管,其浓度为正常血管十至百倍,从而增加缺 血区供血,而不影响全身血压;
②抑制血小板聚集,溶解血栓,防止血栓形;
③促进红细胞变形能力,使部分僵硬的红细胞 易于通过毛细血管,有效改善了微循环障碍;
④抑制活性氧,防止组织细胞缺血—再灌注损 伤;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 1997
疗效分级
• 痊愈: 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 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
• 显效: 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 • 有效: 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 • 无效: 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 2005-3
突聋治疗上的几个问题
----激素能否到达内耳? – 地塞米松口服的常量,或大剂量均不能 到达内淋巴。 – 地塞米松大剂量iv. 可达内淋巴, 在1小时 达高峰后迅速减退 – 强的松龙腹腔注射可达内淋巴
HBO治疗的建议
克服HBO治疗可能存在的缺陷
1. 微血管收缩,组织有效灌流量减少 • 95%纯氧+5%二氧化碳(卡波金) • 适时配合使用扩血管剂
–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2005-3
治疗
• 突发性聋的治疗应根据可能致病的原因制 订治疗方案
• 治疗方法一直有争议 • 大多是“经验主义” • 多采用“鸡尾酒”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