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角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 用尺规作角》教案4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 用尺规作角》教案4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中的《4 用尺规作角》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射线、角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学习角的知识。
这一节内容通过讲解尺规作角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角的作图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几何思维。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和生动的图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直线、射线、角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的几何作图方法。
但是,对于尺规作角这一作图技巧,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作图步骤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尺规作角的定义和原理,掌握尺规作角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几何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尺规作角的定义和原理的理解。
2.尺规作角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3.尺规作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讲解、示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同时,结合“实践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尺规作角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尺规作角的PPT,包括定义、原理、方法、实例等内容。
2.准备尺规作角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尺规作角的工具,如直尺、圆规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直线、射线、角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尺规作角。
2.呈现(10分钟)呈现尺规作角的PPT,讲解尺规作角的定义、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尺规作角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尺规作角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尺规作角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尺规作角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尺规作角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1.课题来源于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2.学习内容有作一角等于已知角和作两角的和、差、倍、分;3.虽然在教材当中只是提出了如何用尺规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但是对于教材的适当补充和拓展是十分有必要。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目的:1 •能按照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
2 •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
在尺规作图过程当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能按作图语言來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丁己知角。
3.教学难点::. 1 .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用尺规如何画线段的和、差、倍问题,加之自学及前面练习中的铺垫,同时可以和上节课学习线段的和、差进行类比学习,放给学生独立解决,学生既容易接受有关角的和、差、倍问题,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所以教学设计:第一复习画线段的和、差、倍问题;第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完成课本作业;第三是让学生先讨论如何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第四让学生合作探究画角的和、差、倍关系。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先复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然后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情境引入探索发现,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的和、差、倍,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探索发现活动内容:如图2—14,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原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B(1) 请过C点画出与AB平行的另一边。
七年级数学下册 2.4 用尺规作角《尺规作图》知识知多少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

《尺规作图》知识知多少“尺规作图”问题是几何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学好“用尺规作线段和角”呢?一、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1、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显然,尺规作图的工具只能是直尺和圆规.其中直尺用来作直线、线段、射线或延长线段等;圆规用来作圆或圆弧等.值得注意的是直尺是没有刻度的或不考虑刻度的存在.2、基本作图:(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利用这两个基本作图,可以作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或差.二、熟练掌握尺规作图题的规范语言1、用直尺作图的几何语言:①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②连结两点××;或连结××;③延长××到点×;或延长(反向延长)××到点×,使××=××;或延长××交××于点×;2、用圆规作图的几何语言:①在××上截取××=××;②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或弧);③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④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三、了解尺规作图题的一般步骤尺规作图题的步骤:1、已知:当题目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2、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3、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在目前,我们只要能够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三步(另外还有第四步证明)就可以了,而且在许多中考作图题中,又往往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出作法,可见在解作图题时,保留作图痕迹很重要.四、典题精析例1 如图,已知线段a 和b (a>b ). 求作:线段c ,使c=a -b. 解析:作法:(1)作射线AM ;(2)在射线AM 上截取线段AB=a ;(3)在线段AB 上截取AC=b.则线段BC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评注:用尺规作图,首先要弄明白所作的是什么图形,要作这个图形应从哪里入手.一些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基本作图得到的.本题就是两次利用“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例2如图,已知∠α和∠β(∠α> ∠β),求作∠AOB,使∠AOB =∠α-∠β.解析:作法:(1)作射线OA ; (2)以射线OA 为一边作∠AOC=∠α;(3)以O 为顶点,以射线OC 为一边,在∠AOC 的内部作∠BOC=∠β.则∠AOB 就是所求作的角.评注:本题同样是两次运用基本图形——“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值得注意的是作∠B OC 时,应在∠AOC 的内部,为什么不在∠AOC 的外部呢?答案非常明显是两角的和.MB αβAOC βα-abαβ。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4用尺规作角(共28张PPT)

栏目索引
解答题 (2019河北保定十七中期中,29,★★☆)如图2-4-4甲,OA⊥OB,OC⊥OD. (1)∠AOC与∠BOD有何数量关系?依据是什么? (2)小明做完(1)后受到启发,在图2-4-4乙中用尺规作出了OD⊥OC,请你也 试一试.
图2-4-4
4 用尺规作角
解析 (1)∠AOC=∠BOD. 依据是同角的余角相等. (2)如图(在∠AOB外部作∠BOD=∠AOC即可).
4 用尺规作角
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尺规作图一般有以下四步: 已知,求作,作法,写出结论. 如图2-4-1,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
栏目索引
图2-4-1
图2-4-2
作法:①作射线O'A';
②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
4 用尺规作角
A.以点F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 B.以点F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 C.以点E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 D.以点E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 答案 D
4 用尺规作角
栏目索引
如图2-4-6所示,用尺规作出∠OBF=∠AOB,作图痕迹弧MN是 ( )
图2-4-6 A.以点B为圆心,OD长为半径的弧 B.以点B为圆心,OC长为半径的弧 C.以点E为圆心,OD长为半径的弧 D.以点E为圆心,DC长为半径的弧
答案 D 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固定,另一只脚旋转.
4 用尺规作角
栏目索引
2.(2017广西南宁中考,7,★☆☆)如图2-4-5,△ABC中,AB>AC,观察图中尺规 作图的痕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图2-4-5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4 用尺规作角》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4 用尺规作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2.4 用尺规作角》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尺规作角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尺规作任意大小的角。
教材通过具体的操作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用直尺和圆规画线段、圆的基本知识。
但是,对于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和技巧,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掌握用尺规作角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尺规作角的原理,掌握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运用尺规作出任意大小的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尺规作角的原理的理解。
2.用尺规作角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实践操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尺规作角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直尺、圆规等作图工具。
2.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一个特定的角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尺规作角的原理和步骤。
讲解并演示如何用尺规作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尺规作出不同的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结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尺规作角,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作出相同的角?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巩固对尺规作角的理解和掌握。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进行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以上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如上所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2.4《用尺规作角》教案

在上完《用尺规作角》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尺规作角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理解并跟随我完成基本的作图步骤。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尺规作角的步骤,并通过实物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仍然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作图的精确性方面,一些学生难以做到精准控制圆规和尺子,导致作图结果不够准确。
2.教学难点
-理解并内化尺规作角的步骤和原理:学生需要理解每个步骤背后的几何原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难点举例:在作一个给定角度的倍数时,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如何通过已知的较小角度作出较大角度。
-准确地使用尺规工具: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难点:
-圆规的使用技巧,如如何保持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尺规作角的基本步骤和角度传递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尺规作角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尺规作一个特定角度的倍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用尺规作出一个60°角。
-难点举例:如何通过已作出的一个角,准确地作出其补角或余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直观演示、步骤分解、动手实践、问题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并掌握尺规作角的核心知识。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引导学生逐步克服难点,提高几何作图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第四节 用尺规作角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6、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A. 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C
)
B. 用圆规在射线AE上截取线段AB=BC=CD=a
C. 用刻度尺画线段AB=2 cm D. 用三角板作AB的平行线
3、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AB 到D B.以点D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 C.作直线 l1平行于 l2 D.延长线段AB至C,使AC=BC
)
4、已知∠BAC,求作∠EDF= ∠BAC,下列是尺规 作图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作射线DE; ②以点D为圆心,以AH为半径作弧,交 DE于M;③以点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 AC于H、交AB于G;④过点F作射线DF, ∠EDF就是 所求作的角;⑤以点M为圆心,以GH长为半径作弧,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交前面的弧于点F C. ①③②④⑤ D. ②①③④⑤
5、如图、已知∠BAC,求作∠EDF = ∠BAC 的作图痕迹,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边的长度对角的大小无影响,所 以 BC 弧的半径长度可以任意选取 B.因为边的长度对角的大小无影响,所
)
以 DE 弧的半径长度可以任意选取
C.因为边的长度对角的大小无影响,所 以 FE 弧的半径长度可以任意选取 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2.4 用尺规作角
1、尺规作图的工具是( A.刻度尺、量角器 B.三角板、量角器 C.直尺、量角器 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
2、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板画15°的角
C.用刻度尺画线段AB=10cm D.用圆规在射线OP上截取 OA=AB=BC=a
7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2章《用 尺规作角》

教学设计用尺规作角一.教材分析《用尺规作角》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属于“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图形及平行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和尺规作角平分线等知识打好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二.学情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基本图形及平行线的知识,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推理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但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他们的逻辑思维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阶段,因此,在认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需要教师加强指导。
三.教学目标1.能按照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
2.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等问题3.在尺规作图过程当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及作图语言描述;难点:作图方法及作图语言的掌握;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景引入:观察课本如图2—14,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B。
⑴请过C点画出与AB平行的另一边。
⑴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活动目的:通过创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情境,将平行线的识别与作角的问题比较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本问题转化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而得到解决方案为“过点C作一个角等于已知∠CAB”。
第二环节用尺规作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内容一: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教师在黑板上分五步完成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跟着操作,每完成一步都要求学生口述作法.)内容二:请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完成课本中图2-14 的问题活动三:我们已经学会怎样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那么,你能利用尺规作图,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吗?请完成课本56页的‘议一议’.如图所示,已知∠AOB,∠EO′F,利用尺规作图,比较它们的大小.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会使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独立完成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
第二章
2.4 用尺规作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4-
5.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D ) A.用刻度尺和圆规作△ABC B.用量角器画一个30°的角 C.用圆规画半径为2 cm的圆 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6.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错误的是 ( C ) A.作∠AOB,使∠AOB=3∠α B.作线段AB,使线段AB=a C.以点O为圆心画弧 D.作∠ABC,使∠ABC=∠α+∠β
第二章
2.4 用尺规作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5-
7.如图,利用尺规,在三角形ABC的边AC上方作∠CAE=∠ACB,在射线AE上截取AD=BC, 连接CD.( 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
解:如图所示.
第二章
2.4 用尺规作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6-
8.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两个角之间的关 系,画出了以下两个不同的图形,请你根据图形完成以下问题:
第二章
2.4 用尺规作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7-
( 1 )如图1,如果AB∥CD,BE∥DF,那么∠1与∠2的关系是 ∠1=∠2 ; 如图2,如果AB∥CD,BE∥DF,那么∠1与∠2的关系是 ∠1+∠2=180° . ( 2 )根据( 1 )的探究过程,我们可得出结论: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 行,那么这两个角 相等或互补 ; ( 3 )利用结论解决问题:如果有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 60°,则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 3 )设一个角为x°,则另一个角为( 3x-60 )°, 分两种情况: ①x=3x-60,解得x=30,则3x-60=30; ②x+3x-60=180,解得x=60,则3x-60=120. 故这两个角分别是30°,30°或60°,120°.
相交线与平行线
2.4 用尺规作角
第二章
2.4 用尺规作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2-
知识点1 知识点2
尺规作图 1.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 D ) A.刻度尺、量角器 B.三角板、量角器 C.直尺、量角器 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2.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 C ) A.以点O为顶点作∠AOB B.延长线段AB到C,使AC=BC C.作∠AOB,使∠AOB=∠α D.以A为圆心作弧
第二章
2.4 用尺规作角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3-
知识点1 知识点2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OA于点B B.以∠AOB的边OB为一边作∠BOC C.以点O为圆心画弧,交射线OA于点B 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截取线段BC=AB 4.如图,已知E是长方形ABCD的边AB上的点,连接DE.在∠ABC的内部,作射线BM交线段 CD于点F,使∠CBF=∠ADE.( 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