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事例

合集下载

自主创业的事例3个

自主创业的事例3个

⾃主创业的事例3个 ⼈⽣是⼀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你创业的艰⾟和成功的喜悦。

那么下⾯是店铺整理的⾃主创业的事例3个,就跟着⼩编⼀起看看吧,希望⼤家能够喜欢。

⾃主创业的事例⼀: 陈慧超的90后⼤学⽣创业故事 他,1987年12⽉出⽣于浙江湖州,本科学历,来澄创业初期,⼀个外乡还未毕业的⼤学⽣,在此⽆依⽆靠,⽩⼿起家,⾯对⼈们的不信任,他⽤⾃⼰的坚毅和执着,渐渐感动着周围的⼈,并逐渐成长为⼀位在⾏业内⼩有名⽓的标志者,他就是江阴市极地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超。

“梅花⾹⾃苦寒来”,陈慧超所⾛过的创业历程并⾮⼀帆风顺,相反,充满了荆棘,但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他⼀步⼀个脚印,打造出发挥⾃⾝价值的事业平台。

⼀、艰苦童年,⽣活磨砺不屈性格 俗话说“穷⼈的孩⼦早当家”,陈慧超的创业故事和他艰苦的童年⽣活是分不开的。

⼗多岁时因为家庭经济的变故,便开始承担起⽣活的担⼦。

⼤三那年,在⼀次野外⽣存训练中被户外拓展这个⾏业深深吸引,于是独⾃⼀⼈跑到了江西南昌拜师。

同年下半年,正直⼤四的他放弃了中⽯化的实习机会,揣着从同学那借来的8000元钱去了北京,学习并考取了国家级拓展培训师(中级)证书,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

在拿到⼤学毕业证书后,他带着满怀激情来澄创业。

然⽽由于资⾦有限、经验不⾜,他到处碰壁,多次穷途末路,⼏乎到了饭都吃不上的境地。

出于⽣活压⼒,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创业梦想从事销售⼯作。

靠着⽤⼼加勤奋,他的业绩经常是公司第⼀。

当资⾦开始有所积累,社会经验也⽇益丰富,不屈的他在参加完江阴SYB创业培训后,毅然辞职,在租住的卧室⾥踏上了第⼆次创业征程。

⼆、踏实实⼲,⾟苦付出崭露头⾓ 创⽴公司之初,没有团队、资⾦不⾜、市场⽆序是他⾯临的三⼤问题。

陈慧超透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并通过⾃⼰的所学和之前的⼯作经验,从基层、管理层等多⽅⾯为企业量⾝制定有效的拓展训练课程,获得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并从⼀定程度上开创了江阴拓展训练的新局⾯,在江阴不论是极地营品牌还是陈慧超本⼈都已成为⾏业新锐。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

看看那些大学生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

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学生自己创业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篇190后大学生校园创业一天毛利1000多是谁说90后是狂妄堕落又腐败的一代,是谁说90后的孩子都不踏实能干,这样的90后你见过吗?大学生创业,校园开餐厅。

没有人会想到90后会自主去创业,那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90后大学生是怎样去创业的。

“同学你好,请问你要吃点什么,我们的美味悠长汤品都是熬制了3个小时的。

”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脸文气的范宏伟拿着菜单、端着盘子在小店里忙活着。

他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大三学生,同时也是这家“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中餐馆的老板。

2月29日开张以来,每天中午,慕名而来的师生会将小店挤得水泄不通。

他是店老板把一间小门面房装修得挺高雅中午12:30左右,南林大美食街香樟苑一家名为“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的中西合璧的餐馆门口,排起了长队。

“听同学推荐说这里环境不错,饭也好吃,而且不贵。

”一位排队等候的同学说。

这间只有20多平米的小门面房,只能容纳21人就坐。

别看空间局促,内部装修却有模有样,米黄色的墙纸、柔和的灯光、墙体四周的烤漆玻璃,整体环境显得挺高雅。

由于还在试营业阶段,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只有七八种餐品,例如萝卜排骨饭、鸡腿汉堡、玉米排骨饭……价格从10至12元不等。

“我们的美味悠长汤品都是要熬制3小时的。

”面对每一位光顾的客人,店老板范宏伟都热情推荐着,“我一下课就赶过来了,中午人多,我得帮着搭把手。

”南林大高分子专业的姚立正是第二次来店里吃饭了。

“10块钱能吃到一顿美味营养的套餐,很实惠了。

”他还是大学生南林大的老师在微博上力挺他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老板范宏伟还有一个身份——南林大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大三学生。

去年11月,他就开始张罗着要开一家自己的餐饮店。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例3个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例3个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例3个创业要想创业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坚持到底。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大学生创业典型事例3个,就让小编给您介绍吧,希望您能满意。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例一:洪斯坚:武汉大学澳门文科生大一开店年入百万昨天下午,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洪斯坚开着40多万元的奔驰车来到教4楼,上完课后应学院老师要求给同学们分享他这几年在武汉创业故事。

洪斯坚读中学时就喜欢书法和古诗词的创作,也爱钻研易经术数以及道教佛教的经书,高三下半年他已经提前保送武大,他把收藏的易经、佛教等古籍复印挂网上卖,每张几块钱的成本卖几百元,半年竟赚了3万元。

带着澳门特区政府颁发的2.4万元奖学金以及以往积蓄——共7万元来武大上学。

大一下学期,洪斯坚瞄准大学生聚会市场,为了开间聚会吧店子,他几乎把带来的钱全投进去。

店子于2013年5月开起来,但只有1个月的旺季,赚的两万元很快在接下来的暑期中亏完,其间还遇到同行捣鬼。

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下来,这一年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5万元。

他决定把自己的兴趣做成大产业,创造带有道教等传统文化色彩的珠宝产品。

因为缺乏经验,初期吃了几次玻璃代替水晶、正式货品不如样品的闷亏。

后来,他将合同漏洞一个个堵住,团队壮大起来,开了全球首家信仰文化藏品网店,从开始的月入几百元,到最后月入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揣着自己挣的钱上学“真像是漫画里走出来的,好帅啊!”昨日下午4时许,当洪斯坚走上讲台,底下不少学生窃窃私语。

没多久,他们就发现,仅用“帅”来赞美这名学长,实在是太浅薄了。

洪斯坚今年23岁,就读于武大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澳门读高三时,他因成绩拔尖被保送到武汉大学。

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当时收藏有一些道教、佛教相关的手抄古籍资料。

想到上大学要花不少钱,他利用课余时间,将这些古籍进行复印,在网上销售。

“当时复印一本古籍的成本不过几块钱,但是愿意花几百元跟我买资料的人却非常多。

”半年下来,他就赚了3万多元。

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

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

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

虽然创业的路上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是也有许多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成功。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希望能给其他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

1. 张小雷的创业之路张小雷是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在创业之前曾经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在工作期间,他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即学生群体对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于是,他辞去了工作,自己开办了一家在线教育平台。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他的平台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教师,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如今,张小雷的公司已经成为了在线教育行业的领军者,他也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年轻创业者。

2. 李明的创业故事李明是一位年轻的设计师,他热爱艺术和手工艺品。

在大学期间,他经常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和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关注。

毕业后,他决定将自己的兴趣变成事业,开办了一家手工艺品工作室。

他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展览等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很快就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和客户。

如今,李明的手工艺品工作室已经扩大到了全国各地,他的产品也被广泛销售。

3. 王婷的创业经历王婷是一位年轻的IT工程师,她在大学期间就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她选择了在这个领域创业。

她开发了一款智能客服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高效和个性化的客户服务。

她的产品受到了许多企业的青睐,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

如今,王婷的公司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她也成为了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年轻创业者之一。

这些年轻人的创业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和智慧。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通过创新和创意开辟了新的商机。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坚持不懈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他们的成功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财富和声誉,也为其他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和信心。

年轻人创业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有梦想和勇气,同时具备创新和执行的能力,就有可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8个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激励你勇敢追逐梦想

8个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激励你勇敢追逐梦想

8个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激励你勇敢追逐梦想大学生创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创业可以让大学生们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8个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希望能够激励你勇敢追逐梦想。

案例一:王XX,一个大学生创业的榜样。

他在大学期间,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创新思维融入到家具设计中,最终创办了一家自己的家具设计工作室。

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奖项,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案例二:李XX,一个大学生创业的领军人物。

他在大学期间,对电商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校园里开设了一家小型电商平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电商平台逐渐发展壮大,如今成为行业内的知名品牌。

案例三:张XX,一个大学生创业的跨界之星。

他在大学期间热衷于音乐创作,并将音乐和电商结合起来,创办了一家音乐电商公司。

他的公司推出的音乐产品备受欢迎,成为年轻人中的流行元素。

案例四:刘XX,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奇迹之光。

他在大学期间痴迷于科技创新,并在毕业后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

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开发出了一项引领科技潮流的产品,获得了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案例五:赵XX,一个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企业家。

他在大学期间关注社会问题,并创办了一家社会企业。

他的企业致力于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教育资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支持。

案例六:陈XX,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创新先锋。

他在大学期间对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成立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他的公司研发的产品应用广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案例七:杨XX,一个大学生创业的互联网先驱。

他在大学期间对互联网行业充满热情,并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他的公司开发的APP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应用。

案例八:刘XX,一个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家。

他在大学期间对教育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创办了一家在线教育公司。

他的公司推出的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成为了在线教育行业的翘楚。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经典事例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经典事例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经典事例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你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看看那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经典事例,学习他们的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经典事例一:卖蜂蜜2年开十家分店父母都是地道农民周明是江山市长台镇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父亲从16岁开始养蜂,靠手中的技术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周明的童年,家里条件不好。

那时他们一家人住在山里,周明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妹妹刚生下来,就扔给了奶奶带,因为家里实在困难,弟弟被寄养在朋友家里。

几年后,家里条件好一些了,弟弟才被抱回家。

周明的父亲养蜂技术相当好,只要看一种花就能知道今年的蜜好不好。

除了养自家的400多箱蜂以外,他还是村里合作社的技术员。

每年冬季,母亲都要带着帐篷到杭州来采蜜,白天采蜜,晚上就在杭城的城郊支个帐篷。

等周明上高中以后,家里条件才有所改善,弟弟妹妹也上了大学。

学校经商创下第一桶金2004年,周明考进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投资理财。

大一第二个学期,周明和几个同学合开了一家公司。

当时公司没有具体的定位,做的业务也很杂。

看到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

周明觉得,在学校经商一方面能赚下学费和生活费,另一方面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学以致用。

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搞培训,英语培训、成功学培训、考研培训等等,还给学生提供兼职服务。

新东方和李阳疯狂英语进校院都是周明他们公司推广的。

他们找到了各大高校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过社团、各校的学生会结交认识他们,有时在各大校园贴海报,有同学会主动联系他们。

有了这些同学的加入,培训课在各大校园的宣传工作就不成问题了。

一两年下来,周明他们公司搞的培训课业务扩展到了20多个学校。

周明所在的学校在杭州下沙附近,下沙没有鲜奶供应。

于是,周明便主动联系了光明集团,拿下了杭州高教园的总代理。

通过已经有的关系网,在下沙地区8个校园内,每个学校建起了100至200人的大团队。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3篇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3篇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3篇给年轻人最好的事业忠告就是:“选择你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找个人付钱让你做这些事。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一)小乔不湿是一名90后,也是一家情趣用品公司的创业者。

小乔不湿说,自己2009年上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但大学没毕业,他就辍学来到了北京。

“先打了半年多的工,然后就开始自己创业。

小乔不湿认为,90后创业的产品都是非常个性的,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他们有激情,有创意,想象力丰富,没有传统思想的束缚。

“我们不想做高大上的产品,也做不来,只想做有意思的。

”当被问及自己做情趣用品是否受到非议时,小乔不湿坦言自己的父母目前还不知道,但周围的朋友都觉得挺好。

“我的80后、90后朋友都觉得我做这个挺酷的,也觉得我很勇敢。

他们特别看好这个项目,甚至还想加入进来。

”小乔不湿也坦言,自己最开始做情趣用品就是觉得这个事比较特别,好玩。

开始创业之后,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才有了现在这一套思想。

“在我创业伊始,车库咖啡(一家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咖啡厅)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那里都是创业的人和谈投资的人,非常有氛围。

通过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就是在那里拉到了第一笔投资。

像3W咖啡、36氪也都是类似的渠道。

”“年轻人创业会特别有个性,但能力、经验有所欠缺。

所以年轻人创业要知道自己的短板,然后找一个能够弥补短板的合作伙伴。

”小乔不湿说。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二)毕业之后,赵烨先进入了宝马公司工作。

在经历了一次开颅手术后,赵烨辞职回到家乡威海,同时想到了创业。

“2008年我回到威海后,首先申请了国家专利。

在等待专利审批期间,我还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和哈工大威海校区旁听了经济类和市场营销类课程。

2009年初,经过近一年的等待,我终于拿到了国家专利证书。

”赵烨说,自己想成为一名专家型企业家,既懂技术,又懂管理。

然而,正当他准备开始创业的时候,金融危机爆发了,市场环境很不好,不过社会和政府空前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精选(精编版)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精选(精编版)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精选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看看那些创业人士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坚定自己的决心。

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篇1 方毅:90后明星大学生的20xx 年创业路90后的方毅,在校是明星学生。

1999年,他被保送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科混合班就读,20xx年又被保送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读研究生,毕业时获评浙江大学特优毕业生。

然而他偏爱创业。

20xx年,他被选入只有60人的浙大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聆听MBA老师们的课程,在浙大科技园接受创新创业系统辅导,从此,创业不辍。

20xx年,我开始第一次创业,做‘手机备备’,后来被百度收购了;第二次创业做了‘个信’,后来被腾讯干掉了;个推是我的第三次创业,做手机消息推送服务。

在经历了硬件开发商、软件开发商到技术提供商的几度定位之后,方毅带领的团队定位在了送水工角色上目前个推业务独立覆盖8亿手机终端,在第三方推送服务的部署上占据国内大学生努力创业成功经历的市场份额。

20xx年7月,个推宣布完成B轮数千万美元融资,软银赛富领投,原A轮投资方悉数跟投,这可能是国内B2D行业迄今最大的创业公司单笔融资。

方毅说。

20xx年11月,个推获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行业全国总决赛第一名。

在互联网创业、科技型创业的江湖里,收益大、风险也大,被替代、被颠覆的事随时可能发生。

在方毅的创业道路上,资金链断裂、技术瓶颈、小伙伴跳槽的状况都发生过。

最难过的时刻是裁员,从135人的团队直接缩减到50多人,现在回头想想,没有裁过员的也许不能叫做公司。

但20xx年创业征途,他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虽九死其犹未悔。

方毅很感激在自己创业路上帮助过他的贵人,也很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时间留给和自己当年一样选择创业的年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自主创业事例
90后女大学生创业1年“玩”出300万
专利的取得让王子月很有成就感,她开始琢磨如何让这一专利产品走向市场。

为此,她和父母做了很多前期的摸索。

王龙还专门跑到全国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寻找商机。

但是,磁性剪纸真正开始运作是在2007年之后。

2007年10月,王子月和父亲的磁性剪纸专利从海内外报名的近3000项专利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大赛的决赛现场,经过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发明协会等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严格评审,磁性剪纸项目因为其市场大、社会效益好及其良好的不可替代性等方面的优势,最终夺得了央视《我爱发明》大赛的首个最高奖——新金点子奖。

这次得奖,再次鼓舞了王子月和父母将这项发明推向市场的信心。

奥运会期间,王子月和母亲一起来到北京给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展示磁性剪纸艺术。

她们设计的获奥运金牌的各国优秀运动员的磁性剪纸肖像,特别是菲尔普斯、梅西、杨威、廖辉、郭晶晶、张娟娟等偶像级的人物肖像剪纸成了抢手货。

王子月和母亲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奥组委和国家文化部的表彰。

而最重要的是,王子月从中外游客欣赏赞叹的目光中再一次看到了磁性剪纸蕴涵着的巨大商机。

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一专利转换成创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一段如同做广告一样的介绍之后,思路清晰,伶牙俐齿的王子月告诉记者,磁性剪纸是她在晋城一中上学时就发明的专利产品,它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再生产。

只要有铁的地方都能直接吸上去,灵巧便携。

因为不容易剪断、撕破,它比普通剪纸上手快,能让人们在十分钟内就体验到剪纸的乐趣。

让王子月自豪的是,2009年6月,还在杭州师范大学读一年级
的她,在不远的义乌,创办了一家磁性剪纸文化创意公司。

在不到
一年的时间里,她的公司已经发展了十余家“飞点儿磁性剪纸”加
盟商,光此一项的经济收入就30余万。

大学生办外卖APP日收入万元
据介绍,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6000人,占周边高校学生总人数
的1/6左右。

黄陈樟说:“想到大学校园里每6个人就有一个是自
己的用户,内心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黄陈樟就尝试着创业。

深谙大学宅文化的他在宿舍囤积了一批适合当夜宵的零食,每当门禁后,他就忙了起来。

上楼下楼,他亲自把夜宵送到有需求的同学宿舍。

后来,他的
业务范围扩大到其他楼栋,销售商品的类别也多了起来。

当时他的
订单都是通过淘宝下单或者电话订购。

2013年年初,黄陈樟在网上看见一个高中同学在秀自己创建的
网站,他随即请这个同学帮忙设计了“食指街”外卖网。

有了自己
的网站,黄陈樟开始寻找入驻的商家。

为了取得商家的信任,他免
费配送,并且保证当天结算清楚。

他招了3个高校的10多名贫困生做配送员,以便能直接把食物
送到宿舍门口。

和其他外卖网仅发“计件工资”不同的是,他给每
个配送员至少50元的基本工资,“如果送餐量不够的话就可能亏本”。

在这个拥有4万人左右的“大学城”,外卖网站并不止“食指街”一家。

但是,目前做大了的只有“食指街”一家。

当别的外卖网放
弃时,黄陈樟立即出资将其收购过来,把用户过渡到自己的网站上。

去年11月,嗅到手机客户端的新商机,黄陈樟又一次性花了10
万元,请人做了一款基于IOS和Android的手机客户端。

这让他意
识到,“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这条路走不远”。

黄陈樟通过身边的朋友,辗转找到国内某知名数字地图提供商的技术团队。

他以部分股份相送,对方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来维护
“食指街”外卖网。

如今,“食指街”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共有13人,其中6人负责运营、7人负责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