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繁殖基因
叉尾斗鱼繁殖行为的观察

叉尾斗鱼繁殖行为的观察谢增兰胡锦矗郭延蜀杨小琼曾声容(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充637002)(本文转载自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Zoology 2006,41(5):7~1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摘要:采用室内研究法对叉尾斗鱼(Maeropodus opercularis)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叉尾斗鱼分批产卵。
雌雄鱼交配于21:35—2l:55时开始,00:44~1:56时结束,整个过程持续约3~4 h,交配20~37次(Mean=28.83,n=6),时间跨度从8.9一l8.6 s(11.31 4-2.61,n=141);只交配但雌鱼未产卵的伪交配4~6次(Mean=5.17,n=6),时间跨度从6.2~15.5 s(10.27 4-2.51 s,n=27);只完成交配第一步的伪交配36~117次(Mean=76.83,n=6),时间跨度1.4~15.0 s(5.69 4-2.31 s,n=44O)。
生殖期产卵8~9批,每批卵62~1316粒(Mean=793.36,n=11);孵卵、护幼由雄性担当。
卵从产出到孵化成鱼苗离开泡巢历时约4 d。
野生叉尾斗鱼6~9月繁殖,产卵期水温22.4~33.5℃,溶解氧量1.1~4.2 mg/L,pH值6.0~7.0。
关键词:叉尾斗鱼;繁殖行为;求偶;交配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263(20o6)05.07—06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攀鲈亚目(Anabantoidei)斗鱼科(Belontiidae)斗鱼属(Macropod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的小型鱼类。
它原产于我国,1868年由Carbonier氏当作观赏鱼移入法国,此后即传人西欧、南北美与日本。
叉尾斗鱼对消除病媒蚊虫、杜绝蚊虫滋生有重大作用。
在我国台湾叉尾斗鱼由几十年前的全省分布到目前仅有零星分布,濒临绝种的危机,同时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这一现象也出现在四川盆地。
斗鱼的繁殖方法和小鱼苗的饲养

斗鱼的繁殖方法和小鱼苗的饲养
斗鱼是一种美丽的水生物,也是养鱼爱好者们最喜欢的鱼类之一。
斗鱼的繁殖方法和小鱼苗的饲养方法如下:
1. 斗鱼的繁殖方法
斗鱼是一种卵生鱼类,它们可以通过将精子直接注入到水中来繁殖后代。
在繁殖季节,斗鱼的水族馆通常会开放供游客观赏。
在繁殖期间,玩家可以将斗鱼的水族馆温度调节到适当的范围内,并且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水流。
此外,还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草和过滤器,以帮助斗鱼蝌蚪成长。
2. 斗鱼小鱼苗的饲养方法
在斗鱼蝌蚪孵化后,它们需要适宜的水温、水质和食物来健康成长。
首先,需要提供足够的水流和适当的氧气,以保证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质,包括PH值、硬度和氨氮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提供适当的食物,包括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动物和小型鱼类等,以帮助蝌蚪成长。
3. 斗鱼繁殖注意事项
在进行斗鱼繁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斗鱼的繁殖温度应该在18-24摄氏度之间,以确保蝌蚪的健康成长。
- 水质: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质,包括pH值、硬度和氨氮等参数。
- 氧气: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保证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 水草: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草,以帮助蝌蚪隐藏和生长。
4. 总结
斗鱼是一种美丽的水生物,也是养鱼爱好者们最喜欢的鱼类之一。
斗鱼的繁殖方法和小鱼苗的饲养方法如下,但需要特别注意温度、水质和食物等方面的饲
养。
斗鱼繁殖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水流和适当的氧气,以及适宜的水质和食物,以保证蝌蚪的健康成长。
中国叉尾斗鱼的饲养与繁殖

中国叉尾斗鱼的饲养与繁殖1名称与原产地中国叉尾斗鱼又称天堂鱼,俗称花手巾,隶属于鲈形目,攀鲈亚目斗鱼科斗鱼属。
中国叉尾斗鱼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的湖沼、稻田等水流缓慢水域,个体小,色彩大方朴实。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其好斗的特性,雄鱼之间为了抢占地盘,争夺配偶,经常“大打出手”,甚至“血洒滩头”。
由于中国叉尾斗鱼好斗,人们就利用它们的这种特性让其进行搏斗以寻求乐趣,这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人们从野外捕捉,并通过饲养和繁殖逐步改变中国叉尾斗鱼的品行,提高其战斗力,使之呈现缤纷多彩的体色以及完美的尾型,透出独特的魅力,从而获得众多原生玩家和国外朋友的青睐,成为独领风骚的观赏鱼。
2形态特征中国叉尾斗成鱼体长8-10厘米,呈长圆形,稍侧扁,眼眶为金黄色,体色呈咖啡色夹杂部份红色条纹,呈红蓝绿三色,体侧有11条蓝色横向条纹相间,额头部分有黑色条纹,两侧鳃盖后方边缘各有一块蓝绿色斑块。
背鳍和臀鳍都有亮蓝色镶边,鳍上有深蓝色斑点,背鳍、臀鳍均呈尖形,尾鳍基本呈红色深叉形。
中国叉尾斗鱼生性好斗,还主动攻击和撕咬其它品种的热带鱼,所以叉尾斗鱼只能单独饲养。
3观赏价值3.1外观习性观赏价值中国叉尾斗鱼是常见的中国原生观赏鱼之一,形色俱佳,英姿飒爽、晓勇善斗。
此鱼环境适应性强,能很容易地与饲主建立良好的感情。
训练有素的中国叉尾斗鱼甚至能跃出水面抢夺主人手中的小虫。
在繁殖期鱼鳍变长,鱼体颜色加深,雄鱼为吸引雌鱼,体色变得鲜艳无比;同时,性情也变得极度凶猛,对待别的鱼毫不留情。
当两条雄鱼相遇时,有如仇人狭路相逢,非斗到头破血流才肯罢休。
在展开决斗之前,双方全力张开鳃盖和胸、腹、背、臀、尾鳍,并发出有规律的颤动;在充分展示自己威武的体态后,来回摆动身体,伺机撕咬对方。
其中一尾首先发动攻击扑向对方,另一尾奋起反抗。
它们时而左右追逐,时而上下翻滚,直斗得水花四溅,宛如游龙戏凤,水中芭蕾,令人眼花缭乱。
经过几个回合,当两尾鱼感到疲劳,各自把头伸出水面吸氧。
暹罗斗鱼的饲养与繁殖

长 而大 , 以背 鳍 、 鳍 和尾鳍 特别 宽大 。尾 鳍呈 尤 臀
圆形 。
暹 罗斗 鱼 的体 色一 般呈棕 红 色 , 蓝绿 虹彩 。 具 在兴 奋时 , 体 散 布着或 多或 少 、 大或 小 的红 色 遍 或 或 蓝 色 的斑 纹 , 体表 发 出金属 光泽 , 常为 成排 的 通 绿 点 。各 鳍 绿 中透 蓝 , 有 红 色 图 案 , 图案 位 上 但 置 、 小 和颜色 深 浅 , 大 几乎每 尾鱼 都不 一样 :
鱼生 长过程 中要 尽量 保持 水质 稳定 。 52 3筑 巢 .. 当雄 鱼 放 入 繁 殖 水 族 箱 后 , 会 它
在 箱 的一 角开 始吞 吸空 气 , 口一 口地 吐 出 一个 一 个 带 粘稠 液 、 易飘 散 的小气 泡 , 造 浮性泡 沫 鱼 不 筑 巢 。这种 泡沫 巢 比较 松 弛 , 原 因是 缺 少 杂枝 或 其
双方互 相 紧紧地 接触 冲撞 、 开激 烈搏 斗 , 咬我 展 你
的头 , 咬你 的嘴 , 头对 头顶 撞 , 我 或 或嘴 对嘴 紧衔 。 它 们时 而左 右追 逐 , 时而 上下 翻滚 , 直斗 得水 花 四 溅 , 如游 龙戏 风 , 中芭 蕾 , 宛 水 令人 眼花 缭乱 , 目不
双方 受伤 轻 重 , 而是 看 哪 方 鱼 不 想 鏖 战先 调 头 游 离 。一场 精 彩 的斗 鱼 通 常 历 时数 分钟 , 的可 达 长
1 —2 h
性 成熟 时常 以筑 巢 的行 为来 向雌 鱼 “ 爱 ” 雌 鱼 求 ;
是 否达性 成 熟 可根 据 其 腹 部 的 膨胀 程 度 来 判 断 。 此 时 , 每 天 喂 给 亲 鱼充 足 的水 溢 等 优 质 活 饵 。 应 交 配 繁殖 时 , 择 的雌鱼 一定要 性 成熟 , 选 否则 如果 雄 鱼 发情 而雌 鱼不 发情 , 雄鱼 就会 追咬 它 , 至会 甚 将 其 咬伤 至死 。
中国斗鱼的繁殖

中国斗鱼的繁殖相对而言较为容易.中国斗鱼属攀鲈亚目,是很典型的泡巢繁殖鱼类.此类斗鱼在野外的繁殖情况及过程我本人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并不十分的清楚。
但通过对家庭饲养三斑斗鱼多年的观察,我统计总结了此鱼在人工条件下的繁殖状况,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三斑斗鱼自身的繁殖积极性是挺高的。
In the other way--在人工饲养下健康的三斑斗鱼,进入繁殖季节雄鱼易于发情筑泡沫巢,而雌鱼易于孕卵同时也渴望交配。
三斑的繁殖过程充满了趣味,是很值得观察的.在五花八门的鱼类繁殖形式中, 最拟人化的我想应该是三斑吧.通过泡巢方式来繁殖的斗鱼, 因为在交配时包含了”雄鱼拥抱雌鱼”的动作( 这是一般体外授精的鱼类所没有的),的确是具有很强的拟人性.换句话说,假如我们站在斗鱼的立场上,为了捍卫爱情,为了完成使命,互相拥抱是情不自禁的事. 在较大的繁殖缸中,当雌鱼有意愿想配对时, 雌鱼会对雄鱼所做的泡巢露出兴味的模样, 在雄鱼忙碌的浮上水面吸气做泡巢的同时, 雌鱼也会进出泡巢的下方, 像是评查雄鱼泡巢的工作进度, 也像是在满心期待它们爱的小窝的完成, 而雄鱼在雌鱼游近时也会显出最鲜艳的颜色和展开全身美丽的鳍向雌鱼夸耀, 雌鱼离去它又开始继续忙碌的工作.当然,想要成功地繁殖三斑斗鱼,必须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软硬件条件。
这些条件除了要有发情的雄鱼和孕卵的雌鱼外,还需一个繁育容器。
具体配备将在下面说明。
一:繁殖时期和亲鱼的挑选:在南方,比如闽南吧,如漳州和厦门,三斑的繁殖行为始见于三月末和四月初,但真正的繁殖高峰期要到五月以后才开始。
到了五月,进入夏季后,高温天气趋于稳定,气温不会有较大的波动。
此时的水温大抵都在25摄氏度以上,很适合三斑斗鱼筑巢繁殖。
这时的雄鱼,不管是一龄还是二龄的,其体色都变得鲜艳无比,光彩夺目;背鳍,臀鳍加长变大,腹鳍变得橙红,尾鳍变大且已呈现出美丽的月牙叉(当然,尾鳍的具体形状因鱼而异);鱼的性情变得暴躁,领地意识进一步增强,将要或者已经吹泡筑巢。
基于Cytb基因序列研究5个地理种群又尾斗鱼的遗传变异

21 0 1年 1 1月
水 生 生 物 学 报
ACT A HYDROB1 0GI 0L CA I C S NI A
VO1 .35.NO. 6 N O . 2011 V.
D0I 1 . 7 4 S . 0 52 . 0 8 : 0 3 2 / PJ 1 3 . 01 01 3 1
关 键词 :叉尾斗 鱼; y 因;地理种群 ;遗 传变 异 Ct b基
K e r : a r po u pe c l rs Cy e ; o r p i a o u a i n; n tcv ra i n y wo ds M c o d so r u a i ; tb g ne Ge g a h c l p lto Ge e i a i to p
学 【、 】 行为学 _1 … 1以及叉尾斗鱼与 同属 间其他鱼类 的亲缘关 【
系l l 方面 ,而从 分子水 平探究叉 尾斗鱼 不同地理 种群遗 1等 2 传差异的报道较少 。 本研究 以 5 种不 同地理来源 的叉尾斗鱼
为研究对象,利用线粒体 细胞色素 b 因序列展开叉尾斗鱼 基 种群 遗传结构 分析研 究,以期 获得叉 尾斗鱼 种群遗 传变异 情况,并为叉尾斗鱼种群的划分及 保护提供依据。
( . ae e a o aoy o o s raina dU iz t n f u t p c l g o ir—o re , nm l e r d c o s tt, a g i 1 tt K yL b r tr f r n ev t n t i i S br ia r b eS uc s A i a p o u t nI t u Gu n x S C o lao o o A o R i ni e U i ri , a nn 3 0 4 C ia 2 G ag i e a oaoyo A u t eeiB edn n at q a utr, u nx nv st N n i 50 0 , hn ; . u nx K L br t qai G nt re i a d e y g y r f c c g He lyA u cl e G a g i h u F s e i e e rh n tue N n i 3 0 1 C i ) i r s sa c s tt a n n 5 0 2 , hn h eR I i , g a
叉尾斗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变异主要来 自群体 间,而群体 内部的遗传 多样性水平较低 。
关键 词 : 叉尾斗鱼;遗传多样性;随机扩增多态 D A N
中图分类 号 :Q5 91
文献标 志码 :A
叉 尾斗 鱼 z 00 oe uai隶 属 于 鲈形 目 c pd pr lr r c s P ri I e 、斗 鱼 科 B l tde ec om s f eo i a 、斗 鱼 属 Mar o ni c p— o ds u ,是一 种广 泛 分布 于 中 国南 方 地 区 的小 型 淡 水 鱼 类 。1 6 8 8年 C ro i 从 中 国将 叉 尾 斗鱼 引 入 ab n r e 法 国 ,因其 体形 美观 ,色彩艳 丽 ,故 而将 其驯化 为 著 名 的热带 观赏 鱼种 ,并 得名 “ 天堂 鱼 ” 。随后 叉 尾斗鱼 作 为观赏 鱼类 ,在 日本 、南 美洲 以及西 欧等 地广 为流 传 。 中 国南 方 地 区是 叉 尾 斗 鱼 的 主 要 产 地 ,有 着 丰富 的种质资 源 ,但 因环 境破坏 等 因素 的 影 响 ,野 生叉尾 斗鱼数 量正 在不断 减少 。为 了合 理 保护 和利用 叉尾 斗鱼资 源 ,可 以采 用先进 的分子 标
摘要: 采用 R P A D标记技术对又尾斗鱼M c pdspr l i5 ar ou o c as 个地理群体 ( o e u r 南宁群体、 桂林群体、龙岩群
体 、福州群体 和广州群体 )的遗 传多样性进行 了检测 。结果表明 :从 4 0个 随机 引物 中筛选 出 1 1个有效引 物 ,对 每条叉尾斗鱼的基因组 D A进行扩增 ,共扩增 出 19条 片段 ;各群体 的多态位 点比例为 2 .4 ~ N 3 64 % 4 . 5 ,N i 09 % e 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 14 0 15 .0 2~ .4 7,S ann指 数为 0 14 0 27 ;而总体 的多态位 点 比 hno . 5 3~ . 16 例 、N i 因多样性指数 和 San n e基 hn o 指数分别高达 8 .9 、0 3 1 48% . 10和 04 0 。研究表 明 ,叉尾斗鱼 的遗传 . 66
中国斗鱼的繁殖与饲养

中国斗鱼的繁殖与养殖我们与南方盖斑斗鱼为讲解,中国斗鱼种类有:香港黑叉尾斗鱼,大陆有南方盖斑斗鱼,等等,,,第一节:斗鱼的繁殖时间第二节:斗鱼的亲鱼挑选第三节:斗鱼的孵化第四节:出苗的管理第五节:小斗鱼的饲养第一节:中国斗鱼的繁殖时间是每年的农历3~4月份,温度17~28左右,不同地区以及斗鱼都有所不同,之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二节:在说亲鱼的挑选前先说说斗鱼的产卵缸或容器,我为你们介绍3种,第一种是池子,第二种是容器玻璃缸,第三种是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如果你是个人发烧友可以选择第三种也可以第二种,鱼批量商品化就选择第一种,亲鱼来源可以是买来的(主意:鱼要健康无疾病)也可以去野捕,斗鱼的公母区分:公斗鱼颜色要艳,尾巴要长,体型也大,母斗鱼颜色要浅,尾巴短,要是包卵的母鱼腹部明显突出。
斗鱼的配对:公母的个体不要相差太大,否则配对不成功!斗鱼有先来后到的规矩,要先将母斗鱼放进繁殖容器或池或缸在放公斗鱼。
现在我以个人发烧友来讲述我的斗鱼繁殖,容器我选择七喜瓶,还有一个中鱼缸我用来孵化以及育苗,将七喜瓶离口大约5~7cm处用刀平着割开,洗干净,装水离瓶口还有5cm为好,母斗鱼要选体型跟公斗鱼差不多大的,而且包卵的(包卵腹部明显凸起)将母斗鱼先放进瓶里,然后在将公斗鱼放进去,在瓶里在放小于瓶口的水葫芦,如果配对成功,母斗鱼发情的话,公斗鱼会马上就在水葫芦边吐泡泡,迟的要大约24小时就会交配产卵,公斗鱼会把受精卵含在嘴里在吐到泡泡里,公斗鱼变成奶爸,奶爸期间其他鱼经过公斗鱼都会驱赶甚至发起攻击,当卵吐在泡泡里时,我会连水葫芦一起拿到缸里,(用手拎起水葫芦时泡泡连同卵就粘到水葫芦上了)这时就可以把公母斗鱼放进群体池养了,经过24小时就出小斗鱼(别的地方以及温度都跟出鱼的时间有关)刚孵出的斗鱼很小,前3天不用喂食,3天后喂点蛋黄液少量,多了吃不了坏水质,再过3个月斗鱼长到1~2cm左右时就可以喂水蚤,红虫,如果你是搞商品化就可以批量将3个月大的斗鱼放进池或池塘进行养殖,注意:不管是池或池塘都要干净,无龙虱幼虫,蜻蜓幼虫,肉食性鱼类,等等,,,期间要不定期巡视池塘,定期投喂饲料,以及水质管理,水瘦时就得把水搞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国斗鱼颜色基因简介(转贴)
泰国斗鱼颜色基因简介(转贴)
通过对涉及斗鱼超过20,000 种基因的估计,下面纪录是他们的结果。
但是,你必须知道隐性基因决定养育出的斗鱼是丑陋(或者是漂亮)。
此外没有什么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每天观察他们、耐心的记录详细的数据,并且从中获得乐趣。
单双尾交配
单尾*单尾100%单尾
单尾*双尾1/3单尾2/3双尾
双尾*双尾100%双尾
双单尾交配*单尾 50%单尾50%双单尾
双单尾交配*双尾 50%双单尾50%双尾
注意:我以上提供的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例子。
仅仅是做一个四代单尾与单尾鱼卵的交配试验,但其中发现有双尾鱼卵产生。
因此,最终的决定性结论是双尾与双尾交配所产的为100%的双尾鱼卵。
某些交配通过4-5 代的时间会保持一种特性出现多次的情况。
因此以上的图表并不完全准确,但是斗鱼的确发生了这种情况,如果始终保持这种状况,那么在繁殖时就有可能发生。
颜色交配
不透明*不透明=不透明(可能变成水红色)
不透明*黄色=象牙色
不透明*宝石蓝、松绿色、铁灰色可以见到半透明的宝石蓝、松绿色、铁灰色。
多数情况下不透明的(鱼)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颜色变化,因此,可能有不透明色或者不透明色和其他颜色的鱼卵交替混合出现。
这是双尾基因鱼卵出现的一种情况。
不透明*红色=100%红色,无其他可能出现。
如果你希望得到纯粹的不透明色,而不想要水红色的,那最好不要用这种方式,它们并不是养殖人员培养出来的粉红色的新品种。
不透明*彩色蜡笔这可不是一个好的交配方法,因为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
柬埔寨色*柬埔寨色=柬埔寨色
柬埔寨色*红色=红色
柬埔寨色*黄色=红色
柬埔寨色和巧克力色的交配会产生某些红色和黄色的后代
黄色*黄色=100%黄色(可能变成水红色)
黄色*红色=全红色会出现一些有趣的变化如:红色、黄色、柬埔寨色、巧克力色或者这些颜色的混合体(如果这种基因能持续出现两代以上的情况)
黄色*柬埔寨色=柬埔寨色
黄色*巧克力色=巧克力色(或者出现黄色)
黄色*蓝色=混合色(如果这种基因能持续出现两代以上的情况)
黄色*绿色=混合色或者是红绿相间
桔色*桔色=桔色
桔色*黑色=桔色和黑“蝴蝶”的混合色
但是这种颜色的特性并不确定,而且目前也并没有更多的情况证明这种可能性。
巧克力色*巧克力色=巧克力色
巧克力色*黄色=巧克力色(或者会有黄色出现)
有一种非常少见的巧克力色被称为“巧克力兰莓派”,我并不确定它们一定存在,只是听说过有这种情况,但是能够确定它并不是巧克力色和宝石蓝色交配产生的。
彩色蜡笔*彩色蜡笔=彩色蜡笔
彩色蜡笔*宝石蓝色=宝石蓝彩色蜡笔
彩色蜡笔*松绿色=松绿色彩色蜡笔
当彩色蜡笔基因低于黑色基因时,有多种情况可能出现
红色*其他颜色通常会成为红色,如果红色为显性基因就可能是深水红色或者是彩色。
如果是和其他颜色的(鱼)杂交那么就无法得到你预期的品种。
黄紫色*黄紫色=黄紫色
并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有这种色彩的鱼,当时甚至没有足够的根据能够证明这种鱼存在。
饲养人员认为单纯的蓝色鱼要超过红色鱼的基因数量,因为这种黄紫色的鱼当时并没有真正被培育出来,其他人也证明当时这种颜色的鱼的确是没有出现。
我第一次见到这种鱼是在15年前,现在再次看到它(的确是十分罕见),但是现在能够证明这种鱼的确是存在的。
松绿色*松绿色=100%松绿色
松绿色*铁灰色=100%宝石蓝色
松绿色*黑色=第一代为闪光黑色(如果为雌性基因)
宝石蓝色*宝石蓝色=50%宝石蓝色 25%铁灰色 25%松绿色
宝石蓝色*铁灰=50%宝石蓝色50%铁灰
宝石蓝色*松绿色=50%宝石蓝色 50%松绿色
宝石蓝的*红色这是一种失败的交配方案,结果多是水红色
铁灰色*铁灰色=100%铁灰色
铁灰色*宝石蓝色=50%宝石蓝色 50%铁灰色
铁灰色*松绿色=100%宝石蓝色
雄性黑色*雌性铁灰色=50%黑色 50%铁灰色
50%雄性黑色和50%雌性黑色杂交的结果是50%雌性黑色并且无毛。
黑带*黑带=100%黑带
黑带*黑色第一代为多样化,除非两种黑色鱼的基因为其他黑色品种。
第二代可能带有其他品种鱼的基因。
喜欢泰国斗鱼的朋友可加QQ4384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