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的组成部件及其功用
风力发电机的构造

风力发电机的构造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是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的,包括风轮、发电机、控制器和塔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风力发电机的构造。
一、风轮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风轮通常由数片叶片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叶片的角度。
当风经过叶片时,叶片会受到风力的推动而旋转。
风轮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非常重要,既要考虑受力平衡,又要保证叶片的轻巧和坚固。
二、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在风力发电机中,通常使用的是同步发电机。
当风轮旋转时,通过传动装置将其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转子,进而产生电能。
发电机的转子由电磁铁和线圈组成,当转子旋转时,线圈中的导线会产生磁场,从而感应出电流。
这种感应电流经过整流装置进行整流,最终输出直流电能。
三、控制器控制器是风力发电机的重要部件,它负责调节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控制器通常包括风速测量装置、转速控制装置和电压控制装置等。
风速测量装置可以实时监测风速的变化,根据风速的大小调整叶片的角度,以保证风轮的转速在合适范围内。
转速控制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发电机的转速,以适应不同的风速条件。
电压控制装置可以监测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确保电能的质量。
四、塔架塔架是支撑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它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塔架的高度可以根据风能资源的分布和地理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塔架越高,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风能,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同时,塔架还需要考虑抗风性能,以确保风力发电机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总结:风力发电机的构造包括风轮、发电机、控制器和塔架等关键部件。
风轮负责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控制器调节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塔架支撑整个设备。
这些部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风力发电的转化过程。
风力发电机的构造设计需要考虑叶片的形状和材料、发电机的类型和转速控制、以及塔架的高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1.风能捕捉: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是风轮或风叶,它们负责捕捉风能。
当风流通过风轮或风叶时,由于气流的动能和静压力的作用,会导致旋转力矩的产生。
2.动力传输:风能转化为旋转动能后,需要通过轴承和传动系统传输给发电机。
通常情况下,风轮转子和发电机的转子是相互连接的,通过传动系统将转动动能传递给发电机转子。
3.电能转化:传动系统将机械能转化为发电机的转动,进而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的转子通过旋转感应电流,再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压,最终输出电能。
1.风轮: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用于捕捉风能并转化为机械能。
通常采用多片叶片将风流导向转子,并利用气流的动能产生旋转力矩。
风轮的叶片材料通常采用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以提高其耐久性和轻量化。
2.发电机:发电机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常采用异步发电机或同步发电机来生成电能。
发电机的转子和风轮的转子相互连接,通过传动系统将旋转动能传递给发电机转子,产生电能输出。
3.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用于将风轮的旋转动能传递给发电机的转子。
传动系统通常由齿轮箱、轴承等组成。
齿轮箱用于调节风轮旋转速度,使其适应发电机的工作条件。
轴承则用于支撑风轮和发电机的转子。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监测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并控制风轮的转速和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使风力发电机组根据实际的风速和电网需求进行工作调节。
总结起来,风力发电机组通过捕捉风能、运用传动系统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并最终通过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部件包括风轮、发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通过这些部件的协调工作,可以将风能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风力机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风力机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风力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风轮:风轮是风力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接受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风轮通常由多个叶片组成,这些叶片通过设计和制造来最大限度地捕获风能。
2. 机舱:机舱是风力机的主体部分,它容纳了风轮、发电机、变速器等重要部件。
机舱还可以提供对风轮和其他部件的保护,以防止外部环境的影响。
3. 塔架:塔架是支撑风轮和机舱的结构,它将风力机举升到适当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接受风能。
塔架的高度通常根据风资源的情况和安装地点的要求来确定。
4. 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位于机舱内部。
发电机的类型和规格根据风力机的设计和应用需求来选择。
5. 变速器:变速器用于调整风轮的转速,使其与发电机的转速相匹配。
它可以将高速旋转的风轮转速降低到适合发电机运行的范围。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风力机的运行状态,包括风速、风向、风轮转速、发电机输出等参数。
它还可以实现对风力机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这些部分协同工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力发电系统。
通过风轮接受风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输出到电网或其他用途。
风力机的设计和运行旨在实现高效、可靠和可持续的风能利用。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风轮: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它由叶片、轮毂和轴组成。
风轮的作用是捕捉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2. 机舱:机舱内装有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设备,如发电机、变速器、控制器等。
机舱通常安装在塔顶,通过塔筒与地面相连。
3. 塔筒:塔筒是支撑机舱和风轮的结构,它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风轮和机舱的重量以及风载荷。
4. 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通常采用异步发电机或同步发电机。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轮的转速和风速有关。
5. 变速器:变速器的作用是将风轮的低速旋转转化为高速旋转,以适应发电机的转速要求。
变速器通常采用齿轮箱或液力耦合器。
6. 控制器:控制器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中心,它负责监测风速、风向、风轮转速、发电机输出功率等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调节和控制。
7. 基础:基础是支撑塔筒和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它通常由混凝土制成,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8. 电缆:电缆用于将发电机的输出电能传输到地面的变压器或配电柜。
以上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部分,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风力发电机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结构和功能基本相似。
风力发电机组构造及工作原理

风力发电机组构造及工作原理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在现代可再生能源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力发电机的构造以及其工作原理。
一、构造风力发电机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1. 风轮/叶片: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通常由三个或更多的叶片组成。
这些叶片通过捕捉到的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2. 主轴和发电机:主轴将风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发电机的旋转运动。
发电机通过旋转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塔架:塔架是支撑风力发电机的结构,通常由钢铁或混凝土建造而成。
塔架的高度取决于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布置。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调节风力发电机的运行。
它可以根据风速和电网需求来调整发电机的负载和转速。
二、工作原理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捕捉风能:当风吹过风轮时,风轮的叶片会受到风力的作用而旋转。
风轮的设计使得风能尽可能地转化为机械能。
2. 传输机械能:通过主轴,机械能从风轮传输到发电机。
主轴的旋转使发电机内部的线圈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流。
3. 转化为电能:感应电流通过电路传输到变流器或逆变器,进一步将其转换为适合电网输入的交流电能。
4. 电网连接:通过输电线路,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连接到电网中,为用户供电。
控制系统负责监测电网的需求,并调整发电机的负载和转速。
三、优势和挑战风力发电机有许多优势,包括:1. 可再生能源: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与化石燃料相比无排放,对环境友好。
2. 多样化的规模:风力发电机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大规模或小规模的布置,适用于不同地理区域和用途。
然而,风力发电机也面临一些挑战:1. 依赖风能:风力发电机需要稳定的风能才能运行,因此在风量不稳定的地区可能发电效率较低。
2. 空间需求:风力发电机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布置,这在有限的城市环境中可能存在限制。
结论风力发电机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装置,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原理。
风力发电机结构介绍

风力发电机结构介绍风力发电机组是由风轮、传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发电机、控制与安全系统、机舱、塔架和基础等组成。
该机组通过风力推动叶轮旋转,再通过传动系统增速来达到发电机的转速后来驱动发电机发电,有效的将风能转化成电能。
风力发电机组结构示意图如下。
1、叶片2、变浆轴承3、主轴4、机舱吊5、齿轮箱6、高速轴制动器7、发电机8、轴流风机9、机座10、滑环11、偏航轴承12、偏航驱动13、轮毂系统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简述如下(1)叶片叶片是吸收风能的单元,用于将空气的动能转换为叶轮转动的机械能。
叶轮的转动是风作用在叶片上产生的升力导致。
由叶片、轮毂、变桨系统组成。
每个叶片有一套独立的变桨机构,主动对叶片进行调节。
叶片配备雷电保护系统。
风机维护时,叶轮可通过锁定销进行锁定。
(2)变浆系统变浆系统通过改变叶片的桨距角,使叶片在不同风速时处于最佳的吸收风能的状态,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使叶片顺桨刹车。
(3)齿轮箱齿轮箱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
(4)发电机发电机是将叶轮转动的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的部件。
明阳1.5s/se机组采用是带滑环三相双馈异步发电机。
转子与变频器连接,可向转子回路提供可调频率的电压,输出转速可以在同步转速±30%范围内调节。
(5)偏航系统偏航系统采用主动对风齿轮驱动形式,与控制系统相配合,使叶轮始终处于迎风状态,充分利用风能,提高发电效率。
同时提供必要的锁紧力矩,以保障机组安全运行。
(6)轮毂系统轮毂的作用是将叶片固定在一起,并且承受叶片上传递的各种载荷,然后传递到发电机转动轴上。
轮毂结构是3个放射形喇叭口拟合在一起的。
(7)底座总成底座总成主要有底座、下平台总成、内平台总成、机舱梯子等组成。
通过偏航轴承与塔架相连,并通过偏航系统带动机舱总成、发电机总成、变浆系统总成。
MY1.5s/se型风电机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机组:机组额定功率:1500kw机组起动风速:3m/s机组停机风速: 25m/s机组额定风速: 10.8/11.3 m/s(2)叶轮:叶轮直径:82.6m叶轮扫掠面积:5316m2叶轮速度:17.4rpm叶轮倾角: 5o叶片长度:40.25m叶片材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3)齿轮箱:齿轮箱额定功率:1663kw齿轮箱转速比:100.48(4)发电机:发电机额定功率:1550kw发电机额定电压:690v发电机额定电流:1120A发电机额定频率:50Hz发电机转速:1750rpm发电机冷却方式:空-空冷却发电机绝缘等级:H级主刹车系统:变浆制动二级刹车系统:圆盘制动器(5)塔架:塔架型式:直立三段锥形塔架塔架高度:61830mm塔架底部直径:4200mm塔架重量:107t(6)偏航系统型式:主动对风齿轮圆盘星形驱动(7)控制器型式:PLC TwinCAT。
风力发电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风能发电的原理

风力发电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_风能发电的原理风力发电机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发电机种类,但是大多数的人不清楚风力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力发电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风力发电机结构机舱:机舱包容着风力发电机的关键设备,包括齿轮箱、发电机。
维护人员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塔进入机舱。
机舱左端是风力发电机转子,即转子叶片及轴。
转子叶片:捉获风,并将风力传送到转子轴心。
现代600千瓦风力发电机上,每个转子叶片的测量长度大约为20米,而且被设计得很象飞机的机翼。
轴心:转子轴心附着在风力发电机的低速轴上。
低速轴:风力发电机的低速轴将转子轴心与齿轮箱连接在一起。
在现代600千瓦风力发电机上,转子转速相当慢,大约为19至30转每分钟。
轴中有用于液压系统的导管,来激发空气动力闸的运行。
齿轮箱:齿轮箱左边是低速轴,它可以将高速轴的转速提高至低速轴的50倍。
高速轴及其机械闸:高速轴以1500转每分钟运转,并驱动发电机。
它装备有紧急机械闸,用于空气动力闸失效时,或风力发电机被维修时。
发电机:通常被称为感应电机或异步发电机。
在现代风力发电机上,最大电力输出通常为500至1500千瓦。
偏航装置:借助电动机转动机舱,以使转子正对着风。
偏航装置由电子控制器操作,电子控制器可以通过风向标来感觉风向。
通常,在风改变其方向时,风力发电机一次只会偏转几度。
电子控制器:包含一台不断监控风力发电机状态的计算机,并控制偏航装置。
为防止任何故障(即齿轮箱或发电机的过热),该控制器可以自动停止风力发电机的转动,并通过电话调制解调器来呼叫风力发电机操作员。
液压系统:用于重置风力发电机的空气动力闸。
冷却元件:包含一个风扇,用于冷却发电机。
此外,它包含一个油冷却元件,用于冷却齿轮箱内的油。
一些风力发电机具有水冷发电机。
塔:风力发电机塔载有机舱及转子。
通常高的塔具有优势,因为离地面越高,风速越大。
现代600千瓦风汽轮机的塔高为40至60米。
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结构

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结构
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结构主要由风轮、发电机、机舱、塔架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风轮:包括叶片、轮毂和加固件等,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作用是将风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
当风吹动叶片时,叶片会带动轮毂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发电机:发电机是风力发电机组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风轮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固定不动,而转子则随着风轮的旋转而旋转。
机舱:机舱是安装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部位之一,通常由钢板制成封闭的箱形结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齿轮箱、刹车系统、偏航系统等关键部件。
机舱的作用是保护内部设备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塔架:塔架是支撑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部分,通常由钢管或角钢制成,其高度和直径根据机组的功率和风速等条件而定。
塔架的作用是支撑风轮和机舱,并将它们固定在适当的高度上,以便捕获更多的风能。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大脑”,负责监测和控制机组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可以实时监测风速、风向、发电机转速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调整机组的运行状态,确保机组的稳定运行和最
大发电量的输出。
除了上述主要部分外,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变速箱、主轴承、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刹车系统等辅助部分,这些部分共同协作,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发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发电机的组成部件及其功用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机电设备。
风力发电机通常由风轮、对风装置、调速装置、传动装置、发电机、塔架、停车机构等组成。
下面将以水平轴升力型风力发电机为主介绍它的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工作情况。
图3-3-4和3-3-5是小型和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3-4 小型风力发电机示意图1—风轮2—发电机3—回转体4—调速机构5—调向机构6—手刹车机构7—塔架8—蓄电池9—控制/逆变器图3-3-5 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示意图1—风轮;2—变速箱;3—发电机;4—机舱;5—塔架。
1 风轮风轮是风力机最重要的部件,它是风力机区别于其它动力机的主要标志。
其作用是捕捉和吸收风能,并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由风轮轴将能量送给传动装置。
风轮一般由叶片(也称桨叶)、叶柄、轮毂及风轮轴等组成(见图3-3-6)。
叶片横截面形状基本类型有3种(见图第二节的图3-2-3):平板型、弧板型和流线型。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横截面的形状,接近于流线型;而风力提水机的叶片多采用弧板型,也有采用平板型的。
图3-3-7所示为风力发电机叶片(横截面)的几种结构。
图3-3-6 风轮1.叶片2.叶柄3.轮毂4.风轮轴图3-3-7 叶片结构(a)、(b)—木制叶版剖面; (c)、(d)—钢纵梁玻璃纤维蒙片剖面;(e) —铝合金等弦长挤压成型叶片;(f)—玻璃钢叶片。
木制叶片(图中的a与b)常用于微、小型风力发电机上;而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常从图中的(c)→(f)选用。
用铝合金挤压成型的叶片(图中之e),基于容易制造角度考虑,从叶根到叶尖一般是制成等弦长的。
叶片的材质在不断的改进中。
1 机头座与回转体风力发电机塔架上端的部件——风轮、传动装置、对风装置、调速装置、发电机等组成了机头,机头与塔架的联结部件是机头座与回转体(参阅后面的图3-3-24)。
(1)机头座它用来支撑塔架上方的所有装置及附属部件,它牢固如否将直接关系到风力机的安危与寿命。
微、小型风力机由于塔架上方的设备重量轻,一般由底板再焊以加强肋构成;中、大型风力机的机头座要复杂一些,它通常由以纵梁、横梁为主,再辅以台板、腹板、肋板等焊接而成。
焊接质量要高,台板面要刨平,安装孔的位置要精确。
(2)回转体(转盘)回转体是塔架与机头座的连接部件,通常由固定套、回转圈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轴承组成。
固定套销定在塔架上部,而回转圈则与机头座相连,通过它们之间轴承和对风装置,在风向变化时,机头便能水平的回转,使风轮迎风工作。
大、中型风力机的回转体常借用塔式吊车上的回转机构;小型风力机的回转体通常中在上、下各设一个轴承,均可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也可以上面用向心球轴承以承受径向载荷,下面用推力轴承来承受机头的全部重量;微型风力机的回转体不宜采用滚动轴承,而用青铜加工的轴套,以防对风向(瞬时变化)过敏,导致风轮的频繁回转。
2 对风装置自然界的风,方向和速度经常变化,为了使风力机能有效地捕捉风能,就应设置对风装置以跟踪风向的变化,保证风轮基本上始终处于迎风状况。
风力机的对风装置常用的有:尾舵(尾翼)、舵轮、电动机构和自动对风四种。
(1)尾舵尾舵也称尾翼,是常见的一种对风装置,微、小型风力发电机普遍应用它。
尾舵有3种基本形式如图3-3-8所示,(a)是老式的,(b)是改进的,(c)为新式的,它的翼展与弦长的比为2~5,对风向变化反应敏感,跟踪性好。
图3-3-8 尾舵形式尾舵常处于风轮后面的尾流区里,为了避开尾流的影响,可将尾舵翘起安装,高出风轮(见图3-3-9之a)。
有人研制的10kW左右的风力发电机,将尾舵改进成如力图3-3-9之b所示的型式,既减少了尾舵面积,又使调向平稳。
图3-3-9 尾舵的进一步改进尾舵到风轮的距离一般取为风轮直径的0.8~1.0值。
尾舵的面积,在高速风力发电机中,可取为风轮旋转面积的4%左右;而在低速风力发电机中,可取为10%左右的风轮旋转面积。
(1)舵轮在风轮后面、机舱两侧装有两个平行的多叶片式小风轮,称舵轮(也称侧风轮)(见图3-3-10),其旋转面与风轮扫掠面相垂直。
舵轮的轴带动由圆锥齿轮和圆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图示的中间齿轮与装在塔架顶端的回转体上的从动大圆柱齿轮啮合。
正常工作时,风力机的风轮对准风向,舵轮旋转平面与风向平行,它不转动。
当风向变化时,舵转与风向成某一角度,在风力作用下舵轮开始旋转,通过传动系统,使风力机的风轮再对准风向,舵轮旋转平面又恢复到与风向平行的位置,便停止转动。
图3-3-10 舵轮对风装置舵轮对风装置比尾舵工作得平稳,多用于中型风力发电机上。
其传动装置也可以设计成蜗轮蜗杆式的。
(1)电动对风装置电动对风装置常被大型和中型风力发电机采用。
图3-3-11是国产FD16.2-55型风力发电机组对风装置示意图。
该装置的风向感受信号来自于装在机舱上面的风向标。
在风向标的垂直轴上有一个凸轮,轴的下端有浸没在油缸中的阻尼板(板上钻有很多小孔),用以吸收风向听脉动。
当风向偏离风轮轴线±15°时,风向标带动其垂直轴上的凸轮转动,使左侧或右侧的限位开头接通,经过30秒(可任意调时)延时后,交流接触器闭合,起动对风伺服电动机左转或右转,并接通相应的批示灯。
伺服电动机经过减速器带动回转体上的转盘转动,使风轮重新迎风后,限位开关断开,电动机停转,指示灯熄灭。
两只交流接触器互为闭锁,从而保证动作时只能闭合一只,而不会同时接通造成短路。
图3-3-11 电动对风装置(1)自动对风风轮按吹向风力发电机的风先到机舱还是先到风轮,风力机可分为上风向(式)和下风向(式)的(见图3-3-5)。
相应的风轮配置称为前置式的和后置式的。
对于下风向(式)的风力机,可将风轮设计成如力图3-3-12的型式,利用风作用在风轮上的阻力的方法,使风轮自动对准风向,成为自动对风风轮。
但当风向变换频繁时,易使风轮摇摆不定,为此应加阻尼装置,即在回转体外缘对称设置2~3对橡胶或尼龙摩擦块,摩擦块支座固定在塔架上,压块对回转盘的摩擦力的大小用可调节弹簧来调节。
这种对风装置图3-3-12 自动对风风轮多用于中、大型风力发电机上。
2 调速装置自然界的风速经常变化,风轮的转速随风速的增大而变快。
风轮转速的变快,将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频率、功率增加;当风轮的转速超过设计允许值时,有可能导致机组的毁坏或寿命的减少。
为使风轮能稳定一定转速内工作,风力发电机上设有调速装置。
调速装置是在风速大于设计额定风速时才起作用,因此,又被称为限速装置。
当风速增至停机风速时,调速装置能使风轮顺桨停机(风向与风轮旋转平面平行)。
国内外研制了许多风力机的调速装置,归纳起来,就其调速原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减少风轮迎风面积;改变叶片翼型攻角值和利用空气在风轮圆周切线方向的阻力限制风轮转速。
(1)减少风轮迎风面积靠升力旋转的风轮,正常工作时,风轮旋转平面与风向垂直,其迎风面积为叶片回转时所扫掠的圆形面积A(图3-3-13和3-3-14之a位置)。
当风速变大超过额定风速(风力机输出额定功率时的风速)时,为了不让风轮超速旋转,可减少风轮的迎风面积,使其由圆形变为椭圆形,或缩小圆形的直径,下面列举4种方法。
图3-3-12 自动对风风轮图3-3-13 侧翼装置调速原理示意图1—未调速位置;2—调速位置;3—顺浆位置。
图3-3-14 偏心装置调速原理示意图1—未调速位置;2—调速位置;3—顺浆位置。
1)侧翼装置(图3-3-13)。
在风轮后面向一侧伸出一支侧翼,翼柄平行地面和风轮旋转面;另一侧配有弹簧。
当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风施加在侧翼压力对回转轴的力矩,大于弹簧拉力对回转轴的力矩,风轮开始偏移,由(a)位置到(b)位置,若偏转角度为θ,则(b)的位置风轮的迎风面积则变成了(椭圆形),迎风面积减少了,尽管风速增大了,而风轮的转速并没增加。
风速再增大,风轮可能偏转到(c)的位置,迎风面积就更小了。
当风速逐渐减少时,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风轮又恢复到(b)→(a)的位置。
2)偏心装置(图3-3-14)风轮轴线与机头座回转体的转向轴的轴线有一定的偏心距,另一侧亦设弹簧。
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后,风作用在风轮上的正面压力的合力对转向轴的力矩克服弹簧的拉力,风轮偏转到(b)的位置(迎风面积呈椭圆形)的位置;风再大,到(c)的位置。
风速减小时,又依次恢复到(b)→(a)的位置。
此图所示是风轮向侧向偏转的,按同一原理,亦可设计成向上偏转式的。
如图3-3-15所示。
图3-3-15 仰头调速(a)风力发电机在额定风速下运转;(b)超额定风速仰头调速1)尾翼升降装置(图3-3-16)。
上述两种调速装置都用了弹簧,但是弹簧暴露于大气中很容易锈蚀,可用配重或能产生回位力矩的尾舵来代替弹簧。
利用尾翼升降进行调节的基本结构是将尾翼与机头的连接转轴向后倾斜一个角度。
当风轮位置(a)→(b)→(c)时,尾舵绕其转轴向轮靠拢,它的相对高度发生了变化,从B向看,对应为(aˊ)→(bˊ)→(cˊ)。
尾舵重心提高了,产生了回位力矩,当风速变小时,它依次回位(cˊ)→(bˊ)→(aˊ)。
尾舵如此安装,就相当于一个重心能上下变动的配重,用它们位置高度的变化,代替弹簧拉力的作用。
图3-3-16 尾翼升降调节原理示意图1)缩小风轮圆形迎风面积。
图3-3-17所示为叶片用铰链安装在风轮轴上,并借助弹簧的压力保持其设计位置。
当风速超过额定值时,作用在叶片上风的正面力加大,克服弹簧作用力,叶片由实线位置变到虚线位置,风轮扫掠面积缩小了,转速不再增加;当风速变小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叶片由虚线位置恢复到实线位置。
利用减少风轮迎风面积的调速方法,多用于15kW以下的微型、小型及中型风力机上。
(1)改变叶片翼型攻角值前已述及,叶片升力与翼型攻角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改变翼型攻角的基本方法是:当风速达到一定量值后,设法使叶片能绕叶片长度方向的转动轴回转某一角度,改变了攻角α值;当然同时也改变了叶片安装角β值。
风速再变大,而叶片升力却不再增加;甚至随叶片阻力的增大,可使风轮转速降低。
利用改变叶片翼型攻角值的调速方法,常被称作变桨距调速法。
不同风轮上的叶片有两种安装型式:一种叶片安装后可绕其长度方向的转动轴转动,这种风轮称为变桨距风轮;另一种叶片与轮毂的连接是固定的,叶片不能绕叶柄方向的轴转动,这种风轮称为定桨距风轮。
下面介绍利用改变叶片攻角值进行调速的3种方法。
1)配重(飞球)与弹簧配合装置(图3-3-18)。
当风轮转速达到额定值时,风速再增大,风轮转速再加快,配重(飞球)的离心力将克服套管(未绘了出)中弹簧的作用力,向外移动,这时曲柄将拉动叶片轴(柄)转动,改变叶片横截面的弦与吹来的风之间的夹角(攻角),升力系数随之减少,升力不再增大,风轮的转速也就不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