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鉴别方法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总结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总结有机化学鉴别方法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和化学分析手段,对有机化合物进行鉴别和分析。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质鉴别、燃烧反应鉴别、溶解性鉴别、酸碱性鉴别、还原性和氧化性鉴别、结构确认和谱学分析等。
以下是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详细总结。
一、物理性质鉴别物理性质鉴别是通过观察和检测有机化合物的外观、物理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折光率等性质,推测和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的颜色、形状、结晶形态等外观性质,可以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可以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密度和折光率,可以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二、燃烧反应鉴别燃烧反应鉴别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进行燃烧反应,观察和检测燃烧反应的现象和产物,从而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现象,如燃烧时是否有火焰、燃烧是否发生爆炸等,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的饱和度和含氧量;通过检测燃烧产生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碳等,可以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三、溶解性鉴别溶解性鉴别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观察和检测溶解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极性官能团;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的极性和溶液的稳定性。
四、酸碱性鉴别酸碱性鉴别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与酸或碱进行酸碱反应,观察和检测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与酸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和沉淀,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酸性官能团;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与碱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碱性官能团。
五、还原性和氧化性鉴别还原性和氧化性鉴别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观察和检测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各类鉴别归纳

各类鉴别归纳1、可利用环丙烷在常温下即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来区分环丙烷(及其衍生物)与烷烃 (其它环烷烃)。
2、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稀烃和环丙烷。
3、烯烃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溶液由棕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可检验烯烃的存在。
4、烯烃与稀、冷高锰酸钾溶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顺式邻二醇,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MnO2褐色沉淀,可以用来定性检验烯烃的存在。
5、可利用炔烃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银化物沉淀或烯烃与氯化亚铜的氨溶生成棕红色的亚铜化合物沉淀来鉴别一个烃类化合物是否是末端炔烃。
6、卤代烃与硝酸银的醇溶液作用,会生成卤化银沉淀(AgCl白色 AgBr淡黄色 AgI黄色);氯代烷、溴代烷与KI/丙酮作用,生成KCl不溶于丙酮呈白色沉淀析出,鉴别伯氯、溴代烃;产生沉淀的快慢:烯丙基卤代烃、苄卤代烃 > 叔卤代烃 > 仲卤代烃 > 伯卤代烃 > CH3X ;7、卢卡斯试剂(ZnCl2+HCl)与叔醇在室温下立即反应,与仲醇在几分钟内反应,与伯醇加热才能反应,对于烯丙醇和苄醇,也有很高活性,鉴别不同种类的醇。
8、酚和三氯化铁溶液能形成蓝色络合物,烯醇类与三氯化铁溶液能形成红褐色或紫红色络合物;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
9、2,4-二硝基苯肼与醛反应立即显橙红色,酮则显色比醛稍慢,颜色略淡,鉴别醛和酮。
10、碘的碱溶液与α甲基氢全部被卤素取代的醛(酮)反应生成亮黄色沉淀碘仿,具有特殊气味11、土伦试剂(银氨离子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反应生成银附着在反应器皿上形成银镜费林试剂(铜络离子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12、胺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芳香胺不能13、用磺酰化反应(对甲苯磺酰氯)来鉴别伯、仲、叔胺,(兴斯堡实验)P306与伯胺反应后的产物溶于NaOH与仲胺反应后的产物不溶于NaOH与叔胺不发生反应14、芳胺与溴反应生成2,4,6 - 三溴苯胺白色沉淀吓得苯宝宝立刻氯甲基化了......→++℃60l n 2C Z HCl HCHO OH 2+。
化学检验工常见有机物分析方法

化学检验工常见有机物分析方法有机物的分析是化学检验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有机物的分析,可以确定其组成、结构和特性,从而加深对样品的认识和了解。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物分析方法。
一、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质谱仪对有机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有机物分子通过离子化技术转化为带电粒子,然后通过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功能,根据粒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确定有机物的分子量及分子结构。
质谱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中,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和分析复杂的有机物混合物。
二、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有机物在红外区吸收和散射的特征光谱,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和官能团的存在与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有机物分子振动、转动和变形等过程对红外辐射的吸收,通过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判断有机物中的官能团类型和官能团的位置。
红外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学和化学检验等领域。
三、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有机物核自旋磁矩与外加磁场的相互作用,获取关于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和环境信息的方法。
通过核磁共振仪对核磁共振谱图的分析,可以获得有机物分子的亲核原子环境和键合关系等信息。
核磁共振法在有机物分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可用于有机物的鉴定、定量分析和结构表征等工作。
四、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将有机物样品蒸发成气态后在某种固定相或液态相的填充柱中进行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通过样品分子在填充柱中的分配和传递过程,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和含量。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物分析和定量分析中。
五、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将有机物样品在液态载流相中进行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通过样品分子在液相柱中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常见的液相色谱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和氛围色谱法等。
液相色谱法在有机物分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可以分离和纯化复杂的有机物样品。
综上所述,化学检验工的常见有机物分析方法包括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有机物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有机物一、双键和三键化合物的检验1.取样,滴加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说明含有双键或三键。
2.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沉淀,说明含有卤素原子。
二、羟基和羧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石蕊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羧基。
2.取样,滴加酚酞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羟基。
三、醛基的检验1.方法一:取样,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产生光亮的银镜,说明含有醛基。
2.方法二:取样,滴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醛基。
四、酮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酮基。
五、胺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呈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
六、糖类化合物的检验1.取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滴加碘液,若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若不变色,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取样,滴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还原性糖。
七、苯环及其衍生物的检验1.取样,滴加溴水,若溶液颜色褪去,说明含有苯环。
2.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硝基。
八、醇和醚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醇基。
2.取样,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说明含有醚基。
九、酸的检验1.取样,滴加石蕊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酸性官能团。
十、酮和酯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酮或酯基。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有机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并观察反应现象。
希望这些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机化学性质比较和鉴别专项总结

有机化学性质比较和鉴别专项总结:一、性质鉴别1、烷、烯、炔:常用溴水、高锰酸钾、炔与硝酸银溶液(白色)、炔与氯化亚铜(红色)、环丙烷与溴2、卤代烃烯卤(芳卤)、烯丙基卤(苄卤)、叔卤、仲卤、伯卤与硝酸银作用快慢3、芳香烃:侧链苄位有C-H用高锰酸钾,无C-H不褪色苯胺、苯酚与溴水都是白色沉淀4、醇:Lucas试剂:伯仲叔醇,不使用钠(鉴别有危险性,对醇是可以平稳释放氢气,对其它不明试剂是很危险的)。
乙醇与次碘酸钠产生亮黄色沉淀(跟醛酮性质相关)5、酚:三氯化铁溶液变蓝或接近的深色如紫色、墨绿等(其它烯醇式含量高的醛酮特别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丙酮等类似物也有类似现象)溴水白色沉淀高锰酸钾褪色6、醛酮:醛与银氨溶液(土伦试剂)、氢氧化铜-酒石酸钠钾溶液(斐林试剂)、冷稀高锰酸钾醛酮都与对硝基苯肼加热产生亮黄色沉淀醛与低位阻醛酮以及七元环以下环酮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产生白色沉淀带甲基醛(乙醛)、甲基酮都与次碘酸钠有亮黄色沉淀。
7、酸:甲酸含有醛基,利用还原性可鉴别。
酸与碳酸氢钠产生气泡。
指示剂变色也可与其他物质区别。
8、胺:兴斯堡试验用酸碱指示剂可区别于其它类型物质。
二、性质比较1、卤代烃亲电取代活性烯卤(芳卤)、烯丙基卤(苄卤)、叔卤、仲卤、伯卤,要考虑位阻影响。
芳卤中卤素只能发生亲核取代:取代活性受环上取代基影响,吸电子取代基有利。
比如下述物质与醇钠或氢氧化钠反应活性:2、酚的酸性:3、羧酸的酸性:甲酸˃乙酸》苯甲酸三氯乙酸》二氯乙酸》氯乙酸》乙酸氟乙酸》氯乙酸》溴乙酸硝基苯甲酸》氯代苯甲酸》甲基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乙酰丙酮》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酯》丙酮》乙酸乙酯(烯醇式含量也有相同趋势)4、芳香族亲电取代:第一类定位基取代物》无取代物》卤代物》第二类取代物如甲苯》苯》氯苯》硝基苯5、酯的水解活性:氯乙酸酯》乙酸酯》苯甲酸酯6、醛酮亲核加成活性:甲醛》乙醛》苯甲醛》氯代苯甲醛乙醛》丙酮》苯乙酮》氯代苯乙酮7、胺的碱性:三甲胺》二甲胺》甲胺》氨》苯胺四氢吡咯近似二乙胺》吡啶》吡咯三、物质分离:注意分离与鉴别有本质区别:分离要拿出需要的纯物质。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有机化学鉴别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有机化学鉴别啊,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我一开始完全是瞎摸索,就像在黑暗里找东西一样。
就说鉴别醛和酮吧,我试过用托伦试剂这个方法。
托伦试剂和醛反应呢,会有银镜生成,就像在容器壁上长出了银色的镜子,超级神奇。
我一开始做的时候,溶液的浓度没配好,醛的浓度太低了,结果等了半天都没看到明显的银镜。
我就很纳闷,怎么回事儿呢?后来才恍然大悟,重新配置合适的浓度再一试,效果就很明显了。
所以这就告诉我,在做有机化学鉴别实验的时候,试剂的浓度等条件真的很重要。
还有鉴别不同的醇,像鉴别伯醇、仲醇、叔醇,可以用卢卡斯试剂。
这个反应快慢就很有讲究。
我记得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没有注意温度的影响。
本来反应是有快有慢的,在常温下伯醇反应最慢,叔醇反应最快。
但是我做的时候,实验室有点冷,就干扰了反应的结果,差点就得出错误的结论。
后来我才意识到要严格控制外部条件。
卢卡斯试剂加到不同的醇里,反应时产生的现象像是慢慢升起一片片云朵,就是形成了两层,伯醇是最慢出现这种现象的。
再说鉴别烯烃和烷烃吧,可以用溴水。
烯烃能使溴水褪色,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这个实验很直观,但有时候我会忽略一些干扰因素。
比如说样品如果有一些杂质的话,也可能影响结果,所以在做之前一定要确保样品的纯度,不然就会干扰鉴别结果。
有机化学鉴别呢,还得多多学习各种官能团的特性,就像是了解一群人的各自特点一样,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性,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
我还试过鉴别含有羧基的有机物和其他有机物的区别,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但要注意量的问题,有时候产生的气体量少,如果观察不仔细就容易错过这个现象。
不过有时候拿到一个样品鉴别时,可能有好几种有机物混在一起,这时候就复杂多了。
得一种一种排除,就好比在一群陌生人里找出特定的几个人,要先分开,再一个个识别。
我也在不断学习新的方法,感觉每一次尝试,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对这门学科新的探索。
有机物化学鉴定的一般方法

有机物化学鉴定的一般方法(一)蛋白质、多肽、氨基酸(1)加热或矿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于试管中,加热至沸或加5%盐酸,如发生混浊或有沉淀示含有水溶性蛋白质。
(2)缩二脲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10%氧化钠溶液2滴,充分摇匀,逐渐加入硫酸铜试液,随加摇匀,注意观察,如呈现紫色或紫红色示可能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
凡蛋白质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CONH-)者均有此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生成仙络合物,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反应,二肽呈蓝色,三肽呈紫色,加肽以上呈红色,肽键越多颜色越红。
(3)茚三酮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茚三酮试液2-3滴,加热煮沸4-5分钟,待其冷却,呈现红色棕色或蓝紫色(蛋白质、胨类、肽类及氨基酸)。
α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作物作用,氨其酸氧化成醛、氨和二氧化碳,而茚三酮被还原成仲醇,与所后成的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生成有蓝紫色的化合物。
【注】①茚三酮试剂主要是多肽和氨基酸的显色剂,反应在1小时内稳定。
试剂溶液pH值以5-7为宜,必要时可加吡啶数滴或醋酸钠调整。
②此反应非常灵敏,但有个别氨基酸不能呈紫色,而呈黄色,如脯氨酸。
(4)氨基酸薄层层析检出反应:①吸附剂:硅胶G。
②展开剂:(1)正丁醇:水(1:1)(2)正丁醇:醋酸:水(4:1:5)③显色剂:0.5%茚三酮丙酮溶液,喷雾后于1100烘箱放置5分钟,显蓝紫允或紫色。
2.皂甙(1)泡沫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2ml于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3分钟,即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维持10分钟以上),且泡沫量不少于液体体积的1/3。
【注】常用的增溶剂吐温、司盘,振摇时均能产生持久性泡沫,要注意区别。
(2)溶血试验:取试管4支,分别加入滤液0.25、0.5、0.75 ml,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25、2.0、1.75、1.5 ml,使每一个试管中的溶液都成为2.5ml, 再将各试管加入2%的血细胞悬液2.5ml,振摇均匀后,同置于370水浴或25-270的室温中注意观察溶血情况,一般观察3小时即可,或先滴红细胞于显微镜下,然后滴加检液看血细胞是否消失。
有机化学中的表征与鉴定方法

有机化学中的表征与鉴定方法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的化学物质的一门学科,关于有机物质的表征与鉴定方法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化学表征与鉴定方法。
一、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能够鉴别化合物分子质量和结构的方法,对于分析有机物质的结构非常重要。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化合物分子进行电子轰击或化学离解,得到化合物的质谱图谱。
质谱图上的峰值可以提供关于分子离子的质荷比、相对丰度和碎片离子等信息,从而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判断其结构和碳骨架。
二、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有机物质在不同波长红外光照射下的吸收情况来表征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团的方法。
有机物质中的化学键、取代基和官能团在不同波长的红外光照射下会发生吸收,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提供关于有机物质结构及含有的官能团的信息,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可以确定有机物质的结构。
三、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简称NMR)是一种能够通过测量核磁共振信号来表征有机物质结构的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能够提供有机物中H、C 等原子核的化学位移、耦合常数和积分峰面积等信息,从而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和立体构型。
四、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方法,并通过检测组分在色谱柱上通过的时间来表征有机物质的方法。
有机物质在气相色谱柱中会根据其在柱上的亲和性差异而发生分离,通过检测各组分在固定时间内通过的峰面积或峰高,可以确定有机物质的组成和相对含量。
五、元素分析法元素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有机物中各元素的含量来表征有机物质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通过燃烧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并测定生成的气体或溶液中的元素含量,可以确定有机物质中碳、氢、氧等元素的相对含量,从而进一步确定其分子式和结构。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中的表征与鉴定方法涵盖了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气相色谱法和元素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帮助化学家确定有机物质的分子式、结构、官能团及其相对含量,为有机化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
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
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
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
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
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二.例题解析
例1.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炔、2-丁炔。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中,丁烷为饱和烃,1-丁炔和2-丁炔为不饱和烃,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1-丁炔具有炔氢而2-丁炔没有,可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鉴别。
因此,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例2.用化学方法鉴别氯苄、1-氯丙烷和2-氯丙烷。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都是卤代烃,是同一类化合物,都能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但由于三种化合物的结构不同,分别为苄基、二级、一级卤代烃,它们在反应中的活性不同,因此,可根据其反应速度进行鉴别。
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例3.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异丙醇、苯酚
分析: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的试剂将醛酮与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与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区别酚与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
鉴别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7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2,4-二硝基苯肼试剂,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无沉淀生成的是醇与酚。
(2)将4种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托伦试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醛,即苯甲醛和丙醛,无银镜生成的是2-戊酮和3 -戊酮。
(3)将2种醛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斐林试剂(酒石酸钾钠、硫酸酮、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丙醛,无沉淀生成的是苯甲醛。
(4)将2种酮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
(5)将3种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别放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出现兰紫色的为苯酚,无兰紫色的是醇。
(6)将2种醇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异丙醇,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醇。
/1.化学分析
(1)烃类
①烷烃、环烷烃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酸、石油醚,因很稳定且不和常用试剂反应,故常留待最后鉴别。
不与KMnO4反应,而与烯烃区别。
③烯烃使Br2/CCl4(红棕色)褪色;使KMnO4/OH-(紫色)变成MnO2棕色沉淀;在酸中变成无色Mn2+。
④共轭双烯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结晶固体。
⑤炔烃(-C≡C-)使Br2/CCl4(红棕色)褪色;使KMnO4/OH-(紫色)产生MnO2↓棕色沉淀,与烯烃相似。
⑥芳烃与CHCl3+无水AlCl3作用起付氏反应,烷基苯呈橙色至红色,萘呈蓝色,菲呈紫色,蒽呈绿色,与烷烃环烷烃区别;用冷的发烟硫酸磺化,溶于发烟硫酸中,与烷烃相区别;不能迅速溶于冷的浓硫酸中,与醇和别的含氧化合物区别;不能使Br2/CCl4褪色,与烯烃相区别。
(2)卤代烃R—X(—Cl、—Br、—I)
在铜丝火焰中呈绿色,叫Beilstein试验,与AgNO3醇溶液生成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
叔卤代烷、碘代烷、丙烯型卤代烃和苄基卤立即起反应,仲卤代烃、伯卤代烃放置或加热起反应,乙烯型卤代烃不起反应。
(3)含氧化合物
①醇(R—OH)加Na产生H2↑(气泡),含活性H化合物也起反应。
用RCOCl/H2SO4或酸酐可酯化产生香味,但限于低级羧酸和低级醇。
使K2Cr2O7+H2SO4水溶液由透明橙色变为蓝绿色Cr3+(不透明),可用来检定伯醇和仲醇。
用Lucas试剂(浓HCl+ZnCl2)生成氯代烷出现浑浊,并区别伯、仲、叔醇。
叔醇立即和Lucas试剂反应,仲醇5分钟内反应,伯醇在室温下不反应。
加硝酸铵溶液呈黄至红色,而酚呈
NaOH)生成CHI3↓(黄色)。
②酚(Ar—OH)加入1%FeCl3溶液呈蓝紫色[Fe(ArO)6]3-或其它颜色,酚、烯醇类化合物起此反应;用NaOH水溶液与NaHCO3水溶液,酚溶于NaOH水溶液,不溶于NaHCO3,与RCOOH区别;用Br2水生成(白色,注意与苯胺区别)。
③醚(R—O—R)加入浓H2SO4生成盐、混溶,用水稀释可分层,与烷烃、卤代烃相区别(含氧有机物不能用此法区别)。
④酮加入2,4-二硝基苯肼生成黄色沉淀;用碘仿反应(I2+NaOH)生成CHI3↓(黄色),鉴定甲基酮;用羟氨、氨基脲生成肟、缩氨基脲,测熔点。
⑤醛用Tollens试剂Ag(NH3)2OH产生银镜Ag↓;用Fehling试剂2Cu2++4OH-或Benedict 试剂生成Cu2O↓(红棕色);用Schiff试验品红醛试剂呈紫红色。
⑥羧酸在NaHCO3水溶液中溶解放出CO2气体;也可利用活性H的反应鉴别。
酸上的醛基被氧化。
⑦羧酸衍生物水解后检验产物。
(4)含氮化合物
利用其碱性,溶于稀盐酸而不溶于水,或其水溶性化合物能使石蕊变蓝。
①脂肪胺采用Hinsberg试验
②芳香胺
芳香伯胺还可用异腈试验:
③苯胺在Br2+H2O中生成(白色)。
苯酚有类似现象。
(5)氨基酸采用水合茚三酮试验
脯氨酸为淡黄色。
多肽和蛋白质也有此呈色反应。
(6)糖类①淀粉、纤维素
需加SnCl2防止氧对有色盐的氧化。
碳水化合物均为正性。
淀粉加入I2呈兰色。
②葡萄糖加Fehling试剂或Benedict试剂产生Cu2O↓(红棕色),还原糖均有此反应;加Tollens试剂[Ag(NH3)2+OH-]产生银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