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
《报任安书》知识点

《报任安书》知识点总结
第一段
1、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2、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3、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第二段
1、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4、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5、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6、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审矣,何足怪乎?
7、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第三段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第四段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第五段
1、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第六段
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2、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归纳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归纳《报任安书》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回信。
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一、通假字1、被箠楚之辱。
箠,通“棰”,杖。
2、见狱卒则以头枪地。
枪,通“抢”,碰撞3、及以是也,言不辱者,所谓强颜也。
以,通“已”4、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伯,通“霸”5、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罔,通“网”,法网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摩,通“磨”。
7、《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8、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通“佚”,散乱的文献。
9、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10、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曷,通“何”二、古今异义(1)意气勤勤恳恳(意气:情意。
今指:意志和气概,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勤勤恳恳:诚恳,恳切。
今指勤劳而踏实)(2)素所自树立使然(树立:立身处世。
今指建立)(3)念父母,顾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沉溺:陷身。
今指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5)恨私心有所不尽(私心:自己的心愿。
今指为自己打算的念头)(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非同寻常。
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7)下流多谤议(下流:负罪受辱的处境。
今指品质低下)(8)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口语:说话、言论。
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三、词类活用(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
像乐师优伶一样)(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辱)(4)何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
称道)(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6)韩非囚秦(囚: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囚禁)四、一词多义1、师若望仆不相师(效法,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名词)或师焉,或否焉(从师学习,动词)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显露,动词)使人先表雍水(设立标记,动词)3、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连词)思厥先祖父(他们的,代词)4、乃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却,转折连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副词)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代词)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是,就是,表判断的副词)5、倾权倾五伯(超过,动词)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动词)五、文言句式(1)省略句①阙然不报,幸勿过(之)②声闻(于)邻国,罪至罔加(2)被动句①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以“被”表被动)②下流多谤议(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③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总结-报任安书名句翻译

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总结-报任安书名句翻译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全文中表达出来作者愤愤不平,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下面跟随一起学习关于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总结吧!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实虚词第一段:古者富贵而名摩灭【磨灭】不可胜【尽】记唯倜傥【卓越不凡】非常【不同寻常】之人称【称道】焉盖文王拘【拘禁】而演【推演】《周易》仲尼厄【遭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被动】厥【才】有《国语》《兵法》修列【著述,编著】大底【大都,”底”同”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有郁结之处】不得通其道【实行其理想】故述【追述】往事,思【使动,使......思】来者退【退隐】而论书策【竹简】以舒【抒发】其愤思【期望】垂【流传】空文以自见【同”现”表现】第二段:仆窃【窃:私下里】不逊【逊:谦虚】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辞:文辞】网罗天下放失【散失】旧闻考【考:考订】之行事稽【考察】其成败兴坏之理下至于兹【此】亦欲以究【探究】天人之际通【通晓】古今之变草创【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起草稿】未就【就:完成】会【会:恰逢】遭此祸是以就极刑而无愠【恼怒】色仆诚【诚:如果】以著此书则仆偿【偿还】前辱之责【同”债”】虽【即使】万被【遭受,蒙受】戮【侮辱】文化常识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论:议论文。
史论,传末作评,断人善恶;政论,议论人世。
铭: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记: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序跋:序又称”叙、引”,多在文前;跋多在文后。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点整理

《报任安书》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放失旧文(“失”通“佚”,散乱的)(2)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剔光)(3)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4)及罪至罔加(“罔”同“网”,法网)(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大都)(7)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显露)(8)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腐刑)(9)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10)关木索(“关”同“贯”,套上)(11)被箠楚受辱(“箠”同“棰”,杖)(12)及以至是(“以”,通“以”,已经)(二)古今异义(1)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古,情义。
今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勤勤恳恳:古,诚恳,恳切。
今指勤劳而踏实)(2)素所自树立使然 (树立:古,立身处世。
今指建立)(3)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沉溺:古,落入、埋没、陷身。
今指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非常:古,不一般,不同寻常。
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6)下流多谤议 (下流:古,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名声不佳。
今指卑鄙龌龊,不文明)(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口语:古,言论。
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8)所谓强颜耳(古:厚颜无耻。
今:勉强装出笑容)(三)词类活用(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
像乐师优伶一样)(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辱)(4)何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
称道)(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6)韩非囚秦(囚: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囚禁)(7)若望仆不相师(师,效法)(8)衣赫衣,关三木。
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

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一、掌握下列字词:1、曩:曩者辱赐书(从前)2、望:若望仆不相师(埋怨)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皇帝发给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4、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5、祝:近乎卜祝之间(太祝,掌管祭祀的官)6、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7、与:不与能死节者比(称许,认可)8、节:不与能死节者比(名节)9、就:卒就死耳(走向)10、用:用之所趋异也(因为)11、趋:用之所趋异也(趋求,追求)12、太上:太上不辱先(最上等)13、箠楚: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木棰,荆条)14、婴:剔毛发、婴金铁受辱(绕)15、古代辱刑:髡、杖、箠楚、拶(zǎn)、笞(chī)16、古代肉刑:劓(y)、刵(ě)、膑(bn)、刖(yu)、宫17、传(zhun):传曰刑不上大夫(解释经义的文字,文中指《礼记o曲礼》)18、渐:积威约之渐(渐进)19、鲜(xiān):定计于鲜也(不以寿终)20、圜(hun)墙:幽于圜墙之中(指监狱)21、强(qiǎng)颜:所谓强颜耳(厚颜,指厚脸皮)22、西伯:(周文王姬昌)23、五刑:具于五刑(一种酷刑。
先割鼻、斩脚趾、笞杀,后枭首、剁成肉酱)24、械:受械于陈(刑具)25、倾:权倾五伯(超过)26、请室:囚于请室(请罪之室,指囚禁有罪官吏的特设牢房)27、三木:关三木(指加在颈、手、足三个地方的刑具:枷、梏、桎)28、钳:季布为朱家钳奴(以铁束颈)29、引决、自裁:不能引决自裁(都是指自杀)30、绳墨: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指法律)31、以:以稍陵迟(因,因此)32、陵迟:以稍陵迟(衰颓,指因遭受困辱而志气衰微)33、引节:乃欲引节(死节,为名节而死)34、去就:亦颇识去就之分矣(舍生就死)35、缧绁(lixi):何至自沉溺缧泄之辱哉(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36、臧获:且夫臧获婢妾(对奴婢的贱称)37、没(m)世:鄙陋没世(终结一生)3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显露)39、倜傥: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卓越、洒脱不拘)40、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道)41、厄():仲尼厄而作《春秋》(困穷的处境)42、修列: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编著)43、思来者:故述往事,思来者(想到未到)44、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见(指文字,相对具体的功业而言)45、见(xin):思垂空文以自见(表现)46、稽(jī):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订)47、纪: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纲纪,规律)48、究: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49、通邑:通邑大都(大的城市)50、负下:且负下未易居(处在屈辱的地位)51、乡党:重为乡党所笑(邻里、同乡)52、累:虽累百世(积累,经历)53、垢:垢弥甚耳(污垢,指耻辱)54、闺閤(g):身直为闺閤之臣(宫中小门,代指宫禁)55、岩穴: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所)56、狂惑:以通其狂惑(内心的悲愤)57、剌谬(lmi):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违背)58、曼辞:曼辞以自饰(好听的话)二、通假字1、诎:诎体受辱(同屈,弯屈)2、以:及以至是(通已,已经)3、罔:及罪至罔加(通网,法网)4、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5、底: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大都,大抵)6、失(y):放失旧闻(通佚,散乱的)7、责(zhi):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三、词类活用1、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2、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3、尘埃:在尘埃之中(名作状,像尘埃一样轻贱)4、粪土:幽于粪土之中(我作状,象粪土一样的牢狱)四、一词多义1、仆:①(p)若望仆不相师(谦称自己,我)②(pū)前仆后继(倒下)2、固:①请略陈固陋(固塞)②固主上所戏弄(本来)3、阙:①(quē)阙然久不报(隔了很久)②(qu)不知天上宫阙(宫殿)4、卜:①(bǔ)近乎卜祝之间(掌管占卜的官)②(b0)萝卜5、比:①不与能死节者比(同等看待)②天涯若比邻(靠近的)6、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慎重)②重为乡党所笑(更加)7、槛:①(jin)及在槛阱之中(木笼)②(kǎn)门槛五、古今异义的词1、发愤: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抒发愤懑)2、下流:下流多谤议(负罪受辱的'处境)六、翻译下列句子: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

《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诎:诎体受辱2.以:及以至是3.罔:及罪至罔加4。
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5。
底: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6.失(yì):放失旧闻以通其狂惑。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47。
曼辞以自饰三﹑词类活用1.文史星历:2.倡优:倡优畜之3。
孙子膑脚.4。
以污辱先人.5.粪土:幽于粪土之中6.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7。
故述往事,思来者:8.请略陈固陋:9.衣赭衣:10.流俗之所轻也:六、古今异义词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意气勤勤恳恳。
3。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4。
念父母,顾妻子.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6。
下流多谤议。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8下流多谤议七、虚词1. 以(1)及以至是(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6.然(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2)然此可为智者道(3)阙然久不报八、重点翻译句.1。
《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25、引节:死节,为名节而死26、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27、臧获:对奴婢的贱称28、没(mò)世:终结一生29、表:显露30、倜傥:卓越、洒脱不拘31、称:称道32、厄(è):困穷的处境33、修列:编著34、空文:指文字,相对具体的功业而言35、见(xiàn):表现36、稽(jī):考37、究:推断,研究38、通邑:大的城市39、负下:处在屈辱的地位40、乡党:邻里、41、累:积累,经历42、垢:污垢,指耻辱43、闺閤(gé):宫中小门,代指宫禁10、重:①慎重②更加11.槛:①(jiàn)及在槛阱之中(木笼)②(kǎn)门槛六、古今异义词1。
牛马走古义: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
报任安书文言学习知识归纳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概括一、活用⑴名活用作:衣赭衣,关三木(衣,穿).⑵名作状太史公牛走(牛,像牛一)..倡畜之(倡,像伶一)..⑶的用法勇者不用死死,气或操而死⑷形容作:欲以广主上之意广,开不亦朝廷,羞当世之士哉,..何足乎(,称道).⑸形容的使用法:岩穴之士(,使⋯⋯露出来).⑹形容的意用法自古而耻之(耻,以⋯⋯耻).二、古今异(1)、意气勤勤,若望仆不相,而用流俗人之言。
;意志随和概。
意气:古——情义。
今——因为主和偏执而生的情(2)、大底圣之所作也。
:古——抒。
今——也作,指信心努力。
(3)、下贱多。
下贱:古——罪受辱的境。
今——鄙俗。
三、通假字通假字本字例句解棰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遭到杖刑剔 剃其次,剔毛、金受辱榜搒 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之中。
用棍子或竹板子打吏地,徒隶心惕息。
碰撞 罔 网 声国,及罪至罔加,法网摩磨古者富而名摩,不行,唯俶特别之人称焉。
失佚 网天下放失旧,考之行事,稽其成坏之理。
仆前辱之,万被戮,有悔哉指下受刑以已及以致是,言不辱者,所彊耳,曷足乎四、虚【若】意气勤勤,若.望仆不相用,仿佛,仿佛【所】文史星,近乎卜祝之,固主上所.弄,倡畜之,流俗之所.也。
助,放在前,成名性短大底圣之所.作也。
助,放在前,成名性短言不辱者,所耳,曷足乎!“所”用,所的。
...先人所以重施刑于医生者,殆此也。
“所以”用,“⋯的原由”..居忽忽如有所.亡,出不知其所.如往。
,助,放在前,成名性短仆以口遇遭此,重党所.笑第一,“有所”用,成“有什么”;第二.“⋯⋯所⋯⋯”,表示被。
.【焉】且勇者不用死,懦夫慕,何不勉焉!句末气助.唯倜特别之人称焉.。
句末气助,可不【以】亦欲以究天人之,通古今之,成一家之言。
介,“用”。
“以”后省略“之”,可.“用它来”仆以口遇遭此介,表示原由,“因”.仆以著此通“已”,已,⋯⋯以后.子断足,不行用,退而策,以.舒其,思垂空文以.自。
目的,“用来”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

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报任安书》文言知识整理一、虚词1.以(1)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介词,因为)(2)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连词,来)(3) 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 (连词,以致)(4)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介词,用)(5)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连词,因而)2.为(1) 为十表,本纪十二 (动词,写成)(2) 季布为朱家钳奴 (动词,做了)(3) 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动词,当作)(4) 然此可为智者道 (介词,给,替)(5)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介词,因为)(6) 重为乡党所笑 (介词,被)3.且(1) 且勇者不必死节 (连词,况且)(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4.于(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介词,比)(2) 幽于圜墙之中 (介词,在)(3)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介词,被)(4)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介词,对) 5.乃(1)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副词,却,竟然)(2)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副词,才)(3)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动词,是)6.然(1)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代词,这样)(2) 然此可为智者道 (连词,表示转折)(3) 阙然久不报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二、实词1.通假字(1) 其次剔毛发 (通“剃”,剃光)(2)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通“磨”,磨灭)(3) 见狱吏则头枪地 (通“抢”,碰撞)(4)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通“抵”)(5)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通“佚”,散失)(6) 及罪至罔加 (同“网”,法网)(7) 则仆偿前辱之责 (通“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2.古今异义(1) 下流多谤议古义:负罪受辱的处境今义:下游;卑鄙龌龊(2) 所自树立使然也古义:立身处世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3) 念父母,顾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配偶(4) 意气勤勤恳恳古义:诚恳,恳切今义:勤劳而踏实(5)南面称孤古义:面向南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6) 恨私心有所不尽古义:自己的心愿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7)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不一般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3.一词多义就:卒就死耳 (动词,接近,趋向)草创未就 (动词,完成)重: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形容词,慎重)重为乡党所笑 (副词,更加)通:通邑大都 (动词,畅通,没有阻碍)通古今之变 (动词,通晓,精通)通其狂惑 (动词,达,这里指抒发) 4.词类活用(1) 倡优畜之 (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2) 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名词作动词,这里指囚禁)(3) 太上不辱先 (动词使动用,使……受辱)(4) 且勇者不必死节 (为动词,为……而死)(5) 韩非囚秦 (为动词,被……囚禁)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也”表判断)(2)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乃”表示判断)(3)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2.疑问句(1)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2) 与蝼蚁何以异 (疑问代词“何”,表疑问)(3) 安在其不辱也 (疑问代词“安”,表示疑问)(4)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疑问代词“何”,表疑问)(5) 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宁”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6)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无乃”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3.省略句(1) (书)草创未就 (省去主语“书”)(2) (先人职位)近乎卜祝之间 (省去主语“先人职位”)(3) 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 (省去宾语“之”)(4) 韩非囚(于)秦 (省去介词“于”) 4.变式句(1) 灌夫受辱于居室 (于居室受辱,状语后置)(2) 无益于俗 (于俗无益,状语后置) 5.被动句(1)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于”,表被动)(2) 重为乡党所笑 (“为……所……”,表被动)(3) 韩非囚秦 (“囚”,被囚之意)(4) 文王拘而演《周易》 (“拘”,被拘之意)(5) 流俗之所轻也 (省去的“为”与“所”,表被动)四、重点语句翻译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诎:诎体受辱2.以:及以至是3.罔:及罪至罔加4.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5.底: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6.失(yì):放失旧闻7.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8. 思垂空文以自见。
9.责(zhài):则仆偿前辱之责二、掌握下列字词:1. 曩者辱赐书2. 若望仆不相师3. 非有剖符丹书之功4. 文史星历5.近乎卜祝之间6.倡优畜之7.不与能死节者比 8.卒就死耳9.用之所趋异也 10.用之所趋异也11.太上不辱先 12.关木索、被箠楚受辱13.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14.传曰刑不上大夫15.积威约之渐 16.幽于圜墙之中17.所谓强颜耳 18.受械于陈19.权倾五伯 20.季布为朱家钳奴21.不能引决自裁 22.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23.以稍陵迟 24.以稍陵迟25.乃欲引节 26.何至自沉溺缧泄之辱哉27.且夫臧获婢妾 28.鄙陋没世29.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0.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31.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32.仲尼厄而作《春秋》33.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34.思垂空文以自见35.思垂空文以自见 36.稽其成败兴坏之纪37.究天人之际 38.通邑大都39.且负下未易居 40.重为乡党所笑41.虽累百世 42.垢弥甚耳43.身直为闺合之臣 44.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45.以通其狂惑 4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47.曼辞以自饰三﹑词类活用1.文史星历:2.倡优:倡优畜之3.孙子膑脚。
4.以污辱先人。
5.粪土:幽于粪土之中6.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7.故述往事,思来者:8.请略陈固陋:9.衣赭衣:10.流俗之所轻也:11.幸勿为过:四、特殊句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2.《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五、一词多义1.再(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青春不再。
2.厥(1)思厥先祖父。
(2)大放厥词。
(3)厥有《国语》。
3.焉(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非(1)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2)无可厚非。
5. 仆:①(pú)若望仆不相师②(pū)前仆后继6.固:①请略陈固陋②固主上所戏弄7.阙:①(quē)阙然久不报②(què)不知天上宫阙8.卜:①(bǔ)近乎卜祝之间9.比:①不与能死节者比②天涯若比邻10.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②重为乡党所笑11.槛:①(jiàn)及在槛阱之中②(kǎn)门槛六、古今异义词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意气勤勤恳恳。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4.念父母,顾妻子。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6.下流多谤议。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8下流多谤议七、虚词1. 以(1)及以至是(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2.为(1)为十表,本纪十二(2)季布为朱家钳奴(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4)然此可为智者道(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6)重为乡党所笑3.且(1)且勇者不必死节(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3)且西伯,伯也4.于(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2)幽于圜墙之中(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5)无益于俗5.乃(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3)然后是非乃定(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6.然(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2)然此可为智者道(3)阙然久不报八、重点翻译句.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7.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祗取辱耳。
《报任安书》知识点归纳答案(一)通假字1.同“屈”,弯屈2.以:通“已”,已经)3.罔:通“网”,法网4.摩通“磨”,磨灭5.底通“抵”,大都大抵6.失(yì)通“佚”,散乱的)7. 纪,通“记”。
8.见,通“现”。
9.责(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二、掌握下列字词:1、曩:从前2、望埋怨3、剖符丹书:皇帝发给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4、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5、祝:太祝,掌管祭祀的官6、倡优: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7、节:名节 8、就:走向 9、用:因为 10、趋:趋求,追求 11、太上:最上等12、箠楚:木棰,荆条 13、婴:绕14、传(zhuàn)解释经义的文字,文中指《礼记.曲礼》15、渐:渐进16、圜(huán)墙:指监狱17、强(qiǎng)颜:厚颜,指厚脸皮18、械:刑具 19、倾:超过 20、钳:以铁束颈21、引决、自裁:都是指自杀 22、绳墨:指法律23、以:因,因此24、陵迟:衰颓,指因遭受困辱而志气衰微25、引节:死节,为名节而死26、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27、臧获:对奴婢的贱称28、没(mò)世:终结一生29、表:显露 30、倜傥:卓越、洒脱不拘31、称:称道 32、厄(è):困穷的处境33、修列:编着 34、空文:指文字,相对具体的功业而言35、见(xiàn):表现 36、稽(jī):考37、究:推断,研究 38、通邑:大的城市39、负下:处在屈辱的地位 40、乡党:邻里、41、累:积累,经历 42、垢:污垢,指耻辱43、闺合(gé):宫中小门,代指宫禁44、岩穴: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所45、狂惑:内心的悲愤46、剌谬(làmiù):违背 47、曼辞:好听的话三、词类活用1、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2、倡优: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 3 膑,名词作动词,受膑刑。
4 辱,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
5、粪土:作状,象粪土一样的牢狱 6.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7.思: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 8.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 9.衣:名词作动词,穿上 10.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过: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四、特殊句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被动句2.《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五、一词多义1.再(1)两次。
(2)再继续,再出现。
2厥(1)他的。
(2)他的。
(3)才,于是。
3.焉(1)疑问代词,怎么。
(2)语气词。
(3)兼词,在那里。
语助词4.非(1)错误,不对。
(2)反对,责备。
5. 仆:①谦称自己,我②(pū)倒下6、固:①固塞②本来7、阙:①(quē)隔了很久②(què)宫殿8、卜:①(bǔ)掌管占卜的官9、比:①同等看待②靠近的10、重:①慎重②更加11.槛:①(jiàn)及在槛阱之中(木笼)②(kǎn)门槛六、古今异义词1.牛马走古义: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
2.勤勤恳恳。
古义:情意诚挚恳切。
今义:勤劳而塌实。
3.夫人古义:两个词,夫为语气词。
4.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5非常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
6.下流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
今义:卑鄙龌龊。
7、发愤:抒发愤懑 8、下流:负罪受辱的处境七、虚词1. 以(1)及以至是(通“已”)(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2.为(1)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2)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做了)(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4)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6)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3.且(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3)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4.于(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2)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5)无益于俗(介词,对)5.乃(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3)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6.然(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3)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八、重点翻译句.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7.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祗取辱耳。
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美好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