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我会写:份fèn(年份、一份、省份)坡pō(上坡、山坡、土坡)枝zhī(树枝、枝叶、枝条)起qǐ(起来、起点、起飞)客kè(游客、客人、来客)老lǎo(老师、老乡、老人)收shōu(秋收、收下、收到)城chéng(城乡、城墙、城市)市shì(市场、都市、市长)利lì(利害、利用、利益)我会认:沟gōu(山沟、水沟、葡萄沟)产chǎn(出产、生产、产地)梨lí(香梨、甜梨、梨树)搭dā(搭起、搭建、搭理)淡dàn(淡水、淡绿、淡红)够gòu(能够、足够、不够)好hào(好学、好客、好奇)干gān(干净、干涉、晒干)留liú(留着、保留、留下)分fèn(分量、水分、成分)味wèi(味道、美味、香味)多音字:好hǎo (好人)hào(爱好)分fèn (水分)fēn(分开)干gàn(干活)gān(干净)钉dīng(钉子)dìng(钉架子)近义词:茂密——茂盛有名——著名五光十色——五颜六色反义词:茂密——稀疏喜爱——讨厌展开——合拢热情——冷漠理解词语:茂密:茂盛而繁密。

山坡:山顶与平地间的倾斜面。

生产:特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好客:乐于接待客人,对客人热情。

阴房:文中指阴干葡萄的房屋。

蒸发:液体表面缓慢而转换成气体。

句子解析:1.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此处运用比喻,把葡萄茂密的枝叶比作绿色的凉棚,说明葡萄长得非常茂盛。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说明葡萄颜色多种多样,突出了葡萄的色泽鲜艳。

3.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那里盛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权宽浮,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4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4篇

2017秋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4篇一、教学内容:《葡萄沟》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三、教学目标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五、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文课件、梯田图片。

六、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棚”是后鼻音。

“产、制”是翘舌音。

疆:左边是“”,右边是“”,可用“部件组合法”记忆。

颜:是前鼻音,左边是“彦”,不是“产”,右边是“页”。

葡萄:两个字单读都读第二声,两个字连用时,“萄”可读轻点。

“沟、坡、棚、密、搭、够”几个生字,可用熟生加偏旁和部件组合法识记。

让学生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课文中有三个多音字:好客(hào),水分(fèn),钉(dìng)着。

写字教学。

“葡萄”两个字不容易写好,上边都是“艹”,下半部分要先外后里。

留、颜、棚、够:这4个字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原文及教案【原文】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那里盛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权宽浮,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篇1【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 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 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 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 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 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
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 让你吃个够。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 房里制成葡萄干。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城 市干留钉味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梨份
留钉
沟产
分味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读一读
葡萄沟
出产
香梨
月份
枝叶
搭棚子 淡绿色 吃个够
热情好客 收水果 城市 葡萄干
留着 钉木架 利用 水分 味道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颜六色, 美丽极了。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五光十色”和“五颜 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 但“五光十色”还指颜色有光 泽,写出了成熟的葡萄在阳光 照耀下闪闪发亮,同时说明葡 萄获得了大丰收。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新鲜的葡萄
葡萄干
运到
利用
阴房
流动的空气
挂在
架子上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蒸发
水分
二年级语文上册 葡萄沟 (部编版)
动脑筋: 想一想,葡萄沟只有葡萄吗?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1 葡萄沟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1 葡萄沟

第四单元第11课葡萄沟内容分析《葡萄沟》介绍了葡萄沟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

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

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晾房,接着讲晾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课文赞美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沟、产”等17个生字,会写“产、份、坡”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4.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1.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2.了解葡萄沟品种多和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熟记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列举葡萄沟盛产水果的。

3.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它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

(课件:葡萄沟的景点图)2.指名读题、学生齐读课题。

3.今天就随老师一起到新疆的葡萄沟逛一逛,看一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制作好吃的葡萄干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风景图,初步认识了葡萄沟,使他们对其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为全文的品读打下基础。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优质课件(共69张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优质课件(共69张PPT)

11 葡萄沟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盛产葡萄以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仿照文中“葡萄
一大串一大串……美丽极了”这句话进行句式练习。
认真倾听课文录音,自主朗读课文。
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
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
绿色的凉棚。
体现了种植的 葡萄之多。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茂密的枝叶
绿色的凉棚
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藤架在山坡上的情 景,突出其枝叶的茂密和旺盛的生长姿态。
表明葡萄又 多又好。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 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 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红的
白的 紫的
暗红的
淡绿的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 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 萄,让你吃个够。
“准、吃个够”这两个词将维吾尔 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描画得淋漓尽致。
课堂延伸
紫莹莹的葡萄是葡萄沟的特产,你还 知道新疆其他地方的特产吗?
哈密:哈密瓜 库尔勒: 和田:和田玉 库尔勒香梨
收下来的葡萄有什 么用处呢?读第三自然 段,概括出葡萄干的制 作方法。
11 葡萄沟
树弯弯藤弯弯, 结的果实一串串, 一个一个圆又圆, 吃到嘴里酸又甜。
(打一水果)
你知道葡萄 的王国——位于 新疆吐鲁番的葡 萄沟吗?
资料链接
葡萄沟 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北角,是 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吐鲁番人在谷底筑 了鹅卵石和水泥板砌成的河渠,长流不息的 河水浇灌着整个葡萄沟。这 里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 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白板出示本段四句话的顺序练习,打乱顺序请同学排序号。
8、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挖空练习,随机抽查
四、生字巩固,指导书写。
1、提问:前两个自然段出现了哪几个需要我们会写的生字呢?(份、坡、梯、起、客)
(根据实际教学时间随机调控)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小组互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都需要结尾,结尾句的作用。)
5、你喜欢葡萄沟吗?为什么。
6、本篇课文有哪些优美的词语是你想记下来的呢?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生字巩固,指导书写。
1、提问: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出现了哪几个需要我们会写的生字呢?(收、城、市、利)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9个生字的书写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葡萄沟美在哪。
教学
准备
1、教学课件、字词卡片。(教师)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图片导入,引出新课。
1、挂出中国地图,讲解指出新疆的位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我国的台湾省看了日月潭的美景。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别具特色的新疆看看葡萄沟。
3、教师范写。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5、组织全班展示。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新疆葡萄沟的特色风貌。
2、课后请把新疆的葡萄沟介绍给你的朋友们吧。
六、板书设计
德育渗透




5、第一自然段中都介绍了哪些水果呢?请你用波浪线画下来。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月份用横线,水果用波浪线)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桌互相朗读第二自然段。提问:第二自然段讲了些什么内容?
2、有哪位同学知道梯田是什么样子呢?教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和讲解梯田。
3、提问本段有没有不太理解的词语。
4、结合课文讲解“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请同学们尝试用这三个词语造句,加深对这上词语运用的理解。
5、美句练习: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丰富多彩,热闹极了。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吗?小组成员讨论。
6、指名四位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2、通过阅读本段,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葡萄干是怎么做成的?
3、提问:本段有没有不太理解的词语。
4、根据课文和图片讲解阴房,讲解葡萄干制作的过程。
(适时板书,让学生标画葡萄干制作顺序)
5、你吃过葡萄干吗?味道怎么样?请你说一说葡萄干的颜色、味道。
6、葡萄沟的葡萄干怎么样?用课文原话回答。
5、组织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同学朗读课文。
3、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葡萄沟》的前两个个自然段,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吧。
二、精读课文,理清段意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互相朗读第四自然段。提问:第三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课题:葡萄沟,领读课题,齐读课题。
2、解读题目。“沟”字的理解。
二、听读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大致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画出生字。
3、白板出示生字、词语,加拼音指名同学开火车读。
去拼音,开火车读,指名同学领读
抽查个别学生,字词过关。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从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请个别同学给大家介绍葡萄沟。教师结合视频及图片,补充介绍新疆葡萄沟。
3、提问本段中有没有不太理解的词语。
4、结合课文解释“盛产”,让同学尝试用“盛产”说一句话,加深对词语用法的理解。
课题
11、葡萄沟




新疆是我国一个别具风情的省份,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那里的瓜果美名远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渗透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一家的思想感情。




1、认识17个生字。
2、会写“份”“坡”“梯”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的美。





6、指名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闭眼想象葡萄干制作的过程。
7、白板出示本段四句话的顺序练习,打乱顺序请同学排序号。
8、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挖空练习,随机抽查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本段。提问:第五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提问:第四自然段几句话?
3、分析:这句话可以不写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