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Triz创新原理及应用课件(PPT 46张)

……
矛盾
理想度 资源 效应
技术系统 功能
术语
术语
……
TRIZ理论介绍—TRIZ理论基本体系
冲突分析 技术 系统 进化 模式
矛盾矩阵
40条发明创新 原理
问 题 分 析
ARIZ
物质
–场
算法 分析
76个标准解
建议方案
分析
需求功能 分析
效应知识库
理论基础
分析工具
基于知识的工 具
结论
TRIZ进化理论—三大进化论
ARIZ
……
九步法
九屏幕法 小人法 金鱼法 STC算子 IFR
算法
自己的算法
S曲线 完备性法则 能量传递法则 协调性法则 动态性法则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
创新的思 维 创新的方法
技术矛盾 创新原理
工具
创新的规律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向微观型进化法则 提高理想度法则
物理矛盾 分离方法 物场模型 标准解法 根本原因分析 功能分析 …… 知识库
近三年各国 PCT (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
6 5 4
2.98 3.22
其中:华为和中兴两公司的PCT占中 国申请总量分别为1/2(2007年)、 1/3(2008年)、1/4(2010年), 其他公司申请量较少。
5.23 4.58 4.49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77
1.67 我国现有专利的转化率不足10%,而发达 1.81 1.72 2 国家60%~80% 0.81 0.79 1.23 0.71 0.97 1 (垃圾专利多;国家专利政策导向偏差;专利 0.55 审查不严等) 0 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足30%,一半 美国 日本 德国 韩国 中国 以上的技术是引进,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 企业不足万分之三,须支付大量的专利使 国内的专利交易较少。 用费。 (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 机床售价的20%~40%、DVD售价的50%用 于专利使用费)
TRIZ创新理论技术进化法则PPT课件

案例一
某电子产品设计优化
问题描述
产品重量过重,影响便携性。
解决方案
应用空间分离原理,将部分组件移至产品底部,减少手持部分的重量。
案例二
某机械装置效率提升
问题描述
装置运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影响性能。
解决方案
应用热膨胀原理,设计散热系统,通过热膨胀将热量导出,提高装置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TRIZ理论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适应更多领域和复杂问题的解决。
10. 利用气动和液压结构原理
利用气动和液压结构,以实现新的功能。
11. 利用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
利用柔性壳体或薄膜,以实现新的功能。
12. 多维布局原理
改变物体的空间布局,以实现新的功能。
13. 机械振动原理
利用振动,以实现新的功能。
15. 变害为利原理
利用有害因素,以实现新的功能。
14. 周期性作用原理
智能化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1
在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中,各个子系统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
02
一些关键子系统的快速进化可以推动整个技术系统的进化。
01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02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引导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和速度。
03
例如,在生物育种过程中,通过控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01
02
03
1
2
3
技术系统在进化过程中,不仅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改进,还与其他技术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向超系统进化的趋势表现在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通过互联网与其他智能设备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TRIZ理论简介ppt课件

16
理想化
TRIZ的主要内容
理想化是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物体的一种抽象,理想化 物体是真实物体存在的一种极限状态。
理想机器
没有质量、体积,但 能完成所需的工作
理想过程
只有过程的结果,而 无过程本身,突然就
获得了机会
理想方法
不消耗能量及时间, 但通过自身调节,获
得所需的效应
理想物质
没有物质,功能得以 实现
使用矛盾表时,先从矩阵之纵轴找出“欲改变的参数”, 接着从横轴找出“避免恶化的参数”,对照到冲突矩阵表 中的元素,元素中的数字就是矩阵冲突表建议解决此冲突 的创新发明原则。
35
矛盾矩阵
TRIZ的主要内容
36
TRIZ的主要内容
3)物-场分析模型:
(1)物-场分析模型是什么呢?
它的基本组成包括两个物质(Substance)和它们之间 的作用力,称为场(Field)。场是产生作用力的一种 能量。技术系统的功能模型可以用一个完整的物场 三角形来表示。
成熟期
系统日趋完善 性能水平得到最 佳 利润最大并有下 降趋势 研究成果水平低 下
衰退期
技术达极限,将 被新的技术系统 所取代,新的S 曲线开始
14
TRIZ的主要内容
2.向增加理想度的方向进化 每个系统实现其功能时,都会产生有用和有害的后果。 有用后果和有害后果的比例称为“理想度”。 系统改进的一般方向是使理想度比例最大化。 当我们建立和选择创造性方案时,总是努力提高理想度。
❖TRIZ提供了思考方法的 革命性知识数据库。针对 创新发明的问题解决它建 立了分析性的原则,它能 为克服各种基本工程矛盾 一步步去达成突破性的概
念。
6
TRIZ 核 心 思 想
理想化
TRIZ的主要内容
理想化是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物体的一种抽象,理想化 物体是真实物体存在的一种极限状态。
理想机器
没有质量、体积,但 能完成所需的工作
理想过程
只有过程的结果,而 无过程本身,突然就
获得了机会
理想方法
不消耗能量及时间, 但通过自身调节,获
得所需的效应
理想物质
没有物质,功能得以 实现
使用矛盾表时,先从矩阵之纵轴找出“欲改变的参数”, 接着从横轴找出“避免恶化的参数”,对照到冲突矩阵表 中的元素,元素中的数字就是矩阵冲突表建议解决此冲突 的创新发明原则。
35
矛盾矩阵
TRIZ的主要内容
36
TRIZ的主要内容
3)物-场分析模型:
(1)物-场分析模型是什么呢?
它的基本组成包括两个物质(Substance)和它们之间 的作用力,称为场(Field)。场是产生作用力的一种 能量。技术系统的功能模型可以用一个完整的物场 三角形来表示。
成熟期
系统日趋完善 性能水平得到最 佳 利润最大并有下 降趋势 研究成果水平低 下
衰退期
技术达极限,将 被新的技术系统 所取代,新的S 曲线开始
14
TRIZ的主要内容
2.向增加理想度的方向进化 每个系统实现其功能时,都会产生有用和有害的后果。 有用后果和有害后果的比例称为“理想度”。 系统改进的一般方向是使理想度比例最大化。 当我们建立和选择创造性方案时,总是努力提高理想度。
❖TRIZ提供了思考方法的 革命性知识数据库。针对 创新发明的问题解决它建 立了分析性的原则,它能 为克服各种基本工程矛盾 一步步去达成突破性的概
念。
6
TRIZ 核 心 思 想
triz理论PPT课件

.
25
TRIZ理论——技术冲突
季波 18721897
.
26
例子
儿子
媳妇
母亲
.
27
二战坦克
机
动
防
性
护
性
.
28
技术矛盾
• 技术矛盾是两个参数之间的矛盾,指在改善对象的某个参数(A)时,导致 对象的另一参数(B)发生恶化。此时称参数A与参数B构成了一对技术矛 盾。
• 从矛盾的观点看,A与B存在着一种“跷跷板”一样的关系。技术矛盾的两 面既对立又统一。
.
33
矛盾矩阵
• 为找出常用的发明原理,阿奇舒勒发明了矛盾矩阵进行辅助。
15动态特性原理 17多维度法 4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
34
矛盾矩阵
鱼嘴形状
改进前的波音737整流罩
改进后的波音737整流罩
.
35
参考书目
• 周苏.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 潘承怡,姜金刚.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6
TRZI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
对大量专利进行研究、分析、总结 提炼出40个常用的发明原理 发明方法其实是有限的 每个原理都有相应的序号,与矛盾矩阵相对应
.
17
TRZI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
No.1 分离法
火车车厢、垃圾分类、电冰箱分为冷冻和冷藏
.
18
TRZI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
No.2 提取法
通过分析专利,进行抽取和总结得出TRIZ
.
3
Altshuller的发现
.
4
Altshuller的发现
• 革命性的结果之一
– 不同行业中的问题,采用了相同的解决方法
TRIZ培训完整(非常实用)ppt课件

4
精选PPT课件
6
精选PPT课件
7
“不创创新新型、国毋家宁”死”的日本
精选PPT课件
8
价值链
市场定价 88美元
40美元 香港公司
美国开发公司 获利48美元
20美元 广东外贸公司
获利20美元
15美元 广东某制造商 成本12美元
精选PPT课件
获利5美元
获利3美元
9
触摸式发声地球仪
认965 使施肥机适应不同的农作物间距?
精选PPT课件
60
阿奇舒勒的重要发现
精选PPT课件
61
一、TRIZ概述 二、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S曲线 三、技术矛盾 四、40个创新原理 五、39个工程参数及矛盾矩阵 六、物理矛盾和四大分离原理 七、物场模型分析 八、资源分析 九、TRIZ应用
精选PPT课件
57
内容大纲
1 创新 2 创新思维 3 TRIZ理论 4 TRIZ案例分析
精选PPT课件
58
阿奇舒勒的重要发现
精选PPT课件
59
阿奇舒勒的重要发现
工程 1994 缩短扭力杆的长度?
船舶 1990 减少船舶双螺旋推进器的体积?
电子 1988 减少电容器的体积?
军工 1979 减少爆破压制超导线圈的废品率?
4
金鱼法
5
小人法
精选PPT课件
48
TRIZ中的理想化
在解决问题之初,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
并以取得最终理想结果作为终极追求目标
针对问题情境,设立各种理想模型,即最优的 模型结构来分析问题
精选PPT课件
49
TRIZ中的理想化模型
理想化模型所涉及的要素包括: 理想系统 理想过程 理想资源 理想方法 理想机器 理想物质
TRIZ理论及应用培训教材ppt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18
1.3 TRIZ 的主要创新思维方法
的组,通过该步骤描绘出现有和曾 2、提出问题1.——幻想部分为什么不
经有过的情况。
现实。
3、研究得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 3、提出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幻
造,使模型符合所需要的理想功能, 想部分可以变为现实。
使原始的矛盾都得以消除。
4、列出子系统、系统、超系统的可
产生问题原理解
可行
实施
精选版课件ppt
预测 确定进化模式 选择进化路线
6
1.1.2 TRIZ理论体系框架
——TRIZ的技术系统8大进化法则
——39个工程参数及阿奇舒勒矛盾矩
用于解决发明问题,预测技术系统, 阵
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将在不同领域上解决这些工程参数
——最终理想解(IFR)
的 冲 突 和 矛 盾 的 原 理 组 成 一 个 由 39
——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
离。
标准解法可以将标准问题在一两步
——物场模型分析
中快速进行解决,标准解法也是解
决非标准问题的基础,非标准问题
无论大系统、子系统还是微观层次, 主要应用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来解决。
都是具有功能的,所有的功能都可 而ARIZ的主要思路是将非标转化为
分解为2种物质和1种场。在物—场模 标准。
STC算子法:
RTC算子法:
S—尺寸;T—时间;C—成本。
R—资源;T—时间;C—成本。
通过对一个系统自身不同特性单独 步骤:同STC
考虑,来进行创新思维方法。
原则:
步骤:
1、不得改变初始条件;
1、明确研究对象现有的尺寸、时间 和成本。
2、要按步骤一步一步的全部进行;
triz理论(精美原创PPT)

图2 TRIZ的理论体系
( 2 ) TRIZ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
G.S.Altshule:在研究了大量专利后发现:产品或技术系统的进化有规 律可循;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冲突往复出现 ;彻底解决工程冲突的 创新原理容易掌握;其他领域的科学原理可解决本领域技术问题。 TRIZ 的核心是消除冲突及技术系统进化原理。G.S.Altshuler 技 术系统进化论指出技术系统的进化并非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 客观进化模式,所有系统都向“最终理想化”进化,系统进化的模 式可以在过去的专利发明中发现,并可应用于新系统的开发,从而 避免盲目的尝试和浪费时间。G.S.Altshuler将工程冲突分为技术冲 突和物理冲突,解决冲突的传统办法是最优化和折中法,结果冲突 的双方均未得到百分之百满足,因此通常得到1个普通解决方案, 而TRIZ主张彻底解决冲突。G.S.Altshuler从各个不同工程领域的发 明专利中寻找并总结典型的工程冲突以及解决这些冲突的典型发明 原理。
2 基于TRIZ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1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2.1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TRIZ是俄语“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该理论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 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 (1)TRIZ的理论体系 TRIZ理论体系以辩证法、系统论和认识论为哲学指导,以自然科学、系统科 学和思维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成果为根基和支柱,以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为理论 基础和核心思想,包括了解决工程矛盾问题和复杂发明问题所需的各种分析 方法、解题工具和算法流程。图2为TRIZ的理论体系。
TRIZ与产品设计
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概念设计的分析研究,阐述了TRIZ的理论体系及其简化的“1141”体系, 归纳了TRIZ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介绍了基于TRIZ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分析了TRIZ中技术冲突及物理冲突解决流程以及2种冲突解决原理之间的转化关 系。基于TRIZ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将TRIZ中技术冲突解决原理及物理冲突解决原 理应用于新型旋转展车台的概念设计中,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TRIZ概念设计过 程模型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产品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而概念设计是产品创新的核心。 概念设计决定产品的形状、布局和工作原理等,其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最终质量。 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快速产生1个有竞争力的产品创新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 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概念设计提供了切实 可行的方向,使概念设计过程变得有序可寻且富有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将TRIZ 理论应用于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可大大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率。
TRIZ矛盾解决理论PPT课件

目的
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Triz的发展历程
起源
TRIZ起源于前苏联,由发明家和工程师根里 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提出。
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TRIZ逐渐完善并成为一套 成熟的创新问题解决方法。
应用
TRIZ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帮助企业 提高创新能力,加速产品研发进程。
总结词
通过查找和解决技术系统中的矛盾,推动技术系统的进化。
详细描述
矛盾矩阵法是Triz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通过查找技术系统中的矛盾,并利用创新原理和系统进化规律来解 决这些矛盾,从而推动技术系统的进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解决技术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 和效率。
创新原理应用
总结词
应用创新原理来解决问题,提高技术系统的创新性。
详细描述
创新原理是Triz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包括40条创新原理,每条原理都可以用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通过应用这些创新原理,人们可以获得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提高技术系统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技术系统进化阶段分析
总结词
分析技术系统的进化阶段,了解系统的发展 趋势和方向。
详细描述
技术系统进化阶段分析是Triz理论中的另一 种重要工具,它通过对技术系统的发展历程 进行分析,了解系统的进化阶段和发展趋势。 通过这种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 本质和规律,为解决技术问题提供更有效的 方案。
VS
冲突类型
Triz理论将冲突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冲突 、物理冲突和场冲突。技术冲突是指当一 个系统的参数得到改善时,另一个系统的 参数会恶化;物理冲突是指两个相互矛盾 的物理条件或参数同时作用于一个系统; 场冲突则涉及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影响。
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Triz的发展历程
起源
TRIZ起源于前苏联,由发明家和工程师根里 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提出。
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TRIZ逐渐完善并成为一套 成熟的创新问题解决方法。
应用
TRIZ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帮助企业 提高创新能力,加速产品研发进程。
总结词
通过查找和解决技术系统中的矛盾,推动技术系统的进化。
详细描述
矛盾矩阵法是Triz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通过查找技术系统中的矛盾,并利用创新原理和系统进化规律来解 决这些矛盾,从而推动技术系统的进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解决技术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 和效率。
创新原理应用
总结词
应用创新原理来解决问题,提高技术系统的创新性。
详细描述
创新原理是Triz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包括40条创新原理,每条原理都可以用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通过应用这些创新原理,人们可以获得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提高技术系统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技术系统进化阶段分析
总结词
分析技术系统的进化阶段,了解系统的发展 趋势和方向。
详细描述
技术系统进化阶段分析是Triz理论中的另一 种重要工具,它通过对技术系统的发展历程 进行分析,了解系统的进化阶段和发展趋势。 通过这种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 本质和规律,为解决技术问题提供更有效的 方案。
VS
冲突类型
Triz理论将冲突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冲突 、物理冲突和场冲突。技术冲突是指当一 个系统的参数得到改善时,另一个系统的 参数会恶化;物理冲突是指两个相互矛盾 的物理条件或参数同时作用于一个系统; 场冲突则涉及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物理矛盾一般来说有两种表现
一是系统中有害性能降低的同时导致 该子系统中有用性能的降低。
二是系统中有用性能增强的同时导致 该子系统中有害性能的增强。
.
19
3 技术矛盾
总结出工程领域:
39个核心通用参数 40条发明创新原理 矛盾矩阵
.
20
一般解题步骤
.
21
TRIZ的解题模式
问题模式 TRIZ工具 解决方案模型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解题流程
专利分析
自然科学
理论来源
.
23
为了应用方便,上述39个通用工程参数可分为如下3类:
物理及几何参数:(15)~(22),(30)~(36)条。 技术负向参数:(12)~(14),(23)~(27),
(37)~(39条。 技术正向参数:(1)~(11),(28)~(29)条。
第二级:包括技术矛盾解决方法的发明,要求系统 相关的不同行业知识(45%);
第三级:包括物理矛盾解决办法的发明,要求系统 相关行业以外的知识(18%);
第四级:包括突破性解决办法的新技术,要求不同 科学领域知识(4%);
第五级:新现象的发现(1%)
(重要结论:95%的问题可以依靠已有的知识体系来解决)
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中文: 萃智理论
.
2
2 创始人:根里奇·阿奇舒勒 Г.С. Альтшуллер
1926.10.15——1998.9.28 (G.S.Altshuller)
.
3
创新等级
第一级:技术系统的简单改进,所要求技术在系统 相关的某行业范围内(32%);
15 多余信息惯性思维
.
5
小人法
一些简单方法
.
6
九屏幕法
超系统的过去
超系统的未来
子系统的过去
子系统.
子系统的未来 7
金鱼法(幻想情境分析法)
1 将问题分为现实部分和幻想部分 2 问题一:幻想部分为什么不现实 3 问题二:在什么条件下,幻想可变为现实 4 列出子系统、系统、超系统可利用的资源 5 提出可能的构想方案 6 如果不行,再次回到第一步,重复
.
17
2 常见的物理矛盾
类别
物理矛盾
几何类
材料及能 量类 功能类
长与短 圆与非圆
对称与非对 平行与交叉 厚与薄
称
窄与宽 水平与垂直
锋利与钝
多与少 密度大与小 导热率高与 温度高与低
时间长与短 黏度高与低
低
摩擦系数大
功率大与小 与小
喷射与堵塞 推与拉
冷与热
快与慢
运动与静止 强与弱
软与硬 成本高与低
.
.
4
破除思维惯性
1 功能思维惯性
2 术语思维惯性
3 物体形状、外观思维惯性 4 物体特性、状态、参数思维惯性
5 作用原理、领域知识思维惯性6 物质不可变思维惯性
7 物质成分、组件思维惯性 8 维数思维惯性
9 作用思维惯性
10 解决方案唯一思维惯性
11 单物质思维惯性
12 物质价值思维惯性
13 传统应用条件思维惯性 14 类比方案思维惯性
负向参数(Negative parameters)指这些参数变大时, 使系统或子系统的性能变差。如子系统为完成特定的功能 所消耗的能量(第19,20条)越大,则设计越不合理。
正向参数(Positive parameters)指这些参数变大时, 使系统或子系统的性能变好。如子系统可制造性(第32条) 指标越高,子系统制造成本就越低。
.
8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 用这些原理用15分钟解决问题”
——阿奇舒勒
“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 知 识” ——笛卡尔
.
9
二、TRIZ理论的基本概念
1 技术系统:所有运行某个功能的事物。
2 管理矛盾:需要解决问题,却不知如何解决的情况。
3 物理矛盾:系统中的问题是由一个参数导致的,系 统一方面要求该参数正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该参 数负向发展。
.
25
(4)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方法及状态下完 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5)制造精度是指系统或物体的实际性能与所 需性能之间的误差。
(6)测试精度是指系统特征的实测值与实际值 之间的误差。减少误差将提高测试精度。
(7)装置的复杂性是指系统中元件数目及多样
性,如果用户也是系统中的元素将增加系统的
复杂性。掌握系统的难易程度是其复杂性的一
抽象转化
类比应用
待解决的研发问题 试错 最终解决方案
.
22
TRIZ理论体系构成
辩证法 + 系统论 + 认识论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思 理论基础
系 技术系统 矛盾 资源 理想化 维 基本概念
统 功能分析 物场模型 矛盾分析 资源分析 科 分析工具
科 发明问题 科学原理 技术矛盾 物理矛盾 学 求解工具
学 标准解法 知识库 创新原理 分离方法
TRIZ理论
哈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 刘程岩
.
1
一、什么是TRIZ理论
1 名称的来源
俄文:ТРИЗ——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
用英语标音可读为: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
英文:
诞生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
12
.
13
.
14
.
15
.
16
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
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组件
2提高理想度法则
3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子系统
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系统
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超系统
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
24
(1)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能 或操作数。
(2)适应性及多用性是指物体或系统响应 外部变化的能力,或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 能力。
(3)自动化程度是指系统或物体在无人操 作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能力。自动化程度 的最低级别是完全人工操作。最高级别是 机器能自动感知所需的操作、自动编程和 对操作自动监控。中等级别的需要人工编 程、人工观察正在进行的操作、改变正在 进行的操作及重新编程。
4 技术矛盾:系统中的问题是由两个参数导致的,两 个参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5 物—场模型
6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
10
TRIZ的工具体系
问题模型
技术矛盾 物理矛盾 功能化模型
物—场模型
工具
矛盾矩阵 分离原理 知识库
76标准解 系统.
解决方案模 型
创新原理
创新原理
知识库中的 方案 标准解
11
1 技术系统发展的S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