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教材知识点分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教材知识点分类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6年——1860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火烧圆明园。
3.沙俄的侵略罪行——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3.《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金田起义(时间、地点、人物、建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2.永安封王——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
3.定都天京。
4.《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评价。
5.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永安封王概况。
2.洪秀全创教。
3.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
4.《资政新篇》的主张、结果及其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2.洪秀全的早期传教活动。
3.太平天国北上的战斗情况。
4.太平天国北伐和西征的战况。
5.天京事变概况。
6.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8.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及评价第4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口号。
2.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洋务运动的地位、作用、局限性。
1.洋务派及其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的其他内容。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政府建立新疆1.西北新疆危机。
2.东南海疆危机。
行省。
5.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
6.清政府建立台湾行省。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1.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2.黄海海战,邓世昌以身殉国。
3.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1.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原因、爆发。
2.甲午中日战争名称由来。
3.旅顺大屠杀。
4.签订《马关条约》的人物——李鸿章。
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笔记归纳(背多分)

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笔记归纳(背多分)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笔记(背多分)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鸦片走私: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结果:3 《南京条约》的签订签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主凶:英法联军,帮凶:俄、美支持。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签约:《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新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形势: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英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对外殖民扩张。
鸦片走私:背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贸易顺差)地位。
目的:为了改变对华贸易长期入超的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中国人民的反抗: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群体性的反侵略斗争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签订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1856年10月)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归纳

部编中国近代史知识梳理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4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改良派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洋务派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4.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②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④创办新式海陆军:
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5.结果: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6.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7.评价:
①历史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全新人教版(2019)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复习全解读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知识点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当时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倾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矛头指向中国。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
3.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败的原因(1)中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实行的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
(3)就是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武器。
总之,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得出的深刻的历史教训,腐朽的封建王朝不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
知识点三《南京条约》的签订妙招巧记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编为:“五一港元”,“五”指五处通商口岸,“一”指协定关税,搞只割香港岛给英国,原址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注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的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识点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英法再次出兵出兵原因:借口换约受阻经过:1860年占领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结果:知识点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妙招巧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的领土,可用如下口诀记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时间: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2.目的(1)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3.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4.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1.全面进攻: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2.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粉碎全面进攻: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2.粉碎重点进攻: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战略反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全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突击背诵上册(打印背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1课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10月,英、法、美、俄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期间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的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从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民用企业等。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南京;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
3、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
4、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在廊坊、老龙头、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
(张德成、聂士成)
5、从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60多万平方公里)起,到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近代化的起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经济和社会习俗
教育、传媒、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