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特殊钢关键生产技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青政[2014]18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青政[2014]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23e597c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1.png)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文:----------------------------------------------------------------------------------------------------------------------------------------------------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青政[2014]1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青海建设,省人民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在马铃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张永成研究员和王舰研究员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授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盖瑞·布莱尔利(GaryBrierley)教授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奖;授予“《藏医药大典》编纂与系统整理研究”等5项成果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授予“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等8项成果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授予“高品质特殊钢精品生产技术集成”等16项成果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单位再接再厉,为我省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者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推动我省科技事业实现新跨越,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2014年3月26日附件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一等奖(5项)1《藏医药大典》编纂与系统整理研究完成单位: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主要完成人:艾措千多杰扎巴拉毛才让仁青措夏吾杨本我杰吉吉太加多杰拉旦端智才让2东坪地区天然气勘探重大发现与突破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主要完成人:宗贻平付锁堂刘云田马达德高荐胡杰张永庶贾英兰张祥郭子义3三江源区黑土滩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完成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青海省退牧还草领导小组办公室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主要完成人:马玉寿董全民李晓南施建军王苑徐有学王柳英李有福许长军李发祥4高回收率、高品位氯化钾生产集成技术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李小松宋兴福谢康民于建国刘生福赵元海李辉林王石军李浩放张振杰5玉树灾后重建330kV联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完成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主要完成人:全生明康鹏金立福王蔚青李海峰张益田成静薛峰牛鑫苟晓侃二等奖(8项)1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完成单位:解放军第四医院主要完成人:杨生岳冯恩志闫自强殷和王绍林张瑛贺巍田忠新2异构可信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杜秀娟金志刚黄科军金杉魏辰3青海湖裸鲤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完成单位: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海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史建全陈大庆祁洪芳杨建新孔杰李长忠张宏来琦芳4青藏高原生态农牧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朱明李松龄刘永明周新群齐飞闫萍严作廷周长吉5广适大粒蚕豆新品种青海12号选育与推广应用完成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主要完成人:刘玉皎刘洋熊国富张启芳郭兴莲马俊义侯万伟张成海6青海湖周沙漠化综合防治研究与试验示范完成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海晏县林业站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青海省治沙试验站主要完成人:张登山王宁鲁瑞洁高尚玉张永秀张宏巍马文虎何玉邦7128m双线铁路曲线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技术研究完成单位: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赵侃马威廖利宏黄君洲梁红权杨军王天亮王魁东8高速直驱主轴单元的结构优化设计及润滑技术完成单位:青海一机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苟卫东裴大为何成云李江春苟卫民杨锦斌李才儿李新宁三等奖(16项)1高品质特殊钢精品生产技术集成完成单位: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党福飞陈列杨忠黄斌郑宝安任元和李国和2基于北斗系统的农牧区电量数据远程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主要完成人:周群星刘世良王蔚青金金王东方李怀远李国栋3马海矿区200万t/年低品位含泥钾矿脱泥技术研究完成单位: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马金元李海民边红利陈育刚呼桂桂孟瑞英张君4三江源区有机养畜技术推广及产业化示范完成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要完成人:毛学荣雷良煜余忠祥阎明毅蔡进忠马利青李晓卉5尕斯主力油田区块整体调驱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试验研究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主要完成人:涂述培王龙罡李吉军李松涛陶惠军彭元奎王伟6麦富纤维及工程应用完成单位:青海大学西宁青大新型建材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主要完成人:刘连新张伟勤蒋宁山朱青云李克文李斌7柴达木盆地白刺害虫的发生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与示范完成单位:青海大学海西州草原站德令哈市草原站都兰县草原站乌兰县草原站主要完成人:严林刘长仲杨帆李晓明侯秀敏马德寿杜艳丽8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项目完成单位:青海省畜牧总站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要完成人:焦小鹿宁金友王煜颜寿东周佰成韩学平魏雅萍9易燃易爆液体本质安全化技术集成及应用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北京福吉长安防爆材料盐城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贾永忠王小华景燕陈楼马军孙进贺姚颖10《藏传医药经典丛书》的编译研究完成单位:青海民族大学主要完成人:毛继祖吉守祥卡洛林鹏程卢永昌毛韶玲张璐璐11百兆瓦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完成单位:中广核太阳能(大柴旦)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韩庆浩高平王野吴达徐世萍王志刚谢斌12《现代高原急症急救学》编著研究完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主要完成人:公保才旦卓么加杨明飞祁万乐高律萍刘芳年李静13密集型多根铝合金空心锭同水平热顶铸造的开发与应用完成单位:青海国鑫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张科志董守忠钟光发马一锋李广钦14运动训练对过敏性休克及过敏性肝血管反应的影响完成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崔森芝本利重王学红张伟李占全冀林华柴克霞15利用含钾废盐制取钾石盐建设10万吨/年精制氯化钾工艺研究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兴富朱金义李浩放李辉林李中华何慧娟刘炳双16反浮选法纯化硫酸钾混盐矿提取软钾镁矾新工艺研究完成单位: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海省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李宏灿王文侠李陇岗吴小王谢云荣朱海丽赖学明——结束——。
特殊钢生产工艺综述

特殊钢生产工艺综述摘要:特殊钢包括优质碳素钢、合金钢、高合金钢三大类,本文介绍了特殊钢的生产工艺,重点论述了合金结构钢、汽车用齿轮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轴承钢、弹簧钢和不锈钢的性能及生产工艺技术。
关键词:特殊钢性能生产工艺特殊钢一般是指具有特殊性能或特殊用途的钢种。
其与普通钢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工艺性能。
因其性能特殊,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及军事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生产制造特殊钢时,就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装备技术来实现特殊的化学成分、特殊的组织和性能[1]。
特殊钢的定义在国际上没有明确规定,各国特殊钢的统计分类不完全相同。
我国特殊钢定义与日本、欧洲相近,包括优质碳素钢、合金钢、高合金钢三大类,通常展开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轴承钢、弹簧钢( 碳素弹簧钢和合金弹簧钢) 、耐热钢和不锈钢。
近年来,围绕提高特殊钢性能、质量、品种、效率,降低特殊钢成本、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得特殊钢的洁净度、均匀度、组织细化度和尺寸精度等有了很大提高。
特殊钢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3种[2]:1) 电炉流程( 即短流程) :电炉—二次精炼—连铸—轧制。
2) 转炉流程(长流程) :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二次精炼—连铸—轧制。
3) 特种冶金:特种冶炼( 如真空感应熔炼、冷坩埚熔炼、电渣重熔、真空电弧重熔、电子束熔炼、等离子熔炼等)—锻造或轧制。
这里要指出的是有些钢种的生产至今还必须走模铸—开坯—轧制或锻造的工艺流程。
由于宇航、导弹、火箭、原子能、海洋电子等工业的发展,对所需要的金属或合金质量、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弧炉,转炉冶炼的钢质量很难满足这些要求,所以必须使用特种冶金技术。
特种冶金包括: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真空电弧重熔、电子束熔炼、等离子熔炼等。
难熔金属(钨、钼、铌、钽) 及活泼金属( 钛及钛合金,包括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等) 用真空电弧重熔、电子束熔炼以及冷坩埚感应熔炼等方法来制备;高温合金、精密合金以及某些对质量要求很高的合金钢用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真空电弧重熔等方法来生产[3]。
超低氧特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研究

超低氧特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研究摘要:超低氧含量和低夹杂物级别是高品质轴承钢的重要指标。
分析了高品质轴承钢中超低氧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的影响因素,如出钢除渣、铝脱氧、高碱度精炼渣、真空或非真空条件下的长时间搅拌和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等。
得出生产5×10-6[0]、≤1×10-6[H]和≤12×10-6[Ti]的超纯净高品质轴承钢的关键是对各冶炼工序的严格控制。
文中分析了国内轴承钢的质量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品质轴承钢;超低氧;非金属夹杂冶炼工艺前言: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较多轴承钢厂的钢中全氧已控制在10X10-6以下,但仍把钢中氧含量控制在超低水平作为改善钢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外钢铁企业如瑞典SKF以及日本山阳特殊钢、大同特殊钢等都有比较成熟的控制钢中全氧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工艺技术。
1 国内外高品质轴承钢中全氧和夹杂物控制水平表1列出了国内外先进轴承钢公司生产的高品质轴承钢中全氧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水平。
瑞典SKF公司OVAKO厂生产的高品质轴承钢中氧含量为5X10-6,夹杂物含量达到极低的程度。
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和大同特殊钢公司的全氧T.0分别达到了4×10—6、≤5×10—6,日本山阳特殊钢厂轴承钢氧含量的变化等也见表1所示。
表1国内外高品质轴承钢中全氧和夹杂物控制现状2 高品质轴承钢中超低氧含量和夹杂物控制工艺2.1 出钢除渣国内外采用无渣出钢(如EBT)、钢包扒渣、真空吸渣和换钢包除渣等技术,将氧化渣彻底排除,以减少氧化渣对钢液总氧含量的影响。
如瑞典SKF在双炉壳熔炼出钢后,将对钢水进行除渣处理,日本神户在转炉出钢后将对钢水进行排渣处理,日本山阳特殊钢采用EBT出钢,蒂森维藤厂也采用电弧炉EBT出钢,控制氧化渣对钢水总氧的影响。
2.2 Al脱氧在精炼过程中,真空下碳脱氧速度很慢,并且效果差,如果只采用真空碳脱氧工艺,钢中氧含量可高达0.002%以上。
特殊钢生产工艺技术概述

特殊钢生产工艺技术概述摘要:特殊钢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发展特殊钢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现代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论述了汽车用齿轮钢、弹簧钢和不锈钢的性能及生产工艺技术。
关键词:特殊钢;性能;生产工艺前言特殊钢因其具有性能多样化和优良服役性能,是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石油化工、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它是在不断地满足用户高性能和低成本要求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殊钢品种成为特殊钢企业优先开发和生产的品种。
1 弹簧钢生产工艺技术1.1 性能弹簧钢是指由于在淬火和回火状态下的弹性,而专门用于制造弹簧和弹性元件的钢。
钢的弹性取决于其弹性变形的能力,即在规定的范围内,弹性变形的能力使其承受一定的载荷,在载荷去除后不出现永久变形。
弹簧钢应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抗弹减性能、疲劳性能、淬透性、物理化学性能。
为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弹簧钢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良好的表面质量、精确的外形和尺寸。
1.2 生产工艺以往,一般要求的弹簧钢主要是在电炉、转炉、平炉中冶炼,模铸,横列式轧机轧制。
较高质量要求的(降低钢中夹杂物的含量)主要采用电炉+电渣重熔或真空重熔法生产。
当前比较典型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初炼钢水由电炉或转炉提供,根据不同的钢种、质量水平要求和生产者的装备条件选择二次精炼方法,在连铸工序中使用减少非金属夹杂物数量的技术(防止二次氧化、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及分离)和防止偏析技术(低过热度浇铸、电磁搅拌等),可生产出质量相当于模铸钢锭中下部的优质钢坯。
钢坯加热一般采用步进炉,附有可控气氛系统,控制钢坯脱碳、氧化烧损。
在加热炉与粗轧机间,装有高压水除鳞机,清除钢坯表面氧化铁皮。
使用无扭高刚度连轧机进行热机轧制(控轧控冷),获得高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满意的内部组织。
为保证产品质量,采用磁粉或涡流和超声波探伤仪在线检查钢材表面、内部缺陷。
对标识有缺陷的产品进行清理或剔除。
特殊钢生产工艺技术概述

转炉炼钢两种方法 , 无论是炼特殊钢还是炼普通钢 , 从质 量上 和经 济上越来 越接 近 。
由于宇航 、 弹 、 导 火箭 、 子能 、 原 海洋 电子等工业 的发展 , 对所 需要 的金属 或合金 质量 、 性能 、 可靠性 、 稳定性 等 的要 求越 来越高 , 电弧炉 , 转炉冶炼 的钢质 量很难满 足这些 要求 , 以必须使 用特种 冶金技术 。 所
余均为合金钢 , 合金钢约占特殊钢的 7%。目 , 0 前 世 界上特殊钢有近 2 0 个牌号 、约 5 0 0 0 0 0 个品种规 0
格 、 百个检验标 准 。 数 随着科学 技术 的发展 ,对特殊 钢产量 及 品种 的 需要 日益 扩 大 , 质量 的要 求也 越来 越 严格 、 对 苛刻 。 近 年来 , 围绕 提 高特殊 钢 性能 、 质量 、 品种 、 率 , 效 降 低特殊钢 成本 、 能降耗 、 节 环境 友好等 方面采 用 了一 系列新技 术 、 工 艺 、 新 新装 备 , 得特殊 钢 的洁净度 、 使 均匀度 、 组织 细化度 和尺寸精度 等有 了很 大提高 。
( 即短流程 )电炉一 二次精炼一 连铸一 轧制 。 ) 炉 : 2转 流程 ( 流程 )高炉— 铁水 预 处理 一转 炉一 二 次精 长 : 炼一 连铸—轧 制 。3 特种冶 金 : 冶炼 ( ) 特种 如真 空感 应熔 炼 、 冷坩埚 熔炼 、 电渣重 熔 、 空 电弧重 熔 、 真 电子
关键词 : 特殊钢 ; 能 ; 性 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 :F 6 T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6 0 2 0 )2 0 0 - 7 10 - 2 (0 8 0 - 0 10 4
特殊钢一 般是 指具有 特殊性 能或 特殊用 途 的钢 种 。 与普通钢相 比具有更 高 的强 度和韧性 、 其 物理性 能、 化学性 能 、 生物 相容性 和工艺 性能 。因其性 能 特 殊 ,决 定 了它 在 国民经济及 军事工 业 中 占有极其 重 要 的地 位 。因此 , 在生 产制造 特殊钢 时 , 就需要 采用 特殊 的工艺装 备技术来 实现 特殊 的化学 成分 、特 殊
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高品质钢材生产的需求,特殊钢的电渣重熔技术逐渐成为了钢材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
然而,传统的电渣重熔技术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能源消耗大、设备投资高、环境污染等,因此对于该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其经济和环保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绿色高效的电渣重熔关键技术,其开发和应用对于特殊钢的生产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技术原理
该技术采用的是新型高压电弧电源,可靠性高、电弧稳定耐用、能量损失少、导电性能好,同时配合高频水冷孔,使得渣池稳定,温度控制更加精确。
另外,该技术将电渣重熔与真空冶炼相结合,使得钢水中的不良元素被彻底去除,并减少了钢水在再次冷却后的气孔产生。
此外,通过对炉体进行特殊的防护处理,增加了炉体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了维护和更换的成本。
二、关键技术
1.高压电弧电源技术
改变了传统电弧电源中的变压器结构,采用了新颖的强场构造,使得电弧能够在更小电流下稳定工作,同时将弧气进行高效冷却,减少了能量损失,能够作为电渣重熔的能源供应。
2.真空冶炼技术
通过在电渣重熔的过程中加入真空冶炼工艺,彻底去除钢水中的不良元素,从而提高了钢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倍增孔设计技术
新型的电渣重熔设备中采用了特殊的倍增孔设计,使得渣池稳定,温度更易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钢材的质量。
三、应用前景
新型的电渣重熔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特殊钢材的质量,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该技术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端领域,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拓展了特殊钢市场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广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
豫政办〔2021〕7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十四五”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21〕7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十四五”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01•【字号】•【施行日期】2021.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豫政办〔2021〕7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十四五”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钢铁行业“十四五”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1日河南省钢铁行业“十四五”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我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钢铁行业布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提升工艺装备、产品质量、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努力打造现代化钢铁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导向,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坚持市场导向。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推动要素充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
发挥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高端产品研发,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坚持统筹协调。
坚持全省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努力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稳妥有序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01兴澄特殊钢连铸技术概述9-19.

兴澄特殊钢连铸技术概述俞亚鹏,李国忠,缪新德(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江阴214432)摘要:相对于普通碳素钢,特殊钢对钢的纯净度、气体含量、夹杂物、低倍组织、表面质量等有较高要求,连铸生产有较大难度。
本文介绍了兴澄公司连铸生产特殊钢的相关技术。
包括保护浇注、流场优化、减轻偏析等方面的措施,对业界关注的兴澄公司实践的前沿技术:中间包感应加热、轻压下、大圆坯生产也作了简介。
关键词:特殊钢、连铸、感应加热、轻压下、大圆坯Continous Casting T echnology of Xingcheng Special SteelYU Y apeng,LI Guozhong,MIAO Xinde(Jiangyin Xingcheng Special Steel Co Ltd,Jiangyin 214432)Abstract: Different from general carbon steel , special steel has higher quality of cleanliness, gas content, inclusion content, macrostructure, surface quality etc. So it products more difficultly in CC. Relational continous casting technology of Xingcheng special steel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nvolving the technology of shielding casting , fluid field optimizing and decreasing segregation etc. The foreland technoloies that we have ahead adopted such as tundish induction heating,soft reduction and big round bloom production are also summarized here.Key words: special steel , casting, induction heating ,soft reduction, big round bloom前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特钢连铸在我国钢铁行业开始推广以来已有约二十年的历史,特钢连铸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品质特殊钢关键生产技术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特殊钢企业冶炼及连铸流程分析,对国内特钢生产技术发
展进行了探讨,提出转炉无渣出钢及配套冶炼技术、基于控制钢中夹杂物的洁净
钢生产技术和高效特殊钢连铸技术是特殊钢冶炼和连铸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特殊钢;冶炼;连铸
前言:特殊钢是指具有特殊化学成分、采用特殊工艺生产、具备特殊的组织
和性能、能够满足特殊需要的钢类。
特殊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其产量、质量和品种反映出一个国
家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
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特殊钢提出高性能、多样化、低成本、节
约能源,并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文结合国外特殊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国内特钢关键生产技术发展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国内主要特殊钢企业工艺流程及与国外流程的差别
我国特殊钢产量占全部钢产量的8%~10%,但是我国特殊钢品种中80%左右
仍为一般要求的特殊钢材(优质碳结钢和合结钢)。
随着一些地方、合资特钢企
业的改造和兴建,一些普钢企业在改造时不同程度地配备了生产特殊钢的装备并
开展特钢生产技术开发工作,使部分特钢产品的成本显著降低,表1是部分特钢
企业的主要流程及产品品种。
经过近十几年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主要生产装备
除在线检测、精整热处理和钢材包装等方面存在差距外,其他已基本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但由于缺乏系统完整性和工艺软件的系统开发,致使新上生产线并未达
到理想的效果。
表1国内几家主要特钢厂工艺流程和主要品种
从国内外主要特钢厂工艺流程比较可知,国内外特殊钢生产技术的主要差别
在于:
(1)国外特殊钢生产均采用大电炉或高炉—转炉流程。
在用电炉做初炼炉时,对所用废钢进行精选,从而保证粗钢中的残余元素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国内重点
特钢厂经过改造均采用大电炉冶炼提供粗钢,但无一家采用转炉提供低残余元素
的粗钢(大冶和江阴兴澄已采用铁水热装),且电炉用废钢的质量也不如国外;
(2)国外对电炉采用喷粉脱磷、脱硫或对转炉钢进行真空除渣,以降低磷、硫含量和防止氧化渣进入精炼炉。
国内新建电炉均采用偏心底出钢技术,可较好
地防止氧化渣进入钢包,但对转炉无渣出钢技术的研究尚属空白;
(3)国外在LF精炼的基础上采用RH真空脱气工艺,而国内大多数只配有
VD真空脱气;
(4)由于连铸造成的部分缺陷可通过大的压缩比来改善或消除(国外建大
断面铸机的另一个原因是利用其原有的大初轧机),因此,为保证最终产品质量,国外连铸坯断面尺寸普遍大于国内特钢厂。
表2是国外部分轴承钢生产厂的铸坯
断面情况。
表2国外轴承钢连铸的典型的工艺流程
(5)国外特钢连铸普遍采用多级电磁搅拌,而国内大多数只有结晶器电磁
搅拌,只有个别厂配有末段电磁搅拌。
(6)为解决高质量轴承钢的偏析问题,国外采用轻压下、大直径辊强压下
和连续锻压等液相穴压下技术。
而国内仅在国家攻关中进行了轻压下试验,而且
由于连铸操作工艺不稳,对液芯位置定位不准,效果不理想。
2 国内特殊钢生产技术的分析和探讨
针对国内外特殊钢生产技术的差别,对国内特殊钢生产技术从冶炼到连铸工
序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2.1 钢水初炼工序
钢水初炼的主要任务是低成本提供低残余元素的粗钢。
在国外主要是通过对
电炉用废钢进行精选、配加一定比例的直接还原铁或碳化粒铁(或铁水)对残余
元素进行稀释,条件更好的直接采用残余元素含量低的铁水为原料,明显降低了
钢中残余元素。
而国内特钢生产均用废钢为原料,通过配加一部分直接还原铁降
低钢中残余元素。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钢中残余元素含量,一些特钢厂已开始采
用电炉铁水热装技术,同时开展转炉流程生产特殊钢技术的开发。
由于转炉流程生产特殊钢虽具有低成本和低残余元素含量的优势,但转炉冶
炼的快节奏和带氧化渣出钢限制了高质量钢的生产。
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无渣
出钢转炉及双LF精炼的工艺流程,并申请了相应的无渣出钢转炉专利。
因此,无渣出钢转炉及配套冶炼技术开发是特钢冶炼技术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
2.2 钢水精炼工序
炉外精炼已成为特钢生产的必备手段,采用喂线可精确控制钢液化学成分,
尤其是碳含量,采用喷粉可明显降低钢中硫含量(或磷含量),采用RH可明显
降低钢中氧含量。
国内目前各特钢厂均有喂线设备,但其功能主要是喂铝线和硅
钙线,喂线工艺精确控制碳、硫(指易切钢或部分齿轮钢)或一些易氧化元素的
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应用。
目前,国内炉外精炼流程主要为LF-VD-FW,几乎没有喷粉装置,也没有RH真空脱气装置,影响了部分高质量品种的开发。
此外,国内
炉外精炼工艺的开发注重于钢中氧含量的降低,而对钢中夹杂物的控制重视不够,这也是特殊钢生产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2.3 连铸工序
连铸工序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进一步提高钢液洁净度,二是提供化学成
分均匀,表面和内部质量良好的铸坯。
其中前者主要采取①防止浇铸过程钢液二次污染的保护浇铸技术;②中间包冶金技术;③结晶器冶金技术。
后者主要采
用低过热度浇铸、二冷工艺优化、组合式电磁搅拌及拉坯工艺的优化,为保证连
铸过程的温度稳定,除采用等离子加热装置向中包补充热能外,还在研究和试验
具有强电磁搅拌能力的水冷水口或在钢液弯月面用圆锥形无耗冷凝器进行辅助冷
却等方式。
铸坯断面的确定应根据钢材品种和规格,并结合轧机特点进行综合考
虑和优化。
3 对我国特钢冶炼及连铸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特钢生产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应积极消化掌握国外先进的电炉冶炼、炉
外精炼、连铸技术和装备。
同时结合国内特点,进行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特殊钢生产技术。
全面提高我国特钢品种的质量,提高我国特钢产品在
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就目前而言,应注重以下几项技术的研究。
1.铁水热装和采用转炉流程生产特殊钢是降低钢中残余元素和生产成本的主
要措施之一,其中转炉无渣出钢技术及配套技术开发是实现流程优化的关键。
2.特殊钢精炼在注重提高钢液洁净度的同时,更要注意成分的精确控制和钢
中夹杂控制技术的系统研究工作。
3.在根据最终产材规格确定经济合理铸坯断面的基础上,特殊钢连铸的关键
是开发适宜于高效连铸的高质量铸坯生产系统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国钢铁协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钢铁研究总院.国内特钢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3.
[2]干勇,王忠英.国内特钢连铸生产技术发展和探讨.中国冶金,2003,(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