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的主要数量

合集下载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举例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举例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举例
一、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指满足贸易双方的交易数量上的要求,主要包括:交易数量、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交付数量等。

通常情况下,这些指标可以用数量算法来计算,即一种衡量交易数量上是否达标的指标体系。

举例来说,如果一笔订单中的产品数量不够,则按照数量指标计算来说,这笔订单需要补足;否则,如果一笔订单产品超过了供货数量超额,则按照数量指标计算,该笔订单需要减少供货数量。

二、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是指在完成贸易交易的过程中,使用合适的衡量产品质量的方法。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质量指标。

通常情况下,质量指标有助于衡量产品的性能、外观、使用寿命等问题。

从宏观角度看,质量指标主要有客户满意度、质量损失、客户投诉率、产品可靠性等几个方面。

例如,一般衡量电子产品质量可以通过多项指标,包括外观规范度、使用强度、功能稳定性等来衡量。

综上所述,数量指标是主要用来衡量贸易双方的交易总量的指标体系,它反映了交易双方的交易数量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而质量指标则是衡量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它反映了交易双方的产品质量是否达标。

由此可见,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满足交易双方的要求,才能让贸易双方建立更加稳健的贸易关系,真正拉近双方的距离。

常用材料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常用材料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常用材料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常用材料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材料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的简要介绍。

1.钢材:-化学成分检验:通常需要检验钢材的主要成分,如C、Si、Mn、P、S 等。

-机械性能检验:钢材的拉伸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机械性能需要进行检验。

-取样数量:钢材的取样数量一般根据批次大小确定,可以参考统计抽样方法。

2.混凝土:-试块强度检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需要进行检验。

-取样数量:根据施工工程量和施工部位的要求确定取样数量。

3.水泥:-化学成分检验:水泥的主要成分如SiO2、Al2O3、Fe2O3、CaO、MgO 等的含量需要进行检验。

-物理性能检验:包括比表面积、细度、凝结时间、强度等检验。

-取样数量:根据批量、型号以及工程要求等因素决定,取样数量一般在20个以上。

4.砂石:-含泥量检验:包括干燥后的含泥量、湿试样含泥量等。

-颗粒分析:对砂石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检验。

- 取样数量: 根据不同规格、用途的砂石而有所差异,一般在10kg 以上。

5.砖瓦:-抗压强度检验:砖瓦的抗压强度是常见的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根据砖瓦批次大小确定,一般在20块以上。

6.涂料:-干燥时间检验:涂料的干燥时间需要进行检验。

-色差和光泽度检验:涂料的色差和光泽度是常见的检验项目。

- 取样数量: 根据批次大小确定,一般在500ml以上。

7.土壤:-酸碱度检验:土壤的酸碱度是常见的检验项目。

-水分含量检验:土壤的水分含量是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取样数量:根据工程要求、土壤类型和批次大小等因素决定。

总之,常用材料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是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在进行材料检验时,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元器件可靠性与质量等级指南

元器件可靠性与质量等级指南

附录B元器件可靠性与质量等级指南B1 元器件质量保证有关标准为了保证军用元器件的质量,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元器件标准。

七十年代末期制订了“七专”7905技术协议,八十年代初期制订了“七专”8406技术条件(以下统称“七专”条件)。

“七专”技术条件是建立我国军用元器件标准的基础,目前按“七专”条件或其加严条件控制生产的元器件仍是航天等部门使用的主要品种。

(注:“七专”指专人、专机、专料、专批、专检、专技、专卡)。

根据发展的趋势,“七专”条件将逐步向元器件的国家军用标准(GJB)过渡。

因此,以下将主要介绍元器件国家军用标准的有关情况。

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军用标准化组织参照美国军用标准(MIL)体系建立了GJB体系,其中元器件的标准有规范、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三种形式:a.规范—主要包括:元器件的总规范和详细规范,这两种规范统称产品规范;b.标准—主要包括:试验和测量标准、质量保证大纲和生产线认证标准、元器件材料和零件标准、型号命名标准、文字和图形符号标准等;c.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指导正确选择和使用元器件的指南、用于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的手册、元器件系列型谱等。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军标分为国家军用标准、行业军用标准、企业军用标准三个级别。

下面对组成国家军用元器件标准体系的三种形式:规范、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作简要的介绍。

B1.1 规范元器件规范主要包括:元器件的总规范(通用规范)和详细规范两个层次。

总规范对某一类元器件的质量控制规定了共性的要求,详细规范是对某一类元器件中的一个或一系列型号规定的具体的性能和质量控制要求,总规范必须与详细规范配套使用。

元器件的产品规范是元器件生产线认证和元器件鉴定的依据之一,也是使用方选择、采购元器件的主要依据。

现在我国国防工业主管部门已发布了大量的元器件总规范,但是详细规范还没完全配套,所以往往由器件生产单位制定了详细规范(属于企业军用标准级别)经标准化机构确认后贯彻执行。

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参考答案

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参考答案

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随机原则 概率估计 总体数量特征 非全面调查2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全及总体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3 单位数目 30个4 总体数量特征 确定()∑-=N i Y Y i N 1215 样本数量特征 随机变量 ()∑-=-Ni y y i n 1211统计量6 有顺序不重复抽样 无顺序不重复抽样7 比值比较 差值比较8 偶然性 规律性9 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10 常数 统计规律性11 稳定性 稳定值12 随机因素 所有可能事件13 离散随机变量 连续随机变量14 非负 115 统计量 样本平均数16 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17 代表性误差 反比关系18 正比关系 反比关系19 概率度(平均误差μ的倍数) 固定 误差范围(允许误差,误差置信限)20 总体相应指标值 {}αθθθ-=≤≤121P21 精确程度 可靠程度 置信系数 可靠程度22 样本平均数 区间估计 所在区间 抽样调查资料对比全面调查资料23 总体均值 总体方差24 )1(2N n n -δ或)1(2N n n S -, )1(1)1()1(N n n P P n P P ----或, )1()1(N n n P P Z --或)1(1)1(Nn n P P Z ---25 总体的方差 要求的概率保证程度 给定的抽样误差范围26 样本方差27 固定的顺序和间隔 选择排队标志28 有关标志排队法 无关标志排队法29 抽取样本方便易行 样本单位在总体中均匀地分布30 随机原则 系统偏差31 随机原则 较好的代表性32 各系统样本内部方差的平均值sy ωα2 sy ωα2 各系统样本的内部方差 系统样本 内部各单位的差别33 各部分K 个个体 各个部分的差别 系统样本内部的差异34 单纯随机抽样 抽样原理35 总体在第i 层的权数或权重 每一层的总体单位数 总体单位数36 比较均匀 层内方差37 选择分层标志 调查的核心项目 与调查项目关系密切的项目 引起分散的主要原因 38 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 最小 该层标志变异指标39 越少 调查费用40 调查费用 抽样误差41 层内方差 层间方差42 调查变量 层数的选择43 单纯随机抽样 全面调查44 各群内部调查变量的各个标志值 各个群内部各个标志值 总体的群45 被调查总体 均匀 总体可能取到的值46 均匀分布在总体各个部分 低于 群内部差别大而群间差别小47 各个群内部单位数相等 总体单位 群平均数Y 随机抽样估计48 总体单位数49 大样本50 总体单位 抽样群数 抽样群数51 横向 纵向52 有偏 抽样分布53 增大相关系数ρ的值,X 、Y 的相关程度54 分别比估计 组合比估计55 线性 回归方程 样本指标 总体指标56 辅助变量的选择 较好的线性 有关资料57 性质不同 密切线性关系 基期指标58 回归系数b 样本相关系数 越高59 r=0 r ≠060 等于 小于61 小于 分别回归估计 组合回归估计62 居民家计调查 居民家庭63 三阶段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64 抽取各阶段样本 实割实测 推算产量65 近三年粮食平均亩产 当年预计亩产 相应总体各单位的累计播种面积 累计播种面积样本单位数66 抽样误差 调查误差 实割实测67 系统抽样68 中轴对称69 多阶段抽样 系统抽样 双重抽样70 整群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二、单项选择题1 C2 A3 B4 D5 A6 B7 A8 B9 C 10 C 11 B 12 B 13 D14 B 15 C 16 C 17 B 18 C 19 C 20 C 21 B 22 B 23 C 24 C 25 A 26 C 27 B 28 D 29 D 30 A 31 B 32 C 33 C三、简答题1 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依据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得到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及其制造分析

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及其制造分析

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及其制造分析摘要:半导体元器件较高可靠性以及制造的实现,是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指标,有效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了工业化建设的发展。

并且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要从构思设计到使用报废全过程贯穿始终,为了充分发挥半导体元器件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的主要内容与半导体元器件常见的失效分布及失效,对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试验及可靠性筛选与制造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内容;失效;分布;试验;筛选;制造半导体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方面,现在半导体制造技术是一些工业生产的关键技术,没有半导体元器件制造技术许多工业生产就无法进行。

半导体元器件具有重量轻、体积较小、功耗低以及较高可靠性等特征。

但是其由于构成设备和系统功能较复杂以及器件数量不断增多,而且使用环境比较严酷,导致半导体元器件退化和失效现象比较普遍。

基于此,以下就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及其制造进行分析。

一、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的主要内容分析半导体元器件的可靠性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实现预定功能的能力,它对规定条件、时间和规定功能有很大影响,通常可以用“概率”来衡量半导体元器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大小。

半导体元器件的可靠性工作从设计开始就应进行质量控制,在器件生产后筛选抽样检测,对可靠性进行试验,并对器件进行初步分析、情况调查、外观检查和特性检测,对失效模式分类,进行失效机理分析、电分析、显微分析和先进设备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和机理,制定纠正措施,对器件设计、生产和测试进行反馈并加以改进。

二、半导体元器件常见的失效分布及失效分析1、半导体元器件失效分布的分析。

半导体元器件可靠性数量特征和其失效分布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失效分布类型处理方式也不同。

基于半导体元器件自身特征,在没有恶劣外界条件影响情况下,早期失效最为明显,偶然失效期较长,失效率有缓慢下降的整体趋势。

半导体元器件的失效分布类型主要包括:第一、早期失效期。

设备运行KPI指标

设备运行KPI指标

设备运行KPI指标概述设备运行KPI(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设备运行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体系。

通过监测和分析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故障率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益。

主要指标1. 运行时间利用率:衡量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可以计算公式如下:$$\text{运行时间利用率} = \frac{\text{设备实际运行时间}}{\text{设备总时间}} \times 100\%$$2. 故障率:衡量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每小时故障次数表示。

3. 维修时间:记录设备维修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统计每次维修的平均时间和总维修时间。

4. 故障恢复时间:记录设备从故障发生到恢复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

5. 生产数量:衡量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通常以每小时生产数量表示。

6. 废品率:衡量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或次品的比例。

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了有效监测和分析设备运行KPI指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数据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应该进行准确收集和记录,包括运行时间、故障信息、维修记录、生产数量和废品数量等。

2.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的设备运行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来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效能。

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如图表和报表来展示和呈现数据分析结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

3. 周期性评估:定期对设备运行KPI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制定和调整设备维护计划和生产计划,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结论设备运行KPI指标是评估设备运行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设置指标、做好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设备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电子产品 可靠性 标准

电子产品 可靠性 标准

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

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手机、电脑、平板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制定和遵守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标准应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运行等方方面面。

在产品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寿命预期、功能要求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在产品测试阶段,应该进行全面的可靠性测试,包括环境适应性测试、可靠性寿命测试、可靠性维修性测试等,以保证产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可靠运行。

在产品运行阶段,应该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产品出现的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其次,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标准还应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是产品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气安全、防火防爆、辐射防护等方面。

产品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安全标准,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安全威胁。

同时,产品的环保性也是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的重要内容,包括材料的环保性、能源的节约性、产品的可回收性等方面。

制定和遵守环保标准,可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地球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标准还应考虑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持久性。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稳定的性能,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同时,产品的寿命应该足够长,能够满足用户的长期使用需求。

制定和遵守性能稳定性和持久性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保障。

制定和遵守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不仅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环保的产品,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03可靠性的主要数量特征

03可靠性的主要数量特征

MTTF
1 N
N
ti
i 1
对于可修复产品:是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工作时间。即为平均无故障
工作时间或称为平均故障间隔,记为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表示为:
1
MTBF N
N ni
tij
n i1 j1 i
i 1
平均寿命
通用表达式:令产品的平均寿命为
所有产品总的工作时间 总的故障次数
18
ti (16 29 1100 )h 5723 h
i 1

5723 h 318h
18
可靠寿命、中位寿命和特征寿命
可靠寿命是给定的可靠度所对应 的时间,一般记为t(R)。
如图13·1-5所示,一般可靠度随着工作时间t的增大而下降, 对给定的不同R,则有不同的t(R),即
t(R)=R-1(R) 式中R-1——R的反函数,即由R(t)=R反求t
dt
dtBiblioteka 设N为受试产品总数,N是时刻t+t时间间隔内产生的失效产品数,即 当N足够大,t足够小时,f(t)可用下式表示:
f (t) N(t) 或 f (t) 1 dN
N t
N dt
而产品的可靠度与不可靠度则为
t
F (t) 0 f (t)dt
R(t) 1 F (t) t f (t)dt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110
110
Rˆ(1600) 16 0.145 Rˆ(2000) 7 0.064
110
110
Rˆ(2400) 2 0.018 Rˆ(2800) 1 0.009
110
110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该电子器件的可靠度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特征量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失效概率密度函数 失效率 平均寿命 寿命方差与寿命均方差(标准差) 可靠寿命、中位寿命和特征寿命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二、可靠度及可靠度函数
产品在规定时间t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 能的概率称为产品的可靠度函数,简称可靠度,记 为R(t) 。 与可靠性定义的差别:在于能力和概率。若用T表 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的寿命(产品首次发生失效的 时间),则“产品在时间t内完成规定功能”等价于“ 产品寿命T大于t”。所以可靠度函数R(t)可以看作事 件“T>t”的概率,即
可用来作为时刻t的可靠度函数R(t)的估计值。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例—可靠度函数的估计法
某电子器件110只的失效时间(小时)经分组整理 后如表所示,试估计它的可靠度函数。
i 失效时间范围 失效个数
1
0-400
6
2 400-800
28
3 800-1200
37
4 1200-1600
23
5 1600-2000
而产品的可靠度与不可靠度则为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失效率:失效率是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 内发生失效的概率。一般记为λ,它也是时间t的函数,故也记为λ(t),称为失 效率函数,有时也称为故障率函数或风险函数. •按上述定义,失效率是在时刻t尚未失效产品在t+△t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 效的条件概率.即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菲特(Failure Unit)(表示符号为FIT)
•其含义是109元件小时内只有1个失效,或1000h内失效数为10-6。
•失效率的等级划分
•亚五级(Y) •五级(W) •六级(L) •七级(Q) •八级(B) •九级(J) •十级(S)
•110-5h-1 310-5h-1 •0.110-5h-1 110-5h-1 •0.110-6h-1 110-6h-1 •0.110-5h-7 110-7h-1 •0.110-5h-8 110-8h-1 •0.110-5h-9 110-9h-1 •0.110-5h-10 110-10h-1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常见的失效率曲线
•(t)
•很高载荷
•额定载荷 •低载荷
•不同载荷水平的失效率曲线
•(t)
•维修
•复杂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曲线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常见的失效率曲线
•(t)
•(t)
•(t)
•0
•t •0
•t •0
•t
•(t)
•(t)
•0
•t
•0
•t
•在规定寿命期内不同的失效率曲线•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例1:有5000只晶体管,工作到1000h累积失效50只,工作到1200h时测得 晶体管累积失效为61只,试求该产品在t=1000h时的失效率 •解:由于Nf(1200)=61, Nf(1000)=50
•例2:工作51h,还有100个产品仍在正常工作,但到51h时,失效了1个, 在第52h内失效了3个,试求该产品在t=50h及t
5
7 2400-2800
1
8 2800-3200
1
累计失效个数 6 34 71 94
102 108 109 110

仍在工作个数 104 76 39 16 7 2 1 0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根据估计公式有: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该电子器件的可靠度函数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不可靠度

它反映t时刻失效的速率,也称为瞬时失效率.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失效率的观测值是在某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失效的产品数与工作到该时刻 尚未失效的产品数之比,即
•进一步变化得到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由于 •即 •则有 •积分得:
•则失效概率密度函数:

失效率与失效率曲线
•失效率曲线:典型的失效率曲线 失效率(或故障率)曲线反映产品总体 个寿命期失效率的情况。图示为失效率曲线的典型情况,有时形象地称 为浴盆曲线。失效率随时间变化可分为三段时期:

平均寿命
•通用表达式:令产品的平均寿命为 •若产品的总体失效密度函数f(t)已知,则可以得到平均寿命为 •分部积分得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例
例如,R(5000)=0.95就意味着,在5000小时内, 平均100件产品中大约有95件能完成规定功能,大 约有5件产品在5000小时内会发生故障。可靠度是 一种常用的可靠性指标。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可靠度函数的估计法
可靠度函数R(t)可以用频率去估计。设在t=0时, 有 N件产品开始工作,而到t时刻有nf(t)件产品失效 ,仍有N-nf(t)件产品在继续工作,则频率
可靠性的主要数量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主要内容
可靠性定义 可靠性特征量——可靠度、可靠寿命、累积失
效概念、平均寿命和失效率等 可靠性中常用分布

可靠性定义
•一、定义
1966年,美国军用标准MIL-STD-721《可靠性维修性术语定义》:“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产 品的可靠性”。—只反映成功完成任务的能力 1980年美国按《国防重要武器系统采办指令》又颁布了MIL-STD785B《系统与设备研制的可靠性大纲》,将可靠性分为: 任务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基本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因为完成规定功能与未完成规定功能是对立事件,按概率互补定理可 得
对于不可修复产品,累积失效概率F(t)为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失效概率密度函数
失效概率密度函数f(t)是累积失效概率F(t)的导数,可用下式表示,
设N为受试产品总数,N是时刻t+t时间间隔内产生的失效产品数,即 当N足够大,t足够小时,f(t)可用下式表示:
平均寿命
•平均寿命:平均寿命是寿命的平均值。 •对于不可修复产品:是失效前的工作时间,即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 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或工作次数)的平均值,记为MTTF(Mean time to failure),表示为:
•对于可修复产品:是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工作时间。即为平均无故 障工作时间或称为平均故障间隔,记为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